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下載小學免費的教案
教案可以幫助教師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和需求,以便更好地指導教師進行教學,從而提高教學效果和學生的學習效果。這里提供優秀的怎么下載小學免費的教案,方便大家寫怎么下載小學免費的教案參考。

怎么下載小學免費的教案篇1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認識“竊、腋”等7個生字,會寫“竊、炒”等14個生字。正確讀寫“竊讀、炒菜、鍋勺、踮起腳、饑餓、懼怕、充足、屋檐、一碗、真酸、支持、書柜、哎喲”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誦課文;抓住主要內容,體會竊讀的復雜滋味,感悟作者對讀書的酷愛,對求知的期望,并遭到感染。
3、學習作者通過細致入微的動作描寫和心理描寫來表達感情的方法,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生動。
進程與方法:
通過朗誦課文、小組合作探究學習本課知識。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學生從小愛好讀書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誦課文,體會竊讀的復雜滋味,感悟作者對讀書的酷愛,對求知的期望。
教學難點:
學習作者通過細致入微的動作描寫和心理描寫來表達感情的方法,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生動。
課時安排:2課時。
課前準備:讓學生搜集名人讀書的故事或讀書名言。
教學進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激發讀書愛好
1、同學們,書籍能使我們增長知識,開闊視野,陶冶情操。讀書是一種享受,一種快樂。讀一本好書就好比吃上一頓美味佳肴。那么,你們有沒有這樣的&39;經歷與感受呢?(學生放談讀書的經歷與體會,教師根據學生的匯報適當的鼓勵與點評。)
2、剛才,同學們談得非常好,老師也感遭到了你們讀書的樂趣。是啊!讀書能使人奮進,使人進步,讀書也是一個人生命的需要。有這樣的一個小女孩,非常愛好讀書,竟然去“竊書”。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課文《竊讀記》。
3、板書課題。
4、看了這個課題,你有什么疑問?猜測:為何要竊讀?是怎么竊讀的?竊讀是怎樣的感受?
二、初讀課文,自學生字新詞
1、剛才同學們提出了那么多問題,那么就讓我們帶著問題走進課文,邊認真讀邊摸索,課文寫了什么事?(從整體入手,初步感知課文內容,培養學生瀏覽的概括能力。)
(學生讀書、摸索,教師與個別學生交換。)
2、引導學生概括課文內容。
3、自學生詞新詞。
6分鐘后看誰學得!
三、檢測學情
1、認讀生字與寫字:
如“目的地”的“的”讀dì;“踮起腳尖”中的“踮”diǎn讀;“暫時”中的“暫”讀zàn;有一些字的筆劃較多,如“餓”“懼”“檐”“酸”“撐”等,要提示學生注意各個部件的組成。
2、體會詞語的含義:
3、熟讀課文,理清課文記敘的線索
(1)、學習一篇課文的方法就是多讀,讀懂意思,讀出味道。下面,就讓你們就反復地讀一讀吧!
(2)、指名分段讀課文,看看字音是否讀準,句子是否讀通順。
(3)、讓學生概括地說說課文是怎么記敘“我”竊讀的經歷與感受的。
(4)、整理課文記敘的線索:
放學后──邊走邊想──跨進店門──打開書瀏覽──懼怕被發覺──饑餓難耐──放回書架──走出書店。
4、品讀課文,體會走進書店的經歷
(1)、默讀第3自然段:
畫出“我”的動作和心理活動的句子或關鍵詞。指名學生朗誦,說說體會到了什么?
(“跨進店門,暗喜”,“踮起腳尖,從大人腋下鉆過去”,“總算擠到里邊來了”,“急切地尋覓”,寫出了她讀書的期望與急切,這些都說明了她特別愛好讀這本書。)
(2)、想像當時“我”找書的樣子。表演體會。
(把鮮活的文字轉化成直觀的想像與表演,有助于對課文的知道,加深體驗。)
(3)、她這樣去竊讀,你們有什么感受?
(引導學生發表不同的看法。)
(4)、引導學生朗誦第3自然段,讀出暗喜、期望、急切的心情。
四、置留問題,當堂訓練。
1、她是一個多么愛讀書的小姑娘!當她找到那本想讀的書,又是怎樣瀏覽呢?她有怎樣的心理感受?下節課我們連續學習?
2、讀一讀,寫一寫:
竊讀、炒菜、鍋勺、踮起腳、饑餓、懼怕、充足、屋檐、一碗、真酸、支持、書柜、哎喲
3、說明劃線的詞語:
我急忙打開書,一頁,兩頁,我像一匹餓狼,貪婪地讀著。
我很快樂,也很懼怕──這種竊讀的滋味!
我怕被書店老板發覺,每當我覺得當時的環境已不適宜再讀下去的時候,我會知趣地放下書走出去。
4、抄寫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并初步體會句子的含義。
第二課時
一、復習引入
1、認讀詞語“竊讀、炒菜、鍋勺、踮起腳、饑餓、懼怕、充足、屋檐、一碗、真酸、支持、書柜、哎喲”等。
2、回想課文內容。
3、過渡:
上節課我們初讀了課文,知道“我”是一個愛讀書的小姑娘,為了讀到自己愛好的那本書,費力了力氣才找到。那么,她是怎樣瀏覽呢?有什么感受?這節課我們連續學習這篇課文。(板書課題。)
二、自學提示:
1、認真瀏覽課文。
2、用--畫出“我”竊讀時的樣子;用﹏﹏畫出“我”竊讀的方法。并同桌交換體會。
8分鐘后看誰學得!
三、檢查自學情形。
1、指名朗誦課文,同學們談各自的體會。
2、重點指名讀第3自然段,體會我讀書的樣子與內心:
⑴體會“我像一匹惡狼,貪婪地讀著。
①這句話把什么比作什么?
