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下冊教案語文反思
教案按照教學過程的步驟編排,讓教師能夠清晰地了解整個教學流程,有利于教學的有序進行。如何寫出優秀的一年級下冊教案語文反思?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一年級下冊教案語文反思,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年級下冊教案語文反思篇1
一、教學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6個字。
2、自主積累詞語。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了解課文內容,了解人們在端午節吃粽子的來歷,培養學生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的敬佩之情,從而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滲透對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熱愛。
二、教學重點。
1、學會本課生字詞。
2、學習課文內容,培養學生對偉大詩人的敬佩之情。
3、了解句子之間的聯系,試著用“先……接著……然后……再……”練習說話。
三、教學難點。
了解課文內容,培養對詩人的敬佩之情,滲透對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熱愛。
四、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電影資料。
五、教學時數。
2課時。
六、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
“看看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什么?”板書課題“粽子”,出示一個粽子(或圖片或實物)?!巴瑢W們吃過粽子嗎?你知道每年什么時候吃粽子嗎?”“今天我們來學習16課。你們不僅能學會包粽子,還能了解吃粽子的來歷呢?!?/p>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詞,標出自然段。
1、初讀課文,讀準生字讀音。
2、教師檢查字音掌握情況。
3、分段指名讀課文,思考:課文中哪段向我們介紹了怎樣包粽子?哪段向我們介紹了吃粽子的來歷?
(三)學習課文內容,朗讀感悟。
1、學習課文第二段:
(1)讀一讀課文第二段,找一找哪句話向我們介紹了怎樣包粽子。
(2)讀一讀第二句話,說一說怎樣包粽子。
句式練習:先……接著……然后……再……
(3)請同學們用這些詞語試著也說幾句話。
提供給學生情境,如:放學后我回到家先……
鼓勵學生說出自己的生活。
(4)先在小組中說說,然后再全班進行匯報。
2、學習課文第三段。
導語:這小小的粽子里面還藏著一個感人的故事呢。
(1)讀一讀課文給大家講一講這個故事。
(2)當人們把粽子投入江中時會說些什么?
(3)想看看當時的.情境嗎?(播放電影片斷)
理解屈原“悲憤”的心情。
(4)說一說“屈原是一位()的詩人”。
學生根據課文內容說一說,在學生說的過程當中教師指導朗讀。
(5)指導朗讀,讀出對偉大詩人的熱愛之情。
(四)作業。
1、朗讀課文。
2、你還知道我們國家有哪些傳統節日?可以向你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了解一下。
(五)板書設計:
粽子
包來歷
先……接著……然后……再……屈原
愛國詩人
第二課時:
(一)朗讀課文,復習舊知。
(二)復習生字。
1、教師出示課件演示:請學生帶讀生字詞,指名認讀生字。這些字寶寶回到課文中你們還認識它們嗎?
2、請學生自由練讀課文。
要求:讀準字音,看清字形。
(三)記憶生字。
1、小組學習:選擇自己喜歡的最有效的識字方法記憶生字。
2、匯報自學情況:說一說,你們記住哪個字了。你是用什么方法記住的?
3、及時評價:教師及時給予表揚、鼓勵。
(學生自主記憶生字的方法很多,教師要善于發現,及時點拔,總結、提升學生的認識。如以舊代新記憶,加、減部件記憶,編兒歌、猜謎語記憶等。)
4、質疑:你們認為哪個字比較難記憶?
5、針對學生的質疑,進行教學,師生共同想辦法解疑。
6、如果學生沒有疑問,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記憶。
7、教學課件演示:字寶寶都回到課文中去了,請學生自由讀課文。
(四)指導書寫。
1、請學生看看課本中的“田格”字帖,說說希望老師幫你們寫好哪個字。
2、通過學生反饋,教師演示教學課件指導學生進行正確的書寫。
3、通過教學課件,重點指導:“拿和前”的書寫。
(1)拿:請學生注意觀察這個字在田格的位置,瘦長不容易寫好看。
(2)前:注意左下部分是硬月,不要寫成月字。
4、請學生當堂進行寫字練習:一個字寫一遍,遇到難寫的字可以多寫幾遍。
(教師在行間巡視,了解學生書寫情況,可以做有針對性的個別同學的輔導。)
(五)詞語積累。
1、讀讀“我的詞語庫”中的詞語。
2、你還想從本課中積累哪些詞語?
(六)作業。
認真抄寫本課的字和詞。
一年級下冊教案語文反思篇2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圖畫、讀對韻歌,對照認識“圓、嚴”等12個生字,會寫“古、細”等7個生字,從中感受到識字的樂趣。
2、通過朗讀,認識“鳥語花香、朝霞、夕陽”等7個詞語,借助圖片或聯系實際理解“嚴寒、酷暑、朝霞、夕陽”。
3、正確、流利地朗讀對韻歌。背誦對韻歌。
4、想象對韻歌中描繪的畫面,感受自然之美、四季之美。
【教學重難點】
重點:讀準生字,特別是“圓、嚴、寒”等容易讀錯的字;指導“夕、語”的書寫;正確、流利地朗讀對韻歌,通過多種多樣的誦讀方式,達到熟讀成誦。
難點:借助圖片或聯系實際理解“嚴寒、酷暑、和風細雨、鶯歌燕舞”等詞語,學會想象和口頭表達。
【教學過程】
課前背誦古詩:《春曉》、《贈汪倫》、《詠柳》、《千字文》
一、游戲導入認識“古”
1、同學們,我們做一個相反詞語對對碰的游戲,我說上、你說下。我說左,你說右。誰聽清楚了?
上——下左——右遠——-近開——關
男——女粗——細高——低
安靜——熱鬧勇敢——膽小寒冷——炎熱
2、還記得我們上學期學的一首對韻歌嗎?出示(指名讀、齊讀)
3、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首對韻歌,題目叫做《古對今》。板書課題:古對今古是今天要學的生字,你怎么記住它,誰來組個詞。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識記字詞
1、請同學們自己讀兩遍這首對子歌,不認識的字怎么辦呢?借助拼音多讀幾遍。誰聽清讀書要求了舉手。
2、誰來讀第一小節,(我讀書,我傾聽)第二小節,第三小節(評一評讀書吧,優點,提出建議)
3、師生合作讀。(老師讀前半句,你們接后半句)
4、男女生合作讀。
5、我們讀一讀今天要認識的生字,用手指著帶拼音的字。
6、(1)出示圖片,誰讀這兩個字:古今
(2)看這兩個圖形:圓方比較圓和園
(3)看到這兩幅圖,你想到了什么詞語呢?(嚴寒)
(4)冬天過去了,我們來到了什么季節?(酷暑)①“暑”是什么意思?暑:一年中最熱的時候叫“暑”,“暑”就是熱的意思。
“酷暑”是什么意思呢?“酷”的意思是很,非常。那么“酷暑”的意思就是——非常熱
(5)誰讀這兩個詞語?(春暖秋涼)看第一幅圖:說幾句話,第二幅圖:秋天來了,天氣轉涼了,樹上的葉子有什么變化?
(6)讀第一小節。
7、(1)再看這兩幅美麗的圖片,誰發現了這兩個字都有什么?(日)
“晨”可以組什么詞?(早晨、清晨)晨:日下的“辰”是指星星,星也叫辰。在星星還沒落下,太陽已經升起的時候就叫“晨”;所以早上就是“早晨”,暮:“暮”也含有“日”,兩個日字都藏到草叢中,太陽藏起來了,不就是太陽下山了。這時候就叫“暮”。
(2)誰發現了,這兩個字都是什么偏旁(雨字頭)
(3)什么是“和風”?“和風”和“微風、大風、狂風”中哪個意思相近?
有誰知道什么季節(時候)有和風、細雨?
春天。春天風輕輕地吹,雨絲細細的。讀這兩個詞。
(4)什么時間能看到“朝霞”?(早晨)
“夕陽”是什么時候的太陽?(黃昏、傍晚)夕和哪個字相似?(多的一半)
多美的自然景象啊!讓我們讀一讀第二小節吧!
8、(1)誰流口水了?什么樣的桃子?什么樣的李子?
(2)柳楊都是什么偏旁?看著圖片背誦《詠柳》
(3)出示圖片,理解詞語:你們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
(4)想象說話:
師:聽,它們嘰嘰喳喳,好像在說什么呀?
