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通用教案模版
教案通過明確教學目標、確定教學內容和方法,為教師提供了系統(tǒng)、全面的教學指導。寫小學通用教案模版有什么要注意的呢?這里給大家?guī)硇W通用教案模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通用教案模版篇1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感受秋天的美好景象,激發(fā)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
識字、寫字。
教具學具準備:
投影、生字卡。
作業(yè)設計:
課內:抄寫字詞、組詞、說話、擴詞。
課外:抄字詞,聽寫生字詞。
教學時間:
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齊背練習1中的小詩《秋天到》,并說說這首詩歌里主要講的是什么?
2、過渡:秋天這么好,你們都想出去玩玩嗎?
二、板書課題,解題
“秋游“是秋天出去游玩的意思。
秋天到哪兒去游玩?看些什么,玩些什么,看看圖,讀讀課文就知道了。(出示投影)
三、指導看圖
1、秋天的天空怎么樣?你們看白云像什么?
2、秋天農田里哪些莊稼成熟了?你是怎么看出來的?
3、草地上小小朋友怎么玩?(出示小黑板:小朋友有的(),有的(),有的()。要求學生用“有的“組成句式說話)
四、初讀指導
1、自學生字詞。
(1)給每個自然段寫上序號。
(2)輕聲讀課文,畫出不認識,不理解的詞。
(3)識記生字。
2、檢查自學情況。
(1)出示詞語,指名讀。重點領會“郊外、追逐、打滾兒“的意思。
(2)齊讀田字格里的生字。
3、各自輕聲讀課文。
4、分自然段指名讀課文。
5、理清脈絡,出示思考題:課文四個自然段的意思分別寫在了下面,對照課文想一想,在前面的括號里填上序號。
()同學們玩得很高興。
()同學們跟老師到郊外游玩。
()天空美。
()農田美。
指名到前面填寫。
6、齊讀課文
五、讀抄詞語(課后第三題)
第二課時
一、聽寫生字詞
二、精讀訓練
1、指名讀。
2、分自然段講讀。
第一自然段
(1)指名讀。
(2)這一段有幾句話?第一句說了什么?這一句能不能先說“天氣漸漸涼了”,再說“秋風起了”?
(3)比較加了“漸漸”有什么不同。
(4)第二句說了什么?為什么秋游要到郊外呢?
(5)過渡:同學們去郊外游玩,看到些什美麗的景象呢》請讀第二段。
第二自然段
(1)指名讀。
(2)誰來讀讀寫秋天天空景象的句子。
(3)你覺得秋天的天空的景象怎么樣?
(4)有感情地朗讀。
第三自然段
(1)指名讀。
(2)這一段說的是秋天哪里的景象?秋天農田的景象怎么樣?
(3)比較:
a、稻子黃,高粱紅,棉花白。
b、稻子黃了,高粱紅了,棉花白了。
這兩句話的意思相同嗎?為什么?
(4)齊讀第三段。
第四自然段
(1)老師范讀。
(2)這個自然段有幾句話?第一句話說了什么?想想“向著藍天亮開了嗓子”是指做什么?
(3)第二句說了什么?“奔跑”和“追逐”兩個詞語完全相同嗎?
(4)這一段第一句用“有的……有的……”,第二句用“大家”,想想有什么不同?
(5)“多開心呀”表示什么樣的語氣?學生練讀。
(6)齊讀第四段。
3、總結。
這篇課文寫同學們去郊外游玩,秋天的天空和農田都很美,大家玩得很開心。你讀了有什么感受?
4、齊讀課文。
三、布置作業(yè)
朗讀課文。
第三課時
一、朗讀指導
1、指名讀課文。
2、這篇課文里哪一句表達了人們歡樂的心情?所以整個課文都要用歡樂喜悅的語氣讀。
3、第一自然段用陳述口吻,要讀得平緩。教師范讀。學生試讀。
4、第二自然段的“藍藍”、“白”、要重讀;“一望無邊”、“有時像”要讀得慢;“幾朵白云”、“一群白兔”、“幾只綿羊”要讀得輕快,流露出喜悅心情。
5、第三段的“黃了”、“紅了”、“白了”要重讀。教師范讀,學生試讀。
6、第四段中三個“有的”,聲音要逐步提高,語速加快;“大家”、“多開心”要重音讀,讀得緩慢。
7、個人練讀。
8、指名讀。
9、齊讀。
二、寫字指導
三、作業(yè)
1、描紅練習。
2、比一比,再組詞。
交()兔()家()喊()
郊()晚()逐()城()
3、根據(jù)提供的句式說話。
在操場上,小朋友們有的(),有的(),有的()。大家(),多開心呀!
教學反思
《秋游》是蘇教版語文第三冊的課文,這篇課文生動描繪了同學們在老師的帶領下去郊游的情景,表達了孩子們沉浸在大自然中的歡快心情。在教學時,我根據(jù)課文的需要,安排了幾處小練筆,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在教學第二自然段描寫天空的美景時,我先將課文“藍藍的天空一望無邊,幾朵白云有時像一群綿羊,有時像幾只白兔。”中的“。”改成“……”引導學生朗讀比較,說一說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眼尖的孩子們立刻發(fā)現(xiàn)了,找出了標點符號的不同。接著,我引導學生思考:為什么老師把它改成了“……”?你想說什么?同學們議論紛紛,有的說:“因為天上的白云不僅僅只有這兩種樣子。”有的說:“天上的白云變來變去,還可能有別的形狀呢!”我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想象:“小朋友們,讓我們一起躺在草地上,看一看白云,你還發(fā)現(xiàn)了什么?”孩子們的思維頓時活躍起來:“白云有時像一只可愛的白兔,有時像一頭威武的獅子。”“幾朵白云有時像胖胖的娃娃,有時像圓圓的蘋果。”“幾朵白云有時像好吃的棉花糖,有時像老爺爺?shù)墓照取!?/p>
第四自然段是課文的重點段落,有一個重要的句式練習:有的……有的……有的……以前在教學時,我總是讓孩子們自己說,因此他們的思路也很局限,僅僅想到體育課和聯(lián)歡活動時的情景。為了拓寬學生的思維廣度,我尋找了幾處畫面:美術課上、課間活動時、大掃除時、公園里……讓孩子們先看著圖說,有了圖畫的引導,孩子們的思維頓時活躍起來,還想到了很多圖上沒有的內容,有的說:“天上的白云各種各樣,有的像可愛的小白兔,有的像長鼻子大象,有的像兇猛的大老虎。”有的說:“小弟弟搭的積木真有趣,有的像飛機,有的像大山,有的像房子。”有的說:“菜場上的人真多,有的賣魚,有的買肉,有的買青菜。”
兩次小小的練筆,讓我感受到課堂中我們應做有心人,要精心選擇練筆點,為學生的練筆鋪設橋梁,這樣孩子們的讀寫能力一定會提高得很快。
小學通用教案模版篇2
《彩色的非洲》教案一
教學目標:
1.自主學習字、詞,會認 14 個生字,正確認讀“湛藍、充沛、碩大、火炬、巨蟒、滲透、聆聽、木薯、強悍、粗獷、篝火、繁花似錦、含情脈脈、大飽眼福”等詞語,并能結合上下文理解詞、句的意思。
2.指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引導學生通過自主學習了解非洲的風情特色,學習作者是如何寫出非洲的風情特點的。
4.引導學生練習用多種途徑收集資料,以豐富對非洲的認識。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通過自主學習了解非洲的風情特色,學習作者是如何寫出非洲的風情特點的。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運用學過的閱讀知識,自學課文內容,在實踐中提高閱讀能力。
課時安排 :
1 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揭示課題
1.談話導入:離開了萬象之國 —— 泰國,我們仍深深地陶醉在與象共舞的歡樂氣氛中。今天我們要走進遼闊的非洲,去欣賞一個色彩斑斕的世界。(教師板書課題:28 彩色的非洲)
2.齊讀課題,對課題質疑。
二、自主學文
1.認讀課文中的生字,把課文讀正確、流利。
2.默讀課文,思考:“非洲真是一個色彩斑斕的世界”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在課文中邊讀邊作批注。)
3.對文中不理解的詞語、句子作上記號。
三、全班交流
“非洲真是一個色彩斑斕的世界”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
1.理解“色彩斑斕”的意思。
2.朗讀句子。
3.默讀課文,思考:課文從哪幾個方面來介紹非洲是一個“色彩斑斕”的世界的?
