国产综合一区二区_国产人妖一区二区_91精品国产色综合_91成人福利在线_亚洲成人手机在线_亚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_久久久久国产免费免费_欧美 国产 日本_欧美videofree性高清杂交_www.免费av_中文字幕色av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自偷自拍熟女另类

教案吧 > 初中教案 > 七年級教案 >

七年級地理教案電子版

時間: 新華 七年級教案

教案可以幫助教師預測教學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并制定相應的解決方案,從而更好地應對突發情況。下面是一些七年級地理教案電子版免費閱讀下載,希望對大家寫七年級地理教案電子版有用。

七年級地理教案電子版篇1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了解東南亞地處亞洲與大洋洲,太平洋與印度洋之間的“十字路口”的重要地理位置。

(2)了解東南亞熱帶雨林氣候和熱帶季風氣候特點及對農業生產的影響;了解東南亞主要農作物和熱帶經濟作物的分布。

(3)了解東南亞人口稠密、華人眾多的特點,了解華人、華僑在開發東南亞和支援我國經濟建設中做出的貢獻。

(4)了解東南亞的旅游資源和社會風貌。

技能目標

(1)會讀東南亞地形圖、馬六甲海峽圖,會利用地圖來分析地形特征和位置特點,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能力。

(2)會用比較的方法來分析東南亞的自然環境特征,區內差異,培養學生的區域分析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進一步樹立各國發展應該因地制宜的觀點,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熱愛世界的優良品質。

教學重點

東南亞位置及其重要性;中南半島的地形特點。東南亞的氣候及其對農業的影響;農作物及分布

教學難點

(東南亞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氣候與農業的關系;農作物的分布

教學方法

觀察、比較、演示、討論、歸納等方法,制作多媒體。

課時:2課時

教學步驟

[導入新課]

詩歌方式引入:讀陳毅贈緬甸友人的一首詩:我住江之頭,君住江之尾;我吸川上流,君喝川下水;彼此地相連,依山復靠水。這首詩所描述的就是與我們國家山水相連的東南亞。

[講授新課]

1.展示:圖9.1“東南亞在亞洲的位置”和9.2“東南亞的國家和地區”,明確東南亞的范圍,主要國家和重要的地理位置。

一、重要的地理位置

學生回答,教師引導。

(1)范圍:包括中南半島和馬來群島兩大部分。中南半島因位于中國之南而得名,北部與中國相連;我國有時稱南海為南洋,故習慣上常把馬來群島稱為南洋群島。

(2)國家:共11國,其中東帝汶為新建的國家。教師指圖讓學生說出:與中國相鄰的國家(越南、老撾、緬甸);內陸國(老撾);世界上最大的群島國家(印尼),也被稱為“千島之國”。

(3)重要的地理位置

教師指圖讓學生說出:緯度位置(10°S~25°N),這就決定了東南亞主要位于熱帶。

海陸位置:西臨印度洋,東臨太平洋,大部分國家都是臨海國和島國,受海洋影響比較大。

交通位置:位于南北兩個大洲(亞洲和大洋洲),東西兩個大洋(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處于“十字路口”,這種地理位置使此地自古以來成為重要的戰略要地。特別值得關注的是著名的馬六甲海峽。

展示:圖9.3“馬六甲海峽”,看圖后請大家思考:日本稱馬六甲海峽為“海上生命線”,為什么?

學生討論,教師作適當點撥:馬六甲海峽位于馬來半島和印度尼西亞的蘇門答臘島之間,是從歐洲、非洲向東航行到東南亞、東亞各港口最短航線的必經之地,是連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日本從波斯灣進口石油,向西歐等國出口工業產品,都要途經該海峽,因此日本才會把馬六甲海峽稱為它的“海上生命線”。

承接,我們知道了東南亞的位置,下面我們一起來看它的自然地理特點,先看地形

二、多山的地形

[讀圖]讀《東南亞地形圖》指導學生一邊看圖,一邊思考并回答下面的問題:總的看地形有什么特點?中南半島和馬來群島有什么區別?(學生回答略)教師指圖介紹主要地形的分布。[教師歸納]總的看東南亞地形以山地為主,平原和三角洲多在大河的下游及沿海。從中南半島看,(教師邊講邊繪中南半島山河示意圖,要求學生從圖上找出主要山脈及河流名稱)與我國西南部山水相連,呈南北向延伸,形成山河相間,縱列分布的形勢。

[提問]這種山河大勢給當地居民生產活動帶來什么影響呢?(上游流經山區,地勢險峻,水流湍急,蘊藏著豐富的水力資源,為工農業生產提供動力。下游水流緩慢,兩岸形成沖積平原,土質肥沃,灌溉便利,為農業發展提供有利條件。)

[提問]在圖上找出中南半島上五個國家的首都,它們所在位置有什么共同點?為什么?(都在河流沿岸。這一帶為沖積平原,自然條件優越,土壤肥沃,灌溉便利,農業發達,人口稠密。)

中南半島山河相間,縱列分布(板書)

[提問]指導學生讀《東南亞地形圖》后問馬來群島與中南半島相比較,地形有什么區別?(同樣多山,但大河很少,一般河流短小,平原少,地形崎嶇,而且多火山。如印度尼西亞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國家,有“火山國”之稱。)

[看景觀圖]指導學生看課本“坦博臘火山大爆發”圖。

[提問]為什么馬來群島多火山?提示學生參看《六大板塊示意圖》和《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分布示意圖》,并注意與日本比較。

[教師歸納]馬來群島與日本群島一樣,也是位于板塊與板塊的交界處,地殼不穩定。所不同的是,馬來群島處于印度洋、太平洋兩大板塊和亞歐板塊交界處。

[提問]火山爆發會給當地帶來什么影響?(一方面會帶來巨大的災難,另一方面火山噴出的火山灰富多種元素,也會使當地的土壤肥沃。)

馬來群島多火山、地震(板書)

總的看東南亞的多山地形與其所在位置是分不開的。它不僅影響了東南亞的地形,也影響了東南亞的氣候,我們來分析一下本區氣候特征。

②熱帶季風氣候主要分布在東南亞的哪些地區?

學生討論,教師引導,得出結論。

①從地區看,馬來半島的南部及馬來群島的大部位于赤道附近。從國家看,印尼、馬來西亞、文萊、新加坡和菲律賓南部都位于赤道附近,這些國家和地區應屬于熱帶雨林氣候。

②從地區看,中南半島和馬來半島的北部、菲律賓群島的北部,緯度相對較高,屬于熱帶季風氣候。從國家看,主要是緬甸、泰國、老撾、越南、柬埔寨等國。

而熱帶雨林氣候和熱帶季風氣候之間存在著明顯的差異。

展示:圖“曼谷年內各月氣溫與降水量”,歸納出熱帶季風氣候的特征,及對農業生產的影響。然后,讀圖“熱帶雨林氣候區一天中的天氣示意”,由學生說出熱帶雨林氣候區一天中降水出現的時間(午后兩點左右),以加深學生對東南亞高溫多雨氣候的印象。

引導學生閱讀材料,東南亞有什么吸引人的旅游資源?請舉例說明。

分小組進行展示:

自然景觀:越南的下龍灣,原始的熱帶雨林。

名勝古跡:緬甸仰光大金塔,柬埔寨的吳哥窟,印度尼西亞的婆羅浮屠。

風土人情:泰國曼谷的水上市場。

多媒體展示東南亞豐富的旅游資源圖片,學生做小導游,展示自己搜集的東南亞資料,解說各景點。

通過角色扮演,學生進一步了解到東南亞,感受到旅游業帶動了經濟的發展,同時激發學生興趣,培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培養將地理事物聯系起來思考問題的能力,培養同學們的理解能力。

在東南亞降水豐富著呢,大家覺得這里可以種植什么農作物呢?

(提問)東南亞為什么以水稻作為主要的糧食作物?

(教師)對!由于這里水熱充足,人們在種植水稻等農作物的同時,也能培育生長于熱帶的經濟作物。請同學們看書,找出東南亞的更多的世界之最。

學生閱讀圖9.12“東南亞的物產分布”,找出東南亞的熱帶經濟作物。

學生在初步掌握知識的基礎上,圍繞教師的置疑,互相討論,進一步深入理解課文內容。

五、華人和華僑集中的地區

承接過渡:東南亞是世界上人口稠密地區之一,有5億人生活在東南亞,絕大多數屬黃種人,其中華人和華僑占了相當的比例,是世界上華人和華僑分布最集中的地區。

學生閱讀材料“外籍華人與華僑”,了解華人和華僑的區別(中國人旅居國外,取得所在國國籍的,稱為華人;仍保留中國國籍的,稱為華僑),了解華人和華僑的祖先在解放前由中國的廣東、福建漂洋過海,“下南洋”謀生的歷史。

華人和華僑對所在國家的經濟建設和我國的經濟建設做出了很大的貢獻。我們應當學習他們艱苦奮斗、自強不息、熱愛祖國、報效祖國的精神。

七年級地理教案電子版篇2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1.了解學習社會課的重要性;

2.了解社會課的內容;

3.了解社會課的學習目的;

4.了解社會課的學習方法。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教學重點和難點:重要性、內容、方法。

三、教學準備

中國地圖、地圖冊、投影片、地理光盤。

四、教學過程

(一)學習社會課的重要性

1.每個人都生活在社會里,人的一切活動都是在社會中進行的,一旦離開社會,任何人將無法生存。

2.人類社會是不斷進步的,社會生活越來越豐富;

3.人類社會的發展是有規律的;

4.學好社會課,認識社會、適應社會、建設家鄉,完成歷史責任,具有重要意義。

(二)社會課的內容(人與社會的關系)

1.人類生存的地理環境:位置、疆域、人口、民俗、氣候、資源、經濟、文化、交往。

2.人類社會歷史的發展;

3.當今社會狀況:

(1)路線、方針、政策;

(2)當今世界上五大問題:

1)和平問題;

2)人口問題;

3)糧食問題;

4)資源問題;

5)環境問題。

4.人類社會發展的一般規律。

(三)要求:P.2(4點)

1.了解周圍的社會情況,了解中國的國情,理解社會科學中的一些最基本的概念和原理,掌握參與社會生活所必須的知識。

2.提高觀察、比較、分析、綜合的能力和參與政治活動、經濟活動、文化活動以及進行社會交往的能力。

3.知道中國在歷史上曾經是世界上最先進的國家之一,…提高我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確立艱苦奮斗、振興中華的歷史使命感和責任感。

4.初步學會進行簡單的社會調查。

(四)方法:P.3(3點)

1.認真讀書。

2.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

3.學做社會調查。

社會課課堂規范:

1.課前準備好《社會》課本、地圖冊、作業本、填圖冊與筆記本。(講述用途)

2.認真記好筆記。

3.課前預習,課后復習,課中測驗。

4.作業要求,(作業本、填圖冊為必做)作業本評分每錯一題扣除10分,最低分為20分。交作業要及時。填圖冊填圖要求。評優、良、及格、差。

第一章地圖

第1~1節地圖的語言

教材分析

地圖在人類生產和生活中有著極其廣泛的用途,讓學生掌握地圖的基本知識,具有閱讀、填繪地圖的技能,養成使用地圖的習慣,學會利用地圖分析地理事物和獲取社會知識,是中學社會課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

本節是學生了解、掌握和使用地圖的基礎。教材安排了實地方向辯認和地圖上常用的三種定向方法等到內容,目的使學生區分實地和地圖方向的判別,并能根據一般、指向標、經緯網三種地圖,弄清“方向”問題,由于經緯網的概念對初一學生來講尚未建立,因此,教材從經線、緯線等到基礎著手,闡述了經緯網的意義,幫助學生學習掌握“經緯網定向法”這一難點問題。教材通過比例尺的三種形式和比例尺的換算,幫助學生了解比例尺的含義,關鍵使學生明確比例尺有大有小,包容的實地范圍的“大小問題”;教材通過常見圖例的列舉,目的讓學生讀懂地圖上各種符號表示“什么”問題。如果說地圖是學習地理的工具的話,那么方向、比例尺、圖例和注記,則是“工具”的工具。