②“餓狼”給我們留下的是不太美好的形象,可“我”卻把自己比作“餓狼”,那樣“貪婪地讀著”,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表現出作者如饑似渴地讀書。)
怎么下載小學免費的教案篇2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
《觀潮》是一篇講讀課文。這篇精讀課文寫的是作者耳聞目睹錢塘江大潮潮來前、潮來時、潮退后的景象,寫出大潮這一壯麗的“天下奇觀”,從而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感情。在這篇課文中,作者運用生動細膩的詞語、生動的比喻緊緊地抓住大潮的聲音、景象兩個方描寫,逼真的再現了大潮那雄奇壯闊、動人心魄的氣勢。
2、說重點
本單元的重點訓練是要繼續培養學生“抓住主要內容”的能力,要引導學生根據課文的特點,了解敘述的順序,抓住主要內容。抓住大潮的特點—聲音大、氣勢壯,抓住聲音和形態是怎樣變化的來理解詞句是本課的教學重點。
3、教學目標
依照教學大綱要求,和本課的教材特點,我制定了三點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使學生了解錢塘江大潮的壯麗與雄奇,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
(2)學習作者按照觀潮順序記敘景物的寫作。培養學生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
(3)學會生字新詞;通過語感訓練,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三、四自然段。
4、說教具:在本課教學中,我采用了錄音機、投影片、錄像等教學教具,目的是充分用電化教學手段,幫助學生入情入境,理解課文內容,縮短教學時間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
二、說教法
教學中采用情境教學法,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把學生帶到一個錢塘江大潮來臨時雄偉壯美的景象中。讓學生身臨其境,情寓其中,從而感受到大自然的偉大力量。
三、說學法
根據教材的特點和學生的認知規律,這節課我將引導學生“邊聽邊看,邊讀邊思”的方法來學生,即引導學生在觀看錄像時要用心看,仔細聽,在閱讀文章時要一邊讀、一邊想,并能做到聯系上下文,讀后想前,邊讀邊想,學生采用聽、看、讀、思、品的方法學習。
四、說學情
我班學生雖沒去錢塘江,也沒觀賞到千軍萬馬奔騰的潮水,但他們思維活躍,善于發表個人觀點,敢于創新、想像豐富,而且對新鮮事物充滿了好奇心,所以我在教學中,根據他們的特點,采用了多種生動的教學方法和電教化教學手段進行教學,從而達到的教學效果。
五、說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觀潮》一文,首先請同學們回憶作者是按什么順序來寫的?(結合學生的回答板書:潮來前、潮來時、潮來后。)
(二)逐段分析課文
1、學習第一自然段
學生齊讀第一自然段后,我緊接著提問:錢塘江大潮在世人眼中是怎樣的一種景觀?(依據學生的回答板書:天下奇觀)
“天下奇觀”四個字說明了什么?從哪里知道?(我這樣做的目的是引導學生抓住中心詞“天下奇觀”理解錢塘江大潮是雄偉壯麗而又罕見的景象,教給學生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理解重點詞語的方法。)
2、學習第二自然段
在學生經過合作交流,他們對“天下奇觀”的體會后,我隨后用充滿激情的語氣說道:“錢塘江大潮自古以來就被稱為“天下奇觀”,那一定壯麗、雄奇、令人神往的。遺憾的是老師沒見過,你們見過嗎?想不想去看看?”好,那我們就做好準備。(接下來我以快速的動作放好投影片,用語言渲染氣氛。)學生興趣勃勃地,迫不及待地觀看錄像。
農歷八月十八是一年一度的觀潮日,這一天早上,我們來到了海寧市的鹽官鎮,據說這里是觀潮的地方。我們隨著觀潮的人群,登上了海塘大堤。這時潮來了沒有?我們看到了什么?隨著錄像的播放,我用生動語言向學生介紹,并提出問題,讓他們思考。
自由朗讀第二自然段。提問:說說你知道了什么?(依照學生回答教師板書:江面很平靜……)
3、學習第三、四自然段
(1)同學們,潮來時究竟是怎樣的景象呢?現在讓我們隨著錄象細細觀賞一番,不過要邊看邊聽邊想,你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此時此刻你又想到了什么?看完后小組討論。
(2)這種驚心動魄的場面,作者抓住了潮水的哪些特點描寫的?(板書:聲音、形狀)潮來時是先聽到的?還是先看到的?為什么?聲音是怎樣變化的?請用“”在課文中劃出有關詞句。(依照檢查學習情況,相應板書:“悶雷滾動——越來越大——山崩地裂”)
(3)江潮由遠及近滾滾而來,它的形狀又是怎樣變化的?是怎樣描寫的?學生輕聲朗讀課文。并按要求用“____”在課文中劃出有關詞句。學生自由組合檢查,老師根據學生的匯報并相應板書:“一條白線——白色城墻——白色戰馬”。
(4)指導朗讀第三、四自然段。語氣由緩到急,語調由平靜到高昂,讀出潮由遠到近,由小到大的聲勢來。并引導學生把自己的真情實感通過讀表達出來。
4、學習第五自然段
大潮奔騰而去,這時的江面又是什么情景呢?學生帶著問題自由讀第五自然段。
學生通過學習讀、劃、議,明白潮過之后江面才恢復平靜,江水漲了兩丈來高。
(板書:恢復平靜)
5、總結全文
剛才我們一起去觀看了錢塘江漲潮,那種驚心動魄、奇異壯觀的景象,真不愧為天下奇觀。
6、布置作業(略)
六、說板書
好的板書是一篇文章的袖珍版,是一種直觀的教學方法,是課堂教學中師生雙邊活動的縮影,反映課堂教學的全部過程。本篇板書我按照觀察的順序潮來前、潮來時、潮來后設計的。
附板書設計:
觀潮
天下奇觀
潮來前: 江面很平靜
聲音:悶雷滾動——越來越大——山崩地裂
潮來時
形狀:一條白線——白色城墻——白色戰馬
潮來后: 恢復平靜
怎么下載小學免費的教案篇3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圖形的平移,能在方格紙上把簡單的圖形先沿水平(或豎直)方向平移,再沿豎直(或水平)方向平移。
2、使學生進一步積累平移的學習經驗,更充分地感受觀察、操作、實驗、探索等活動本身的獨特價值,增強對數學的好奇心。
3、讓學生在認識平移的過程中,產生對圖形與變換的興趣。
教學重點:
將圖形分兩次沿不同的方向進行平移。
教學難點:
認識沿斜線方向平移的困難
教學方法:
觀察、課件演示、講授等方法
教學準備:
方格紙、課件
教學程序:
一、導入
1、出示一組生活中常見的現象(雪橇、滴水、纜車等),回憶是什么數學知識。
2、說說下圖分別是怎樣平移的。
(1)、重點解決平移的方向
(2)、重點讓學生回顧平移的距離是怎樣確定的。
然后根據學生的回答以課件演示。
(3)、說說火箭圖是怎樣平移的?
小結:在平移時要考慮平移的方向和距離。并板書
二、新知探究
1、出示下圖
(1)、先指導學生認清原來的位置和最后的位置。
(2)、思考,可以怎樣移動,沿什么方向?
學生匯報,使學生認識到可以向下移動,再向右移動,也可以向右移動,再向下移動。
(3)、學生在方格紙上嘗試平移。
教師巡視指導,并了解情況。
(4)、學生匯報
在實物投影上展示部分學生的作品,并請他們結合作品進行介紹(注意體現不同的方法)
(5)、了解全班學生完成的情況。
教師小結,并以電腦演示:可以先確定一個點,接著將這個點向右平移6格,連成圖形,再用同樣的方法把第一次移動后的圖形向下平移4格。
(6)、思考除了以上兩種平移的方法外,還有別的平移方法嗎?
教師在圖上介紹沿斜線方向平移,使學生感受到這種方法的困難。
三、操作深化
1、判斷平移的方向和距離(想想做做第1題)
學生先觀察,認清原來與后來的位置,然后嘗試解決。
反饋交流,你是怎樣數的?
教師根據學生介紹的`方法,進行演示。
再讓學生說說還可以怎樣平移?
2、畫出平移后的圖形(想想做做第2題)
學生先獨立畫圖,然后請學生在電腦上介紹方法。
教師根據學生的介紹做必要的補充和指導。
核對答案,并進行訂正。
3、解決實際問題
(1)、思考,在我們的數學學習中什么地方用到過平移的知識?
引導學生回憶平行線的畫法。
讓學生根據的平移的知識畫出指定距離的平行線。
思考,在畫的過程中,誰在平移?
(2)、先指導學生認識必要的方向、路名,然后請學生思考可以怎樣平移才能回家?
哪一條路線,老師會走的多一些呢?請學生根據實際情況進行猜測。
四、小結
在今天的學習中,對于平移,你有什么新的認識,掌握的怎樣?
