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综合一区二区_国产人妖一区二区_91精品国产色综合_91成人福利在线_亚洲成人手机在线_亚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_久久久久国产免费免费_欧美 国产 日本_欧美videofree性高清杂交_www.免费av_中文字幕色av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自偷自拍熟女另类

教案吧 > 學科教案 > 物理教案 >

初中簡單物理教案

時間: 新華 物理教案

教案可以幫助教師合理規劃教學時間,安排教學環節和教學資源,使教學過程有序、連貫。初中簡單物理教案怎么寫才規范?下面給大家分享初中簡單物理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初中簡單物理教案篇1

《簡單電路》一課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小學科學四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第三課教學內容。新課程標準要求要達到以下幾點:

1、知道常用電器的工作需要一個完整的回路;

2、用一些基本組件連接一個簡單電路。

3、一個簡單電路需要一個能持續提供電能的裝置——電池。

根據以上要求我是這樣設計《簡單電路》一課的: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1、一個簡單的電路需要一個能持續提供電能的裝置——電池。

2、電從電池的一端經過導線和用電器返回到電池的另一端,就組成了一個完整的電路。

3、使用相同的材料,電路可以有不同的連接方式。

過程與方法:

1、用更多的方法和材料點亮更多的小燈泡。

2、觀察描述記錄有關數據。

3、用簡單符號表示一個電路的不同部分。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激發對電探究的興趣。

教學重點:

1、使用相同的材料,電路可以有不同的連接方法。

2、用簡易符號表示一個電路的不同部分。

教學難點:用更多的方法和材料點亮更多的小燈泡。

教學準備(實驗器材):

每個小組小燈座2個、電池盒一個、一號電池一節、導線4根、小燈泡2個,記錄紙若干,記號筆1支。

教學流程:

一、導入

給學生一節電池和一根導線、一個小燈泡要求點兩小燈泡。由不方便從而引入解決的辦法,導入到電池盒和燈座的使用。

二、講解小燈座和電池盒的構造與用途。

我們知道了小燈座和電池盒的用途,現在就請各小組利用小燈座和電池盒來點亮你們的小燈泡,同學們邊做試驗邊聽老師的提示。

學生操作教師巡視

好,非常的棒,大家真了不起,各小組都把自己組的小燈泡點亮了,同時我們的手也解放出來了,請大家安靜下來,做好位置。

對試驗結果的記錄是我們學習科學的一種很好的方法,現在請同學們拿出科學本把我們剛才的電路用實物圖畫出來。

同學們在畫電路的時候有什么感覺啊,是不是實物圖不容易畫啊?

為了解決實物圖難畫的問題,科學家們有一個辦法能讓它變的更簡單,看起來更清楚,同學們想知道是什么辦法嗎?那就是畫簡單的電路圖(板書課題:3.簡單電路),請大家翻開課本的第7頁。

指導學生認識一些簡單的符號,(燈泡,電源)并說明它們分別表示電路中的哪一部分,再告訴他們用線段連接的方法,同時要求同學們指出電流是怎么樣流動的。

同學們,大家看,我們用一節電池、一兩根導線就能點亮一個小燈泡了。如果老師再給大家提供一個小燈泡和幾根導線,那么你們能不能使2個小燈泡同時亮起來呢?

三、讓更多的小燈泡亮起來

相信大家都能夠讓兩個小燈泡同時亮起來,在這里老師要提醒大家,試驗做的好不好,聽老師的要求很重要。在這里試驗中老師有幾個小小的愿望:

1、希望大家合作,小聲交流。

2、希望大家“先畫電路圖再動手操作”,完成一個“從想到做”的過程。

3、希望大家把自己試驗過程中看到的,想到的問題記錄在科學文件夾上。

現在各小組組長再來老師這里領取一個小燈泡,一個小燈座和幾根導線,請大家根據本組的方案動手做試驗。老師也請同學們在試驗的過程中交流以下幾個問題。(板書問題)

1、小燈泡亮了嗎?

2、用了幾種連接方法,那種方法更好,為什么?

3、為什么不同的方法都能使小燈泡同時發光?

4、畫出電路圖,指出電路中的電流是怎么流動的。

學生試驗,教師板書要求,巡視。

同學們真的很聰明,我們不但點亮了一個小燈泡,我們還使兩個小燈泡同時亮了起來。那么我們有沒有辦法讓更多個小燈泡同時亮起來呢?生活中你有見過很多燈同時亮起來的情景嗎?

四、讓跟多的小燈泡亮起來(本環節主要給同學們課后交流)

五、小結

六、評價檢測

關注學生使用電池盒和小燈座時的操作情況。

收集學生的電路圖

初中簡單物理教案篇2

復習目標

1.能說出力的概念、單位、作用效果、三要素和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會畫力的示意圖。

2.能闡明彈力的概念,會用彈簧測力計測量力的大小,并知道其原理。

3.知道重力概念、方向,能說出重力與質量的關系,記住G=mg。

復習過程

一、知識梳理,基礎鞏固

1.自學指導:閱讀本章教材,完成“中考新突破”54、55頁“考點解讀”部分。(15分鐘)

2.學生自學

3.教師精講與點撥:(5分鐘)

二、典型事例,抽取規律(25分鐘)

考點一:力及其作用效果

例1:用手拍桌子,手會感覺到疼,這說明物體間力的作用是_____的。用力捏一下空易拉罐,易拉罐扁了,這說明力可以使物體發生__________。

練習1:在湖水中劃船時,使船前進的動力是:()

A.槳對水的推力B.水直接對船的推力

C.人對船的推力D.水對槳的推力

考點二:彈力和彈簧測力計

例2:一個物體放在水平地面上,下列關于物體和地面受力情況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地面受到向下的彈力是因為地面發生了形變

B.地面受到向下的彈力是因為物體發生了形變

C.物體受到向上的彈力是因為地面發生了形變

D.物體受到向上的彈力是因為物體發生了形變

練習1:關于彈簧測力計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彈簧測力計是常見的測力計

B.彈簧測力計的最大刻度就是它的量程

C.彈簧測力計的刻度是不均勻的

D.彈簧測力計的刻度是根據彈簧的伸長與受到的拉力成正比的原理制成的

考點三:重力:

例3:物體所受重力大小跟它的質量成__比.公式G=mg中g表示物體受到重力與___之比,約等于___N/kg.在要求不精確的情況下,可取g=10N/kg.甲、乙兩同學的質量之比是10:9,甲同學重為540N,乙同學重為_____N.

練習1:重垂線是根據______________的原理制成的,瓦工常用它來檢查墻壁________,木工常用它來檢查工作臺_______。

練習2:如果沒有重力,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河水不再流動,再也看不見大瀑布B.人一跳起來就離開地球,再也回不來

C.物體將失去質量D.杯子里的水倒不進口里面

三、課堂小結:

課后反思

初中簡單物理教案篇3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通過觀察和實驗初步認識聲音產生和傳播的條件。

2.知道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發生的。

3.知道聲音傳播需要介質,聲音在不同介質中傳播的速度不同。

過程與方法

1.通過觀察和實驗的方法探究聲音是如何產生的,聲音是如何傳播的。

2.通過探究活動,養成學生初步的觀察能力和掌握初步研究問題的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教師、學生雙邊的教學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對科學的求知欲望,使學生樂于探索自然現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學道理。

2.注意在活動中養成學生善于與其他同學合作的意識。

3.學會用物理知識來描述生活中聲現象。

【教學重點】

1.發聲的物體在振動。

2.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

【教學難點】

1.探究聲音傳播的條件以及解釋生活中的聲傳播現象。

2.利用回聲測量距離

【教學準備】

教師:PPT課件、音叉(256Hz)、鐵架臺、帶有細線的乒乓球、水槽、水、真空玻璃罩、抽氣機

學生:橡皮筋、哨子、直尺、桌子、水、碎紙屑、隊鼓、音叉(256Hz)、鐵架臺、帶有細線的乒乓球、小鬧鐘(或小收音機)、塑料袋等

【教學過程】

主要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及內容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一、創設情景,引入新課

【情境創設】媒體播放學生耳熟能詳的的各種聲音:如鋼琴曲《梁祝》、鳥鳴聲、笛子聲、蟬鳴蛙叫聲、流水潺潺聲、風吹樹葉沙沙聲等。

【設疑】聲音對我們來說再熟悉不過了,關于聲音,你們想知道哪些知識?想進行哪些方面的研究呢?

【導入課題】:同學們提出的問題都很有研究價值,從這節課開始,我們就要陸續揭開這些問題的神秘面紗,讓我們先從聲音的產生和傳播開始。

板書課題:§2.1聲音的產生和傳播

(設計意圖:提出問題比研究問題更重要,培養學生提出問題能力,激發學生探究欲望)

聆聽,感受各種聲音。

暢所欲言,提出

要探究的問題。

如聲音是怎樣產生的?聲音是怎樣傳到我們人耳的?我們的人耳是怎樣聽到聲音的?為什么有的聲音悅耳動聽,有的聲音卻很難聽?為什么不同的物體發出的聲音不

同等

二、新課講授

探究一:聲音的產生

1、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

2、振動停止,發聲停止

3、聲音的記錄

探究二:聲音的傳播

1、真空不能傳聲

2、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并以波的形式向四周傳播

探究三:聲速

探究四:回聲

1、回聲:聲音遇到障礙物被反射形成的一種現象。

2、聽到回聲的條件:

3、回聲的作用

課外拓展:

科學世界【親身體驗】請同學們完成如下實驗:

1.撥動張緊的橡皮筋,觀察橡皮筋的變化

2.邊說話、邊用手摸頸前喉頭部分。

3.敲響音叉,然后把它貼近臉頰。

提問:你有什么感覺?

【提出問題】根據剛才的親身體驗,猜想一下聲音是怎樣產生的?

