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综合一区二区_国产人妖一区二区_91精品国产色综合_91成人福利在线_亚洲成人手机在线_亚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_久久久久国产免费免费_欧美 国产 日本_欧美videofree性高清杂交_www.免费av_中文字幕色av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自偷自拍熟女另类

教案吧 > 學科教案 > 物理教案 >

八年級物理教案匯總

時間: 新華 物理教案

教案編寫需要依據不同的學科和教學內容,選取合適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明確教學目標和教學計劃,以確保教學質量。怎么寫好八年級物理教案匯總?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些八年級物理教案匯總,方便大家學習。

八年級物理教案匯總篇1

教學目標:1、知識和技能

了解光的折射的現象。

了解光從空氣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質時的偏折規律。

了解光在發生折射時,光路的可逆性。

2、過程和方法

通過觀察,認識折射現象。

體驗由折射引起的錯覺。

3、情感、態度、價值觀

初步領略折射現象的美妙,獲得對自然現象的熱愛、親近的情感。

重、難點:掌握光的折射規律的內容。利用試驗、現象探究光的折射規律。

教學器材:激光源、透鏡、水、紙、角度測量器

教學課時:2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前提測評:

1、影的形成、日食、月食等現象,說明光是沿傳播的。

2、光在傳播的過程中,如果遇到另一種介質,就會在介質表

面發生,其反射角入射角。

二、導學達標:

引入課題:①現象:筷子折了、圖像通過玻璃后變形了?是什么原因?

②光的直線傳播……均勻介質,如果介質不均勻,光的傳播不是直線嗎?同學們猜一猜

進行新課:

1、試驗:一束光從空氣斜射入水中時,光線向哪個方向偏折?

(先讓學生猜想:光線會往哪邊折?)

結果:

2、光的折射規律:

(1)、折射光線、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個平面內。

(2)、折射光線、入射光線分居在法線的兩側。

(3)、光從空氣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質中時,折射光線向法線偏折。

結果:在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光從其他介質斜射入空氣中時,折射光線遠離法線偏折。

光垂直界面射入時,傳播方向不改變。

4、有關現象:

(1)、池底變淺:做圖說明

(2)、筷子彎折:做圖說明

(3)、海市唇樓:做圖說明

(4)、漁民刺魚:做圖說明:

(5)、通過透明物質看物體,都是折射現象,成的都是虛像

三、達標練習:完成物理套餐中的本節內容。

小結:根據板書,總結本節內容,明確重、難點。

課后活動:

完成課本練習。

光的折射現象在生活中的實例(200字以上)

教學后記:

折射的三種情況要清晰,能做圖。

折射現象的解釋:教師應先示范

八年級物理教案匯總篇2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1.知道什么是機械能;

2.理解動能和勢能的轉化,機械能守恒;3.能的利用。

(二)過程與方法

通過體驗和觀察,了解機械能的轉化,及機械能與其他形式能的轉化。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

滲透合理利用能源、保護環境意識、安全意識的教育。重難點:教學重點、難點:理解動能和勢能的轉化。教學方法:實驗、討論、歸納、對比

教具學具:多媒體課件、滾擺、單擺、籃球、教科書第74頁的“罐子”。教學過程:

引入課題:

(演示實驗)將教科書第74頁所示的“罐子”沿不太陡的斜面滾下。提問:會有什么出人意料的現象發生嗎?

提問:開始鐵罐在斜面上具有什么能?

向下滾動時具有什么能?

鐵罐滾動時橡皮筋有什么變化?具有什么能?

提問:請同學們舉出生活中同時具有動能和勢能的事例。根據圖片提問:飛行中的飛機具有什么能?

給出機械能的概念。

展示和提問:

展示射箭的圖片或視頻,提問:弓的彈性勢能哪里去了?

提問:舉高的球釋放后,重力勢能減小,是不是能量消失了?歸納得出:動能和勢能能夠相互轉化。鞏固練習

請學生再分析“撐桿跳”、“蹦床”、“蹦極”運動中的能量變化。演示滾擺實驗

請學生觀察滾擺的運動,思考滾擺在運動過程中動能和勢能是如何變化的?

指導學生進行實驗

1.指導學生做單擺實驗,并在實驗中觀察和分析單擺小球在擺動過程中動能和勢能是怎樣相互轉化的。

2.指導學生做教科書中的鐵鎖擺動的實驗。實驗前提問:鐵鎖會打到鼻子嗎?

大量事實和研究表明:如果只有動能和勢能的相互轉化,盡管動能、勢能的大小會變化,但機械能的總量不變。

展示圖片與提問

根據過山車的圖片,請學生分析圖中的過山車具有什么能?過山車為什么能夠不斷地翻滾?

展示圖片或視頻

請學生觀看圖片或者視頻,認識自然界存在的機械能。

講授:水能和風能是水或者空氣因為運動或者位置高而具有的機械能。展示:展示圖片或者視頻,表現自然界的機械能有利也有弊。

提問:請學生觀看圖片或者視頻,了解:水電站是怎樣使發電機轉動的,風力發電是怎樣的。

總結

1.什么是機械能?

2.什么叫做“機械能守恒”?鞏固練習。

八年級物理教案匯總篇3

一、教材依據

本節課是經全國中小學教材審定委員會20__年初審通過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__出版傳媒集團__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八年級物理下冊第八章《力》的第四節《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二、設計思路

為堅持新課改的理念,實施高效課堂,本著先學后教的思想,充分相信學生,大膽放手,讓學生在討論探究中學到知識。在學習了彈力、重力和摩擦力這三種具體的力以后,對它們的共同性質之一-------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性的研究是本節課主要解決的問題。力是日常生活和工農業生產常見的概念,力也是整個物理學的核心,是貫穿物理學的主線,學好力,為以后學好物理打下堅實的基礎。學生在學習了彈力、重力、摩擦力的基礎上,可以通過學生預習、討論及自己動手實驗,教師適時點撥,能得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結論。本節教材內容偏少,知識點集中,教學過程可采用觀察討論法和實驗探究法。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通過觀察和分析,認識到力的作用的相互性并能利用該知識解決生活問題。

(2)通過討論,認識到施力物體同時也是受力物體。

(3)知道物體間的相互作用力之間的關系。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相互間的討論、展示和學生點評了解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解釋有關現象。

(2)通過觀察和實驗來掌握探究物體間相互作用力之間的關系,為后面平衡力的學習打下基礎。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實驗觀察培養團隊合作精神,培養學生善于觀察的能力及勇于探索、勇于創新的精神。

4、現代教學手段

運用多媒體教學與傳統教學相結合,幻燈片視頻動畫展示,結合教師精講,教師在展示幻燈片的同時,運用傳統教學,把重點內容及本節課的小結進行板書,以達到學生掌握知識點的目的。

四、教學重點

掌握力的概念、知道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五、教學難點

理解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用此解釋生活中的現象。

六、教學準備

彈簧測力計(學生9組分組實驗器材18個)、ppt制作、物理課本、導學案(教師根據教材內容,備課組內經過各位教師的三次研討,精心編制導學案)、雙色筆(學生通過課前預習和完成導學案情況,在自己有問題的地方用不同顏色的筆進行改正,或勾畫重點內容)、課前5分鐘展示(展示導學案中的自主學習部分)

七、教學過程

Ⅰ、課前5分鐘展示

學生展示,各小組分配到人,一般由小組中基礎較差的學生展示,同組的其他同學進行點評、改正。沒有展示任務的同學在物理學科班長的領導下進行朗讀本節課的相關內容,改正導學案中的問題。教師做好課前準備。

Ⅱ、導入新課

(幻燈片播放)公元1918年,海南省南天村,有一惡霸,名叫南天虎。人如其名,仗著家財萬貫,橫行霸道,無惡不作,村里人人談虎色變。有一天,他十歲的兒子跟幾個小朋友到村外玩耍,剛出村口,他兒子就踢到一個石頭,摔得頭破血流,抱著頭,一邊哭,一邊跑回家叫“爸爸!爸爸……”南天虎看見兒子血流滿面,氣得咬牙切齒,指著兒子“誰打你的?”兒子有父親在,什么都忘了,一邊拉父親的手,一邊往村外走,走到石頭前面,指著勢頭說:“就是它。”南天虎想都不想,一腳向石頭踢去,“唉呀,我的腳斷了!”圍觀的村民,人人暗地稱快。有道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你知道其中的道理嗎?(小故事引入,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生思考)

Ⅲ、新課教學

一、認識力

師:看了這個小故事,在大家學習完這節課后來解釋其中的道理。

[板書]第八章第四節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做一做]1、用手推、拉桌子;用腳蹭地。

2、用手拉彈簧測力計,測出拉力。

[點評]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思考能力,利用身邊的物體做簡單的物理實驗,體現生活中處處有物理的理念。

教師分析:用手推、拉桌子,說明手施加了力,桌子受到了力;用腳蹭地,說明腳施加了力,地面受到了力;用手拉彈簧測力計,說明手施加了力,彈簧測力計受到了力。

師:一個力的產生需要幾個物體?

生:兩個。

師:這兩個物體分別叫什么?

生:施力物體和受力物體。

師:現在我們給力下一個完整的定義。

生:物理學中,把物體對物體的作用稱為力。

[點評]結合前面所學,鞏固力的概念。

[板書]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

[想一想]當一個物體受到另一個物體的作用時,另一個物體是否也同時受到這個物體的作用呢?

二、物體間力的作用事相互的

[多媒體展示]1、穿旱冰鞋的小孩推墻,小孩向后退。

2、放著磁鐵的兩個小車,當同名磁極相對時,兩個小車同時后退;

當異名磁極相對時,兩個小車相互靠近。

師:現在大家拿出導學案,討論合作探究一中的內容,并完成合作探究一。

(圖片見課本57頁圖8-34、8-35、8-36、8-37)

[學生活動]: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由組內成員指定一個主講人,其他成員可以進行糾錯或補充,并最終達成一致意見,完成導學案合作探究一的內容。(時間在5分鐘左右,教師可以巡查,也可隨時解答學生在討論過程中的遇到的問題。)

[教師]幻燈片中出示展示、點評的小組成員,學生討論結束。

師:好,討論結束,請展示開始展示,點評的同學做好準備。

生1:用手指壓鉛筆尖,手是施力物體,鉛筆是受力物體,而手指感到疼,說明鉛筆受力的同時對手也施加了力。

生2:小華和小明穿著旱冰鞋靜止在地面上,小華用力推小明,發現兩人同時向相反的方向運動,說明小明受力的同時也對小華施加了力。

生3:將兩個懸掛著的帶有異種電荷的小球靠近,會看到兩個小球相互吸引,相互靠近。說明兩個小球在受力的同時都對對方施加了力。

生4:將載有磁鐵的小車相載有鐵塊的小車靠近,發現兩個小車相互吸引,相互靠近。說明鐵塊受力的同時也對磁鐵施加了力。

師:從上面的4個現象中,發現這些現象說明了一個共同的什么問題?