——鳥語花香。
(5)感情朗讀:多美的春天啊!讓我們一起讀讀第三小節,贊美春天的美景。
三、送字回文,誦讀韻文(拍手讀)背誦。
四、游戲激趣,鞏固識字
1、讀詞語,同桌互讀,找一組展示。
2、有不認識的嗎?找同學幫忙。
3、單獨出字,同桌互查,組詞,展示。
4、多音字,
5、坐汽車放氣球游戲。
五、手指操游戲。
六、觀察字形,指導寫字
1、找出左右結構的字:涼、細、語
2、觀察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左窄右寬。
3、指導書寫,強調主筆。
4、觀察寫字姿勢。
5、自己練寫,老師巡查,同桌互評。
七、學習四字詞語
八、語境中識字。
一年級下冊教案語文反思篇3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6個一類生字,會認12個二類生字。學習新的筆畫橫鉤,學習三個部首:寶蓋兒、月字旁、單人旁。
2、有感情朗讀、背誦課文。
3、大概了解課文蘊涵的道理:朋友之間應該多看別人的優點,才能相處融洽,感到快樂。
教學重點、難點:
1、會寫6個一類字。學習新的筆畫橫鉤。學習三個部首:寶蓋兒、月字旁、單人旁。
2、背誦課文:領悟文中的道理。
教學準備:生字卡片、投影儀、圖片。
教學時數: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讀課文,學習三個一類生字。
教學過程:
一、導入:同學們,從今天開始,我們就來學習第8版塊——《伙伴》,誰知道伙伴是什么意思呢?在班級里你和誰是伙伴?今天,我們的課堂里來了兩組小動物——貓和狗,鴨和鵝,哪一組小動物是伙伴呢?我們一起去看一看。
二、新課:
1、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1)教師范讀,學生跟讀課文。
(2)學生自由讀,指讀,齊讀,男女生分句讀。
2、學習生字。
它:上下結構,共5畫,它們。
學習新筆畫:橫鉤。領讀,書空。
學習新部首:寶蓋兒。領讀,書空。
們:左右結構,共6畫,我們、他們、你們。
單人旁兒是人字的變形,一般都表示與人有關的。如:你、他?!皞儭笔莻€形聲字,左表意,右表聲。課文中“它們”指的`是誰?(貓和狗)
朋:左右結構,共8畫。朋友。謎語:兩個月。
3、復習鞏固。
(1)、開火車讀、指讀、齊讀一、二類生字。
(2)、猜字游戲。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學習后三個生字,大概了解課文蘊涵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復習生字、部首、筆畫。
二、學習生字。
友:獨體字,共4畫,朋友、友誼、友好、友愛。書空
齊:上下結構,共6畫,書空
巴:尾巴、巴掌、巴士。書空
三、理解課文內容,練習朗讀。
1、拍手背誦課文。齊讀課文。
2、你喜歡貓和狗,還是鴨和鵝?為什么?
3、為什么貓和狗不是好朋友?
4、小結:貓和狗只看到了別人的缺點,而看不到別人的優點,所以才會吵起來。而同學們也是一樣,應該多看別人的優點,這樣才能象小白鴨和小白鵝一樣,成為好朋友。
四、齊讀生字、指導書寫。
作業:把課文讀給你的爸爸媽媽聽。
板書設計:
它朋友齊們巴
(它們)(朋友)(尾巴)
一年級下冊教案語文反思篇4
一、教學設計說明
本次教學的主旨是領會詩歌的意境。想方設法讓詩中的畫面和詩人的感情在學生腦中“活”起來,進而喚起學生的生活體驗,激發其情感,把詩人創造的意境在學生的心中再現。
二、教學分析
1、 教學內容分析
《贈汪倫》是長春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試驗教科書一年級下冊中的一首古詩,這一古詩被安排在第9板塊。這一板塊主要學習的主題是朋友,意在使學生在學會古詩并掌握識字的方法的基礎上,聯系實際,體會到友情的可貴。
2、 教學對象分析
對于小學一年級學生來說,對古詩的理解比較有難度,但是他們對新鮮事物有探索的欲望。在教學中,角是要努力創設情景,將學生吸引到古詩的意境中來。本班學生的識字能力比較強,知識面比較廣,所以課堂含量應該比較豐富。
三、教學目標:
1、 知識與能力目標:認識7個字(贈、倫、乘、將、忽、踏、送),會寫“汪”“李”“情”“舟”“聞”“及”6個生字。能夠有感情的朗讀、背誦古詩。
2、 過程與方法目標:隨文識字,掌握多種識字方法。
3、情感度價值觀目標:感受友情的真摯,有交朋友的欲望。
四、教學重難點:
古詩朗讀時注意停頓、重音,啟發想象用語言或圖畫描繪古詩的意境。
五、教學媒體的選擇和運用:
1、flash課件,2、視頻文件
六、教學過程設計: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背《靜夜思》、《獨坐敬庭山》這幾首古詩的作者都是誰呢? (李白)
介紹詩人: 唐朝詩人,他的詩具有“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的藝術魅力,他給后世人留下900多首詩,人們都稱他為“詩仙”。
學習“李”字
“李”是一個姓。咱們班姓李的孩子舉舉手,多自豪和那么有才的大詩人一個姓,快來介紹一下這個字,怎樣使大家都記住。
2、今天再來學習一首李白寫的詩,齊讀課題
學習“贈”字
“贈”就是送給的意思。拼讀認識“贈”。
3、出示“汪倫”(唐朝人,家住涇州桃花潭邊,他性格豪爽,喜歡結交名士,經常幫助附近的村民而毫無吝嗇,是個仗義之人)
學習“汪”字
(二)借助故事理解詩意
李白為什么要送給汪倫這首詩呢?這里面還有一個動人的小故事呢!當時,李白在詩壇上名聲遠揚,汪倫非常仰慕,希望有機會一睹詩仙的風采??勺约阂彩莻€無名小輩,怎么才能請到大詩人李白呢?后來,汪倫寫了這樣一封信:“李先生喜歡游玩賞景嗎?我們這里有十里桃花。李先生喜歡喝酒嗎?我們這里有萬家酒店。”李白接到這樣的信,立刻高高興興地趕來了。一見到汪倫,便要去看“十里桃花”和“萬家酒店”。汪倫微笑著告訴他說:“桃花是我們這里潭水的名字,桃花潭方圓十里,并沒有桃花。萬家呢,是我們這酒店店主的姓,并不是說有一萬家酒店?!崩畎茁犃?,先是一愣,接著哈哈大笑起來,李白與汪倫一見如故,他便留下來住了好幾天,汪倫對李白盛情款待,兩人相見恨晚。二人分別時,汪倫踏歌相送,使李白十分感動。他立即鋪紙研墨,寫了那首千古送別詩。
1、教師范讀
2、學生自由讀兩遍詩,想一想從詩中讀懂了什么。
(三)隨文識字
1、學習“舟”字
李白乘坐小船要走了,詩句中提到小船了嗎?(播放字理圖)古代人們就是把船稱做“舟”。
拼讀音節讀字。
課件演示筆順,書空筆順。
觀察字在虛宮格中的位置,指導寫字。
2、學習“聞”字
李白乘坐小船要走時發生什么事了?在詩中哪里看出他聽到歌聲?(聞)
拼讀音節讀字。
分析字型、講一講記字的好辦法。
詩中前兩行記敘了兩人分別的場景,你們通過讀再來體會體會吧,男女生分讀、全班齊讀前兩行詩。
李白回想起幾天來和汪倫相處的點點滴滴,他們在詩文的共同愛好,切磋的多少個不眠之夜,他們情誼深厚,志同道合。人生難得一知己啊!臨別時,汪論帶者一群村民腳塌節拍,手挽手前來送行,李白感慨萬分,面對此情此景,面對桃花潭水,李白立刻寫下了這首,作為感謝!
請同學們讀讀下兩句。
3、學習“及”字
后兩行詩中哪一個詞是“不如”的意思?(及)
拼讀音節讀字。
“不及”是不如的意思,“及”是比得上、趕得上的意思。組詞。
課件演示筆順,書空筆順,開火車寫筆順。
4、學習“情”字
回憶以前學習過哪些青字大家族中的字。
拼讀音節讀“情”字。
“青”字為了讓我們擁有一雙明亮的眼睛,它送給我們一個目字旁兒;為了讓我們擁有晴朗的天氣,送給我們一個日字旁兒,今天它為什么送給我們豎心旁兒呢?
(四)指導讀詩
1、一首峙就是一幅畫,一首詩就是一曲動聽的歌。此時此刻你就是李白,此時你站在船頭,讓我們把對好友的深情通過朗讀盡情地表達出來吧!
2、教師激情,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全詩。
3、指名背誦并說一說自己背詩的方法。會背誦的一起背,不會的也沒關系,可以照著書讀。
(五)拓展,練習表達
1、李白和汪倫之間建立了深厚的友誼,成為了一生一世的朋友,老師想知道你們的好朋友是誰?你為什么喜歡和他做好朋友呢?
2、表示兩人之間深厚友誼的詩還有很多,像《黃鶴樓》、《別董大》、《曉出凈慈寺》古詩作為我國文學藝術寶庫中的瑰寶,在以后我們還會不斷地學習。
(七)游戲鞏固生字。
小白兔過河(讀詞語)。
(八)板書設計 略
一年級下冊教案語文反思篇5
《春筍》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導入新課。
1、板書課題,正音。
看圖觀察春筍的外形。
2、給筍組詞。
二、初讀指導。
1、學生自讀課文。
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給自然段標上小節號。
2、檢查自讀情況。
(1)生字詞正音。
(2)自主識字,看誰記得又多又快。
(3)鞏固字型:對照生字表抄寫生字,難寫得多寫幾遍。
(4)指名說已經理解的詞語。
3、輕讀全文,看看有幾句話,各說的什么?