4.課堂交流,引導學生概括。
(1)非洲的藍天、驕陽是彩色的:
(2)非洲的植物世界是彩色的;
(3)非洲的動物世界是彩色的;
(4)非洲人的日常生活是彩色的;
(5)非洲的藝術也是彩色的。
5.課文中用了哪些句子把這些內容連接起來?找出這些句子。思考:這些句子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四、深入閱讀,體驗“非洲的彩色”
1.色彩斑斕的非洲給我們的視覺帶來了強烈的沖擊。再仔細地朗讀課文,畫一畫:非洲的哪一處地方最讓你心動?讀一讀,品一品。
2.自由交流,隨機指導。
(1)重點交流課文第四自然段:哪些詞語寫出了花之多,花之艷?
①出示句子:“芒果樹開的是星星點點的白花,仙人樹開的是金燦燦的黃花,玉蘭樹高擎著白色或白里透青的玉杯,火炬樹綻開的花朵比綠葉還多,一棵似一團火,一排似一片霞。”
“高擎”和“綻開”兩個詞妙在哪里?“一棵似一團火,一排似一片霞”寫出了什么?指導有感情地朗讀這句話。
②出示句子:“還有一種叫做花樹的樹,更是妙不可言,遠遠望去,樹上像是開滿五彩繽紛的花,非常壯觀。走近一看,卻是滿樹的彩葉,紫的、黃的、綠的、紅的,好似含情脈脈的少女,向人們頻頻點頭。”
花樹的“妙不可言”妙在哪里?這樣的樹你看到過嗎?你仿佛聽到這位“含情脈脈的少女”在對你說些什么,此時,你會做些什么?你想說些什么?(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這一句話。)
(2)分小組交流非洲其他方面的“多彩”。
(3)小結:作者寫非洲,緊緊抓住非洲的特點——“多彩”展開筆墨,從天空、植物、動物、非洲人的生活、藝術五個方面為我們展示了一個色彩斑斕的世界,寫出了非洲特有的風情特色。
五、總結非洲風情
1.導語:這激情洋溢的舞蹈,來自舞者的心靈。它訴說著非洲的原始與神秘,訴說著非洲的熱烈與奔放,難怪作者發(fā)出了這樣的感嘆。
2.學生朗讀這兩個感嘆句:“非洲真是一個色彩斑斕的世界啊!”“啊,非洲,好一個多姿多彩的世界!”
3.教師點題:是啊!說非洲是彩色的在于它的色彩斑斕,更在于它的多姿多彩!讓我們再一次贊嘆這彩色的非洲吧!
學生再次感情朗讀這兩個感嘆句。
4.學生自找答案:回到課前學生的質疑,如:為什么說非洲是彩色的?為什么課文要以“彩色的非洲”為題?讓學生自己總結得出答案。
六、拓展、延伸
1.結合課文內容和課前搜集到的非洲相關資料,談談你對非洲的印象。可以用多種形式來表達,如,畫一幅畫,寫一段話,寫一首小詩等。
2.全班交流。
七、作業(yè)設計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抄寫課文中你認為優(yōu)美的語句。
小學通用教案模版篇3
教學課題:
十幾減7、6
教學內容:
十幾減7、6
教學目標:
1、學生初步學會計算十幾減7、6。
2、使學生通過練習,進一步理解計算退位減法的思考方法。
重點難點:
引導學生通過數(shù)據(jù)的觀察直接說出“想加算減法”的思考過程。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口算
11-8 14-9 13-8 15-9 11-9 17-9 12-8 16-8
2、看卡片,說出( )里應填多少。
6+( )=12 8+( )=13 5+( )=11 7+( )=14 9+( )=16 6+( )=13
3、12-8=4,說一說想的過程。
二、新授
1、出示例3。
(1)觀察畫面,理解圖意,用自己的語言敘述畫面內容。
(2)出示魚缸畫面,請學生數(shù)一數(shù),魚缸里有多少條金魚?(13條)(移動畫面,黑金魚隱藏到水草后)再讓學生猜一猜隱藏到水草后的紅金魚有幾條?(學生分組討論,說一說自己的想法)]
(3)學生匯報討論結果,列出算式。13-7=6談一談你是怎樣想的
10-7=3 7+6=13 3+3=6 13-7=6
[誰有不同的想法?讓大家看看你的算式,猜猜你是怎么想的?]
(4)小結:剛才大家動腦筋想出了四種不同的思考方法,這幾種方法都很好。
(5)改變題意:一共有13條金魚,6條黑金魚,紅金魚有多少條?
(6)學生獨立列式,并說一說思考的過程。
l3-6=7
想: 10-6=4 4+3=7
還可以這樣算;
7+6=13 13-7=6 13-6=7
三、檢測與反饋
1、完成P14頁的“做一做”第1題。
[讓學生口算,全班集體訂正,個別題目讓學生說說思考過程。]
2、做一做第2題。
[觀察比較使學生感受“想加算減法”的簡捷性。兩個不同的減法算式利用的是同一個加法算式。]
3、完成P14頁“做一做”的第3題。
[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提問上下兩個□間的關系。]
四、總結并布置作業(yè)。
板書設計:
十幾減7、6
13-7=6 13-6=7 10-7=3 7+6=13 10-6=4 3+3=6 13-7=6 4+3=7
還可以這樣算;
7+6=13
13-7=6
13-6=7
教學反思:
通過本課的學習,在四種算法的比較中,學生已習慣使用想加算減法來口算,體會到了想加算減法的簡捷性,體會到了算法的多樣化。
小學通用教案模版篇4
活動目的:
1。切實加強冬季,尤其是春節(jié)期間安全教育,增強學生安全防范意識。
2。向學生進行防凍、防火、防盜、防騙、防交通事故等安全防范教育,增強學生的自我保護和安全防范意識,防止學生遭受人身和財產損失。
活動過程:
為了同學們的身心健康與生命安全,為了大家能過一個愉快而又充實的寒假。今天讓我們再一次走進安全知識,希望大家能夠遵循以下內容:
一、外出活動及交通安全
1。不到水庫、機井、塘壩、水窖、河道沙坑等地方滑冰。惡劣天氣不在危險建筑物、大樹下避雨雪、不玩火、學會防火、防電、防煤氣中毒等安全常識。
2。不到懸崖、陡坡、易塌方的沙、土坑等地方玩耍,不攀爬樹木、高大建筑物等。
3。不在危險的地方玩耍,不做任何帶有危險性的游戲,及時遠離危險因素。
4。不打架斗毆,不搞惡作劇,不做有損自己和他人的事。
5。外出路上要遵守交通規(guī)則,不騎自行車上路,不乘坐無證車,不乘坐酒后駕駛的車輛,出行注意交通安全。
6。未經家長同意,一律不準私自、探親、訪友,離家時一定要與父母打招呼。
7。遵守社會公德,遵紀守法,不做任何損害老百姓利益、危及他人生命財產安全的事情。
二、飲食衛(wèi)生安全
1。不飲用不衛(wèi)生食物,不喝生水,不吃涼飯菜,元旦期間,保持良好的飲食習慣,不要暴食暴飲。
2。注意個人飲食衛(wèi)生。
3。不食用三無食品。
三、用電用火用氣等方面的安全
1。掌握安全用電常識,不隨便觸摸電器設備。不靠近有電電源,不隨便亂動各種插頭,不撕拉亂接電線。使用電器需由家長指導。
2。掌握正確使用液化氣常識,不單獨開液化氣爐灶,預防煤氣中毒。
3。不玩煙花爆竹等危險物品。不玩火、遠離火源,注意消防安全。
四、社會公德方面
1。遵守社會公德,遵紀守法,不做任何損害老百姓利益、危及他人生命財產安全的事情。
2。崇尚科學,不參加任何封建迷信活動和邪教組織;嚴禁參與賭博與變相賭博,嚴禁聽、看不健康的音像與書刊,嚴禁進電子游戲室、網吧、歌舞廳活動,看有益電視節(jié)目。
3。孝敬父母、團結鄰里、關愛幼小,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幫助父母干力所能及的家務活。
我忠心地希望大家能夠認真落實,請同學們加強自我管理、自我約束。春節(jié)是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只有保證人身和財產安全,才能過個安樂祥和的春節(jié)。寒假即將到來,春節(jié)在向我們招手,希望大家時時刻刻注意自身以及周圍人群的安全,防止安全事故的發(fā)生。希望能通過這次活動進一步增強我們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讓安全系著你、我、他,愿我們的生活每天都充滿陽光和鮮花,愿我們每個人都能擁有一個平安快樂的寒假,愿平安和幸福永遠伴隨著我們大家!
