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版教案三年級語文
寫教案時,需要注重教學反思,對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及時總結和記錄,以便不斷完善和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想知道如何寫出優秀的電子版教案三年級語文嗎?這里為大家分享電子版教案三年級語文,快來學習吧!
電子版教案三年級語文篇1
一、我的發現
1、自己把全部詞語讀一讀;
2、比一比,看一看,詞語中的帶點字,你能發現什么?
3、這些是字在同一個詞中,意思是相反的,你能不能舉幾個這樣的例子。
4、再讀詞語。
二、日積月累
讀讀背背
1、觀察,下面的圖片,都是什么?(郵票)你發現這些郵票有什么特點?(動物)
2、這些動物很有意思,你能觀察出來嗎?對,他們就是十二生肖。你知道,你的屬相是什么嗎?
3、你知道屬相是怎么來的嗎?(教師講解屬相來歷的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天,人們說:“我們要選十二種動物作為人的生肖,一年一種動物。”天下的動物有多少呀?怎么個選法呢?這樣吧,定好一個日子,這一天,動物們來報名,就選先到的十二種動物為十二生肖。
貓和老鼠是鄰居,又是好朋友,它們都想去報名。貓說:“咱們得一早起來去報名,可是我愛睡懶覺,怎么辦呢?”老鼠說:“別著急,別著急,你盡管睡你的大覺,我一醒來,就去叫你,咱們一塊兒去。”貓聽了很高興,說:“你真是我的好朋友,謝謝你了?!?/p>
到了報名那天早晨,老鼠早就醒來了,可是它光想到自己的事,把好朋友貓的事給忘了。就自己去報名了。
結果,老鼠被選上了。貓呢?貓因為睡懶覺,起床太遲了,等它趕到時,十二種動物已被選定了。
貓沒有被選上,就生老鼠的氣,怪老鼠沒有叫它,從這以后,貓見了老鼠就要吃它,老鼠就只好拼命地逃?,F在還是這樣。
你知道哪十二生肖嗎?
它們是:老鼠、牛、老虎、兔子、龍、蛇、馬、羊、猴、雞、狗、豬。
怎么讓小小的老鼠排在第一名呢?這里也有個故事。
報名那天,老鼠起得很早,牛也起得很早。它們在路上碰到了。牛個頭大,邁的步子也大,老鼠個頭小,邁得步子也小,老鼠跑得上氣不接下氣,才剛剛跟上牛。老鼠心里想:路還遠著呢,我快跑不動了,這可怎么辦?它腦子一動,想出個主意來,就對牛說:“牛哥哥,牛哥哥,我來給你唱個歌?!迸Uf:“好啊,你唱吧---咦,你怎么不唱呀?”老鼠說:“我在唱哩,你怎么沒聽見?哦,我的嗓們太細了,你沒聽見。這樣吧,讓我騎在你的脖子上,唱起歌來,你就聽見了。”牛說:“行羅,行羅!”老鼠就沿著牛腿子一直爬上了牛脖子,讓牛馱著它走,可舒服了。它搖頭晃腦的,真的唱起歌來:
牛哥哥,牛哥哥,過小河,爬山坡,駕,駕,快點兒羅!
牛一聽,樂了,撒開四條腿使勁跑,跑到報名的地方一看,誰也沒來,高興得昂昂地叫起來:“我是第一名,我是第一名!”牛還沒吧話說完,老鼠從牛脖子上一蹦,蹦到地上,吱溜一躥,躥到牛前面去了。結果是老鼠得了第一名,牛得了第二名,所以,在十二生肖里,小小的老鼠給排在最前面了。
4,后來,人們就按他們到的順序,制定了十二生肖的順序,并用它來給每一年命名。
5、讀一讀,看誰能記下來。
三、讀讀認認
1、自己觀察學習,用以前加一加的方法自學生字
2、小組學習,注意給它們區分和組詞。
3、教師檢查
第二課時
口語交際和展示臺
一、交流展示收集和了解的中化傳統文化(展示臺)
完成前面綜全性學習的展示,小組評一評,哪些小朋友完成得好。
二、口語交流
1、各組小朋友在自己的組里,把你收集的資料講給同學們聽一聽;
2、各組交流
3、小組商量,用什么方式集中展示小組成果。
4、小組代表匯報,不完整的小組成員可以補充。
5、想一想,再把你最想告訴大家的寫下的來。
第三課時
習作評改(略)
電子版教案三年級語文篇2
教學目標:
1、圍繞“生活中的傳統文化”這個題目,開展口語交際活動。
2、能把綜合性學習中搜集到的資料或看到、聽到的內容,整理一下,寫成習作。
3、讀背十二生肖。
4、運用已經獲得的識字能力,借助基本字,認識更多的形聲字。
教學重點:
1、讀背積累成語、詞語,體會反義詞用法及農歷年份編排。
2、引導學生用自己的筆謳歌中華傳統文化。
教學難點:
訓練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和評價能力。
教法學法:
情境導入法、實物演示法、啟發談話法等
教學準備:
及手段十二生肖郵票掛圖
教學過程:
口語交際和展示臺
一、激情導入。
1、我們的祖國有著五千年的文化歷史,中華文化源遠流長,你都知道我國有哪些傳統文化?
2、生自由簡單匯報。
剪、扎、編、織、繡、雕、塑、繪、刻……
3、傳統文化流傳到今天,可謂博大精深、豐富多彩,而且它們就在我們身邊,并影響著我們的生活。(課件)今天我們就來給大家介紹生活中的傳統文化。
二、自學綜合性學習。
1、自己讀一讀綜合性學習的內容,你覺得提示了哪幾個方面?請用筆作上記號。
2、匯報交流。
3、師生擴展開再說一說。
三、確定目標,準備開展綜合性活動。
1、介紹同樣的傳統文化的同學自由組成活動小組2——4人,確定負責人。
2、組內交流,確定匯報方式。
3、集體交流展示收集和了解的中化傳統文化。小組代表匯報,不完整的小組成員可以補充。其他同學可以提問。
4、完成前面綜全性學習的展示,哪個小組完成得好。
四、習作
1、在綜合性學習活動中,我們收集了不少資料,有文字,有圖片,也有實物,我們還利用口語交際的方式,看到聽到了許多。想一想,哪些是你最想告訴大家的?
指名自由交流。
2、在介紹的過程中,不能完全照抄資料,要用自己的話來講述。
3、把最想告訴大家的、感受最深的內容寫下來。既可以介紹自己了解到的傳統文化,也可以寫開展活動時發生的事情。
4、確定想寫的內容后,想一想打算按什么順序寫,想清楚怎么寫才能讓別人讀明白。
5、在交流和評價習作時,可以按照不同的習作內容分類進行交流,使學生在交流習作的過程中,增進各小組之間的溝通,并豐富對傳統文化的了解。
6、交流之后,可以把有特色的習作集中起來,裝訂成一本習作集。
五、我的發現
1、自己把全部詞語讀一讀。
2、比一比,看一看,詞語中的帶點字,你能發現什么?