4、逐句朗讀,結合正音。
三、作業;
1、選字填空:
在再
(1)小名先看清字的形狀,記住字的筆順,()一筆一畫照著寫。
(2)小雪花飄呀飄呀,飄落()枝頭。
2、多音字組詞。
長zhǎng()cháng()
3、練習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
1、指名認讀生字詞。
2、聽寫詞語。
二、精讀訓練
1、精讀第一自然段。
(1)學生自由讀第一自然段,說說讀懂了什么?
理解:喚醒沖破泥土掀翻石塊
教師用教具演示雨后竹筍蓬勃生長的情景。
(2)教師范讀第一自然段。
啟發學生用自己的話說說竹筍生長的情景。
(3)討論交流:如果你用一句話贊揚春筍,你會怎么說?
(4)自由練習朗讀第一自然段。
()指名口頭填空:
一聲(),()了春筍。它們()泥土,()石塊,一個一個從地里()出來。
()練習背誦第一自然段。
2、精讀第二自然段。
(1)學生自由讀第二自然段。
(2)讀后討論交流:春筍是什么樣子?它們又是怎樣生長的?
(3)看圖理解:裹著淺褐色外衣嫩生生
一節一節又一節,向上向上再向上。
(4)讀第二自然段,口頭回答:
春筍是什么模樣?是怎樣生長的?它生長的兩個特點是什么?
()練習背誦第二自然段。
三、作業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第三課時
一、復習檢查
1、指名認讀卡片上的詞語,結合正音。
2、說出下列字的偏旁名稱:外沖聲破
3、擴詞練習:聲笑節
4、指名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寫字指導
1、出示全課生字認讀。
2、請學生自己說說生字寫時的注意點。
3、根據學生發言,教師歸納:
(1)“節、聲、笑”都是上下結構的字,上小下大?!靶Α钡牡谄吖P是撇,“聲”的上部分是“士”。
(2)“外、沖、塊、破”都是左右結構的字。
(3)寫“再、迎”時要注意筆順。
一年級下冊教案語文反思篇6
教學目標:
1.借助漢語拼音,能正確朗讀課文,學習分角色朗讀課文。
2.圖文結合和結合生活實際,了解句子意思,了解課文內容,能說說課文里有哪些動物,燕子、小魚、螞蟻下雨前都在干什么,初步了解夏日下雨前“燕子低飛”等一些現象。
3.能正確認讀“腰”等12個生字新詞,正確認讀多音字“空”在本課的讀音,正確讀記“山坡”等8個詞語。
4.能正確讀寫“直”等7個生字,注意部件和筆畫在田字格的位置,努力按照書寫要求和正確的執筆姿勢和寫字姿勢做。
5.繼續學習聯系上下文了解詞義的方法,了解“悶”的意思。
教學重點:
1.能正確朗讀課文,學習分角色朗讀課文。
2.能正確認讀“腰”等12個生字新詞,正確認讀多音字“空”在本課的讀音,正確讀記“山坡”等8個詞語。
3.正確讀寫“直”等7個生字。
教學難點:
圖文結合和結合生活實際,了解句子意思,了解課文內容,能說說課文里有哪些動物,燕子、小魚、螞蟻下雨前都在干什么,初步了解夏日下雨前“燕子低飛”等一些現象。
教學準備:
教師:“腰”等12個會認讀字字卡,“直”等7個會寫字的田字格字卡;課文圖畫PPT。
學生:每人一套“腰”等12個會認讀字字卡(不注音的)和一套“讀一讀,記一記”的詞語卡。
教學時數:
兩課時。
教學過程:(注:教學過程中的“反饋指導”指的是采用班級的組織形式進行交流匯報,以獲取學生學習結果以及思維過程,相機進行指導達標。)
一、復習,激趣導入;釋題,明確主要學習目標。
教案 導語:同學們,在進入到新課的學習之前,我們一起復習以前學過的一些字詞。
(一)復習會寫字中已經會認讀的以及多音字已學的字詞。
1.副板書位置貼出字詞卡:急得直哭一邊參加嗎呀呢吧空氣
出示任務:自由讀讀這些詞語,注意讀準字音。
2.反饋指導:指名讀,相機正音。齊讀。
3.小結:這些紅色字體的字,我們學習完課文,有的要求能正確書寫,有的要注意它們在課文中的讀音。
(二)教案 導語:同學們,在這個單元里,我們學習了課文《古詩二首》《荷葉圓圓》感受到了在夏日的美景和夏日的情趣。今天,我們繼續學習與夏日有關的一篇課文,它們又會讓我們了解到夏日的什么呢?請看老師板書課文題目。
1.老師板書題目:14要下雨了
2.全班齊讀課題。
3.釋題,明確主要學習目標。
過渡語:同學們,課題告訴你們下雨了沒有呢?(指名回答。預設:課題告訴我們還沒有下雨。)你是從課題中哪個詞知道還沒有下雨的?(預設:我是從課題中的“要”知道還沒有下雨的。)真聰明!課題中的“要”告訴我們雨還沒有下,不過很快就會下的意思。那么,課文講了要下雨的一個什么樣的故事,讓我們通過故事了解到夏日要下雨了的一些什么呢?我們學習了這課的生字新詞,把課文讀準確通順了,圖文結合了解了課文意思,就能知道了。
二、學習朗讀課文,學習會認的字和多音字。
(一)嘗試朗讀課文,學習會認的字。
1.出示任務:
(1)請同學們輕聲朗讀課文,遇到不會讀的字,拼讀一下字上的音節,看看自己能不能將課文朗讀下來。
(2)讀完課文后,在課文里把會認讀的字圈畫出來,然后借助拼音把這些字寶寶讀準。
2.反饋指導:
(1)訂正會認的字的圈畫情況。
(2)出示會認的字字卡(注音),指名拼讀(學習速度中等的2—3個學生)相機指導。
(3)自由拼讀、全班齊拼讀。
(4)指名拼讀(學習較慢的學生)相機指導。
(二)學習多音字。
1.教案 導語:我們學習了課文會認讀的字,但是,這篇課文還有一個多音字,你們會讀嗎?(在副板書位置板書多音字,并在一旁注音,組本課詞語。)
1.出示任務:通過拼讀音節,把多音字以及由它組成的詞語讀準。
2.反饋指導。指名直呼讀,空,有空的空。
3.出示任務:你們記得這格字以前學過的讀音和組成的詞語嗎?誰說一說?
4.反饋指導。
相機指導并板書另一讀音以及詞語。預設:空(kōnɡ)氣天空(kōnɡ)
5.自由讀一讀,然后齊讀。(直呼,分別讀字讀詞)
(三)會認讀的字音難字學習,學習讀準課文。
1.教案 導語:我們讀準了會認讀的字,復習了會寫的字里面已經會認讀的字,那么這些字寶寶回到課文里,你能讀準嗎?請同桌互相檢查是不是真的在課文中讀準會認讀的字的讀音。讀的同學要注意把會認讀的字讀準,聽的同學要精神集中注意聽,同桌讀錯了會認讀的字的讀音,就在下面做個記號;同桌讀完后,幫助他糾正。
出示任務:同位互讀課文,注意讀準會認讀的字;如果同桌讀錯了,在他讀完后幫助糾正。
2.反饋指導:
提問:您幫助同桌糾正了哪個字的讀音?或:同桌幫助你糾正了哪個字的讀音?(歸類指導,如,提出并讀準“沉”的翹舌音后,把翹舌音的全找出一起學習。)
預設:翹舌音:沉、伸、潮;后鼻韻母的:響。
正音后,單字開火車檢查、鞏固(直呼)。
3.讀準課文練習。
(1)出示任務:自由朗讀課文,在讀準音的基礎上,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回讀。
(2)學生自由練習。
(3)反饋指導。
分四個部分(第1部分:從“小兔子彎著腰在山坡上割草。”到“‘我正忙著捉蟲子呢!’”;第2部分從“要下雨了嗎?”到“‘小心淋著雨?!保坏?部分:從“小兔子連忙挎起籃子往家跑”到“‘我們正忙著搬東西呢!’”;第4部分:余下的部分。)分別指名讀檢查。以會認的字音準和不添字、不漏字、不回讀為標準師生評議。
4.小結:朗讀課文我們首先就要做到讀準字音,不添字,不漏字,不回讀,這才叫做把課文讀準了。
(四)讀通順課文學習和繼續學習會認讀的字
1.教案 導語:剛才我們讀準了會認讀的字的讀音,讀準了課文,接下來我們學習把課文讀通順,繼續學習會認讀的字。
出示任務:朗讀課文,在讀準課文的基礎上,注意標點符號的停頓,注意句子中間的停頓,讀完后給會認讀的字找朋友(提示:連在一起讀的就是它們的好朋友,用橫線在它們的下面畫出來)。
2.反饋指導:
(1)反饋訂正畫詞情況,相機強調“連在一起讀的才是好朋友”。
(2)PPT示課文詞語,會認讀的字注音,直呼讀字讀詞,方式如:“腰、腰、腰,彎腰的腰”。齊讀,自由讀。
3.“腰、坡、沉、伸、潮、濕、悶、消、息、搬、響”口頭組詞。
(1)(貼出會認讀的字的字卡后)出示任務:請同學們想一想,這些字在生活中,它們會和哪個字寶寶組成詞語的呢?同桌說一說。
(2)反饋指導:
①逐一反饋,學生組詞正確的,就以字卡為中心板書成詞語;如學生用同音字組詞的,則把這個詞語板書在副板書位置,以示區別和糾正。
②將學生組的詞語帶讀一、兩遍。
(3)小結:同學們真用心,能在生活中知道那么多的詞語,其實生活就是一個大課堂,我們可以通過生活認識很多字,知道很多詞語的。
4.學習讀通順課文。
(1)教案 導語:通過課文的詞語和我們組的詞語,我們了解了會認讀的字的意思,在這個基礎上有信心把課文讀好嗎?我們讀課文的時候,要注意標點符號的停頓,注意句子中間詞語間的停頓,不要把會認讀的字寶寶好朋友拆散了。
出示任務:請同學們朗讀課文,做到注意標點符號的停頓,注意句子中間的停頓。
(2)反饋指導:
分四個部分分別指名讀檢查,分部分相機指導讀好下面句子的停頓:
天陰沉沉的,小白兔直起身子,伸了伸腰。
燕子邊飛邊說:“要下雨了,空氣很潮濕,蟲子的翅膀沾了小水珠,飛不高。我正忙著捉蟲子呢!”