教學方法

一、授課思路與方法

1.問題探究法。從學生日常生活著手,思考實地方向辯別的種種方法,引入地圖上定方向的三種方法,一般定向法學生裝在小學時已經學過,地圖上添加了指向標以后,或者在南極點上建造一座房屋其四面朝向問題,引發學生積極思考,然后歸納指向標、經緯度網定向法。

2.實物演示法。由學生自學實地定向法的四幅圖片和文字說明,并上講臺演示時鐘表盤圖確定實地方向;指向標定向法,可讓學生在參照點上畫指向標的方法,確定地理事物的方向;經緯網定向法,需要演示經緯網地球儀,從中明確經線、緯線的指向和地球自轉方向,幫助學生逐步理解、掌握。

3.讀圖法.讓學生在中國政區圖上量杭州到北京的圖上距離,從而引入比例尺的概念、換算和比例尺的三種不同表示方式。然后讓學生觀察課本中三幅沒比例尺地圖反映出來和北京市區圖,說明比例尺有大有小,包容范圍有大有小,反映的內容有詳有略。最后了解圖示的常見圖例。

4.講述法。教師向學生講清楚地圖的最大特點是把廣闊的地球表面上的地理事物按照一定的比例縮小,比例尺就是反映圖中所畫的地理事物較實地縮小的程度,其表示方法有三種。比例尺有大有小,采用大小不同比例尺的地圖,反映地理事物有詳有略,包容的范圍有大有小。圖例、注記內容比較簡單,可由學生自學,教師板畫鞏固。

二、課時安排

教案

一、教學目標

1.初步學會實地定向的方法;

2.掌握地圖上的方向;

3.區分經線與緯線的不同特點,并了解經緯網的地理意義。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經緯網、東西半球、方向、比例尺、圖例、注記。

2.教學難點:經緯網定向法。

三、教學準備

中國地圖、地球儀、經緯儀、地圖冊、投影片、地理光盤。

四、教學過程:

(一)地圖的概念

把地面上的地理事物按一定的方位和比例,用不同的線條、符號及顏色繪在紙上成了地圖。

(二)地圖的作用

勘察、筑路、航空、航海、旅游探險、科學研究、國際交往、行軍打仗。

(三)地圖的三大要素(稱地圖的“語言”)

方向、比例尺、圖例與注記

1.方向N

(1)常用的三種定向方法:WNEN

1)一般定向法:WE

上北下南左西右東WSES

2)指向標定向法:用箭頭標出正北方;

3)經緯網定向法(最精確的定向方法):

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

(例:以極地為中心的地圖)。

(2)實地測方向:

1)太陽測方向(太陽自東向西)

住房坐北朝南;

獨立大樹:葉:南茂北疏;樹輪:北密南疏;

山坡:南面:繁茂、北潮濕背陽(多青苔)。

2)北極星定方向:指正北;

3)鐘表定方向:太陽:6時在E;12時在S;18時在W;

①手表當時的時間數的1/2的數對準太陽,其12點處向北(24小時的表用正點計)

②對準太陽,時針與12點之間的夾角的平分線,即一頭指北,一頭指南。

(3)經緯線:

1)經線:

①連接南北兩極的線叫經線,也叫子午線;

②指示南北方向;

③呈半圓,長度相等。

2)緯線:

①與赤道平行的線叫緯線,赤道為最大的緯線圈;

②緯線指示東西方向;

③自成圓圈,稱緯線圈;

④赤道最大,極點為“0”,長度不等。

3)本初子午線:國際上規定,把通過英國倫敦格林尼治天文臺原址的那一條經線定為00經線,也叫本初子午線。

4)東經度:(E)O0經線以東的1800為東經;

5)西經度:(W)O0經線以西的1800為西經。

6)東西半球:國際上習慣于用于200W和1600E的經線圈為東西兩半球的分界線;(我國位于東半球。)

(4)南北兩半球:

1)赤道:O0緯線,長40075KM,把地球平分南北兩半球;

2)北緯:赤道以北至900N,也稱北半球;(我國位于北半球)

3)南緯:赤道以南至900S,也稱南半球。

(5)低、中、高緯度:

低緯度中緯度高緯度

O0~300300~600600~900

(6)經緯網:

1)經緯線相互交織構成經緯網;

2)作用:可以準確地表示地球表面上任何一個地點的位置。

(三)小結

通過設問,讓學生了解地圖上常用的三種方法中,普遍采用和最準確的定向方法分別是什么定向法。鞏固00經線和緯線、東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分界線,以及中國所在半球的位置。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1.掌握地圖上的比例尺;學會運用比例尺公式進行換算;理解大、小比例尺地圖反映的地理事物的特征。

2.掌握地圖上的圖例與注記;

3.掌握讀圖的步驟.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比例尺的換算和常見圖例記憶。

2.教學難點:大比例尺、小比例尺及地理上反映的地理事物特征差異。

三、教學準備

中國政區圖、市(縣)圖或鎮(街道)圖。

四、教學過程

(一)比例尺(縮尺)圖上距離

1.表示公式:比例尺=實地距離

2.三種表示形式:

(1)線段式:(圖上1CM代表實地距離10KM)

0102030KM

(2)文字式:圖上一厘米代表實地距離十千米

(3)數字式:1:1000000或1/1000000;(1百萬分之一)。

3.比例尺的分類:

(1)大比例尺:大于1:200000(二十萬分之一);范圍小,圖詳細;(學校圖)

(2)中比例尺:1:20萬~100萬分之一(一百萬分之一);(市、縣圖)

(3)小比例尺:小于1:1000000(一百萬分之一);范圍大、圖簡單(國家圖、世界圖)。

(二)總結:比例尺越大,圖中范圍越小,圖詳細;

比例尺越小,圖中范圍越小,圖簡單。

(三)圖例、注記;

1.圖例:為了把地面上的地理事物和地理現象畫在地圖上,人們設計的一系列的符號叫圖例。

2.注記:地圖上用作說明地理事物的文字和數字。

(四)小結

1.讓學生歸納這兩節課學習了哪三方面的內容,教師歸納方向、比例尺、圖例和注記是地圖最基本的語言,也稱地圖的三要素。但地圖的語言十分豐富,除所講的以外,還有地形圖中的等高線、等深線、氣候圖中的等降水量線等等,我們今后在學習中逐步加以了解。

2.隨堂練習:

《填圖冊》第一頁1~2,第二頁2。

七年級地理教案電子版篇3

教學目標

熟練掌握在指向標地圖上辨別方向的方法

教學重難點

熟練掌握在不類型指向標地圖上辨別方向的方法

教學過程

【導入】指向標地圖上方向的辨別

這節課我要講的內容是:“指向標地圖上方向的辨別”。首先,我們先來復習一下一般地圖上辨別方向的方法。

活動

【講授】指向標地圖上方向的辨別

(一)復習:在一般地圖上辨別方向的方法

(二)授課:

1、在有指向標的地圖上如何辨別方向(通過電子白板演示)說明:在一般情況下指向標箭頭所指方向為“北方”。

情況1:當地圖上的指向標箭頭指向正上方時,我們可以按照一般地圖辨別方向的方法來辨別方向。即“面對地圖,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情況2:當地圖上的指向標箭頭沒有指向正上方時,可以通過兩種方法來辨別方向(出示實例,邊分析邊講解)

2、例題一(電子白板演示某學校平面圖)并向學生說明在有指向標的地圖上確定方向:

(1)確定中心地點。

(2)以中心地點為中心畫與指向標相對應的十字坐標,按指向標方位標注東西南北。

(3)指出各點與中心點的方向關系

例題一、通過電子白板演示充分說明在指向標地圖上辨別方向的方法:平移指向標法和旋轉地圖法

例題二、通過給陌生人指路的事例來加強在指向標地圖上辨別方向的方法

(三)課堂小結:

1、如果指向標箭頭指向正上方,按一般地圖來辨別方向

2、平移指向標

3、旋轉地圖法(即把指向標地圖轉化成一般地圖)

七年級地理教案電子版篇4

一、教學目的:

1.使學生在掌握經線的基礎上,了解經度的概念。

2.使學生掌握經度的劃分方法。

二、教學時間

約10分鐘。

三、教具

地球儀,一張直徑30cm的圓紙,一條注出經度的寬3cm的長紙條。

四、教學過程:

師:[指地球儀上經線]我們已經講過了經線,它是連接兩極的半圓線;所有經線長度都相等;兩條相對的經線組成經線圈;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為了區別每條經線,給經線標出度數,這叫經度。它是怎樣劃分的?[出示一張直徑約30cm的圓紙片]我們來看,這圓紙的兩邊是兩個半圓線,代表兩條經線,它們現在是相對的,組成了一個……[指圓紙周邊]

生:經線圈。

師:對,現在把圓從中間折起,這折出的直線相當于地軸,它和經線之間形成兩個半圓的面。請看現在這兩條經線之間[折成直角]所夾的角是多少度?

生:90°

師:[又縮小一半]這樣呢?

生:45°

師:對,[展示圓面]現在這兩條線中間多少度?

生:180°

師:很好,[指圓紙背面]如果再看這面呢?

生:也是180°

師:對,所以經度一共有360°,為了區別清楚,要找一個0°作起點,經過各國共同商定,以通過英國倫敦格林尼治天文臺原址[板書]的經線作為0°經線[指地球儀],叫作本初子午線[板書],現在大家都從圖上找一找。

生:[看圖]

師:0°經線確定后[在地球儀上指出并演示]向東10°、20°、30°……越向東度數越增加,到180°;從0°經線向西10°、20°、30°……越向西度數越增加,也到180°。[板書]向東為東經度(E),向西為西經度(W)。0°和180°是東、西經共有的。[畫板圖]請看這兩幅圖(圖1)有什么不同?并和我一起畫。

生:0°經線向東是東經度,數字遞增;0°經線向西為西經度,數字也是遞增的。

180°經線向東為西經度,數字遞減;180°向西為東經度,數字也是遞減的。

師:對,我們注經度時一定要注明東經度或西經度。地球儀的經度常注在赤道上,地圖多注在圖下。

[出示注好經度的紙條,并圍成一圈]

大家回去裁一張紙條(2cm—3cm寬,40cm長)從0°開始,注上經度(每1cm作10°),最后在180°處粘在一起,成一紙圈,幫助你加深對經度劃分的了解。

七年級地理教案電子版篇5

一、教學目標:

1、知道主要的地形類型,能夠說出主要地形類型的特點。

2、了解外力作用對地形影響,并能根據當地情況說出1—2種外力作用形成的地形特點。

二、教學重點:地形類型、外力作用對地形影響。

難點:主要地形類型特點、外力作用對地形影響。

三、教具:沙盤、水、小風扇。

四、教學方法:討論法

五、教學過程

引入:我們的家園地球表面70%是海洋,30%是陸地而這陸地并不是平坦的,而是由各種形形色色的地形構成的。對于這些地形我們的地理學家給它們取了相應的名字。它們各叫什么、有什么特點呢?

讀圖4—48———4—51思考并分組討論:地形主要有那些類型?各有什么特點?

代表發言:(地形:丘陵、山地、平原、高原、盆地等)

根據P154表格要求完成表格

地形類型海拔相對高度

丘陵有高有底小

平原地面寬廣地表起伏小小

山地較高有明顯起伏大

高原極高頂面較大起伏小大

提問:我們的家鄉有那些地形類型?這些類型對我們家鄉經濟有什么作用?

分組討論:

代表發言:

教師小結:我們的家鄉確實有許多礦,開采這些礦對我們生活水平提高有好處,但是我們以前的家鄉是山清水秀、魚羊成群。你們的父輩不合理的開發以使我們的家鄉上無一片凈空、下無一片凈土水中無魚,自然界已經開始給我們懲罰了。合理開發資源還我清山綠水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過渡:通過前面我們大家的討論知道了地形主要有丘陵、山地、平原、盆地等,那么它們是怎樣形成的呢?

學生回答:(山脈是由板塊碰撞形成的等。)

教師再問:那么我們家鄉的山上的溝谷是怎樣形成的呢?