【猜想】聲音是由于物體的振動產生的。

【設計實驗】下面我們用實驗來驗證我們的猜想。你的地盤你做主,請學生利用桌面上的器材(音叉、小鼓、橡皮筋、哨子、直尺、乒乓球、桌子、水、碎紙屑等)自行設計實驗,讓它們發出聲音。

【過渡語】有些物體的振動能觀察到如張緊橡皮筋的振動,但有些振動觀察不到,你能想辦法說明振動的存在嗎?

方法一:證明鼓面的振動

在發聲物體表面撒一些碎紙屑;

方法二:證明音叉的振動

1.用乒乓球靠近發聲的音叉

2.將發聲的音叉放入水中

【進行實驗】指導學生實驗,教師巡視指導

【分析論證】各小組收集實驗信息,完成表格內容,并對實驗現象進行分析。

發聲體現象結論

如音叉發聲的音叉彈開乒乓球發聲的音叉在振動

如隊鼓發聲的鼓使碎紙屑跳動發聲的鼓鼓面在振動

橡皮筋

桌子

直尺

其他

【結論】你能總結出發聲體發聲時的共同特征嗎?

【交流與評估】學生匯報交流后引導學生歸納出結論,組織學生評估并反思實驗過程,從而發現問題,改進實驗。

【教師演示】用力敲擊音叉,使音叉發聲,然后用手扶住敲響的音叉,進行對比,兩次聽到的聲音為什么不同?

強調:①振動停止,發聲停止,不能說成“振動停止,聲音停止”。

②振動不能寫出“震動”

4、【課外延伸】了解一些小動物的發聲方式。

5、經典回顧:利用課件播放留聲機發出美妙的音樂和留聲機圖片,讓學生感受人類記錄聲音的歷史。

【設置情境】

視頻播放:神舟十號航天員聶海勝、張曉光、王亞平在太空中交談的資料片斷,設問:宇航員交流的方式,與人們在地球上的交流進行對比,有什么不同?

【過渡】聲音的傳播需不需要借助一些物質呢?請看下面的演示實驗。

【教師演示】真空鈴實驗

玻璃罩中放一個小電鈴,接通電源,用抽氣機把玻璃罩內的空氣抽出,注意聲音的變化;然后再讓空氣進入玻璃罩,注意聲音的變化。

【提出問題】

1.在沒有抽出玻璃罩的空氣前,你能看到電鈴錘的振動嗎?你能聽到鈴聲嗎?

2.在用抽氣機抽氣的過程中,你能看到電鈴錘的振動嗎?說明什么問題?但是隨著抽氣的不斷進行,玻璃罩內的空氣越來越稀少,你聽到的鈴聲有什么變化?

3.如果玻璃罩內的空氣全部抽盡,罩內變成真空,你還能聽到鈴聲嗎?

4.再讓空氣進入玻璃罩,聽到的聲音有什么變化?

5.通過真空鈴實驗,你能得到什么結論?

(設計意圖:把真空鈴實驗的問題細化,向學生滲透物理學研究方法的另一種方法即實驗推理法,從正反兩方面讓學生明白,有空氣能聽到聲音,沒有空氣聽不到聲音,說明空氣傳聲而真空不能傳聲。)

【過渡】

聲音可以氣體中傳播,真空不能傳聲,那固體和液體能否傳播聲音呢?

【學生探究】

(1)聲音在液體中的傳播

學生設計并動手實驗,用密封盒將發聲的小鬧鐘密封,放入水中。仍然能聽到聲音。

【舉出實例】

引導學生舉出其他利用液體傳聲的例子

【學生探究】

(2)聲音在固體中的傳播

同位合作,一個同學輕敲桌面,另一個同學捂住一只耳朵,把另一只耳朵貼在桌面上聽。

【舉出實例】

引導學生舉出其他利用固體傳聲的例子

【知識應用】讓學生利用自己制作的“土電話”進行交流,比一比,看誰制作的“土電話”傳聲效果最好。

3、【播放視頻】聲音的傳播

通過視頻,讓學生了解聲音以波的形式向四周傳播

5、歸納總結:

聲音的傳播需要物質,物理學中把這些物質叫做介質;固、液、氣三種物質都可以傳聲;真空不能傳聲。

知識運用:3月,某地小報上報道“一宇航員在太空中遠遠的看到星體爆炸,感到其聲震耳欲聾”。這篇報道真實嗎?為什么?

【播放視頻】夏天電閃雷鳴時,閃電和雷鳴是同時產生的,為什么我們總是先看到閃電,后聽到雷聲呢?這說明什么?

【自主學習】閱讀課本“聲速”部分,了解聲音在不同介質中的傳播速度。

閱讀表格里的數據你能獲得聲速的哪些信息?

小結:

1、聲速的大小與介質的種類和介質的溫度有關;

2.15℃空氣中的聲速是340m/s;

3、聲音在固體傳播最快,在液體中次之,在氣體中傳播最慢。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提高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及概括能力。)

【知識運用】

1.課上說,課下做:將耳朵貼在長鐵管的一端,讓另外一個人敲一下鐵管的另一端,你會聽到幾次敲打的聲音,并說出其中的道理。課下試試看。驗證一下你的回答。

2.釋疑:古代行軍打仗時,為了能及早探聽敵情,戰士們總是把耳朵貼在地上去聽,能過早地聽到敵人的馬蹄聲,這是為什么呢?

(老師評價學生回答并補充固體傳聲性能好,聲音損失少)

【自主學習】為什么對著遠處的山崖喊話能聽到回聲?為什么在教室內說話聽不到回聲?請同學們自學課本30頁小資料上面的自然段“回聲”部分,嘗試回答回聲是怎樣形成的,什么條件能把回聲與原聲區分開?

強調:回聲是聲音遇到障礙物被反射形成的一種現象。要想把原聲與回聲區別開,從發出聲音到再返回耳朵的時間大于0.1秒。當障礙物離聲源太近時,聲波很快被反射回來,回聲與原聲混在一起,人們分辨不出原聲和回聲,但覺得聲音更響亮。

【知識拓展】

1.結合以上的學習,利用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及聽到回聲的條件,請你算一算,障礙物至少和聲源相距多少m,能把回聲和原聲才可以區分開?

歸納總結:聽到回聲的條件:回聲到達耳朵比原聲晚0.1s以上,距發聲體至少17m,人耳才能把回聲和原聲分開。

2.提問:你能說出回聲的作用嗎?

【播放視頻】了解人是怎樣聽到聲音的。

介紹音樂家貝多芬耳聾后,不屈服于命運,就是用牙咬住木棒的一端,另一端頂在鋼琴上來聽自己演奏的琴聲,從而繼續進行創作的。

(設計意圖:通過貝多芬失聰后進行音樂創作的精神,鼓勵學生克服困難,要堅持不懈地學習。)初步體驗物體發聲時的振動情況

(設計意圖:親身體驗使學生對振動現象產生初步的感性認識,為猜想“聲音是怎樣產生的”提供較科學的依據)

結合剛才的親身體驗,猜想聲音可能是由于物體的振動產生的。

各小組結合所給器材討論、交流,設計出的實驗方案并展示。

親身體驗利用轉換法,在研究物理問題時,物理學中對于一些看不見摸不著的現象或不易直接測量的物理量,通常用一些非常直觀的現象去認識或用易測量的物理量間接測量,這種研究問題的方法叫轉換法。這種方法在初中物理在研究概念規律和實驗中應用廣泛。

(設計意圖:滲透物理學研究方法之一,轉換法的重要應用,讓學生體驗物理研究思想,對于以后的教學很有幫助)

小組學生動手完成探究活動,注意觀察現象和感知體驗。

分析收集到的信息,歸納實驗結論。

學生得出結論:一切發聲的物體都在振動。

反思,討論實驗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改正意見。

聽聲音,思考兩次聽到的為什么不同?

學生思考,理解振動停止發聲停止。糾正錯誤的認識,“振動停止了,聲音消失了”糾正“振”字的寫法

了解常見的一些動物的發聲方式

青蛙:氣囊振動

鳥:鳴膜振動

蟬:鼓膜振動

蟋蟀:翅膀摩擦

(設計意圖:在了解歷史的同時激發了學生的探究欲望和學習興趣。)

觀看視頻,思考,宇航員在太空不能像在地面上一樣直接對話,要靠無線電通話,說明聲音的傳播需要借助物質。

(設計意圖:神舟十號飛船6月11日成功發射升空,說明我國在太空技術上取得的巨大進步,中華騰飛激發了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激發學生的學習激情,樹立為祖國的航天事業的發展奉獻青春和力量的遠大理想。)

學生觀察實驗,注意聆聽聲音的變化。

1.能看到電鈴錘的振動,能聽到鈴聲。

2.看到振動,說明電鈴發聲,隨著抽氣的不斷進行,鈴聲越來越小。

3.罩內變成真空,就不能聽到鈴聲了。

4.聲音由無變弱再變強

5.空氣可以傳播聲音,真空不能傳聲。

學生動手實驗,用密封盒將發聲的小鬧鐘密封,放入水中。仍然能聽到聲音。

液體傳聲舉例

將要上鉤的魚被岸上的說話或腳步聲嚇跑,花樣游泳運動員在水中聽到音樂等,證明水能傳播聲音。

進行敲桌聽聲聲音

固體傳聲舉例

如醫生用聽診器探知病情;

地震埋在廢墟里時,為節省體力,不要大聲喊叫,而是敲擊墻體或鋼管;俗話說“隔墻有耳”等。

觀看視頻,知道聲音以波的形式向四周傳播。

總結知識要點

識記知識要點

討論交流

學生觀看視頻,感受到遠處的聲音傳到我們的耳朵需要一段時間,即聲音的傳播有一定的速度。

自主學習,閱讀課本中的“小資料”部分,尋找規律和信息。

閱讀聲速表,回答聲速的大小與介質的種類和介質的溫度有關,并記住聲音在空氣(15℃)中的傳播速度是340m/s,指導在不同介質中聲速不同,在固體傳播最快,在液體中次之,在氣體中傳播最慢。

