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簡單語文教案
作為一名教師,時常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優秀的一年級簡單語文教案要怎么寫?下面給大家整理一年級簡單語文教案,希望對大家能有幫助。
一年級簡單語文教案篇1
設計說明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低年級的識字教學要讓學生“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由此,依據文本特點,借助生動有趣的語言環境,以形聲字教學為主體,著力體現識字教學的多樣化。教學中,將分類識字與隨文識字緊密結合,引導學生自主發現漢字特點,循序漸進地掌握形聲字的造字規律,使學生在情境中識字,在畫面中感知,在誦讀中理解,在游戲活動中習得識字方法,從而激發學生識字興趣,從喜歡漢字走向自主識字。
課前準備
1.生字卡片,制作多媒體。(教師)
2.預習生字,做字卡。(學生)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圖片導入,激趣說話
1.多媒體出示“蜻蜓、蝴蝶、蚯蚓、螞蟻、蝌蚪、蜘蛛”六種動物的圖片。激趣談話:今天,老師請來的幾位小客人是誰?你能讀出它們的名字嗎?(學生讀出名字,出示相應漢字,看字讀詞。)
2.結合圖片,說話練習。教師指導學生運用“誰在哪兒干什么”的句式,說說圖上的內容。例如:蝴蝶在花叢中捉迷藏。
3.過渡:同學們,這些小客人在和我們捉迷藏,它們藏在了一首兒歌里。快來找一找,認識一下它們吧!(板書課題:動物兒歌)
設計意圖:針對低年級學生形象思維強的特點,圖片可以直觀引起他們的學習興趣,他們遇到感興趣的圖片會積極表達、樂于表達。從而抓住契機,訓練說話,既突出動物的主題,又與課文內容建立聯系,巧妙地為新知學習做好鋪墊。
二、初讀兒歌,識記形聲字
1.教師范讀兒歌,學生找一找兒歌中的動物朋友。學習“蜻、蜓、螞、蟻、蜘、蛛”六個生字。
(1)(出示蟲字旁的六個生字)學生自由讀兒歌,圈畫出動物的名稱,自己練習讀兩遍詞語。
(2)教師指導學生觀察漢字的特點,發現規律。(這些漢字都是蟲字旁,表示屬于昆蟲類,與動物有關。這幾個字都是形聲字。)
2.組織學生展開識記生字游戲。
(1)找朋友。(老師手里拿蟲字旁,學生手里分別拿“青、廷、馬、義、知、朱”。口令:我是螞蟻的螞,我的朋友在哪里?拿“馬”的學生跑過來,并對口令。)
(2)編字歌。教師示范編字歌的語言形式,再讓學生嘗試自己編。(出示“蜻蜓”的“蜻”——蟲字旁遇到“青”,伸出手來交朋友,“蜻、蜻、蜻,蜻蜓的蜻”。其他生字都用這樣的句式編字歌。)
3.教師相機在黑板上貼字卡,引導齊讀生字。
4.學生再次熟讀兒歌,遇到不認識的字借助拼音正確認讀。
設計意圖:根據文本特點,先集中識記蟲字旁的形聲字,在自主發現中了解形聲字的造字規律。借助游戲,運用有序語言識記形聲字,再將生字組詞遷移到句子中,嘗試讀文,體現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文的教學理念。這樣的設計便于學生發現漢字的特點,樹立歸類識字意識。
三、誦讀兒歌,隨文識字
1.分句朗讀,畫出生字,方法識記。
(1)齊讀第一句。學習“迷”和“藏”。(A.自主選擇識記方法。如“迷”字可以猜字謎“螞蟻搬走大米”。B.擴詞。C.讀兒歌,學生做動作表演“展翅飛”。)
(2)齊讀第二句。學習“造、食、糧”。(A.采用形聲字識字法和部件組合方法,同桌交流。如“糧”字和米有關,所以是米字旁加個“良”。B.擴詞。C.朗讀本句,結合圖片與生活,說一說蚯蚓和螞蟻有什么特點。)
(3)自由讀第三句。學習“網”字。(A.朗讀,看一看哪個字最有趣。問:你見過蜘蛛網嗎?哪位小畫家來畫一畫?指名畫“一張網”。B.字理識字:出示“網”字的字理演變過程。組詞語:一網打盡、天羅地網。多種形式接讀上下句。)
2.利用字卡,鞏固生字。
(1)小組合作活動:一名學生拿字卡當“小老師”,其他組員搶答字卡上的生字,若有讀錯的情況,由“小老師”更正并教會。
(2)開火車游戲,認讀字卡并組詞。
3.送字回文,齊讀課文。思考兒歌中的小動物們都在干什么。
4.指名邊做動作邊讀課文。
5.你最喜歡哪種小動物?讀出你的喜愛之情。
6.小組合作表演讀課文,集體展示賽讀。
設計意圖:隨文識字是提高識字效率的有效策略。漢字只有放在具體語境中才更容易被學生理解。因此,在隨文識字中采用豐富多彩的識字方法,再借助做動作朗讀、表演朗讀等多種形式理解兒歌,巧妙地將識字和閱讀結合起來,從而使學生在識字的同時,展開生動有趣的學習活動,聯系生活理解文本內容,激發其對自然的熱愛之情與探索興趣。
四、指導寫字,課堂總結
1.觀察會寫字,選擇最喜歡的一個字,說說它是怎樣寫的。
(1)“間、網”注意門字框和同字框要寫得上下一樣寬。(寫字兒歌:門字框要立穩,上下寬度要一樣。)
(2)“池”字注意最后一筆要舒展。(小口訣:豎彎鉤真美麗,長長尾巴翹起來。師生邊說口訣邊書空關鍵筆畫豎彎鉤。)
(3)“歡”字要注意左邊又字旁最后一筆變成了點,右邊最后一筆是捺:要寫得舒展,還要有輕重變化和頓筆。(歌訣:又字旁,有變化,捺筆要變小小點。學生邊說筆畫名稱,邊在書上描紅。)
2.教師著重指導“造、迷、運”。
(1)明確筆順:走之旁的字要先寫里面,后寫走之旁。
(2)示范書寫:學生觀察并書空,發現并把握寫字節奏。(筆順口訣:走之旁,真辛苦,先裝貨物再趕路。)
3.學生描紅,每字對比書寫兩個。
4.總結:同學們,這節課你們又交到了許多動物朋友和漢字朋友,希望大家用愛心對待自己的朋友,這樣我們才能看到——接讀板書上的內容“蜻蜓展翅、蝴蝶飛舞、蚯蚓松土、螞蟻搬家、蝌蚪游水、蜘蛛結網”的情景。
設計意圖:低年級寫字教學是一項重要的任務,是關系到學生終身發展的基本功。教學中,先由學生自主觀察發現每個漢字書寫的注意點,再運用通俗的歌訣幫助學生記憶寫字要領,有效增強寫字的趣味性,使學生的寫字能力循序漸進。結尾處結合板書啟迪學生熱愛自然、關愛動物,體現出語文課程的人文性。
教學反思
本節課設計著力體現“三重”,即重歸類、重情境、重方法指導,真正引導學生在具體情境中識字,在快樂活動中識字。
1.集中識字與隨文識字有機結合。本課的識字任務是12個,根據文本特點將其分為蟲字旁的形聲字和其他生字兩部分進行分類教學。先讓學生結合生動有趣的圖片認識動物,發現蟲字旁的形聲字的造字特點,并以此為出發點習得了識字方法;再結合多種形式朗讀兒歌,落實其他的識字教學任務,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樹立了歸類識字的意識。隨文識字時,漢字在文本中時而跳脫,時而融進有趣的語句,深深吸引著學生的興趣,提高了識字課的效率。
2.創設情境,激發興趣,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低年級教學應從學生的興趣出發設計符合年齡特點的識字游戲與朗讀活動。因此,在上課伊始,利用多媒體圖片,創設情境,運用“誰在哪兒干什么”的句式,激發表達欲望;在隨文識字過程中,以多種游戲活動為載體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在指導寫字環節中,采用通俗易懂的編歌訣方法讓學生輕松掌握寫字要領。進而促進學生語文能力的提升。
一年級簡單語文教案篇2
一、活動目標:
1、通過了解中國戲曲這種藝術,培養學生熱愛中華文化感情和振興國粹的責任感。
2、了解中國戲曲的基本知識,鑒賞中國戲曲。
3、引導學生對舞臺藝術產生興趣,培養學生高雅的藝術情趣。
4、以了解欣賞中國戲曲為中心,培養學生的綜合語文能力。
二、活動重點:
以了解欣賞中國戲曲為中心,培養學生的綜合語文能力。
三、活動前準備:
1、課前指導學生通過各種途徑搜集有關戲曲的資料、感受戲曲的魅力,可
以去圖書館查閱,也可以以網查網。
2、要求學生搜集有關潮汕地方戲潮劇的資料,平時在家多聽聽戲曲,看看
戲曲表演,和長輩聊聊戲曲方面的`知識。
3、把學生分成四組,每組推選一位組長,準備表演一段地方戲曲,畫一張
臉譜,自行制定競賽口號和組名。
4、教師準備好多媒體和設備,沒條件地區可以準備好錄音機,戲曲磁帶、
投影儀。
四、活動時間:
二課時
五、活動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3分鐘)
教師課前播放《唱臉譜》歌曲,調動學生活動情緒,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二、漫談中國戲曲
(一)中國戲曲的起源和形式。
教師提問:中國戲曲源遠流長,是一門古老的藝術,那么你對她的起源和形成了解多少呢?學生根據自己搜集的資料自由作答。
教師歸納:中國戲曲的起源很早,在上古原始社會的歌舞中已經萌芽了,但它發育成長的過程卻很長,經過漢、唐、直到宋、金才形成較完整的戲曲藝術形態,戲曲主要是由民間歌舞、說唱和滑稽戲三種不同的藝術形式綜合形成的。
(二)幾種常見的戲曲種類。
教師提問:中國戲曲是一種傳統藝術,它的種類多種多樣,同學們,你們聽過哪些種類的戲?能說出名字來嗎?