3、這些是字在同一個詞中,意思是相反的,你能不能舉幾個這樣的例子。
4、再讀詞語。
六、作業設計
按照要求寫一篇作文
電子版教案三年級語文篇3
《燕子》以優美的語言,講述了燕子的特點和充滿生機的春天的美麗。課文以燕子為記敘的線索,可以按燕子的外形、燕子從哪里來、燕子的飛行和停歇的順序來理解。
教學目標:
1、能正確理解課文中的長句子,并初步掌握讀懂長句子的基本方法。能用“增添、”“偶爾”造句。
2、學會本課11個生字;理解“俊俏、吹拂、舒展、光彩奪目、百花爭艷、波光粼粼”等詞語。
3、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會背誦課文第4自然段。
4、通過課文中優美詞句的理解,感受燕子的美,春光的美,體會春天給人們帶來的愉快的心情和蓬勃向上的力量。
教學重點、難點:
能運用單元提示語中讀懂長句子的方法,能正確地理解長句子的意思。指導感情朗讀課文。理解結構比較復雜的句子。
課前預習:
1、熟練地朗讀課文。
2、詞語:俊俏、吹拂、舒展、伶俐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
2、學習本課生字新詞,能熟練地朗讀課文。能用“增添、”“偶爾”造句。
3、學習單元提示,初步掌握讀懂長句子的方法,并運用該方法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
教學過程:
一、導入、揭題。
1、教師念兒歌《春天多美好》:小燕子,真靈巧,拖著一把小剪刀。剪彩云,彩云飛,剪柳條,柳條搖。一幅圖畫剪好了,春天風光多美好。
2、同學們,春天,活潑可愛的小燕子從南方飛來了,喜歡燕子嗎?今天,我們一起學習《燕子》這篇課文。這篇文章是著名作家鄭振鐸寫的,請打開書,誰來讀讀。
二、初讀課文體會
1、明確自學要求。
(1)讀準注拼音的生字,劃出生字組成的新詞,把你認為難寫的字用手指在桌子上認真寫幾遍。
(2)自由讀課文,注意讀錯的句子要重讀,直到讀通為止。
2、學生自學,教師巡回指導。
3、檢查自學效果。
(1)出示新詞語,指名認讀,全班齊讀。
(2)理解詞語的意思。
4、朗讀課文,檢查是否讀得正確、流利。
三、學習第一自然段
這篇文章寫的確實很美。下面仔細讀第一自然段,說說你腦子里浮現出來的燕子是什么樣的。
1、學生自由讀。
2、指名學生用自己的話來說。
3、師:這自然段是一句長句子,我們怎樣讀懂一句長句子呢?大家先來看“單元學習提示”
4、讀懂長句子的步驟怎樣?先……再……,用線劃出。
5、下面我們就用“單元學習提示”中的方法來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再讀這一段。
6、問:這句話寫了燕子哪些部分?它的羽毛、翅膀、尾巴是怎樣的?
7、句子中用“烏黑光滑、俊俏、剪刀似的”有什么作用?
8、歸納學習這句長句子的方法。
9、指導感情朗讀這一段,歸納段意。
四、進行“畫圖、說話”訓練,深入體會。
1、我們能不能把鄭振鐸寫的燕子畫下來?我請一個同學讀第一段,咱們一起畫,怎么樣?不過讀的時候,要慢一點。
2、同桌的同學互相介紹一下自己畫的燕子。
3、誰愿意到前邊來把自己畫的燕子向介紹一下?
4、大家注意沒有,作者怎么沒寫眼睛、嘴,是疏忽了嗎?
5、這告訴我們,描寫景物,一定要抓住有特色的地方寫。
6、朗讀第一自然段。
五、指導用用“增添、”“偶爾”造句。
1、理解詞義――說說“增添、”“偶爾”的近義詞。
2、指名造句。評議。
3、書面練習造句。
六、布置作業。
作業本1、2、3、4、6題。
電子版教案三年級語文篇4
1、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只有仔細觀察、認真分析,抓住事物之間的聯系,才能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這個道理。
2、理解詞語:商人、至于、究竟。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反復讀和理解老人前后的對話,從后面的對話證實結論的正確,是觀察與推斷的結果。
教學難點:理解老人為什么沒看到駱駝卻把駱駝的特點了解得那么清楚。
教學過程:
一、導入,揭題。
課件:猜謎語引入。師介紹:駱駝是沙漠中主要的交通工具,商人想要在沙漠中運貨,可離不開駱駝。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有關駱駝的一篇課文。
二、自讀自悟
師:讀課題,根據老師給你們提綱自瀆課文,讓你們帶著問題進行自學,在自學的過程中解決這些問題。
出示自學提綱:
(1) 商人丟失的駱駝有哪些特點?
(2) 老人是怎么知道駱駝的這些特點的?
三、檢查自學
1、指名讀詞語,糾正讀音
2、理解詞義
師:通過自學,你理解了哪個詞語?
忿忿:很生氣的樣子。
不緊不慢:不急也不慢,不慌不忙的樣子。
3、齊讀詞語
4、交流: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師:詞語的意思明白了,那你知道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嗎?(一個商人走失了一只駱駝,老人在沒有見過駱駝的情況下,憑著觀察到的現象進行準確判斷,指點商人找到了駱駝。)
四、學習課文。
師:下面請同學們仔細默讀課文,邊讀邊思考這樣兩個問題,可以劃一劃有關的句子。
(1)商人走失的駱駝是什么樣子的?(2)老人是怎么知道駱駝的這些特點的?
師:把你的思考在小組內進行討論交流,也聽聽別的同學有什么發現。
師:同學們討論得非常認真。好,誰來說說,商人走失的駱駝是什么樣子的?老人是怎么知道駱駝的這些特點的?
(1)出示:
剛才我看見路上有駱駝的腳印,右邊深,左邊淺,就知道駱駝的左腳有點跛。
我又看見路的左邊有一些蜜,右邊有一些米,我想駱駝馱的一定是這兩樣東西。
我還看見駱駝啃過的樹葉,上面留下了牙齒印,所以知道它缺了一顆牙齒。
(2)填一填,說一說:(出示)
因為老人看見 ,所以知道 ;
因為老人又看見 ,所以知道 ;
因為老人還看見 ,所以知道 。
(3)句式比較,從“果然”理解老人的判斷準確無誤
師:同學們,在老人的指點下,商人最終找到駱駝了嗎?(找到了)你從文中哪個詞知道的?(果然)
師:請你比較這兩句話,說說你認為哪句好?為什么?(第二句)
從“果然”這個詞你可以體會到什么?(老人的判斷非常準確)用“果然”練習說話。
(4)讀一讀,想一想
師:為什么老人能指點商人找回駱駝呢?請你再讀一讀這一段,想一想。(老人善于觀察駱駝留下的種種跡象,并且通過這些跡象來確定駱駝的特點,進而指點商人找到駱駝。)
4、啟發學生思考
師:讀了這段話,你受到了什么啟發?(我們要像老人那樣善于觀察、善于思考,才能解決問題。)
5、教師小結
師:老人沒見過那只駱駝的樣子,卻憑著他的觀察力和判斷,憑著駱駝留下的幾處跡象,就分析得出駱駝的詳細情況,我們應該向他學習。
五、再讀課文
1、想象,再讀課文
師:下面我們來表演讀一讀商人和老人的對話,要想象他們說話時的動作、神態、心情和語氣等。
2、給人物語言補充提示語,指名讀
師:老師給他們的對話加了提示語,你能看著提示語,讀得更好嗎?