學生討論:

教師演示小實驗:

①用水從沙盤中“山”的頂部沖下。

②用小風扇吹沙盤中的“山”。

教師講解:降水沖刷、風蝕這都是地球表面外力的作用,在不同地區由于外力作用的千差萬別形成了許多特殊的地形。

對照圖4—60至4—65看書P157內容。

學生討論:引起地表形態變化的外力因素及我們家鄉地形變化的主要外力因素。

教師小結:地球的巨大內力是地形的塑造者,而外力則是地形的雕刻師,雕刻出千奇百態的特殊地形。外力的作用對地形的影響是緩慢而持久的。

思考:地球表面的形態是內力和外力共同作用的結果,那么誰發揮較大的作用呢?(有時是內力、有時是外力。)

課堂總結:

布置作業:P158、2

板書設計:

地形和表示地形的地圖

一、地形的類型

山地、高原、盆地、丘陵和平原。

二、地形的變化

1、地球內力的作用。流水沖刷

2、地球表面外力的作用風蝕

冰川移動等

地形和表示地形的地圖第2課時

上方鎮初中:徐建平

一、教學目標:

1、能根據等高線的特點讀簡單的等高線地形圖,能舉例說明等高線地形圖在生活和生產中的用途。

2、知道繪制等高線的地形圖的方法。

二、教學重點:判讀簡單等高線地形圖。

難點:繪制等高線的地形圖的方法。

三、教具:老齡土做的山模型(濕土做好晾放一天)、小刀、明膠片做的山模型、等高線地形圖等。

四、教學方法:實驗討論法

五、教學過程

引入:通過前面我們討論我們得出地形有丘陵、平原、山地、高原、盆地等。那么我們可用什么方法把它們表示到地圖上呢?

讀圖4—52,討論關于珠穆朗瑪峰的知識。可用什么方法把山峰表示在地圖上?是否看到過表示地形的地圖。

學生討論:

代表發言:(——————等高線地形圖。)

提問:等高線地形圖是什么呢?

分組實驗:(要求把老齡土做的山峰,用刻度尺量出高度,按1厘米高度差用小刀刻畫出等高線,做好后把山峰放在白紙上。)

教師巡回指導

學生討論:(P155、1、2、3問題,重點是2、3兩問題。)

學生代表發言:(把等高線繪制到白紙上學生方法有多種)

教師選其一種進行示范:

步驟:

①用硬棒從“老齡土做的山模型”山頂直插入到底。

②用小刀按等高線依次橫切“山”但不能切斷其中硬棒。

③把切好的“土串”正放在白紙上,用筆沿山腳輪廓在紙上描出最下面的等高線。

④把第一條到第二條等高線之間的“土塊”從“土串”上卸下,再用筆沿第二條等高線在紙上描出輪廓等高線,依次在白紙上描出相應的等高線。

學生分組實驗:(要求學生盡可能按自己的方法做。)

教師巡回指導

學生展示:

教師小結且提問:等高線繪制在白紙上形狀是怎樣的?(閉合的曲線)

教師講解:對于真正的等高線地形圖實際上是將不同高度的等高線投影到同一個平面上來表示起伏的地形。

教師演示:等高線投影1(自制的有陡坡、緩坡、山峰的明膠片山體模型)

等高線投影2(有鞍部、山谷、峭壁的明膠片山體模型)

學生討論:(陡坡、緩坡、山峰、鞍部、山谷、峭壁、山脊的等高線分布特點)

代表發言:

教師小結:(陡坡等高線密、緩坡等高線疏、山頂等高線呈封閉狀由內向外海拔增高、鞍部兩條等高線凸出部位相對、山谷等高線向海拔較高處凸出的地方為山谷、山脊等高線向海拔較低處凸出、峭壁等高線重疊。)

學生讀圖4—56、4—57完成P156的表格

練習:對照等高線地形掛圖由學生找出圖中山峰、山谷、陡坡、緩坡、峭壁、鞍部等。

思考:盆地的等高線有什么特點?

七年級地理教案電子版篇6

一、教學目標

(1)了解大陸、半島、島嶼、大洋、大洲、海洋等概念及世界海陸分布特點。

(2)在世界地圖上說出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稱、位置、輪廓和分布特征。

(3)培養學生閱讀圖文和空間想象能力。

二、教學重點

1、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稱和分布。

2、培養學生在活動中,自我發現問題及積極探究的精神和能力。

三、教學難點

1、認識七大洲輪廓及位置的確定。

2、自我發現問題、積極探究問題的精神和能力的培養。

四、教學方法

活動探索式教學

五、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同學們,我們生活的星球叫什么名字呢?(地球),從海陸分布的角度來看,這一稱呼是否正確呢?

活動一:

下面請同學們用準備好的線繩把地球儀任意平分成大小相等的兩個半球,平分幾次之后,你能發現什么問題?(無論怎樣劃分,都是海洋面積大于陸地面積)

過渡并提出問題:所以,從海陸分布的角度來看,我們生活的星球應叫什么?(水球),我們的先人為何叫地球呢?請同學們獨立思考后,小組內討論。

小結:

由于古人缺少對地球面貌的整體認識,不知道地球表面海洋面積大于陸地面積,所以才稱作“地球”,既然已經叫了那么長時間地球了,也沒有必要再改成“水球”了,但對于海洋面積大于陸地面積這些實質性的問題我們要有所把握,絕不能習慣成自然。

活動二:

通過上述活動,我們已經了解了海洋面積大于陸地面積,它們所占的比例分別是多少呢?請同學們按自轉方向撥轉地球儀,閉上眼睛,用手指隨意按住地球儀的任意部位,咱們看看每次分別按住陸地和海洋的比例是多少?(重復幾次取平均值)

小結并提出問題:

通過上圖,我們得出了地球表面三分陸地七分海洋的結論,它們是均勻分布于地球表面的嗎?請同學們觀察手中的地球儀,思考南北半球海陸分布有何不同?(陸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海洋主要集中在南半球)

請同學們結合教材中圖2.5,在該圖上隨意找出幾組大陸、半島、島嶼、海洋、海峽。請同學們用自己的語言分別概括上述地理名稱的概念應該是什么?除了這些名稱以外,我們還經常聽說大洲一詞,它的含義是什么?請同學們結合教材中,圖2.6及其閱讀材料,完成下面的活動。

活動三:

1、出示各大洲輪廓圖片,在黑板上掛出相應的世界海陸分布圖。

2、請每小組同學選派代表逐一介紹其名稱、由來,面積排序,并用磁釘釘在底圖相應的位置上,同時說出相應位置的四大洋名稱及面積排序。

訓練:

通過觀察地球儀完成下列問題:

1、找出相連的大洲及其分界線(亞-非)

2、跨經度最廣的&39;大洲和大洋是?(南極洲,北冰洋)

3、被三個大洋圍繞的大洲?(北美、亞洲)

4、被赤道穿過大陸的大洲?(南美、非洲)

5、被五個洲圍繞的大洋是?(大西洋,太平洋)

6、既有熱帶,又有溫帶,還有寒帶的大洲是?(亞洲、北美洲)

7、練習一筆畫世界

8、在世界簡圖上填注七大洲、四大洋名稱

9、《同步訓練》練習題

總結:地球是我們人類的家園,它為我們提供了賴以生存的自然條件,請同學們舉例說明陸地和海洋對我們人類的生存有何意義?作為地球這個大家庭的一員,你覺得應該怎樣去做呢?

七年級地理教案電子版篇7

教學目標:

1、掌握東南亞的地理位置及重要性,掌握東南亞地形、氣候的一般特點,及中南半島和馬來群島在地形、氣候方面的差異;

2、了解東南亞的范圍及包括的國家;

3、通過使用地圖,提高學生的讀圖和分析圖的能力,進一步培養學生分析和綜合問題的能力;

4、通過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間關系的分析,了解地理事物之間是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的。

教學重難點:

東南亞重要的地理位置、氣候和地形特點

學習方法指導:

1.學會從地理位置(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半球位置)、地形、氣候、河流湖泊、資源等方面描述一個區域的自然地理特證。

2.學會分析位置地形氣候等要素在地里環境形成中的作用及對人類活動的影響,從而總結出一個區域的突出的人文地理特征。

3.學會運用對比分析的方法比較區域之間的差別與聯系。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旅游情景方式引入)你知道的獅城是那座城市嗎?

你知道的世界文化遺產——吳哥窟在哪個國家嗎?

讓我們一起到東南亞去旅游,你就會得到答案!

二、自主學習、合作探究:

1、自主學習:

讀圖2-1,觀察東南亞的位置和主要組成

1、說出東南亞的緯度位置、海陸位置;

2、東南亞的主要組成部分

3、總結東南亞重要的地理位置(十字路口)

讀圖2-3回答:

4、東南亞地區的咽喉要道是哪里?它有什么重要的戰略地位?

2、小組交流:小組內交流以上問題,提出疑問。

3、合作探究:【探究問題】

為什么日本把馬六甲海峽稱為“海上生命線”?

【教師精講點撥】日本國內需要的石油絕大部分來自于西亞,

油輪必經馬六甲海峽

【探究結論】

日本是一個經濟大國,資源小國,礦產資源尤其貧乏,要進行

工業生產,就必須進口石油,沿途經過太平洋,馬六甲海峽,

印度洋,最后到達中東。馬六甲海峽位于東南亞的馬來半島

與蘇門答臘島之間,是日本進口石油的必經之地,因此馬六甲

海峽就成為了日本的“海上生命線”。

學習任務(二)、東南亞的自然環境

1、自主學習:

讀圖2-1,觀察東南亞的地形與河流,分析地形與河流的

關系,回憶東南亞的氣候,分析對農業的形象

1、中南半島的地勢特征如何?

2、分析總結中南半島的河流特點(流向與流速)

3、分析判斷馬來群島的地形地勢特點和河流特點

2、小組交流:小組內交流以上問題,提出疑問。

3、合作探究:

【探究問題】總結地形地勢與河流間的關系。

(總結)河流的流向與流速受地形地勢的影響

七年級地理教案電子版篇8

教學目的:

1.使學生了解土地資源的利用類型;

2.使學生了解土地資源的分布大勢;

3.使學生了解土地資源的利用和保護。

教學過程:

一、土地資源的利用類型

【提問】

1.請同學們想一想,土地有什么用途?

2.讀某縣土地利用圖,根據圖例說出這個縣有哪些土地利用類型?

【總結】土地資源的利用類型分為:耕地、林地、草地、建筑用地。

二、土地資源的分布大勢

【讀圖】“世界土地資源利用圖”、“世界地形圖”、世界自然帶圖”

【提問】

1.耕地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區?

2.為什么面積較大的耕地多分布在溫帶平原及大河流經過的地區?

3.目前哪幾個自然帶仍保留有大片原始林地?

4.世界上草原面積廣闊的地區分布在哪兩個自然帶內?

【總結】

耕地:主要分布在溫帶平原和大河流經地區

林地:主要分布在溫帶森林和熱帶雨林地區

草地:主要分布在溫帶草原和熱帶草原地區

溫帶平原氣候溫暖濕潤,土地肥沃,土層深厚,有利于作物生長。大河流經地區,由河流帶來的泥沙在大河兩岸形成沖積平原,同樣土質肥沃,上層深厚,而且灌溉便利,有利于農業發展。

三、土地資源的利用保護

土地撫育著人類,為人類提供了必要的生存條件。人類的衣、食、住、行都離不開土地,特別是首先人類生存離不開糧食,糧食生產又離不開耕地,而目前耕地卻在不斷地減少。看71頁兩幅漫畫,說明耕減少的原因?