生5:一個物體對另一個物體有力的作用時,另一個物體也同時對這個物體有力的作用,即力的作用時相互的。

[知識小結]一個力必須涉及兩個物體,施力物體和受力物體,并且施力物體同時也是受力物體,說明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板書]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補充]多媒體展示圖片,運動員起跑、用腳尖踢球腳會感到疼、飛機起飛、火箭發射船漿向后劃水使船前進等。

[點評]拓展學生的視野,體現“從生活到物理、從物理到社會”的理念

[提示]在此環節可讓學生多多舉例,能更加深理解。

[點評]通過一系列活動的展開、演示實驗的進行,讓學生從感性到理性、從內隱到外顯地認識、理解“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過渡]物理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那么物體間這種相互作用的力有什么關系呢?

三、實驗探究:物體間相互作用力的關系

師:物理中實驗探究分為幾個環節?

生:提出問題、作出猜想、設計實驗、收集證據、交流討論、得出結論。

師:按照實驗探究的過程完成導學案中的合作探究二的內容。

[學生活動利用桌面上的器材,兩個彈簧測力計進行實驗探究。

[點評]給學生提供充足的學習材料、學習探究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在活動中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通過小組合作、交流的方式去深化認識、加深理解。

師:隨機點將,那個小組完成了給大家展示一下你們組的成果?

生1:首先將兩個彈簧測力計校正零點,然后將他們秤鉤相對,向相反的方向拉動彈簧測力計,同時觀察彈簧測力計的示數,記錄數據,我們組記錄了三組數據,(邊示范邊講解)從數據中可以看出,這兩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八年級物理教案匯總篇4

二、教學設計

1、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了解比熱容的概念,知道比熱容是物質的一種屬性;會查比熱容表。

過程與方法:通過探究,比較不同物質的吸熱能力;嘗試用比熱容解釋簡單的自然現象。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利用探究學習,培養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

2、內容分析

教材是在學生學習了熱傳遞、熱量知識的基礎上,進一步研究物體溫度升高時吸收熱量多少與哪些因素有關,從而提出了比熱容的概念,它是本章的重點知識。本節教材是從學生的日常生活常識出發提出問題,經過探究活動得出結論,并應用探究所得解決實際問題,新教材更為關注的是學生的生活體驗和實驗探究。本課時教學內容主要是比熱容的概念的建立,這是下節課進行熱量計算的基礎。應把探究不同物質的吸熱能力,作為本節教學的重點。由于比熱容的概念內涵較深、外延較廣,涉及熱量、溫度變化、質量三重概念間的關系,學生往往難以理解,所以對比熱容概念的理解,以及應用比熱容的知識來解釋自然現象、解決實際問題,則是學生學習的難點。

3、學情分析

從學生角度看,學生已基本掌握探究的程序,基本掌握了控制變量、轉換、比值定義等方法的運用,本節的探究活動教材采用的是一種部分探究方式,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讓學生在探究活動中切實體驗物質的熱屬性,以加深學生對比熱容概念的理解。

4、設計思路

主要采用科學探究等方法開展本節教學,探究中用到了控制變量法、轉換法,給比

熱容下定義時,用到比值定義法、類比法。探究活動中,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引導學生獨立尋找解決實驗中遇到的問題的辦法,鼓勵學生對課本提供的探究方案進行大膽的改進,以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在探究中受到科學態度和科學精神的熏陶,體驗成功的愉悅。為幫助學生理解比熱容的概念,努力使本節的教學活動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幫助學生構建“身邊的物理”,從而順利突破教學難點。

三、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方案一:多媒體展示:炎熱夏季的一天傍晚,甲、乙兩人在湖邊游玩,為了納涼問題兩人發生激烈爭執,甲主張劃船到湖中去,乙則認為在岸上散步更涼爽,你認為誰的意見對?

學生思考、猜想、討論并發表自己的觀點:可能岸上、湖中、兩者一樣三者觀點都有,到底哪種觀點對呢?從而引入新課。

方案二:

出示圖片,夏天,岸上的沙子被曬得很燙,而海水卻很涼,你有這種感覺嗎?你想不想知道為什么?

推進新課

一)探究物質的吸、放熱性能

探究不同物質的吸、放熱性能是初中物理中比較困難的實驗之一,設計和實驗操作的難度較大,需要注意及時指導和協助學生,以保證每組學生都觀察到相應的實驗現象,得到較好的實驗結果。下面對探究的各個環節加以具體說明。

(1)提出問題

從生活中學生已經意識到不同物質的吸、放熱性能不同,這里還要把這個比較籠統的問題描述為明確具體的可驗證的物理問題。教師可以予以引導:如果上面兩幅圖中都是水或都是砂子,質量相同,升高的溫度也相等,顯然,它們吸收的熱量必定相等。那么,不同物質(如水和砂子),在質量相同、升高的溫度相等時,它們吸收的熱量也相等嗎?

這已經是一個可驗證的問題,其中包含限制條件,如質量相等、升高的溫度相等、不同物質等,這些都可以通過實驗技術條件予以控制和測量,為下面設計實驗提供了基礎。

(2)制定計劃與設計實驗

要比較不同物質的吸熱性能,需要取質量相等的不同物質,使其升高相等的溫度,比較各自吸收熱量的多少。這僅僅是一個實驗計劃而已,還要具體設計怎樣實現這些要求。具體做法是:不同物質選擇水和砂子;質量相等要用天平稱量;升高的溫度通過溫度計測量出來;水和砂子吸收熱量的多少通過加熱時間的長短來判斷,因此要用兩個相同的加熱源(如相同的酒精燈,但從安全性考慮,盡量不要用通常的“熱得快”等電加熱器)。另外,裝水和砂子的燒杯規格要相同,要保證除了水和砂子不同之外,其他條件都相同。通過觀察水和砂子升高同樣溫度吸收熱量是否相等來驗證其吸熱性能是否相同。

此外,砂子需要不停攪拌,否則會受熱不均勻。實驗中也可選用水和煤油(或酒精、色拉油)對比進行研究,可以省去攪拌的麻煩。但煤油、酒精和色拉油均屬易燃品,實驗時一定要注意安全。由此看來,本實驗對學生來說是有一定難度的。

記錄實驗數據的表格可以直接采用教材上的,也可根據需要自行設計。不管采用哪種,教師都應引導學生弄清表格中各行各列表示的含義,包括其中的單位等,這是以后閱讀、使用和設計表格必備的知識。

實驗的步驟要讓學生自己設計,以鍛煉他們設計實驗和語言表達的能力。茲舉一例,僅供參考:①按照圖16.3-1和圖16.3-2所示,用鐵架臺、酒精燈、石棉網、燒杯、溫度計等組裝兩套器材;②用天平分別稱取100g水和砂子,分別倒入兩個燒杯中;③記錄水和砂子開始時的溫度;④同時對水和砂子加熱,記錄在加熱1min、2min、3min……時水和砂子各自升高的溫度。

本實驗的操作具有一定難度,需要同組學生互相配合,對實驗結果不要過于追求完美,只要能得出定性結論即可。

(3)分析與論證

學生實驗取得數據后,教師可引導學生比較、分析:質量相同的水和砂子,升高相同溫度時,加熱的時間長短是否相同?這說明了什么?從而引導學生得出結論。在描述結論時,初學的學生不一定能做到簡潔而準確,只要能大致地將問題表達清楚,就應該予以肯定和鼓勵。但教師一定要規范描述到“在質量相等、升高的溫度相同的情況下,不同物質吸收的熱量不相等,水吸收的熱量比砂子吸收的熱量多”。

二)比熱容

比熱容的定義可以直接給出,但教師要引領學生解析其中的關鍵詞及其含義。如為什么要限定“單位質量”“溫度升高1℃”,這是因為比熱容是以熱量來定義的,而熱量跟物體的質量和升高的溫度都有關。比熱容是初中物理出現的一個由兩個以上物理量來定義的物理概念,教師對概念的表述與單位的教學都要充分估計學生認知的困難,把鋪墊和引導做得細一些。

對于比熱容的單位,要結合閱讀數據表“一些物質的比熱容”,明確其含義。因為熱量計算公式課標沒有要求,教學不必要補充傳統教材中的吸熱公式和放熱公式,不引入相關計算,而是把重點放在理解比熱容的物理意義上。

通過閱讀數據表,要求學生知道水的比熱容,會利用水的比熱容較大的特點解釋有關現象。這里可以設計學生討論交流活動:日常生活中為什么常用熱水來取暖?汽車中為什么用水來做冷卻劑?這些問題對于初中學生來說是具有一定難度的。為了突破難點,教師應先讓學生充分思考交流,然后匯報辨析,教師梳理總結。對于水的比熱容較大,教師在總結時要引導學生明確其兩方面的含義:質量相同、升高溫度也相同時,水比其他物質吸收的熱量多,所以用來作發動機的冷卻劑;質量相同、降低的溫度也相同時,水比其他物質放出的熱量多,所以冬季常用熱水來取暖。

三)熱量的計算

展示問題1:①1kg水溫度升高1℃吸收的熱量是多少?

學生很容易即可得出:吸收的熱量Q1=4.2×103J。

展示問題2:2kg水溫度升高1℃吸收的熱量是多少?

學生討論得出:吸收的熱量Q2=2×4.2×103J=8.4×103J。

展示問題3:2kg水溫度升高50℃吸收的熱量是多少?

學生討論得出:吸收的熱量Q3=50×8.4×103J=4.2×105J。

展示問題4:物質吸收熱量的多少與其質量、溫度變化、比熱容成什么關系?

學生討論得出:物體吸收的熱量與質量成正比,與升高的溫度成正比,與物質的比熱容成正比,計算公式:Q吸=cm(t-t0)。

學生自己推導得出:物體放出熱量計算公式:Q放=cm(t0-t)。

四)課堂小結

1.引導學生回顧一個完整的探究應包括哪些過程。

2.比熱容的概念、單位及物理意義。

3.Q吸=cm(t-t0)。

4.Q放=cm(t0-t)。

八年級物理教案匯總篇5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能用速度描述物體的運動。

(2)能用速度公式進行簡單的計算。

(3)知道勻速直線運動的概念。

2.過程與方法

(1)經歷觀察物理現象的過程,能描述所觀察現象主要特征,具有初步觀察能力。

(2)通過速度概念的學習,讓學生體驗類比的研究方法,并學會去描述生活中某一個量的快慢。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在探究活動中增強與其他同學合作的意識。

(2)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具有初步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重點:速度的物理意義及速度公式。

難點:速度概念的建立以及用類比的方法去描述生活中某一個量的快慢。

教學工具

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學生活動】小游戲:傳遞國旗,比一比,看哪個小組把國旗傳遞得快?(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教師指出學習的新課題,并引導學生小結比較物體運動快慢的方法。)

二、進入新課,科學探究

(一)學生觀看動畫:比較運動快慢有幾種方法?

總結:一種方法是:在相同時間內看物體運動路程的長短來比較快慢,路程長則比較快,路程短則比較慢;另一種方法是:物體運動路程相同,看運動時間的長短比較快慢,所用時間短則比較快,所用時間長則運動慢。

【學生活動】以小組為單位,觀察兩物體下落的快慢

(設計意圖:讓學生對比較物體運動快慢的方法有一個感性認識。)

(二)問題:如果物體運動時所用的時間和通過的長度都不相等,又該如何比較物體運動的快慢呢?

討論:運動員用10s跑了100m,汽車在2h內行駛了72km,那運動員和汽車哪個快呢?