3、分角色讀
師:老師請兩位同學來演一演商人和老人。(指名)
男女生合作,男生演老人,女生演商人。(男女生合作讀)
六、拓展寫話
師:請你任選其中一項說一說、寫一寫。
1、你想對老人和商人說什么?
2、商人找到駱駝后,心情怎樣,心中會怎么想,對老人說些什么?
七、總結
師:通過這篇課文的學習,我們明白了:遇到問題,不能光著急;要冷靜,要動腦筋思考。
電子版教案三年級語文篇5
教材內容:
真正的朋友
設計思路:
朋友是人生的一大財富,有了朋友的相伴,我們的生活一定會充溢了陽光。針對現在的獨生子女,缺乏溝通,有的甚至有些自私,不能正確對待自身的朋友,為給小朋友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尋找自身真正的朋友,設計了以“真正的朋友”為題的口語交際活動。
活動目標:
1.通過此次活動,讓學生了解什么樣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
2.懂得同學間要互相協助,學會理解、寬容,學會與朋友資源,珍惜友誼。
活動準備:
收集有關珍惜友情的故事。
活動過程:
一、 談話導入,初步感知“朋友”。
1.同學們,我們生活在一個溫暖的集體中,每個小朋友都有自身的好朋友,那么,你和你的朋友是怎樣相處的?你能向大家說說你們之間的小故事嗎?
2.學生自由發言。教師相機評價。
二、聽故事,揭示故事主題。
1.小朋友們,你和朋友溫馨的小故事也溫暖了老師的心。有這樣的兩位朋友在森林里玩耍時,發生了一個故事??纯此麄兪窃鯓幼龅?
2.聽故事《兩個朋友》。
3.聽了這個故事,你有什么想說的?
學生自由談體會。
4.熊來了,他的朋友是怎么做的?熊走了,他又是什么態度?從他的行為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熊來了——顧自逃跑——自私
熊走了——笑瞇瞇——虛偽)
5.揭示文中主題:能共患難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
三、 分組討論:什么樣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
1.我們的生活有洶涌澎湃,也有風平浪靜,有危機的時刻,有困難的時候,也有傷心的和歡樂的時刻,朋友間還會有些小矛盾小誤會……那么真正的朋友這時該怎樣做呢?
2.結合自身的體會小組討論:什么樣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
3.小組代表匯報推薦。
4.教師結合學生發言,相機引導學生體會:真正的朋友要相互真誠相待、要互相寬容理解、遇到困難互相協助、能和朋友資源你的快樂和痛苦……
5.想象:假如朋友做錯了事情,你該怎么辦?
四、 拓展升華,加深感悟。
1.師生推薦收集的名人珍惜友情的故事。
2.多篇俞伯牙與鐘子期的《高山流水》的故事,感受友情的難得,知音難覓!
3.多媒體展示:中外名人珍惜友誼的名言。
有很多良友,勝于有許多財富?!勘葋啞居ⅰ?/p>
真正的朋友不把友誼掛在口上,他們并不為了友誼而互相要求一點什么,而是相互為對方做一切辦得到的事。——別林斯基【俄】
一個朋友,嵌在一個人的心田中,如同星座在青空中一樣,某一顆星隕落了,就不能去移另一顆星來填滿她的位置?!?/p>
多一個真正的朋友,就多一塊陶冶情操的礪石,多一分戰勝困難的力量,多一個銳意進取的伴侶。——培根【法】
4.真心大回放:朋友,我想對你說。(可以是感謝,也可以是道歉……)
五、課堂小結。
是啊,友情是珍貴的,可是什么才是真正的朋友,什么才是真正的友情,大家通過今天的學習討論,都應該明白了,只要我們真誠的對待朋友,真心付出,學會寬容,就一定會收獲一份美好的友情,不論人生有幾多的風雨,朋友一定會如傘相隨!
六、范文閱讀文章:
《平分生命》《犀牛和犀牛鳥的故事》等。
電子版教案三年級語文篇6
教學要求:
1、會認“壩、漢”等10個生字,會寫“晨、漢、球”等13個生字。正確讀寫“坪壩、穿戴、打扮”等詞語。
2、能和同學交流課文中有新鮮感的句子,說一說這所學校的特別之處。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對這所小學的喜愛之情。
教學重難點:
讀出對這所小學的喜愛之情。
課前準備:
1、布置學生搜集有關我國少數民族服飾和風情的圖片、文字資料。
2、教師準備具有民族特色的音頻、圖片資料、掛圖、生字卡片。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1、展示自己找到的有關圖片,介紹自己了解的少數民族的情況。
學生展示介紹,教師提示學生著重介紹少數民族的服飾特征、生活習俗。
2、教師利用課后資料袋中的圖片,補充介紹課文中涉及的傣族、阿昌族等少數民族的情況。
二、揭示課題,范讀課文。
1、在我國西南邊疆地區,有好多民族聚居在一起,共同生活,和睦相處。不同民族的孩子們也在一所學校共同學習。這樣的一所民族小學,大家愿不愿意去參觀一下?
2、板書課題:大青樹下的小學。
3、教師配樂范讀。
三、試讀課文,自學生字新詞。
1、這所民族小學美不美?大家肯定想親自去走一趟,轉一圈。請你自己試著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生字根據注音拼讀一下,讀不通順的地方反復多讀幾遍。
2、學生試讀。
3、指名分自然段朗讀。
教師相機出示每小節中帶生字的新詞,正音、鞏固。學生感到陌生的詞語也提示一下。
四、分組朗讀,小組間比賽。
1、分小組朗讀,每組讀一自然段,各組練習。
2、各組練習后進行比賽。
五、鞏固字、詞,指導寫詞。
1、指名讀生字,新詞。
2、指導書寫課后田字格中的字。
a、著重分析指導“晨、絨、服、裝、讀、影”。并且在黑板上田字格中示范。
“晨”是上下結構,注意“辰”要拖著“日”,相互要結合緊湊。
“絨”是左右結構,由“纟”和“戎”組成,右邊的“戎”共六筆,不要漏寫。
“服”的“月”字旁要瘦一些。
“裝”是上下結構,書寫要緊湊。
“讀”是左右結構,右邊是“賣”,不是“買”。
“影”是左右結構,右邊三撇,寫得勻稱。
b、學生寫字。
3、抄寫詞語表中列出的本課的詞語。
第二課時
一、復習舊課,導入新課。
1、指名朗讀生字、新詞,檢查生字、新詞掌握情況。
2、導入:通過上一課的學習,我們已經感受到了民族小學的`美。這一課我們要朗讀感悟,我們會進一步地通過朗讀感悟民族小學的美。
二、分段讀議,加深感悟。
1、第一自然段。
a、請各自輕聲讀第一段,想一想讀完部分課文,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b、學生讀后交流。
可引導學生從上學路上的景色、不同民族學生的服飾、到校后的活動等方面想象、講述。
c、大家一邊在頭腦中展開想象一邊朗讀就能讀得更入情入境,誰來讀一讀?教師評點后再指名練習。
d、配樂朗讀這一段。
2、第二、三自然段。
a、“當,當當!當,當當!”大青樹上的銅鐘敲響了,民族學校的學生開始上課了。請各自輕聲朗讀第二、三自然段,想象一下民族小學的孩子是怎樣上課學習的,說說你是怎么知道的?