討論交流

1.聽到兩次響聲,因為聲在鐵中的速度大于在空氣中的速度,在同樣傳播距離的情況下,用的時間短,所以先聽到。第二次聽到的是空氣傳播的敲打聲。

2.固體傳聲比空氣快,且損失小。

學生自學課本中回聲的內容,再結合生活經驗理解回答。

學生板演:

從發出原聲到接收回聲所用的時間為t,離障礙物S的計算公式為

總結回聲的作用有兩個1.利用回聲加強原聲2.利用回聲測量距離

觀看視頻,了解人是怎樣聽到聲音的。

三、課堂小結

引領學生學會梳理知識,使學生由知識點的學習升華到系統的總結。見【附件一】

談一下在本節課收獲了哪些知識,學會了哪些探索研究物理問題的方法。

四、課堂檢測師巡視、講評。見【附件二】完成檢測題

五、布置作業物理助學《小試身手》1-6題

課后完成

【板書設計】

第1節聲音的產生與傳播

一、聲音的產生

1、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

2、振動停止,發聲停止

二、聲音的傳播

1、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并以波的形式向四周傳播

2、真空不能傳聲

三、聲速

1、聲速的大小與介質的種類和介質的溫度有關

2、聲音在固體傳播最快,在液體中次之,在氣體中傳播最慢。

四、回聲

1、回聲:聲音遇到障礙物被反射形成的一種現象。

t≥0.1s

2、聽到回聲的條件:

s≥17m

3、回聲的作用:加強原聲;測量距離

【附件一】

【教學反思】

一、教案的“亮點”

1、在你的地盤你做主中,學生利用身邊的器具、生活中的壇壇罐罐做實驗,讓學生能找到有親近感,做物理實驗不難;感受物理知識就在身邊,使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拉近了物理與生活、物理與學生的距離。學習興趣得到提高。

2、對于轉化法在物理研究與實驗中的重要作用,做了重點說明,因為八年級學生剛剛接觸物理,對于轉化法比較陌生,對學生進行物理方法教育很重要。

3.在真空鈴實驗的教學中,能對問題進行細化,尤其關注細節,如在罩內空氣逐漸變稀薄的情況下,讓學生觀察電鈴錘在振動,但聽到的聲音變小,再讓空氣逐漸進入玻璃罩的過程中,聽到由弱變強的聲音,說明聲音的變化不是聲源的問題,而是介質的問題,使學生意識到,空氣可以傳聲,真空不能傳聲。

4.在聲速及回聲教學中,組織學生自學,展示,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培養學生勇于展示的好習慣。在聲波的教學中,增加了用聲波視頻器展示音叉聲波圖的環節,有利于突破難點。

二、教學中易出現的問題

學生在回聲測距的計算中,寫法不規范,還要加強訓練。有的學生不能挖掘出隱含條件,如空氣(15℃)中的傳播速度為340m/s,有的學生不清楚回聲是由于聲音的反射而形成,不知道聲音經歷雙倍聲源到障礙物的路程。

【附件2課堂檢測】

1.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聲勢浩大的“擊缶而歌”精彩絕倫,缶聲是由于缶面的產生的,然后通過傳播到觀眾耳朵中。

2.通常情況下,聲音在固體中比在液體中傳播得_________,聲音在水中比在空氣中傳播得_________.15℃時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是_________m/s.

3.如圖3所示的實驗現象表明。

第3題圖第4題圖第5題圖

4.5月10日出版的《解放軍報》刊發題為《亞丁灣,記者體驗護航“十八般兵器”》的報道稱,中國海軍第五批護航編隊的護航艦艇上,出現了一種神秘的聲波武器—“金嗓子”對索馬里海盜構成了有效威懾。若要阻擋這一武器的襲擊,可以用薄薄的一層()

A.半導體網B.磁性物質網

C.真空網D.金屬物質網

5.如上右圖,將一塊正在發聲的小音樂芯片放在注射器中,再將活塞推到底端,用橡膠帽封閉注射口,然后用力往外拉活塞,這時聽到注射器中音樂芯片的聲音會變;其聲音是通過傳入人耳。

6.3月28日王家嶺煤礦發生透水事故,救援工作迅速展開。4月2日下午,事故礦井下發現有生命跡象,原來是被困人員通過敲擊鉆桿,發出“當當”的求救信號,這是因為傳聲效果比氣體好。

7.運用聲吶系統可以探測海洋深度。在與海平面垂直的方向上,聲吶向海底發射超聲波。如果經4s接收到來自大海底的回波信號.則該處的海深為__________m(海水中聲速是1500m/s).但是,超聲波聲吶卻不能用于太空測距(比如地球與月球的距離).這是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振動空氣2.快快340

3.發聲體在振動(或發聲的紙盆在振動)4.C

5.小、空氣固6.體(或金屬)

7.3000真空不能傳聲

初中簡單物理教案篇4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知道二力平衡的條件

(2)知道二力平衡時物體的運動狀態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實例了解認識二力的平衡

(2)探究二力平衡的條件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活動和閱讀感受科學就在身邊

教學重點

知道二力平衡的條件,并能解釋物理問題

教學難點

學生設計實驗探究二力平衡條件

教學器材:

視頻光盤、木塊、帶滑輪的長木版、細線、勾碼等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復習提問牛頓第一定律的內容?

(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力作用的時候,總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

2、思考:凡是靜止的物體就不受力嗎?凡是做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也不受力嗎?舉例說明。

(1)靜止放在水平面上的粉筆盒

(2)吊著的吊燈

(3)在平直公路上勻速行駛的汽車

那為什么生活中的這些物體受力也能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呢?帶著這個問題我們進入這節課的學習,探究其原因。

(二)新課教學

一、探究:力的&39;平衡

1、實驗:讓學生提著書包不動。

2、提問:如果將手松開,書包將落到地上,為什么?(因為只受重力的作用)

3、思考:那為什么現在沒有落地,而是靜止?請畫出受力示意圖(1)。

4、討論:因為除了受豎直向下的重力,還受豎直向上的拉力,兩個力的作用效果相互抵消了,跟沒受力一樣,所以書包靜止。

同樣在平直公路上勻速勻速行駛的汽車,在水平方向上牽引力和阻力,二者的作用效果相互抵消了,跟沒有受力一樣,所以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

實際物體往往同時受多個力作用,而處于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

5、結論:象這樣,物體在受幾個力作用時,如果幾個力的作用效果相互抵消,使物體處于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我們就說這幾個力平衡。

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叫做“平衡狀態”。

二、探究:二力平衡的條件

物體受兩個力作用時保持平衡狀態,叫做二力平衡,是最簡單的平衡。

問題:物體受兩個力作用一定就能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嗎?

舉例:放在光滑斜面上的書,受重力和斜面的支持力但要沿斜面向下滑;電梯受重力和向上的拉力,起動時,速度越來越快。

問題:如果作用在物體上的力只有兩個,且物體處于平衡狀態,這兩個力應該滿足什么樣的條件呢?

(1)猜想:二力平衡需具備什么條件?

(可能與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有關)

(2)讓學生根據給出的實驗器材設計實驗。

(3)提示:研究一個因素對二力平衡的影響,要控制其他條件不便,既“控制變量法”。

(4)選擇合理方案,讓學生分組進行實驗。

a、在木塊兩端的掛鉤上掛數量相同的勾碼,觀察現象。(此時小車靜止,處于平衡狀態)

b、在木塊兩端的掛鉤上掛數量不同的勾碼,使木塊受到的力大小不等,觀察現象。(小車象勾碼多的一端加速運動)

c、在木塊兩端的掛鉤上掛數量相同的勾碼,將線移到一端,使木塊受到兩力方向相同。

d、在木塊兩端的掛鉤上掛數量相同的勾碼,轉動木塊,使木塊受的力不在同一直線上。

根據實驗請同學總結二力平衡的條件。

(5)結論:作用在同一物體上的兩個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線上,這兩個力就彼此平衡。(四個條件)物體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即平衡狀態)。

初中簡單物理教案篇5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通過實驗探究電流、電壓和電阻的關系;

2.會同時使用電壓表和電流表測量一段導體兩端的電壓和其中的電流;

3.會使用滑動變阻器來改變一段導體兩端的電壓。

過程與方法

領悟用“控制變量法”來研究物理問題的科學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有克服困難的信心和決心,能體驗戰勝困難、解決物理問題時的喜悅;

2.養成實事求是、尊重自然規律的科學態度。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實驗探究電流、電壓和電阻的關系的過程

難點:運用數學一次函數圖象分析出電流、電壓和電阻的關系式

【教學用具】

教師方面:電流表、電壓表、學生電源(或三節干電池)、滑動變阻器、定值電阻(R1=5Ω和R2=10Ω)、開關、導線。

學生方面:電流表、電壓表、三節干電池、滑動變阻器、定值電阻(R1=5Ω和R2=10Ω)、開關、導線。以上器材為一組,每三人準備一組器材。(若學校條件好,可將干電池換成學生電源,實驗效果更好。)

【教學過程】

一、創設物理情境,引導學生進入科學探究

教師:前面我們學習了電流、電壓和電阻三個量的知識。這三個量之間的關系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互相聯系、互相影響的。如:①加在導體兩端的電壓越大,通過它的電流就會越大;②導體的電阻越大,流過它的電流就會越小。這些例子同時還揭示了電流與電壓、電阻之間的定性關系。

如果知道一個導體的電阻值,還知道導體兩端的電壓值,你能不能計算出通過它的電流值呢?(或用數學表達式表示出來)

二、進行科學探究

1.提出問題

讓學生回答:探究電流與電壓、電阻之間有什么定量關系?