怎么下載小學免費的教案篇4
設計理念:應該引導學生鉆研文本,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教會知識”轉向“教會學習”,以讀為主,抓住重點字詞理解,體會祖沖之對月食的執著探索和研究,使祖沖之勇于探索科學,勇敢堅持真理的形象樹立起來,從而激發學生熱愛科學、勇于探索。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聯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坦然”,自主積累詞語。
2、過程與方法:師生演讀4~6自然段后進行分角色朗讀。
3、情感態度價值觀:體會祖沖之對月食的執著探索和研究,使祖沖之勇于探索科學,勇敢堅持真理的形象樹立起來,從而激發學生熱愛科學、勇于探索。
教學重點:理解“坦然”等詞語,進行分角色朗讀。
教學難點:體會祖沖之對月食的執著探索和研究,從而激發學生熱愛科學、勇于探索。
教學過程:
__課前談話:
老師特別想了解同學們,很你們成為朋友。說說你最佩服你們班誰?從那件事看出,說具體點。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的談話,引導學生明白,一個人為什么能得到別人的佩服?得結合具體的事例來說。)
一、提綱挈領中感悟
老師也特別佩服一個人,你們能猜出他是誰嗎?這個人生活在1500多年前的南北朝,是著名的天文學家、數學家,他還能準確預測什么時候發生月食,他是誰?怎么猜猜出來的?(從哪知道的?你真會學習!你對課文內容很熟悉。)
你們說祖沖之值得我們佩服嗎?這節課就讓我們再次走近課文,
1、自由朗讀課文的4——6自然段,你佩服祖沖之嗎?佩服他什么?從哪兒看出來的?
2、全班交流匯報:
預設回答:
A、祖沖之很勇敢。(從哪些語句看出來的?)
祖沖之坦然地回答:“如果不發生月食,聽憑大人處置!”
a勾畫出這句話。
b讀讀,說說這句話的意思。相機引導理解“聽憑”“處置”“坦然”的意思。
c讀出“心情平靜,沒有一絲顧慮”——坦然。(板書:坦然)
d在什么情況下坦然回答?徐州刺史劉延孫要過五十歲生日問七月十五晚上的天氣如何,祖沖之說將有月食發生,劉延孫很生氣,拍著桌子說“如果不發生月食呢?”
師:對呀,早在1500多年前的&39;古代,人們認為發生月食是不吉利的事,預示著將有大災大難降臨,所以當然生氣了。在這種情況下坦然面對,就可以看出祖沖之很勇敢。
e為什么不害怕呢?你怎么知道的?(經過大量的研究和驗證,他對月食產生的原因越來越清楚了,也能準確推算出月食發生的時間。)
f(課件出示:他開始翻閱資料,進行分析。經過大量的研究和驗證,他對月食產生的原因越來越清楚了,也能準確推算出月食發生的時間。)讀讀這幾句話,看看你讀懂了什么?[
g、(課件出示:為了知道月食發生的時間,祖沖之()進行研究.當別人飲酒喝茶的時候,他在堆積如山的竹簡中尋找相關的資料;當別人——的時候,他在——;當別人在——的時候,他在——
……
師引讀:所以他對月食產生的原因越來越清楚了,也能準確推算出月食發生的時間。(課件出示)
h、讀出勇敢。
難怪祖沖之這樣不害怕,把你的理解讀出來。(課件出示:祖沖之坦然地回答:“如果不發生月食,聽憑大人處置!”)
學生指讀:“如果不發生月食,聽憑大人處置!”
(教師評價:我聽出來勇敢,無畏)
i、我從你的朗讀中還聽出了自信,為什么這么自信?
學生回答后,教師出示課件。
(據史料記載,從公元436年到公元459年的23年里所發生的四次月食,和祖沖之預測的完全一樣。)
師過渡:哦,事實證明了祖沖之推算的準確無誤,難怪他這樣自信。
j(引讀:課件出示)
面對生死狀,祖沖之的回答這樣坦然,是因為:經過大量的研究和驗證,他對月食產生的原因越來越清楚了,也能準確推算出月食發生的時間。
面對生死狀,祖沖之的回答坦然中透著自信,是因為:經過大量的研究和驗證,他對月食產生的原因越來越清楚了,也能準確推算出月食發生的時間。
面對生死狀,祖沖之的回答坦然中透著勇敢,是因為:經過大量的研究和驗證,他對月食產生的原因越來越清楚了,也能準確推算出月食發生的時間。
B我佩服祖沖之預測的準確。
語句是:一會兒,云彩飄散,月亮果然只剩下一點點兒。
從哪句話看出來?從哪個詞看出來?(板書:果然)
“果然”可以看出結果和祖沖之預測的一樣。
再讀這句話。
C、我佩服祖沖之預測的準確。
語句是:祖沖之說:“現在已經開始了!”(說明祖沖之推算非常準確,不僅到年月,已經精確到時刻。)
二、演讀中內化語言
(簡化教法,創設情境演讀。因為四、五自然段對話比較多,所以我決定用創設情境的方法演讀,化難為易,化繁為簡,化枯燥為活潑。
師:今年的七月十五日是本大人的五十歲生日,可得好好慶賀熱鬧一下,把保定的祖沖之叫來,我說祖沖之,七月十五日晚上天氣如何?
生:那天晚上將會發生月食。
師:大膽,你難道不知那晚我過生日嗎?還敢用月食這樣不吉利的話來掃我的興?嗎?大人我平時待你不薄,你怎能這么不識好歹,與我做對?祖沖之你必須給我解釋清楚。
生:這是自然現象,兩個月前我就推算出來了。
師:(拍著桌子)如果不發生月食呢?
生:如果不發生月食,聽憑大人處置!
師:你們看,七月十五晚上皓月當空,繁星點點,我家更是燈火輝煌,賓客滿堂,一派吉慶祥和,哪能發生月食呢?嗯,圓月被云彩擋住了,我可得問問祖沖之“你看,還能發生月食嗎?”[
生:現在已經開始了!(如果前邊學生說到,次環節就可以省掉。)
師:你真是瞪著眼說瞎話,明明現在云彩擋住了圓月,你還說月食開始,你長著千里眼不成?有什么憑據嗎?
(學生各抒己見談看法)(精確到具體的時刻,看來祖沖之推算的是多么準哪!)
師:可是,你說的這話誰信呀,難怪有的客人笑著說
生:別胡說八道了,月食是神仙的安排,你比神仙還能嗎?
師:隨便指學生問:你聽出了什么?
師:還是讓事實來告訴我們答案吧!
齊讀第6自然段。
(這樣的演讀,既幫助學生很快進入故事情境,又引導學生走進徐州刺史劉延孫的內心世界,為下邊學生的分角色朗讀做了鋪墊。學生們在角色轉換中,以祖沖之的身份來說、想、讀,體會更深刻,揣摩人物內心更到位,積極性也更高。)
三、角色朗讀深化理解
1、同學們在小組內分角色朗讀4——6自然段。
2、指名分角色朗讀。生評價。
3、再指名分角色朗讀。
4、現在相信你們祖沖之認識的更深刻了,說說你現在佩服祖沖之什么?
師:點評總結到“勇于探索科學,勇敢堅持真理。”
四、說寫結合繪畫面。
1、(課件出示:眾人全呆了。放飛你的想象,用自己的話說說你眼前仿佛出現了怎樣的一幅畫面呢?)
2、交流匯報。(適時用成語“目瞪口呆”“呆若木雞”概括,用“像木雕泥塑般呆立著”“像被孫悟空施了魔法定在了那里”來總起,用“有的……有的……還有的”理順條理。)
3、拿起筆來寫寫吧。
(說完后再讓學生寫,降低了難度,寫的片段也就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理了。)
五、作業:
1、結合自己搜集的資料,向家長、朋友介紹清楚月食這種自然現象,可通過畫圖或用物品演示來完成。
2、課下看看“他們推動了歷史的車輪”,搜集自己感興趣的名人的故事讀一讀。
怎么下載小學免費的教案篇5
教學目標
1.能聽、說、認讀單詞:these,tomatoes,try,carrots并掌握名詞復數及其對應的發音。
2.會運用句型:
Whatarethese?