學生自由作答,以自己了解的戲曲種類說說
教師小結:中國戲曲種類繁多,幾種常見的戲曲種類有京劇、越劇、昆劇、黃梅戲等,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戲曲種類。比如我們潮汕地區的傳統戲曲就是潮劇(這一環節意在激發學生的興趣,引導學生從感情和知識等走近戲曲,為下面活動的展開作好鋪墊。)
三、中國戲曲名段賞析
教師播放幾首不同種類的戲曲名段,讓學生在欣賞后分別判斷出它們的戲曲種類來,并自由談談它們各自不同的藝術特點。
(一)京劇《蘇三起解》(旋律優美、婉轉,節奏鮮明,唱腔流暢明快,被稱做“東方歌劇”。)
(二)越劇《天上掉下一個林妹妹》(樸素高潔,細膩動人的真實感和深沉含蓄,清麗典雅的藝術美。)
(三)黃梅戲《女駙馬》(發展壯大于安徽安慶一帶,它是民間的山歌小調發展而成,曲調悠揚委婉,優美動人。)
(四)豫劇《花木蘭》(生活化,平面化,質樸本色,雅俗共賞。)
(這一環節意在讓學生充分地欣賞感受不同風格的戲曲,培養他們高雅的藝術情趣。)
四、我和戲曲
導入:剛才大家談得很好,對中國戲曲這門古老的藝術表現出濃厚的興
趣,現在讓我們繼續走近戲曲。
(一)教師展示臉譜
師:臉譜是戲曲中一個很重要的表現形式,臉上涂滿的油彩代表不同人物的不同性格,大家現在看老師展示的這幾張臉譜,現在請你猜猜這些人物分別是誰?(各小組進行競賽搶答,答得多答得對的為優勝組)
關公孫悟空包公程咬金
(二)學生展示臉譜
師:剛才我們看到了一張張韻味十足的臉譜,那么,現在請同學們把你們嘗試去做的幾張臉譜也拿出來展示一下吧!(各小組派一名學生上臺展示臉譜作品,并作簡單介紹,介紹作品代表的人物和展示的性格特點,師生掌聲鼓勵)
(三)學生自由暢談感受
第二課時
一、愛我們家鄉戲——潮劇
師:同學們,我們剛才所展示的臉譜,都讓我們真正感受到中國戲曲的高
超藝術天賦,同學們的熱烈反應,可見已對中國戲曲這門古老藝術表現出濃厚的興趣,現在就讓我們繼續走近戲曲。進入我們潮汕地區傳統戲劇——潮劇,相信在潮劇的天地中我們同樣能得到美的享受。
1、教師簡介潮劇的起源
潮劇又名潮州戲,用潮州方言演唱,是形成于廣東東部、福建南部的古老的地方劇種之一,潮劇歷史悠久,屬元明南戲的一支,在明代稱為潮腔、潮調,唱腔以輕婉抒情見長,清麗悠揚,著名潮劇演員有張長城、范澤華、姚璇秋、方展榮等。
2、欣賞潮劇名段《荔鏡記》《蘇六娘》《柴房會》
3、我來唱一段
師:剛才我們已聽了幾段精彩的潮劇名曲,同學們已經能深深地感受到潮劇的唱腔,獨特韻味了吧。潮劇的起源較早它向來以具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和獨特的潮風潮韻深受潮汕人民的喜愛,俗話說得好:“哪里有潮人的足音,那里就有潮人的鑼鼓。”下面,就讓我們來欣賞同學們的戲曲聯唱吧。
學生上臺表演戲曲選段,表演前介紹選段名稱,大致內容和扮演角色。(師生鼓掌)
(這一環節意在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戲曲的親和力,并同時培養他們對家鄉戲的熱愛,提高藝術修養。臉譜制作,戲曲排練都由學生自己完成,教師適當作指導。放手讓學生真正地動起來,充分給學生信任,給學生表現的舞臺,讓學生在積極主動的學習狀態中,學到了知識,并和素來很陌生的戲曲拉近了距離,為下一步戲曲擂臺賽的進行醞釀了感情。)
二、戲曲知識擂臺
師:同學們,剛才的戲曲聯唱很成功,大家都表演了自己喜歡的戲曲。下面我們來比一比,考一考大家的戲曲知識(記分員,記時員就位)賽前各小組宣讀競賽口號,顯示本小組必勝的信心,活躍現場氣氛。)
1、必答題
答題規則:每組連續回答四題,每題十分,答題不扣分,時間30秒。
⑴世界三大古老戲劇是(希臘悲喜劇、印度劇,中國戲曲)
⑵享有“中國戲曲之母”雅稱的是?(昆劇)
⑶戲曲的角色分為哪四大行當?(生、旦、凈、丑)
⑷中國戲曲采用哪些藝術手段表現人物?(唱、念、做、打)
⑸享有“東方歌劇”盛譽的是?(京劇)
⑹戲劇表演藝術有哪些技法?(手、眼、身、發、步)
⑺戲曲表現在生活的基本手法是?(虛擬——沒有實物的表演)
⑻黃梅戲是哪些地方的劇種?(安徽)
⑼請說出經典潮劇《柴房會》的男主角叫什么名字?(李老三)
⑽綠臉代表什么性格人物?(草莽英雄)
⑾“凈”這個角色以可以分為什么?(大花臉和二花臉)
⑿請說出潮劇一個著名演員的名字(陳學希或鄭健英等)
⒀京劇誕生于什么時候?(清代乾隆時期)
⒁梅蘭芳是哪一種戲曲的著名表演藝術家?(京劇)
⒂“變臉”是哪一種戲曲特有的藝術表現形式?(川劇)
⒃請你說出潮劇兩個經典劇目。(《杜王斬子》《換偶記》或《彩樓記》《三篙恨》)
2、搶答題
答題規則“聽到開始后才可以搶答,否則取消本題答題資格。答對加10分,答錯扣10分,時間30秒。
教師出示不同臉譜,要求學生根據臉譜猜測人物。
張飛曹操豬八戒孫權
3、連線題
紅臉代表猛智
黑臉代表兇詐
綠臉代表忠勇
白臉代表草莽英雄
小結:中國戲曲藝術就是一門綜合了音樂、舞蹈、文學等各種文學角度進行欣賞。
(一環節意在檢查學生搜集資料的能力,讓學生了解有關戲曲的基礎知識,領略戲曲的藝術之美)
三、我為戲曲出一策
師:現實生活中,隨著流行歌曲的火爆、影視文化的傳播,戲曲藝術日趨衰弱,曾經人才輩出的劇團青黃不接,曾經廣為傳唱的曲子曲高和寡,那么,戲曲的出路在何方?我們如何來振興中國戲曲?請大家出謀劃策。(小組討論,為戲曲的振興出謀劃策。全班交流。)
師:剛才大家紛紛對如何振興中國戲曲提出了自己的點子,讓我們一起努力,迎來中國戲曲的春天。
(新課標重探究,重體驗。這一環節讓學生討論如何振興中國戲曲這一沉重的話題,就是要讓學生有一種使命感,一種社會責任感。結果的可行性并不重要,關鍵是學生參與了,收獲了。)
四、我要“寫一寫”
師:下面再來看“寫一寫”的要求:從以下話題中任選一個,寫一篇作文。
(一)介紹你所知道的某一種劇種(最好是家鄉戲)的歷史發展概況和基本特點,要做到條理清楚,言簡意明。
(二)選擇你喜歡的一出戲,就其主要情節發揮想象,編寫一個小故事。
(三)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一定有些感受,把它們寫出來吧。
五、活動結束語
師:最后讓我們一起來唱《唱臉譜》,大家一起來感受傳統和現代的融
合效果!學生齊唱)這節課就到這里,下課!
一年級簡單語文教案篇3
教學目標
1.通過聽讀、觀察圖畫、聯系生活等方法,正確認讀“天、地、人、你、我、他”等6個生字。
2.在兒歌、游戲等各種形式的復現中進一步鞏固所學的生字。
3.了解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的“天、地、人”被稱為“三才之道”,從字體演變圖中了解“天、地、人”字體的本義。
4.在學習、游戲過程中,學會與小伙伴一起合作學習。
教學重點
1.通過聽讀、觀察圖畫、聯系生活等方法,正確認讀“天、地、人、你、我、他”等6個生字。
2.在兒歌、游戲等各種形式的復現中進一步鞏固所學的生字。
教學難點
1.了解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的“天、地、人”被稱為“三才之道”,從字體演變圖中了解“天、地、人”字體的本義。
2.在學習、游戲過程中,學會與小伙伴一起合作學習。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認識“天、地、人”。
1.互動活動一:同學們玩過“相反動作對對碰”這個游戲嗎?老師說舉起右手,你們就舉起左手。我說什么,你們就做我說的相反的動作,明白嗎?
2.互動活動二:同學們反應真快,如果我把這個游戲變成“相反詞語對對碰”,你們會嗎?比如我說左,你對——右。
3.教師出示傅抱石的國畫作品,引導學生看圖觀察:你看到了什么?教師根據學生回答,顯示課題:天地人。
(教師板書“天”和“地”)引言:我們生活在天和地之間,我們是——人。(板書“人”)
二、欣賞童謠,認識“你、我、他”。
1.課件展示童謠。(你是媽媽,他是爸爸,我是乖巧的小娃娃。媽媽對我說:“孩子,孩子,你是媽媽的好娃娃。”爸爸對我說:“娃娃,娃娃,媽媽對你說的啥?”我對爸爸說:“爸爸,爸爸,媽媽說我是她的好娃娃。”你和我,我和他,你我他是一家,什么都不怕。)將視頻定格在最后一句話。
2.學生嘗試朗讀這個句子。回憶我們剛才看過的童謠,“你”指誰?“我”指誰?“他”指“誰”?
3.互動活動。教師面向全體同學,用手勢分別指自己、一名同學和另外一名同學,引導學生交流:“我”是誰,“你”是誰,“他”是誰。然后,學生小組內進行交流表達。
4.教師板書“你我他”,學生認讀。
三、利用字卡,認讀生字。
1.教師引導學生觀察板書的6個會認字,學生充分認讀。
2.同桌合作:拿出生字卡片,同桌互讀互考。如果同桌讀錯了,學生可以當小老師教同桌讀字。
3.開火車輪讀生字卡,有錯及時糾正。
4.自主識字:我們怎樣才能把它們記住呢?選擇一個你喜歡的字,一邊觀察字卡,一邊說一說你有什么好方法記住這個字。
5.打開“預習檢測-《天地人》”,一起來闖關吧!