小白兔往前邊池子里一看,小魚都游到水面上來了。
他看見路邊有一大群螞蟻,就把要下雨的消息告訴了螞蟻。
轟隆隆,天空響起了一陣雷聲。嘩,嘩,嘩,大雨真的下起來了。
(3)自由朗讀、齊讀全文。
5.總結(該環節的學習狀況及相關知識點:1.逗號、句號、感嘆號、冒號的停頓;2.以短語為單位讀好句子中間的停頓。)。
(五)會認讀的字認字的初步評價
1.同桌打亂字卡順序相互檢查糾正。
2.游戲認字。(注:所出示的字脫音節)
三、圖文結合,品讀語句,了解課文內容,感悟課文主題。
(一)圖文結合,了解課文內容
教案 導語:我們學習了會認讀的字,能正確流利朗讀課文了,下面我們結合課文的圖畫學習課文,看看通過要下雨了的故事,我們能了解到夏日要下雨了的一些什么呢。讓我們齊讀課題。(學生齊讀課題。)
提問:我們已經多次讀了這篇課文,還記得故事里有哪些小動物嗎?(指名回答。預設:故事里的小動物有小白兔、燕子、小魚和螞蟻。板書:小白兔、燕子、小魚、螞蟻)
哦,故事里有那么多的小動物,那么,他們之間發生了些什么呢,我們繼續學習。
1.(按照課文插圖順序出示課文插圖)
出示任務:仔細觀察這三幅圖畫,想一想,每幅圖畫畫的是什么地方?小白兔和誰在干什么?
個體觀察思考,同桌交流。
2.反饋指導。(注:只要求意思相同,不要求文字雷同,后面的回答、說話要求相同,不再注明。)
預設:
圖1:圖畫畫的是在山坡上。小白兔和燕子在說話。
圖2:圖畫畫的是池子邊。小白兔和小魚在說話。
圖1:圖畫畫的是小白兔的回家路上。小白兔和螞蟻在說話。
3.教案 導語:那么,這些圖畫又是對應課文的哪些部分呢?請同學們朗讀課文課文,想一想。
出示任務:朗讀課文,想一想,這三幅圖分別對應的是課文的是哪些部分?分別在那個部分后面寫上對應的序號。你是根據哪些詞句判斷的,用橫線畫出來。
個體讀書思考操作,同桌交流。
4.反饋指導。
預設:(指出判斷依據后,指導朗讀該部分,老師小結該部分意思。)
圖1:從“小兔子彎著腰在山坡上割草。”到“‘我正忙著捉蟲子呢!’”。
詞句:天陰沉沉的,小白兔直起身子,伸了伸腰。
小燕子從他的頭上飛過。
小白兔大聲喊燕子邊飛邊說
朗讀指導:關注句號、問號和感嘆號,關注語氣詞“呀”“呢”,讀好陳述句、問句和感嘆句;朗讀對話。
小結意思:這一部分寫了小白兔在山坡上割草,燕子告訴他,要下雨了。
圖2:從“要下雨了嗎?”到“‘小心淋著雨。’”。
詞句:小白兔往前邊池子里一看,小魚都游到水面上來了。
小白兔跑過去,問小魚說
朗讀指導:關注問號和句號,關注語氣詞“嗎”“呀”“吧”,讀好問句和陳述句;朗讀對話。
小結意思:這一部分寫了小白兔來到池子邊,小魚告訴他,要下雨了。
圖3:從“小兔子連忙挎起籃子往家跑”到“‘我們正忙著搬東西呢!’”。
詞句:他看見路邊有一大群螞蟻,就把要下雨的消息告訴了螞蟻。
一只大螞蟻說
朗讀指導:關注感嘆號,關注語氣詞“呢”,讀好感嘆句;朗讀對話。
小結意思:這一部分寫了小白兔在跑回家的路上,螞蟻告訴他,要下雨了。
(二)想象圖畫,繼續了解課文內容。
1.教案 導語:我們通過圖文結合,了解了課文從課文開始到“‘我們正忙著搬東西呢!’”的意思:小白兔在山坡上割草,小燕子告訴他,要下雨了。小白兔來到池子邊,小魚告訴他,要下雨了。在跑回家的路上,螞蟻告訴他,要下雨了。但是,課文還剩下兩個自然段,你們能不能給這兩個自然段也畫一幅畫呢?
出示任務:朗讀課文剩下的部分,想一想,你會給這一部分畫一幅什么樣的畫呢?用句子“我會給剩下的課文畫一幅這樣的畫:……”說一說。
個體讀書思考,同桌交流。
2.反饋指導。(PPT示想象的圖畫,大家認同圖畫后,指導朗讀剩下部分,老師小結剩下部分的意思。)
預設:
我會給剩下的課文畫一幅這樣的畫:小白兔往家跑,大雨下起來了。
朗讀指導:關注感嘆號,讀好兩個感嘆句;讀出急切的心情和“果然”的意味。
小結意思:小白兔加快腳步往家跑,大雨真的下起來了。
3.小結:同學們通過朗讀和想象,讀懂了課文剩下的部分,知道這部分是講小白兔加快腳步往家跑,大雨真的下起來了的意思。
(三)完成課后“想想燕子、小魚、螞蟻下雨前都在干什么”練習,繼續了解課文內容,感悟主題。
1.教案 導語:同學們通過圖文結合了解了課文內容,接下來,老師要考考你們了,看你們是不是真的了解課文內容了。
出示任務:朗讀課文,想一想:燕子、小魚、螞蟻下雨前都在干什么了?用波浪線畫出有關句子,然后用句式“下雨前,燕子……。小魚……。螞蟻……?!闭f一說。
個體操作練說話,同桌交流。
2.反饋指導。(先訂正畫句子,然后才交流匯報說話。)
預設:
有關句子:
(1)燕子,燕子你為什么飛得那么低呀?我正忙著捉蟲子呢。
(2)小魚都游到水面上來了。要下雨了,水里悶得很,我們到水面上來透透氣。
(追問:“悶”在這里是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知道的?<同桌交流后,指名回答。預設:不透氣。透不上氣的意思。是根據句子“我們到水面上來透透氣?!钡摹巴竿笟狻敝赖?。>小結:有的詞語的意思我們可以聯系上下文來了解。)
(3)是要下雨了,我們正忙著搬東西呢。
說話:下雨前,燕子低飛捉蟲子,小魚游到水面來透氣,螞蟻忙著搬東西。
3.感悟主題。
(1)教案 導語:看來同學們真的讀懂了課文了。通過圖文結合了解課文內容,通過說話練習,你從課文中知道夏日下雨前會出現哪些自然現象呢?同桌先說一說。
出示任務:通過《要下雨了》這個小故事,你知道夏日下雨前會出現哪些自然現象,用句子“通過《要下雨了》這個小故事,我知道夏日下雨前會出現這些自然現象:……”
同桌互說互糾。
(2)反饋指導。
預設:
通過《要下雨了》這個小故事,我知道夏日下雨前會出現這些自然現象:燕子低飛,魚游水面,螞蟻搬家。
(四)總結:
通過圖文結合、讀文想象圖畫和聯系生活實際,我們不但了解了詞句的意思和課文的意思,讀懂了故事,還知道了夏天下雨前的一些自然現象。同學們,真會讀書!其實,夏日下雨前出現的自然現象還有很多,同學們可以問問家里的長輩,或讀課外書找一找。
四、會認讀的字認字的評價。
(一)同桌打亂字卡順序相互檢查糾正。
(二)游戲認字(注:所出示的字脫音節,關注學習慢的學生。)。
五、完成課后練習“讀一讀,記一記”。
1.教案 導語:同學們,課文我們學習完了,讓我們再接再厲繼續完成課后的“讀一讀,記一記”的練習。好嗎?