小學通用教案模版篇5
教學重點
能聽、說、讀、寫單詞:in, on, under, behind, near。
能夠聽說認讀單詞:over, in front of和句子“Where is …? It’s ….”,并能在一定情景中正確運用。
教學難點
熟練掌握七個方位介詞的用法,特別是“in front of”。
課前準備
1.教師準備教學過程中所需要的圖片、聲音和課件。
2.教師準備錄音機及錄音帶。
教學過程
Warm—up(熱身)
(1)唱一唱
① 教師播放歌曲“I am a boy and you are a girl.”兩遍,學生小聲跟唱。
② 教師領讀歌詞后,學生大聲跟唱,并鼓勵學生加些動作。
Presentation(新課呈現(xiàn))
⑴ 學一學
① 教師出示圖中“in”的圖,問學生:“Where is the ball?”,領讀“in”。
② 教師請學生用“in”說一說他們的鉛筆在哪里。學生可以把鉛筆放在任意一樣東西的里面說,如:It’s in the pencil-box. It’s in the desk. It’s in my hand.等等。
③ 用同樣的方法學習“on”和“under”,強調字母O和U在單詞中的發(fā)音。
④ 教師分別給出“behind, near, over, in front of”四個單詞及其圖片。教師邊讀邊把圖放到相應的單詞旁,讓學生理解其意,也加深印象。
⑤ 教師提問學生:“Where is the pencil?”,學生這回可以把鉛筆放在任意一地,回答道:“My pencil is on the chair. It’s in front of the pencil-case”等等。
⑥ 學生兩人一組做問答練習,鼓勵學生可以問學過的任何事物,而后請若干組表演對話。
如:A: Where is the light?
B: It’s over the desk.
又如:A: Where is my eraser?
B: I don’t know.
A: Haha, it’s in my hand.
⑵ 說一說
① 學生看P61的圖,教師播放錄音兩遍,提問學生:“Where is the trash bin?”,學生答出:“It’s near the table.”。
② 教師指著圖中的書桌問:“Where is the desk?”,學生答出:“It’s in front of the window.”。學生仿照提問進行問答練習。
③ 學生兩人一組,指著圖中的物品“Where is the …?”做問答練習。提問一個物品學生劃掉相應的圖,直至圖中所有的物品都被問到。
Let’s play(趣味操練)
⑴ Let’s chant it(見劍橋一級下P16)
① 教師播放chant 的錄音,學生看圖打著節(jié)拍小聲跟讀。
② 播放兩遍錄音,學生按節(jié)奏大聲跟讀。
⑵ Listen and find out
① 教師說:“There is mirror behind the closet. Can you find more mistakes?”,請學生繼續(xù)找出圖中的錯誤。
② 學生先圈出圖中的錯誤,而后用英語表達出來。如,“There is an end table on the bed.”。
Consolidation and extension(鞏固與擴展)
⑴ 做一做(見劍橋一級下P28)
① 教師點擊課件,出圖(沒有文字)。學生聽兩遍歌曲后,教師點擊文字,學生看文字再聽兩遍歌曲。
② 學生根據(jù)歌詞內容把圖拖放到相應的位置上。
③ 教師請學生說一說每個小動物的位置,如:“The little fish is on the bookshelf.”。
⑵ Listen and answer the questions
① 教師播放錄音三遍,請學生說一說、讀一讀四個問題,而后帶著問題再聽兩遍錄音。
② 請學生試回答問題,其他同學判斷對錯。
③ 學生針對這四個問題進行提問和回答。
小學通用教案模版篇6
【教學目的】
1、理解課文內容,想象圓明園的美麗與珍貴,明確圓明園的毀滅是中國和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
2、感受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感。
3、學習課文生字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
1、了解圓明園的宏偉建筑和珍貴收藏。
2、體會圓明園毀滅之慘痛。
【教學用具】
1、圓明園圖片。
2、電影錄音。
【教學過程】
一、引探準備
1、檢查預習,以舊引新:
⑴同學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第課,來大家一起讀讀課題。
⑵齊讀課題。
⑶上節(jié)課我們初讀了課文,誰能說說通過初讀你都知道了什么呢?讀了其它各段,你還知道了什么呢?
2、導入新課:
⑴老師請大家再讀讀課文,想想你還有哪些沒讀懂的地方?請?zhí)岢鰜怼?/p>
⑵生速讀課文。
⑶提出不懂的問題,并引出“瑰寶”“精華”兩個詞的意思。
解釋“瑰寶”就是特別珍貴的東西。“精華”是最重要最好的部分。
3、解決學生在初讀課文提出的問題:
為什么說圓明園是園林藝術的珠寶,建筑藝術的精華呢?我們還得從它當年的布局看起。
二、引探過程
1、教學第二自然段:
⑴請生朗讀第2自然段,思考,“眾星拱月”是什么意思?在本文中“星”和“月”指的又是什么?
⑵指名回答。
⑶用圖片幫助我們更進一步了解圓明園的布局。
(出示圖片。)
眾星拱月本來指的是很多星星圍繞著月亮,文中是許多小園像星星一樣圍在圓明三園的周圍。
⑷了解圓明三園的分布情況:
我們知道圓明三園是由長春園、圓明園、萬春園組成,那么他們又是怎樣分布的呢?出示圖片:
左邊的園子是圓明園,右邊的長春園,下邊的是萬春園,這三個圓子組合在一起,就是圓明三園。
⑸了解圓明園的布局讓我們再齊讀這一自然段。
2、學習第三自然段:
⑴圓明園不光布局獨特,那里還有眾多的景觀,請大家自由讀這一自然段,看看都有哪些景觀,并畫上記號。
⑵生自由讀,并說說都有哪些景觀。
⑶各小組自由欣賞景觀圖片,并互相介紹自己所感興趣的景觀,讀讀你所感興趣的句子,還可以想想這些景觀都有哪些特點?
⑷生互相介紹自己喜歡的景觀,讀自己喜歡的句子。
⑸請生介紹自己喜歡的景觀或所喜歡的句子。
⑹誰能說說圓明園中的景觀都有哪些特點呢?(多)
理解重點句:圓明園中,有金碧輝煌的殿堂,也有玲瓏剔透的亭臺樓閣;有象征著熱鬧街市的“買賣街”,也有象征著田園風光的山鄉(xiāng)村野。
文中用“有……也有……有……也有……,還有……不僅……還有……”從這些詞中我們可以看出圓內景觀很多。
⑺除了多的特點外,還有哪些特點呢?
生:風格各異,珍貴。
⑻范讀本段:
是啊!這兒的景觀真多,并且各有各的特點。漫步在這里真像漫游在天南海北,飽覽著中外風景的名勝。想想怎樣讀才能讀出各自的特點呢?請你們聽老師讀。
⑼齊讀本段。
3、學習第四自然段:
⑴圓明園不但建筑宏偉,還收藏著許多珍貴的歷史文物呢!為什么說它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誰能從書中找出一句話來回答這個問題。
⑵理解重點句:
“上自先秦時代的青銅禮器,下至唐、宋、元、明、清歷代名人書畫,各種奇珍異寶。”“上自”和“下至”是什么意思?
⑶從先秦時代到唐宋元明清有兩千多年,經過這樣漫長的歷史時期,還能留下來,說明這些文物怎樣?
生:很珍貴,也很多。
⑷所以說它又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讓我們一起去欣賞當年園中的收藏品。
出示圖片,演示園中的收藏品。
4、學習第五自然段:
⑴圓明園獨特的布局,風格各異的景觀,還有這么多精美的收藏品,我們能去北京看一看嗎?我們又看得到嗎?
生:看不到,因為他被毀滅了。
⑵就是這樣一座譽為萬園之園的皇家園林被英法聯(lián)軍毀滅了,到現(xiàn)在看到的只是一些殘恒斷壁,讓我們一起回顧歷史。
(教師簡介火燒圓明園經過,并播放火燒圓明園的錄音片斷。)
⑶聽完錄音,你有什么想說的?