6.學生舉字卡到黑板前匯報交流,教師相機指導。
天:
(1)聯想識字。獨體字,“大”字多一橫就是“天”,“夫”字不出頭也是“天”。
(2)字理識字。象形字,出示圖片,古時候“天”字像正面站著的“人”形,用方框突出了人的頭,引申為頭頂以上的天空。
(3)通過圖片引導組詞識字:晴天、陰天、雨天。
地:
(1)通過圖片和字理識字,教學“地”字。
(2)引導學生觀察插圖了解字義。出示草地、菜地、雪地、沙地的圖片,聯系生活加深理解字義。教師范讀,學生跟讀。引導學生自己組詞讀。
(3)組詞識字。大地、地面、土地。
人:
(1)字理識字。象形字,出示人的圖片,古時候“人”字像一個人的側視形象,頭、臂、身、腿、足齊全,突出了人直立行走和有手的特點。
(2)數筆畫識字。獨體字,第一筆是撇,第二筆是捺。
(3)猜字謎識字。“天下一絕”或者“春節放假三天”。
(4)通過圖片引導學生組詞:老人、男人、女人;再引導學生自主組詞識字:大人、人民、人們。
7.通過讀《三字經》鞏固對“天地人”的理解。出示:
三才者,天地人。
三才,就是天、地、人。
天地人合一,有了這三個方面,世界才開始。
你:
(1)通過觀察圖片再進行動作演示識字。
(2)組詞識字。你的、你們、你家。
我:
(1)通過觀察圖片再通過觀察圖片再演示識字。
(2)組詞識字。我們、我的、我家。
他:
(1)通過觀察圖片再通過觀察圖片再演示識字。
(2)組詞識字。他們、他人、他鄉。
(3)形近字比較識字。引導學生觀察漢字,找一找“你、他”有什么共同點。教師移動單人旁的筆畫,幫助學生理解字義。
8.游戲互動,理解“你我他”。
9.童謠理解“你我他”。
自己稱為“我”,對“你”來說話,來了第三人,一起稱呼“他”。
10.句型鞏固:你是,我是,他是,我們都是。
四、游戲鞏固,課堂總結。
1.摘蘋果游戲:可重復玩幾次。
2.開火車游戲:除了讀圖片上的詞語,還可以給“天地人你我他”找更多的朋友(口頭組詞)。
3.找朋友游戲:找找圖片中認識的字,學習在生活中認識更多的字寶寶。
五、談話小結。
小結:我是老師,你是我的學生,他也是我的學生。我們共同生活在天和地之間,一起做熱愛學習、勤奮努力的人。
六、鞏固練習,快樂闖關。
打開“基礎訓練-《天地人》”,一起來闖關吧!
一年級簡單語文教案篇4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學會aoe3個單韻母,讀準音,認清形,正確書寫。
2.認識四個聲調符號,能正確讀出aoe的四個聲調。
3.認識書寫漢語拼音的四線三格,能在四線三格里正確書寫aoe。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觀察情境圖、讀兒歌等方式,培養學生學習拼音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學會aoe3個單韻母,讀準音,認清形,并能正確書寫。
[教學課時]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教師批注
一、兒歌導入,激發興趣
1.課件出示兒歌,老師朗讀兒歌:
漢語拼音用處大,學習生字需要它。
幫助學好普通話,我們決心學好它。
2.老師向學生講解學好拼音的作用及重要性,引導學生樹立學好漢語拼音的堅定決心。
二、學習單韻母a
1.看圖引出單韻母a,板書a。
2.老師示范發“a”的音,邊讀邊講發音方法,講解發音要領,并做示范。嘴巴張大,舌頭居中,舌位低,嘴唇呈自然狀態(不圓唇),發音過程中口形不要變。
3.學生觀察模仿,體會發音要領。可以利用插圖,借助“啊”讓學生讀準a的音;可編順口溜幫助學生記憶發音方法。
4.再引導學生看圖:小女孩的頭部像a的形,小女孩張大嘴巴發的就是a的音。(張大嘴巴aaa)
5.學生反復練習發a的音。老師巡視指導糾正,單個練習。(開火車讀)
三、學習單韻母o和e(方法同上)
1.發“o”音時,嘴半開半閉,嘴唇圓攏,舌尖向后縮,舌面后部隆起,把“喔”的音拉長,口形舌位不變,接著呼氣發音。(攏圓嘴巴ooo)
2.教學“e”的發音。這個韻母不是“鵝”的音,是第一聲e,“鵝”是二聲。發音時,口形要變扁,半開半閉,舌頭后縮,舌根稍微抬高一些,嘴角往兩邊咧開,露出牙齒。(嘴巴扁小eee)
四、學習聲調
1.認識聲調符號,結合手勢和兒歌學習。
“”是第一聲,“”是第二聲,“”是第三聲,“”是第四聲。
①課件出示順口溜幫助記憶:一聲平,二聲揚,三聲拐彎,四聲降。
②指導觀察課文插圖中小汽車的走勢,鞏固練習。
汽車平走āāā,汽車上坡ááá,汽車下坡又上坡ǎǎǎ,汽車下坡ààà。
2.練習讀aoe的四聲。
練習帶聲調朗讀,教師引導用帶聲調的aoe組詞說句。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教師批注
一、激趣導入
1.出示課件(游戲):找房子。
2.老師引導學生將課件展示的12個迷路帶聲調的韻母寶寶送回家。采用開火車的形式,學生每說一個,老師點一下該韻母寶寶,若對了,韻母寶寶就會蹦蹦跳跳跑回家。
二、教寫aoe三個單韻母
1.認識四線(從上到下)三格(上、中、下)。
提示:拼音字母是由基本筆畫組成的,在四線三格中,要按一定的規格書寫。
2.指導書寫。
①教學ɑ。書寫左半圓(c),從第二線下一點兒的地方起筆向左貼上第二線寫半圓,下面貼上第三線,到第三線上一點處收筆,充滿中格。再寫豎右彎(),從第二線挨著左半圓的地方起筆向下寫豎,與左半圓下方相接后向右彎。
②教學o和e。(方法同上)
3.學生自由練寫。
三、鞏固練習,加深印象
1.用拼音卡片復習三個單韻母讀音及帶聲調的韻母讀音。
2.師總結:現在我們學習了三個單韻母,還會給它們戴上聲調帽子,課后大家還要多多練習這三個單韻母二聲和三聲的發音喲!
[教學板書]
1aoeāáǎà
ōóǒòēéěè
[教學反思]
《aoe》是漢語拼音的第一課,上好了第一課,就能很好地激發學生今后學習拼音的興趣。在教學過程中,我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借用課文情境圖,讓拼音教學化難為易,激發學習興趣。低年級的學生對圖畫的興趣更為濃厚,課堂上教師利用好插圖表音、表形的特點,啟發學生學習,學生很快就懂得了圖跟拼音的音形的聯系。
2.多樣形式,保持學習興趣。
低年級學生注意力集中不持久。說順口溜,做小游戲,既可以使他們時時保持濃厚的學習興趣,又強化了對發音口型的記憶。
一年級簡單語文教案篇5
《所見》是清代詩人袁牧所寫的一首五言絕句,此詩通過動靜結合的描寫,寫了夏天中午所見到的情景,把一個活潑機靈、天真可愛的牧童刻畫得栩栩如生。在教學中,我作了如下設計。
一、激趣導入
1、放錄音,學生欣賞本課配樂解說詞,老師邊把詩中的情境用簡筆在黑板上繪出。
2、請學生根據畫面,用最精煉的語言概括出圖意,引出本課題。
二、朗讀古詩
1、張掛本課放大插圖,教師范讀古詩,學生邊看圖邊聽,注意聽準字音和每一句的讀法。
2、學生齊讀古詩,注意讀準字音和每一句的讀地。
3、自由讀課文,畫出生字,把生字讀正確,并采用自己的學習方式(如通過查找,結合課文注釋等)理解詞義(牧童,林樾,意欲,閉口,立)
4、檢查自學情況,再讀古詩。
三、品悟古詩
(一)細讀古詩,了解詩句的意思。
1、自讀每句詩,小組交流討論詩意,師再點撥。
a、學習“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問:牧童在干什么?他當時的神態如何?怎么看出來?此時,他的心情怎樣?從哪個詞體會得到?
b、學習“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問:牧童行走間聽到了什么,他想做什么?為什么卻“閉口”呢?
2、指名說說每句詩的意思。
3、組織交流對詩句的理解,教師引導學生品悟詩意,作小結。
a、前兩句詩寫了牧童的神態,心情。聲色俱備,情景交融,勾畫出了一幅色彩鮮明的“牧童行歌圖”。
b、后兩句詩寫了詩人對牧童心思的推想,牧童的機靈敏捷的動作,神態變化,抓住牧童剎那間的細節描寫,生動形象地勾畫出一幅“捕蟬圖”。
c、整首詩語言清新流暢,明白如話,使得活潑機靈、天真可愛的牧童躍然紙上。
(二)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1、教師范讀,學生邊聽邊體會詩的停頓、節奏。
牧童/騎黃牛,意欲/捕鳴蟬,
歌聲/振林樾,忽然/閉口立。
2、指導朗讀,讀出牧童行歌的悠然愉快的語氣,讀出牧童捕蟬的動作神態變化。(自己練習——指名讀——評讀指導——練讀)
3、有感情地背誦古詩。
四、欣賞古詩
(一)欣賞古詩,展開想象。
學生閉上眼睛,邊欣賞配樂詩朗誦,邊展開想象,想象牧童怎樣捉蟬?是否捉到了蟬?
(二)感受意境,精煉強化。
談談剛才所想象到的意境,試試編故事。(同桌試編,全班交流、評議。)
一年級簡單語文教案篇6
教學目標
1.運用偏旁歸類的方法準確識記帶有月字旁的字。
2.正確、規范、整潔地書寫“主、書、門”等帶點的字。體驗“點”在不同位置不同筆順的書寫規則。(重點)
3.能正確認讀帶有輕聲音節的詞語,感受輕聲音節詞語的讀法。(難點)
4.正確、流利地朗讀詩歌。
課前準備
1.制作多媒體課件。(教師)
2.制作詞卡。(學生)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游戲闖關,識字加油站
1.導言:同學們,這節課我們首先玩個“我來指,你來說”的小游戲,好不好?
2.教師指鼻子、眉毛、嘴巴等身上不同的部位,學生認真觀察,快速說出表示不同部位的名稱。激勵學生比一比,看誰說得又快又正確。
3.導學:看到我們玩游戲,《瘋狂動物城》里的朱迪警官也來了,朱迪警官還想帶我們去瘋狂動物城里玩一玩、逛一逛呢,你們想去嗎?
4.闖關游戲:讀詞語。
(1)教師說明闖關游戲要求:準確讀出城堡大門上的詞語,并把它貼到朱迪身上相應的部位。
(2)多媒體課件出示:城堡大門,貼滿詞卡的圖片。學生瀏覽詞語卡片。
(3)學生先在小組內合作正確朗讀詞語,再相互之間比賽正確認讀詞語。
詞語:眉毛鼻子嘴巴脖子手臂肚子小腿腳尖
(4)讀準字音的學生獲得字卡,并且把字卡貼在朱迪身上相應的部位。(一名同學在黑板上貼出,其他同學當小評委,觀察是否正確。)
5.識記生字——眉、鼻、嘴。
(1)過渡:我們能夠正確讀出表示身體部位的詞語,那么,有什么好的辦法能夠記住它們呢?