活動:師生總結;學生討論;師生討論得出結論。如果時間和路程都不相等,的確不容易比較,但我們是否可以認為讓它們的路程或時間相等呢?

【總結過程】(1)讓它們的時間相等:比較單位時間內通過的路程,誰大,誰運動得就快,誰小,誰運動得就慢。

(2)讓它們的路程相等:比較單位路程內通過的時間,誰大,誰運動得就慢,誰小,誰運動得就快。

(3)統一標準:將不同時間轉化為相同時間,再通過比路程的大小來比較物體運快慢

(設計意圖:通過討論比較速度的方法,發現統一標準的重要性,為后面引出速度概念做準備。)

三、速度概念的建立

1.物理學中也是用這種方法來比較物體運動快慢的,這個物理量叫速度。

2.學生自學教材p19-p20思考速度的物理意義、定義、公式、單位等。

意義:表示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

定義:把路程與時間之比叫做速度。

公式:用符號表示為v=s/t。

單位:路程的單位是米(m),時間的單位是秒(s),則速度的單位就是米/秒,即m/s或m.s-1。

常用單位是km/h或km.h-1。

單位換算:1m/s=3.6km/h

(設計意圖:學習以物體運動的路程與時間的比值來定義物理概念的科學思維方法。)

四、速度的應用

1.一些物體的速度,練習:速度的單位換算-典型例題。

2.教師通過課件展示一些物體的速度,讓學生了解速度計,并知道標志牌上數據的含義。

3.例題練習:一輛汽車在高速公路上行駛,司機看見路邊的一塊指示牌如右圖,此時車速為100km/h,這輛車違章了嗎?他以這樣的速度到達上海至少需要多少時間?

(設計意圖:通過練習,理解速度的物理意義,學會用速度解決生活實際問題。)

五、勻速直線運動

1.【播放視頻】學生觀看視頻,找出過山車、電梯上的人、火箭在運動上不一樣的地方。

2.結論:物體沿著直線快慢不變的運動,叫做勻速直線運動。物體沿著直線、快慢是變化的運動,叫做變速直線運動。

3.例題:一輛汽車從A市行駛到B市,

(1)前一半路程的速度是20m/s,后一半路程的速度是30m/s。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前一半時間的速度是20m/s,后一半時間的速度是30m/s。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出示規范解題步驟,對學生的進行評價糾正。

課后小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描述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速度,知道了為什么要定義單位時間內通過的路程就是物體運動的速度,其實單位路程的時間也可以表示物體的運動速度,只不過后者比較起來不方便罷了;速度的計算公式是以后我們學習的關鍵,我們要注意領會速度單位間換算的技巧,會從不同的信息渠道收集關于速度計算的條件,然后應用公式進行計算。

八年級物理教案匯總篇6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理解功率的概念。

2.過程與方法

通過觀察和實驗了解功率的物理意義。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具有對科學的求知欲,樂于探索自然現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學道理,有將科學技術應用于日常生活、社會實踐的意識。

教學過程:

一、復習提問

⑴力學里的功包括兩個必要的因素是什么?計算功的公式和國際單位制中功的單位是什么?

⑵在建筑工地上要把1000塊大理石板送到20米高處,已知每塊大理石板重50牛,用起重機可以在2分鐘內將大理石板一次全部送到20米高處。如果用一個工人來背,把這些大理石板送到20米高處所用的時間是20小時,試求用這兩種方法,把大理石板全部運送到20米高處,起重機和工人各做了多少功?

解答:起重機吊送大理石板所做的功

W1=F1s=Gh=50×1000牛×20米=1.0×106焦。

工人背運大理石板所做的功

W2=F2s=Gh=50×1000牛×20米=1.0×106焦。

二、進行新課

㈠引入

把1000塊大理石板送到20米高處,起重機和工人做的功是相等的。但是,在做相等的功時,起重機比工人做功快。做功不但有個多少的問題,還有一個快慢的問題。在物理學里用功率這個物理量來描述物體做功的快慢。

板書:功率

功率是表示物體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㈡功率的定義、公式和單位

提問:如果起重機和工人做的功不同,做功用的時間也不同,如何比較它們做功的快慢?比較它們的功率大小呢?

啟發學生回答,教師總結。

我們已經學過,速度是表示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我們用單位時間里運動物體通過的路程表示運動的快慢,與此類似,做功的快慢是用單位時間里完成的功來表示的。

板書:單位時間里完成的功,叫做功率

提問:如果起重機在2分鐘里完成1.0×106焦的功,它的功率如何計算?要求學生答出:

教師給出功率公式和單位,邊講邊板書:

單位:瓦特(國際單位制)

1瓦特=1焦/秒,1千瓦=1000瓦特。

參閱課本,對功率的單位形成具體觀念。

㈢功率是機器的主要技術性能之一,簡要說明選購機器考慮它的功率時要從實際出發。

㈣例題:課本例題。教師要把此題分解為幾個問題逐個提出,由一名學生板演,其他學生自己演算,要求解題規范化。

學生解答完以后教師講評。

三、課堂小結

四、布置作業:

P14:1—4

八年級物理教案匯總篇7

第一節 四大地理區域的劃分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初步理解區域劃分的原因及相應的地理區域類型;

2.在簡單地圖上進行區域劃分;

3.在地圖上指出四大區域的地理位置、范圍及劃分原因;

4.在地圖上找出秦嶺、淮河,并說明秦嶺—淮河一線的意義。

能力目標

1.培養學生讀圖、析圖能力,觀察判斷能力和主動探究能力。

2.使學生初步掌握地理事物的劃分方法。

德育目標

通過本節課的教學,使學生更加熱愛祖國的大好河山。

教學重點

我國四大地理區域的位置、范圍及劃分原因。

教學難點

結合地圖,使學生形成地理事物的空間概念。

教學方法

讀圖觀察、啟發式講述、學生活動、探究。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教學投影片、教學掛圖等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分別把課前掛好的x疆高山牧區景觀圖、西雙版納熱帶風光傣家竹樓景觀圖、東南沿海經濟特區的工業生產流水線景觀圖和長江三角洲農業及工業景觀圖與四位扮演者(學生)口述臺詞(課文中的敘述)配套,依次打開。

[講授新課]

這項活動完畢后,再叫一、兩名同學試著描述自己家鄉的特點。

教師帶領同學們一起總結:以上同學的描述,說出了許多不同類型的地理區域:(大屏幕依次顯示)

至此,同學們已經或多或少地了解了一些中國的地理差異。

(板書)第五章 中國的地理差異

想一想:(大屏幕顯示)為什么會出現不同的地理區域呢?

學生各抒己見,教師可做點撥,最后總結:它們是根據不同的需要劃分的。

同學們請看屏幕。(課本圖5.1)

按學生座位分成四組,每個組負責在其中一個地理區域中找出有關區域的術語,最后每組選一名代表,陳述結果,教師匯總:(大屏幕顯示)x疆維吾爾自治區——牧區

東南沿海——經濟特區

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熱帶——旅游區

長江三角洲——農業區——工業區

想一想:一個地區只能屬于一個地理區域嗎,可以同時兼有多重“身份”嗎?

學生思考后回答:不是,可以。

活動1:(課文第3頁活動第1題)做完后,讓同桌的同學相互交換劃分結果。

提問:你們是不是發現劃分結果不完全一致呢?(是的)

引導學生認識到劃分區域要有明確的指標。

同學們,假如美國有一位朋友想給你寄信,你能告訴他你的詳細地址嗎?(提問一到兩名同學)

(大屏幕顯示)

-省(自治區)-縣(自治縣、市)-鄉(鎮)

幾位同學都是首先說明自己所在的省(自治區)然后是縣(自治縣、市),再者是-鄉(鎮)等,大家想一想,這個順序有什么意義呢?不這樣可以嗎?請同學說明,若學生有疑問,教師舉例說明。

(大屏幕顯示)

-省(自治區)——一級行政區

-縣(自治縣、市)——二級行政區

-鄉(鎮)——三級行政區

總結:(大屏幕顯示)

同一類型的區域,還可以劃分出不同尺度或不同級別的區域。(板書)

舉例:(大屏幕顯示)

活動2:(讓學生自己調查、了解郵政編碼與不同級別的行政區域之間的聯系)檢查學生調查結果:

第一、二位編碼 表示一級行政區

第三、四位編碼 表示下一級行政區

第五、六位編碼 表示投遞局的代碼

同學們,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還有哪些事例反映出區域的不同尺度或不同級別呢?

如:長途電話號碼:區號+電話號碼

承轉:現在,我們已經知道,根據不同的理由(或滿足不同的需要)可以劃分出不同的地理區域。(利用多媒體大屏幕顯示中國地形圖)同學們請看大屏幕:我國疆域遼闊,不同地區的地理環境差異很大。下面我們將根據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點的不同,進行區域劃分。(這時,在中國地形圖上出現閃動的區域界線,并附有區域名稱)教師用光標指到哪個區域,即請同學們集體讀出這個區域的名稱。

總結:這就是我國的四大地理區域的劃分。

(板書):第一節 四大地理區域的劃分

下面我們了解一下四大地理區域劃分的原因及區域位置和范圍。

(給學生充足的時間活動,探究)——做第5頁活動題,同學們可互相討論,交流活動結果,最后教師總結,把區域界線、位置與范圍都落實到圖上,并做板書。

活動題目參考答案:

1.有相似性。

界線A的確定,主導因素是夏季風的影響,大致與400 mm等降水量線一致——西北地區深居內陸,很難受到夏季風的影響,降水較少、干燥。東部季風區受夏季風影響較多,降水較多,屬于濕潤、半濕潤區。

2.①界線B大致與1月0℃等溫線的分布最接近。

②界線B大致與800 mm等降水量線的分布最接近。

③界線B的確定,主導因素是氣溫和降水——綜合的氣候方面影響。

④秦嶺—淮河。

3.第一、二級階梯的界線基本吻合。

界線C的確定,主導因素是地形因素。

[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們主要了解了人們可根據不同的需要劃分地理區域,一個地區可同時兼有多重“身份”。同一類型的區域,還可劃分出不同尺度或不同級別的區域。在此基礎上,我們重點學習了我國四大地理區域的劃分依據、位置和范圍。正是由于區域間存在的差異性較大,而同一區域內相同或相似性較多,我們才有必要對它們進行區域劃分,有利于人們因地制宜安排生產、生活。

知識要點與檢測

[反饋練習]

1.填空

(1)北方地區與南方地區的分界線大致與 (山脈)、 (河流)一致。

(2)西北地區與北方地區的分界線大致是影響的界線,大致與mm等降水量線一致。

(3)青藏地區與西北地區及北方和南方地區的分界線大致與、級階梯分界線一致。

2.判斷

(1)一個地區只能屬于一個地理區域。(×)

(2)同一類型的區域沒有級別高低或尺度大小的區別。(×)

(3)我國的地理區域只有四個。(×)

(4)我國四大地理區域在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方面各具特色。(√)

3.下列省、自治區、直轄市主要或全部位于哪個地理區域。

x疆維吾爾自治區 北方地區

x藏自治區 南方地區

北京 西北地區

上海 青藏地區

4.填圖(圖見課本)

在中國政區空白圖上填繪下列地理事物:

秦嶺、淮河、昆侖山脈、祁連山脈、橫斷山脈、大興安嶺、陰山山脈、賀蘭山脈

八年級物理教案匯總篇8

今天,還是要做練習,昨天主要做了書上的3,4題,今天,把第4題變換個問法,再來做,第4題是:如本節課文圖5—11的實驗,假設從某時刻t=0開始計時,紅蚶蠟塊在玻璃管內每1秒上升的距離都是10cm,從t=0開始,玻璃管向右勻加速平移,每1秒通過的水平位移依次是4cm、12cm、20cm、28cm……

在圖5—15中,y表示蠟塊豎直方向的位移,x表示蠟塊隨玻璃管通過的水平位移,t=0時蠟塊位于坐標原點,請在圖中標出t等于1s、2s、3s、4s時蠟塊的位置,并用平滑曲線描繪蠟塊的軌跡。

這個題是練習位移的,合位移與分位移的關系,我想再通過這個題練習一下速度的合成與分解,還想練習一下加速度與速度變化的聯系,速度變化與兩個時刻速度的關系,也就是對于水平方向的勻加速直線運動要用一下第二章的實驗的知識,得特s=aT2,還有中間時刻的瞬時速度等于初速度加末速度,再一半,等于這段時間的平均速度。

所加問法:1、求出1s,2s,3s,4s時速度的大小及方向,并在圖中標出。

2、求出0~1s,1~2s,2~3s,3~4s,每1秒前后速度的變化,并畫出來。

選幾個選擇題再練習一下,如下:

10、關于運動的合成,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合運動的速度一定比每個分運動的速度大

B、兩個勻速直線運動的合運動也一定是勻速直線運動

C、只要兩個分運動是直線運動,那么合運動也一定是直線運動

D、分運動的時間一定與它們的合運動的時間相等BD

11、已知船速大于水速,欲橫渡寬為d的河,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船頭垂直河岸,正對彼岸航行時,渡河時間最短

B、船頭垂直對岸,正對彼岸航行,實際航程最短

C、船頭朝上游轉過一定角度,使實際航線垂直河岸此時航程最短

D、船頭朝下游轉過一定角度,使實際航速增大,此時渡河時間最短AC

上了兩節了,3班第二節,4班第三節,第四節休息一節,第五節是二班的課,三班11題只講了一個問,四班10題只講了兩個問。

上課的做法是,讓學生打開書,86頁,把第4題再讀一遍,原題是合位移與分位移的問法,咱們再看看速度的合成與分解情況,以及加速度的問題。我在黑板上把加的兩個問法寫在黑板上,由中間的玻璃磚上起筆,寫到黑板的右側,每個問寫了一行。給同學們10多分鐘的時間做,中間看學生做著費勁,又提示了一下,某時刻的速度是由兩個分速度合成的,豎直方向的速度好辦了,水平方向的速度怎么求,還記得期末考試的實驗題吧,要用到某段時間內中間時刻的瞬時速度等于這段時間內的平均速度,還有得它s=aT2,同學們有的能做個差不多,但做起來好困難呀,這學生實在是基礎太差了,溫德爽說第一秒內的水平位移是4cm,第一秒末的速度為什么會是8cm,這很正常,但他就是有點想不清楚,計算能力太差了,口算都能算出來,動筆算,算好半天也算不明白。

這節課這個練習題加問法,對運動的合成與分解的理解很有好處,這對下節開平拋運動是個很好的鋪墊,這個內容設計的非常好,很有利于差學苗學校學生的學習。題多了反而不好,應當少而精,不能盲目追求量,要一點點,慢慢來,不能急燥,要求應有更好的耐心。

我這個題是這么講的,講的很細,學生聽得津津有味,我講得一字一板。

不寫了,我要上課去了,上午最后一節,第五節,是二班的課。

中午回家吃了點飯,上網看了一下《物理教學反思筆記》,有2000多次點擊了,好熱的貼子,心里很高興,回了幾句,然后就關了電腦,來到學校,辦公室還上著鎖,打開鎖,取出筆記本電腦,放了一首丁香花,一邊放,一邊打開了沒寫完的文章,啟動萬能五筆,在wps20__中開始了我的文字馳騁。

二班的課,同學們把書翻到86頁,做一下第4題,同學們說做完了,那就講吧,我在黑板上畫了直角坐標系,橫軸很長,縱軸較短,標上了x,y,物體在1秒末的水平位置是4cm,豎直位置是10cm,在坐標系中描點,第2秒末的位置在哪呢,水平位置是12cm處對不對,學生很多說對,這是在正常不過的,因為太前兩個班我已經領教過了,好好看看題,每1s通過的水平位移依次是4cm、12cm、20cm、28cm……是什么意思?我在橫坐標上4cm的點后畫了一個曲線代表第二個1秒的位移是12cm,然后畫了一個點,這個點跟原點的距離是16cm,在第二個點的位置在離原點16cm處,很多同學就這么點意思也讀不出來,而且這是在第二章勻加速直線運動中,練習了幾遍,我的嘴皮子都摩薄了,說歸說,還得把把第二個點又找了出來,一個時刻對應的是一個點,也就是一個位置,一段時間對應的是位置的變化,也就是位移,0到1秒末這段時間的位移是,我在黑板上畫,0到2秒末這段時間的位移是,也在黑板上畫出了,1秒末到2秒末的位移是,在黑板上畫,這每個位移又是由水平方向的分量和豎直方向的分量合成的,在黑板上畫,下面該你們再做一做了,模仿一下,看能不能模仿上來,同學們紛紛動筆畫,這些學生模仿能力太差,真是想出他們是怎樣從小學到初中,又到高中的,中國的教育改革好失敗。

又過了幾分鐘,我說,書上這個題的目的是為了練習位移的合成與分解,咱們再通過這個題,練習一下速度的合成與分解,再看看速度的變化,這與加速度有關,與合力有關。我在原題的基礎上再加兩個問法,同學們再做一下,說著在黑板上寫下了兩個問法。

看同學們干比劃,就是比劃不上,我提示了幾句,運動到某點的速度具有水平方向的分量,豎直方向的分量,這時的瞬時速度是這兩個分量合成的,現在知道豎直分量,只是不知道水平分量,把此時刻的水平分量求出來是個關健,并在黑板上畫了速度的方向,是切線方向,對吧,它是由兩個分量合成的,并把它畫出來了,水平方向的分量是由水平方向的,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決定的,是利用期末考試的實驗題的方法,有兩個知識點,一是求某點的瞬時速度,另一個求加速度,好好想想,做吧,然后就到下邊走走,看同學們做,只見同學們,捂捂扎扎,真是笨的要命,蘇東明問,老師,你那是畫的速度時間圖象呀,我這個氣呀,不是,我在黑板上畫了一個坐標,標上v,t,這才是速度時間圖象,這個是分速度,合速度,都是速度,哪來的速度時間圖象。

又等學生做了一會,有的學生不認真做,在那玩,我板著面孔說,認真做,個別的學生不再玩了,看著他們在本上寫寫算算,心里暗笑,真聽話,我好象在放豬,他們現在的思維能力不是一天兩天混成的,也是日積月累呀,開講了,水平方向上第二秒末的速度怎么求呢,在黑板右側畫了一個紙帶,第二章的勻加速直線運動的實驗,打點計時器,每隔0.02秒打一個點,0.02秒就是一個時間間隔,為了便于測量,我們每5個點取一個計數點,兩個計數點的時間間隔就是5個0.02秒,是0.1秒,T=0.1秒,勻加速直線運動的特點,時間中點的瞬時速度等于這段時間的平均速度,任何一個直線運動的平均速度等于位移除以所用的時間,也就是前一段距離加上后一段距離,再除以2倍的T,在這個題中的水平速度,第1秒末的瞬時速度就等于4加12等于16,再除以2秒,就是8cm每秒,在1秒末的點上畫出水平方向的分速度是8,豎直方向的速度是10,畫出合速度,是切線方向,所以合速度的大小是根號下164cm每秒,在黑板上畫出來,第二秒末的水平速度是12加20等于32,再除以2,是16cm每秒,又在黑板上畫出了,同學們在算算后面的兩個吧,同學們又開算,總算是能明白,又會點了,我看有的同學畫的水平點不對,上面標著1秒,2秒,距離一樣,畫出來的圖象是直線,這是物體實際運動的軌跡,不是速度時間圖象,這個橫軸是x,并不表示時間,指的是距離,但學生卻會認為是時間軸,這腦袋是怎么想的呢,我說,你們這腦袋我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不知道小學老師,初中老師怎么教的,也不知道你們是怎么學的,真是愁死我了,你們真是豬都不如,好好學,過兩年就能攆上我了,就能趕上豬了,同學們笑。

下面看第二個問,0時刻的速度沒有水平分量,豎直分量是10,這就是此時的速度,1秒末的速度豎直方向是10,水平方向是8,這個是合速度,看0時刻的速度與1秒末的速度變了多少,在黑板上畫出矢量圖,速度增量是水平的,大小是8cm每秒,再看第二秒末的速度與第三秒末的速度,在黑板上畫出矢量圖,速度增量也是8cm每秒,這個速度增量可以用另外的公式算,板演,得它S=aT2,得它S是8cm,T是1秒,所以加速度是8cm每2次方秒,1秒鐘的速度增量就是8cm每秒,后邊最后一個點的速度矢量圖邊講邊畫,后面還有,就點點了,繼續拓展,速度變的原因是有水平向右的加速度,得它V=at,有加速度的原因是有向右的恒力,把這個圖順時針轉90度,用手比劃,這個豎直向上的速度,就成了水平的了,水平向右的力就成了豎直向下了,就可以看成,手中拿著粉筆頭,水平拋出,在空氣阻力忽略的情況下,就是平拋運動,學生點頭,我講這個題的目的是為了學習下節的平拋運動,這個同學們理解了嗎,同學們再仔細想想這個題,好好模仿一下吧,然后我的手往下一耷拉,不要撩下爪就忘了,咱們都屬耗子了,不要這樣,認真點,不能學點,馬上就忘了呀,學生們笑。還有不到1分鐘了,后兩個選擇題就不講了,我等了等,鈴響了。

反思:這節課上的很成功,面對這樣的學苗,真是沒辦法,但確實有好多學生在認真地學,老師的信心來源于對教育的反饋,雖然有的學生學不會,但還有那么多同學在學,這就是對我最大的安慰,這種執著是要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減退的,但我現在依然執著,我不能要求所有的孩子都一樣,人與人是不同的,生下來,基因就不一樣,怎么能讓他們一樣呢,不管怎樣都要有第一名和最后一名的,只要他們能認真的跟著你學,這就足夠了,足可以使你不辭辛勞的為他們努力工作,而不是混一天是一天,抓住知識點,找到學生的出錯的地方,幫助他們改正過來。

八年級物理教案匯總篇9

一、說教材

1、教材內容要點:

第一、安全電壓

第二、用測電筆辨別火線

第三、安全用電常識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安全用電的知識具有較強的實踐性和社會性,也是作為現代公民所必需的知識,讓學生掌握安全用電常識,提高安全用電的意識,具有實際意義,體現了“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課程理念。本節的內容不同于前面規律性知識的學習,注重的是科學技術在生活中的應用,很好的體現了STS精神。