2.猜想或假設

應根據以下兩個事實來引導和啟發學生的想像力,進行猜想或假設

①加在導體兩端的電壓越大,通過它的電流就會越大;

②導體的電阻越大,流過它的電流就會越小。

學生回答:

·可能是I=U/R;

·可能是導體兩端的電壓增大幾倍,導體中的電流也增大幾倍;

·可能是U=IR;

·可能是……。

3.設計實驗(采用啟發提問式,幫助學生設計實驗)

以下教學過程是師生一問一答

問:我們所學電流、電壓和電阻三個量,哪些量可以測量出,分別用什么儀器來測量?

答:能測量的量有:電流和電壓,儀器分別為電流表和電壓表。

問:電阻不能測量,我們怎樣知道導體的阻值呢?

答:可以給出導體的電阻值。

問:也就是說在研究電流和電壓、電阻之間關系時,我們是固定電阻不變,讓電壓發生改變,觀察電流的變化,這種研究物理問題的方法叫什么?

答:控制變量法。

問:實驗時,針對于某一導體測量一組電壓和電流值,行嗎?

答:不行。

問:為什么?

師生共同回答:多次測量可以減少誤差,同時考慮到物理規律的客觀性、普遍性和科學性,應該多測量幾次。

教師還應進一步指出:不僅針對同一導體測量幾組電壓和電流值,同時還要更換定值電阻反復進行實驗,這種研究物理問題的方法是不可忽視的。實驗時,給出了二個不同的定值電阻(R1=5Ω和R2=10Ω)

問:我們在實驗要多次測量電壓和電流值,那么怎樣去改變導體兩端的電壓和通過它的電流呢?

學生1答:改變電源的電壓,如:增減串聯的干電池的節數。

學生2答:用滑動變阻器來改變。

師總結指出:同學們知道了改變定值電阻兩端電壓的方法,請大家根據你認為最適合你的方法和剛才我們設計的.思路,對照自己桌前的器材選擇你所需的實驗儀器,并畫出能夠同時測量電壓和電流的電路圖。

4.進行實驗

實際操作中,要提醒學生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連接電路時,開關應處于斷開狀態,滑動變阻器的滑片應放到最大阻值的位置上。

·測量次數不要過多,根據時間而定,一般測量三次或四次左右。

·若用滑動變阻器來改變導體兩端的電壓的情況下,盡量使定值電阻兩端的電壓成整數倍地變化(如:1V,2V,3V……)。同樣若用干電池(或學生電源)改變電源電壓時,也應該使電源電壓成整數倍地變化。

教師巡回指導學生進行實驗,指出學生在實驗中錯誤,并要求學生實事求是地填寫實驗數據。

5.分析和論證

數據處理時,可引導學生仔細思考測量數據:分析電壓是怎樣發生變化,從而影響到電流的怎樣變化;同時還應考慮到實驗會有誤差,可能數據不很一致。得出電流、電壓的關系的結論。

結論:電阻相同時,通過導體的電流和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

然后指導學生用測量的數據對照課本圖7.1-1畫出U-I圖。

啟發學生對比數學中的一次函數的知識,推導出U-I表達式:U=IR。

6.評估

要求學生在探究報告反思自己的探究活動一些問題,如:

(1)實驗設計方案是不是最優的,還可能會存在著不合理的地方。

(2)操作中有沒有什么失誤,讀數時會不會有失誤。

(3)測量結果是不是可靠的。

(4)探究中是不是還有哪些問題還不清楚,哪些問題弄明白了。

……

7.交流

要求學生課后進行交流,交流時,可以相互交換各自的探究報告,也可以口頭表述自己在探究與他人不同的意見,同時還應聽取他人正確的意見。交流時,不應只是交流探究結論,交流的重點應放在探究的過程中。

如:為什么我的猜想和別人不一樣?

為什么我的方法與你不一樣?

為什么你能得出這樣的結論,我的結論不和你一樣?

……

作業:

完成探究報告,并在報告寫出對自己所選的實驗探究過程進行評估。

初中簡單物理教案篇6

教學目標:

1、知識和技能:

了解顯微鏡、望遠鏡的基本結構。

2、過程與方法:

嘗試應用已知的科學規律解釋具體問題,獲得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

初步認識科學技術對社會發展和人類生活的影響。

重、難點:

顯微鏡、望遠鏡結構原理。

教學器材:

顯微鏡、電腦平臺。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前提測評:

凸透鏡的焦距為10cm;

物體與透鏡的距離為25cm;

物體與透鏡的距離為15cm;

物體與透鏡的距離為5cm;

二、導學達標:

引入課題:為什么要利用顯微鏡和望遠鏡?

進行新課:

1、顯微鏡:

(1)、顯微鏡的結構:

各部分的作用……目鏡:

物鏡:

反光鏡:

(2)、顯微鏡如何放大物體:課本P65示

(作光路圖說明)

總結:顯微鏡實際上是二各凸透鏡的組合,一個做投影儀,另一個做放大鏡。

2、望遠鏡:圖3.5-2示

各部分的作用……目鏡:

物鏡:

反光鏡:

望遠鏡如何看清遠處的物體:課本P66示

(作光路圖說明)

總結:望遠鏡實際上是二各凸透鏡的組合,一個做照相機,另一個做放大鏡。

4、介紹新型的顯微鏡、望遠鏡。

達標練習:完成物理套餐中的本節內容。

小結:根據板書,總結本節內容,明確重、難點。

課后活動:

1、完成課本練習。

2、我還想知道……

教學后記:

可以讓學生自學的方式進行,最后總結它們的結構和原理,然后復習本章知識。

初中簡單物理教案篇7

《比熱容》教學設計

一、基本說明

1、本教學設計參與人員基本信息作者

2、教學內容

1)所用教材出版單位:人民教育出版社2)年級或模塊:九年級

3)所屬的章節:第十六章第三節4)教學時間45分鐘

二、教學設計

1、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了解比熱容的概念,知道比熱容是物質的一種屬性;會查比熱容表。

過程與方法:通過探究,比較不同物質的吸熱能力;嘗試用比熱容解釋簡單的自然現象。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利用探究學習,培養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2、內容分析

教材是在學生學習了熱傳遞、熱量知識的基礎上,進一步研究物體溫度升高時吸收熱量多少與哪些因素有關,從而提出了比熱容的概念,它是本章的重點知識。本節教材是從學生的日常生活常識出發提出問題,經過探究活動得出結論,并應用探究所得解決實際問題,新教材更為關注的是學生的.生活體驗和實驗探究。本課時教學內容主要是比熱容的概念的建立,這是下節課進行熱量計算的基礎。應把探究不同物質的吸熱能力,作為本節教學的重點。由于比熱容的概念內涵較深、外延較廣,涉及熱量、溫度變化、質量三重概念間的關系,學生往往難以理解,所以對比熱容概念的理解,以及應用比熱容的知識來解釋自然現象、解決實際問題,則是學生學習的難點。

3、學情分析

從學生角度看,學生已基本掌握探究的程序,基本掌握了控制變量、轉換、比值定義等方法的運用,本節的探究活動教材采用的是一種部分探究方式,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讓學生在探究活動中切實體驗物質的熱屬性,以加深學生對比熱容概念的理解。

4、設計思路

主要采用科學探究等方法開展本節教學,探究中用到了控制變量法、轉換法,給比

熱容下定義時,用到比值定義法、類比法。探究活動中,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引導學生獨立尋找解決實驗中遇到的問題的辦法,鼓勵學生對課本提供的探究方案進行大膽的改進,以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在探究中受到科學態度和科學精神的熏陶,體驗成功的愉悅。為幫助學生理解比熱容的概念,努力使本節的教學活動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幫助學生構建“身邊的物理”,從而順利突破教學難點。

四、教學反思:

1.本節課的教學設計設法讓學生體會到物理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在設計此課時,從老百姓極為關心的天氣預報入手,引入新課;緊接著讓學生聯系著他們極為熟悉的燒水現象,探究出影響物體吸收熱量的多少的兩個因素;最后又利用所學知識解釋生活中、自然界的一些現象,這些會使學生認識到生活中無處不蘊含著物理知識,極大激發了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2.縱觀本節課的設計,不難發現每個環節都由提出問題入手開展教學的,這一個個精心設計的問題,組成一個步步攀升的臺階,帶領學生走向科學的殿堂。

3.在不違背新課程標準的前提下,在本節課教學過程中,對教材進行了一系列的創新,如問題的提出方式,探究方案的設計等等。這些改革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初中簡單物理教案篇8

設計意圖

本節是本章《質量與密度》的第二節。在前一節,我們學習了“質量”和“用天__測量物質的質量”。物質密度的本質正是研究物質的質量和體積的關系。所以從“區分由不同物質組成的兩個物體”開始,引入密度的概念。本節基于實驗的基礎上學習密度的知識,所以教學方法上引采用分組實驗和講授為主。

知識目標:

1.知道密度的定義、公式和單位.

2.會查密度表.能聯系實際應用密度公式進行有關計算,會計算不能直接測量的物體的質量和體積。

3.理解密度的物理意義.

能力目標:

1.探究同種物質質量與體積的關系。

2、經歷密度概念的建立過程,學習建立科學概念的思維方法。

教學重點:

1.密度的概念,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性.

2.密度公式.

教學難點:

1.密度是物質的一種屬性.

2.密度公式的應用.

教學方法:

1.觀察法:

2.實驗法:

3.講授法

教學準備:

天__,砝碼,體積相同的木塊、鐵塊、鋁塊(或其他的物體)教學課時:1課時

教具和學具

天__,砝碼,體積相同的木塊、鐵塊、鋁塊(或其他的物體)

課前準備

課內小組交流5分鐘

一:復習舊知

如何用天__稱物體的質量?