(2)“眉”字的識記:眉毛是生長在額頭之下、眼睛之上的毛發,所以“眉”的下面是“目”。
多媒體課件出示:“眉”字的演變過程。
(3)“鼻”字的識記:人們常常指著自己的鼻子表示自己的意思,所以“鼻”字的上面是自己的“自”。
(4)“嘴”字的識記:提到嘴首先想到的是“口”,然后是“嘴角”的“角”,再加一個“此”,就是“嘴”了。
6.準確識記帶有月字旁的字。
(1)教師指導學生觀察黑板上詞語出現最多的一個部首是“月字旁”。
(2)同桌合作找出帶有“月字旁”的字。
預設:脖、臂、肚、腿、腳。
(3)小組合作說一說還認識哪些帶有月字旁的字。
預設:胳膊、腦、肩膀、膽、膚、胖……
(4)引導學生觀察發現帶有“月字旁”的字表示身體某一部位。
7.小結:通過游戲互動,學生們正確地認讀與身體部位相關的詞語,闖關成功。多媒體課件展示:城堡大門開啟。
設計意圖:通過闖關游戲、小組合作讀詞語、歸類識字等多種方法,總結帶有“月字旁”的字與身體有關,突破“趣味識字”的難點,由此構建起“做游戲——認名稱——學生字”的體系。
二、游戲闖關,字詞句運用
1.過渡:同學們在朱迪的帶領下繼續往前走,閉上眼睛,伴隨著音樂,走呀,走呀……快睜開眼睛看啊(多媒體課件),城堡的果園里種滿了蘋果樹,蘋果樹上結滿了又紅又大的蘋果,一定很甜。
2.游戲闖關:摘蘋果。(比一比,看哪個小組摘的蘋果最多。)
(1)教師指出闖關要求,準確讀出蘋果上的詞語即可得到蘋果。
(2)多媒體課件出示詞語:膽子、粽子、鏡子、爸爸、媽媽、哥哥、故事、月亮、時候。
(3)學生先小組內合作將字音讀準,小組派代表讀詞語,正確讀出詞語摘一個蘋果,比一比看哪個小組摘的蘋果最多。
3.運用詞語造句。
(1)導學:同學們真是收獲滿滿啊,摘到了這么多蘋果。老師還能用兩三個蘋果上喜歡的詞語造句子呢。(老師示范用自己喜歡的詞語說話)
例如:小的時候,每天睡覺之前媽媽會給我講很多有趣的故事。
從前,我膽子很小,爸爸給我講了很多英雄的故事,漸漸地我也變得勇敢了。
(2)學生小組合作交流用自己喜歡的兩三個詞語說話。
預設:中秋節的時候月亮又大又圓,像一個大玉盤。
我很喜歡吃媽媽包的糯米粽子。
(3)集體交流,學生代表匯報,教師將說得比較好的句子板書寫在黑板上,全班同學齊讀。
(4)指導帶有輕聲音節的詞語在句子中的讀法。學生讀的過程中,教師適時糾正指導。
4.全班同學展示匯報,說出自己知道的帶有輕聲音節的詞語。
預設:爺爺、奶奶、蚊子、黃瓜、狐貍、漂亮、葡萄。
設計意圖:通過闖關游戲比拼,字詞句的運用,學生們準確地認讀詞語,并總結帶有輕聲音節詞語的規律。
三、游戲闖關,書寫漢字
1.導學:同學們摘了這么多的蘋果,真開心,接下來朱迪要帶領我們到動物城堡里的游樂園逛一逛。但是,我們要完成以下任務才能進去。
2.多媒體課件出示任務卡:正確、美觀地書寫漢字。
(1)教師在黑板上示范,按照正確筆順書寫“主”字。學生書空和老師一起寫“主”字。
(2)師生同步競爭書寫“門”字。看誰寫的筆順正確。
(3)男女同學派代表在黑板上比賽書寫“書”字,其他同學做小評委。
(4)同桌之間競爭書寫“我”字。教師提示獨體字書寫時按照正確的間架結構和筆順進行書寫。教師巡視觀察。
3.總結帶點字書寫規律。
(1)引導學生觀察發現這幾個字里面都有一個共同的筆畫“點”。
(2)總結帶點字的書寫規律:筆畫“點”在字的上方或者左上方時先寫點;“點”在字的右上方時,后寫點。
(3)根據“點”的書寫特點,指導學生按照正確的筆順書寫帶點的字。
設計意圖:通過游戲闖關、師生競賽、男女生比拼、同桌互動等一系列活動,學生在寫字卡上按照正確筆順書寫帶點的漢字,并且總結帶點字的書寫規律。
四、回顧全文,布置作業
1.導問:今天大家跟著朱迪玩得開心嗎?誰能向大家說一說今天有哪些收獲呢?
2.總結:本節課朱迪帶我們來到了動物城,通過闖關游戲,我們認讀了帶有“月字旁”的生字,準確地讀出了帶有輕聲的詞語,還能用兩三個詞語寫一句話,按照正確的筆順書寫了帶有筆畫點的漢字。我們不僅玩得開心,還收獲了很多知識。讓我們在音樂聲中跟朱迪說再見吧!
3.作業布置: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記住本課的生字。
一年級簡單語文教案篇7
一、激趣導入:
1、小朋友們,老師給大家猜個謎語:說是花,不是花,不長葉子不結果,沒有樹根沒有杈,漫天遍地白花花。
2、對,是雪花。老師出示“雪孩子”圖形剪影。生答:雪孩子。師隨即板書課題。
二、自讀識字:
1、同桌互讀生字,齊讀課文。
2、教師范讀 課文生字。
3、學生看課件朗讀課文,注意讀好生字,讀通課文。
4、識記生字。
三、合作交流:
1、教師指導讀好易讀破的句子,如:火把旁邊的柴堆燒著了。
2、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順課文,讀給小組內的成員聽。
3、朗讀棒的學生上臺朗讀,請學生當評委打分,評選選手。
四、指導書寫。
1.指導認讀生字“瓜、衣”。
2、同學們數一數,它們各有幾筆?
3、它們的筆順又是怎么樣呢?(指名說,一起書空)
4、請小朋友們仔細觀察這兩個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想想要寫好這兩個字該注意什么呢?
5.交流怎樣能寫好這兩個字。
6.師范寫指導。
瓜:觀察兩撇有什么區別,捺在哪兒起筆。
衣:觀察豎提從哪兒起筆,短撇的起筆和方向。
7. 練習書寫。請注意書寫的姿勢。
一年級簡單語文教案篇8
一、檢查復習
抽讀卡片.
聲母卡片:f、y、j、h、r、x.
韻母卡片:a、u、e、ao、ei、ou、er﹙特別韻母﹚
二、學習生字
1、引導觀察圖片
2、指導讀句子
3、學習生字﹙從句子中抽出生字:家、飛、機、有4個生字﹚
三、讀兒歌
1、自讀兒歌,找出會認的字讀一讀.
2、跟讀兒歌.
3、學習生字﹙從兒歌中抽出生字:兒、河、入、校4個生字來學習﹚
注意:讀準“飛、兒、入、校”的音.
四、鞏固生字
1、抽讀生字卡片.
2、用生字口頭組詞.
五、小結:我們學了哪幾個生字?兒歌叫什么?
【一年級語文上冊《漢語拼音ieüeer》教案】相關文章:
一年級簡單語文教案篇9
活動目標:
1、學習詩歌理解詩歌內容。
2、豐富知識,引導學生大膽想象。
活動準備:PPT。
活動過程:一、問題引出
下雪了,下雪了我,雪地里來了一群小畫家。猜猜它們是誰?
他們在雪地里留下了什么呢?(學生自由想象發言)
二、學習詩歌
1、出示圖片(逐一出現小雞、小狗、小鴨,分別在雪地里留下的腳)
它們的腳印象什么?(小雞的腳印象小草、竹葉.....;小貓的腳印象梅花、餅干........;小鴨的腳印象楓葉、雨傘......; 學生大膽想象)
這些腳印就象一幅畫,我們畫畫要用筆、顏料,可小動物畫畫是不用顏料,也不用筆的,那它們的畫是怎樣畫出來的呢?(在地上走幾步就成了一幅畫)
我們怎樣夸它們(真不錯、頂呱呱、小畫家......)
小狗問:“小雞小雞,你們的好朋友青蛙呢?”小鴨說:“是呀,青蛙怎么沒來”,小雞、小鴨說:“我們也不知道”。
小青蛙上哪去,孩子們,你們說說,青蛙怎么不參加呢?(冬眠去了),原來,小青蛙躲在洞里睡著了。
你們說說還有哪些動物是冬眠的動物呢
“孩子們,我們一起來夸夸這些雪地里的小畫家吧!”
2、學生學習詩歌
小畫家的本領真大,我們一起來夸夸雪地里的小畫家們。
三、延伸活動:仿編詩歌
活動反思:
以孩子生活中感興趣的事情為學習載體,用PPT的形式來學習兒歌,使孩子學得自主,學得熱情。
活動存在一定的不足:
孩子的前期經驗還不夠,所以在活動中有一點冷場。在PPT出現的小動物可以用各種形式出現,如猜猜是誰、聽聽誰的聲音等。那樣孩子們會更加的投入。最后一個環節,老師可以準備一些其他動物的圖片和腳印,有利于孩子仿編詩歌。
一年級簡單語文教案篇10
教案設計
設計說明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如果教師不想方設法使學生產生情緒高昂和智力振奮的內心狀態,就急于傳授知識,那么這種知識只能使人產生冷漠的態度,而不動情感的腦力勞動就會帶來疲倦;沒有歡欣鼓舞的心情,學習就會成為學生沉重的負擔。”因此,本課教學設計旨在時時注重激發學生興趣,處處催化學生的情感,讓他們玩得不亦樂乎,學得不亦樂乎,在愉快體驗中識記生字和6種體育活動名稱,了解體育鍛煉可以增強人的體質,從而增強學生體育鍛煉的興趣。
課前準備
1.拼圖識字游戲課件。(教師)
2.生字卡片、詞語卡片。(學生)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復習導入,揭示題目
1.教師導學:在漢字王國里,小朋友們認識的漢字朋友更多了!你們還認識這幾位老朋友嗎?出示學過的字卡。(圓、嚴、寒、酷、暑、涼、晨)
2.學生開火車認讀詞語,教師及時評價。
3.教師板書課文題目。
4.學生指名讀,糾正字音,再齊讀黑板上的課文題目。
設計意圖:所學的內容不斷再現,是一個對知識重溫與鞏固的過程。在舊知的基礎上學習新知,就如在打好的地基上造房子,能讓學生更快地融入到課堂的教學之中。
二、活動激勵,學習字詞
1.過渡:小朋友們,你們平時在操場上都參加過哪些體育運動呢?
2.學生自由回答,教師相機出示本課生詞卡片。(跑步、拍皮球、踢足球。)
3.教師小結:剛才小朋友們說了那么多體育項目,那么,你們認不認識這幾個體育活動的名稱呢?教師依次出示剩余的詞語卡片并做相應的動作提示。(打球、拔河、跳高。)
4.學生猜讀、跟老師讀、指名讀本課生詞。
5.引問:剛才學習的幾種運動中,你最喜歡哪種?誰愿意到前邊來演一演?