原因:a.人口增長、計算從1960年到1987年人口從30億增加到50億,假如銳地不減少,保持15.8×106km2,則人均耕地減少了多少?實際上由于人口的增加,大量建房、修路,使耕地日益減少

b.水土流失,沙漠擴大。近年來,各國正積極采取有效措施,保護土地資源。

七年級地理教案電子版篇9

教學目標

一、通過讀圖,使學生了解英國的位置、領土組成、氣候特征以及氣候同農業生產的關系;

了解英國的經濟發展與主要工業城市的分布。知道英國的首都。

二、通過學習英國農業與氣候的關系,使學生理解自然環境與經濟發展的密切關系,并由此培養學生綜合分析地理事物的能力。

教學重點

英國農業與氣候的關系。

教學難點

英國新老工業的分布及主要工業中心的分布。

教學方法

討論法、談話法。

教學媒體

英國掛圖、英國主要工業分布圖,投影片:大不列顛島的年降水量和農業的分布圖。

教學過程

【引入新課】歐洲西部大約有30多個國家,它們大都歷史悠久、面積較小,其中世界上工業發展最早,目前在世界經濟中仍然占有重要地位的國家,就是英國。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英國。

【引導讀圖】請同學們仔細閱讀英國圖,對比觀察英國、日本,思考它們在緯度位置、海陸位置、海岸線曲折方面、領土組成方面有什么相同點與不同點。

【學生回答】(略)

【教師小結】兩國的緯度位置近似,但英國的緯度位置偏高,大約位于北緯50°~60°之間。都是群島國家,英國位于大西洋的東北部,瀕臨北海,與歐洲大陸相望,日本位于太平洋的西北部,隔日本海同亞洲大陸相望;兩國的海岸線都非常曲折,多優良港灣,為它們發展航海事業提供了良好的條件,使它們成為世界的海運國。英國領土主要由大不列顛島和愛爾蘭島東北部組成,稱為“大不列顛和北愛爾蘭聯合王國”,簡稱“聯合王國”。大不列顛島又分為英格蘭、蘇格蘭和威爾士三部分,其中英格蘭是英國的政治、經濟中心。“英國”源自我國對英格蘭的簡稱。后來習慣上用它泛指今天的“聯合王國”。而日本由九州島、本州島、四國島和北海道以及周圍的小島組成。英國同日本一樣,四周臨海,是歐洲西部的一個島國。

【板書】一、歐洲西部的島國

1.位置和領土組成

【引導讀圖】請同學們思考,英國沿海多優良港灣,為其發展航海事業提供了良好條件,但是英國成為世界的海運國,除了同海陸輪廓有關外,請同學們仔細觀察英國地圖,你們還發現了什么條件?

【學生回答】(略)

【教師小結】這與其優越的地理位置有著密切關系,英國同歐洲之間隔有英吉利海峽和多佛爾海峽,這兩個海峽是西歐與波羅的海沿岸各國的重要海上航道,英國正好處于這個航線的樞紐位置,英國還處于大西洋航線的要沖,這些都有利于英國航海事業的發展。最近英、法兩國為了溝通英國與歐洲大陸的聯系在多佛爾海峽修建了穿過海峽的海底隧道。

【板書】2.海岸線曲折,多優良港灣,有利航運

【引導分析】優越的海陸位置和眾多的港灣,為英國海上交通和經濟的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那么英國為什么會成為世界上工業化最早的國家哪?請同學們閱讀英國掛圖,在英國本土找到了哪些礦產資源?它們又對英國成為世界上最早工業化的國家提供了什么條件?英國海上交通的發展為其經濟的發展提供了什么有利條件?二次世界大戰以后英國工業又是如何發展變化的?為什么?

【學生回答】(略)

【教師小結】英國傳統工業部門主要是依靠國內煤鐵資源及靠海洋運輸掠奪殖民地的原材料發展起來的。因此,傳統工業部門的工業中心多靠近煤、鐵產區,如伯明翰、倫敦、設菲爾德、格拉斯哥等地。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由于英國殖民地統治的瓦解,原有工業設備陳舊及國內煤鐵資源的減少,使傳統工業部門中的鋼鐵、煤炭和紡織工業日漸衰退。英國充分利用原有工業基礎和科技優勢,發展了新興的工業部門,如:電子工業等。這些工業部門多分布在倫敦附近、英格蘭中部和蘇格蘭南部,如:倫敦、伯明翰等。自本世紀70年代以來,北海油田的開采及石油資源的利用,對英國經濟的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板書】二、工業化最早的國家

l.英國的早期工業及其分布

2.英國的新興工業及其分布

【承轉】英國工業部門比較齊全,工業中心比較多。英國工業在國民經濟中占絕對優勢,而農業的比重不大,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哪?讓我們來看英國伯明翰的氣溫曲線和降水柱狀圖(課本第45頁圖14.7),分析一下這里的氣候特點。

【學生回答】(略)

【教師小結】同學們說得很對。這里受北大西洋暖流和西風影響,冬季比較溫和,夏季比較涼爽,年降水量比較多,季節分配較均勻。空氣濕潤,云量較大,雨天較多,日照較少,屬于海洋性氣候。

【引導讀圖】請同學們仔細閱讀大不列顛的年降水量和農業的分布圖,思考并分組討論以下問題:英國乳畜業和種植業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區?從三幅圖中你看出英國的氣候同農業有什么關系?為什么東南部產麥區中有一片空白?

【學生回答】(略)

【教師小結】英國西部由于降水較多,日照較少,不適合糧食作物生長,但有利于多汁牧草生長,所以畜牧業發達。東南部降水較少,相對日照較多,氣溫較高,生長期較長,是種植業的集中產地。東南部產麥區中的空白,主要是倫敦及其周圍的工業區。但是,由于氣候原因,在英國乳畜業在農業中占重要地位,種植業相對比較少,主要種植小麥和大麥等作物。近年來糧食基本可以自給,但肉類、蔬菜和水果仍需大量進口。

【板書】三、濕潤氣候與農業星球版

七年級地理教案電子版篇10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認識兩極地區的位置范圍、氣候條件、自然環境、自然資源等。

2、會用地圖、景觀圖片和相關資料,總結歸納出兩極地區的環境特點。

3、學會在以兩極為中心的地圖上辨別方向。

4、培養從圖片中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二)能力目標

1、掌握運用地圖和相關資料說明某一地區位置特點的方法。

2、掌握使用兩極地形圖和景觀圖片,總結歸納兩極地區氣候特點的方法。

3、使用兩極地區氣溫圖表區分兩極氣候的特點。

4、掌握利用經緯網在以兩極地區為中心的地圖上判斷方向的方法。

(三)情感目標

通過學習,讓學生感受到科學家熱愛科學、不畏艱險、勇于探索的精神,并增強他們保護兩極地區環境的意識和熱愛祖國的情感。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一)教學重點

兩極地區的位置、氣候、自然環境、自然資源等。

(二)教學難點

1、判斷兩極地區的方向,辨別周圍環境。

2、讀圖理解、區分兩極地區的自然環境的差異。

3、讀圖分析能力與技巧的培養。

三、教學突破

1、分別用南極地區和北極地區的地圖,說明兩極地區的位置。

2、在以兩極為中心的地圖上,用經緯網辨別方向和周圍的環境

3、利用兩極地區氣溫圖,區分兩極地區自然環境的差異。

4.利用圖片等相關資料,總結、歸納兩極地區的自然環境特點。

四、教學準備

北極地區圖、南極地區圖、兩極地區氣溫比較圖、有關閱讀資料、圖片、課件等。

教學提示與建議

(一)冰雪覆蓋的地區

1、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請大家看一段錄像,猜一猜片中展現的是哪兒的景象?(播放極地區的景象錄像)

總結:這就是神秘的北極地區和南極地區,今天我們進入到這兩個特殊地區,去解開它們神秘的面紗。

板書:兩極地區。

2、兩極地區都是被冰雪覆蓋的地區,為什么呢?我們來揭示這一問題。

板書:冰雪覆蓋的地區。

展示北極地區圖和南極地區圖。

請同學們從圖中查出兩極地區的位置范圍和周圍的大洲或大洋。(北極地區:位于北緯66.5以北,中心位置是北冰洋,周圍被亞洲、歐洲、北美洲環繞。南極地區:位于南緯66.5以南,中心位置是南極大陸,周圍被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環繞。)

3、引導:從緯度位置看,兩極地區接受的熱量多嗎?試從這個方面解釋兩極地區冰雪覆蓋的原因。(兩極地區緯度高,太陽斜射,所得的太陽光熱少,氣溫低,大部分地區冰雪終年不化,所以形成厚厚的冰雪,覆蓋著陸地和大洋。)

總結:由于太陽斜射,兩極地區氣溫很低。都有極晝、極夜現象,這是由地球公轉引起的。

4、南北極氣溫比較圖。

讀圖對比一下兩極的氣溫值,結合課本102頁有關材料,探究:在兩極地區不同的氣溫影響下,氣候和自然景觀會有什么差異?(南極氣候:酷寒、干旱、大風。南極景觀:厚厚的冰層,附近海面有冰山,被稱為“白色沙漠”和“風庫”。北極氣候:氣溫高于南極,降水多于南極,風速小于南極。北極景象:終年冰封,冰雪天地。)

板書:緯度高,氣溫低,冰天雪地,南極酷寒、干旱、大風。

5、引導:盡管兩極自然條件惡劣,但也有生命存在,看圖10.3和圖10.4,說說最能代表兩極的動物各是什么?(南極:企鵝。北極:北極熊。)

6、怎樣在以兩極為中心的地圖上辨別方向?(站在南極點上,前后左右都是北方。站在北極點上,前后左右都是南方。)

7、過渡:南極遠離人類的居住地,自然條件又非常惡劣,但每年都有大批的科學家前去考察,出于什么目的?帶著這一問題,我們探究下一個問題。

(二)科學考察的寶地

承接過渡語,板書:科學考察的寶地。

1、閱讀自學104—106頁教材內容,歸納總結:南極地區有哪些自然資源?((1)有煤、鐵等豐富的礦產資源。(2)儲存著大量的固體淡水資源。(3)沿岸棲息著無數的海洋生物。(4)還有原始的自然環境,成為天然實驗室。)

板書:豐富的自然資源。

總結:科考環境也是一種寶貴資源。為什么把南極地區稱為“天然實驗室”?

板書:天然實驗室。

南極大陸地下的煤是怎樣形成的?

原始的自然環境為科學家們進行氣象、冰川、地質、海洋、生物等學科的科學研究提供了便利。根據大陸漂移學說,南極大陸原來并不在南極位置,而是位于溫帶地區,生長著茂密的森林,經過地質變化形成煤層。

2、展示我國科學家在南極地區考察的照片,看到這些圖片,我們感到很自豪。目前,已有18個國家在南極地區建立了140多個科學考察實驗站。

從南極地圖上,找出中國的兩個科學考察站:長城站和中山站,描述它們所在的位置。(長城站在西經60,南緯60附近。中山站在東經70,南緯70附近。)

長城站和中山站的建立時間為什么都選擇在2月?(2月是南極地區氣溫最高的季節。)

小結:兩極地區的地理位置用經緯線來確定,南極的氣候與北極相反。

3、自學105頁閱讀材料《穿越南極》,體會南極考察隊員勇于為科學獻身的精神。

4、閱讀課本秦大河的描述,體會極地的科考價值。

南極考察如火如荼,自讀課本106頁內容,說說北極科考為什么越來越頻繁?(北極與南極一樣,都有重要的科考價值。二戰之后,又在北極地區發現和開采了石油、天然氣、煤、鐵等資源。)

5、總結: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不久的將來,兩極地區必將為人類提供寶貴的財富。

(三)極地的保護與和平利用

1、展示日本南極捕鯨的資料。兩極地區都有大量的生物資源,但都不同程度地遭到濫捕和濫殺,使兩極地區的鯨魚資源已陷于危機之中。該怎樣對待兩極地區的資源呢?我們以展示的資料為背景材料,分成日本方和國際社會方,兩方進行辯論,在辯論中達到探究的目的。(按照日方和國際方各分成幾個小組,然后以小組為單位,準備辯論材料。各組派代表發言、辯論,氣氛熱烈,精彩之處鼓掌歡迎。日本方的辯論中心:捕鯨是為了搞科研,鯨肉食品只是科研的副食品。國際社會方的辯論中心:進行科研并不需要每年大規模捕鯨,況且,現代科學技術并不需要殺死鯨魚來搞科研。)

板書:極地的保護與和平利用,濫捕、濫殺。

2、總結:人類再也不能失去最后這片凈土了,各國要引起重視,務必用條約的形式束縛各國。旨在保護南極環境的《南極條約》于1959年12月簽訂,我國于1983年正式加入。

板書:南極條約。

(四)本課小結

通過本節學習,我們認識了兩極地區惡劣的自然環境和豐富的自然資源。我們了解極地地區,就是為了更合理地利用它,保護它,為人類做出應有的貢獻。

七年級地理教案電子版篇11

一、教學目標

本章教材對應《地理課程標準》中的以下要求:

1、認識世界地區經濟發展是不平衡的。

2、了解國際合作的重要性。

在教學過程中,根據教學內容、教材在整個區域地理教學中的地位、作用以及學生學習的實際,我們可以把教學目標作進一步的細化,提出更具體的要求:

(一)知識與技能:

1、記住世界前六位的國家及輪廓

2、記住世界人口超億的前十個國家

3、理解世界各國的政治及經濟劃分類別

4、運用數據和實例,說出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經濟發展水平的差異

5、運用地圖指出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的地區分布特點

6、用實例說出加強國際合作的重要性

7、能用實例說出聯合國等國際組織在國際合作中的作用。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學生分析材料,結合課本知識得出結論,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的能力。

2、通過圖片和材料,深入了解課本知識,加強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的能力,嘗試體驗式的教學,培養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

3、通過識讀世界政區分布圖,提高閱讀地圖的能力,學會使用柱狀圖及扇形統計圖,從而提高分析統計圖表的能力。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懂得正確處理國與國之間關系的原則,明確一個國家的主權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國家無論大小都一律平等,樹立世界各國平等相處,求得共同進步與發展的觀念;理解改革開放與發展國際合作的關系。

二、教學內容解析

這一章是七年級上冊的最后一章,前四章介紹了地理基礎知識,了解了世界的自然環境特征,居民與聚落的情況,但世界各地并不是孤立存在的,整個世界是在不斷的發展與變化中的,最后一章首先介紹了世界的國家和地區,了解它們的差異,最終是要尋求更好的合作。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學好這一章也是為學好世界地理打好基礎。

本課由國家與地區,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國際合作三部分組成。

第一框題“國家和地區”,首先教材通過對不同國家間在面積、人口政治制度等方面進行比較,使學生很直觀的感受到各國家,地區間存在著很大的差異。

第二框題“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其中國家間經濟發展水平不平衡是本課中讓學生認識了解的重點,象邊界與領土間問題一樣這樣經濟發展水平差異已經成為世界上許多予盾與沖突的根源。

第三框題“國際合作”,這部分內容中首先學生了解到和平發展是當今我們這個時代的主題,但這一目標的實現需要各國家在廣泛的領域開展合作。通過對具體事例的分析,讓學生了解到國際合作的重要性與必要性,懂得國際的價值。

樹立學生的全球意識,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了解國際合作的重要性與必要性是本課的重點。

國際組織是國際合作的重要形式,其作用是協調成員間的活動,隨著國際合作的深入國際組織的作用日益重要,但國際組織在國際中的作用,特別是聯合國在國際合作中所發揮的作用是學生掌握本課內容的難點,了解中國具有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地位,能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學習重點:

領土的概念;世界主要國家的分布;世界主要國際組織

四、學習難點:

國界線的劃定及國界糾紛;南北對話和南南合作。

七年級地理教案電子版篇12

【知識與技能】

1、能用坐標表示地理位置。

2、要學會建立恰當的平面直角坐標系,要選擇一個單位長度表示實際問題中一個恰當的長度。這樣才能用較簡潔的坐標系標出某個地理位置。

【過程與方法】

通過具體的實例體會用坐標表示地理位置的方法。

【情感態度】

體驗學以致用,提高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激發數學學習興趣。

【教學重點】

用坐標表示地理位置。

【教學難點】

建立恰當的平面直角坐標系,并選擇一個單位長度表示實際問題中一個恰當的長度是本節難點。

一、情境導入,初步認識

問題根據以下條件畫一幅示意圖,標出學校和小剛家、小強家、小敏家的位置。

小剛家:出校門向東走150m,再向北走200m。

小強家:出校門向西走200m,再向北走350m,最后向東走50m。

小敏家:出校門向南走100m,再向東走300m,最后向南走75m。

【教學說明】

全班同學分組討論,再交流成果,最后在老師的指導下解決問題。

二、思考探究,獲取新知

思考:

1建立怎樣的平面直角坐標系?

2怎樣用一個簡潔的平面直角坐標系標出某個地理位置。

【歸納結論】

1取實際問題中的某一標志物作為原點,以東西方向為x軸,南北方向為y軸,則可用坐標清楚地表示地理位置。

2建立平面直角坐標系以后,要選擇一個單位長度代表實際問題中一個恰當的長度,將地理位置當成一個點,這樣就可簡明地標出這個地理位置。需要注意的是,寫該地理位置的坐標時要寫實際問題的數值,這一點與前節所接觸的坐標寫法不相同,千萬不要搞錯了。三、運用新知,深化理解

如圖所示,是某市市區幾個旅游景點的示意圖(圖中每個小正方形的邊長為1個單位長度)。請你以某個景點為原點,畫出直角坐標系,并用坐標向游人介紹光岳樓、金鳳廣場、動物園的位置。

小明:以光岳樓為原點,金鳳廣場(-2,-1。5),動物園(7,3)。

小亮:以動物園為原點,金鳳廣場(-9,-4。5),光岳樓(-7,-3)。

你同意小明、小亮的介紹嗎?你還有別的方法嗎?

【教學說明】

可讓學生自主完成,相互交流,最后師生共同評析,加深對坐標表示地理位置和建立恰當坐標系的理解。

【答案】

略。

四、師生互動,課堂小結

利用平面直角坐標系繪制區域一些地點分布情況平面圖的過程如下:

(1)建立坐標系,選擇一個適當的參照點為原點,確定x軸、y軸的正方向;

(2)根據具體問題確定單位長度;

(3)在坐標系內畫出這些點,寫出各點的坐標系和各個地點的名稱。

1布置作業:從教材“習題7.2”中選取。

2完成練習冊中本課時的練習。

本節課的設計是從學生感興趣的生活實例入手,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在學生自主探究,討論交流的基礎上進行歸納總結,使學生對知識的認識從感性上升到理性。以實際問題為載體,在探究解決問題策略的過程中,讓學生體會平面直角標系在生活中的作用,感悟到數形結合的方法,增強應用數學的意識,提高數學建模的能力;同時還豐富了學生數學活動的經驗,讓學生學會探索,學會學習。

【素材積累】

1、走近一看,我立刻被這美麗的荷花吸引住了,一片片綠油油的荷葉層層疊疊地擠摘水面上,是我不由得想起楊萬里接天蓮葉無窮碧這一句詩。荷葉上滾動著幾顆水珠,真像一粒粒珍珠,亮晶希望對您有幫助,謝謝晶的。它們有時聚成一顆大水珠,骨碌一下滑水里,真像一個頑皮的孩子!

2、摘有歡聲笑語的校園里,滿地都是雪,像一塊大地毯。房檐上掛滿了冰凌,一根兒一根像水晶一樣,真美啊!我們一個一個小腳印踩摘大地毯上,像畫上了美麗的圖畫,踩一步,吱吱聲舊出來了,原來是雪摘告我們:和你們一起玩兒我感到真開心,是你們把我們這一片寂靜變得熱鬧起來。對了,還有樹。樹上掛滿了樹掛,有的樹枝被壓彎了腰,真是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真好看呀!

七年級地理教案電子版篇13

一、教學內容

選自(浙江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科學》七年級第二冊。

二、教材分析

教材是學生在小學和七年級第一冊對靜態地球的認識及九大行星繞日運動初步了解的基礎上,繼續通過探究讓學生體會地球自西向東的自轉,以及由此體驗太陽的東升西落和晝夜交替的規律,同時,也為后面學習地球的公轉做好準備。是學生對地球原有認識的沿伸(從原來認識的靜態的地球——到動態的地球)。

三、學生分析

我校地處衢江區的山區,學生對天文、地理方面知識了解的比較少;初一學生對空間想象能力也較弱。但學生對天文方面知識有濃厚的興趣。

四、設計理念

根據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目標,及科學課程的基本理念和設計思路(突出科學探究體現科學本質,注重學生發展。)

本課的設計以皮亞杰為代表的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為指導。建構主義理論認為認識來源于動作(活動),來源于主客體的相互作用將個體認知結構的建構過程分為同化、順應、平衡和自我調節等環節。建構主義學習環境包含情境、協作、會話和意義建構四大要素。故本人在這節課的教學中教師以組織者、指導者、幫助者和促進者的身份出現,利用情境、協作、會話等學習環境要素,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首創精神,最終達到對當前知識有效的意義建構的目的。在教學設計過程中努力體現如下特征:

1、強調創設情境并使學生進入情景。

2、強調組織學生進行協作學習活動。

3、強調為學生提供多種資源,讓學生自主學習和進行問題研究。

4、強調通過探究式教學方法,利用小組合作模擬形式讓學生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喜悅與樂趣。

5、強調學生進行意義建構。

五、教學目標

1、通過實驗探究了解地球自西向東繞地軸旋轉特征。

2、通過模擬實驗觀察和討論。了解晝夜現象和晝夜交替現象的產生,知道晨昏線的含義及晝夜交替周期。

3、通過模擬地球自轉及其產生的晝夜交替現象,培養學生主動探究、樂于合作與交流的能力。

六、教學用具

地球儀、十字方向標、礦燭、火柴、白色的乒乓球十四組,地球自轉及晝夜現象課件。

七、教學過程

(一)激發引入

師:同學們地球是我們的家園,你們對我們的家園——地球了解有多少呢?

生:(學生依靠以前所學所接受的知識進行回答,內容很豐富。)

師:同學們對地球了解的確實不少,現在我有一個問題哪個同學是否能幫我解疑?我們常看到太陽周而復始地東升西落,是太陽繞地球旋轉造成的嗎?

(常見的先入錯誤概念與科學的正確概念發生沖突,激發學生的興趣。)

生:不對,是地球自轉的結果。

師:地球究竟是如何自轉的呢?今天就讓我們共同來探究《地球的自轉》。

(二)探究(1)地球的自轉

師:請同學們轉動地球儀,看看地球儀有幾種轉動方向?

生:(通過轉動地球儀)有自西向東和自東向西兩種。

提出問題:

師:地球究竟是繞地軸自西向東還是自東向西旋轉呢?

建立假設:

學生假設:

1、地球自西向東旋轉。

2、地球自東向西旋轉。

設計實驗檢驗假設:

師:如何來設計實驗檢驗我們的假設呢?

(根據以上的猜測假定太陽不動,用點燃的礦燭代表太陽,白色的乒乓球代表地球儀,在“地球儀”上某點貼上十字方向標以判定方位,在十字方向標中間插上一火柴代表觀察者。)

師:怎樣檢驗我們的假設是否正確呢?

學生討論:(得出結論以觀察者看到太陽是否是東升西落為標準。)

方案一:猜測地球自西向東旋轉。

方案二:猜測地球自東向西旋轉。

(學生進行探究,教師巡視,幫助學生解決在探究過程中遇到的困難。)

師:請各組派一代表匯報探究的結果,進行組間交流。

得出結論:

1、地球是繞地軸自西向東旋轉。

2、太陽東升西落是地球自轉的結果。

師:我們從地軸北端或北極上方觀察和從地軸南端或南極上方觀察,地球儀旋轉的方向是怎樣的呢?

學生通過實驗得出結論:從北極上方觀察地球按逆時針方向旋轉,從南極上空觀察按順時針方向旋轉。

師:我們的結論是否正確呢?讓我們坐上航天飛機離開地球到太空中看看吧!

播放地球自轉的課件。(通過學生相互間合作與探究得出了符合科學的正確的結論,學生有了成就感。)

(三)、探究(2)晝夜交替和晝夜交替現象

師:我們知道我們生活的一天中有白天和黑夜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是否世界各地都同時是白天和黑夜呢?能否用我們現有的工具來研究和解決這個問題呢?

學生討論:

教師小結完善其中一方案:(1、用點燃的礦燭代表太陽,白色的乒乓球代表地球儀,讓“太陽光”照射到“地球”上,觀察“地球”那部分被“太陽光”照到哪部分沒有被照到。各代表一天中的什么時候?2、轉動“地球”使它自西向東旋轉(即自左向右)轉動,觀察同一地點會出現什么情況?)

學生分組實驗:(教師巡視,指導實驗中出現的問題。)

小組中學生代表發言:“太陽光”照射到“地球”上的部分代表白天即(晝);“太陽光”沒有照射到“地球”上的部分表示黑夜即(夜)。轉動“地球”使它自西向東旋轉(即自左向右)轉動,觀察同一地點會出現白天與黑夜交替現象。

師:造成晝夜現象的原因是什么呢?