b、學生各自讀課文,然后交流。
教師引導學生結合自己認真上課的情況想象補充,譬如:大家專心聽講,窗外有猴子蹦來跳去都不去張望;大家積極開動腦筋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小手舉得高高的;讀書時整齊響亮,聲音抑揚頓挫……
c、如果你是一棵小樹、一只小鳥、蝴蝶或者一只猴子,看到小朋友們學習這么認真,課文朗讀得這么動聽,你會怎么做?
引導學生轉換角色,入境體悟窗外的安靜,體會是周圍的花草鳥蟲猴子都被教室里優美的讀書聲吸引,靜靜地欣賞,不忍打攪。反復朗讀這幾句話。
d、下課了,小朋友做些什么?操場會是怎樣的一幅情景?想象描述。朗讀有關句子。
3、第四自然段。
a、這所民族小學留給你什么樣的印象?交流感受。
b、我們參觀了這所民族小學,了解了他們上學、上課學習、下課活動的情景,多么美麗的民族小學,多么可愛的學生!參觀結束了,讓我們說上幾句道別的話。
c、齊讀這一自然段。
三、感情朗讀,比賽背誦。
1、課文寫得很美,你喜歡哪一部分?請你有感情地朗讀一下。
2、把你喜歡的部分背下來,看誰先背出來。
四、抄寫句子,加強積累。
把描寫窗外安靜的句子抄在作業本上。
五、綜合性學習。
你們的課余生活是怎么安排的?讓我們把每天的課余生活記錄下來??梢杂萌沼浀姆绞絹碛?,也可以用列表格的方式來記,以后我們再來交流。
電子版教案三年級語文篇7
【文本解讀】
這是一篇非常有趣的介紹月球知識的文章,從第一段皓月當空的美好景象落筆,與第二段中人類第一次登月后看到的月面的荒涼形成對比,突出了月球的奇異。接著列舉了一些與月球有關的不解之謎,最后以“對神秘的月球,人類還將繼續探索下去”結束。
【設計理念】以讀為本,通過創設情境,引發遐想,讀中感受月球的魅力神秘,讀中引導發現問題,激發對月球探索的愿望。
【學習目標】
1、認識八個生字,掌握“懸掛、遐想、奧秘”等詞語。指導書寫“臨、奧”等。
2、通過朗讀課文,了解月球是個什么樣的世界,以及課文提到的月球的哪些未解之謎。
3、能提出一些不懂的問題和大家討論。
【教學構想】
一、出示月色圖片,欣賞導入
1、小朋友,聽著《春江花月夜》的曲子,靜靜地仰望著這輪明月,使你想起了哪些跟月亮有關的詩句呢?
(詩人們望著月亮想象,留下了多少千古絕句。)
2、是呀,師范讀引入:
出示:夜幕降臨,一輪明月懸掛在高高的夜空,那皎潔的月光曾引起人們多少美好的遐想!
⑴自由讀。指名讀詞“懸掛”“遐想”。
⑵誰愿意把這句話讀給大家聽。
(評:你讀出了月夜的美。你讀得特別輕柔舒緩。聽了你的朗讀,讓人想得很多很多。)
齊讀。是呀,仰望天上的明月,你還會想起些什么?產生哪些疑問呢?你們真會浮想聯翩。讓我們帶著這些遐想呀問題呀一起來學習22課,板書:月球之謎,齊讀。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請小朋友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認真讀讀課文,遇到難讀句子多讀幾次。
2、剛才老師巡視了一下,有的同學在句子旁邊打上問題泡泡,還有的小朋友舉手向老師提出課文中遇到的疑惑,真會讀書。
3、現在老師看看這些詞語掌握得怎樣了:
奧秘、努力、荒漠、細菌、水藻、一項研究、估計
⑴自由讀,指名讀。
⑵你對哪個詞的理解有困惑?“荒漠”從字面上猜猜就是荒涼的沙漠,待會兒在課文中進一步深入去理解??磮D理解“水藻”:生長在水里的澡類植物,如:水綿、謁澡植物等。
過渡:這一次讀書我們又學會了這么多的新詞,你們真了不起。
⑴現在請同學們用心地再一次去讀課文,邊讀邊劃出課文提到了月球的哪些謎?
⑵隨交流出示:
月球是從哪兒來的?上面有些什么東西?它跟地球一樣嗎?
讀出了困惑的語氣,你好象在對著月亮發問呢?這是人們站在地球上產生的月球之謎。
難道這些塵土有殺菌的本領嗎?
難道月球比地球的年齡還大?
或者是月球的火山活動比地球還早?
指導朗讀,這是人們登上月球后產生的謎。
三、板塊一
自主學習月球世界。
這六個謎中,哪個謎已經解決了,找出課文的句子讀一讀。
出示:第一眼看到的是十分奇異的景色:這里的天空黑沉沉的,表面卻灑滿燦爛的陽光。月球上滿是塵土、巖石和環行山,沒有水,沒有任何生命。月球是一片荒漠。
1、自由讀,月球給你什么感覺?
(奇異、沒有生命的世界、荒涼等。)你能讀出你的感受嗎?
2、誰能聯系課文的句子說說荒漠是什么意思?是呀,誰能讀出月球帶給我們的感覺?!皾M是、任何”讀得好。
3、指名讀。點擊荒漠圖。請看圖,能把你感受到的再一次讀給大家聽嗎?讀到這里,有什么疑問嗎?這也是一個謎,這又是一個謎,這還是一個謎。通過朗讀課文句子,你們又產生了許多月球之謎,多好的讀書方法!
4、(荒漠的月球上,陽光是怎么來的?)誰能解決這個問題?
出示“地球──月球──太陽”三個星球的關系。
5、月球給我們的感受真的是那樣奇異。古往今來,為了探索月球的奧秘,人類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下面讓我們穿越時空的隧道,來到1969年7月20日,跟隨著兩名美國宇航員看看首次登上月球的情景吧!