生自由說感受。
⑷是的,這些侵略者很野蠻。我們再去讀讀書,書上的文字表達的更清楚。請同學們先試著讀這一自然段。
⑸師范讀。
⑹就是從這些詞句中我們看出了侵略者的野蠻與貪婪,讓我們讀出侵略者的野蠻與貪婪。
你覺得怎樣能表現(xiàn)出侵略者的貪婪,你就怎么讀,還可以加上動作。
請生讀。
三、引探實踐
1、就是這樣的一場大火,讓我國這一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筑藝術的精華,就這樣被化成了灰燼,使我們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損失,看過錄像,讀了課文,你還有哪些話想說?
2、生自由發(fā)言。
3、在我們的網站上有個留言板,大家可以打開留言板,寫下你想說的話。
4、生讀自己寫的內容。
小學通用教案模版篇7
教學目標
1能在語言環(huán)境中讀準“玩、球、猴、拍”4個生字。復習筆畫“豎彎鉤”,能在田字格中按筆順描摹“金、玩”。
2能認讀復韻母ɑo、ou、iu,及它們的四聲,繼續(xù)學習拼讀音節(jié)。復習復韻母ɑi、ei、ui。
3能正確朗讀兒歌,熟讀成誦。
4試著用“誰干什么”的句式說一句話。
重點和難點
1在語言環(huán)境中,用各種方法識記本課4個生字。
2運用順口溜、念兒歌等方法認讀復韻母ɑo、ou、iu,繼續(xù)學習拼讀音節(jié)。
教學準備:生字卡片、拼音卡片、錄音機、課文錄音磁帶、圖片、皮球等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揭示課題
1(出示皮球)師:這是什么?
(1)交流。(2)學習生字:球(讀準韻母iu)(3)“一字開花”游戲:除了皮球,你還知道哪些球?
2(出示課文中的插圖)師:圖畫中的小男孩在干什么?
(1)交流。(2)揭示課題:28玩皮球(3)學習生字:玩(按筆順書空“玩)(4)比較“玩”與“球”的字形。(滲透“王字旁”)
3齊讀課題。
二朗讀兒歌,學習生字
1聽兒歌,讀準字音。
(1)聽課文錄音,聽清楚生字的讀音。(2)再聽錄音,字字過目跟讀。(3)自由讀,讀準字音。(4)指名讀,讀準字音。
2學生字,了解內容。
(1)思考:皮球上畫了什么?①出示“猴”。(讀準韻母ou,小老師領讀,開火車讀)
②出示句子:媽媽買個皮球,上面畫個小猴。③指導朗讀句子。
(2)思考:小猴在干什么?①出示句子:小猴翻翻跟頭。②指導朗讀句子。(師生問答式朗讀:小猴干什么?誰翻翻跟頭?)③出示一幅畫有許多動物在玩耍的插圖。
說話練習:用“誰干什么”的句式說一句話。
(3)學生上講臺前拍皮球。出示“拍”。(復習韻母ɑi,讀準字音)①做拍皮球的動作,復習帶有“提手旁”的字。②出示句子:我來拍拍皮球,小猴翻翻跟頭。③指導朗讀句子。
3讀兒歌,鞏固生字。各種形式的誦讀。(指名讀、小組賽讀、表演讀、滾雪球讀)
三學習韻母,拼讀音節(jié)
1讀準復韻母。
(1)師:小猴看見大家學得那么好,可高興了,給我們送來了三件禮物,我們和它見見面吧。
(2)(出示三幅插圖)說說你看到了什么?
(3)出示:奧運五環(huán)ɑoɑoɑo海鷗飛翔ououou水上游泳iuiuiu
(4)指導發(fā)音。①師范讀,仔細觀察老師的口型。②學生跟讀。(指名,開火車讀,齊讀)
③編順口溜,鞏固讀音。凹凸不平ɑoɑoɑo歐洲各國ououou風景優(yōu)美iuiuiu
2讀準復韻母的四聲的讀法。
(1)師:我們給這些復韻母戴上小帽子----標調。(2)(出示三個復韻母的四聲)(3)指名讀,小老師領讀,叫號讀、齊讀
3比較iu與ui(1)出示:uīuíuǐuìiūiúiǔiù(2)師:仔細看看,你有什么新發(fā)現(xiàn)嗎?(3)出示句子:i、u在一起,調號標在后。(學生朗讀)
4朗讀兒歌,鞏固拼音。(1)在兒歌中找一找含有ɑo、ou、iu韻母的字。(2)游戲:送拼音回家。①把含有ɑo、ou、iu韻母的字音貼到相應的生字上。②拼讀音節(jié)。(3)朗讀兒歌。
四游戲鞏固,復習韻母
1游戲:比比誰的眼睛尖(ɑi和ɑo,iu和ui的比較)(1)抽讀(2)搶讀(3)比讀
2游戲:比比誰的拼讀準(創(chuàng)設情景完成書中的連線游戲)(1)自由讀(2)小組內交流讀(3)全班反饋
五描摹漢字“玩”和“金”
1指導寫“玩”字。
(1)復習筆畫“豎彎鉤”的要領。
(2)教師范寫,學生觀察“玩”中“豎彎鉤”在田字格中位置。
(3)學生書空,注意筆順正確。
2指導寫“金”字。
(1)觀察“人字頭”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學生書空,注意筆順正確。
3學生描摹,教師巡視指導。
小學通用教案模版篇8
《拉薩古城》
教學目標:
1、了解課文的敘述順序,學習課文的觀察方法。
2、理解課文內容,認識拉薩古城的特點。
3、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4、借本文為學生提供一個平臺,讓學生課余利用網絡,去了解更多拉薩古城乃至祖國更多城市的特點,從而激發(fā)學生熱愛我們祖國多姿多彩的壯美山河的情感。
教學過程:
課前與學生接話練習:(師說半句,生說括號里的)——這一環(huán)節(jié)想激起學生對我們祖國的廣闊山河的記憶。
我們美麗的祖國有()的江南水鄉(xiāng),有滿目蔥綠的(),有沃野千里的(),有()的西沙群島……
師:是啊,西藏自古以來就是咱們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公元7世紀,藏族的民族英雄松贊干布在西藏高原建立起強大的吐蕃王朝,實現(xiàn)了西藏高原的統(tǒng)一。13 世紀初,成吉思汗在中國北部建立蒙古汗國。1271年,定國號為元,并于1279年統(tǒng)一全中國。西藏成為中國元朝中央政府直接治理下的一個行政區(qū)域。
(播放視頻;西藏)(1分29秒)
師: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西藏的省會城市-“拉薩”這座古城,(板書課題)去領略這座世界上特色、最富魅力的城市的風采。
二、讀課文,了解大意4
出示要求:請大家選擇自己喜歡的閱讀方式認真讀一遍課文,讀完仔細想一想:拉薩是一座怎樣的古城?