學生討論回答:

師小結:地球是一個不發光,也不透明的球體。在同一時間里,太陽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這一半就是白晝,而被著太陽的另一半則太陽照不到,是黑夜,這就產生了晝夜現象。地球不停地自轉,晝夜也就不斷更替,地球每轉一周,晝夜就更替一次,這就產生了晝夜交替現象。

師:晝夜更替一次的時間是多少?

生:約24小時。

演示:地球上被照亮與沒被照亮(即晝與夜)之間有一條分界線——晨昏線(圈)。

師:晨昏線(圈)有幾條?

生(討論):有無數條。

播放晝夜現象及晝夜交替現象課件。(使較抽象較難理解的現象直觀化、具體化、可接受化。)

師:地球自轉產生的晝夜交替現象,對地球上生命的形成和發展有沒有好處?為什么?請大家課后思考。

師:通過這節課我們大家的探討、研究,你們對地球有那些新的認識?

及你得到了些什么?是否有新的問題!

生:小結(通過學生小結使新的知識與原有知識進行意義的建構,與原有知識進行順應。同時產生新的問題激發新的探究動機和目標。)

八、教學反思:

激發學生探究動機及興趣是有效進行探究式教學和這種教學是否取得成功的關鍵。本設計抓住學生的先入錯誤概念與科學的正確概念的沖突引入充分調動了學生的探究動機及學習興趣。本節課的內容對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要求較高也較抽象,但通過模擬實驗的形式把它形象化、可視化、易懂化使學生可操作化,效果較好。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切實以一個組織者、指導者、幫助者和促進者的身份出現,把課堂還給學生。使學生按照探究活動的步驟進行探究活動,使學生能真正的動起來、活起來,使學生能真正體會到探究的樂趣。

在新課程標準下我們教師確實要改變教育觀念,不能做好好先生把學生捧在手心怕他碎了,含在嘴里怕他化了,應相信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只要我們能為他們創設起較好情境、合適的氛圍學生的科學素養完全可以在“開放、自主”的探究活動過程中得到發展和提高。

七年級地理教案電子版篇14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知道地球的形狀、地球的極半徑和赤道半徑,記住地球的平均半徑和赤道周長。(重點)

2、使學生知道地球儀是地球的模型,知道地軸、兩極、經線、緯線和赤道的意義,初步學會在地球儀上識別經線、緯線、兩極和赤道。

3、使學生知道經度、緯度的確定方法(難點),記住南北半球、東西半球的劃分。(重點)

教學方法:

觀察法、讀圖分析和啟發式談話法、電化教學法。

教學時間:

約分鐘。

教具:

地球儀、經緯儀、多媒體課件。地球儀若干(學生每人或兩人一個)

教學過程

第一章地球(板書)

第一節地球和地球儀(板書)

導入語:宋代文學家蘇軾有詩云: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題西林壁》)同學們,如果有人問你,人類共同生活的星球叫什么?大家都會毫不猶豫地說:“是地球”。但是,作為地球上的公民,恐怕你對地球還知之甚少。為了讓同學們了解地球的“廬山真面目”,今天,我們就先來熟悉一下地球的一些情況,首先學習“地球和地球儀”。

一、地球的形狀和大小(板書)

1、地球是什么形狀的?(看地球衛星照片和圖1、2地球的大小示意圖后回答)

地球形狀是:球體。

2、地球的球心、極半徑、赤道半徑和周長在哪里?

答:[結合經緯儀回答]地球的球心叫地心,從地心到地球表面任何一點都叫作地球半徑。其中,從地心到北極或南極的半徑,叫極半徑;從地心到赤道上任何一點的半徑,叫赤道半徑。地球的周長叫赤道。赤道正好處在北極和南極的中間。

3、赤道半徑和極半徑相差多少千米?[看課本圖中注釋的具體數字回答]

赤道半徑6378千米,極半徑6357千米,兩者相差21千米。可見地球是一個兩極稍扁的不規則的球體。(但由于極半徑與赤道半徑相差很少,如果把地球縮小到地球儀那樣大小的時候,這個差別就看不出來了。因此,人們仍把地球看作正球體。)

4、地球的平均半徑、赤道周長和地球表面積分別是多少?

平均半徑為6371千米,赤道周長約4萬千米,地球表面積5.1億平方千米

5、課堂練習:現在請大家在筆記本上把表示地心、兩極、赤道和極半徑、赤道半徑的圖畫出來。

二、地球的模型——地球儀(板書)

1、什么是地球儀?

人們仿照地球的形狀,并按一定的比例把它縮小而制成的地球模型,叫做地球儀。

2、[出示地球儀]這是地球的模型——地球儀。地球儀由哪幾部分組成?

地球儀由底座、固定架、球體、地軸組成的

3、地球儀上有哪些地理事物?

有各種符號、文字、顏色用來表示陸地、河湖、海洋、山脈、城市等。還有經線、緯線、南北極。

4、地球儀是圍繞什么轉動的?南北極點是如何確定的?

地球儀是繞地軸轉動的,它指向北極星附近,與球面的交點為北極點和南極點

(讓學生在自己的地球儀上找到南極和北極,并指示給旁邊的同學,大家相互看看是否正確。)

(1)教師用地球儀演示地球自轉,讓地球儀自西向東(即自左向右)作逆時針轉動。告訴學生面對地球儀如何識別東、西、南、北4個方向。

(2)(做一做)先后請幾位學生上臺演示地球自轉,并在地球儀上指出東、西、南、北4個方向。

(3)只知道東西南北,還無法確定某一地點的準確位置。利用地球儀上的經緯網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這就像在電影院看電影,必須知道排號和座號才能找到座位一樣。經緯網是由緯線與經線構成的。

5、地球里面是否真正有一根軸?(沒有,是假想的)

6、課堂練習:

(1)地球是自西向東繞地軸運動的。地軸與地球有兩個交點即南極和北極。

三、緯線和緯度(板書)

[引入]地球儀上有許多縱橫交織的線,你知道哪些是經線,哪些是緯線嗎?現在我們來識別地球儀上的經線和緯線。

1、什么是緯線?(讓學生在課本上找出緯線的定義,并讀出來。)

在地球儀上,與地軸垂直、與經線垂直相交,并環繞地球儀一周的圓圈,叫做緯線。

(讓學生在自己的地球儀上找出緯線指示給同學,請對方判斷正確與否。)

2、緯線是什么形狀?是半圓,還是圓圈?圓圈。

3、緯線指示什么方向?是東西方向,還是南北方向?東西方向。

4、所有緯線的長度是否相等?不相等。

5、赤道在什么地方?赤道的作用(意義)是什么?(結合經緯儀或地球儀回答)

赤道在兩極的中間,它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線,它把地球平均分為南北兩個半球。

6、從赤道到兩極,緯線長度的變化有什么規律?(結合經緯儀或地球儀回答)

赤道最長,由赤道向兩極,緯線長度逐漸縮短,到兩極縮成一個點。

7、緯線有哪些特點?(展示經緯儀,學生觀察回答)

緯線的特點:圓圈、長度不等、指示東西方向。

8、在地球儀上大家可以畫出多少條緯線?人們是怎樣區別每一條緯線的?

[邊指示邊講解]在地球儀上可以畫出無數條緯線。為了區別每一條緯線,人們給緯線標定了不同的度數,即緯度。(這就好像給每條緯線都起了名字,我們就能區別它們了。)

[多媒體展示圖片]“緯線與緯度示意圖”。

9、哪條緯線是零度緯線?南北半球是如何劃分的?

人們把赤道定為零度緯線,它把地球均分為南北兩個半球。

10、緯度是多少度?它在什么地方?是90°。位于南、北極點。

11、赤道南北兩側的緯線在名稱上有什么不同?他們分別用什么字母表示?

赤道以北的緯度叫北緯,用字母“N”來表示;赤道以南的緯度叫南緯,用字母“S”來表示。

[板書]北緯——N,南緯——S

12、如果用字母表示,北緯20度和南緯20度可分別表示為:20°N,20°S。

13、以赤道為界,北緯和南緯的度數分別向北、向南排列,它們的度數變化有什么規律?北緯度越向北度數越大;南緯度越向南度數越大。(多媒體圖示變化規律)

14、人們通常把不同的緯度地帶分成低緯、中緯和高緯三部分。其中0°~30°為低緯度;30°~60°為中緯度;60°~90°為高緯度。

[板書:低緯、中緯和高緯][多媒體展示]“低、中、高緯度示意圖”。

課堂練習:讓學生將課本、練習冊或教師給出的練習紙(多媒體課件更好)中的緯線緯度指讀或標注出來。

[示例題]請問北京(40°N)處于什么緯度帶?中緯度。

[示例題]中國和南極洲分別在南半球還是北半球?中國在北半球;南極洲在南半球。

七年級地理教案電子版篇15

亞洲及歐洲

教學目標

1.初步認識大洲是世界第一大洲。運用地圖說明亞洲和歐洲的經緯度位置和海陸位置。

2.通過標準時間和國際日期變更線的介紹,培養學生簡單的時區和日期換算能力。

3.通過分析亞洲氣候特征,使學生掌握氣候特征的分析方法,并在閱讀地圖和分析資料的基礎上總結出歐洲氣候的特點。

4.通過地形圖引導學生分析亞洲河流特征,并找出亞洲境內著名的湖泊。讓學生從歐洲氣候和地形入手解釋歐洲河流特征,了解歐洲著名的河流。

5.讀“亞歐人口分布圖”說明亞洲人口分布,分析人口分布不均的原因,學會閱讀亞歐政區圖。

教學重點

1.學會運用地圖說出某地區的地理位置。

2.亞洲和歐洲的地理位置特點。

3.亞洲的地形特征和氣候特征。

教學難點

1.學會簡單的時區和日期換算。

2.亞洲和歐洲的氣候及成因。

3.亞洲及歐洲河流特點的成因。

教學方法

復習引導法、讀圖分析法、對比分析法。

教學媒體

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

6課時。

教學過程

七年級地理教案電子版篇16

一、教學目標

1.了解學習社會課的重要性;

2.了解社會課的內容;

3.了解社會課的學習目的;

4.了解社會課的學習方法。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教學重點和難點:重要性、內容、方法。

三、教學準備

中國地圖、地圖冊、投影片、地理光盤。

四、教學過程

(一)學習社會課的重要性

1.每個人都生活在社會里,人的一切活動都是在社會中進行的,一旦離開社會,任何人將無法生存。

2.人類社會是不斷進步的,社會生活越來越豐富;

3.人類社會的發展是有規律的;

4.學好社會課,認識社會、適應社會、建設家鄉,完成歷史責任,具有重要意義。

(二)社會課的內容(人與社會的關系)

1.人類生存的地理環境:位置、疆域、人口、民俗、氣候、資源、經濟、文化、交往。

2.人類社會歷史的發展;

3.當今社會狀況:

(1)路線、方針、政策;

(2)當今世界上五大問題:

1)和平問題;

2)人口問題;

3)糧食問題;

4)資源問題;

5)環境問題。

4.人類社會發展的一般規律。

(三)要求:P.2(4點)

1.了解周圍的社會情況,了解中國的國情,理解社會科學中的一些最基本的概念和原理,掌握參與社會生活所必須的知識。

2.提高觀察、比較、分析、綜合的能力和參與政治活動、經濟活動、文化活動以及進行社會交往的能力。

3.知道中國在歷史上曾經是世界上最先進的國家之一,…提高我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確立艱苦奮斗、振興中華的歷史使命感和責任感。

4.初步學會進行簡單的社會調查。

(四)方法:P.3(3點)

1.認真讀書。

2.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

3.學做社會調查。

社會課課堂規范:

1.課前準備好《社會》課本、地圖冊、作業本、填圖冊與筆記本。(講述用途)

2.認真記好筆記。

3.課前預習,課后復習,課中測驗。

4.作業要求,(作業本、填圖冊為必做)作業本評分每錯一題扣除10分,最低分為20分。交作業要及時。填圖冊填圖要求。評優、良、及格、差。

七年級地理教案電子版篇17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了解亞洲的位置、范圍、政區劃分以及地形河流概況。

能力目標:

1.通過對亞洲的學習,使學生掌握認識大洲的基本方法:如學會讀圖描述大洲的地理位置特點;學會運用地形圖和地形剖面圖,描述某一區域地勢變化及地形分布特點;運用地圖及有關資料歸納出大洲的地形、氣候、河流特點,并分析其相互關系。

2.通過地圖和資料,嘗試從不同方面說明亞洲是“世界第一大洲”,發展發散思維。

3.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培養探究意識和與人合作解決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通過對亞洲自然風貌的學習以及用歌曲強化氛圍,培養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對于我們生活的大洲的自豪感。

教學重點:通過對亞洲的學習,掌握認識大洲的基本方法。

教學難點:學會正確描述大洲的地理位置特點,運用地形圖和地形剖面圖描述區域某一地勢變化及地形分布特點。

教學準備:掛圖、地形名稱卡片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你知道世界上的大洲是哪一個嗎?