二:自學導學(以下內容采取自學的方式,在小組內探討完成并匯報)

1、密度定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計算公式:密度的公式:ρ=公式變形:m=V=符號的意義及單位:ρ————(kg/m3)m————千克(kg)V————立方米(m3)說明:密度ρ的單位是由質量的單位和體積的單位決定的.國際單位制中,質量的單位是千克(kg),體積的單位是立方米(m3),密度的單位就是千克每立方米(kg/m3).如果質量單位用克(g),體積單位是立方厘米(cm3),則密度的單位就是克每立方厘米(g/cm3)。1g/cm3=1×103kg/m3.

2、例題自己做一遍和書中的解法對比。反思。

3、生實驗:用紙包著一塊肥皂和一塊泡沫的長、寬、厚度一樣,也就是體積一樣,但是,用手掂一掂,肥皂的質量要比泡沫的質量大得多。

4、同樣的兩個燒杯分別裝有體積不同的水和煤油,放在天__上卻能__衡,說明它們的質量卻又是相同的。提出問題:

(1)為什么體積相同的不同物質,它們的質量不相同?

(2)為什么體積不同的不同物質,它們的質量卻又相同?

(3)你在生活中見過類似的現象嗎?

(4)通過以上思考你能提出什么問題?

初中簡單物理教案篇9

新學期伊始,為了在本學期更好的完成物理教學任務,現制定計劃如下:

一、學情分析

1.學生方面

八年級學生剛接觸物理,有些概念很抽象,對于由感性思維到抽象思維轉變的同學來說理解是很不容易的。同學們都來自農村知識面比較窄,雖然在小學的自然課的學習中有了一定的物理知識基礎,但從物理知識系統的總體上來說,只是學習了其中最基礎、最基本的物理知識,所學的知識比較淺顯,作為一門新學科,應該注意保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2.教師方面

本人剛接手初中物理的教學,對初中生的年齡特征,認知水平了解的都比較少,初中生的主觀能動性要比高中生差,所以需要老師適時的引導,孜孜不倦的教誨,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作為教師,當務之急就是轉變角色,多了解一些初中生的行為特征。

二、教材分析

我校所使用的教材是山東科技出版社出版的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本教材面向全體學生,體現“以人為本”的.思想,以學生興趣、認識規律和探究的方便出發設計教材的結構,書中包含許多開放性問題和實踐性課題,充分體現STS思想,同時注意擴大學生的知識面,收入一些十分有用且有趣的知識,力求形式生動活潑。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初步了解運動學、聲、光等一些基本的物理現象和物理規律,知道物理學不僅指物理知識,而且還包含科學研究方法、科學態度和科學精神。

(2)具有初步的實驗操作技能,會使用簡單的實驗儀器和測量工具,能測量一些基本的物理量。

(3)會記錄實驗數據,知道簡單的數據處理方法,會寫簡單的實驗報告,會用科學術語、簡單圖表等描述實驗結果。

2.過程與方法

(1)經歷觀察物理現象的過程,能簡單描述所觀察物理現象的主要特征。能在觀察物理現象或物理學習過程中發現一些問題。具有有初步的觀察能力和提出問題的能力。

(2)通過參與科學探究活動,有初步的信息收集和處理的能力。

(3)學習從物理現象和實驗中歸納簡單的科學規律,嘗試應用已知的科學規律去解釋某些具體問題。有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具有對科學的求知欲,樂于探索自然現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學道理,勇于探究日常用品或新器件中的物理學原理,有將科學技術應用于日常生活、社會實踐的意識。樂于參與觀察、實驗、制作、調查等科學實踐活動。

(2)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有克服困難的信心和決心,能體驗戰勝困難、解決物理問題時的喜悅。

(3)初步認識科學及其相關技術對于社會發展、自然環境及人類生活的影響,有可持續發展的意識,能在個人力所能及的范圍內對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有所貢獻。

四、具體計劃與措施:

1、加強自身的業務理論學習,認真學習有關素質教育的理論,虛心向老教師學習,多聽他們的課,做到每周不少于一節,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

2、認真鉆研教材、教參,注重教材體系,把握重點難點。要充分利用教材中已有的各類實驗,把好實驗關。

3、認真備課,根據不同的課型,精心設計每一個學案,讓學案真正服務于課堂,服務于學生,充分利用課堂40分鐘,向40分鐘要效益;本人力爭在本學年完成系列課達標。

4.注意調節課堂氣氛,初中生的注意力比較分散,上課時要注意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充分體現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

5、加強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指導學生建立“問題記錄本”,要求學生人人做到每日一問;建立“錯題記錄本”,做到不放過任何一個錯題;并指導學生預習、復習、解題的思路和能力;

6.注意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做到課前預習,課上記筆記,課后復習,的學習習慣;杜絕學生不做作業、少做作業,嚴禁學生抄襲他人作業;教育學生養成獨立思問題能力,使每一個學生真正做到學習成為自已終身的樂趣。

7.嚴格要求學生,不能放松任何一個細節的管理。但根據初三學生的年齡特點,要做到嚴而有情,嚴而有度。凡事要優先擺事實、講道理,以說服教育為主,不能一味的批評指責。

8.積極學習現代化的教育教學技術,在教學中充分利用投影、錄像、錄音、多媒體等輔助教學手段,來優化課堂教學,提高授課效率。

9.開展好形式多樣的課外活動,培養學生愛科學、用科學的興趣。

10、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加強對學生的政治思想教育。教材中有許多科學家、愛國人士、唯物論者,他們是學生學習的榜樣,教師應該在教學過程中,因勢利導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使學生從小就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愛科學、愛祖國等優秀品質。

五、教學進度及安排

同教研室及初三年級物理集體備課時間表

六、教研計劃與課題

同物理組教研計劃安排

初中簡單物理教案篇10

活動由來及設計思路:

本活動是從蒙氏工作中紅棒的延伸——紅棒十字架引出的。我發現孩子在用兩根紅棒中問交叉疊放后,紅棒向一邊傾斜,孩子就用教具往一側放,并告訴我:“我想讓它們平衡”。蒙臺梭利教具目標單一的特點,使孩子們獲得的經驗是嚴謹有序的。但孩子利用紅棒進行平衡實驗給了我很大的啟示,何不利用這一契機來開展科學主題教育呢?于是,“平衡”主題由此而生。

在“平衡”這一主題活動中,已經引導幼兒初步感受了什么是平衡、探索了通過改變支點使紅藍棒保持平衡,并引導幼兒探索了使平衡的紅藍棒“4”兩端要添加同樣塊數的積木才能讓紅藍棒保持平衡的現象,此活動引導幼兒探索如何改變紅藍棒“3”兩側的重量讓紅藍棒達到平衡。

活動目標:

1、嘗試改變兩端積木的重量,探究紅藍棒平衡的方法。

2、根據驗證結果,發現操作規律,培養科學的和態度。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紅藍棒“3”四根、紅藍棒“1”四根、記錄紙、鉛筆、橡皮、大記錄板、黑色水筆、積木。

2、經驗準備:進行三次活動:第一次活動引導幼兒在搭建紅棒十字架中,初步感受平衡的概念;第二次活動引導幼兒通過改變支點使紅藍棒保持平衡;第三次活動引導幼兒感知在平衡的紅藍棒“4”兩端要添加同樣塊數的積木才能讓紅藍棒保持平衡。通過i次試驗,幼兒掌握了試驗的基本規則和記錄的初步方法。

此次活動讓幼兒探索如何改變紅藍棒“3”兩側的重量,讓紅藍棒達到平衡。

重點、難點:

使紅藍棒“3”達到平衡的條件:短的一邊的積木數要多于長的一邊。

活動過程:

1、回憶并鞏固上次實驗結果與經驗。

教師:上次我們做的平衡實驗得到什么結果了呢?

幼兒:在紅藍棒“4”的兩邊,要放一樣的積木才能平衡。

老師出示紅藍棒“4”,一個小朋友往兩邊各放兩塊積木,紅藍棒平衡。

2、介紹本次實驗。

教師:今天我們換一根紅藍棒3,我們要將支點放在紅藍棒“3”的“2”和“3”之間,你們猜猜會怎么樣?(教師邊介紹邊演示放的位置)

幼兒:那肯定不平衡。

教師:我們來試試看啊。(把紅藍棒“3”擺在支點上)呀!不平衡!那怎樣使紅藍棒“3”達到平衡?

幼兒:要在短的那邊多放積木。

幼兒:要在長的那邊多放。

幼兒:應該是在短的那邊多放吧?

教師:為什么你認為是在短的那邊多放呢?

幼兒:那我就不知道了。

幼兒:我覺得是要在長的那邊多放,因為那邊長。

幼兒:你沒看見那邊沉啊?肯定得少放。

教師:你們想不想親自試一試呀?

3、介紹實驗規則和記錄時的注意事項。

教師:到底怎么才能讓這個不平衡的紅藍棒達到平衡呢?我們做試驗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

幼兒:積木的兩邊要對齊。

教師:你是說積木的邊要和紅藍棒的邊對齊嗎?

幼兒:對,要不就不準了。

幼兒:要放在支點的中間,要不就不穩了。

幼兒:要把“2”和“3”的那個線和紅藍棒“1”那兒對齊。

教師:剛才小朋友們說的這些規則大家都同意嗎?積木兩端要與紅藍棒的兩邊對齊,支點(紅藍棒“1”)放在藍色段內,它右側的&39;邊緣與紅藍棒“3”的“2”和“3”的分界線對齊,而且要放在支點的中間,還要記下真實結果。

幼兒:同意。

4、幼兒分組進行實驗,教師巡回指導。

教師提醒幼兒邊實驗邊記錄結果。

第一組:幼兒①把三角積木對著2、3之間的線放好,幼兒②歪著頭看了看:“行了。”幼兒①拿一塊放在長邊,幼兒②拿一塊放在短邊,幼兒①又拿一塊放在短邊,紅藍棒的短邊翹起來了,兩邊基本平衡了,幼兒②在記錄表上記錄下結果。接著幼兒①就在長邊放兩塊積木,幼兒②往右邊放兩塊積木,還是長邊低,她們倆說:“怎么回事?”于是又拿??