三、學生交流課文內容,理清文章敘述順序6
★民居
“平定的白色樓房一座挨著一座,黑框的門窗上裝飾著條條漂亮的短皺簾,家家的樓頂上五彩經幡飄飛……古城民居的建筑風格獨特,色彩鮮明,無論是顏色還是造型,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投影出示民居
讀課文第一小節(jié),讀好“一座挨著一座”,“條條”,“家家”等詞。
★布達拉宮
老師讀了這篇課文,禁不住手癢癢了,于是寫下了這么一首小詩。
哦,拉薩
在我的記憶中,
在我的印象里,
拉薩——
是神秘的,遙遠的,
是圣潔的,是無與倫比的
小學通用教案模版篇9
各位評委好!我今天說課的題目是“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它位于新課標實驗教材人教版第二冊第六單元,先講單元分析,再就第一小結第一課時進行教學設計。
在說課之前,我覺得很有必要剖析學生現(xiàn)有的認知基礎:
①學生已經掌握了100以內數(shù)的讀法、寫法和數(shù)的組成;
②整十數(shù)加一位數(shù)及相應的減法;
③連加、連減、加減混和計算順序的掌握。
這也正是本單元教材編排的學生思維最近發(fā)展區(qū)。
本單元是本學期的重點單元之一,約占教學總時數(shù)的25%,高質量、高效率完成本單元的教學工作將有利于順利達成學期育人目標,同時教材的編排凸顯以下四個特點:
①是以學生已經掌握的100以內數(shù)的讀法、寫法、數(shù)的組成及整十數(shù)加一位數(shù)和相應的減法作為本單元新知識的生長點。
②計算按難易程度分三段編排:整十數(shù)加整十數(shù);兩位數(shù)加一位數(shù)和整十數(shù);兩位數(shù)減一位數(shù)和整十數(shù)。
③各小節(jié)教學內容的編排,分三個層次:以實際情景提供計算題,并呈現(xiàn)算法的多樣化;讓學生動手操作、理解、掌握算法;脫離直觀手段,讓學生思考算法。
④“用數(shù)學”是結合計算出現(xiàn)的,讓學生體會怎樣發(fā)現(xiàn)、提出數(shù)學問題以及如何解決問題,并且內容直接取材于學生熟悉的生活事例。
總之,教材的編排是由直觀操作等依靠實物思考到脫離實物思考,遵循由具體到抽象的原則,有利于學生抽象思維的培養(yǎng),為進一步提高計算速度、培養(yǎng)計算能力,解決實際問題打基礎。
介于教材的編排特點和學生的認知基礎,我認為本單元教學重點是口算100以內的加減法,教學難點是兩位數(shù)加一位數(shù)的進位加法和兩位數(shù)減一位數(shù)的退位減法。根據(jù)國家新課程標準對第一學段的數(shù)學學科育人要求,我擬定的單元目標是:①理解加減法的含義,會口算100以內整十數(shù)加減整十數(shù)、兩位數(shù)加減一位數(shù)和整十數(shù);②學生能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為了達成教學目標,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我將采用的教學策略有二:①打破傳統(tǒng)教學計算時的“枯燥”、“機械重復”的缺陷,創(chuàng)設情景,把計算置入生動有趣的情景中,給枯燥的計算教學注入生命與活力;②用學生喜聞樂見的故事情節(jié)貫穿練習中,培養(yǎng)計算能力。
以本單元第一小節(jié)“整十數(shù)加減整十數(shù)”的第一課時為例談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教材第57頁例1,完成練習十的第1~4題
教學目標:通過直觀手段,讓學生理解、掌握整十數(shù)加減整十數(shù)的計算方法;創(chuàng)設情景,為學生提供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空間,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探究整十數(shù)加減整十數(shù)的計算方法。
教學評價:師評、互評、自評相結合
教法、學法:情景教學法、合作探究、操作法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題卡、學生備小棒
教學流程:1、創(chuàng)設情景,激情引趣(3分鐘)
2、合作學習、探究新知(17分鐘)
3、實踐運用,發(fā)展能力(15分鐘)
4、獨立思考、鞏固新知(5分鐘)
1、創(chuàng)設情景,激情引趣:多媒體課件出示“公園花卉展”的主題圖,問:你看到了什么?(有三種花,說出每種花的盆數(shù))
2、合作學習、探究新知:擬分四個環(huán)節(jié)進行:
第一環(huán)節(jié):在“公園花卉展”的情景中,你能提出什么數(shù)學問題?(全班學生交流后教師板書出問題)
第二環(huán)節(jié):小組討論先解決提出的第一個問題。(討論怎樣列式?怎樣計算?計算時是怎樣想的?教師參與學生的討論)
第三環(huán)節(jié):小組匯報討論的計算方法:一個一個地數(shù)、按數(shù)的組成計算、想減算加、用十做單位計算、擺小棒看出來的……小組互評。多媒體直觀演示,驗證計算結果,并且讓學生比較出那種方法最簡便。體現(xiàn)算法的多樣性和靈活性。學生再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計算其余的問題。
第四環(huán)節(jié):增加如“工人叔叔搬走10盆紫花,還剩多少盆紫花”,“紅花和紫花的總數(shù)比黃花多多少盆”等整十數(shù)減整十數(shù)和加減混和計算的問題,學生思考計算并且說明理由。學生進行自評。
3、實踐運用,發(fā)展能力:(以一年級綜合實踐課“小豬爬山”的故事為題材設計闖關活動),小豬和伙伴們結伴去爬山,如果遇到困難該怎么辦呢?進行德育滲透。
第一關:計算并說說40+203+26-45+4-7
40-20__+20__-4050+40-70
在計算方法上的聯(lián)系。(促進知識遷移和加強知識間的聯(lián)系)
第二關:看圖寫算式(旨在比較、對比整十數(shù)加一位數(shù)和整十數(shù)加整十數(shù)等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如:40+3和40+30
第三關:集體闖關,每個小組一張題卡,用時少、正確率高為優(yōu)勝獎。號召學生發(fā)揚團結協(xié)作精神。
對闖關活動進行小結,師評為主。
4、獨立思考、鞏固新知:學生獨立完成練習十第1~4題。
設計意圖
創(chuàng)設情景,激情引趣:結合教材創(chuàng)設“公園花卉展”的真實情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因為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又對學生滲透愛護他人勞動成果的思想品德教育。
合作學習、探究新知:學生在“公園花卉展”的情景中,通過觀察,發(fā)現(xiàn)并提出了多種數(shù)學問題,然后組織學生思考計算方法,再相互交流,這種安排讓學生在自主探索思考和合作交流中,了解整十數(shù)加減整十數(shù)的計算方法,留給學生探索、思考、動口、動手的時間和空間,開闊學生思路,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
實踐運用,發(fā)展能力:運用多媒體把“小豬爬山”的動畫故事呈現(xiàn)給學生,通過連續(xù)的場景和生動的畫面引導學生的有意注意,調動學生積極參與的情感,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練習活動中運用計算知識,提高計算能力。
獨立思考、鞏固新知:讓學生獨立完成作業(yè),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辯的能力和良好的學習習慣,同時也檢查了本課時教學目標的達成度。
板書設計:本節(jié)課的板書設計我采用了綱要信號法,抓住數(shù)概念、數(shù)運算知識間的聯(lián)系與發(fā)展脈絡,簡明扼要,體現(xiàn)簡潔美,突出重點。
紅花和黃花一共有多少盆?10+20=30
…………
搬走10盆紫花,還剩多少盆紫花?30-10=20
再運來10盆紫花,現(xiàn)在有多少盆紫花?30+10=40
紅花和紫花的總數(shù)比黃花多多少盆?10+30-20=20(盆)
以上是我對本單元的分析和第一小節(jié)第一課時的教學設想,敬請各位專家同仁多多指教,謝謝。
小學通用教案模版篇10
教學目標:
1、熟讀古文和譯文,對照著理解古文文意。
2、通過自悟、討論、交流等方式,感悟文章所蘊涵的深刻含義;欲速則不達。
教學重、難點:
理解古文,感悟其蘊含的深刻含義——欲速則不達。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你知道哪些寓言故事,說給大家聽一聽。(生交流自己積累的成語故事。)
今天,我們也來學習一個寓言故事。(板書課題:欲速則不達)你能試著從字面上理解一下課題嗎?(生試著從字面上解一解課題。)
二、學習課文
1、下面我們一起來讀一讀課文吧。看看課文寫一件什么事?(生自讀課文。用自己的話說說課文大意。)
2、這篇課文出現(xiàn)了一個我們以前熟悉的歷史人物,他是誰?那篇課文叫什么名字?(回憶有關宴子的相關情況。)
3、大家剛剛讀過了課文,你在字詞上還有什么困惑嗎?請你再讀一讀課文,自己能解決的自己解決,自己解決不了的,與你的同桌一起解決。(讀課文,畫出自己不懂的字、詞。小組試著解一解。小組合解決不了的問題,全班交流。)
4、在字詞上你還有解決不了的嗎?說出來,我們大家一起來解決一下。
5、宴子是齊國人,他很了不起。當齊景公聽說宴子病危時,齊景公怎么樣?請你讀一讀課文,找到他的表現(xiàn)。(對照課文,用課文中的詞語說說自己的想法。讀相應的段落。用自己理解的語氣去讀。)
6、如果你是他的一個侍從,你怎么勸說他回到車上或馬上?(運用自己的語言,力圖說服齊景公。)
7、下面我們快速地瀏覽一下課文,誰能把這個用自己的話故事完整地講一講。我們再來看看課題這則寓言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呢?(小組討論,全班交流。)
三、學習古文
1、其實“欲速則不達”是《論語》中的內容,原文如下:出示原文。(讀一讀,試著對照譯文理解。)
2、本文選自《韓非子》。韓非子是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一個人。他的許多作品都以寓言的形式呈現(xiàn)。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韓非子的原文。出示原文。適時出示相關注解。適時出示帶有節(jié)奏的古文。(對照有節(jié)奏的古文讀一讀。)
3、我國的古文有許多,那里有許多文學、歷史、地理、軍事、思想方面的精髓。
小學通用教案模版篇11
一、教學要求
1、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美麗富饒的大好河山的感情,體會作者通過記敘游覽天山的見聞所流露出來的熱愛祖國、熱愛新生活的深厚感情。
2、學習抓住景物特點,按照一定的表達順序寫景狀物的方法。
3、體會課文精當、華麗的語言特色,揣摩文中比喻、襯托等修辭方法的表達效果。
二、教學重點
1、掌握組織材料的順序和方法,可以比喻、映襯等表現(xiàn)手法為講析重點,學習運用貼切、鮮明、生動的語言寫景狀物。
2、培養(yǎng)熱愛祖國邊疆的情感。
三、教學難點
1、學習如何按照一定的順序把材料組織得井井有條;
2、體會并學習使用絢麗多彩的語言風格。
四、課前準備
學生借助課前“閱讀提示”充分預習,借助工具書正字正音和解詞,收集相關資料,初步了解課文的寫景狀物順序和特點。
教師制作演示課件,附配樂課文朗誦。
五、課時安排:1——2課時
六、學習過程:
(一)用設境式教學導語引入新課
同學們,江南的山水、溶洞真實奇妙無比,引人入勝,每當想到那奔騰咆哮、一瀉千里的長江黃河,那千姿百態(tài)、氣勢雄偉的三山五岳,一股民族自豪感便油然而生。北國的天山又是一番怎樣的景象呢?