6.活動:一名學生表演,其他同學猜體育活動名稱。
預設:跳高、拔河。
7.交流:在同學表演這些運動的過程中,你有什么新發現?
8.學生匯報。
預設:“拔河、打球、拍皮球”都是用手的,所以表示動作的三個字的偏旁都是提手旁。“跳高、跑步、踢足球”都是用腳的,所以表示動作的三個字的偏旁都是足字旁。
9.啟發交流:你還知道哪些帶提手旁或足字旁的字?
10.課件出示6個表示體育活動名稱的生詞:看,它們不帶音節帽子了,你還能一眼把它們認出來嗎?
11.學生領讀、同桌對讀,教師評價。
12.教師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認讀。
13.小組交流:這些生字中,哪幾個生字最難?你有什么好方法識記它們?把你識字的好方法介紹給大家。
14.檢查反饋:學生開火車認讀“拔、拍、踢、跑、打、足”。
設計意圖:識字教學,最終是為了讓學生能獨立識字。為了實現學生獨立、主動識字的目的,在這里采用“動起來”這一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在活動體驗中發現并掌握本課生字的特點,增強孩子自主識字的意識。
三、初讀兒歌,識記生字
1.過渡:剛才我們認識了6個生字,還有一些生字藏在兒歌里,我們一起去找一找,好嗎?
2.學生在兒歌中找出其他生字,一邊找,一邊說出它們的字音,然后和同桌交流,互相讀一讀,認一認。
3.教師巡視,重點指導,認識新偏旁“火”。
4.小組合作檢查認讀情況,1名同學帶領組員進行檢查,把組員認讀有誤的字音糾正過來。
5.聽音接生字游戲。老師讀生字,學生聽音,然后迅速地從自己的生字卡片里找出這個字,并大聲說出這個生字。
設計意圖:在語境中識字,生字不再是孤立的個體,而是一個有趣的生活場景。這一生動場景喚起了學生對生字的親切感,學生既知字音、認字形,又能借助語言環境解字義、明用法,提高識字的效率。
四、拼圖游戲,鞏固識字
1.課件出示游戲名稱及規則。(拼圖識字游戲。有16個奧運小五環,每一個五環后面藏著一個生字寶寶,翻開一個就請同學們認讀,16個生字認讀完之后,就會出現剛剛這些運動游戲。)
2.學生進行游戲。
設計意圖:低年級的學生平均每天要認識幾個甚至十幾個字,識字量增加了識字難度。此環節設計根據兒童的心理特點和年齡特點,創設了活潑有趣的教學情境,學生在學中玩,在玩中學,增強識字的趣味性。
一年級簡單語文教案篇11
課前準備
1、多媒體課件、拼音卡片、畫有四線格的小黑板、錄音機、情境設計圖。(教師)
2、拼音卡片。(學生)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復習導入,揭示新課
1、卡片復習單韻母ɑ、o、e及其四聲。
2、教師揭題:今天,我們再來認識三個拼音朋友,單韻母i、u、ü,希望每個小朋友仔細看、認真聽、正確念、牢牢記。
設計意圖:利用卡片復習單韻母ɑ、o、e及它們的四聲,有利于對單韻母的鞏固,更有利于本節課的學習,讓學生在已有知識的基礎上學習新知,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
二、整體感知,欣賞圖片
1、引導學生觀察情境圖:你們喜歡這個地方嗎?能說說你的想法嗎?(學生討論、交流)
2、談話導入:這小院真美。你看屋前有一條清澈的小河,小朋友正趴在河邊看小魚吐泡泡。河里還有一只小烏龜悠閑地爬著。院子的周圍種著許多樹,院子中間還晾著一件衣服。多么溫馨的小院!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看圖,尋找圖形與字形,圖意與讀音的相同點,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為后面的讀音記形奠定基礎。
三、圖片引入,學習韻母
1、教學單韻母i。啟發學生觀察:圖上畫的是什么?
(1)學生觀察,看圖說話。
(2)談話引入:“衣服”的“衣”跟我們這節課要學的第一個單韻母i的發音相同。
(3)聽音、發音。教師示范發音,注意看清老師的口形。老師發音時牙齒怎么樣?(學生觀察)師生共同編順口溜:牙齒對齊iii。(齊讀,開火車讀)
(4)記憶字形:i像什么呢?
(5)教學i的四聲。
①師:i和a、o、e一樣,可以戴上四頂帽子。仔細看,i戴上帽子后和原來有什么不同?(出示:īíǐì)學生觀察比較。
②出示多媒體課件:(兒歌)小i有禮貌,標調就摘帽。
③學生分組練習朗讀i的四聲。教師范讀:ī這件衣服真好看!í咦!我的鉛筆在哪兒?ǐ拿把椅子您請坐。ì你的意思我明白。
(6)指導書寫i。
①教師指導學生認識i的基本筆畫。
②教師邊范寫邊說筆順:先在中格寫小豎,然后在上格中間寫點。寫后請同學們說i的筆順。
③師生共同練說書寫韻母i的兒歌:中格寫小豎,一點在上格。
④學生練習書寫,教師巡視,個別輔導,同時糾正學生的寫姿和執筆方法。
2、教學單韻母u。
(1)學生觀察,看圖說話:圖上畫著什么?
(2)學生看插圖說話,教師引出u:一只小烏龜在河里玩耍。“烏龜”的“烏”的讀音里面就有u。
(3)教師示范發音,學生聽音,看口形。教學講解:發u音,嘴唇攏圓,只留一個小孔,舌頭向后縮,舌根抬起,發音口形不變。學生練習讀單韻母u,師生共同編順口溜:嘴巴突出uuu。(教師領讀,學生集體讀,教師指學生領讀。)
(4)教師引導學生記字形:圖上哪個地方像u?(這只小烏龜像u形。)還像什么?(像只茶杯uuu。)
(5)教學u的四聲。多媒體課件出示:ūúǔù。
ū第一頂帽子平平的,誰會念?火車嗚嗚叫ūūū。
ú第二頂帽子上山坡,誰會念?沒有就是“無”úúú。
ǔ第三頂帽子轉個彎,誰會念?一二三四五ǔǔǔ。
ù第四頂帽子下山坡,誰會念?我們愛公物ùùù。
(6)指導書寫u。
①教師邊范寫邊說筆順:先在中格寫一個豎右彎,再寫一豎。注意無論是豎右彎,還是豎,豎一定要寫直。
②教師指導學生試編小兒歌:中格寫一個豎右彎,再寫一個豎,先彎后豎緊相連。
③學生練習書寫,教師巡視,個別輔導。
④教師在巡視的過程中找出有代表性的問題,放在實物投影上大家評議。請同學們說說哪筆寫得好?哪筆你覺得不太滿意?應該怎樣寫?
⑤學生修改自己書寫不滿意的字母。
⑥再次展示,教師對寫得好的、有進步的學生進行表揚。
3、教學單韻母ü。
(1)學生觀察,看圖說話:圖上畫著什么?
(2)學生看圖說話,教師引出ü:一條大魚在水里吹泡泡。(出示:ü)
(3)教師示范發音,學生看口形。
ü的發音,舌位和i相同,只是嘴唇要撮成圓形,發音時口形不變。口形像在吹笛子。
(4)記字形:u和ü的字形有點相同,又有點不同,誰來說說有什么不一樣?教順口溜:u上加點üüü,小魚吐泡üüü。
(5)練習u的四聲。ü也戴上了帽子,(出示聲調卡)誰愿意來當小老師?
他姓於,ǖǖǖ。我吃魚,ǘǘǘ。
天下雨,ǚǚǚ。一塊玉,ǜǜǜ。
(6)指導ü的書寫。
①教師引導學生看書上ü的筆順,啟發學生思考,先寫什么,再寫什么?觀察兩個“點”的位置。
②教師范寫,強調兩個“點”稍靠近一點,點寫在靠下一點,在上格的下面。
③師生共同創編韻母ü的書寫兒歌:豎右彎,連直豎,再寫兩點在上邊。
④學生練習書寫ü,教師巡視,表揚寫字姿勢、執筆方法好的同學,同時糾正學生的寫姿和執筆方法。對書寫不規范的同學進行個別輔導。
⑤教師利用實物投影儀讓學生欣賞書寫好的學生作業。
設計意圖:教學拼音字母時,教師根據圖和字母的結合展開趣味教學,另外,還根據主題圖讓學生練習說話,創編兒歌,把拼音學習和對學生進行語言訓練結合起來。激發學生學習漢語拼音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
四、游戲練習,鞏固記憶
1、利用卡片開火車讀6個單韻母,可以打亂單韻母的次序。
2、做“摘星星”的游戲。老師讀一個帶調韻母,請學生摘下寫有相應字母的星星。
設計意圖:在游戲中鞏固字母的發音的同時,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讓枯燥的字符“活”起來,引導學生記住字形。
五、歸納總結,布置作業
1、師:今天我們認識了三個新朋友i、u、ü,不僅知道了它們的名字,還記住了它們的樣子。
2、請小朋友們回家后,把我們今天認識的三個新朋友讀給爸爸媽媽聽,并寫給爸爸媽媽看。
設計意圖:歸納本課學習內容,梳理整合本課重點。把本課新知讀給爸爸媽媽聽,寫給爸爸媽媽看,激發學生的展示欲望,鞏固新知。
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測,談話引入
1、ɑ、o、e、i、u、ü,它們6個兄弟是一家人,我們稱它們為單韻母。
2、教師出示卡片,開火車認讀帶調單韻母。
3、導入新課:學校要召開家長會了,小i和小u的媽媽來了,你想認識她們嗎?仔細看圖,兩個媽媽就藏在里面呢。(學生自己發現)師相機板書y、w。她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聲母。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兩個聲母。
設計意圖:用孩子的語言,用貼近生活的情景引入教學,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初步感受i與y、u與w的聯系與區別。
二、圖片引出,學習y、w
1、學習聲母y。
(1)出示多媒體課件,觀察教材23頁圖片,引導學生思考,圖上的什么像聲母y的形狀?(大樹閃動。)教師引導學生說話,并引出y。
(2)教學發音。
①教師示范發音,要求學生聽清發音,觀察口形,同時思考:聲母y的發音與以前學過的哪一個單韻母的發音差不多?(單韻母i。)
②比較讀,讓學生聽聽兩者有什么不同。聲母y和單韻母i發音相同,但要讀得輕些、短些。(教師范讀、領讀。)
(3)教師引導學生編兒歌,記字形,掌握書寫方法。學生創編兒歌:像個樹杈yyy。教師講解書寫方法:y兩筆完成,占中格和下格。學生描紅,并在練習本上寫3個。(教師巡視指導)
2、教學聲母w。
(1)出示多媒體課件,觀察圖畫,引導學生思考,圖上的什么像聲母w的形狀?(屋頂閃動。)教師說話引出w。板書:w。
(2)教學發音。教師提問:大w是u的媽媽,它們的讀音很相似。你能根據老師剛才講的y與i的聯系與區別,說說聲母w該怎么讀嗎?(w輕而短,u響而長。)
(3)記字形。師生共同創編兒歌:屋子屋子www。
(4)指導書寫。教師講解書寫方法:w住在二層樓,由兩個v組成,不能寫得太寬,學生臨摹(mó)大w。
設計意圖:教師以充滿童趣的語言、直觀的多媒體課件,賦予枯燥的字母以生命,學生的注意力會高度集中,學生學習起來會更輕松,更快樂。
三、游戲演練,拼讀音節
1、出示聲母y、w,指名讀。
2、教師敘述:聲母y和單韻母ɑ在交朋友,老師演示一下它們兩音相碰成的音節,y―ā→yā(鴨),哪位同學能夠當小老師領大家讀一讀?請學生分析聲母和韻母各是什么?