Arethey/these…?進行對話練習。
3.讓學生養成多吃蔬菜和水果,遠離垃圾食品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1.掌握單詞these,tomatoes,try,carrots。
2.掌握名詞的復數形式和對應的復數句子。
教學難點
1.掌握tomato的復數形式tomatoes。
2.掌握單數句和復數句的相互轉換。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與本課時相關的錄音和課件,本課所學的單詞卡片和動物或植物的圖片或實物。
學生準備:本課所需單詞卡片,動物或植物的圖片或相應的實物。
教學方法
1.分角色表演教學法
教師讓同學們分角色表演Let&39;stalk部分的對話,創設英語情景,讓同學感受英語的語言氛圍。
2.游戲教學法
學生三人一組,進行對話:
Whatarethese?
Aretheseapples?
Arethesetomatoes?Yes.
在對話過程中不斷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過程
Step1:Warm-up
1.教師熱情地和學生打招呼問好,做簡單的Freetalk。
2.播放歌曲Maryhasalittlelamb。
3.看圖片拼讀單詞
教師展示圖片(已經學過的動物名詞),說:What&39;sthisinEnglish?It&39;sa/an…Howdoyouspellit?讓學生一個接一個地快速說出對應的單詞及其拼寫。
4.展示前三單元的單詞,學生通過搶答的方式造句,教師對表現突出的同學獎勵貼畫。
5.MainScene
(1)學生看書36、37頁,說一說:Whatcanyouseeinthepicture?Wherearethechildren?
(2)找一找下列單詞的意思:horses,potatoes,carrots,sheep。
(3)根據要求完成句子。
Thereareseventeensheeponthefarm.(對畫線部分提問)
arethereonthefarm?
Step2:Presentation
Let&39;stalk
1.教師先將已經學過的動物、蔬菜、水果的圖片展示給學生,和學生一起復習,問:Whatarethese?Arethey…?教師注意指導學生使用名詞的單復數形式。
2.教師出示胡蘿卜的圖片,問學生:Whatarethey?學生回答:Theyare胡蘿卜.教師接著自問自答:Whatarethese?Theyarecarrots.教讀單詞these和carrots并板書,讓學生認讀。同時,學生看圖片并跟讀句子,理解句子的意思。
3.教師出示西紅柿的圖片,問學生:Arethesecarrots?學生回答:No.教師肯定學生的回答并說:Thesearetomatoes.教讀單詞tomatoes,強調名詞復數形式;板書,讓學生認讀。
4.教師利用實物問學生:Arethesecarrots/tomatoes?學生根據實物回答:Yes,theyare./No,theyaren&39;t.
5.把圖片或實物分發給學生,讓他們分組提問:Whatarethese?Arethesetomatoes/carrots?學生回答,教師給予指導和幫助。
6.讓學生聽Let&39;stalk的錄音,跟讀課文。
7.學生自由讀課文,然后分角色朗讀。
Let&39;splay
1.學生三人一組,完成對話練習:
Whatarethese?
Aretheytomatoes?
Yes,theyare./No,theyaren&39;t.
2.教師拿出apples,tomatoes,grapes,bananas,strawberries等水果和蔬菜,學生進行對話練習:
—Whatarethese?
—Theyaretomatoes.
—Trysome!Theyaregood.
—Thanks.Yum.
Step3:Practice
1.操練單詞
將學生分成若干組,教師把單詞的漢語寫在黑板上,然后學生依次說出單詞的拼寫,如果有學生出錯,那么這組學生從頭開始(例如:西紅柿tomatoes,第一名學生說t,第二名說o,第三名說m……最后一名學生讀出單詞并說出漢語)。在單詞字母數量一致的`情況下,哪組用時最少,哪組就是獲勝者。
2.同桌之間分角色利用實物表演Let&39;stalk的對話。篩選出幾組上臺表演,教師及時予以鼓勵性評價。
3.摸一摸(游戲)
教師把水果和蔬菜放在一個不透明的袋子里,一名學生自愿到前面來,通過摸里面的東西猜一猜是什么。下面的學生問:What&39;sthis?/Whatarethese?這名學生閉著眼睛摸出來并回答:It&39;satomato.Theyaretomatoes.但注意,如果他/她睜眼睛看了,即使答對了,也得不到獎勵。
4.完成全品學練考—課后練33頁第二題。
Step4:Consolidation
1.我知道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開展游戲。前一名學生根據圖片或實物問后一名學生,如:學生A問學生B:Whatarethese?學生B回答:Theyaretomatoes.學生B問學生C:Whatarethese?依次進行,要求學生的訓練速度要不斷加快。
2.同桌之間對話:學生根據教師提供的單詞卡片,利用所學過的句型進行對話練習。
—Whatarethese?
—Theyaretomatoes.
—Howdoyouspellit?
—T-O-M-A-T-O-E-S.
教師在學生對話的同時,要監督和幫助學生,尤其是對名詞的復數形式要多加指導。
3.全班總動員
教師利用自己的實物,問:Aretheytomatoes?學生回答:Yes,theyare./No,theyaren&39;t.Theyarecarrots.通過師生之間及學生之間的互動,加深對新知識的理解,培養學生在生活中運用語言的能力及分析問題并解決問題的能力。
Step5:Sum-up
師生一起總結本節課的學習重點:
單詞:these,tomatoes,try,carrots
句型:Whatarethese?Arethey/these…?
Step6:Homework
1.回家給父母大聲朗讀Let&39;stalk的對話。
2.根據本節課所學的單詞和句型向父母介紹家里的蔬菜和水果。
3.完成全品學練考—課后練33頁第三題。
怎么下載小學免費的教案篇6
《窮人》,俄國文學家列夫·托爾斯泰改編雨果敘事詩《可憐的人們》,成就的一篇短篇小說。
全文沒有一個“窮”字,我們卻在字里行間感受著“窮人真窮”。盡管如此,他們又是富有的,幸福的。她們關愛鄰居,在西蒙死后,本能的抱回西蒙的兩個孤兒,漁夫寧可自己“熬”,也要撫養兩個孤兒。她們愛家,家雖窮,卻“溫暖而舒適”。她們愛親人,桑娜在家補破帆,心里擔憂的卻是丈夫的安危,西蒙的死活。漁夫回到家更是關心妻子在家干什么。西蒙臨死,用舊衣服蓋住孩子,舊頭巾包住孩子的小腳,憐子之心,蒼天可鑒。正是這樣的藝術構思,為作品增添了豐富的內涵和精神的力量。窮人,并不窮!這些可敬的窮人,雖然是最底層的小人物,但他們在苦難面前的所作所為,給了我們多么美好的感動,他們的心靈深處,永遠閃爍著鉆石般的光芒。反觀《窮人》,耐人尋味。
本單元的語文要素是借助環境描寫、情節描寫,塑造人物品質。