唐代大詩人李白有詩云:“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清代詩人洪亮吉也有詩云:“地脈至此斷,天山已包天。日月何處棲,總掛青松巔。”現(xiàn)代散文家汪曾祺也在《早發(fā)烏蘇望天山》一詩中贊道:“蒼蒼浮紫氣,天山真雄偉。陵谷分陰陽,不假皴擦美。初陽照積雪,色如胭脂水。”這些名詩人筆下的“天山”令人神往。作家碧野描寫天山綿亙數(shù)千里,地域廣袤,景物豐美。那就讓我們隨同《七月的天山》的作者碧野一同走進天山里去看一看、游一游吧!
(二)出示課題,明確學習任務
1、讀課題,學生利用資料介紹天山,教師演示課件,小結:
(演示)天山:亞洲中部的大山系,橫貫新疆中部,西端伸入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全長2500千米,寬250~300千米。平均海拔約5000米,峰托木爾峰海拔為7435.3米,峰頂白雪皚皚。天山博格達峰上的積雪終年不化,人們叫它“雪海”。在博格達峰的山腰上,有一個名叫“天池”的湖泊,海拔1900米,深約90米。池中的水都是冰雪融化而成,清澈透明,像一面大鏡子。潔白的雪峰,翠綠的云杉倒映湖中,構成了一幅美麗的圖畫。相傳3000多年前周朝的天子來到這里,王母娘娘就在這里設蟠桃宴招待他,因而古稱“瑤池”。現(xiàn)在這里已成為的旅游勝地。
2、解題,了解作者,明確學習任務:《七月的天山》是一篇以描寫山川景物為主要內容的游記散文,選自于《天山景物記》,作者碧野。(簡介作者)
“閱讀課文,想想文中主要描寫了哪些景物,它們有什么特點。如果有興趣,還可以把自己喜歡的優(yōu)美語句摘抄下來。”——(學習要求──抓住景物特點,積累語言)。
3、提出學習方法(演示)
(三)根據(jù)“閱讀提示”速讀全文,理清全文所記敘的游覽順序,引導理解內容
1、學生根據(jù)提示自讀課文;
2、引導閱讀:
(1)課文是按照什么順序來寫的?(觀察點的移動,由山外到山里。)讓學生找出課文的脈絡句,即地點變換的句子。(“進入天山”“再往里走”“走進天山深處”)這些句子表示空間的轉換,順序從山的外圍寫到山的深處。
(2)學生朗讀(或配樂朗誦)課文第二自然段;
課文描寫了哪些景物?主要采用什么方法寫的?(讓學生議論,然后交流)
(明確:寫了雪峰、云影、雪水、溪流、森林、野花等美景。描繪方法:A、襯托,如:以藍天和云影襯托雪峰之高大、靜美;以溪流、游魚的活躍襯托天山的寂靜。B、比喻,如:說白云在雪峰上留下一朵朵“暗花”;溪流的浪花似盛開的“白蓮”。)
(3)第三段集中寫天山的原始森林。
引導學生思考交流:這段抓住森林的哪些特點來寫的?
(明確:用“蜿蜒無盡”,寫森林之廣大。以馬蹄濺水,幾聲鳥鳴來襯它的幽靜。以林間“只漏下斑斑點點細碎的日影”來襯它的稠密。以林外陽光燦爛和林中閃著煙頭的紅光來襯它的幽深。最后,以“這天山上有的是成群的野羊、草鹿、野牛和野駱駝”來突出森林之富饒。)
(4)朗讀四自然段(或放配樂朗誦)
自讀交流:作者抓住野花的哪些特點進行描繪的?(學生用筆在書本上做出標記)
學生邊交流,教師演示。
(“紅、黃、藍、白、紫,五彩繽紛”——描其色;
“像……織綿……彩霞……長虹”——繪其艷;
“賽八寸的瑪瑙盤”——狀其大;
“馬走在花海中”“人浮在花海上”——顯其多;
“用不著離鞍”“一伸手”就可以“捧到”——夸其高;)
(四)細品語言文字,小結學習內容
1、課文主要是由外到里,由高到低。表現(xiàn)方法主要運用襯托和比喻。
2、引導學生從描寫景物形態(tài)、描繪聲音、描繪動態(tài)、描繪色彩、描繪感覺上去找比喻句、體會精妙之處。
3、積累自己喜歡的字詞和句子
4、課外閱讀《天山景物記》
(五)拓展訓練
1、歸納寫作特點、然后進行小練筆:
(1)十分講究寫景的順序,全文從總體上說,以游蹤為序,從山的外圍寫到山的深處,或由遠及近,或自上而下,寫出了景物的變化,顯得繁而不雜。
(2)抓住景物的特征,展開細膩的描寫。作者抓住特征,用簡練而又形象的筆觸加以描繪,使之活靈活現(xiàn),躍然紙上,構成一幅幅生動、奇美的畫面。
(3)絢麗多彩的語言,飽含濃郁的生活氣息和邊疆風情,具有感人的魅力。作者精心運用了比喻、映襯、夸張、對偶、排比等多種修辭手法,把景物描繪得淋漓盡致,美不勝收。
2、小練筆:練習寫景狀物作文,要求寫一段特定環(huán)境下的景色,如校園的早晨、公園的景物、節(jié)日的夜晚等,能抓住景物的特征,安排明確的線索,采用合理的順序和即景抒情。
小學通用教案模版篇12
活動目標:
1、培養(yǎng)大班年級幼兒的愛國情感。
2、通過大合唱培養(yǎng)幼兒的唱歌興趣和團結協(xié)作的能力。
3、愿意積極參加活動,感受節(jié)日的快樂。
4、了解節(jié)日的來歷,知道節(jié)日的日子及習俗,樂于參與節(jié)日的活動。
活動時間:
20年9月28日下午3點整。
活動地點:多功能廳。
活動準備:
1、各班自選兩首歌曲同時排練好。
2、演唱道具各班自選。
3、布置舞臺,大班組空班老師。
活動過程:
迎國慶愛國歌曲大合唱。
1、各班老師自選歌曲教會幼兒唱革命歌曲。
2、演出順序:大一班、大二班、大三班。
3、請各班提前10分鐘到現(xiàn)場按指定位置就坐。
4、上臺順序從左上右下。
5、請各班主任負責本班幼兒的安全及其教育工作。
6、在臺上準備20張小椅子,便于合唱隊形的編排,(一般形式站成高低2排,各班可按實際情況進行變化隊形,并自己解決道具問題。)
教學反思
活動意義:為迎接“國慶”節(jié)的到來,培養(yǎng)全體教師和幼兒熱愛社會主義祖國的情懷和積極向上、朝氣蓬勃的精神風貌。教育幼兒銘記革命歷史,弘揚民族精神,努力形成班班有歌聲,人人唱好歌。
小學通用教案模版篇13
教學目標
1、了解在課間不能玩的危險游戲及可能發(fā)生安全事故的重點場所和設施設備。
2、了解課間活動的安全知識,掌握基本的安全規(guī)則。
3、激發(fā)學生對生活的熱愛和生命的珍惜之情,樹立良好的安全活動意識。
教學重難點
1、了解課間活動的.安全知識,掌握基本的安全規(guī)則。
2、激發(fā)學生對生活的熱愛和生命的`珍惜之情,樹立良好的安全活動意識。
課型、教學時數(shù)
地方課程、新授課、一課時。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同學們,課間活動給我們帶來無比的快樂。但是,開心之余不知道你們是否留意到潛在的隱患,
2、案例展示
3、教師小結:雖然這些都是個案,可慘痛的事例給我們敲響安全的警鐘。在課間活動的時候,你有沒有意外受傷的經歷?學生匯報。
過渡:課間安全不容忽視,這節(jié)課咱們就結合實驗小學的實際,來探究如何安全快樂過課間。
(板書:安全快樂過課間)
二、室內安全
1、下了課總有一部分同學留在教室。他們在干嘛呢?張老師拍了一些鏡頭。你看,他們這活動安全嗎?如果有隱患,你能指出來嗎?我們應該怎樣做才是安全的?