你知道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是哪一個嗎?

你知道世界陸地的點在哪嗎?在哪一個大洲?

你知道世界陸地的最低點在哪嗎?在哪一個大洲?

你知道中國在哪一個大洲嗎?

對,以上所有的答案都在我們生活的這個大洲—亞洲。

從這節課開始,我們學習的對象將由上學期通觀全球,轉向距離我們周邊的世界越來越近的地理環境,從某一大洲,深入到某一政區,再具體到某一國家。

講授新課:

一、世界第一大洲

認識一個大洲,先要從“在哪里”入手,也就是明確位置,搞清楚范圍、邊界。

那么,應當如何描述亞洲在世界中的位置呢?

[活動]:P3

1.讀圖6.1《亞洲在世界中的位置》,描述亞洲在東西半球、南北半球中的位置。(絕大部分在東半球、北半球)

2.讀圖6.2《亞洲的范圍》,找出亞洲的緯度位置

[教師利用“亞洲地形”掛圖進行確認]

①最北:81°N;最南:11°3′S;

②最東:169°40′W;最西:26°3′E

3.讀圖6.2、6.3,你可以從哪些方面說明亞洲是世界第一大洲?

[小組討論]

1.計算:

a.跨緯度數(約92°,大部分在北半球,跨寒、溫、熱三帶)

b.地球上緯度相差1度,距離約110千米,則亞洲南北距離(10120千米)

c.跨經度數(約164°,大部分在東半球)

d.比較和其他大洲的東西距離。

2.讀圖6.3《七大洲面積比較》,亞洲面積是多少,相當于幾個歐洲和南極洲面積之和? (三個歐洲和一個南極洲面積之和)

得出結論:為什么說亞洲是世界第一大洲?

1.跨緯度(跨寒、溫、熱帶)

2.東西距離

3.面積(4400千米)

[活動]

1.角色扮演──亞洲的鄰居(讀圖6.2《亞洲的范圍》)

前后7人為一小組,以中心課桌為亞洲,確定教室的北方,請該課桌周邊的同學依據地圖,說明自己應扮演哪一大洲或哪一大洋,并報出自己的方位,并按與亞洲的相鄰關系調整前后左右的距離。

2.讀圖6.2《亞洲的范圍》,仍由周邊同學說出自己所扮演的大洲與亞洲的分界線

亞歐分界:烏拉爾山-烏拉爾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脈-黑海-土耳其海峽

亞非分界:蘇伊士運河

亞-北美分界:白令海峽

3.通常,亞洲按照地理方位還可以劃分為6個區域。

讀圖6.4《亞洲地理分區》,結合圖6.5《亞洲地形、政區》,回答問題:

①新、馬、泰屬于亞洲的哪個地理分區

②世界第二人口大國—印度屬于亞洲的哪個地理分區

③阿富汗屬于亞洲的哪個地理分區

④北亞部分屬于哪個國家的領土范圍

⑤哈薩克斯坦屬于亞洲的哪個地理分區

⑥中國屬于亞洲的哪個地理分區,這個地理分區還包括哪些國家

區域地理特征的學習通常要分為自然和人文兩方面。下面我們就要看看亞洲這里最重要的自然特征有哪些。

二、地形和河流

[播放《亞洲雄風》歌曲,提問]從這首熟悉的歌曲里,你聽到亞洲的大自然里有什么了嗎?你感受到了亞洲的驕傲在哪里了嗎?

[復習地形圖的閱讀方法]地形圖依據什么來分層設色的?每種顏色各代表什么高度?(讀海深陸高表)基本地形有哪五種?

[活動]P5

結合讀圖6.5和P.5閱讀材料,全班分成兩組做一次亞洲之旅:

沿途說出你將經過哪些國家?哪些地形區?大致海拔高度是多少?有可能見到什么樣的自然景觀?或哪些世界之最或亞洲之最的地形?

1.請一組同學沿東經80度,從北向南做旅行,另一組同學沿北緯30度,從東向西做旅行。(前后左右同學可“結伴而行”)請沿途紀錄所經國家、地形區,所見到的地貌環境和地形特征(地名、海拔、景觀等)。

2.每組學生依次上前指掛圖描述所經地區名稱、景觀及海拔高度。全班對描述面、語言最流暢的同學予以鼓掌激勵。

3.“造型活動”:

(教師課前準備好以上地區的名稱卡片,平原、高原、山地分別采用不同的顏色,如綠色、紅色、黃色)

以上同學手拿卡片依次站成南北向和東西向兩排,交叉成十字。教師提出“造型要求”:

各人以膝蓋處為海平面,腰部為海拔2000米,頭部為4000米,請以上同學將手中的地形卡片舉放在最合適的位置。

從同學們的描述及演示,能否得出亞洲地形大勢有什么特點?(地形復雜多樣,地勢中間高,四周低,)

[引導學生閱讀地形剖面圖]

同學們演示的地形高低起伏,即地勢狀況,大家一目了然。如科學的按垂直坐標和水平坐標標注在圖上就成為沿北緯30度和沿東經80度的地形剖面圖。(見p.6圖6.7)

[提問]亞洲河流眾多,依據以上特點,亞洲的河流大多應從哪個方位發源,流向哪里?(呈輻射狀,由中心流向四周)

總結:

1.地形大勢:中部高,四周低,河流呈放射狀

2.主要地形區:西西伯利亞平原、東北平原、華北平原、恒河平原、印度河平原、青藏高原、帕米爾高原、伊朗高原、德干高原

3.主要河流:

太平洋—長江、黃河、湄公河

印度洋—印度河、恒河、伊洛瓦底江

北冰洋—鄂畢河、葉尼塞河,

板書設計, 世界第一大洲

1.跨緯度(跨寒、溫、熱帶)

2.東西距離

3.面積(4400千米)

二、地形和河流

1.地形大勢:中部高,四周低,河流呈放射狀

七年級地理教案電子版篇18

第一、二課時

課題:第六章我們生活的大洲——亞洲第一節位臵和范圍

主備人:羅文學成員:楊麗教學目標:

1、學會利用半球位臵、海陸位臵和經緯度位臵來描述一個區域的地理位臵。2、知道世界第一大洲。

3、學會描述一個區域的范圍。4、了解亞洲的地理分區。教學重點:

通過對亞洲的學習,掌握認識大洲的基本方法。教學難點:

學會正確描述大洲的地理位臵特點,運用地形圖和地形剖面圖描述區域某一地勢變化及地形分布特點。教學準備:

掛圖、地形名稱卡片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位臵和范圍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播放視頻:視頻中展示了亞洲各地的自然風光和名勝古跡,并配以優美的音樂。

教師提問:結合我們平時接觸的電視、電影、報紙、網絡資料,談談自己知道的亞洲。

學習討論回答。

教師歸納:我們居住的大洲從南到北、從東到西,既有烈日炎炎的沙漠,又有白雪皚皚的冰原;既有世界第一高峰,又有世界最低洼的地方。這就是我們居住的大洲。它有眾多的高山和大河,有燦爛的文化,有優美的風景。它就是雄踞東方的亞洲。

板書:

一、雄踞東方的大洲——亞洲

二、出示學習目標(同上)

三、新授:

(一)溫故知新(生回顧亞洲地名的由來)

亞洲是亞細亞洲的簡稱,意為“東方日出之地”。公元前20__年中期,腓尼基人在地中海東岸(今天的敘利亞一帶)興起,建立起強大的腓尼基王國。他們的航海水平十分高超,活躍于整個地中海。頻繁的海上活動,要求腓尼基人必須確定方位。所以,他們把地中海以東的陸地稱之為“Asu”,即“東方日出之地”,所指范圍后來逐步擴大到整個亞洲。把地中海以西的陸地稱為“Ereb”,意為“西方日落處”,后來被用來指代整個歐洲。(二)亞洲的地理位臵和范圍

認識一個大洲,先要從“在哪里”入手,也就是明確位臵,搞清楚范圍、邊界。那么,應當如何描述亞洲在世界中的位臵呢?

師點撥描述區域地理位臵的一般方法:半球位臵、海陸位臵、經緯度位臵[活動]:看圖討論回答:

1.讀圖6.1《亞洲在世界中的位臵》,描述亞洲在東西半球、南北半球中的位臵。(絕大部分在東半球、北半球)

2.讀圖6.2《亞洲的范圍》,找出亞洲的緯度位臵①最北:81°N;最南:11°S;②最東:170°W;最西:26°E

3.讀圖6.2《亞洲的范圍》,了解亞洲被哪些大洲和大洋包圍?

亞洲位于亞歐大陸東部,北、東、南分別瀕臨北冰洋、太平洋、印度洋,西面與歐洲毗鄰,西南與非洲相鄰,東南隔海與大洋洲相望,東北隔白令海峽與北美洲相望。

[學以致用]:讀圖6.23“北美洲的位臵和范圍”,

1.簡述北美洲的半球位臵。2.說出北美洲的經緯度位臵。

3.找出北美洲周圍的大洋、大洲,說出它們分別位于北美洲的方位,歸納北美洲的海陸位臵特點。

[活動]:師生互動,完成第5頁活動題:比較北美洲和亞洲的位臵和范圍差異。

四、課堂小結:

認識區域,首先要認識區域的地理位臵和范圍。大洲的地理位臵,可以從半球位臵、海陸位臵和經緯度位臵等方面加以描述。

五、作業安排:

完成地理填充圖冊同步練習。

第二課時位臵和范圍

教學過程:

一、教師導入:

我們的環球之旅已經到達了我們祖國所在的大洲——亞洲。亞洲在許多方面值得亞洲人自豪。接下來,就讓我們通過自己的雙手和眼睛來驗證亞洲之最。二、活動內容:

(一)算一算——世界第一大洲

你可以從哪些方面說明亞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小組討論]

1.計算:a.跨緯度數(約92°,大部分在北半球,跨寒、溫、熱三帶)

b.地球上緯度相差1度,距離約110千米,則亞洲南北距離(10120千米)c.跨經度數(約164°,大部分在東半球)d.比較和其他大洲的東西距離。

2.讀圖6.4《七大洲面積比較》,亞洲面積是多少,相當于幾個歐洲和南極洲面積之和?(三個歐洲和一個南極洲面積之和)

得出結論:為什么說亞洲是世界第一大洲?1.跨緯度最廣(跨寒、溫、熱帶)2.東西距離最長

3.面積最大(4400千米)(二)找一找——亞洲的分區

通常,亞洲按照地理方位還可以劃分為東亞、東南亞、南亞、西亞、中亞和北亞6個區域。

讀圖6.5《亞洲地理分區》,結合圖6.5《亞洲地形、政區》,回答問題:①新、馬、泰屬于亞洲的哪個地理分區

②世界第二人口大國—印度屬于亞洲的哪個地理分區③阿富汗屬于亞洲的哪個地理分區④北亞部分屬于哪個國家的領土范圍⑤哈薩克斯坦屬于亞洲的哪個地理分區

⑥中國屬于亞洲的哪個地理分區,這個地理分區還包括哪些國家?學生讀圖分析:看圖6.6景觀圖,描述圖片中居民的生活。圖1西亞——游牧——穿著寬松的長袍圖2北亞——狗拉雪橇——皮衣圖3南亞——捕魚圖4東南亞——長屋