結合語文要素和《窮人》文本的特點,我的設計思路以情感為主線,以環境描寫、情節中的心理描寫、對話描寫為支架,讓學生在體會文章情感的基礎上,學會表達,也就是小說文體如何借助環境描寫、情節描寫塑造人物形象。為了達成目標,主要設計兩大議題:一是體會“窮人真窮”,此環節放手讓學生在文本中的環境描寫中、情節描寫的細節描寫中找窮人很窮的句子。在此基礎上做一交流。最后我總結,窮可能隱藏在一處環境描寫中、一處細節中、一處標點中……;二是重點理解“窮人不窮”。窮人不窮的理解是本節課的重點。主要引導學生聚焦環境描寫、心理描寫、對話描寫來學習如何塑造人物形象,同時挖掘桑娜、漁夫身上的人性光輝。以達到人文主題和語文要素的雙線合一。能力遷移部分設計第一道題是通過學習桑娜家里的環境描寫遷移理解西蒙家的環境描寫,對塑造人物起到的作用。第二道題是利用文本留白,抓住桑娜兩次沉默,來讓學生寫出桑娜此時矛盾、糾結心理中隱含的善良之心。抓住漁夫的語言描寫“熬”,寫出漁夫此時雖然日子過的艱苦,卻顯示出一個男人的責任與擔當的心理活動。通過體會、寫話學生再一次認識了西蒙身上母性的光輝,桑娜、漁夫身上善良、仁愛的人性光輝。最后讓學生說出窮人窮的是什么,不窮的是什么。升華主題,水到渠成。
怎么下載小學免費的教案篇7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使學生理解關于數星星的方法的文字。
2、比較流利地朗讀課文,認識14個生字,學會8個生字。
3、啟發學生質疑,并聯系自己的體驗學習課文。
4、發展學生的想像力,培養學生刻苦鉆研的學習精神。
教學重點
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學習張衡刻苦鉆研、持之以恒的精神,培養學生仔細觀察事物,認真觀察自然現象是教學的重點。
教學難點
天文知識比較難懂,是教學難點。
教具準備
掛圖、生字卡片
預習提綱
1、初讀課文,認識生字詞。
2、自由讀課文,說說自己讀懂了什么。
一、揭示課題。
晴朗的夜晚,天空中有許許多多亮晶晶的星星,你們有誰數過星星嗎?天上的星星數得清嗎?在1900年以前,有個像你們這么大的孩子,特別喜歡數星星,他從小熱愛天文,長大成了著名的天文學家,他就是我國漢朝的張衡(板書課題)。“數”是多音字,(用卡片讓學生讀“數學”、“數字”、“無數”、“數數”)“數星星”的“數”讀shǔ,“數數”讀shǔshù。
二、讀通全文。
1.教師范讀全文。要求學生注意每字的讀音。
2.學生輕聲練讀。依靠漢語拼音自己練讀,把課文讀通順、讀正確。
思考:
(1)全文有幾個自然段?(6個)
(2)寫了一件什么事?(寫了我國古代著名天文學家張衡小時候數星星的故事)
3.討論。邊讀邊想,自己練說,同桌互說,全班討論。
三、學習生字。
1.引導自學。自學前4個生字:數、院、顆、閃。在書上畫出由這4個生字組成的詞語:數星星、院子、一顆、一閃。
2.檢查。用卡片讀生字和詞語,指名個人讀、齊讀。分析、記憶字形,訓練學生用學過的熟字、偏旁和部件分析、記憶字形。查字組詞。
3.教寫生字。
四、學習第一自然段。
1.指名讀。
2.看第一幅圖(上下兩部分)。
思考:
(1)圖上畫的誰和誰?
(2)他們正在干什么?
(3)是什么時間?
(4)從人物服裝上看是什么時候的事?
3.輕聲自讀。
思考:
(1)晚上滿天的星星是什么樣的?畫出描寫星星多的句子來。比較課后作業第3題(1)中的兩個句子有什么不同。(當學生都正確找到并畫出描寫星星多的句子后,通過課后作業題兩個句子的比較,使學生深入體會兩個句子的不同,滲透“比喻句”的知識,讓學生略知比喻句的作用。)
(2)張衡是怎樣數星星的?表示張衡動作的詞有哪些?畫出來。(要求學生自己找到并畫出“坐、靠、仰、指、數”5個動詞。還要從“一顆,兩顆,一直數到幾百顆”這句話讓學生深入體會張衡從小觀察星星的濃厚興趣和認真態度。抓住“一直”這個詞,有它和去掉它,讓學生反復讀讀,體會體會,加深理解。)
4.討論。讓學生自己讀書自己思考,想好之后將上面的問題一道題一道題討論,可分別采用輕聲自說、同桌互說、小組輪說的形式加強“說”的訓練。
5.朗讀訓練。
(1)輕聲自讀。要求讀得正確、流利、有感情。
(2)范讀。
(3)照老師的樣子人人練讀。
(4)指名讀。
五、課堂練習。
1.用卡片指讀4個生字、4個詞語。
2.抄寫第一自然段。
第二課時
一、復習鞏固。
1.聽寫:數星星、院子、一顆、一閃。
2.朗讀。朗讀第一自然段。
3.討論。在這一自然段中,找出表現時間、地點、人物和事件的詞語和句子各是什么。
二、學習第二、三自然段。
1.學生輕聲自讀。
思考:
(1)“奶奶”為什么說張衡是“傻孩子”?(“奶奶”認為天上的星星是數不清的,張衡一顆一顆地數是白費勁。)
(2)“奶奶”的話里,哪些詞語是講星星是數不清的原因的?(那么多星星、一閃一閃地亂動、眼都看花了。)
(3)“奶奶”說的“又在數星星了”中的“又”字是什么意思?(說明張衡非常熱愛天文,經常數星星,有觀察大自然的興趣和習慣。)
(4)“奶奶”和張衡對數星星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奶奶”認為星星數不清,張衡認為“能數得清”。)
(5)張衡為什么說能數得清?(“能看得見,就能數得清”,說明張衡熱愛天文,觀察星星的決心大,不怕困難,不怕麻煩;“星星是在動,可不是亂動”,說明張衡通過長時間的多次觀察,已經有了自己的看法;“這顆星和那顆星,中間總是隔那么遠”,進一步說明“星星是在動,可不是亂動”,說明張衡不只是在觀察星星,而是在研究星星的運行規律。張衡小時候就通過自己的觀察得出這樣的結論,這是很了不起的事情。)
2.討論。
(先想后說,讓全體學生以各種形式參加討論。)
3.朗讀訓練。
(1)輕聲自練。
(2)指名讀。
(3)分角色練讀。
(4)分角色指名朗讀。
三、學習第四自然段。
1.輕聲練讀。
2.學習生字。自學后8個生字,讀準字音,認清字形后,指導學生寫“之、名、睡、楚”。強調“之”是3畫,強調“睡”的筆順。
3.學生默讀課文。
思考:
(1)“爺爺”同意誰的意見?從什么地方可以看出來?(“爺爺”同意張衡的意見,從“爺爺”的前三句話可以看出來)“爺爺”都說了些什么?(“爺爺”前后說了6句話,包括三點:一是肯定了張衡觀察得很仔細;二是說星星是分成一組一組的,每組都有名字;三是以北斗星做例子作進一步說明,使張衡又獲得了新的天文知識。)
4.教師講授北斗星知識。讓學生看書上第二幅插圖,看北斗星和北極星,還可用掛圖或幻燈片講解。
提問:
(1)北斗星和北極星之間是什么關系?“總是”是什么意思?
(2)“爺爺”的后三句話和前三句話是什么關系?(后三句話是舉例具體說明前三句話的)
5.復述練習。指導、訓練學生口述“爺爺”講的天文知識,用“爺爺告訴張衡……爺爺還告訴張衡……”的句式練說,人人練說,同桌互說。強調用自己的話說,嚴禁背誦課文的語句。
四、學習第五自然段。
1.輕聲自讀。
思考:
(1)“爺爺說的話是真的嗎”這句話是什么意思?(這是張衡的想法,說明他對“爺爺”講的天文知識很感興趣。)
(2)張衡為什么一夜沒睡好,幾次起來看星星?(說明張衡從小就肯動腦筋,對“爺爺”講的天文知識不肯輕信,非自己觀察,自己驗證不可。也說明張衡觀察星星的刻苦精神和認真態度。)
(3)課文中哪個詞語說明張衡相信了“爺爺”的話?(果然)
2.討論。先想后說,人人練說。
3.完成課后作業第3題(2),比較兩個句子有什么不同。認識北斗星,認識比喻句。
4.朗讀指導。
(1)范讀。
(2)人人練讀。
(3)指名讀。指導學生在讀中體會張衡對學習知識的刻苦、認真態度。
五、課堂練習。
1.抄寫8個生字。
2.抄寫第五自然段。
怎么下載小學免費的教案篇8
一、什么是引述?什么是轉述?