出示任務:(PPT出示打亂順序的詞語)讀一讀這些詞語,用自己的方法把它們記下來。
個體讀記,同桌互檢互糾。
2.反饋指導。
游戲:小白兔回家。要求:詞語出現時,會讀的站起來讀。(做兩次游戲,一次詞語按教科書順序出現,一次打亂順序出現。)
關注緩慢站起來的和不站起來的,指名讓他獨自讀。
3.小結:每學完一篇課文,都像今天這樣記下一些詞語,你肚子里的詞語就會積累得越來越多,讀書、說話表達就會越來越好,越來越順暢。
六、寫字指導。
(一)字形教學。
1.PPT示會寫的字,讀一遍。
2.同桌互相說說自己是怎樣記住這些字的,然后班級交流。(學生說記字方法中說到的形近、音近字詞,板書在副板書位置,以方便對照記認會寫字的細部;同音代替的字詞也板書,以示區別。)
3.根據結構給這些會寫的字分類。左右結構:呀、呢、嗎、吧、加;獨體字:直;半包圍結構:邊。
(二)指導書寫。
1.指導書寫“直”。
(1)指名說說筆畫筆順,訂正后全體一起書空說筆畫筆順。
(2)觀察并說說“直”各筆畫起止位置。
(3)范寫“直”,提示撇壓豎中線起筆,整個字以豎中線為中間左右相等;里面的三個短橫間隔相等,貼豎起筆,收筆齊平不碰橫折的折;長橫稍斜。
(4)學生在教科書上描一個寫一個,反饋糾正后改錯,寫另一個。
2.指導書寫“呀”“呢”“嗎”“吧”“加”。
(1)觀察并說說“呀”“呢”“嗎”“吧”“加”各部件的占位。(“呀”“呢”“嗎”“吧”左窄右寬,“加”左右基本相等。)
(2)觀察并說說“呀”“呢”“嗎”“吧”各部件位置和書寫要注意的筆畫。
(3)范寫“呀”“呢”“嗎”“吧”。分別提示:這四個字的口字旁要小位置要高,豎在左橫中線中間出一點收筆;收口的短橫壓橫中線?!把健弊钟疫叺摹把馈睓M比口字旁稍高位置起筆;撇折壓豎中線起筆,對應口字旁的短橫轉折;撇穿插到口字旁下方過大半收筆?!澳亍弊钟疫叺摹澳帷北瓤谧峙陨愿撸婚L撇穿插到口字旁下方與口字旁齊平收筆;豎彎鉤在豎中線右邊起筆,短撇壓橫中線起筆?!皢帷弊钟疫叺摹榜R”比口字旁稍高;“馬”的橫折壓豎中線起筆,豎折折鉤豎壓豎中線,到田字格中心轉折壓橫中線,長橫在口字旁下方與口字旁的橫折的折齊平起筆?!鞍伞弊值摹鞍汀睓M折與口字旁齊平過豎中線起筆,稍斜;橫壓橫中線;豎彎鉤在豎中線左邊起筆運筆,舒彎要展。
(4)學生在教科書上描一個寫一個,反饋糾正后改錯,寫另一個。
(5)觀察并說說“加”各部件位置和書寫要注意的筆畫。
(6)范寫“加”。提示:“加”字左邊的“力”橫折在橫中線上方起筆,運筆至豎中線轉折,折稍彎;右邊的“口”比“力”的橫折鉤略低靠近折起筆。
(7)學生在教科書上描一個寫一個,反饋糾正后改錯,寫另一個。
3.指導書寫“邊”。
(1)觀察并說說“邊”各部件的占位和書寫要注意的筆畫、筆順。
(2)范寫“邊”。提示:“邊”字的“力”橫折過豎中線起筆,撇穿過田字格中心到左下格收筆;走之底的橫折彎貼橫中線起筆,平捺稍斜,舒展托住“力”。
(3)學生在教科書上描一個寫一個,反饋糾正后改錯,寫另一個。
七、總結。(學習狀況和知識能力點)
八、寫字練習。
作業設計:
朗讀課文。
板書設計:
口頭組詞、多音字和會寫的字字形比較板書(略)
14要下雨了
小白兔
燕子低飛捉蟲子
小魚游水面透氣
螞蟻搬東西(搬家)
一年級下冊教案語文反思篇7
《彩虹》
一、出示謎語,激趣導入
1、師出示一則謎語:多彩繩子顏色鮮,雨后彎彎掛藍天,要問繩子有多長,這山搭到那山前。生猜出謎底是彩虹。
2、師板書課題“彩虹”并出示彩虹的圖片,引導學生認真觀察,說說彩虹的形狀和顏色。(彩虹像一座彎彎的小橋,由七種顏色組成,通常出現在雨后。)
3、師過渡:有一位小朋友看到這座美麗的彩虹橋,想到了許多好玩的事情,讓我們一起將書翻到48頁去讀一讀吧!
二、初讀課文,識字學詞。
1、學生借助拼音試讀課文,并勾畫不理解的詞語。
2、學生之間互相交流不認識的字和不理解的詞語。
3、師范讀課文,學生認真傾聽。
4、學生自主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5、檢查初讀情況,隨文識字,指導朗讀。
(1)指名學生朗讀第1自然段,出示“一座美麗的橋”,指名學生認讀。
師出示“一座山、一座橋、一座房子、坐下、請坐”這些短語和詞語,引導學生區別“座”與“坐”的不同用法。并聯系生活引導孩子準確辨析。
(2)指名學生朗讀第2自然段。
出示詞語:提著、那把、澆花、走到、灑下來、挑水、高興,指名學生認讀,相機正音:“著”在此處讀輕聲,“灑”是平舌音,“興”是翹舌音。
正音后再次指名學生認讀詞語。
鼓勵學生利用動作、結合生活經驗理解“提著”“高興”的意思,并練習說話。
學生再次練習朗讀第2自然段,師再次指名學生朗讀。
(3)指名學生朗讀第3自然段。
出示詞語:拿著、鏡子、照亮,指名學生認讀,強調:“拿”是鼻音,“鏡”是后鼻音,“照”是翹舌音。正音后再次指名學生認讀。
指導長句子朗讀:
媽媽,如果我拿著/你梳頭用的/那面圓圓的鏡子,走到橋上去,天上/不是多了一個月亮嗎?
師范讀,生練習朗讀,注意恰當的停頓。
學生再次練習朗讀第3自然段,師再次指名學生朗讀。
(4)指名學生朗讀第4自然段。
出示詞語卡片:秋千、花裙子、成了,指名學生認讀,相機正音:“成”是后鼻音。師出示圖片幫助學生理解“秋千”的意思。
指導長句子的朗讀:
哥哥,如果我把/你系在門前樹上的秋千/拿去掛在/彩虹橋上,我坐著秋千/蕩來蕩去的時候,我的花裙子/不就成了一朵彩云/飄來飄去嗎?
學生練習朗讀,師指名學生朗讀后范讀,強調根據句意在朗讀時注意恰當的停頓。
出示詞語“蕩來蕩去”“飄來飄去”,指名學生認讀并交流這兩個詞語的意思。引導學生說一說這兩個詞語在結構上有什么相同之處。(都是__來__去)鼓勵學生說一說這樣的詞語,如:跳來跳去,游來游去,蹦來蹦去,走來走去。
4、學生再次自由練習朗讀課文,爭取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
5、鞏固識字。
(1)師再次隨機出示詞語卡片,通過指名讀、開火車讀、齊讀等方式,確保每一名學生都能正確熟練地認讀本課生字。
(2)單獨出示本課生字,鼓勵學生交流識記方法,并強調“手”和“礻”這兩個新偏旁。
三、再讀課文,了解主要內容
1、師過渡: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已經初步認識了生字,學習了詞語,并讀通了課文,看看文中的小朋友都到彩虹上去干什么了。
2、生再次輕聲朗讀課文,并與同位輕聲交流自己的發現。
3、指名學生交流,根據學生的交流情況師適當小結:文中的小作者拿著爸爸的水壺到彩虹橋上灑水,拿著媽媽的鏡子為媽媽照著梳頭,拿著哥哥的秋千到彩虹橋上去蕩秋千。
四、指導生字書寫。
1、出示本課要求會寫的字:著、那、到、高、興、千、成。
2、指名學生認讀、口頭組詞,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加強對生字的理解。
3、生自主觀察漢字的間架結構,交流識記方法和書寫要領。
4、指名學生交流,根據學生的交流情況師重點強調:“著”與“看”、“高”與“京”、“千”與“干”可通過比較記憶;“成”的筆順是橫、撇、橫折鉤、斜鉤、撇、點,其中第四筆斜鉤要貫穿整個字并稍長。
5、師范寫生字,學生觀察、書空后自主描紅、仿寫,師巡視指導。
五、課堂小結
同學們,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認識了美麗的彩虹,還認識了一位想到彩虹上去玩的小朋友。那么,這位小朋友夢想著如何到彩虹橋上去玩呢?下節課我們再來學習。
一年級下冊教案語文反思篇8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會認字14個,“整、惱、就、莊、稼、蜜、蜂、姐、得、報、幫、助、蟲、叢”,繼續練習綜合運用多種方法識字。
2、學寫“助”字,能按筆順寫字,寫得正確、端正。
3、學習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如何有禮貌地問別人。
過程與方法
1、借助拼音讀準字音,學習用想象、角色再現、表演讀等方法讀懂童話故事。
2、學習用語言上下文聯系生活實際、借助圖片等方法理解、積累“整天、苦惱、幫助、莊稼、花叢、蜜蜂、姐姐、報時”等詞語。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在讀中感悟“幫助別人,你就會得到快樂”,愿意幫助別人。
教學重點:
借助多種識字方法認識生字,學習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熟讀課文,在讀中初步感悟“幫助別人,你就會得到快樂”的情感,愿意幫助別人。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圖片、頭飾、課件等。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走進童話
1、出示小公雞形象,與小公雞打招呼
2、板書課題,生跟著書空
3、讀課題
二、初讀童話,自主識字
1、用多種識字方法自讀課文
2、集中識字
3、采用多種方法記字——記字妙妙屋:樣蟲牛
三、趣學童話,隨文識字
1、學習第1自然段,理解小公雞為什么苦惱
2、學習2-4自然段
①指名讀,問:小公雞到哪里去采訪?都采訪了誰?