四幅圖說明由于面積遼闊,亞洲各地的自然環境的地區差異很明顯,也就造就了居民生活的差異。三、師生共同小結:

今天的旅程即將結束,請你們談談有什么收獲。四、作業安排:

完成地理填充圖冊同步練習。

板書設計:

第三課時

【課題】第二節自然環境(地形和河流)主備人:羅文學成員:楊麗

【教學目標】

1、通過對亞洲的學習,運用地圖及有關資料歸納出大洲的地形、氣候、河流特點,并分析其相互關系

2、理解河流分布與地形之間的關系。

3、培養學生熱愛我們所居住的大洲——亞洲的良好情感,激發學生的自豪感;

【教學重點】

亞洲地形與河流分布的關系

【教學難點】

運用地形圖和地形剖面圖描述區域某一地勢變化及地形分布特點。【教學方法】

講授法、讀圖指導法、練習法等。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教學過程】

6544 91亚洲男人天堂| 四虎永久在线精品免费一区二区| 欧美日韩亚洲91| 国产一区欧美一区| 国产毛片一区二区三区va在线| 潘金莲一级黄色片| 日本黄色录像片| 成人精品小视频|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蜜桃网站| 国产区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狼人色视频一区| 欧美人与性动交a欧美精品| 欧美精品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 特级西西www444人体聚色| 人妻内射一区二区在线视频| 中日韩在线视频|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 国产综合色香蕉精品| 欧美精品在线视频观看| 色狠狠av一区二区三区香蕉蜜桃|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性色| 欧美日韩免费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狠狠综合久久av一区二区小说| 亚洲激情自拍视频| 中文字幕亚洲在| 国产欧美日韩视频在线观看| 91网址在线看| 国产亚洲精品久| 久久久国际精品| 久久嫩草精品久久久精品|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日产| 久久国产精品国产精品| 99热在线这里只有精品| 国产日韩av网站|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99v| 日韩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精品免费观看二区| 视频一区三区| 青青在线免费视频| 欧美a级黄色大片| 免费无码不卡视频在线观看| 狠狠热免费视频| 污视频在线观看免费网站|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日本| 美女搡bbb又爽又猛又黄www| 久久av无码精品人妻系列试探| 日韩一级片在线免费观看| 久久久久久久麻豆| 国产又大又黑又粗免费视频| 一区二区三区麻豆| 国产高清免费观看| 日韩国产欧美三级| 国产激情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亚洲高清| 伊人一区二区三区| 91久久精品午夜一区二区| 欧美精品国产精品|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免费观看| 久久在线视频在线| 国产精品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国产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二区| 在线视频欧美一区| 九色91popny| 日本xxx在线播放| 久久黄色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一级二级| 久久99国产精品麻豆| 97精品国产97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中文字幕日韩精品一区| 欧美性色黄大片手机版| 亚洲毛片在线观看| 欧美国产视频一区二区| 1卡2卡3卡精品视频|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乱码| 国产wwwxx| 可以免费看av的网址| 一区二区日韩视频| 国产不卡一区视频| 欧美日韩国产综合新一区 | xxxxxx黄色| 日韩黄色a级片| 亚洲av成人无码网天堂| 久久九九久久九九| 在线综合+亚洲+欧美中文字幕| 精品国偷自产在线视频99| 国产欧美精品xxxx另类| 日本老太婆做爰视频| 激情五月婷婷基地| 国产精品丝袜一区二区| www黄色网址| 久久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五区| 91电影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xxx| 日韩激情久久| 亚洲欧美激情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亚洲高清| 国产电影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欧美综合在线视频| 色偷偷偷亚洲综合网另类 | 国产精品19p| 亚洲 欧美 日韩 在线| 国产盗摄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91高清在线观看| 久久99精品视频一区97| 台湾成人av| 人妻熟女aⅴ一区二区三区汇编| 久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 成人免费av网站| 欧美日韩一级大片网址| 欧美中文字幕在线| 欧美精品久久久久久久自慰| www.av成人| 国产成人在线电影| 欧美色图第一页| 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人| 青青草视频在线免费播放| 国产精品丝袜一区二区| 激情国产一区二区| 宅男在线国产精品| 91网站在线看| av影片在线播放| 亚洲乱熟女一区二区| 一区二区三区精品在线观看| 久久99青青精品免费观看| 国产一区一区三区| 国产va在线播放| 成人激情视频网站| 亚洲精品短视频| 免费观看成人在线|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国自| 国产精品亚洲专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一级搡bbbb搡bbbb| 97av自拍| 亚洲成人网在线播放| 丝袜美腿亚洲综合| 8v天堂国产在线一区二区| 99视频在线播放| 97人妻天天摸天天爽天天| 日本视频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 深夜视频在线观看| 污污视频在线免费看| 欧美丰满高潮xxxx喷水动漫|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国产91丝袜美女在线播放| 国产老妇另类xxxxx| 亚洲女人天堂网| 中国 免费 av| 综合久久中文字幕| 欧美色道久久88综合亚洲精品| 国产欧美亚洲视频| 亚洲午夜久久久久久久久红桃| 久久国产福利国产秒拍| 亚洲第一国产精品| 99视频精品全部免费看| 一区二区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久久一区二区| 久久久久高清| 精品一区免费观看| 午夜私人影院久久久久| 亚洲一区二区少妇| 国产视频精品免费| 亚洲人成精品久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高潮| 手机免费看av| 国产精品视频一二三区| 国产精品欧美激情| аⅴ天堂中文在线网| 久久久精品国产免大香伊| 国产成人欧美在线观看| 成人影视免费观看| 99国产精品久久久| 日本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成人网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成人自拍| 91久久在线观看| 欧美黄色免费在线观看| 亚洲电影激情视频网站| 精品日本一区二区| 国产裸体美女永久免费无遮挡| 欧美欧美欧美欧美首页| 国产精品视频一二三四区| 老牛影视av牛牛影视av| 日韩高清中文字幕| 91淫黄看大片| 91丨九色丨蝌蚪富婆spa|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91| 久久久精品国产sm调教| 在线观看视频一区二区| 国产在线无码精品| 青青草国产精品亚洲专区无| 欧美日韩成人在线观看| 欧美性猛交xxxx乱| 亚洲国产美女搞黄色| 亚洲综合首页| 日韩成人精品在线| 91精品国产电影|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91| 在线播放中文字幕一区| 欧美 日韩 国产 激情| 粉嫩av一区二区三区粉嫩| 国产精品亚洲第一区| 日韩av无码中文字幕| 欧美sm美女调教| 日本在线观看视频一区| 日韩理论片网站| gogogo免费高清日本写真| 日韩国产在线观看一区| 国产精品夫妻激情| 欧美人一级淫片a免费播放| 亚洲三级av在线| 人人妻人人藻人人爽欧美一区| 亚洲v中文字幕| 欧美成人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91玉足脚交白嫩脚丫在线播放| 国产福利久久| 久久九九99| 国产精品jvid在线观看蜜臀| 国产无遮挡又黄又爽又色视频| 亚洲天堂网站在线观看视频| ass极品国模人体欣赏| 欧美日韩www| 伊人av在线播放| 欧美日韩在线第一页| 韩国中文字幕av| 亚洲男女一区二区三区| 蜜臀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午夜精品久久| 亚洲高潮无码久久| 国产亚洲欧洲一区高清在线观看| 亚洲看片网站| 96av麻豆蜜桃一区二区| 中文字幕av日韩精品| 91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3d动漫同人无遮挡| av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国产综合精品| 精品写真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亚洲午夜电影| 粉嫩aⅴ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日韩.欧美.亚洲| 91色porny蝌蚪| 国产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图片你懂的| 杨幂毛片午夜性生毛片 | 国产精品一卡二卡| 日韩动漫在线观看| 久久久激情视频| 青青草原成人网| 天天综合网天天综合色| 亚洲av无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欧美久久一二三四区| 日韩视频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亚洲人成网7777777国产| 国产无遮挡aaa片爽爽| 久久久国产精品一区| 欧美高清69hd| 国产欧美在线播放| 国产制服丝袜一区| 91国在线高清视频| 亚洲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日韩三级片| 亚洲午夜性刺激影院| 97免费在线观看视频| 日本国产精品视频| 奇米四色…亚洲| 男插女免费视频| 精品动漫一区二区| 真实乱视频国产免费观看| 最近2019年手机中文字幕|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一级| 成人激情视频免费在线| 东方欧美亚洲色图在线| www.avtt| 欧美精品国产精品| 日本妇女毛茸茸| 欧洲精品久久久| 国产毛片一区二区| 国产一区二区在线视频播放| 在线观看一区二区视频| 日韩va亚洲va欧美va清高| 国内久久久精品| 老司机免费视频一区二区| bt天堂新版中文在线地址| 欧美色精品天天在线观看视频| 欧美人与禽zozzo禽性配| 国产成人av网址| 成人99免费视频| 一级黄色片国产| 在线国产精品播放| 午夜性色福利视频| 亚洲 自拍 另类小说综合图区| 在线播放中文一区| 啪啪小视频网站| 蜜桃传媒视频麻豆一区| 天天亚洲美女在线视频| 免费视频一二三区| 亚洲www永久成人夜色| 欧美高清在线精品一区| 黄色av网址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国产成人在线| 国产高清精品网站| 午夜影院免费版| 欧美精品久久久久久久免费观看| 久久99热99| 日本一本在线视频|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 99麻豆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国内自拍偷拍视频| 欧美精品www|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视频| 女人被狂躁c到高潮|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av大片| 久久久www免费人成精品| 中文字幕伦理片| 国产一区红桃视频| 午夜精品免费在线| 久久精品无码av| 亚洲午夜精品福利| 欧美mv和日韩mv的网站| 日韩中文字幕免费观看| 久久国产色av免费观看| 神马久久桃色视频| av亚洲精华国产精华精华| 在线免费看黄视频| 亚洲sss综合天堂久久| 亚洲h动漫在线| 中文区中文字幕免费看| 免费看国产一级片| 久久精品国产96久久久香蕉| 99热国产精品| 国产一卡二卡在线播放| 中文字幕剧情在线观看一区| 亚洲精品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国产老肥熟一区二区三区| 草草地址线路①屁屁影院成人| 成人性生交大片免费看视频直播| 一本久久综合亚洲鲁鲁五月天| 国产又黄又粗又长| 欧美激情国产精品日韩| 97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亚洲一区在线视频观看| 国产一区二区在线不卡| 在线免费观看av的网站| 欧美一级片在线播放| 午夜欧美视频在线观看| 精品乱子伦一区二区| 久久撸在线视频| 国产欧美va欧美va香蕉在线| 精品视频在线免费| 蜜桃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xxx在线播放| 亚洲一卡二卡三卡| 久久国产精品久久久| 樱花草国产18久久久久| 国产ts人妖调教重口男| 伊人五月天婷婷| 99三级在线| 亚洲人成电影网站色|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不卡 | 91在线视频一区| 欧美成人性战久久| 26uuuu精品一区二区| 99久久精品国产亚洲| 国内自拍视频网| 亚洲精品日韩av| 日韩精品视频中文在线观看| 国产网站一区二区| 国产一区二区在线播放视频| 性活交片大全免费看| 免费av在线一区二区| 久久精品国产v日韩v亚洲| 亚洲午夜av在线| 蜜桃视频在线观看一区| 国产探花在线播放| 老太脱裤子让老头玩xxxxx| 国产在线高清精品| 日韩精品极品视频免费观看| 亚洲天堂2016| 水野朝阳av一区二区三区| 97精品在线播放| 成人在线观看黄| 国产一区自拍视频| 欧美日韩国产成人在线观看| 91福利精品视频| 久久婷婷色综合| 天天操天天爱天天干| 青青操在线视频观看| 一区二区三区网址| 欧美日韩在线一二三|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99热|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 国产精品入口麻豆原神| 久久深夜福利| 久草视频一区二区| wwwwww日本| 亚洲人成无码www久久久| 亚洲自拍偷拍在线| 美日韩在线视频|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久蜜臀图片| 国产清纯在线一区二区www| 久久国产日韩| 丰满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国产精品情侣呻吟对白视频| 天美星空大象mv在线观看视频| 日韩欧美精品一区二区| 91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久久视频这里只有精品| 精品少妇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成av人片一区二区梦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