2、學生交流。(強調:尖銳的學習用具危險;躲在門后邊玩耍不妥;書皮的夾子不小心也有危險。)
3、只發(fā)現(xiàn)不夠,還要勸阻。能提出建議更好,大家想出來什么辦法勸阻他們?當然,擅長表演的同學也可以表演,小組商量一下。
(1)小演員上臺表演小品
(2)既有勸阻又提出了玩安全有益的游戲。就這樣,同學們用自己的方式告訴我們課間一定要注意教室內的安全。
三、樓梯安全
1、過渡:同學們,不僅室內的課間活動存在安全隱患,室外的課間活動也同樣危險重重。樓道,樓梯是我們學校經常演練的地方。
2、(出示圖片)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觀察圖片,討論在以下地點可能會發(fā)生什么意外?我們又該怎樣小心提防?
3、小組選派一名代表匯報討論結果。
4、我們學校樓梯口都有“安全小衛(wèi)士”,今天老師把他請到課堂來啦!孩子們,你能大聲讀出安全小衛(wèi)士說了什么嗎?
四、室外安全
1、過渡:要說熱鬧,課間十分鐘哪兒最熱鬧?咱們學校最美的小竹林看到啦。昨天,我走到她跟前,她告訴我啦。并且讓我?guī)退故境鰜怼P≈窳挚吹搅诉@樣一幕。
2、播放短片。
3、你能給這些同學提個建議嗎?生交流。
五、制定課間活動安全公約
1、過渡:同學們,安全重于泰山,建議形成制度,這才行。咱們共同制定三年級課間活動安全公約。等我們補充完善了,就推廣到全校。
2、把公約拿出來,就像上面這兩條一樣,寫下你的建議。可以自己寫,也可以小組交流一塊寫。
3、展示交流。
六、考考你
1、請你判斷對錯,答對了得一面紅旗。
2、同學們掌握的安全知識真不少,老師送你《課間歌》。
孩子們,你們是祖國的未來,更是決定一個個小家庭幸福的命脈。希望你們珍愛生命,文明玩耍,遠離傷害,安全快樂過課間。
作業(yè)拓展
1、把班級公約帶回家,請你的家長看一看,根據(jù)咱們實驗小學的實際情況,提出合理化的建議,繼續(xù)補充完善。
2、家長小時候玩的安全有益的游戲,你可以把它帶到咱們的課堂。
小學通用教案模版篇14
教學要求:
1、能正確認識16個漢字,能讀準字音,分清字形。
2、能夠根據(jù)圖畫初步了解這些字的意思。
教學重點:
指導學生讀準字音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我知道我們班的小朋友可喜歡認識生字了,是不是?我還知道我們班的小朋友有很多認字的好方法,誰愿意來向大家介紹介紹呢?(指名回答)小朋友的方法真多。想不想認識更多的生字朋友?好,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認一認的第五課(板書課題,跟老師讀課題)。
二、學習韻文
㈠整體感知,教給識字方法
請大家看大屏幕(出示課文中的16個生字圖),小聲數(shù)一數(shù),這一課認一認里有幾個生字?(16)這16個生字里有的我們可能已經認識了,有的還不認識,怎么辦呢?(指名回答),那就讓我們用先看圖猜一猜,再讀讀拼音的方法來快速地認識它們吧。(學生自由學習)
好,現(xiàn)在誰愿意來匯報一下你的學習成果(指名讀),恩,你真會學習,那你是用什么方法來認識這個字的呢?(單獨出示一個字,讓學生拼一拼)。
(指名兩三個學生回答后,再用多種形式練讀)
㈡細讀韻文
小朋友們讀得真好,老師很高興,想給大家講個故事。古時候,有一個小牧童在自己的家鄉(xiāng)生活得非常快樂,看,他正騎在牛背上高興地唱歌呢!這天,他想:我都這么大了,也該出去走走,找個好師傅,習武練功學點本領了!這里有四種兵器,(出示刀、戈、弓、矢)他想:我挑選哪種兵器去練本領呢?小朋友,誰愿意來幫他挑一挑?(學生自由選擇,并簡單說明理由)(相機教學:矢就是箭。弓、矢必須搭配在一起使用,讓學生做做拉弓射箭的動作;簡單介紹戈以及圖和戈字相像的地方,便于學生識記。)
你們還知道哪些兵器?
誰來讀讀這四個字?(多種形式練讀)
剛才我們幫小牧童挑選了兵器,可是他想去的地方很遠很遠,他怎么去呢?(出示牛、馬、車、舟)這是當時的四種交通工具,誰來幫他出出主意?(指名回答說說理由,相機教學,車,你還知道什么車?舟就是船,為什么幫他選舟?…)這些都是古時候的交通工具,小朋友知道我們現(xiàn)在還有哪些交通工具?
(各種形式練讀這四個字)
小朋友們讀得真不錯,下面我們一起來玩一個小游戲,好嗎?游戲的`名字叫“找朋友”。(圖和字找朋友,圖和字一致的就是一對好朋友,是好朋友的就站在一起。)
小朋友們學得真好!小牧童騎著牛,拿著弓、矢高高興興地出發(fā)了。可是他覺得牛走得太慢了,就換成了馬,騎著馬走了三天三夜,他覺得太累了,就坐著車來到了江邊,看到一望無際的江面,他想,還是乘舟過江吧!這天,他來到了一個集市上,看到一個老爺爺?shù)臄偽簧戏胖@些東西,你認識嗎?(出示羽、角、齒、革)(指名回答,相機教學,革,包是用什么做成的?革就是經過加工的動物皮,所以我們常說皮革,皮革。你還知道哪些東西是用皮革制成的?齒,從象牙引到齒。…誰有辦法讓大家記住牙齒的“齒”字?)
有誰知道為什么要把這四樣東西放在一起呢?它們有什么共同的地方?(指名回答,他們都是動物身體某一部分的名稱。)
(各種形式練讀這四個字)
小牧童繼續(xù)往前走,他又看到一個胖大嬸的攤位上放著這些物品(出示瓜、果、麥、豆),小牧童可高興了,為什么呢?(因為這里有他愛吃的西瓜和很多水果。)
你還知道哪些瓜?圖上的水果有哪些?你還吃過哪些水果?
圖上還有兩樣物品小朋友認識嗎?(指名回答,相機教學,麥,成熟以后可以磨成面粉,做成我們吃的面條、饅頭,還有小朋友愛吃的面包,蛋糕等等;豆,這是什么豆?你還知道有哪些豆?)
小朋友們懂得可真多,那你知道為什么胖大嬸把這幾樣東西放在一起賣呢?(因為它們都可以吃)對呀,它們不僅都可以吃,而且都是農業(yè)中生產的物品,也就是都是從地里長出來的,它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農產品”,你還知道有哪些農產品?