3、提示:拼讀這個音節時,聲母y要讀得輕短些,韻母要讀得響亮些,兩音很快相碰連讀成一個音節。
4、拼讀音節。
(1)誰能將聲母y和單韻母āáǎà拼成音節?
拼讀:yāyáyǎyà。組詞讀:yā鴨子的鴨,yá牙齒的牙,yǎ啞巴的啞,yà亞洲的亞。
(2)誰能把聲母w和單韻母拼成音節讀一讀。組詞讀。
設計意圖:注重拼讀練習,并聯系生活情境,尋找拼讀音節,加深記憶。
四、故事導入,學習yi、wu、yu
1、教師講故事:有一天,i、u、ü三個小朋友要出去玩。(拿出卡片i、u、ü)可是它們年紀小,又不認識路,怎么辦呢?它們就請大y、大w來帶路。大y說:“好!我帶你去!”大y帶著小i一塊兒走(將y卡片放在i前面),就成了音節yi。(多媒體課件出示:yiyiyi)大w帶著小u一塊兒走(將w卡片放在u前面),就成了音節wu。(多媒體課件出示:wuwuwu)小ü沒人帶,急得哭了,大y看見了,就對小ü說:“小ü妹妹別哭了。我帶你去,快把兩滴眼淚擦掉。”小ü聽了,高興地把眼淚擦掉,跟大y走了。(將y卡片放在ü前面,把ü上兩點擦掉)這就成了音節yu。(多媒體課件出示:yuyuyu)
2、學生認讀整體認讀音節yi、wu、yu及其四聲。
(1)明確整體認讀音節。多媒體課件出示yi、wu、yu,教師講解什么是整體認讀音節。
(2)教師示范。出示yī、yí、yǐ、yì,教師示范讀,學生齊讀。
(3)學生練讀。多媒體課件出示wū、wú、wǔ、wù和yū、yú、yǔ、yù,學生練習讀,指學生讀。
設計意圖: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設計了故事情景,使學生通過眼、耳等多種感官的參與,在愉快的氛圍中識記了整體認讀音節。
五、快樂游戲,鞏固新知
1、猜音節游戲。
老師拿出一張小圖片說出一個字,請小朋友認真聽,并找出相應的音節,然后當小老師領讀。
醫生的醫烏鴉的烏小魚的魚椅子的椅
梧桐樹的梧羽毛的羽阿姨的姨跳舞的舞
玉米的玉宇宙的宇
2、讀音節,再用音節口頭組詞。
3、小結:小朋友真能干,我們今天又學習了三個單韻母、兩個聲母、三個整體認讀音節。現在請你自己再讀讀書上的拼音。
設計意圖:低年級學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簡單的游戲可以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
教學反思
為了更好地激發學生學習拼音的興趣。教學時,教師從學生的生理特點和接受能力出發,精心設計教學過程:
1、把游戲引進課堂。愛玩是孩子的天性。拼音教學如果形式單一,勢必會讓學生厭學。教師設計了多種生動的游戲,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2、運用兒歌,識記字母。兒歌朗朗上口,適合低年級學生記憶。對于字母的發音方法,教師不是枯燥地講解,而是運用兒歌引導學生發音。如發i時,教師請學生想想衣服的發音,然后請同桌、小朋友互相學一學。接著教學兒歌:衣服衣服iii。這樣學生一聽就會發音了,效果挺好。
一年級簡單語文教案篇12
指名說說圖意?(要求用一句話說出來)畫了兩根絲瓜,幾片絲瓜葉子,還有絲瓜的須子。
B出示聲母s,告訴學生:s的讀音和絲瓜的“絲”讀音有點像。
C教師范讀,告訴學生讀的方法:讀s時,舌尖向前平伸和上門齒背靠近,讓氣流從中擦出來。領讀,學生體會練讀,指名讀,開火車讀。
(2)字形及書寫:
聯系實際生活,引導編順口溜幫助記憶:(像圖上的絲瓜須又像半個8字)“絲瓜絲兒sss,半個8字sss”。s有一筆寫成,教師范寫,學生書空。然后在書上描紅。
(3)教學si及其四聲。
As和i也是好朋友,它們組成的音節也是整體認讀音節,出示音節si
B引導學生推測讀法:si不要拼讀,只要將s的音讀得長一點就行了。
C領讀、齊讀、指名讀。
D比較s和si發音方法的異同。指讀s和si的卡片。教師發音,學生判別,拿卡片領讀。
E出示si的四聲,學生自由練讀,引導用它的四聲練習組詞。
絲瓜;死了;四個
四、鞏固練習。
1、抽讀字母卡片,告訴學生zcs是平舌音。
2、抽讀音節卡片zicisi。
3、聽下面的句子,找出音節是zicisi的字。
四個孩子在本子上寫字。八路軍用刺刀把日本鬼子刺死了。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
1、出示小黑板:zcs。
2、指名說說小黑板上哪些是聲母,哪些是韻母,哪些是音節
cbztcsdsrnz
二、新授。
1、教學zcs與a的拼音。
(1)出示:z-a-zac-a-cas-a-sa
(2)練習自由拼讀。
(3)指名讀音節。
(4)齊拼音節。
2、帶調拼讀單音節詞。
(1)出示擦窗、扎辮子、灑水的一幅圖。
(2)指名說說圖上的意思。
(3)將3個音節分別發給三個同學,請拿到音節的同學將音節貼到響應的圖上方。貼對了,學生練習拼讀。
3、帶調拼讀雙音節詞。
(1)教學cūxì:出示,分析,逐字練習拼讀,再連讀。最后看圖說說圖意:粗細
(2)教學zǔfù:出示,分析,逐字練習拼讀,再連讀。最后看圖說說圖意:祖父。
三、鞏固練習
練讀書上的拼音詞。
教學目的:
1.學會認讀Z、C、S三個聲母和整體認讀音節zi、ci、si,發音準確。
2.學會正確書寫Z、C、S三個聲母。
3.引導學生觀察,發展學生的觀察能力,培養學生把話說完整的習慣,項固“i”上的標調規則。
教學重點、難點:
1.認識整體認讀音節zi、ci、si。
2.學會正確書寫“S”。
教具準備:
聲母及音節卡片、小黑板、小紅花、幻燈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
出示卡片導入,前面我們學習了6個韻母,14個聲母,現在老師要考考大家,我請小朋友來讀聲母、音節卡片。
tudigbdpqtte
juxuqijiatuo
二、新課
1.小朋友們的本事真不小,認識這么多的字母和音節,今天,我們繼續學習聲母。這節課誰學得最好,老師就獎給他一朵小紅花。
2.教學Z
①出示燈片1問:圖上的小弟弟在干什么?(寫字)
②請跟著老師念“寫字”,把“寫字”的“字”讀成一聲,并讀得輕一些,短一些,就是我們今天所學的第一個聲母“Z”,板書Z,請跟著老師讀。看一看它像我們數學當中的哪個數字?像個2字。教兒歌:像個2字,Z、Z、Z。
③出示音節“zi”,請小朋友們仔細觀察,這張卡片比這一張卡片多了一個什么?(同時出示音節zi、聲母Z),聲母z多了一個i就組成了一個音節zi。i就像聲母Z的一個不能分離的好伙伴,i在這里不讀“衣”,它不能和Z相拼,它和聲母Z組成一個音節,作為一個整體來認讀,仍讀zi,zi又稱整體認讀音節。
把聲母Z讀得長一些,重一些就是音節“zi”的讀音,請聽老師讀zi、zi、zi,小朋友判斷讀的是聲母Z還是音節zi。
以前我們學的音節都有四個聲調怎么讀,出示幻燈片:zī、zí、zǐ、zì,請跟老師讀,小朋友自己練習讀一讀,比一比誰讀得最好。
3.教學C
①今天小朋友們都學得很認真,出示幻燈片2,這是什么?(刺猬),一種長有許多刺的小動物。
把“刺猬”的“刺”讀成一聲“ci”,并讀得輕一些,短一些,就是我們今天所學的第二個聲母“C”,板書C,范讀三遍,教讀三遍。
②出示“ci”
小朋友們,想一想,老師在聲母C的右邊加一個“i”就組成了一個什么?(音節),音節要讀得長一些,響一些,有哪位小朋友能讀出這個音節?
誰能讀出ci的四個聲調,燈片顯示cī、cí、cǐ、cì,請大家跟著老師讀,老師說幾聲,學生讀相應音節。
4.教學S
①看圖,圖上畫的是什么?(蠶),蠶在干什么(吐絲)。
請一位小朋友用一句話來說一說圖上畫的什么?