1、引述是直接引用別人的話,而轉述則是轉達別人說的話,因此,引述句改為轉述句時,說話人即第一人稱”我”要改為第三人稱“他”或“她”。如:張童說:“我一定要堅持長跑鍛煉。”改為轉述則是:張童說,他一定要堅持長跑鍛煉。
2、日常生活中,有時候,我們需要把一些事情轉述給別人,把事情轉告給別人聽,可以叫捎口信、傳話,也可以叫轉述。
二、轉述時要注意什么?
1、弄清要點,轉述時不要遺漏主要信息。
2、人物之間的交流是否注意了角色的轉換。
示例1:
李明(轉述者):小軍,我今天到圖書館看書了,看到了一則要求更換借閱卡的通知,我就更換了借閱卡,你抓緊時間去更換你的借閱卡。
小軍:什么時間截止?
李明:本周日。
小軍:好,我這兩天就抽空去,謝謝你告訴我這么重要的通知。
李明:不客氣,我們是朋友嘛!
示例2:
小英:小麗,明天我們就要參觀博物館了。
小麗:是啊,老師早就告訴我們了。
小英:老師還安排我們明天早上8點在學校北門集合呢!
小麗:明天早上8點?學校北門?好,我知道了。謝謝你轉告我。
小英:不用謝,這是我應該做的。
三、引述句改為轉述句的具體做法。
1、改標點,不用冒號和引號,改用逗號;
2、改人稱,如把“我”改成“他”,即與引號前的人稱一致起來;
3、需要時可作少量的文字微調整。
怎么下載小學免費的教案篇9
1、玩雞蛋
活動目的:
1、通過學生探究幫助瓶子“吃”進雞蛋的力量是什么,培養學生探究大氣壓的興趣。
2、通過學生的探究、實踐活動,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自主探究的`能力。
活動過程:
1、設疑引題。
出示“吃”進雞蛋的瓶子,學生思考:雞蛋是怎樣進去的?
揭題:瓶子“吃”雞蛋。
2、瓶子“吃”雞蛋的設計和嘗試。
(1)學生討論:怎樣讓瓶子把比瓶口大的熟雞蛋“吃”進去?
(2)學生自行設計活動。
(3)學生實施自己設計的活動。
3、什么力量在幫助瓶子“吃”雞蛋?
(1)思考、討論:是什么力量在幫助瓶子“吃”雞蛋?
(2)集體匯報,教師讓學生暢所欲言,說己的想法和推斷。
(3):是天氣壓力在幫助瓶子“吃”雞蛋。
4、生活中的大氣壓。
(1)思考:還能在哪里找到幫助瓶子“吃”雞蛋的力量?
(2)小組交流,用學生帶來的材料或教師的材料動手實踐。
(3)全班交流,教師再可適當舉例。
5、墊板會不會掉下來?
(1)讓學生猜猜墊板會不會掉下來。
(2)學生實踐,親身經歷墊板是否會掉下來。教師強調杯子內不能留有氣泡。
(3)思考:墊板為什么不會掉下來?
6、。學生自評。
7、活動延伸。
學生思考:能否讓瓶子把“吃”進去的雞蛋再“吐”出來?
自行設計實踐,并要求在課外和家長一起讓瓶子“吃”進雞蛋,再來驗證自己設計的能否讓瓶子“吐”出雞蛋。
2、蛋殼制作
活動目的:
1、通過活動使學生了解和掌握蛋殼作畫的多種方法。通過作畫、欣賞、感受、蛋殼畫作品,培養學生審美情趣。
2、通過學生探索和嘗試蛋殼畫的制作,以及蛋殼作畫的多種方法,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和創新能力。
活動過程:
通過活動使學生了解和嘗試用多種方法制作蛋殼畫,培養學生的探索和創新能力。活動設計按照欣賞――探索――――再探索的思路進行安排。
欣賞部分可采用分組方式進行活動。探索活動可采用如下方式進行:第一步以小組為單位,每人準備一個生雞蛋。探索的第二步是如何在蛋殼上作畫,這一步主要在教師的引導下讓學生自由選擇材料,自由構圖、造型、涂色,達到學習自主性,作品的創造性,藝術效果的個性化等要求。
是活動的第三步,這一步從彩蛋畫展覽和贈送彩蛋畫兩個方面進行。
再探索主要指活動延伸部分,這部分以引導學生的工藝品創作為主線,努力發散學生的思維,讓學生探索和運用新的材料,選擇新的題材,運用新的方法來進行蛋殼工藝畫的制作。
怎么下載小學免費的教案篇10
本冊教材共安排10個單元。
數與代數領域的內容,是本冊教材的重點。教材一共安排了七個單元,大致可以分成四個部分。
一是數的認識安排了一個單元,即第九單元認識百分數,主要教學百分數的意義,百分數和分數、小數的互相改寫,以及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求百分率的實際問題。
二是數的運算安排了三個單元,包括第三單元分數乘法,第四單元分數除法,第六單元分數四則混合運算。其中,第三、四單元主要教學分數乘、除法的計算法則,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及其相應的分數除法實際問題;分數連乘、連除、乘除混合;同時在分數乘法單元中還安排了倒數的認識。第六單元主要教學分數四則混合運算,以及稍復雜的分數乘法實際問題。
此外,還安排了第七單元解決問題的策略,主要教學用假設(置換)的策略分析數量關系,解決實際問題。
三是式與方程安排了一個單元,即第一單元方程,主要教學解形如 和 的方程,以及相應的列方程解決實際問題。
四是正比例和反比例安排了一個單元,即第五單元認識比,主要教學比的意義,比的基本性質和化簡比,以及應用比的有關知識解決實際問題(主要是按比例分配的實際問題)。
空間與圖形領域安排了一個單元,即第二單元長方體和正方體,主要教學長、正方體的特征和展開圖,體積、容積單位以及體積、容積單位的進率,長、正方體的表面積和體積的計算。
統計與概率領域安排了一個單元,即第八單元可能性,主要教學怎樣求事件發生的可能性。
第十單元安排了本冊教學內容的整理與復習。
實踐與綜合應用領域主要是結合單元教學內容安排了3次實踐活動,分別是表面積的變化、大樹有多高、算出它們的普及率。
表面積的變化是結合長方體和正方體的教學安排的,主要是通過拼長方體或正方體的活動,研究表面積變化的規律。大樹有多高是結合認識比的教學安排的,主要是通過測量同一時間,同一地點竿高與影長,發現竿高與影長的比的比值相等的規律,并運用這一規律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算出它們的普及率是結合認識百分數的教學安排的,主要是通過調查和統計本班同學家庭中電話和電腦的普及率,經歷收集、整理數據,分析、解釋數據的過程,進一步積累統計活動的經驗。這些活動,都具有小課題研究的特點,有利于學生進一步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積累數學活動的經驗,發展數學思考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此外,教材結合教學內容,編排了5個你知道嗎,介紹一些數學史知識,以及與數學知識有關的社會常識,以拓寬學生的視野,培養學生對數學的興趣。還編排了11道思考,進一步加大教材的彈性空間,以滿足部分學有余力的學生的發展需要。
怎么下載小學免費的教案篇11
教學目標:
1、充分認識安全工作的&39;重要意義。
2、在學習和生活中注意人身安全,飲食安全,交通安全等。