宇航員阿姆斯特郎感慨萬千地說:“這一步對一個人來說是一小步,對人類來說卻前進了一大步?!?/p>
四、板塊二
自主探究令人費解的未解之謎。
1、人類登上了月球,看到了月球上的塵土和巖石,在實驗與探索中產生了這些未解之謎──引讀:
難道這些塵土有殺菌的本領嗎?
難道月球比地球的年齡還大?
或者是月球的火山活動比地球還早?
2、你對哪一個未解之謎最感興趣,多讀幾遍。把你最感興趣的謎讀給你的同桌伙伴聽聽,或者和同桌討論討論你的想法:
隨學情交流:
把細菌撒在從月球帶回來的塵土上,細菌一下子都死了,難道這些塵土有殺菌的本領嗎?
(“一下子都死了”多令人好奇。這是一個令人費解的謎,你通過朗讀表達出來了。)
從月球采回的一塊巖石,估計它的年齡有46億年,而在地球上只能找到40億年前的石塊。難道月球比地球的年齡還大?或者是月球的火山活動比地球還早?這又是一個謎。
(是呀,這又怎能不令人費解,這就是月球帶給人類的謎。誰還想讀?)
4、出示:
再看看用植物做的實驗的結果:
把玉米種在月球的塵土里,和在地球土壤里生長沒有明顯不同。可是,水藻一旦放進月球塵土,水藻就長得特別鮮嫩青綠。
指名讀。一旦”讀得真好。繼續交流。多么令人費解!講得好,相信你讀得好??吹竭@樣的實驗結果,你能不能也用這樣的句式對這種實驗結果產生的謎提出來。
5、剛才我們僅讀了這句話,同學們就產生了這么多的疑惑,可見月球的未解之謎僅只有這些嗎?……月球之謎還有很多很多,月球留給我們的是無窮的疑問,無窮的思考,無窮的探索。下節課就讓我們帶著這些新的謎團結合你們查閱的信息資料,舉行一個探索月球奧秘發布會,與大伙兒盡情分享你的猜想、你的探索、你的收獲。
五、書寫
下面我們來看看書上田字格上要書寫的七個生字,你認為哪一個字的書寫需要給大家提個醒。
指導:臨、奧。
六、作業超市
(選你喜歡的一個來做)
1、登陸《月亮網站》或者《天文探索》,結合資料袋,查閱你所最關注的問題。
2、搜集摘錄描寫月亮的詩句。
電子版教案三年級語文篇8
目的要求
1、感受燕子的活潑可愛和光彩奪目的春天的景色,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學會按一定的順序、抓住特點觀察事物的方法。
3、學會本科生字、新詞,運用圖文集合的方法,抓住重點詞、句、段理解課文內容。
4、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
抓住重點詞、句、段,體會燕子的可愛和生機勃勃的春天的景色。
教學難點
理解最后一句話的意思。
教具學具
自制幻燈片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默讀導讀部分,了解本組教材的內容和要求。
二、指導學生看圖
1、微機出示燕子圖讓學生說說燕子的形狀
2、微機出示插圖看圖敘述圖意
①按由近到遠的順序觀察春天的景色
②觀察近處空中的燕子
③觀察遠處落在電線上的燕子
三、檢查預習:
1、默讀課文,說說燕子是什么樣子的,燕子飛行時有什么特點。
2、指名分段朗讀課文
四、圖文結合理解課文內容
1、理解第一自然段
(1)、默讀思考:
投影:
1、燕子的外形特點
2、燕子的性情特點
(2)、討論解答
(3)練習背誦
2、理解第二自然段
(1)看圖說說春天的特征
春天的柳樹有什么特點
理解聚攏、像趕集似的、體會寫法
想想光彩奪目的春天是什么樣的
(2)理解生機和最后一句話的意思
感情朗讀想象畫面
練習背誦
3、圖文對照理解3-4自然段
微機出示畫面
①、理解第3自然段
觀察飛行中的燕子
指明讀第三自然段想象作者是怎樣描寫的
抓住重點詞語理解句子
看圖說說燕子飛行時的特點
②、理解第4自然段
觀察落在電線上的燕子讀讀第自然段
抓住重點詞語深入理解課文五線譜、音符各指什么?理解最后一句話的意思。
指明讀比喻句,體會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③、練習背誦
五、作業:感情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第二課時
一、感情朗讀課文,體會寫法
1、自讀課文,說說每個自然段寫的是什么
2、討論交流:
課文從幾個方面描寫燕子的?分別寫了燕子的什么特點?
二、指導、檢查背誦
1、自讀課文,完成思考練習第3題(出示幻燈片)
2、指導學生按自然段背誦
3、檢查背誦(小組互查教師抽查)
三、指導識記生字、詞
1、出示生字(幻燈片)抽查讀音
2、說說記字方法重點指導俊、攏、奏的寫法
3、練習書寫思考練習第4題的詞語
四、作業
1、熟練背誦課文
2、預習海上日出
板書設計:
羽毛
外形翅膀
尾巴
贊熱
燕子 飛回增添生機美愛
春大
姿態優美天自
飛行速度快然
心情高興
停歇電線曲譜
燕子音符
教學札記:
學生在觀察圖畫時比較盲目,沒有按照一定的順序觀察。教學中應引導學生有重點、有目的的觀察圖畫,并結合課文理解重點詞句。
電子版教案三年級語文篇9
《麻雀》:
教學目標
1、認識“樺、胸”等5個生字。會寫“郊、散”等12個生字。能正確讀寫“郊外、散步、胸脯”等14個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聯系上下文,讀懂文中的語句。
3、了解列寧用愛鳥之情感染、啟發孩子放鳥歸園的故事,體會列寧愛鳥更愛孩子的情感,懂得知錯就改是誠實的表現。
教學重點、難點
1、了解列寧用愛鳥之情感染、啟發孩子放鳥歸園的故事內容。
2、引導學生透過人物的言語和神態來領會人物的心理活動。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學習單元導讀,了解名人,回顧各自了解的名人,初步認識名人,從平凡的生活中認識名人,感悟名人的崇高與偉大。
布置單元閱讀內容——讀名人故事,了解名人。
二、板書課題,就課題提問
灰雀是什么樣的?課文圍繞灰雀主要寫了誰和誰的什么事?