請跟我讀,把蠶絲的“絲”讀得輕一些,短一些,就是今天要學的第三個聲母“S”的發音,范讀,教讀。
②前面i和z、c組成一個整體認讀音節,那“i”與聲母“s”也組成一個什么音節呢?該怎樣讀?請學生試讀,再讀出四聲。
5.分組賽讀zi、ci、si四聲及文中的兒歌。
6.教學書寫
①觀察書上z、c、s占幾格,占的哪一個格?(中格)
②范寫z、c(半個圈)s(從右向左寫,像半個八字)。
三、游戲:小猴闖關
小猴下山闖關,闖過聲母、二拼音、三拼音、整體認讀音節四關中任意三關者得一朵小紅花。
小黑板出示:
聲母關pdzcs
二拼關guxuqiheha
三拼關jiaxiaguaqia
整體認讀zicisi
四、小結
??今天我們學三個聲母Z、C、S和整體認讀音節zi、ci、si,大家都學得很認真,還有幾只聰明的小猴闖過了幾關,得到了小紅花,小朋友們以后只要努力學習,長大后,就能成為祖國的有用之才。
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案——zcs教案
本課包括4部分內容。
第一部分是三個聲母z、c、s和三個整體認讀音節zi、ci、si及他們的四聲,并配有三幅提示音形的圖畫。
第二部分是聲母z、c、s和單韻母a、e、u的拼音練習以及三拼音練習。
第三部分是z、c、s的書寫范例。
第四部分是復習鞏固,包括兩大塊內容。第一塊內容是一張全家人在勞動的畫,以及三個標有拼音的詞語。第二塊內容是一首標有拼音的兒童詩。詩歌中有許多三拼音,如"qiáo、suàn、liǎo、xiǎng、kuài"有一定難度。教師可充分利用小組合作的優勢,鼓勵孩子們之間互相幫助,如小組內還有困難,可讓小組之間互相幫助,這樣不僅可以讓孩子感受到學以致用的快樂,還能培養他們的合作意識。
正確認讀整體認讀音節zi、ci、si是本課教學的重點,聲母z、c、s和整體認讀音節zi、ci、si發音時的區別和三拼音是本課教學的難點。
二預設目標:
1能正確認讀、書寫聲母z、c、s。
2能正確認讀整體認讀音節zi、ci、si及其四聲。
3能正確拼讀z、c、s與其他韻母組成的音節。
4能熟練地拼讀兒歌,并正確認讀"做、過、了、不、樂"5個生字。
三教學時間:
2課時
四課前準備:
拼音卡片、課件
第一課時
教學要求
1能正確認讀、書寫聲母z、c、s。
2能正確認讀整體認讀音節zi、ci、si及其四聲。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
認讀韻母aoeiu及其四聲。
(二)學習新課
1教學"zi"
(1)出示圖片,小姑娘在干什么?(小姑娘在黑板上寫字。)
(2)用粉筆寫的字叫(生:粉筆字)。
用鋼筆寫的字叫(生:鋼筆字)。
用鉛筆寫的字叫(生:鉛筆字)。
用毛筆寫的字叫(生:毛筆字)。
你會寫哪種字?
(3)字的拼音就是"zì"(出示)試讀,引導觀察形:像小姑娘寫的字,加上ì。
去掉小帽子,誰會讀?(正音)
(4)練讀四聲。
(5)兒歌鞏固:
老鼠出洞,zīzīzī。
我愛紫色,zǐzǐzǐ。
我會寫字,zìzìzì。
2教學"ci"
(1)出示圖片,圖上畫的是什么動物?(小刺猬)
(2)為什么叫它刺猬?(身上有刺)
(3)還有哪些動物身上也有刺?(豪豬……)植物呢?(茄子、黃瓜、月季、玫瑰……)
(4)刺的拼音就是"cì",引導記形。去聲調認讀"ci",正音。
(5)練讀四聲。
3教學"si"
(1)出示圖,蠶寶寶在干什么?(吐絲)
(2)誰還能給絲組個詞?(頭發絲、鋼絲、鐵絲、蘿卜絲……)
(3)絲的拼音就是"sī",引導記形。去聲調認讀"si",正音。
(4)練讀四聲。
(三)鞏固練習
快速認讀整體認讀音節:zi、ci、si。
(四)比較認讀
出示zi--zci--csi--s
1師帶讀。
2說說每對拼音有什么相同、不同的地方?
(明確前面的都是整體認讀音節,后面都是聲母,發音相似,但聲母的發音要更輕、更短一些。)
3打亂順序認讀。
(五)書寫練習
1師范寫,生書空。
(強調z、c、s都是小個子,都住在二樓,都是一筆寫成的。)
2生在書上臨摹,速度快的在范字旁可多寫幾個。教師提醒學生寫字要注意保持正確姿勢。
3交流展覽。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拼讀z、c、s與其他韻母組成的音節。
2能熟練地拼讀兒歌,并正確認讀"做、過、了、不、樂"5個生字。
教學過程
(一)猜謎鞏固
猜謎:像個2字(打一聲母)。
半個8字(打一聲母)。
半個圓圈(打一聲母)。
組內(舉拼音卡片)比賽
(二)復習認讀
卡片認讀zi、ci、si、z、c、s。
(三)拼讀練習
1出示:zazezu
(1)學生試讀。
(2)指名拼讀。
(3)小老師領讀。
(4)各種方式練讀。
2同樣方法學習cacecusasesu。
3比較認讀:
za--ca--sa
ze--ce--se
zu--cu--su
4三拼音練習
出示"zuocuosuo"。
(1)回憶三拼音的拼法:可先把后面兩個音拼起來,再和聲母相拼。或快速連讀三個音進行拼讀。
(2)學生試讀。
(3)小老師領讀。
(4)各種形式鞏固讀。
(四)鞏固練習
1出示圖:
(1)請學生仔細觀察圖,小組合作并將帶有拼音的卡片貼到適當的位置。
bàbà:(tuōdì)
māmā:(cābōli)
xiǎomíng:(zuòhèkǎ)
(2)集體拼讀。
2出示兒歌
(1)自己試著拼拼讀讀,將有困難的拼音用鉛筆在書上做上記號。
(2)小組合作互相請教不會讀的拼音。
如仍有困難可將拼音寫到黑板上。
(3)共同解決黑板上的拼音,并各種形式進行拼讀訓練。
(預設:suànxiǎngkuàiliǎoqiáo)
(4)小組成員再次合作,用喜歡的方式練讀兒歌,也可背出來。
(5)匯報表演。
(6)齊讀兒歌。
(7)出示生字:做過了不樂
(8)回想它們讀什么,想不起來的的可以去找找它們的拼音。
(生可能會提出:"了"和"一"有不同的發音,教師隨機滲透多音字教育,但不強求人人掌握。)
(9)認讀生字。
三、教學建議
(一)教學準備
配合學習z、c、s和zi、ci、si發音的錄音帶;字母卡片;畫有四線格的小黑板。
(二)字母教學
學生發z、c、s的音有一定困難,可以利用圖,借“字、刺、絲”來讀準音。教師要講清發音部位,強調舌尖一定要向前平伸,頂住上門齒背,提醒學生注意不要咬著舌尖發音。教師要做好示范,讓學生反復練習,掌握發音要領。
教學字母的形,要充分利用圖,還可以用口訣記憶:“小2z,半圓c,半個8字就是s。”
(三)整體認讀音節教學
本課開始學習整體認讀音節。教學zi、ci、si的讀音時,告訴學生,把字母z、c、s的音讀長些、響亮些就是zi、ci、si的音。可以對比著發音:zzi,cci,ssi,體會字母和整體認讀音節發音的相同和不同處。還要讓學生知道,整體認讀音節zi、ci、si可以直接用來給漢字注音,不能拼讀,要整體認記。整體認讀音節的四聲練習要打亂順序讀、挑讀,反復練習。結合四聲練習,告訴學生i上標調時要去掉上面的點。
(四)拼音練習
讓學生運用所學的拼音方法,自己練習拼讀,然后指名拼讀,同學評議,教師指點。
(五)書寫指導
z、c、s三個聲母都是一筆寫成。著重指導寫s,它是從右上起筆,先向左半圓,再向右半圓,像阿拉伯數字8的半邊,要寫正,不能歪。
(六)擴展活動
1?學生回家做聲母z、c、s的卡片,并讀給家里人聽。
2?讀一讀,比一比。
zziccissi
zizacicusise
(七)課時安排
教學本課可用2-3課時。
四、參考資料
z、c、s的發音方法發z時,舌尖向前平伸,頂住上門齒背,憋住氣,然后舌尖稍微放松,形成窄縫,讓氣流自然從窄縫中擠出。發c時,發音動作和z基本相同,只是從窄縫中擠出的氣流較強。發s時,舌尖向前平伸,和上門齒背接近,中間留一條窄縫,氣流從窄縫中擠出來。
z、c、s的發音部位都是舌尖和上門齒背,發音時舌頭是平的,叫平舌音,也叫舌尖音。
在這堂課中,我能體現課改新理念,靈活駕馭課堂。學生的學習興趣濃厚,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得到了較充分的發揮。
主要有如下幾個優點:
一、善于創設情境,使拼音教學情境化、生活化。
1、一開始,我用歌曲導入法。播放歌曲《郊游》,與學生邊歌邊舞,在美妙的歌聲中走進拼音王國。
2、我能充分利用情境圖,把學習內容有效地整合起來,既有利于學習拼音,幫助記憶字母的音和形,又增強了學習興趣。
3、我能通過游戲和活動,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協調參與,如:用火柴棒和紅線擺一擺字母,記憶字形。做游戲“摘蘋果”,蘋果背面注有音節或字,讀對了蘋果就是他的。學生的學習態度和學習情感都得到了升華。
二、善于使用激勵手段,使課堂氣氛輕松、和諧、愉悅。
教師要想得到兒童方面的生動活潑的反響,歸根到底取決于他對兒童的態度。(柴可夫斯基語)課堂上,我熱情的語言不離口,如:“你真棒!太厲害了!哇,你真行!”等,加上一個向他們豎起的大拇指,一個個鼓勵、贊賞的近乎夸張的表情,時時撞擊著學生無拘無束的心靈。
此外,音節的拼讀比較枯燥,我就采用奪紅旗比賽,比一比哪一小組奪的紅旗比較多。學生的競爭意識立刻得到了張揚。
三、注重引導自主學習,使學生的創新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得到發展。
1、讓學生自編順口溜,學生會編“像個2字Z、Z、Z,像個半圓C、C、C……”
2、在教學第一組音節的拼讀之后,我讓四人小組合作,利用我課前發下去的音節卡片,一起學著拼讀第二組音節。雖然,他們的合作探究能力不是很強,但他們的合作意識開始了萌芽。
當然,本節課也有許多不足的地方:
一、常規培養需強化。
學生年齡小、自制力查,需要時時刻刻做出有效的引導、調控。特別是對于一、兩個比較好動或特別內向的學生,還需多費苦心。合作小組的構建、強化也有待于提高。
二、難點的突破還不夠。
三拼法一直是拼音教學的難點。雖然前幾節課一直學習三拼法,但學生很容易忘記。本節課中,我的示范不夠多,學生的練讀還不到位。
在今后教學中,我將不斷學習、探索,以全新的教學理念武裝自己,不斷提高自身的業務能力。
一年級簡單語文教案篇13
一、教學目標
會讀本課10個生字。
理解重點詞:“疑”、“思故鄉”、“舉頭”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話說說詩意;
體會詩的意境,有感情的朗讀,背誦全詩;
二、教學重難點:認讀生字,說說詩句的意思,體會詩的意境。
三、教學過程:
師:同學們觀察了晴朗的夜空,現在請你們在四人小組說一說,讓大家也感受一下美妙的夜空。
生:漂亮
生:星星多,有月亮
師:引入新課:古代有一個詩人叫李白,在一個靜靜的夜晚站在窗前,望著天上的明月,在想什么?靜夜思(板書)
師:范讀。
生: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
師:自讀課文,讓學生找出后鼻音的字,多讀幾遍。
生:讀課文
師:學生在文中找出生字,作上記號,讀一讀。
生:認讀生字:
師:出示an、ang,指學生認讀,注意后鼻韻母的讀音。
生:認讀生字,開火車讀。
師:“明月光”是指怎樣的月光?