3、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知道安全電壓

知道測電筆的構造,學習使用測電筆辨別家庭電路的火線和零線

知道安全用電的常識

(2)技能目標

通過學習用測電筆辨別家庭電路的火線和零線,培養學生的操作技能

通過學習安全用電常識,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

(3)情感目標

通過學習,使學生體會物理與生活密切相關

通過學習,提高學生安全用電的意識,能自覺地執行和宣傳安全用電

4、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安全用電的原則是學生今后生產、生活中保障自身安全的準則之一,因此是本節內容的重點。

難點:對于觸電事故的發生,無論是高壓觸電還是低壓觸電都具有不可實驗與體驗性,要求學生具有較強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對于學生有一定的難度,所以是本節的難點。

二、教法和學法

教法:依據本節教材的內容,采用師生互動啟發式教學方法。充分利用實例、圖片,利用多媒體的直觀動態教學手段,通過討論、問答、練習等一系列的師生活動展開教學。

學法:引導學生采用討論法、問答法、練習法、記憶法等學習方法,培養學生的動口、動手、動腦的能力,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

三、教學過程

(一)事例引課(2&39;)

首先通過多媒體播放一段人體觸電事故發生的視頻,這樣做可以達到兩個目的:(1)興趣是的老師,具體事例引課比語言引課更具有吸引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2)以真實的事例教育學生安全用電的重要性,導出課題。

(二)師生互動——知識的學習

1、安全電壓(5&39;)

人體也是導體,對于人體的觸電現象學生較易理解。基于這一點對本知識我設計下面的師生互動過程:

(1)教師提供通過人體電流的大小對人體的影響(危害)和通常情況下人體電阻值的大小兩方面數據材料,引導學生運用公式U=IR推導出一般情況下對人體的安全電壓。既應用鞏固了舊知識又培養了學生分析、推理的能力。

(2)教師向學生介紹不是每個人的電阻都一樣大,而且同一個人的電阻也不是固定不變的,從而著重指出:一般情況下,36伏以下的電壓對人體才是安全的。培養學生嚴謹的求知態度,感受科學的辨證關系。

2、用測電筆辨別火線(5&39;)

先讓學生將測電筆拆開(事先布置學生從家中帶來測電筆),并對照教材中的圖13-17在教師的指導下認識它的各部分名稱,接著教師用測電筆演示教材圖13-18的測電筆的正確和錯誤的使用方法。教師要告訴學生:在使用測電筆時,應先在有電的地方試一下,檢查測電筆是否正常,防止造成誤判,發生觸電事故;測電筆只能在對地電壓250V以下使用。不可用它碰高壓帶電設備。

3、安全用電常識(10&39;)

觸電事故的發生是學生學習的難點,為了突破這一難點,采取下面的具體做法:

(1)學生閱讀課文,對觸電事故有一個初步認識。

(2)利用多媒體播放一段小老鼠觸電的視頻,使學生認識到電的危害。

(3)通過媒體展示觸電的類別的圖片和視頻(低壓觸電和高壓觸電的發生)讓學生觀察、分析,然后進行小組討論、相互交流、充分利用群體的思維討論得出觸電類別及其觸電原因,培養學生分析能力和合作精神。采取討論這種學習方式也符合初中階段學生的身心特點,使學生有張有弛。

教師可以出示以下問題引導學生觀察、思考、討論;

①圖中哪些是低壓觸電?哪些是高壓觸電?理由是什么?(引導學生從架線桿、標志等方面分析)

②由圖中看出低壓觸電是接觸零線還是火線造成的?低壓觸電發生的情況一樣嗎?

③由圖看出高壓觸電是接觸高壓帶電體造成的,還是靠近高壓帶電體造成的?高壓觸電發生的情況一樣嗎?

(4)引導學生小結低壓觸電和高壓觸電發生的情況及發生的原因。

(5)練習:

①家庭電路中保險絲為什么要串接在火線上?開關為什么要安裝在用電器與火線之間?

②高壓輸電設備上為什么要有“高壓危險”的示警標志?如發現高壓線落在你附近,你怎樣離開才比較安全?

通過以上習題讓學生鞏固所學知識,也讓學生感受到知識源于實踐而又作用于實踐的辨證關系。

(三)總結歸納——得出安全用電原則(3&39;)

通過學習低壓觸電和高壓觸電的原因,教師引導學生總結安全用電的原則:不接觸低壓帶電體,不靠近高壓帶電體,不弄濕用電器,不損壞絕緣層。從而完成本節教材的重點。

(四)達標練習(19&39;)

通過知識競賽的形式進行,把全班學生分成四組,有一名主持人,有10道搶答題,和8道必答題,答對加分,答錯扣分,最后總分第一的獲勝。

四、作業布置(1&39;)

針對九年級學生的認識、能力水平,結合本節教材與現實生活緊密聯系的特點,我給學生布置課題為《家庭安全用電的研究》這一研究性作業,讓學生通過親身實踐獲取直接經驗,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養成科學精神和科學態度。

五、板書設計

安全用電

1、安全電壓

低于36V的電壓

2、用測電筆辨別火線

構造、使用方法

3、安全用電常識:“四部”

不接觸低壓帶電體,

不靠近高壓帶電體,

不弄濕用電器,

不損壞絕緣層。

八年級物理教案匯總篇10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會使用適當的工具測量時間和長度

●知道測量有誤差,誤差和錯誤有區別

2.過程與方法

●體驗通過日常經驗或自然現象粗略估計時間和長度的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認識計量時間和長度的工具及其發展變化的過程,培養對科學技術的熱愛

教學重難點

1.重點:使用適當工具測量時間和長度

2.難點:誤差的產生。誤差與錯誤的區別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復習:速度的計算公式是怎樣的?要計算速度必須知道什么量?怎樣利用公路上的里程碑大致測出汽車的速度?

通過學生的討論得出要測出相應的時間。

(二)講授新課

1.時間的測量

讓學生討論各種測量時間的工具和方法。學生說出多種方法和用具。鼓勵學生用科學的眼光認識周圍的事物。

①時間的單位:秒(s)、分(min)、時(h)

②學生活動:練習使用停表的方法;利用停表測量自己一分鐘內脈搏跳動的次數,然后用脈搏估算一段時間;用繩子綁住一支筆做成一個擺,測量擺擺動一個來回所用的時間。

2.長度的測量

①長度的單位:km→m→dm→cm→mm→μm→nm(要求學生熟練掌握各進制)

②測量長度的工具:直尺、卷尺(刻度尺)、螺旋測微器、游標卡尺

③學生活動:測出物理課本的長寬厚;

④學生討論并活動:如何較準確測出硬幣的直徑、一頁紙的厚度、細銅線的直徑?

總結得出刻度尺的正確使用方法:刻度尺要貼近被測物體;刻度尺要跟所測物體的長度平行;讀數時視線要與尺面垂直;讀數時要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測量結果=數字+單位

3.誤差:測量值與真實值之間總會有差別,這種差別就是誤差。

錯誤:由于不遵守測量儀器的使用規則,或讀取、記錄測量結果時粗心等原因造成的。

兩者區別:誤差不能消除,但可以減小,例如多測量幾次錯誤可以消除。

(三)課堂小結

懂得測量時間和長度的方法和用具

(四)布置作業

完成相應的同步練習

(五)教學后記

八年級物理教案匯總篇11

教學目標

1、通過一些典型事例讓學生體會自然界讓人驚嘆的神奇。

2、通過生活中一些不起眼的小事讓學生感受生活中人類智慧結晶的神奇。

3、通過解釋一些神奇現象,讓學生知道通過學習科學知識,這些神奇是可以得到解釋的。

4、初步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科學探究能力。

教學重、難點

1、重點

(1)讓學生體驗自然界和生活中的神奇,激發學生探索的興趣。

(2)初步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

2、難點

(1)成功地演示新奇有趣的物理小實驗。

(2)根據教材內容收集資料制作課件。

(3)初步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

教學方法

觀察法、實驗演示法、討論法、科學探究法、提問題教學法。

教具準備

飲料罐、玻璃杯、鉆子、筷子、裝有水的碗、拉鏈、圓珠筆、燒杯、冰棒、茶壺、實物投影儀、課件、多媒體設備。

教學過程

一、大自然的神奇

師:清同學們觀看媒體動畫。(動畫中配有配樂朗誦:浩潮太空,群星閃爍,它們從哪里來,到哪里去?我們生活的地球在宇宙的什么地方?當夕陽西下,天邊為何常有紅色的霞光?當天公“發怒”時,狂風暴雨常伴隨電閃雷鳴,是閃電在前,還是雷聲領先?生發萬物的大地,為什么有時會山崩地裂,噴吐巖漿?流淌的江河,為何既能輸運航船、灌溉良田,也會奔騰咆哮、沖垮河堤、摧毀房屋?巍巍雪山,高聳人云,為何甚至一聲噴嚏就可能導致雪崩?變幻莫測的龍卷風,為何平地而起,直沖云霄,來勢洶洶?)

師:看了剛剛播放的媒體動畫,你有什么感受?

生:大自然很神奇,驚心動魄,令人震驚。

師:看了剛剛播放的媒體動畫,你最想知道什么?

生甲:我最想知道天上的星星從哪里來?

生乙:我最想知道雷鳴與閃電是怎樣產生的?是閃電在前,還是雷聲領先?

生丙:我最想知道龍卷風是怎么產生的?

師:以上大家提問題提得很好,希望今后再接再勵,學會善于提問題。

教師簡要回答學生提出的.部分問題,如天上的星星是宇宙大爆炸形成的;閃電是云層和云層或云層與地面之間的一種放電現象,而放電時所發出的巨大聲響就是雷鳴,閃電和雷聲是同時產生的,因為閃電傳播速度是310m/s,而雷聲傳播速度約340m/s,所以,我們是先看到閃電,后聽到雷聲。

師:你還知道大自然哪些神奇?

生甲:海市蜃樓。

生乙:沙塵暴、泥石流。

生丙:極光。

師:看來同學們平時很注意觀察、了解自然現象,我還知道大自然中的一個神奇與大家交流。

多媒體字幕打出:

大漠里的故事

1年1月7日,《北京晚報》第12版“新聞”欄目刊登了下面的消息。推測一下,這可能是一種什么現象?

新疆消息:近日在羅布沙漠中發生的奇怪的天氣現象,令科考隊中的不得其解。

從1月4日凌晨3時左右,羅布沙漠中開始下雪,直到第二天中午12時,科考隊到達小河墓地前米左右時,雪突然停了,沙丘上均勻地覆蓋著約5到10厘米的積雪,茫茫無涯。

然而,過了20分鐘左右,奇怪的事發生了:就在科考隊手忙腳亂地從沙灘上卸下器材設備,開始向小河墓地靠近的時候,發現腳下踩的不再是雪地,而是干爽的沙地。再遠望四周,一眼望不到邊的沙漠哪有雪的影子?

師:請同學們猜想:雪跑到哪里去了?

生:討論。

師:大自然中的神奇還很多,下面讓我們走進日常生活中。

二、日常生活中的神奇

師:夏天,我們經常喝飲料,如果拉鉤斷了,怎么才能把飲料倒出來,在密封的飲料罐的蓋子上鉆一個小孔,飲料會倒出來嗎?

演示實驗1:在飲料罐蓋子上鉆個小孔,飲料倒不出來。

師:同學們想一想,用什么辦法才能將飲料倒出來?