三、初讀課文,學習生字,整體感知,理清課文脈絡。
重點指導讀準“散(sàn)步”、“胸(xiōng)脯(pú)”、“白樺(huà)樹”。注意“誠”“病”“蹦”要讀后鼻音。
課文圍繞灰雀主要寫了列寧和一個小男孩的事。
結合課前查閱資料,大致交流對列寧的了解和印象。
四、品析課文1-2小節5灰雀教學設計與反思
1、看圖感受灰雀的可愛,畫出描寫灰雀可愛的句子,品析。
交流各自從哪些詞感受到灰雀的可愛:如“粉紅深紅來回跳到婉轉地歌唱非常”等感受灰雀的樣子可愛,活潑歡快,充滿著升級和活力,結合書上插圖,從灰雀所處的環境來感受灰雀的可愛。嚴寒的冬天,萬物凋零,高大的白樺樹枝頭就是灰雀的舞臺,他們盡情歌唱,來回跳動,給這個公園帶來了活力。角色體驗,讀中感悟灰雀的歡快可愛,激發孩子們對灰雀的喜愛之情,推己及人,充分感受列寧和小男孩對灰雀的喜愛。
2、這樣的灰雀,是誰的最愛?讀句子“列寧每次走到百花樹下……還經常給它們帶來面包渣和谷粒?!睆摹懊看巍肌洺!鐾斌w會列寧愛灰雀。結合上文,理解“每次”的具體含義。“他每天到公園散步?!币簿褪撬焯於紒砜催@些灰雀。這些灰雀給列寧帶來了什么樂趣呢?“有一年冬天,列寧在郊外養病?!?/p>
創設情景,讀描寫灰雀的句子,想象病中的列寧看到這些灰雀,仿佛……(如,忘記了病痛;感受到生命的活力;……)列寧對灰雀不僅是人對鳥的喜愛,更多是一種關于生命的對話。
3、師引讀”一天,列寧又來到公園,走到白樺樹下,發現……生讀“那只胸脯深紅的灰雀不見了。他在周圍的樹林中找遍了,也沒有找到?!睆摹罢冶榱恕薄皼]有找到”感受列寧的擔心,焦急,失望……結合上文,列寧在養病,病中的列寧“找遍”了樹齡,想象,他在每一樹下,仰望……在每一棵樹下,低頭尋覓……
4、結果,這只灰雀找到了嗎?
讀文“第二天,列寧又來到百花樹下,果然又看到那只灰雀歡蹦亂跳地在枝頭歌唱?!辟|疑:列寧是怎么找回這只灰雀的?從中你體會到什么?
五、指導書寫生字。
獨體字“步”、“者”書寫時筆畫要舒展。
第二課時
一、回顧
齊讀課題,復習提問,這是三只什么樣的灰雀呢?可是,當列寧發現了那只胸脯深紅的灰雀不見了,他是心情怎樣?做了些什么?
二、 研讀課文三——10小節
1、自由讀文,讀好人物對話的語氣,體會心理
2、第一次對話
“孩子,你看見過一只深紅色胸脯的灰雀嗎?
”沒……我沒看見?!?/p>
聯系上文,角色體驗,讀出列寧的擔憂和焦慮。
結合生活體驗,體會省略號的用法,讀出孩子說話時吞吞吐吐的語氣。
引導感悟:小男孩的回答,讓列寧聽出了他什么樣的心聲?如:愧疚,知錯,善良。
從男孩的回答中,你們聽出了什么?那只失蹤的灰雀到底去哪兒了?比較,灰雀非常惹人喜愛,不僅吸引了列寧也吸引了小男孩。列寧愛灰雀,是仰望它們,看它們在枝頭自由跳動,聽它們婉轉地歌唱,男孩喜愛灰雀,于是,把灰雀“捉”走了。聯系課文《兩只鳥蛋》,感悟和鳥類和動物的相處之道。
3、第一次對話,列寧聽出了名堂,“找”到了灰雀在哪兒,他是怎么成功找回灰雀的呢?指名分角色讀列寧和小男孩的對話。從對話中,感悟列寧對灰雀的牽掛,失蹤的惋惜,以自己對灰雀的濃情震蕩著同樣愛灰雀的善良男孩的心,終于,讓男孩克服自我,做出了有力的承諾“一定會飛回來!”
4、練讀對話,體會人物心理。
三、研讀課文第11——13小節
1、鳥兒重回大自然,又在枝頭歡蹦亂跳地歌唱,列寧的心情怎樣呢?
2、然5灰雀教學設計與反思而更讓列寧高興的是什么呢?
3、此時此刻,這個在樹下低著頭的男孩,心情很復雜,他想……聯系課文,引導孩子們從男孩的角度感受列寧的循循善誘和善解人意,歲孩子的尊重理解,對孩子的真愛。
四、總結深化
各自談收獲和體會。
五、拓展延伸讀列寧的故事,閱讀其他名人的故事。
電子版教案三年級語文篇10
《童年的水墨畫》
教學目的
指導學生按一定的方法欣賞兒童詩,激發學生閱讀兒童詩的興趣,并能進行簡單的模仿創編。
教學重點
欣賞詩歌的語言美、畫面美,感受童年的快樂。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準備
課件、學生準備采蜜本(摘錄本)
課前分發印有《童年的水墨畫》的紙張,讓學生自己預習,并進行一定的摘抄。
教學過程
一、創設閱讀情境,激發興趣
播放歌曲《童年》。
簡介你認識的高洪波。
師三年級 導語:這節課讓我們來欣賞兒童文學家高洪波的《童年的水墨畫》。
二、交流摘錄筆記,感知大意
1、在每小節的標題后面加上一個表示動作的詞,概括主要內容。
2、說說詩歌描繪了怎樣的畫面。
三、感悟詩句優美,欣賞畫面
1、從學生摘錄的詞句入手,引導品味一節詩的語言美,畫面美,并進行朗讀。
2、提煉欣賞方法。
3、學生自己按方法欣賞其它詩節。
4、交流,師引導點撥,并指導朗讀。
四、動筆仿詩,抒發情感
1、說說童年生活的一些片斷,再小組合作,模仿詩歌,試編詩歌。
2、交流所編的詩句。
七、總結,布置作業
1、補充采蜜本。
2、繼續閱讀兒童詩。
電子版教案三年級語文篇11
一、導入課題
1、茫茫宇宙,有著數不清的星球。今天,我們要走近地球的近鄰──月球。(課件,板書:月球)每當夜幕降臨,一輪明月懸掛在高高的.夜空,那皎潔的月光曾引起詩人們多少感慨與遐想!你們都知道哪些描寫月亮的詩句?
(生指名說)
2、(課件)回想著這樣的美景,你來讀一讀這句話好嗎?
(指名讀)
3、你們看到月亮,又會產生怎樣的遐想呢?
(指名交流)
4、(課件)請大家自己讀一讀這段話?誰愿意讀大家聽?