3、進行預防災害,防肺結核的教育。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列舉出生活中的安全事例。
二、安全工作的重要性
1、公路上的交通事故時有發生,是因為安全意識不強。
2、班級舉例
學校發生的事故及后果。
3、國家、政府狠抓安全教育工作。
4、目前學校抓的幾項工作。
三、小學生應注意安全的地方:
1、學生討論。
2、集體歸納。
(1)人身安全,在校園內或公路上不追逐打鬧,不爬圍墻,不爬樹,不接近有電等危險地點,勞動時,注意安全,不與社會上不三不四的人交往,特別是吸毒者,課外不玩火,不玩火。
(2)交通安全,在公路上不追逐打鬧,自覺遵守交通規則,交叉路口要注意行人車輛,騎自行車寧慢勿快,上、下坡要下車,通過公路要做到一停二看三通過。
(3)財產安全,保管好自己的物品、錢財,如有遺失或遇偷盜、敲詐等應向老師及時反映或報警。
(4)飲食安全,不飲生水,不吃不衛生的食品,不吃有病的雞肉、豬肉等,飯前便后要洗手,不吃霉變或過期食品。
四、安全教育總結
新學期開學以來,為提高年級全體學生的安全意識和自護自救能力,預防和杜絕各類事故的發生,我積極采取有效措施,認真上好新學期第一堂安全課:在開學第一天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
安全教育內容緊扣學生實際,主要從以下三方面展開教育:
一是教育學生時刻注意交通安全,平時外出嚴格遵守交通規則,不乘坐無安全保障的黑車、病車等。
二是教育學生謹防發生在身邊的傷害事故,用血淋淋的事例教育學生平時嚴格遵守《守則》《規范》,遠離學生傷害事故。
三是教育學生做好個人衛生,嚴防水痘、腮腺炎等春季傳染病的發生,若有發燒癥狀的及時自覺就醫等。
怎么下載小學免費的教案篇12
學習目標:
1、有感情朗讀課文;
2、讀懂課文內容,引導學生從小樹立熱愛勞動的觀念;
3、培養獨立閱讀能力,體會一些詞句表情達意的作用;
學習重難點:
引導學生自己讀懂課文內容,陪阿姨能夠自讀能力,并是學生感到勞動是快樂的。
學習時間:
1~2課時
學習準備:
1、學生自己讀熟課文,利用查字典的方法學習詞語,并提出疑問;
2、教師準備學習網站;
學習過程:
一、引導認識略讀課文,略知學習方法;
1、從“_”認識略讀課文
2、略知學習方法:通過朗讀、質疑、思考、討論,讀懂課文。
二、引導自己讀懂課文
1、默讀課文,借助拼音和字典認識生字,了解重點詞語意思;
2、再讀課文。思考:
(1)課文主要講了什么事?
(2)槐鄉的孩子可愛嗎?你從課文哪些描寫重體會到的?
(3)自己還有什么不動的地方?記下來,和同桌討論一下;
三、利用網站,交流反饋:
1、打開網站:
(1)積累詞語;
(2)在網站提示下理解:滿載而歸、耷拉
(3)利用網站學習解疑,然后組內交流;
2、反饋學習情況:
從課文詞句體會課文內容:槐鄉孩子的可愛體現在:勤勞懂事、吃苦耐勞、以苦為樂;
3、讀出勞動的歡快、輕松、活潑。
四、鞏固練習
1、完成網上練習:交流學習體會。
2、積累自己喜歡的句子;
3、說說自己課余所從事過的勞動內容;
課后記:
語文園地一
謝家灣小學
知識目標:
1、完成習作。
2、準確區別區別的不同讀音。
3、交流自己前一階段的課余生活。
情感目標:
熟練背誦古詩。
能力目標:
發現和運用識字方法。
教學過程:
一、口語交際
我們的課余生活
1、導入:
通過這一組課文的學習,我們了解了小學孩子的課間活動,與蘇聯小朋友一起發現了蒲公英的秘密,目睹了槐鄉孩子爬上高高的槐樹割槐花掙學費的情形,我們安排了自己的課余活動,認真執行計劃,這一階段的課余生活充實而有樂趣,許多同學都想把樂趣與大家分享。
2、生分四人小組,在組內展示各自的課余生活記錄本,交流自己前一階段的課余生活。
3、全班交流
每組推選一位優秀代表進行全班交流。
4、評議
(1)看學生他們的課作生活安排有何不同?(注意內容充實)
(2)選拔優秀,頒發小獎品。
(3)生談交流后自己的打算。
二、習作指導
1、導入。
2、生選擇寫作題材
游戲娛樂生活:踢毽子、跳皮筋、跳繩……
課余輔導訓練:網頁制作、科技小發明、繪畫寫生、足球比賽……
個人愛好:小收集、小飼養、小種植、小演奏家……
家務勞動家庭幫手:洗衣服、餐具、打掃衛生……
3、寫法指導:
這篇文章只需集中寫一項課余活動或一件課余發生的事。
4、生擬定提綱、評議。
5、生起草。
6、生交流,師生共同評議。
7、生各自修改。
8、謄寫文章。
三、日積月累
1、生自由輕聲讀詞語,注意每一行兩個詞語中的加點字,想想自己有什么發現?
2、指名橫著誠。
3、揭示發現:
每一行兩個詞語中帶點字字形相同,讀音不同,意思也不同。
4、齊讀鞏固。
四、讀讀認認
1、生各自輕聲讀本題中的各組字,讀不準的借助注意拼讀。
2、比賽:誰讀得正確、流利。
3、談談這一題中每一組字的共同之處。
4、齊讀鞏固。
5、單獨指讀橫線條中的生字。
五、讀讀背背
1、師范讀古詩。
2、師引導。
3、生模仿讀。
4、比賽讀。
5、師生合作、表演。
6、競賽背誦。
六、展示臺
1、小組交流各自展示什么內容,以什么形式展示。
2、了解展示準備。
3、舉行展示會,各組輪流介紹,然后參觀學習。
4、評選優秀展示組。
怎么下載小學免費的教案篇13
活動目的:
1.讓學生了解中國近代被日本侵略的歷史。
2.讓學生感受中國人民不屈不饒的反抗精神,讓學生明確自己的使命,努力學習奮發向上,振興中華。
3.了解祖國今天的成就,展望祖國的明天,感悟愛國的深刻內涵,從而明確自己作為炎黃子孫的光榮與作為中國人的責任。
活動準備:
1.準備你所知道的革命先烈或日本侵略中國的一些事。
2.準備歌曲,全班起立高唱。
活動過程:
首先由班主任發言,簡單的陳述本次班會的主要目的和活動內容。一提到清明節,你們首先會想到什么?
同學們:革命烈士
老師:很好,看來我們都是一個愛國的中國人。
老師:我們現在做在明亮的教室里,衣食住行無憂無慮。我們現在擁有的幸福生活靠的都是革命先烈們的英勇作戰,拋頭顱灑熱血。革命先烈們有的為了民族獨立和國家尊嚴獻出了寶貴生命;有的為了徹底埋葬舊世界建立社會主義新中國而前赴后繼,英勇作戰;也有的在和平建設時期,為了祖國的繁榮富強而出青春和熱血。
先烈們,在中華民族面臨生死存亡的危險時刻,是他們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筑起了長城,與日本帝國侵略者進行著拼搏。他們倒下了,但成千上萬“不愿做奴隸的人們”站起來了,他們高唱著>去繼承未完成的事業,是他們把對國家,對勞動大眾的愛,作為同敵人拼殺的力量。不怕犧牲勇往直前,建立了人民當家做主的新中國;先烈們,在社會主義建設最需要的時刻,拋開了家庭和個人的一切,毫不猶豫挺身而出,把寶貴的生命無私的獻給了祖國和人民,把滿腔的熱血灑向祖國大地。
那接下來由同學們到講臺來講你所知道的革命先烈或日本侵略中國的故事。老師小結:在那個兵荒馬亂的年代他們始終在上下求索,尋求救亡圖強的出路。即便在現在,他們的`名字依舊深深的銘刻在中國革命的歷史豐碑上,銘刻在我們千萬個中國人心中,向我們的英雄敬禮!