塊往長邊放,長邊更低了。幼兒②說:“不對,長邊太沉了,得往這邊放。”說著拿起長邊的一塊積木放在了短邊上,紅藍棒平衡了……

第二組:幼兒③和④都操作積木,不斷地在兩邊放積木,平衡了再添加積木,沒有記錄結果。教師:“你們發現什么結果了?”幼兒⑧:“短邊總是比長邊放的多一塊。”幼兒④:“不是多一塊。”教師:“到底多幾塊?”幼兒③:“就是多一塊。”幼兒④說:“不對。”教師:“你們為什么會記不住了?”幼兒③:“忘了記錄了。”教師:“你們發現了一個規律,也挺好的。不過還是要將結果記錄清楚,才能驗證你們的發現呀。”

5、分享實驗結果,規律。

老師請每一組幼兒把成功的積木的數量填寫在大的記錄表板子上。

教師:你們發現什么規律了嗎?和你們最開始猜想的一樣嗎?

幼兒:和我猜想的一樣,長的那邊積木少。我猜想對了。

教師:那為什么長的那邊積木少呢?如果我再往長的這邊多放會怎么看,本來長的這邊就沉下去的,你要是再放,不就更沉?

教師:可為什么長的這邊會沉下去呢?

幼兒:因為這邊木頭多,就重唄。

教師:今天我們又發現了平衡的方法,誰來說一說?

幼兒:紅藍棒短的一邊放的積木多,長的一邊的積木少,紅藍棒“3”就平衡了。

個人反思:

1、活動中的優點:

這是一個沒有采用標準測量工具的平衡活動。材料來源于蒙氏班幼兒每天都接觸的紅藍棒和積木。雖然不是那么精確,但從幼兒不斷的探索和嚴肅認真的眼神里,我們看到了幼兒敢于實踐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探究。

2、活動中的不足:

經過實際操作發現:由于支點的受力面積比較大,積木也不完全等重,所以得出的結論不會完全精確,只能是模糊的描述:紅藍棒短的一端添加的積木多,長的一端添加的積木少,才能使紅藍棒“3”達到平衡。所以工具的嚴謹性稍微差了一些。

主要內容:

1、活動的生成來源于蒙氏班的教具操作,突破蒙氏教具單一的目標特點,將蒙氏教具固有的操作靈活運用,教師引導幼兒運用紅藍棒開展科學探究活動“平衡實驗”,使它成為幼兒學習和探究的工具。幼兒通過實驗探索兩邊各放幾塊積木,可以使紅藍棒平衡,在操作、記錄和經驗整合中,他們獲得了關于平衡的相關經驗。

2、科學實驗中的數據應該是嚴謹的,在這個活動中數據是“塊數”而不是“重量”,所以回避了“支點”的干擾。幼兒獲得了如何使杠桿兩邊平衡的方法,并不是兩邊要放多少量的經驗。

綜合評析:

活動來源于蒙臺梭利班級日常的教具操作,提高了教具的使用價值,活動大膽創新、有實效;其次,活動目標明確具體,在主題活動中圍繞關鍵經驗進行探究,層次清晰,發展性較強;再次,活動設計及組織過程表現了教師嚴謹的教學態度和適宜的指導策略。同時,在整個活動中,教師營造了和諧、積極的學習氛圍,為幼兒提出了有挑戰性的探究問題,激發了幼兒學習的積極性,并培養了幼兒合作探究、分享經驗的能力。

初中簡單物理教案篇11

初二是物理學科開始學習的起始點,更是一個關鍵點,無論是老師還是學生都要從心理上重視。在如今素質教育的改革大潮中,作為實施者——教師,則更應該積極探索以適應新教材的改革,社會的需要。激勵是指激發人的動機的心理過程,通過激勵使人在某種內部或外部刺激的影響下,始終維持在一個興奮的、積極狀態之中。因此在素質教育中實施激勵性教育是勢在必行。在初二物理教學中筆者積極探索激勵性教育,發現激勵性教育在物理教學中能起非常重要的作用,激勵性教育是指:用激勵性語言、行動去觸動心靈的心理教育。其宗旨是以“情”為主體,感化或促進提高。筆者通過實踐、反復調整、修正,最后總結出以下幾個方面。包括:①啟發式教學、獎勵式授課。②層次性、漸進性提問與追問。③贊許式評價。

一、啟發性教學、獎勵式授課:

在課堂教學中,充分利用45分鐘,使這45分鐘高質量高效率!

1指導學生如何預習新章節。預習是學習好物理的起點,首先通讀全文找出重點,用紅筆將重點畫出來,并將這些重點記在預習本上。其次,尋找疑點也是預習的精華,是經過反復思考,依然尋找不到解答的知識點,將這些疑點都寫在疑點本上,并用紅筆勾畫出,作為標記,上課要注意聽。再者,將預習到的知識和后面的小試驗小制作聯系起來,如果能做,自己做一做,鍛煉自己的動手與動腦、邏輯思維、判斷能力。最后,做一下預習反饋,將本、書合上,分析這一章節講了什么,頭腦中要有一個知識網絡,并和相應的習題做一下對照,看一看自己是否能解答。(用鉛筆寫)

2授課過程以教師起主導作用,學生起主體作用為主線,以教與學為重點,貫穿整個課堂。讓學生變被動接受和管理為主動參與,實行導向、導航、導演、引導、指導、輔導,領著學生走向知識,而不是領著知識走向學生。激發學生創造的潛能,而不是單純品嘗前人創造的成果。教學中首先注意引入方式,啟發式、實物式、對比式,或是兼而有之。講述中善于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從學生的立場和角度考慮問題。如在講蒸發時,首先將一塊濕布在黑板一側抹一下,然后對同學們講,一會兒會有什么現象發生?“干了”同學們異口同聲,繼而引出蒸發。

二、層次性、漸進性提問與追問:

提問的技巧對于激勵性教育來說,也是功不可沒。因為對于一個學困生,如果提問比較難或太容易,他們會覺得是在故意羞辱他。因此,提問的同時應掌握一個度。例如在學習凸透鏡成像時,首先問一個好

學生,透鏡分為幾種?“凸透鏡、凹透鏡。再問一個學困生,“凸透鏡具有什么特點?”此時,筆者拿一個凸透鏡,放在陽光下,使陽光經透鏡聚焦于火柴或一張白紙。“聚光。”“好!你真棒!那么你再告訴老師,凹透鏡呢?它的特點正和凸透鏡相反,對嗎?”“發散。”“這節課內容只要你好好聽,你一定會。最后我要提問你幾個問題。你先記好了。”講完之后,再問他,照相機的原理是什么?要想照近景、照遠景,你該怎么辦?凸透鏡成像規律的總結自然留給了那些聽明白的同學。這樣先提問講后再回答的措施,調動了他的信心與積極性,以及對物理的興趣與愛好。

三、贊許式評價:

無論在哪些方面,盡量去挖掘學生們身上的優點,鼓勵他們的信心,并給以贊許式的肯定。“優點單”就是一個很好的措施,使每個學生看到了老師與身邊同學的評價,自己恍然大悟,原來自己還有這么多本事沒有發揮出來,我也能行。其中同學們對一位學習特別差、紀律特別差的學生的意見至今記憶猶新,“學習成績差,不一定代表你笨、沒有創造力。記得嗎?1千米=1000米,你不就回答對了嗎。再有,在學習簡單機械時,杠桿的支點,動力和阻力,你找的不是都比較準嗎?你紀律不好,為什么不嘗試一下換位思想呢?老師、同學相信你,你一定能克服。盼著你的捷報早日傳來。”“雖然你紀律不好,但你在運動會上為咱班贏得了榮譽。全班感謝你。假如今后,你不再搗亂了,相信你會贏得更多的掌聲。”“真的很希望你努一把力,別給咱班拉分”……記得當時的他非常感動,原來他在老師、同學們的心中,并不是一個什么都不行、無可救藥的學生。有了自信,提高了學習的勁頭。從那以后,發現認真交作業的有他,認真回答問題的有他,問問題的有他,他進步了。記得在學完杠桿的應用,他拿來筷子、鉗子、剪刀、鑷子、指甲刀、瓶起子,然后問:“這些是不是杠桿?是什么杠桿?”“你能學以致用,理論聯系實際,真好。現在我們共同分析一下,找一下支點、動力、阻力,畫力臂。”正是這簡單的評價,贊許式的肯定使他的成績突飛猛進。

總而言之,激勵性教育是一種心理教育,是素質教育的一方面。在實施激勵性教育的同時,時刻銘記著以師生的心理相容,心靈的互相接納為核心,時刻銘記著教師與學生的關系不再是“工頭”,不是領導,不是嚴父、不是法官,不是“上帝”,而是導師、朋友、助手和楷模。本著這個原則,激勵性教育初探又上了一個新臺階。讓激勵性教育發揮出它的價值,使億萬人的心共同為祖國的明天而跳動。

時代在進步,在發展,作為物理教師的我們,有責任為教學的改革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此時,那么你就融入了為教育事業的改革、教育事業的發展的一個大熔爐中,通過日復一日、月復一月、年復一年的錘煉、敲擊、磨礪,反復地調整、聚焦,同步共振,一次次地提升、放大,就能產生強烈的核裂變效應,釋放出巨大的能量,放射出灼目的光華。