②讀好小公雞的問句:學習有禮貌地打招呼、問別人
③感受動物們的“快樂”
④教師范讀“老?!薄扒嗤堋薄懊鄯洹闭f的話
3、分角色朗讀
生讀完,師總結評價。
4、角色拓展,學習表達
拓展:如果小公雞在尋找快樂的路上,遇到了蚯蚓、啄木鳥,會怎么采訪他們?
出示句式,生練習說話,師指名反饋。
5、寫字
①出示詞語“幫助”生認讀
②交流:“幫”字筆畫比較多,要怎么記住它?
③重點指導寫好生字“助”,師適當引入“寫字操”和寫字注意事項。
④學生的寫字作品評價反饋
⑤教師總結激勵
四、總結提升,拓展延伸
1、留下懸念:小公雞在大家的幫助下,有沒有找到自己的快樂呢?
2、課外拓展:①練習有感情地讀課文,試著和爸爸媽媽一起演一演。
②拓展閱讀:語文天地里的《好吃的帽子》
教學反思:
一、教學中較成功之處
1、自主識字,總結方法
在學生初讀課文的基礎上,我幫助學生歸納識字方法,可以拼音、查字表、問別人、聽讀、編字謎等等多種識字方法,學生在自主識字中體驗到成功的樂趣。,并學會在語言環境中理解字詞。
2、快樂朗讀,讀中體會
在教學中,我在學生熟讀課文的&39;基礎上,再次充分發揮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通過多種形式的讀,提高學生語言感悟能力,學生在一過程中逐漸理解了課文的重點。學生在愉悅氣氛中快樂的學習,感悟和發現了“幫助別人,就會得到快樂“的道理。在這一環節,我主要體現以下三點:以讀為主,讀中探究;以學為主,學中體驗;以人為本,關注情感體驗。把課堂真正讓給學生,珍視學生的獨特感受、體驗和理解。
3、聯系生活,還原生活
學文后,我設計了“你有做過什么幫助別人的事情?用快樂說一句話的說話練習”,讓學生在感悟課文后充分表達自己的所思所想,把語文學習與生活實際相聯系,在平日的生活中真正體驗助人為樂的好品德,讓語文走進生活,還原于生活,在生活中升華。
二、教學中存在的不足
1、引導學生讀的還不夠,導致閱讀教學環節的“小組表演、師生合作讀”等成果展示環節,沒有想象中的精彩。如果我能在討論時,能結合句子、口語交際的學習,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體會課文主旨,必定能達到“潤物細無聲”的境界。
2、教師的教學語言過于單調貧乏,不夠簡練,如環節之間的過渡語言等,這樣不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很好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若能再豐富些,能更好地引導學生理解深層次的內容。需在今后多向有經驗的教師學習,豐富教學語言,提高專業素質。
3、教學機智有待提高,關注學生的程度還不夠,沒能及時捕捉學生發言的亮點及問題進行有效引導,對有些詞句的理解和朗讀的訓練不夠到位,致使課堂上有些環節有“蜻蜓點水”的感覺。
教學,總是遺憾的藝術,一堂課下來,感受頗多。雖然這節課經過精心的準備,但到教學實踐上,還是有許多需要完善的地方,這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學中不斷發現問題并改進。
一年級下冊教案語文反思篇9
學習目標:
3、趣味識字(夏夜乘涼圖);
2、擴句練習;
3、標點的正確使用;
4、生活中識字;
5、學習關于學習的名言。
6、閱讀《夏夜多美》,培養學生閱讀好習慣。
教學課時:3課時
教具:課件、課本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1、趣味識字(夏夜乘涼圖);
2、擴句練習;
3、標點的正確使用;
教學準備:課本、課件
教學過程;
一、板題示標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來一起學習語文園地六的.內容,你們有信心完成這節課的任務嗎?
二、趣味識字(第一次先學后教)
1、自由讀,遇到不認識的字借助拼音讀正確。
2、同桌互相讀一讀,做做小老師。
出示生字:棍湯扇椅螢牽織斗
3、請小老師上臺領讀。
4、請小老師說說你有什么地方要提醒同學嗎?
5、讀詞語。
6、說說你的發現:這些詞語跟什么季節的生活有關?
你發現這些詞語共同描述了一幅什么圖?
三、讀一讀,照樣子說一說(第二次“先學后教”)
1、自讀例句,你有什么發現?
2、說一說你的發現。
3、照樣說一說:看誰說得妙?
四、加標點(第三次“先學后教”)
1、自己讀一讀句子,想一想每句表達了什么語氣,該加什么標點才合適?
2、加一加,再讀一讀。
3、匯報交流,反饋。
4、加標點擴展練習。
五、當堂訓練:抄寫最后一句話。
板書設計: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1、生活中識字;
2、學習關于學習的名言。
一年級下冊教案語文反思篇10
一、教材分析
這是一組數量詞歸類識字。把數量詞分類集中在四幅不同的圖畫之中,讓學生在感受美麗景色、感受美好生活的同時,認識事物,認識表示事物的漢字,初步感知不同事物數量詞的表達方式。
二、學習目標
1、認識9個生字,會寫2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初步感知數量詞的用法。
3、能留心觀察周圍事物,嘗試用數量詞表達熟悉的事物。
4、在日常生活中有主動識字的興趣。
三、教學重點、難點:
本課教學重點在于識字、寫字和學習數量詞的運用;難點在于能在日常生活當中恰當地運用數量詞。
四、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生字卡片、四幅圖片、學生自帶一些郊游用品。
五、教學時間:2課時。
六、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學習9個生字,能在新的語言環境中再認生字。
2、學習數量詞的使用,能在現實生活中正確運用。
3、讓學生有主動識字的興趣,拓展識字的途徑。
課前談話:
同學們,今天王老師要給我們一(4)班的小朋友上一堂課。上課前,我們先做一個小游戲。老師出示一個詞語,請你做一做和這個詞語意思相反的動作,比如:左手,你就要馬上把右手舉起來。比一比,哪個小朋友最能干。
右手—左手、低頭—抬頭、向前走—向后退、坐下—起立
同學們表現得真不錯,下面我們就開始上課吧,王老師要看看在課堂中誰是最能干的。
教學教程:
一、創設情境,游戲導入。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春游嗎?想不想現在就去?(生答)
師:今天老師將帶同學們去領略美好的自然風光,開起我們的小火車,準備出發吧。(學生唱《火車開了》,課件放移動的風光圖)
二、第一部分生字識記:
(學生唱完時剛好鈴聲響)師:到站啰!同學們,誰能說說第一站我們到了什么地方?你看到了什么?(展示第一幅圖,背景是大海邊,有沙灘、海鷗、軍艦、帆船)
師:海邊的景色可真美。你能美美地把這幾個詞語讀一讀嗎?(請學生個別讀)
師:剛才的幾個小朋友讀得非常好,我們也像他們一樣讀一讀吧。(齊讀)
師:讀得真美。同學們,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識字6》的第一小節寫的就是剛才我們在海邊看到的美麗景色,請小朋友打開書自己讀讀,然后說說在這一小節里你認識了幾個生字?你是怎么記住的?(學生自讀課文,自主識字)
師:誰來說說在這一小節里你認識了哪幾個字?你是用什么方法記住它們的?(學生介紹一個字,字的顏色變一變,引導學生交流識字方法)
師:同學們真能干,有這么多的識字方法。在海邊看到這么美麗的景色,你的心情是怎樣的?(非常高興)那就讓我們帶著高興的心情美美地讀一讀這一小節吧。(齊讀、小組分句讀、想讀的一起讀)