(指名讀)
5、(課件)直到1969年7月20日,美國的兩名宇航員,帶著人類的無限夢想,首次登上月球,從此人類開始探索月球之謎。
(板書課題)
6、今天我們也開展一次登月行動,其探索月球的奧秘。請同學們齊讀課題。
二、學習課文
1、本次登月行動分三步進行,登月成功后會有一個更大的驚喜等著你們:
請看第一步(課件:閱讀資料)指名讀。
課文就是我們的學習資料,請同學們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標出自然段。開始吧?。ㄉ宰x)手勢告訴大家有幾段。注意:省略號在這里占了一段的位置,算作一段,所以共有8段。
2、祝賀大家,向月球邁進了一大步,請看登月行動第二步(課件:欣賞圖片)指名讀。
這里有四幅圖,你了解哪幅圖給我們介紹一下:
⑴登月照片;
⑵環形山;
⑶月球上的巖石;
⑷在月球上留下的腳印。
3、同學們,加油呀!我們要邁開登月行動最關鍵的一步了,請看要求,指名讀(課件:找出謎團。)請大家默讀課文,課文告訴我們哪些謎團?其中哪些是已解之謎?哪些是未解之謎?請在旁邊做批注。
(生讀文思考)批注完成的同桌可以交流交流。
4、恭喜大家,你們順利完成了登月行動,踏上了神秘的月球,現在,驚喜出現了,我們要在月球上召開一次月球奧秘交流會,把課文中的月球奧秘告訴大家,你要先用一句話概括你交流哪方面的信息,再用自己的方式進行具體介紹,你們認為可以用那些方式介紹?(讀文、用自己的話說)請大家準備一分鐘。
5、月球奧秘交流會正式開始,指名……
2~6段處理方法:交流后指導朗讀。
第2段:看到月球,你有一種怎樣的感覺?(荒涼、奇異)
美國宇航局經過8年的艱苦努力,終于使人類和月球親密接觸了,我們也解開了心中的一個大謎團:月球上有什么?所以現在我們用1分鐘時間,就能用語言把月球世界介紹給大家,你想介紹給誰呢?(指名說)好,就用你的朗讀去介紹吧?。ㄉ杂勺x第2段)
6、同學們,誰有新的奧秘要交流?指名讀文3—6段,指名分段讀,逐段指導朗讀
對月球的了解引出了更多的謎團,月球真是太神秘了,自己再來讀讀這些難解之謎吧?。ㄗ宰x)
7、探索月球奧秘的過程中,人們只發現了這些難解之謎嗎?你從哪知道的?
(知道省略號表示列舉沒有窮盡)
你通過課前的資料收集,了解到哪些月球知識?和我們分享一下好嗎?聽了他的介紹,你有什么疑問嗎,(生提出自己的謎團)你們一人說現象,一人提問題,就像作者寫3~6段的寫法一樣,真棒,你們也續編了課文呢!
8、誰還有資料介紹嗎?請四人小組內交流并相互提出自己的疑問,資料和質疑都有價值的同學,請組長給他們一個獎勵。
9、小組交流中,同學們又了解了許多月球之時,并能提出自己的疑問,下節課我們繼續交流。請看這個課外閱讀(課件)自己讀一讀,下節課我們學習。
10、請同學們到作業超市里去選擇自己喜歡的作業:
⑴收集描寫月亮的詩句,把喜歡的抄下來。
⑵繼續查找關于月球的資料。
⑶把你了解到的月球知識講給伙伴或父母。
電子版教案三年級語文篇12
教學目標:
1、認識“扇、郵、仙、枚、爽、柿”6個生字,會寫“扇、郵”等6個生字。正確讀寫六個生詞。
2、結合生字能夠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句子。
教學難點:
準確把握每個字的筆順。
教學課時:
15分鐘
教學方法:
情景導入法、提問法、比較法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揭示課題
1、教師談話導入新課。
小朋友,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首小詩,(播放課件)秋天的顏色
谷子說:“秋天是(金黃)的?!备吡徽f:“秋天是(紅色)的?!泵藁ㄕf:“秋天是( )的?!?/p>
松樹說:“秋天是( )的?!?/p>
土地說:“秋天是( )的?!?/p>
讓我們大家一起將這首小詩填完整,好嗎?
(學生用所學習的詞語來表達,教師肯定他們的回答。)
師:秋天的色彩真多呀!有位朋友告訴我:“秋天是五彩繽紛的。”想不想去看看?讓我們一起走進《秋天的雨》。
2、齊讀課題。(板書:秋天的雨)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檢查生字詞。
(1)集體反饋。利用多媒體課件出示帶有生字的句子,重點強調“扇、爽”的讀音,并重點強調“爽”字的筆順。
(2)結合生字朗讀文中的句子。
(3)誰愿意當小老師領著大家讀一讀所學的生字?
三、種水果游戲:
教師在黑板上畫上兩棵大樹,將學生分為兩個大組。教師出示寫有生字的梨子卡片,看哪組學生能夠將果子上的字音讀準。哪個組就種上一個梨子,哪個組種的多就是識字小能手。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的生字。
五、布置作業。
1.將今天所學的生字抄寫四遍,并組兩個詞。
2、朗讀兩遍課文。教學反思:
《秋天的雨》一課,主要體現了如下一些特點:
一、老師出示有關與課文有關聯的小詩,讓學生一邊想一邊填詞并想向秋天的色彩,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收到了很好的效果。通過小詩的學習把學生帶入課文。這樣閱讀課文就不會太枯燥無味。
二、先讓同學開始讀文整體感知課文,并找出生字。教師出示PPT,然后分別找個別同學讀,其他同學糾正其讀音。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讀音并與文中語句結合,學習完生字后能夠準確的讀通順帶有生字的句子。
三、教師特別的將易錯生字或特殊生字的寫法點一下,有利于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筆順。
本節課最大的特色就是以學習生字為主,讓學生在結合句子學習生字并在游戲中鞏固生字。一直以來,我總覺得學語文是為了生活,生活中又處處是語文,只有將生活與學習結合起來,注重學生的體驗,實現“語文生活化,生活語文化”。
電子版教案三年級語文篇13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講述這個故事,知道小豬、小牛、小猴誰做得好,體會三個動物的美好的品格。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特別要注意讀出對話的語氣。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體會三個動物的品格。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三課時
一、復習檢查
1、生字詞
2、指名口述課文的第一部分
二、精讀第二部分
1、理解課文內容
聽課文錄音(第二部分,完成練習)土地爺爺夸——————(誰)———————(怎么樣)
討論并理解有關語句“舔了舔舌頭”、“節儉”、“滿滿的”等
板書:憨厚節儉聰明能干
2、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1)邊讀邊想象每個人說話時是什么語氣,說話時的心情怎樣,該怎樣讀才正確。
(2)同座位互讀
(3)分角色朗讀(讀中指導讀小豬說的話)
(4)同座位分角色練讀
3、指導口述這部分內容
(1)看板書,自己練習
(2)指名口述
(3)分角色口述
三、總結全文
1、默讀課文
2、討論小豬、小牛、小猴在處理得到的三袋麥子上,誰的做法好?為什么?
3、小結
四、作業
1、抄寫詞語
2、將這個故事講給家人聽
五、作業。
1、聽寫詞語(麥子禮物保存防止食品神秘收獲拜訪)
2、組詞
良()防()秘()般()
食()訪()密()搬()
3、講故事。
個人評分:————————
電子版教案三年級語文篇14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4個生字,并積累表示聲音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是按總分的結構來寫的。
3、知道愛迪生從小愛問問題、愛動腦筋、敢于實踐,后來成了的科學家。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揭示課題
1、出示圖片簡單介紹愛迪生。
2、出示課題指名讀
二、出示閱讀要求,學習課文
1、按要求自學課文
2、學生自學
三、交流閱讀情況
(一)學習生字新詞
1、讀詞語
2、學習“孵”
3、學習“摟”
4、理解“哦噓哦噓”“篤篤篤”
(二)交流課文主要內容
1、指名交流
2、小結
(三)交流他是個怎樣的孩子?