生:把小孔弄成大孔,飲料就可以倒出來了。

師:你知道這是什么原因嗎?還有其他辦法嗎?

繼續演示實驗:在飲料罐蓋子上再鉆一個小孔,飲料就倒出來。

師:你知道生活中的什么用具與剛才的實驗相似?

出示茶具請同學們認真觀察它的構造,演示倒水,并加以解釋:這是大氣壓的作用。

師:把筷子斜放在水中,水會把筷子“折”斷嗎?

生:不會。

演示實驗2:筷子斜放在盛水碗中,似乎被水“折”斷了。(實物投影)

師:你們知道這是什么原因嗎?解釋:這是光從水中斜射向空氣時發生折射。

師:用扣子系衣服,用帶子拴鞋,這些連接方式與用拉鏈連接有哪些不足之處?拉鏈有什么優點?

生:討論得出用扣子系衣服,用帶子拴鞋,這些連接方式都不完全封閉,費時也不牢固,而拉鏈方便好用,封閉好,比較牢固。

演示實驗3:上下拉動,拉鏈便可閉合或開啟。(實物投影,提醒同學們認真觀察)

師:拉鏈為什么可以閉合或開啟?

生:拉鏈的凹凸齒的錯合。

師:圓珠筆方便、耐用,你是否探究過圓珠筆油是如何從筆管流到筆尖?筆尖的構造如何?

引導學生:水為什么可以從高處流到低處?

生:受到重力作用,類似可知,圓珠筆的油是受重力作用從筆管流到筆尖,筆尖是小圓珠。

師:將冰棒的包裝紙打開,你會看到什么?

生:冰棒會冒“白氣”。

師:你知道這“白氣”是怎么產生的嗎?解釋:這是大氣中的水蒸氣遇冷發生液化現象。

師:下面請大家觀看媒體動畫:沖浪運動和撐竿跳高等。(動畫中有配樂朗誦:沖浪運動驚險、刺激,為什么沖浪者弓著腰,分開腿,能在驚濤駭浪中“滑翔”?撐竿跳高,激動人心,為什么運動員借助一根小小的撐竿,便能克服自身所受的重力作用,跨越高高的橫竿?)

生:討論得出沖浪者弓著腰,分開腿是為了降低重心,增大支撐面;撐竿跳高,是將竿的彈性勢能轉化為運動員的重力勢能。(教師要加以引導、啟發)

師:看了剛才的幾個實驗和媒體動畫,你有什么感受?

生:生活中的現象也很神奇。

師:你還知道日常生活中的哪些神奇?

生甲:隔著放大鏡看物體,并不是總是放大的。

生乙:在高山上燒水,水都開了,卻并不怎么燙。

師:同學們不僅留意大自然中的神奇,而且還通過觀察、體驗知道了不少生活中的神奇,說明同學們是個生活中的有心人,希保持這良好的習慣,今后在物理這門學科的學習中肯定會取得很好的成績,將來肯定會大有作為的。

三、歸納與孝習過程評估

師: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什么?

生:討論、歸納得出大自然和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現象很神奇,這些神奇可以通過學習科學知識,加以解釋的。

師:你歸納得很好,說明你上課很認真,大家掌聲鼓勵。每個同學都對自己在這節課的表現進行具體評估。

四、課后練習與生成活動設?

1、你還知道自然、生活中的哪些神奇?(事例不少于兩個)

2、觀察太陽和月亮的運動及色彩變化。

3、觀察風箏的構造,探究風箏在什么條件下能上升,每位學生制作一個風箏,看誰的風箏飛得高,飛得時間長。

五、板書設計

第一節走進神奇

1、大自然的一些現象很神奇。

2、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現象也很神奇。

六、課后反思

八年級物理教案匯總篇12

(一)教學目的

1.知道重力產生的原因。

2.知道重力的施力物和重力的方向,知道重力的作用點叫重心。

3.理解重力的大小跟物體質量的關系,理解公式G=mg,知道g=9.8牛/千克的物理意義。

(二)教具

彈簧秤、鉤碼、質量相等的兩種不同鉤碼。

(三)教學過程

一、復習提問

力的三要素是什么?

二、新課引入

我們生活在地球上,我們只能看到地球的某一局部。如果在宇宙空間里看地球,地球近似是圓球型。

(教師畫圖)

北京在北緯40°左右。一棵蘋果樹上結滿了蘋果。秋天到了,蘋果從樹上落下來。請同學畫出蘋果沿著什么方向落下。

(一位學生畫在黑板上)

海南省盛產椰子,椰子落下來沿著什么方向?

南半球上果樹上落下的水果沿著什么方向落下?

(一位學生畫在黑板上)

教師:在地球上,一切物體失去了支持,都要沿著黑板上所畫的方向落向地球,原因是物體受到了地球的吸引。

三、重力的產生

教師:地球對地面附近物體的吸引力叫重力。地面附近的一切物體都受到地球的吸引,所以一切物體在地面附近都受到重力。

教師: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重力是地球對物體的吸引作用。重力的施力物是地球,受力物是地面附近的物體。例如,蘋果所受的重力,施力物是地球,受力物是蘋果。椰子所受的重力,施力物是地球,受力物是椰子。

四、重力的方向

教師:重力是一種力,力有大小、方向和作用點三個要素,重力也有三要素。

重力的方向就是物體自由落向地面時的方向,這個方向是豎直向下的。所以重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下。

重力的方向可用來檢查房屋的墻壁是否豎直。我們常看到建筑工人用一根重垂線檢查墻壁就是應用重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下這個道理。測繪人員用的水平儀下懸著重垂線,也是利用重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下來測定儀器是否水平。你有興趣的話,可以采用這類方法檢查家中的電冰箱放置的是否水平。

五、重力的大小

1.實驗:兩個鉤碼的大小、形狀和材料都不同,但是它們的質量都是50克。我們用彈簧秤測量它們的重力。把物體掛在彈簧秤下,當物體靜止時,彈簧秤的示數就等于物體受到的重力。

(教師演示)

這兩個砝碼的重力都是0.5牛頓。質量相等的物體,它們的重力大小也相等。

2.學生實驗:用彈簧秤測量質量分別為100克、200克和300克的物體的重力,將測量結果填在課本的表格內。

(學生操作)

3.物體的重力跟質量成正比

教師:從實驗數據可知,物體的重力跟它的質量成正比。

4.g的值

實驗數據中重力和質量的比值大約是10牛/千克。精確的測量結果表明,重力和質量二者的比值是9.8牛/千克,這個值用g表示,g=9.8牛/千克。粗略計算,g可取10牛/千克。

5.G=mg

如果用G表示物體的重力,m表示物體的質量,g表示物體的重力和質量的比值。那么重力和質量的關系可以用公式G=mg表示。使用這個公式時,質量m用千克作單位,重力G用牛頓作單位,g=9.8牛/千克。

6.例題:一個集裝箱的質量是4噸,計算它所受重力。并畫出重力的圖示。

已知:m=4噸=4000千克,

g=10牛/千克。

求:G。

解:G=mg

=4000千克×10牛/千克

=40000牛。

答:集裝箱所受重力是40000牛。

作力的圖示時,要畫出力的三要素。重力是集裝箱受到的,重力的作用點畫在它的中心。方向豎直向下。結合標度線段的長度,重力線段長度應是標度線段長的4倍。

六、重心

教師:重力的作用點叫重心。粗細均勻的同材料的棒,它的重心在中點;圓球的重心在球心;正方形薄板的重心在它的對角線的交點。

七、總結

地面附近的物體受到地球的吸引,所以物體受到重力。重力的施力物是地球。

重力既然是一種力,它有大小、方向和作用點三個要素。

重力的大小跟物體的質量成正比,這個關系用G=mg表示,g=9.8牛/千克。

重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下。

重力的作用點叫重心。

八、作業

1.完成節后練習。

2.章后習題4、6。

八年級物理教案匯總篇13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能描述物質的一些特性。

2、能通過實驗探究努力建構密度概念;理解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性。培養學生的實驗探究能力、獲取信息能力、數據分析及處理能力。

3、能解釋生活中一些與密度有關的簡單物理現象。

過程與方法:

1、通過經歷科學探究活動收集數據,引導學生用比值法和圖象法去分析兩個變量之間的正比關系。并學習用比值來定義新的物理量。

2、通過對實驗數據的進一步分析和比較,認識質量與體積的比值也是物質的一種特性,并由此建構密度概念,理解用密度來鑒別物質種類的可行性。

3、通過查表和練習了解常見物質的密度并嘗試進行簡單的應用。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對刻度尺、天平的使用,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與協作精神。

2、通過探究活動體驗成功的喜悅,增強對科學探究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合作與交流精神,感悟物理與生活的和諧關系。

3、關注日常生活,樂于將所學的物理知識應用到自然現象和日常生活中去,樂于探索自然的奧妙。

【教學重點】

重點是探究物體質量和體積的關系,

【教學難點】

難點是建構密度概念,理解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性

【教學準備】

教學演示準備:多個裝有醬油、醋、酒、自來水、鹽、糖的杯子。同體積的銅塊、鋁塊多媒體課件

學生活動準備:天平、砝碼、刻度尺、體積成倍變化的三個物塊(木塊、鐵塊、橡皮塊)多組。

【教學方法】

1、情境導入,活動探究法;

2、引導歸納,自主建構法;

3、多媒體輔助教學法;

【教學過程】

導入主題:

師:我們可以從顏色,氣味等特性來直接辨別物質,有時卻很難,有沒有其它特性能夠讓我們更加有效的鑒別物質呢?

新聞圖片放送:

假"金元寶"騙取數十萬(多媒體展示)

逐次出示實物或圖片:

1、醬油、醋、酒、自來水、鹽、糖。

2、同體積的銅塊、鋁塊

3、同體積的銅塊、金塊(多媒體展示)

4、體積懸殊的銅塊、金塊(多媒體展示)

師提問與引導:

1、你怎么辨別它們呢?

2、讓我們先來探究一下物體的質量與體積的關系吧!

提出問題,作出猜想

師取大小懸殊的兩個砝碼,請學生比較他們的質量大小。

師提問:你是怎么判斷的呢?同種物質組成的物體質量與體積可能有什么關系呢?如何探究?

學生通過看,嘗,聞,掂,甚至咬等多種活動來辨別物質的種類。

(說明:來自身邊的這些物體非常容易引起學生的注意,學生非常樂于參加這樣的活動,所以很快就將學生推到最佳的學習心理準備狀態。)

制定計劃設計實驗

師鼓勵和引導:數學中我們是如何分析兩個變量是否成正比關系的呢?