師:(觸碰鼠標打亂數量詞與事物的搭配位置)哎呀,王老師可真不小心,把屏幕上的一對對好朋友拆散了,同學們,快幫老師找找朋友吧。請倒出信封中的小紙片,在墊板上通過四人小組共同努力,幫老師找到好朋友。(學生四人一組做數量詞搭配練習,老師巡回指導,再請二生在實物展臺上操作)
三、第二部分生字識記:
師:找到好朋友的同學請大聲地讀讀你找到的朋友。(四人合作讀)我們一起來看看剛才講臺上兩位同學的答案是怎樣的?(展示)我們一起讀一讀。(齊讀)
師:好朋友找到了,坐上小火車繼續往前走吧。小火車,開起來——(再次唱起《火車開了》)
師:(鈴聲)到站啰!(出示第二小節的四個畫面)哇,多美的景色呀,這一次我們來到什么地方了呢?(學生發言)
師:課文中哪一部分寫了圖片上的景色呢?請大家打開書讀一讀,比比誰最先找到答案。(讀第二小節)
師:在這一小節里也有我們要認識的新朋友,誰來當小老師教大家讀一讀?(出示:秧、稻、塘)你會用什么方法來記住它們呢?(識字方法)
師:同學們真不錯。(播放課件)在剛才的旅行當中,老師的照相機還拍下了許多美麗的照片呢,想看看嗎?當看到你喜歡的照片時,你可以站起來大聲地說說照片上有什么。(學生自由地說課文內容,老師有序地播放)
師:(定格時由所有圖片組合成一幅畫面)祖國的風景多美啊,看到這么美麗的景色,你想說些什么呢?(讓學生自由地說說自己的心情)讓我們帶著幸福快樂高興的心情把1、2兩小節讀一讀吧。(讀一、二小節)
四、復現生字,鞏固練習。
師:同學們,在欣賞美景的同時,我們已在不知不覺中認識了9個新朋友。下面我們和新朋友做幾個小游戲好嗎?首先我們來一個搶答賽,知道答案的小朋友請以最快的速度站起來并大聲地說出答案。(出示:舟+見=()土+唐=()禾+央=()巾+凡=())哪個小朋友最聰明,已經發現這四個字的共同特點了?(形聲字)
師:搶答賽真是太簡單了。老師來個難一點的。我把剩下的5個字放在小彩星下面,請猜猜1號星下面是哪個字?(請2、3名學生猜后出示答案,請學生一起讀出)猜對的小朋友請用“勝利”的手勢告訴大家。)
師:最后三顆小彩星的里面是誰呢?我們一起來看看。(讀出三個生字)
師:同學們,我們的學習伙伴看到我們學得這么開心,可不服氣了,他把剛才的這些生字藏進了一段小短文里,想和我們比一比呢。(點擊出示“學習伙伴”)聽,他正神氣地跟我說:“我會讀?!蓖瑢W們,你們會讀嗎?我們先以四人一組為單位讀一讀,再和學習伙伴一比高低吧,看看誰能正確、流利地讀好這一段話。(四人合作、反饋)(小短文附后)
五、寫字:
1、師:同學們讀得真不錯,我覺得今天的比賽應該是我們取勝了吧。(放寫字聲音,再來一個學習伙伴)咦,你想和我們比什么?(圖片動畫神氣地說:我會寫)
2、師:她會寫的字你們認識嗎?一起讀讀。(出示沙、海)這兩個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偏旁相同、結構相同)請大家拿起小手,把“?!弊謱懸粚懓伞#〞眨?/p>
3、師:你覺得寫“?!弊謺r,哪一筆是最難寫?(分析)請小朋友看老師來寫一遍,注意觀察最難寫的地方老師寫好了沒有。(生可評評老師的字)你的意見提得很好,下面請小朋友擺正姿勢,認真地把海字寫一寫吧。有把握的同學可以直接寫,覺得還不是很有把握的同學可心先把前面這個描一描,然后再寫一寫。(老師巡回指導)
4、師:哪些小朋友覺得自己寫得比較好,拿上來老師展示給大家看看。(交流)
5、“海”字大家寫得挺漂亮的。請大家看看,“沙”在寫的時候哪一筆最關鍵呢?(生說)誰愿意上來當小老師,給同學們寫一個。(請一生上臺寫,其他學生點評、然后寫一個)
五、拓展。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去了大海邊、又來到了美麗的農村,我們看到了許多美麗的景色,大家有點兒累了吧?,F在我們該休息一會兒,吃點點心了。請大家拿出你帶來的點心,告訴大家你帶來了什么?(引導學生用上數量詞說。)
師:大家帶的點心看樣子都非常好吃。你是怎么知道這包點心的名字叫“上好佳”的?點心包裝袋上的這些字你們都認識嗎?如果有不認識的字,你會怎么辦呢?(、問同學等)請同學們一邊吃點心,一邊和同桌一起找一找,包裝袋上有多少字是你認識的?
(鈴聲響)師:同學們,休息了一會火車又要開了,我們還將去參觀更多更美的地方。請帶上你的點心和學習用品,乘上我們的小火車繼續往前進吧。(火車歌曲、結束)
附件1:
今天,老師帶著我們去春游。我們來到大海邊,看到一片金色的沙灘,一只美麗的海鷗、一條彩色的帆船,還有一艘軍艦在海面上航(háng)行。
我們來到農村,看到一塊稻田里正長著一畦(qí)綠綠的秧苗,果園旁邊的魚塘里,小魚兒
正向我們招手呢,我仿佛聽到它們在說:
“你好!你好!”
內容概括:這篇介紹了關于一下識字6教學設計十一,一下識字6,希望對你有幫助!
一年級下冊教案語文反思篇11
計教學過程:
一、復習生字詞
二、展開想象,朗讀感悟。
1、清晨到了,讓我們一起去叫醒晨光的好朋友們吧。
出示第一句話,一起讀。
(1)晨光是怎么叫醒風的?它對風說了什么?誰愿意和老師一起來演一演?還有誰想扮演晨光和風再演一演的?
(2)小朋友,把你想到的和感受的通過朗讀來告訴大家吧,誰來讀第一行吧?
(3)請同桌的兩個孩子一塊兒學習第二、三、四行,先讀一讀,想一想,然后說一說,還可以演一演。
(4)學生用說、演等方式反饋交流,教師相機指導朗讀。
(5)這么多好朋友都被叫醒了,真熱鬧??!誰來讀讀這句話?
2、調皮的云娃娃又會做什么呢?趕快讀讀第二句話你就知道了。
(1)調皮的云娃娃做了什么,誰來說一說。
(2)誰來把這美麗的景象讀給大家聽,
(3)紅彤彤的太陽放射出萬道光芒,喜歡陽光的小朋友們一塊兒來讀讀吧!
3、引導并出示第三句話,然后想象說話。
小朋友們說得真好,陽光下的世界真美呀!誰來把這美麗的世界帶給大家?
指導讀好第三句話。
太陽的眼睛里還看到了誰呢?出示:太陽睜著亮眼睛,望著----,望著------,望著-----------。
世界上美好的事物太多了,難怪說到處----花花綠綠,到處-----熱熱鬧鬧。
三、誦讀詩歌,感受美好。
四、指導寫字
上節課我們學了四個生字,還有三個生字寶寶等著被你送回家呢。
打開習字冊,寫“的、陽、處”三個字。
一年級下冊教案語文反思篇12
教學目標
1、會認12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
2、知道故事內容,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
3、能理解“掰、摘、抱”等動詞,感受動詞使用的準確性。
4、知道小猴子下山教給的道理:做事要目標明確,要一心一意。
教學重點
會認12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教學難點
知道故事內容,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示圖,小朋友看,這是誰啊?喊喊它的名字吧。(猴子、小猴子)
2、齊讀課題。
二、初知課文,理清思路
1、小猴子下山的.過程中,經過了一些地方,你能不能看圖就直接叫出這些地方的名字。
2、示圖
玉米地、桃樹下、瓜地、樹林
3、剛才我們知道小猴子下山去的路線,能不能知道小猴子下山去干什么啦?怎么辦?讀課文。
5、理解思路
掰玉米、扛玉米、扔玉米
摘桃子,捧桃子,扔桃子
摘西瓜,抱西瓜,扔西瓜
追兔子
6、理解動詞的特點
(1)質疑不會讀的字。
(2)誰能用上動作,來讀一讀
(3)指生演一演“掰”的動作。
(4)師生合作邊演邊讀。
7、練習:看老師做動作,你們來說動作,看誰厲害。
三、研讀重點段
1、接下來,我們就去玉米看看吧。
2、你看見了什么?