生:明亮的月光
生:十五的月光
師:第一行詩意,明亮的月光照在詩人床前。
4、學習第二行
生:讀整行詩。
師:根據學生提出的問題理解“疑”的意思
生:懷疑
生:好像
師:“霜”(霜在秋冬季節很冷的早晨形成在地面物體上的白色的冰晶:如房頂、草葉、地面等,堆起來是白色。)
師:說說這兩行詩的意思。用上“什么好像是什么”的句式。(明亮的月光照在詩人的床前,好象是鋪在地上的白白的霜)
師:朗讀,引導。
詩人這樣描寫,給了你一種什么樣的感覺?(冷清)
師:描述今晚,銀白色的月光灑在地上,像鋪了一層冰冷的霜一樣。環境如此冷清,再加上詩人遠離親人的孤獨,就更感到冷清了。
師:用冷清的語氣范讀
生:試著用冷清的語氣讀。
師:學習第三行
生:讀整行詩。
生:做動作理解“舉頭”。
師:可是,今夜,詩人已遠離家鄉,回家的路是那么長,更沒有我們今天的汽車、火車、飛機,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和親人們團圓。是啊,月亮還是那個月亮,可是,詩人的心情——
師:想想詩人在干什么?
生:詩人抬頭望著天上的明亮的月亮。
師:朗讀、引導。
師:詩人看著掛在天空中的明月,會想到什么呢?
生:會想到家鄉,想到親人
生:反復誦讀。
6、學習第四行
師:讀整行詩,說說詩句的意思。
生:將三、四行連起來說說詩意
師:指導朗讀,重點指導學生讀“思故鄉”。
生:用自己的話說說全詩的意思。
師:體會全詩詩意,并朗誦全詩一遍。
師:指名有感情地朗讀。
生:有感情地齊讀,背誦。
師生共同朗讀:
教師引讀每句的前兩個字,學生補充,齊背誦。
師;過渡:我們知道這首詩是李白寫的,現在誰想辦李白做一回詩人,背背這首詩?也可以做動作。
指名學生上臺背誦,其他學生評議。
師:指導寫字
1、觀察田字格里的字:
⑴觀察“目、耳”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注意這兩個字的寬度。
⑵指學生說一說再書空。
⑷學生書寫后展示、評議。
2、學生觀察“頭、來”兩個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⑴教師范寫,注意最后兩筆,寫時要注意。
⑵書空、書寫、展示、學生評議。
師:同學們,今天回家后,把《靜夜思》被送給爸爸、媽媽聽,并且將以將詩句的意思。
四:教學反思:
只有讓學生體會到詩人的情感,才不會在讀書的時候毫無表情地唱。當學生能讀出詩人是想念家鄉的時候,我就不失時機地問:他會思念家鄉的誰呢?學生的答案可多了,有的說是爸爸媽媽,有的說是親朋好友,有的說是兄弟姐妹,有的說是玩過的小溪。。。于是我又問他們:你們也有過想念爸爸媽媽的時候嗎?什么時候最想?我特意讓全托生懂宇航先說,她說每天晚上她最想爸爸媽媽,于是學生的話題就這樣打開了,就這樣他們明白了詩人的心情,知道了什么叫做思念。此時,我讓他們再去讀一讀詩。我明白,此時我的教學目的達到了,也讓學生明白了讀書不僅僅只是會讀,還要讀會些什么。
一年級簡單語文教案篇14
教學目標:
1.識寫本課生字,掌握識寫方法。
2.感受烏鴉由找水的著急到喝著水高興的變化過程。能用“漸漸”說話。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背誦課文。
4.喜歡這只遇到困難能仔細觀察、認真思考的烏鴉。
教學重點:
1.識寫生字
2.在學生已有知識經驗的基礎上指導學生讀出味道,體會出烏鴉的感情變化。
教學難點:
鼓勵學生質疑問難,讀出烏鴉的感情變化。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出示烏鴉頭飾,問:這是誰?有誰認識它,向大家介紹一下這位新朋友吧!
板題:烏鴉喝水
問:看著課題,你知道課文會講一件什么事嗎?
二、檢查預習:
(一)檢查認字:
1.出示帶拼音要認的字,指名讀
2.同桌介紹自己的記字方法
3.匯報記字方法,強調形近字的區分方法“喝、渴”
4.去拼音開火車讀
5.齊讀
6.認讀生詞
(二)檢查讀文
1.問:課文共有幾個自然段?同桌檢查自然段序號標記是否正確。
2.指名段讀,其他同學糾正字音。
三、指導寫字:
1.課文中一共有幾個要寫的字?你能給它們分分類嗎?
2.分類指導
3.書寫展示
四、總結
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測:
1.讀詞卡。
2.找朋友游戲——連字成詞。
二、提出問題,合作初步解疑:
1.自由讀文
2.小組內交流讀懂了什么?還有什么讀不懂的問題?
三、讀中感悟喝不著水的原因(學習第一自然段)。
1.指讀第一自然段,思考:烏鴉為什么一開始喝不著水?
2.朗讀指導。著重指導“到處”、“水不多”、“口又小”,讀出烏鴉喝不著水著急的語氣。
3.學生自我評價朗讀。
四、合作探究學習第二、三自然段。
1.過渡語:看見一個瓶子,瓶子里有水。可瓶里水不多,瓶口又小,怎么辦呢?現在你們就是這只烏鴉,你們來想想辦法。
2.學生自讀二、三自然段。
3.四人小組合作研究烏鴉是怎么喝上水的?邊研究邊做實驗。
4.交流合作結果。
5.理解“漸漸”一詞的含義,能用它說話。
6.指導朗讀二、三自然段,學生自我評價。
7.發散思維:如果旁邊沒有小石子,你們該怎么辦呢?同桌討論、匯報。
五、拓展訓練:
1.你們喜歡這只烏鴉嗎?寫一句話夸夸他。
2.學習這個故事,你有什么收獲呢?
:
學習過程是學生主體在具有主觀意志作用下親自實踐的過程,我在課堂中創設了學生主動參與的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給學生提供了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機會,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如文中二、三自然段寫烏鴉想辦法喝著水,傳統的教學通常是教師演示,讓學生理解喝著水的過程,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狀態。為了讓學生嘗試探索新知的經歷和獲得新知的體驗,我設計了讓學生在自讀課文的基礎上,4人小組合作動手做實驗,研究烏鴉喝著水的過程。學生實驗完成后,不禁發出:“呦,水真的升高了!”興奮之情溢于言表。這時,講解是多余的,通過合作實驗,學生主動悟出了烏鴉是怎么喝著水的。由于設計的實踐活動符合一年級學生的特點,很好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學生在讀一讀課文、做一做實驗、說一說實驗過程中興趣盎然地學習語文,真正成為了學習的主人。
一年級簡單語文教案篇15
知識能力標:
1、認識14個生字,讀準字音,了解字義;認識一個部首;會寫本課的2個生字,了解“立”字的演變過程。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過程方法標: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相結合的方式學習。
情感態度標:知道小貓釣魚是三心二意的,明白做事要像老貓那樣一心一意。
教學重點:
識字、寫子。
教學準備:
生字、詞語卡片,帶有本課生字的包裝盒,小貓釣魚的動畫。
教學過程:
一、謎語導入,激發興趣
同學們,你們喜歡猜謎語嗎?老師說一個謎語你們來猜一猜,好嗎?
身穿花衣裳,胡子長又長,白天睡大覺,晚上捉鼠忙。打一動物
小貓是一種非常可愛的小動物,它不僅是捕鼠能手,在這春暖花開的日子里,它還要去學習一種新的本領——釣魚,你們想知道小貓是怎樣學習釣魚的嗎?下面就聽老師給你們講一個《小貓釣魚》的故事。
二、順序閱讀,突出識字
1、學生邊看動畫邊聽故事。
2、這個故事有趣嗎?它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的《小貓釣魚》這一課。師板書并出示“釣”的字卡,指導識記,組詞,說話。你們想讀一讀這個故事嗎?那如果你們在讀課文的過程中遇到不認識的字怎么辦呢?
指名說
你們有這么多好辦法,老師相信你們一定能順利的讀完這個故事,下面就請同學們自由讀文吧!
學生自由讀文。
3、老師看你們讀課文的熱情很高,真想一飽耳福,聽聽你們讀的怎么樣?那我們先來數一數文章一共有幾個自然段吧!(6)請6名同學分段來讀文。
4、簡單評讀。
5、同學們,我們在讀文的時候發現了新的字寶寶吧?對,今天我們又非常榮幸的認識了14個可愛的字寶寶。老師把它們請到前面來了,(幻燈出示)快和它們打聲招呼吧!同學們這么有禮貌,這么熱情,字寶寶非常開心,它們很愿意和你們做朋友,那同學們想一想,我們用什么好方法才能記住這些可愛的字寶寶呢?下面就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討論一下吧!
6、學生匯報記字方法,喜歡哪個就說哪個,教師相機讓學生組詞,說話。以鼓勵為主及時評價。
7、你們有這么多好辦法,老師想看你們是否真的記住它們了,咱們開火車讀一讀吧!火車開起來!看哪輛火車開得最快!
8、字寶寶和你們一樣很喜歡交朋友,它們和好朋友在一起,你還認識它們嗎?讀一讀這些小魚身上的詞語吧!讀對了,可愛的小魚就屬于你了!
9、老師知道你們是真的記住了它們,無論它們將來出現在故事書里,牌匾上,電視中你們都會認得它們,對嗎?我相信這回你們一定能把課文讀得更加流利,下面請同學們端起書,再讀一遍課文,一邊讀一邊想:小貓釣到魚了嗎?為什么?
10、學生回答問題,師總結板書
老貓釣到魚一心一意
小貓沒釣到三心二意
11、同學們學得這樣認真,下面我們一起來讀一首兒歌來休息一下好嗎?和學生一起邊拍手邊做動作來讀。(這是課后練習中的一首有關寫字重要的兒歌,很有趣。)
12、看來寫字的用處真大呢!那我們趕快來學習寫字吧!教寫“空”和“生”兩個字,認識新的部首,穴字頭。學生書寫。
三、深入總結,明理導行
同學們都能一心一意的寫字,寫得很漂亮,看來只有一心一意的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好!千萬不要像小貓那樣三心二意的釣魚,結果一條魚也釣不到,記住了嗎?老師相信你們一定能做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