(各種形式練讀這四個字)
小朋友讀得真好,看,老師給大家?guī)砹艘豢锰O果樹,樹上結了很多蘋果,誰愿意來摘蘋果啊?(通過摘蘋果游戲,鞏固前這個字)
三、總結
小牧童這一路上的收獲可真大啊!他滿懷信心的又繼續(xù)上路了,后來,它通過自己的勤學苦練,終于練就了一身高強的本領!我們小朋友的收獲也真不少,不僅認識了16個生字,還知道了刀戈弓矢是古時候的兵器,牛馬車舟是古時候的四種交通工具,羽角齒革都是動物身上的一部分,瓜果麥豆都是農產品。(學生看著圖和老師一起小結。)
同學們,這些字都認識了嗎?把圖去掉會讀嗎?試一試
去掉拼音會讀嗎?老師把拼音去掉,自己練習讀讀。(出示16個去掉拼音的生字)
(指名讀、小組讀。搶答、齊讀、拍手讀。)
為什么我們一般讀認一認的韻文時不能打亂了順序讀呢?因為順著讀能把韻文讀得更有韻味,像讀詩一樣。下面,我們能不能像讀詩一樣讀一讀這課的韻文?(指名讀、齊讀)
老師要提高要求了,我指著哪個字你就讀出哪個字,誰來試一試?(指名讀、兩名同學比賽讀,其余同學做評委)
這一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16個生字,聽了小牧童的故事,還做了幾個小游戲,你們高興嗎?
四、作業(yè)
今天回家以后,大家把《認一認5》的韻文像讀詩一樣讀給爸爸媽媽聽,甚至背一背,好嗎?
小學通用教案模版篇15
教學目標:
知識: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認識“犀、黛、沼”等字、正確書寫10個生字。
能力:引導學生品味文章對大自然之美的細致描繪。在反復朗讀中體會作者的描寫方法。
情感:體會作者對大自然的贊美之情和對大自然無比熱愛的思想感情,使學生的審美情感得到陶冶。
教學重難點:
1.品味文章細膩的語言,想象文章所描繪的美麗景象。
2.學習作者對景物細致觀察與生動描寫的方法。
教具準備:
自然美景圖片。
教學方法:
朗讀法。學生自主探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激發(fā)尋美興趣
學生展示搜集的自然美景的圖片。
師:今天,讓我們隨著作家宗白華去體會不同時期他對大自然的種種感受。
二、初讀課文,初建對大自然美景的印象
1.讓學生讀通順、讀流利,并可以把自己喜歡的句子多讀幾遍。
2.有些比較長的句子,要多讀一讀,斷句要合理,教師適當指導。
3.想一想:作者不同時期描寫的自然美景在你腦海里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三、深入精讀,尋訪作者筆下云、風、山、湖之美
1.在作者小時候、少年時、青年時究竟以什么自然風景吸引了作者?你從中哪些詞或哪些句子體會到了作者對大自然的喜愛?讀一讀,品一品。
2.找出相關語句后,即可引導學生練習上下文,邊讀邊談邊想。
(1)先請學生讀,緊扣關鍵詞語,然后談感受。
(2)在把感受帶到課文深入地朗讀,讀出贊美之情。
四、再讀全文,頌大自然之美
1.帶著賞美景、品美文的感受朗讀全文。
2.學生用自己的話說說對作者對這些美景所引發(fā)的感受和怎樣的想象。
五、積累內化
1.有感情地朗讀全文,背誦文章自己喜歡的一個自然段。
2.在筆記本上摘錄文章中最能吸引你想象的句子。
六、遷移練習
1.識字寫字。
2.讀句子,體會引號的作用(小黑板出示)。
3.在括號里填寫恰當?shù)脑~句,體會這些詞語運用的妙處。
我喜歡一個人坐在水邊石頭上看天上白云的變幻,心里浮動著幼稚的()。天上的流云,一會變成(),一會變成()。
有一天我根據(jù)云的各種境界,分出()云、()云、()云()云,等等,真想做一個“云譜”﹗
七、實踐活動
1.課文文字優(yōu)美,配上合適的音樂嘗試配樂朗誦。
2.課外再搜集一些描寫自然美景的優(yōu)美句段。
小學通用教案模版篇16
教學重點:
1.句型:Myfriend/He/Shelikes…
2.詞匯:music,science,sports,painting,computergame
教學難點:
1.發(fā)音:sports,painting
2.動詞的第三人稱單數(shù)
教具準備:
1.圖片:內容見P31頁Let’slearn部分
2.Mike和ChenJie的面具
3.教材相配套的教學課件[Unit3,Let’slearn/B]
3.教材相配套的教學錄音帶
4.錄有音樂的錄音帶
教學過程:
(一)熱身/復習
1.復習有關fruits的單詞,英語教案-Unit3Myfriends第四課時.教師:Whocansaysomewordsaboutfruits?
2.聽錄音,讓學生模仿錄音內容表演對話.[使用第二冊Unit4Let’stalk/A教學錄音帶]
Doyoulikepeaches?
Yes,Ido.
Doyoulikeoranges?
No,Idon’t.
Whataboutpears?
Oh,Ilikethemverymuch.
(二)呈現(xiàn)新課(Presentation)
1.教師出示幾張有關運動的圖片(如:游泳、踢足球、打乒乓球、跑步、跳高等),并貼到黑板上.教師指著圖說:Ilikesports.重復兩遍之后,問學生:Doyoulikesports?引導學生說出:Yes,Ilikesports.教師指著這個學生說:He/Shelikessports.然后讓學生重復老師的這句話.
2.教師給學生播放一段音樂,同時把圖片貼到黑板上.然后對學生說:Ilikemusic.Doyoulikemusic?教師先讓一個學生回答問題,再讓另一個學生根據(jù)他/她的回答說出:He/Shelikesmusic.
3.教師播放一段正在做科學試驗的錄像,同時把圖片貼到黑板上.問學生Doyoulikescience?教師先讓一個學生回答問題,再讓另一個學生根據(jù)他/她的回答說出:He/Shelikesscience
4.教師分別出示畫畫和玩計算機游戲的圖片,并貼到黑板上.問學生:Doyoulikepainting/computergame?教師先讓一個學生回答問題,再讓另一個學生根據(jù)他/她的回答說出:He/Shelikespainting/computergame.
教師要及時糾正學生的錯誤發(fā)音,like后的s不要給學生講語法,但要讓學生注意這個詞的尾音的發(fā)音.
5.讓學生看著黑板上的圖片讀出單詞.
6.教師出示單詞卡,讓學生認讀,并把它們貼到黑板上相應的圖片下方.
7.教師出示ChenJie和Mike的面具,問學生:Whoarethey?學生答:OneisChengJie,OneisMike.
8.教師說:MikeandChenJiearetalkingabouttheirfriends.Now,Let’slistenWhatdotheirfriendlike?
9.讓學生觀看教學課件[Unit3Let’slearn/A]
10.教師提出問題,讓學生回答.
WhatdoesMike’sfriendlike?
WhatdoesChenJie’sfriendlike?
11.聽錄音帶跟讀課文和單詞.
12.教師問:Whatdoesyourfriendlike?學生可自愿介紹一下自己好朋友的愛好.
13.教師邊說詞組邊做動作,幫助學生理解Listentomusic.Dosports.Paint.Makefriends.Playcomputergames.的`中文意思.
14.讓學生聽錄音,跟讀Let’sdo部分的詞組.
(三)趣味操練(Practice)
1.猜詞游戲
小組活動.教師把準備好的圖片發(fā)給每小組一套.圖片上畫的圖分別表示:Listentomusic.Dosports.Paint.Makefriends.Playcomputergames.
游戲規(guī)則:一名學生閉上眼晴,另一名學生站在他后面把圖片放在他的頭上,閉著眼睛的同要猜出圖片上所表示的英文是什么,小組內的其他同學要根據(jù)他所說出的內容用Yes或No來判斷,小學英語教案《英語教案-Unit3Myfriends第四課時》.最后比一比哪個同學猜出的單詞最多.
此游戲還可以改為:讓小組中的一個學生做動作,其他學生根據(jù)他所做出的動作說出單詞或詞組.
2.耳語游戲:Whatdoeshelike?
教師請一名學生到黑板前,通過耳語布置任務,隨后請該生表演規(guī)定的動作,讓全班同學猜.例如:
Teacher(whisperingtoBob):Dosports.
(addressingtheclass):Whatdoeshelike?
Martin:Helikesfootball.
Teacher:No,Hedoesn’t.
Jane:Helikessports.
Teacher:Yes,hedoes.Thankyou,Bob.Gobacktoyourseat.Nowyou,Tom.
(四)擴展性活動(Add-activities)
讓學生說一說家庭成員的愛好.如:爺爺、奶奶、爸爸、媽媽等.
Mygrandfatherlikes…,Mygrandmotherlikes…,Myfatherlikes…,Mymotherlikes…,Ilike….
板書設計:
Unit3Myfriends
Myfriendlikes…He/Shelik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