生猜想:同種物質的物體的質量與體積可能成正比關系

進行實驗收集證據

師巡回指導,及時提醒

生交流思想,商討做法,拿出方案

實驗探究,收集數據,分析交流

(注:全班分三大組,三人為一小組,甲組用大、中、小三個木塊進行探究,乙組用大、中、小三個鐵塊,丙組用大、中、小三個橡皮塊)

論證猜想得出結論

展示、分析、評價。

發現問題建構概念

交流成果,分析數據,得出結論:

1、木塊的質量與它的體積是成正比關系的,其質量與體積的比值一定.(約)

2、鐵塊的質量與它的體積是成正比關系的,其質量與體積的比值一定.(約)

3、橡皮塊的的質量與它的體積是成正比關系的,其質量與體積的比值一定.(約)

引導學生思考,組織學生自習,幫助學生交流,協助學生建構。

(注:作布白處理,給學生留足思考和自主建構的時間)

3、建構密度概念:

(1)同種物質的物體,其質量與體積的比值總是一個相同的量,不同物質的物體,質量與體積的比值一般不相同,所以我們可用這個比值來鑒別物質的種類,可見質量與體積的比值反映了物質的一種特性。

(2)質量與體積的比值等于單位體積的質量,我們把單位體積的某種物質的質量叫做密度.即密度=質量/體積。(ρ=m/V)

(3)密度的單位是由哪兩個物理量的單位組合在一起的,每個物理量在國際單位制中的單位是什么?應該怎樣表示密度的單位。

(4)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性,同種物質密度相同,不同物質密度一般不相同,所以我們可用密度來鑒別物質的種類。

應用演練固化新知

投影4道應用練習:

1.通過查課本密度表可知:金的密度為______,它的物理意義是_____。

2.相同體積的金塊和銅塊,_____的質量較大,這是因為______。

3.10m3的大理石它的質量是多大?與多少m3的水的質量相等?

4.小民的媽媽買了一條金項鏈,小民很想知道這條項鏈是不是純金制成的?如果小民測得這條項鏈的質量是10g,體積是0.7cm3,則這條項鏈的密度是多少g/cm3,合多少kg/m3?它是不是純金制成的呢?

結束語

提問與交流: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談一談你學到了什么,最大的收獲是什么,感到什么地方還有遺憾嗎?

【板書設計】

第三節科學探究:物質的密度

同種物質質量和體積的比值是一定值,

不同種物質質量和體積的比值是不同的。

單位體積的質量反映了物質本身的一種特性

定義:單位體積的某種物質的質量叫做這種物質的密度。

公式:

單位:國際單位制:千克/米3

密度常用:克/厘米3

換算:克/厘米3=1×103千克/米3

1.同種物質密度是一定值,反映了物質本身的一種特性。

理解:

2.反映了物質的質量與體積成正比。

3.密度可用計算,但ρ與m、V無關。

密度知識的應用

1、求質量

2、求體積

3、鑒別物質

八年級物理教案匯總篇14

教學重點和難點:

1.重點:

(1)色散現象

(2)物體的顏色

(3)光的三基色和顏料的三原色

2.難點:

(1)決定物體顏色的因素

(2)會區分光的三基色和顏料的三原色

課前準備:

1.學生課前準備:一塊圓紙板、一根火柴棍、水彩顏料

2.教學器材:三棱鏡、七色光板、紅、綠、藍三色板、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設計:

教學過程教學活動設計學生活動設計

提出

問題由生活中的自然現象提問:

陽光通過家庭內的養魚缸,有時會在墻上出現彩色的光帶.在陽光的照射下,雨后的天空中會出現美麗的彩虹.人工噴泉在空中噴出的細小水珠,有時也能形成“人造彩虹”……

這些美麗的色彩是從哪里來的呢?

難道陽光是由這些美麗的色彩構成的嗎?利用學生熟悉的生活經驗,引發他們的思考

光的色散演示實驗:

讓太陽光通過三棱鏡,在墻上形成由紅、橙、黃、綠、藍、靛、紫七種顏色組成的彩色光帶。學生觀察

七色光

復合成

白光使用七色光板,通過快速旋轉來演示七色光復合成白光的現象。

請學生把七色光按一定的顏色比例,畫在圓盤上,現場制作七色光板。

讓學生用自己做好的七色光板,完成七色光復合成白光的實驗。學生觀察

學生動手制作七色光板:

在預先準備好的圓紙板上,劃分成六個面積不等的扇形,扇形區的顏色和圓心角按逆時針順序分別為:紅色、橙色、黃色、綠色、藍色、紫色.顏色可以用水彩或彩色粉筆涂上,也可以貼上不同顏色的色紙.然后用筆在圓盤中心扎一個孔,再插入一根火柴棍即完成。

學生做七色光復合成白光的實驗.轉動這個圓盤,觀察盤上顏色的變化。

八年級物理教案匯總篇15

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西北地區的范圍、及高原、盆地為主的地形。

2.使學生掌握西北地區以干旱為主的自然特征及其對農、牧業生產的影響。

3.培養學生讀圖、用圖的能力,并使學生進一步學會認識與分析一個地區區域特征的方法。

重點

西北地區的自然特征

難點

以干旱為主的自然特征及其對農牧業生產的影響

教學過程

【復習提問】請同學在地圖上指出北方地區、南方地區的范圍,找出兩個地區的分界線(秦嶺—淮河線),并說說兩個地區有哪些差異。

【引入新課】我們已經學習了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它們都位于東部季風區。今天我們學習非季風區的西北地區。

一、干旱的西北地區

【讀圖講解】西北地區大體上位于大興安嶺以西、長城和昆侖山—阿爾金山以北,包括內蒙古自治區、x疆維吾爾自治區、寧夏回族自治區和甘肅省北部。

【讀圖】P5的5.5圖、5.7圖

1.西北的地形:以高原和盆地為主。

學生回答課后的活動練習題。

【歸納】北方地區、南方地區處于東部季風區,比較濕潤,特別是南方地區更加濕潤,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本區因深居內陸,并有山嶺阻隔,年降水量多小于400毫米,從東部的400毫米左右,往西減少到200毫米、50毫米以下。干旱是本區的主要自然特征。

2.西北的氣候類型:溫帶大陸性氣候。

3.西北的自然特征:干旱

原因:西北地區位于非季風區,降水稀少。

學生讀圖:5.14,然后回答:

1、塔里木盆河我國最長的內流河,周圍的胡楊林耐鹽堿、生長快,是西北地區重要造林樹種。

2、塔里木盆地中有我國面積的沙漠——塔克拉瑪干沙漠。

3、 西北地區高原、盆地為主的地形,風蝕作用顯著,多沙漠、戈壁的雅丹地貌。

【回答】由東向西,地表植被大體為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西北地區降水變化規律是:本區降水從東部向西逐漸減少。胡楊林耐鹽堿、生長快,是西北地區重要造林樹種。

(2)由東向西,植被變化是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是全國重要的畜牧業基地。

【小結】通過學習這一節,我們了解了西北地區地廣人稀,地形以高原、盆地為主,氣候干旱以及河湖、植被方面的自然特征,也了解到本區礦產資源豐富,畜牧業和灌溉農業發達。通過“干旱”這一主導因素,逐層分析區內其他因素、歸納區域特征的方法。

布置作業

完成P14的活動題

板書設計

八年級物理教案匯總篇16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讓學生認識到物理是有趣的、有用的。對物理研究及物理應用有初步印象,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進一步了解學好物理應注意的事情。

二、能力目標:

1.通過觀察和實驗,學習初步的探究問題的方法。

2.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培養初步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

三、德育目標:

1.激發學生對物理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熱愛科學的精神,發現科學實驗帶來的樂趣。

2.共同完成的觀察及實驗中,學會和同伴的協作和配合。

教學重點:

通過觀察、討論、實驗,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和愿望。

教學難點:

能從看到的現象中提出問題。

教學方法:

討論法、實驗法、觀察法。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教師自我介紹

二、引入

[師]從這個學期開始我們學習一門新課——物理。請同學們觀看漂亮的章首圖,然后聽一位同學帶感情地朗讀配文。

三、進行新課

[師]科學之旅的第一站,先請同學們觀看幾個有趣的實驗。

[演示]課本圖0.1-1實驗[演示]課本圖0.1-2實驗。

教師邊演示,邊引導學生觀察分析實驗現象。

教師再演示書本的幾個[想想做做]

1.放大鏡看自己的手指紋:是放大的;再用放大鏡看窗外的物體:是縮小的。

2.乓球會落下嗎?

[師]以上的這些實驗有趣嗎?

[板書]物理是有趣的

[板書]物理學的研究范圍:聲、光、熱、電、力等現象

[師]這些現象不僅有趣且都包含一定的科學道理,以后的學習中我們會逐漸弄清楚其中的奧秘。

物理學不僅有趣,而且非常有用:

[板書]怎樣學習物理。

[板書](1)勤于觀察、勤于動手

[板書](2)勤于思考、重在理解

[板書](3)聯系實際,聯系社會

四、小結

物理學是有趣的,有用的。學習物理要用自己的眼睛仔細觀察周圍的生活,從中發現問題、提出假設、大膽猜想、善于動手、勇于實踐,才能最終發現事物的發展規律,才能在“真理的大海”中勇往直前。

五、布置作業(略)

八年級物理教案匯總篇17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①知道做功的兩個必要因素。

②理解功的定義、計算公式和單位,并會用功的公式進行簡單計算。

2、過程與方法:

①通過觀察和思考,判斷在什么情況下力對物體做了功,在什么情況下沒有做功

②通過推理、分析與閱讀,得出功與力、在力的方向上移動距離的定性關系。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①通過聯系生活、生產實際激發求知欲,培養探索自然現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學道理的興趣。

②通過合作性的探究,展示性交流,增強自信,學會合作的意識,追求學生和諧發展。

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功的概念及計算。

2、判斷力對物體是否做功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師:說出下列詞語中“功”的含義:

功勞、立功——貢獻

大功告成、事半功倍——成效

師:在力學上“做功”的含義是什么?

二、新課教學

(一)物理學中的功

師:如果一個力作用在物體上,物體在這個力的方向上移動了距離,這個力的作用就有了成效,力學里就說這個力作了功。

多媒體:投影一組做功的實例和一組沒有做功的實例。(實例聯系生活和科技前沿)

師:每組實例有什么共同點?兩組實例有什么不同點?

生:觀察并總結共同點和不同點

師:功包含哪些必要因素?

生:有兩個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體上的力;二是物體在這個力的方向上移動了距離。

師:如何判斷是否做功?

生:用功的兩個必要因素來判斷。

師:有哪些情況看似做功,但實際上并不做功?

生:1、有力F的作用,但距離S=0(如舉重運動員舉著杠鈴不動)

生:2、有距離S,但力F=0(如慣性運動)

生:3、有力F也有距離S,但F⊥S(如提一桶水,水平前進)

(二)功的計算

師:講述物理學中對功的規定,以及公式、單位。

功的公式:W=FS

W—功—焦耳(J)

F—力—牛頓(N)

S—距離—米(m)

功的單位是:“牛·米”

專業名稱為:“焦耳”

1J=1N·m關于公式的幾點說明:

1、公式中的各個量W、F、s均用國際單位

2、在功的單位中,“牛·米”才能寫成“焦”。

練習題:

1、用1000N的水平拉力拉重為4000N的物體,使該物體在水平方向上前進了3000m,拉力做了多少功?