初中簡單物理教案篇12

一、教學目標

1、知道電壓表使用步驟及注意事項,正確使用電壓表進行測量,知道在只有一個用電器的電路中,用電器兩端的電壓與電源兩端的電壓相等。

2、通過測量電壓,掌握電壓表使用方法,提高動手操作及實踐能力。

3、體會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養成嚴謹認真的科學研究態度。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電壓表的使用方法。

【難點】正確使用電壓表進行測量。

三、教學過程

環節一:導入新課

上課,同學們好!上課之前老師想請同學們回憶一下電路中電壓的大小應該利用什么儀器進行測量?舉手最快這名同學你請來說。他說測量電壓要用電壓表。請坐,看來你對于之前的知識掌握得很牢固。同學們,在只有一個用電器的電路中,用電器兩端電壓和電源兩端電壓之間存在怎樣的關系呢?能否利用電壓表測量并得出結論?帶著這個疑問,我們一起來走進今天的新課《用電壓表測電壓》。

環節二:新課講授

同學們我們先來從連接電路的角度思考,需要哪些實驗儀器?老師聽到有的同學說要用到電源、開關、導線,還有的同學說需要小燈泡、電壓表等儀器。

我們已經知道了要用到的實驗儀器,那么再來想一想,怎樣正確使用電壓表?第二排這名男同學你請來說。很好,請坐,他說使用前,要預估待測電壓,選擇電壓表中恰當的量程,使用中電壓表要注意正接線柱電流流入,負接線柱電流流出,且電壓表要與被測用電器并聯。還有哪位同學能來補充?同桌請來補充。她說如有需要,可以直接與電源進行串聯,此時測量的是電源電壓。待示數穩定后讀數,認清所選量程所對應的分度值,進行正確讀數。使用后要將儀器整理放回。請坐,看來同學們對于上節課的知識已經完全掌握了。

要用電壓表進行測量電壓,具體步驟是什么呢?老師在多媒體屏幕上展示了一張實驗儀器圖,同學們試著結合圖片說一說測量的具體步驟應該是什么?靠窗的這名女同學你請說。她說先將電壓表接在小燈泡的兩端,接通電路,讀取電壓表的示數;再將電壓表接在電源兩端,接通電路,讀取電壓表的示數。觀察兩次測量電壓表的示數。很好,請坐,總結得十分全面。

那么同學們,測量過程中需要注意什么問題呢?老師在這里告訴大家實驗的注意事項。首先一定要先連接電路,檢查無誤后再閉合開關進行測量。每次想要更改電路,需要先將開關斷開,再進行操作。

現在同學們相鄰四人為一小組,老師給大家十分鐘的時間,結合桌上準備的實驗儀器進行測量吧。好,時間到,老師通過巡視發現同學們都參與其中,并且分工明確。現在我們找一組同學說一說,他們組的測量結果?第三小組代表請說。第三小組說通過實驗發現,兩次測量數據是一樣的,都是3V。那么通過實驗,你能得出什么結論呢?他說,在只有一個用電器的電路中,用電器兩端的電壓與電源兩端的電壓相等。很好,請坐,看來你們觀察得很仔細,總結得也很正確。

環節三:鞏固提高

同學們,我們現在更換電阻,再次測量,看一看上述實驗結果是否正確。老師看到很多同學都已經展示了他們的測量結果,并且得出的結論與上述實驗相同。

環節四:小結作業

這節課馬上接近尾聲了,我們一起來總結一下,通過本節課的學習,都掌握了哪些知識?我們重溫了電壓表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并通過實驗,知道了在只有一個用電器的電路中,用電器兩端的電壓與電源兩端的電壓相等這一結論。

下課后,同學們試著想一想為什么電壓表使用時要與被測用電器并聯?

同學們,下課!

四、板書設計

(略)

初中簡單物理教案篇13

問:(l)怎樣比較物體運動的快慢?(物體在單位時間內通過的路程棗速度。)

(2)怎樣比較力對物體做功的快慢?(物體在單位時間內完成的功棗一功率。)

例:電流通過洗衣機的電動機,通電半小時做功180000焦;電流通過公共電車的電動機,通電2秒鐘做功10焦。問:①電流通過哪個電動機做功多?(通過洗衣機電動機)②電流通過哪個電動機做功快呢?

告訴學生,電流做功的快做,僅從它做功的多少來考慮是不行的,必須看它們在相同的時間里哪個做的功多,這就跟比較運動快慢和物體做功的快慢一樣。

分別計算出電流通過洗衣機電動機、電車電動機每秒鐘做的功:i00焦、60000焦。結論:電流通過電車的電動機做功快。

指出:日常生活中,不僅要了解電流做功的多少,還需要知道電流做功的快慢。在物理學中是用“電功率”來表示電流做功的快慢。

①定義:電流在單位時間內所做的功叫做電功率,用字母P來表示。

1瓦=1焦/秒=1伏·安,

l千瓦=1000瓦。

⑤導出計算電功的另一公式W=Pt和電功的單位干瓦時。

W=Pt=l千瓦×I時=1千瓦時=1000瓦×3600秒=3.6×106焦。

⑥例題(本節課本上的〔例題〕):通過該例題的講評,向學生強調要正確使用W=Pt這個公式,注意公式中各量的單位。公式與單位:W=PtW=Pt焦瓦秒千瓦·時干瓦時可再做一些W=Pt的口頭練習

手拿一個“220V40W”的燈泡提問:通常我們說這是一只4D瓦的燈泡,那是一把60瓦的電烙鐵,是什么意思?

介紹實驗裝置,組成如圖1所示的電路。

實驗過程:a.閉合開關移動滑片P使表的示數為2.5伏,在下表中記錄U、I讀數和燈泡的亮度。b.移動滑片P,使表的示數為2伏,記錄。C.移動滑片P,使表的成數為2.8伏,記錄。

初中簡單物理教案篇14

一、基本說明

1、本教學設計參與人員基本信息作者

2、教學內容

1)所用教材出版單位:人民教育出版社

2)年級或模塊:九年級

3)所屬的章節:第十六章第三節

4)教學時間45分鐘

二、教學設計

1、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了解比熱容的概念,知道比熱容是物質的一種屬性;會查比熱容表。

過程與方法:通過探究,比較不同物質的吸熱能力;嘗試用比熱容解釋簡單的自然現象。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利用探究學習,培養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

2、內容分析

教材是在學生學習了熱傳遞、熱量知識的基礎上,進一步研究物體溫度升高時吸收熱量多少與哪些因素有關,從而提出了比熱容的概念,它是本章的重點知識。本節教材是從學生的日常生活常識出發提出問題,經過探究活動得出結論,并應用探究所得解決實際問題,新教材更為關注的是學生的生活體驗和實驗探究。本課時教學內容主要是比熱容的概念的建立,這是下節課進行熱量計算的基礎。應把探究不同物質的吸熱能力,作為本節教學的重點。由于比熱容的概念內涵較深、外延較廣,涉及熱量、溫度變化、質量三重概念間的關系,學生往往難以理解,所以對比熱容概念的理解,以及應用比熱容的知識來解釋自然現象、解決實際問題,則是學生學習的難點。

3、學情分析

從學生角度看,學生已基本掌握探究的程序,基本掌握了控制變量、轉換、比值定義等方法的運用,本節的探究活動教材采用的是一種部分探究方式,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讓學生在探究活動中切實體驗物質的熱屬性,以加深學生對比熱容概念的理解。

4、設計思路

主要采用科學探究等方法開展本節教學,探究中用到了控制變量法、轉換法,給比

熱容下定義時,用到比值定義法、類比法。探究活動中,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引導學生獨立尋找解決實驗中遇到的問題的辦法,鼓勵學生對課本提供的探究方案進行大膽的改進,以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在探究中受到科學態度和科學精神的熏陶,體驗成功的愉悅。為幫助學生理解比熱容的概念,努力使本節的教學活動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幫助學生構建“身邊的物理”,從而順利突破教學難點。

三、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方案一:多媒體展示:炎熱夏季的一天傍晚,甲、乙兩人在湖邊游玩,為了納涼問題兩人發生激烈爭執,甲主張劃船到湖中去,乙則認為在岸上散步更涼爽,你認為誰的意見對?

學生思考、猜想、討論并發表自己的觀點:可能岸上、湖中、兩者一樣三者觀點都有,到底哪種觀點對呢?從而引入新課。

方案二:

出示圖片,夏天,岸上的沙子被曬得很燙,而海水卻很涼,你有這種感覺嗎?你想不想知道為什么?

推進新課

一)探究物質的吸、放熱性能

探究不同物質的吸、放熱性能是初中物理中比較困難的實驗之一,設計和實驗操作的難度較大,需要注意及時指導和協助學生,以保證每組學生都觀察到相應的實驗現象,得到較好的實驗結果。下面對探究的各個環節加以具體說明。

(1)提出問題

從生活中學生已經意識到不同物質的吸、放熱性能不同,這里還要把這個比較籠統的問題描述為明確具體的可驗證的物理問題。教師可以予以引導:如果上面兩幅圖中都是水或都是砂子,質量相同,升高的溫度也相等,顯然,它們吸收的熱量必定相等。那么,不同物質(如水和砂子),在質量相同、升高的溫度相等時,它們吸收的熱量也相等嗎?