四、學習1-7節
1、輕聲讀讀課文1-7節,劃句子。
2、出示三句問句指導朗讀
3、齊讀第一節,指名讀三句疑問句。
4、小結
5、自讀1-6節,完成填空
(1)指名交流。
(2)師生合作讀
(3)小結、板書
6、說話練習
7、小結
8、讀1-7節
五、學習8-12節
1、按學習步驟自學8-12節。
2、指名交流填空
3、討論愛迪生傻不傻。
4、小結
六、說寫練習
1、出示練習1
(1)自己說一說。
(2)指名交流。
2、出示練習2
(1)同桌互說
(2)指名交流
電子版教案三年級語文篇15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重量單位噸,知道噸在實際中的應用,初步建立1噸重的觀念,知道1噸=1000千克。
2、能進行質量單位間的簡單換算。
3、通過觀察、比較和猜想推理等活動,培養學生對物體質量估測意識和能力,能在實際生活中解決一些相關的問題。
教學重難點
1、重點:建立質量單位“噸”的概念及噸與千克的換算。
2、難點:建立質量單位“噸”的概念。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1、創設情境
教師創設一個生活情境:同學們看,今天小熊、小馬、小牛和小鹿相約要去森林公園玩。路上有座橋,上面寫著:限重1噸。(出示課件)??吹竭@你想提出什么問題?
從而引發學生提出問題:“噸”是什么?限重1噸是什么意思?小動物們能過橋嗎?……
2、了解學習起點
師:關于“噸”的知識,同學們已經有哪些了解?指生回答。
(根據幾個班的教學實踐,每班都有少數學生知道:噸是一個很大的質量單位;有大貨車、有的電梯上看到“噸”;還知道1噸等于1000千克……)(出示貨車圖)
3、談話揭題
師:同學們對“噸”的知識有不少的了解,那么“1噸”到底有多重?噸與千克又有什么關系呢?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噸的認識”
[抓住孩子的“童心”,由孩子們喜愛的小動物去森林公園玩的生活情境導入,激發學習興趣。了解學生的認知起點,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來確定教學的側重點,做到有的放矢。]
二、新授
(一)親身體驗,建立“1噸”的概念
師:“1噸”到底有多重呢?
1、搬一搬
(1)師提出1袋10千克的大米,向學生介紹。
(2)每組發給1袋10千克的大米,從前往后傳一輪,并說說感受。
(有的學生說輕,有的說重)
(3)讓學生選出一名“大力士”來搬大米??此淮文馨釒状@樣的大米。
(學生站著,教師一袋一袋的遞加,直到搬不動。要求其他學生喊“加油”,并認真觀察“大力士”的表現。搬后請“大力士”說說感受。)
(4)想象推算。
讓學生想象如搬2袋、3袋……感覺如何?
引導推算100袋共重10千克乘以100等于1000千克。
1000千克也就是1噸。板書:1噸=1000千克
2、抱一抱。
(1)同桌互相抱一抱,抱后相互交流各自的體重和感受。
(2)想象:如一起抱2個人、3個人有什么感覺?
(3)推算:如果按每人25千克計算,小組4個人共重多少千克?
“老師,老師,那我們全班同學加在一起有沒有1噸重啊?”一位高個的男生喊道。這時我抓住時機,先引導推算出40位同學約1噸重,再請全班同學起立(全班只36人),還請一位聽課的老師加上我自己(共約1噸),一起“跳一跳”。(感受一下1噸物體落地的感覺)
3、小組討論:生活中還有哪些物體的重量約1噸呢?介紹用字母“T”來表示。
4、舉例說說生活中哪些物體的重量要用“噸”作單位?為什么?
師: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什么時候會用到噸做單位呢?1噸大約等于()頭牛(500千克一頭牛)一桶油100千克()桶水泥50千克()袋?
(1)很多物體重量的總和;(如100袋大米;50桶水等)
[“噸”對孩子們來說是抽象的,通過讓學生搬10千克的大米,抱一抱同桌等實踐活動。讓學生推算、估計、想象。并通過“大力士搬大米”、“全班同學加老師跳一跳”的游戲活動。讓學生在親身體驗的基礎上,借助“100袋10千克的大米”、“40位同學的體重”等具體實物幫助學生建立起“噸”的概念表象。在體驗的基礎上讓學生通過推理和想象幫助學生建立“噸”的概念,同時培養學生對物體質量的估計能力。]
(2)很重的物體的重量;
小熊400千克
小馬300千克
小牛500千克
小鹿100千克
小熊,小馬,小牛和小鹿,他們能一起過橋嗎?誰來回答,限重1噸,他們不能一起橋。
(如鯨的體重,大象的體重;厚街標志的雕塑,海月巖公園的石頭等)
(3)交通工具的載重量;
說一說生活中什么東西的重量大約是1噸?
師:猜一猜,什么叫載重量?(最多能承受的重量)如:電梯的載重量大約是1噸;(大約20個大人)一輛卡車的載重量大約是10噸。如果超過這個重量,就是超載,極有可能出危險。汽車超載不僅毀壞地面,還威脅到人身安全,被大家叫做“公路殺手”。因此我們平時坐車是要千萬小心,不要擠車或電梯,萬一超載很危險。
生活中用噸作重量單位的東西有很多,如鋼鐵、水泥、煤等等。
5、填上合適的質量單位
(1)貨車載重4()
(2)明明體重35()
(3)一個雞蛋的重量是50()
(4)我國廣東籍的舉重運動員陳燮霞,在奧運會上以212()的總成績打破奧運會記錄并獲得08年奧運會首面金牌。
(5)虎門港碼頭停泊的一艘貨輪能載重30()
(二)噸的單位換算
噸和千克的關系:師:我們已經知道了1噸=1000千克,你會進行單位之間的換算嗎?(課件出示)
(1)一只河馬約重那3噸,想一想:3噸=()千克?5噸呢?你是怎么想的?
(2)一只大象重約6000千克=()噸你怎么想?
四、應用
1、把合適的體重與對應的動物連起來。
[利用“噸”知識,結合生活實際對學生進行交通安全教育。]
2、解決導入時主題畫的問題
(出示畫面并出示每只動物的體重)
小熊400千克
小馬300千克
小牛500千克
小鹿100千克
小熊,小馬,小牛和小鹿,他們能一起過橋嗎?誰來回答,限重1噸,他們不能一起橋。
它們能同時過橋嗎?為什么?你有什么方法讓他們過橋嗎?
3、課后延伸(數學日記)
回家,了解一下你家每月的用水量是多少噸。如果每月少用1噸水,你認為能做到嗎?跟爸爸、媽媽商量一下,可以采取哪些節水的方法?請寫一篇數學日記。
五、總結
師:學了這節課同學們有什么新的收獲?
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數學日記”能拓展學生思維的空間,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體驗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同時滲透節約用水的思想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