結束:同學們,讓我們牢記那段恥辱的歷史,學習先烈們的愛國主義精神,
把強烈的愛國熱情化為強國的巨大力量,不要忘了“落后就要挨打”的歷史教訓,維護國家穩定的政治局面,強國富民積極投入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去。團結奮斗拼搏向上,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共同努力,祖國的明天需要我們的努力,祖國的未來在我們手中!讓我們繼承先烈的遺志,為家鄉建設,為祖國的繁榮富強而努力學習,共同創建美好的明天!
怎么下載小學免費的教案篇14
(一、)問題導入:當火災襲來,你如何逃生?
教師活動:給出幾種火災現場情形:
1、家住一樓,家外著火,火小煙大,情況緊急。
2、家住二樓,家外著火,火大
3、家住高樓,樓有電梯,家外著火,火大封門。
4、電線老化,室內著火,明火燒身,危在旦夕。
學生活動:分小組討論教師給出的火災現場情形,制定相應逃生方案。
(二)常識介紹
1、火災報警須知:
1)、先撥打學校保衛處電話123__保衛處人員根據火災情況再報火警電話119。
2)、火災情況要報詳細:單位、區街號發生火災,物質在燃燒,火勢很大,請速來撲救,電話是。
3)、要派人來主要路口迎接消防車。
2、學習自救知識:
I)、火災發生后,如何逃生。
一旦火災降臨家庭,應抓緊時機進行撲救。常用的滅火工具是水、濕棉被、砂土、干粉等20__年小學生防火安全教育教案20__年小學生防火安全教育教案。值得注意的是,電器起火應首先切斷電源再進行撲救。若發現火勢較大時,立即撥打保衛處電話:20__10,爾后由根據情況再撥打119,說清楚著火的詳細地址、起火物品,然后離開火場到主要路口引導消防車前來撲救。切忌貪戀財物貽誤逃生時機。
起火部位在自己宿舍之外:用手先試一下門把手及門是否灼熱。如果不覺得熱,可用身體和腳抵住房門,小心地將門開一條縫,觀察門外火情。若煙霧彌漫,熱氣由門縫逼進灼熱難耐或用手伸到門外上方感到熱氣逼人,應立即關閉房門,向房門潑水,并用濕棉被、毛巾等物品封住房門,以暫阻火勢蔓延進屋20__年小學生防火安全教育教若煙霧不大,門外上方熱度可以忍受,可用濕毛巾捂住口鼻,必要時把全身用水淋濕或披一條濕棉被,采用低頭彎腰的辦法打開房門逃生。如果火將門封住,無法由房門逃生,只有依靠外窗和陽臺。若樓層不高,可利用床單、窗簾、衣服等物品連接成救生繩捆于窗框、暖氣管等物體上,沿繩下滑逃生;也可利用水漏管道下滑逃生。居住在二樓的學生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可將床墊、棉被、沙發墊等緩沖物扔到窗下,再跳樓逃生。跳的時候應采取用手攀窗臺或陽臺外沿,身體垂直向下的姿態跳下。如果居住的樓層很高,用盡室內之物也無法擁有足夠長度的救生繩,應不時地向房門潑水爭取時間,到陽臺或窗口持醒目之物揮動、呼喊或利用現有長度的救生繩下滑到其它樓層暫避。
如果火不但封了門,窗外也是一片火海時,應將門窗全部關閉,用濕棉被、毛巾、衣物等封堵門窗,同時采取打電話、敲打臉盆、向窗外拋東西等手段吸引外部人員注意,以便獲救。
逃離途中切記不可使用電梯。因為火災中線路常被燒壞,會使你被困電梯中無法逃生20__年小學生防火安全教育教案教案
幾種逃生方法的'總結:
1)、關門求生
2)、測試門的溫度
3)、從窗戶逃生
4)、高層建筑火災逃生
5)、公共場所火災逃生
6)、安全出口逃生
7)、身上著火怎么辦?
發生火災時,如果身上著了火,千萬不能奔跑,因為奔跑時,會形成一股風,就像是給爐子扇風一樣,火會越燒越旺。著火的人亂跑,還會把火種帶到其他場所,引起新的燃燒點。
身上著火,一般總是先燒著衣服、帽子、褲子。這時,最重要的是先設法把衣、帽、褲脫掉,如果來不及脫,也可臥倒在地上打滾,把身上的火苗壓熄滅,或者跳入就近的水池、水缸、小河等水中去,把身上的火熄滅。
怎么下載小學免費的教案篇15
學習內容:
跳躍:跳單、雙圈
學習目標:
能掌握用前腳掌蹬地起跳、輕巧落地的連貫動作;相互合作,練習中能體現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
學習步驟:
一、統一規章,身體力行
教師活動:
1、集合隊伍,宣布本節課的主要學習內容。
2、組織學生進行基本隊列練習。
3、引導學生進行“反口令”練習,講解示范,并及時點評。
學生活動:
1、快速、安靜、整齊地排好隊伍。
2、反應快、動作規范,聲音響亮。
3、明確各個數字代表的動作,反應迅速。
組織:四列橫隊
oooooooooo
oooooooooo
__
__
二、積極參與,認真完成
教師活動:
1、組織學生利用橡膠圈開展活動,自主創編游戲,教師巡視指導。
2、組織學生練習單腳用前腳掌在原地輕輕向上跳,體會前腳掌起跳的要領。
3、講解示范跳單、雙圈的動作,指導各組學生創編花樣跳。
4、組織各組進行花樣跳圈展示、并點評。
5、組織學生分組進行跳單、雙圈的接力比賽。
6、再次組織學生比賽,根據學生實際情況調整比賽次數。
學生活動:
1、發揮自己的想象,充分利用橡膠圈開展活動,積極創新。
2、積極模仿,認真練習掌握要領。
3、仔細看,認真模仿,相互討論,積極合作。
4、各小組積極參與,相互觀摩,學習。
5、通過接力比賽和互相觀摩,進一步掌握用前腳掌蹬地起跳,輕巧落地的連貫動作。
6、樂于反復進行游戲比賽,能與同學積極配合完成任務。
組織:
ooooooo0000
__0000
ooooooo0000
__0000
三、活躍身心,快樂游戲
教師活動:
1、引導學生進行放松游戲“看誰反應快”。
2、各小在規定區域進行,教師巡視指導。
3、點評各組的活動情況,并提出要求。
4、再次組織學生進行游戲。
學生活動:
1、明白游戲方法,按要求進行。
2、相互指導幫助,積極合作。
3、交流評價。
4、樂于反復游戲,相互配合,有序開展。
組織:小組之間面對面
oooooooooooo
oooooooooooo
__
__
四、積極放松,總結評價
教師活動:
1、組織學生進行“感覺進圈”放松練習。
2、及時對本課的學習內容進行評價,并提出要求。
3、宣布下課。
學生活動:
1、積極參與放松練習。
2、學生相互評價。
3、師生再見。
組織:八小組分散四列橫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