小猴子看見玉米結得又大又多。
小猴子心里很高興。
小猴子就掰了一個。
小猴子扛著往前走。
四、提升主題
1、小猴子下山,本來是想干什么?(找吃的)結果呢?(兩手空空)是吃的沒有嗎?(不是)為什么會空手而回?(小猴子做事不專心,三心二意,想一出是一出,見義思遷)
2、經過了這次,小猴子一定得到了教訓。過了幾天,它又準備下山。下山之前,我覺得我們得跟小猴子說幾句話,不然,它又兩手空空回來了。你怎么跟他說?說什么?(學生自由發言)
板書:
桃樹底下
(扔
摘捧)西瓜地
扔(摘抱)回家路上
扔(追)
一年級下冊教案語文反思篇13
一、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
2、認識“曉、眠、啼、啼”4個字。
3、背誦課文。
二、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談話解題:同學們,前幾天,老師讓大家去觀察自然景物的變化,你們都觀察了嗎?能把你們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說一說嗎?(同學自由發言)
師:同學們,你們說的都很好。把你們的所見、所聞、所感都寫出來的話,就是一篇很好的文章。唐朝有位大詩人就是這么做的。他的這首詩千百年來一直受到人們的喜愛。這首詩就是《春曉》。(板書課題)
你們知道題目的意思嗎?春曉:春天的早晨。曉:天剛亮的時候。
2、介紹作者:《春曉》的作者是唐代詩人孟浩然,湖北襄陽人,大詩人李白的摯友,他一生沒有做過官,大半輩子隱居農村,過著淡泊恬靜的生活,年輕時曾漫游江浙,徜佯山水之間,歷覽自然風光,他擅長于寫山水詩,字里行間凝聚著對人生和山河的熱愛之情。
(二)初讀古詩,整體感知。
1、自由朗讀,借助拼音讀準字音,畫出生字。
2、教師出示生詞卡片,檢查字詞讀音。
3、指名朗讀,正音。
(三)理解詩句,熟讀成誦。
1、放課件,整體感受詩的意境。
2、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互相談談對詩句的理解。
3、全班交流,教師做重點指導。
眠:睡眠、睡覺。
聞:聽到。
啼:叫。
(四)練習朗讀、背誦。
1、聽課文錄音,體會讀詩的語氣和停頓。
2、指名朗讀,讀后評議。
3、教師說詩意,學生念出詩句。
4、同桌互背古詩。
5、學生扮演詩人吟誦古詩。
小結:春天的景色非常美,也是一年中的季節,我們一定要珍惜春天的時光,愛惜時間。
(五)分析字形,指導書寫。
1、讀課后的生字,想想自己能記住哪些字,用什么方法記的。
2、班內交流。
重點指導:
聲:上面是“士”,不是“土”。
少:第一筆是豎,不是豎彎鉤。
夜:第四筆是豎,不是堅提。
3、指導書寫。
要注意把握字的上下比例,把字寫勻稱。
4、學生在田字格本上練習書寫。
三、教學結束:
布置學生課下背誦古詩,下節課提問。
一年級下冊教案語文反思篇14
1.借助漢語拼音認讀“荷、珠、搖、籃、晶、停、坪、透、翅、膀、蹲、嘻”等12個生字,可以在田字格里規范、美觀的書寫“朵、機、我、是、美、葉”等六個生字。
2.結合讀課文,了解“搖籃、亮晶晶、停機坪、透明、歌臺、一朵朵”的本意和本課的比喻義,初步鍛煉結合上下文讀懂詞語意思的能力,結合了解自已,強化對所學生字的記憶。
3.能借助拼音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4.結合句子展開想象,進行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體會荷葉給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和小魚兒帶來了歡樂。通過讀文中的句子、替換詞語、貼圖片等方法,感悟作者用詞準確;感悟運用比喻手法和擬人手法句子的意思,體會作者對荷葉和小動物的喜愛之情。
5.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感知“陳述、引用”句子的內容。
6.練習說話:展開想像仿說句子“_________說:‘荷葉是我的_______________’”三組,進一步感受荷葉的可愛、夏日的樂趣,激發對大自然、對美的向往。
一年級下冊教案語文反思篇15
課型:新授
教學目標:
1.圖文結合,認識本課的12個生字,會寫本課的7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韻文。
教學重點:認識本課的12個生字,會寫本課的7個生字。
教學難點:正確、流利地朗讀韻文。
第6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教師:小朋友們,我們來做一個猜謎的游戲吧。一動物水上跳,大肚子鼓眼睛,身上披著綠衣裳,人稱莊稼小衛兵。
2.學生反饋。教師板書:小青蛙。
3.教師:小青蛙你見過嗎?你在哪兒見過?
4.學生反饋。教師指導學生齊讀課題。
5.隨課題認寫“青”字。
6.指導書寫“青”字。
(1)第四筆“橫”應落筆在橫中線上,寫時向上挑一點。
(2)學生書寫,老師巡視。
(3)全班交流。
二、初讀課文,認讀字詞。
1.學生借助拼音自由讀韻文,并圈出生字。
2.教師范讀,學生默讀。
3.同桌互讀生字。
4.教師出示生字,指名認讀,其他學生評議。
5.開火車讀生字。重點指導“清、晴、睛、情、請、病”的讀音
6.結合讀韻文,鞏固生字的認讀。
三、再讀課文,了解大意。
1.學生自由讀課文。
2.指導學生畫詞語:河水清、天氣晴、大眼睛、吃害蟲、好事情、小青蛙、不生病,并通過提問讓學生初步感知兩種基本的短語形式。如:天氣怎么樣呢?怎樣的眼睛呢?
3.全班交流詞語。
4.再讀韻文,理解“河水清、天氣晴、大眼睛、吃害蟲、好事情、不生病”的意思。
5.指名讀韻文,大家評議,注意把韻文讀通順、流暢。還要注意停頓。
四、交流總結。
課題:識字3《小青蛙》第二課時
課型:新授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韻文。
2.借機滲透《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讓學生明白青蛙是國家禁止捕殺的保護動物,應培養保護青蛙、保護環境的意識。
教學重點:正確、流利地朗讀韻文。
教學難點:了解青蛙是益蟲,培養保護青蛙、保護環境的意識。
第7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出示詞語卡片,引導開火車認讀,檢查詞語掌握情況。
2.聽寫詞語:青山
二、讀文感悟
1.學生自由讀韻文。
2.學生讀詞語:河水清、天氣晴、大眼睛、吃害蟲、好事情、小青蛙、不生病,再次通過提問讓學生初步感知兩種基本的短語形式。如:天氣怎么樣呢?怎樣的眼睛呢?
3.教師引讀韻文。教師讀“河水清清”,學生接“天氣晴”。
4.同法學習以下幾句韻文。
5.師教讀韻文。
6.采用多種形式讀韻文,直到讀熟。
7.各種形式背誦韻文。
三、拓展訓練。
1.小組討論:怎樣保護青蛙?
2.收集各組意見,教師小結。
3.請學生說說自己查找資料的情況,指名談談你還知道我們身邊有哪些有益的動物,它們能幫我們做什么。
4.根據學生討論回答的情況,教師小結。重點講不能吃青蛙,青蛙是我國禁止捕殺的動物,并鼓勵學生保護有益的動物。
5.指導學生有感情朗讀,并練習背誦。
6.全班齊背。
7.點名背。
8.小結
課題:識字3《小青蛙》第三課時
課型:新授
教學目標:
1.會認“清、睛、眼”等生字,能正確、規范地書寫“青、清、氣”等生字,認識部首“疒”。
2.掌握獨體字加上偏旁組成新字的識字規律,領悟偏旁表義的特點,培養學生自主識字的興趣。
教學重點:識字、寫字,掌握獨體字加上偏旁組成新字的識字規律。
教學難點:領悟偏旁表義的特點,激發學生自主識字的興趣。
第8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再讀生字詞。
2.給我會認的生字口頭組詞。
二、指導寫字。
1.出示要寫的字。
2.學生背“想一想,填一填”,教師板書:讠--請(請問)氵--清(清水)忄--情(心情)日--晴(晴天)
3.請學生用這些字組詞語并說話。
4.仔細觀察要寫的字,相互介紹怎樣記住并寫好這些字。
5.同法指導學習“氣”“生”。
6.教師重點指導寫“清”“氣”。
7.學生寫字,教師巡視輔導。
8.向大家展示寫得好的同學的字。
三、運用識字方法,引導學生發現構字規律
1.將學生組成學習小組合作學習,討論怎樣記住這些生字朋友。
2.學習“青”字加上不同偏旁組成不同的新字。
(1)出示生字,比一比,認一認。
晴清睛情請
(2)提問:加上的這些偏旁和字義有什么關系呢?
(引導學生根據不同的偏旁理解字義)
(3)出示課后第2小題,讓學生練習選字組詞,加強對漢字的理解。
(4)老師小結:原來漢字的偏旁和漢字的意思還有著密切的聯系。掌握了這種規律,相信同學們一定能認識更多的漢字,能正確理解更多漢字的含義。
四、布置作用
五、板書設計
3小青蛙
大眼睛吃害蟲→保護小青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