三、課堂小結:

力學中的功

1、做功的兩個必要因素:作用在物體上的力;物體在力的方向上移動的距離

2、功的計算公式:功=力x力的方向上移動的距離,即W=Fxs注意:F≠0,S=0時不做“功”;F=0,S≠0時不做“功”;F⊥s時不做功。

3、功單位:1焦=1牛·1米,即1J=1N·m

四、布置作業

1、“功”的含義很多,有“貢獻”的意思,還有“成效”的意思。力學里所說的“功”包含有“成效”的意思,但它具有更確切的含義。“功”新概念引入,學生比較難理解。

2、在力學中功的概念是怎么定義的?怎樣才叫做功?又怎樣計算做功的多少?區分日常功的認識和物理學中功的概念。

55606 香港三日本三级少妇66| 日本人成精品视频在线| 国产精品第二十页| 国产成人av网址| 性中国xxx极品hd| 亚洲国产精品日韩| 亚洲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 亚洲精品网站在线|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最近2019中文字幕mv免费看 | 成人免费高清在线| 大陆极品少妇内射aaaaa| 亚洲美女性视频| 蜜臀av性久久久久蜜臀aⅴ流畅| 日本免费不卡一区二区| 日韩精品福利在线| 成人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不卡av电影| 亚洲自拍偷拍网址| 日韩精品中文字| 波多野结衣在线一区| 日韩精品在线观看免费| www黄色av| 91手机在线播放| 色94色欧美sute亚洲线路一ni| 一级片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一区不卡在线观看| 亚洲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大桥未久av一区二区三区| 老熟妇高潮一区二区高清视频| 国产交换配乱淫视频免费| 久久久久网址| 欧美美最猛性xxxxxx|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天堂| 黄色片视频免费| 第四色在线视频| 久久免费99精品久久久久久| 日韩免费电影一区| 亚洲成精国产精品女| 久久超级碰视频| 国产高清不卡视频| 免费中文字幕日韩| 亚洲成色www.777999| 欧美国产亚洲视频| 欧美日韩视频在线第一区 | 国产一级一级片| 啊啊啊国产视频| 亚洲理论电影在线观看| 热久久美女精品天天吊色| 在线观看免费视频综合|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艾草纯爱| 激情综合网av| 亚洲精品成av人片天堂无码 | 国产91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日韩精品视频| 91久久精品网| 岛国av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久vr | 成人啪啪18免费游戏链接|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日韩久久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视频大全| 精品国偷自产在线| 天天色天天操综合| 国产精品私人自拍| 国产91色综合久久免费分享| 久久国产生活片100| 97久久久久久久| 黑鬼狂亚洲人videos| aaaaaaaa毛片| 国产精品无码自拍|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久久久久久a亚洲欧洲aⅴ| 视频一区在线播放| 国产九色在线播放九色| 中文字幕国产综合| 伊人影院综合网| 国产一区视频观看| 色婷婷国产精品综合在线观看| 日韩免费av一区| 91麻豆.com| 天天爽夜夜爽夜夜爽| 人人妻人人藻人人爽欧美一区| 美女黄色一级视频| 法国空姐电影在线观看| 午夜黄色福利视频| 久草福利资源在线|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国产wwwwxxxx| 久久中文免费视频| 日本黄色免费片| 57pao国产成永久免费视频| www.黄色在线| 一区二区三区黄色片| 懂色av蜜臀av粉嫩av分享吧| 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91香蕉视频网址| 日韩欧美电影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无码国产| 在线看黄色的网站| 国产精品九九九九九| 日韩成人av毛片| 国产伦理吴梦梦伦理| 国产在线乱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电影| 欧美午夜寂寞影院| 色视频www在线播放国产成人| xxxxx成人.com| 国产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 www.夜夜爱| 激情高潮到大叫狂喷水| 成人毛片一区二区三区| 岛国精品在线观看| 精品视频1区2区3区| 91国内揄拍国内精品对白| 亚洲一区美女| 国产一级二级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一级片| 欧美视频在线免费看| 97色在线视频观看| 日本www在线播放| 动漫精品一区一码二码三码四码| 日韩中文字幕亚洲一区二区va在线| 国产视频一区不卡|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三区在线观看 | 欧美一级片免费在线| 日韩成人手机在线| 久青草视频在线观看| 北条麻妃国产九九精品视频| 亚洲成年人在线|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av福利| 国产传媒免费观看| 黄片毛片在线看| 欧美精品日日鲁夜夜添| 99久久精品免费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日韩在线免费播放| 亚洲成人黄色片| 丁香六月婷婷综合| 国产91丝袜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二区黄色| 欧美一级高清免费| 青青青国产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爽爽久久久久久| 亚洲午夜在线观看视频在线| 在线丨暗呦小u女国产精品| 91午夜在线播放| 国产色视频一区二区三区qq号| 中文字幕在线2018| 精品人伦一区二区三区蜜桃免费| 日韩av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中文字幕精品一区日韩| 亚洲毛片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一区二区高清|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视频xxx| 蜜桃av乱码一区二区三区| 岛国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欧美中文字幕在线| 中文字幕18页|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黑人巨大| 尤物在线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jizz| 天天干视频在线| 亚洲精品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九九九久久久| 国产免费黄色大片| 日韩电影免费在线观看中文字幕| 欧美成人高潮一二区在线看| 国产喷白浆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福利视频网站| 欧美日韩亚洲激情| 色一情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91麻豆一区二区|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奇米久涩 | 国产欧美日韩不卡免费| 亚洲精品日日夜夜|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精品app| 911精品国产一区二区在线| 国产在线视频一区| 欧美一级大片免费看| 污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欧美经典一区二区| 亚洲第一精品福利| 成人精品视频在线| 麻豆av免费在线| 欧美成人黄色网| 国产在线精品免费av| 欧美性xxxxx极品少妇| 99九九电视剧免费观看| 免费看日本黄色片| 亚洲视频每日更新| 国产成人a亚洲精品| 男女av免费观看| 蜜桃av噜噜一区二区三区麻豆| 亚洲激情中文字幕| 日日碰狠狠添天天爽超碰97| 国产美女精品人人做人人爽| 精品美女一区二区| 天天干天天色天天爽| 香蕉视频911| 欧美诱惑福利视频| 大黑人交xxx极品hd| 亚洲狠狠爱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波多野结衣视频网址| 欧美一级二级在线观看| 97在线国产视频| 成人黄色网址在线观看| 国产美女高潮久久白浆| 日本二区在线观看| 激情图片小说一区| 国产欧美 在线欧美| 精品国产av鲁一鲁一区| 色综合视频一区中文字幕| 日韩 国产 在线|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av| 好吊色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蜜桃一区二区|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精品色|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 蜜桃狠狠色伊人亚洲综合网站|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 国产91aaa| 波多野结衣视频免费观看| 91麻豆精品国产91久久久使用方法 |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播放| 激情偷乱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青春久久久国产毛片| 少妇一级淫片免费看|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 国产伦理吴梦梦伦理| 亚洲欧美综合精品久久成人| 午夜影院免费观看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大全| 亚洲免费观看在线| 欧美久久一区二区| 制服 丝袜 综合 日韩 欧美| 91精品国产色综合久久| 99国产精品免费| 欧美做爰性生交视频| 日本中文字幕一区二区有限公司| 国产91色在线|亚洲| 欧美国产日韩在线观看| 一本岛在线视频| 亚洲欧洲免费视频| 亚洲永久精品一区| 国产欧美日韩精品在线观看|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 | 欧美激情区在线播放| 青青操免费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app| 久久午夜精品| 少妇高潮喷水在线观看| 日韩欧美国产不卡| 一区二区不卡在线视频 午夜欧美不卡'| 免费成人av在线| 久久免费视频2| 国产丝袜一区二区三区| www.黄色av| 黄色片免费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一区二区91| 日韩精品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日韩欧美激情在线| 亚洲图片在线视频| 高清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亚洲欧洲综合另类| 成熟的女同志hd| 91久久大香伊蕉在人线| 亚洲电影免费观看高清| 综合久久中文字幕| 正在播放一区|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大片| av中文字幕免费| 欧美视频国产视频| 浅井舞香一区二区| 2024国产精品视频| 在线免费日韩av| 熟女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 久久成人羞羞网站| 女人高潮一级片| 亚洲资源在线看| 精品视频999| 国产欧美熟妇另类久久久| 中文字幕精品—区二区日日骚| 亚洲精品网址在线观看| 成人免费观看视频| 久久精品亚洲无码| 国产手机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性色综合网| www.五月婷婷| 久久亚洲无码视频|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裸体在线国模精品偷拍| 男人网站在线观看| 国内精品视频免费| 欧美国产日韩一二三区| 精品人妻无码一区二区色欲产成人| 超碰人人人人人人人| 黄色网络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电影一区| 精品国产髙清在线看国产毛片| 成人美女视频在线观看18| 久久久久久久福利| 老司机午夜av| 91精品免费视频|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播| 欧美性xxxx极品高清hd直播| 99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成人| 成人免费av片| 欧美性受黑人性爽| 91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日本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久久精品视频在线看|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不卡| 欧美片一区二区|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高潮| 日韩视频在线观看国产| 51精品国产黑色丝袜高跟鞋| 欧美日韩国产免费| 色悠悠亚洲一区二区| 日本精品免费观看高清观看| 久久综合色婷婷| 日本系列欧美系列| 国产精品日韩无码|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毛片 | 精品噜噜噜噜久久久久久久久试看 | 欧美日韩国产免费一区二区| 最好看的中文字幕久久| 一区二区三区**美女毛片| 91视频91自| 久久精品久久久精品美女| 日本免费精品视频| 中文字幕在线看人| 中文字幕91视频| 美女伦理水蜜桃4| 国产白袜脚足j棉袜在线观看| 欧美一级黄色影院| 国产xxxx视频| 精品国产一区在线| 一道本视频在线观看| 91国产高清在线| 成人激情av在线| 国产精品久久婷婷六月丁香| 7777精品久久久久久| 2020欧美日韩在线视频| 国产91精品久久久| 日本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日韩一卡二卡三卡| 欧美色视频在线|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图片| 亚洲乱码国产乱码精品精天堂| 日韩欧美国产综合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播放中文字幕一区|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老鸭窝| 日韩国产高清视频在线| www.日本久久久久com.| 国产精品久久精品| 日韩美女在线看| 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动漫|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av电影 | 麻豆乱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精品电影| 国产色婷婷国产综合在线理论片a| 国产成人精品在线观看| 98精品国产高清在线xxxx天堂| 国产伦理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1234区| 波多野结衣家庭教师在线观看| 在线免费看91|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777| 丝袜亚洲另类欧美| 中文字幕中文字幕一区| 精品国产第一区二区三区观看体验| 国产丝袜欧美中文另类| youjizzxxxx18| 亚洲高清在线观看一区| 亚洲一区二区自拍| 91精品国产高清久久久久久91| 中文字幕国产精品| 欧洲另类一二三四区| 亚洲国产精品人人做人人爽| 国产精品国产精品国产专区不片|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播放| 性xxxxbbbb| 中文字幕网址在线| 日韩av片在线播放| jizz亚洲少妇| 这里只有久久精品| 99re久久精品国产| 天堂一区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无码一二三区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av| 精品伊人久久大线蕉色首页| 亚洲bt天天射| 国产精品激情av在线播放 | 青青草原播放器| 日本女优爱爱视频| 中文字幕日本最新乱码视频| 亚洲精品天堂成人片av在线播放| 视频在线精品一区| 日韩av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国产91视觉| 国产呦系列欧美呦日韩呦|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搜索| 国产精品露脸av在线| 国产精品免费久久久久影院| 日本乱人伦a精品| 91av在线看| 欧美综合在线第二页| 欧美在线观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