這已經是一個可驗證的問題,其中包含限制條件,如質量相等、升高的溫度相等、不同物質等,這些都可以通過實驗技術條件予以控制和測量,為下面設計實驗提供了基礎。

(2)制定計劃與設計實驗

要比較不同物質的吸熱性能,需要取質量相等的不同物質,使其升高相等的溫度,比較各自吸收熱量的多少。這僅僅是一個實驗計劃而已,還要具體設計怎樣實現這些要求。具體做法是:不同物質選擇水和砂子;質量相等要用天平稱量;升高的溫度通過溫度計測量出來;水和砂子吸收熱量的多少通過加熱時間的長短來判斷,因此要用兩個相同的加熱源(如相同的酒精燈,但從安全性考慮,盡量不要用通常的“熱得快”等電加熱器)。另外,裝水和砂子的燒杯規格要相同,要保證除了水和砂子不同之外,其他條件都相同。通過觀察水和砂子升高同樣溫度吸收熱量是否相等來驗證其吸熱性能是否相同。

此外,砂子需要不停攪拌,否則會受熱不均勻。實驗中也可選用水和煤油(或酒精、色拉油)對比進行研究,可以省去攪拌的麻煩。但煤油、酒精和色拉油均屬易燃品,實驗時一定要注意安全。由此看來,本實驗對學生來說是有一定難度的。

記錄實驗數據的表格可以直接采用教材上的,也可根據需要自行設計。不管采用哪種,教師都應引導學生弄清表格中各行各列表示的含義,包括其中的單位等,這是以后閱讀、使用和設計表格必備的知識。

實驗的步驟要讓學生自己設計,以鍛煉他們設計實驗和語言表達的能力。茲舉一例,僅供參考:①按照圖16.3-1和圖16.3-2所示,用鐵架臺、酒精燈、石棉網、燒杯、溫度計等組裝兩套器材;②用天平分別稱取100g水和砂子,分別倒入兩個燒杯中;③記錄水和砂子開始時的溫度;④同時對水和砂子加熱,記錄在加熱1min、2min、3min……時水和砂子各自升高的溫度。

本實驗的操作具有一定難度,需要同組學生互相配合,對實驗結果不要過于追求完美,只要能得出定性結論即可。

(3)分析與論證

學生實驗取得數據后,教師可引導學生比較、分析:質量相同的水和砂子,升高相同溫度時,加熱的時間長短是否相同?這說明了什么?從而引導學生得出結論。在描述結論時,初學的學生不一定能做到簡潔而準確,只要能大致地將問題表達清楚,就應該予以肯定和鼓勵。但教師一定要規范描述到“在質量相等、升高的溫度相同的情況下,不同物質吸收的熱量不相等,水吸收的熱量比砂子吸收的熱量多”。

二)比熱容

比熱容的定義可以直接給出,但教師要引領學生解析其中的關鍵詞及其含義。如為什么要限定“單位質量”“溫度升高1℃”,這是因為比熱容是以熱量來定義的,而熱量跟物體的質量和升高的溫度都有關。比熱容是初中物理出現的一個由兩個以上物理量來定義的物理概念,教師對概念的表述與單位的教學都要充分估計學生認知的困難,把鋪墊和引導做得細一些。

對于比熱容的單位,要結合閱讀數據表“一些物質的比熱容”,明確其含義。因為熱量計算公式課標沒有要求,教學不必要補充傳統教材中的吸熱公式和放熱公式,不引入相關計算,而是把重點放在理解比熱容的物理意義上。

通過閱讀數據表,要求學生知道水的比熱容,會利用水的比熱容較大的特點解釋有關現象。這里可以設計學生討論交流活動:日常生活中為什么常用熱水來取暖?汽車中為什么用水來做冷卻劑?這些問題對于初中學生來說是具有一定難度的。為了突破難點,教師應先讓學生充分思考交流,然后匯報辨析,教師梳理總結。對于水的比熱容較大,教師在總結時要引導學生明確其兩方面的含義:質量相同、升高溫度也相同時,水比其他物質吸收的熱量多,所以用來作發動機的冷卻劑;質量相同、降低的溫度也相同時,水比其他物質放出的熱量多,所以冬季常用熱水來取暖。

三)熱量的計算

展示問題1:①1kg水溫度升高1℃吸收的熱量是多少?

學生很容易即可得出:吸收的熱量Q1=4.2×103J。

展示問題2:2kg水溫度升高1℃吸收的熱量是多少?

學生討論得出:吸收的熱量Q2=2×4.2×103J=8.4×103J。

展示問題3:2kg水溫度升高50℃吸收的熱量是多少?

學生討論得出:吸收的熱量Q3=50×8.4×103J=4.2×105J。

展示問題4:物質吸收熱量的多少與其質量、溫度變化、比熱容成什么關系?

學生討論得出:物體吸收的熱量與質量成正比,與升高的溫度成正比,與物質的比熱容成正比,計算公式:Q吸=cm(t-t0)。

學生自己推導得出:物體放出熱量計算公式:Q放=cm(t0-t)。

四)課堂小結

1.引導學生回顧一個完整的探究應包括哪些過程。

2.比熱容的概念、單位及物理意義。

3.Q吸=cm(t-t0)。

4.Q放=cm(t0-t)。

初中簡單物理教案篇15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知道什么是力的平衡和的條件。

2、會應用用條件去分析解決、解決簡單的問題。

能力目標:

1、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認真觀察什么是力的平衡及物體受到兩個力作用時的平衡;觀察物體受兩力平衡時力的特點。

2、培養學生的分析歸納能力。

通過觀察實驗引導學生分析歸納物體平衡所需滿足的條件。

3、注意發展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運用條件解釋物理現象時,往往同時要用到相互作用力的知識,在表達過程中要注意發展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情感目標:

條件是從實驗中總結出來的,在教學過程中應注意培養學生樹立用實驗方法解決物理問題的思想,對待實驗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嚴謹的科學作風。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教材首先從生活中的靜止和勻速運動現象提出了牛頓第一定律所沒有解決的問題:物體受外力作用時,也能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從而建立了平衡狀態、平衡力的概念;并進一步指出最簡單的受外力平衡的情況是,隨后通過實驗分析總結出的條件。得出條件以后,利用同一直線上二力合成的知識得出物體受到的這兩個力的合力為零。使學生的認識從理論上提高一步,同時初步建立平衡力的合力為零的印象。再聯系具體事例,讓學生應用條件進行分析,培養學生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最后教材通過“想想議議”使學生進一步完善“運動和力的關系”的知識體系。

的條件是初中物理教學的.重點,本節的重點是研究總結物體平衡的規律,規律教學應首先通過觀察提出問題,然后通過實驗研究問題,再對實驗結果概括、總結得出規律。因此做好實驗是本節課的重點和關鍵。

教法建議

1、本節是對牛頓第一定律的進一步深化理解,充分展示其在物理學中的重要作用。所以要從牛頓第一定律中“不受外力”的特殊現象出發,針對已經建立的規律提出質疑,激發學生探索自然規律的興趣,培養學生勤思勤問的良好品質。

2、平衡條件的得出是本節的重點知識,不能只強調結論,而要加強過程教學。做好條件的實驗是使學生掌握知識的關鍵。為了更容易從實驗得出平衡條件的二力共線的結論,可采用如圖9—3—1所示的實驗裝置。取一塊薄木板在邊緣開幾個小孔,用細線系住任意兩個孔,細線的兩端跨過桌邊的滑輪懸掛鉤碼。

3、平衡條件的應用是對教學的檢驗,要訓練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4、最后的小結應由學生對牛頓第一定律進一步加以補充,使其更完整。

15882 男人天堂网在线视频| 日本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久久久久.com|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 一本一道久久久a久久久精品91| 欧美激情视频给我| 一区二区三区国产| 99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www.黄色av| 日韩精品一卡二卡| 亚洲二区在线观看| 欧美成人一区二区在线| 久久久无码人妻精品一区| 青椒成人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一品二品| 国产欧美综合在线|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久| 成年女人18级毛片毛片免费| 国产精品不卡av|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网站| 欧美日本国产精品| 亚洲第一精品在线观看| 91老师片黄在线观看| 欧美国产日韩xxxxx| 风韵丰满熟妇啪啪区老熟熟女| 国产日韩在线不卡| 国产不卡视频在线| 国产又爽又黄无码无遮挡在线观看| 精品制服美女丁香| 久久99国产精品麻豆|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免费精品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应用| 国产精品综合二区| 中文字幕欧美在线| 中国人体摄影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一区二不卡视频| 日韩精品在线免费观看视频| 亚洲天堂av一区二区| 国产河南妇女毛片精品久久久 | 久久亚洲精品一区| 国产精品无码无卡无需播放器| 国产欧美日韩亚州综合 | 九九九久久久| 中文字幕高清视频| 中文字幕日韩一区|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免费香蕉| 天天综合久久综合| 亚洲国产天堂网精品网站| 依人在线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午夜久久| 国产玉足脚交久久欧美| 国产在线国偷精品产拍免费yy| 国产精品免费一区| 黄色污污视频软件| 成人中文字幕电影| 国产精品福利一区| 区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一区二区三区日| 97热在线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久99999| 精品国产亚洲在线| 亚洲免费看av| 洋洋成人永久网站入口| 天天干天天综合| 色综合欧美在线视频区| 国产精品嫩草69影院| 日韩经典第一页| 小早川怜子一区二区的演员表| 亚洲一区二三区| 91精品又粗又猛又爽| 国产一区二区精品久久| 精品亚洲第一|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69| 久久精品这里热有精品|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一区三寸| 国内国产精品天干天干| 久久只有精品| 精品国产第一页| 卡一卡二卡三在线观看| 在线观看欧美日韩| 中文字幕日本人妻久久久免费| 7777精品伊人久久久大香线蕉| 国产性xxxx| 欧美精品123| 精品肉丝脚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无砖砖区免费| 欧美日韩精品在线观看视频| 欧美一级视频在线观看| 日韩成人一区二区| 性欧美成人播放77777| 久久影院资源网| 中文在线免费观看| 欧美日韩在线免费观看视频| 日韩欧美123| www日本高清| 99在线精品免费视频| 精品99999| 六月丁香综合在线视频| 色一情一区二区| 精品人妻无码一区二区色欲产成人 | 国产成人精品影视| 国产人成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久久久久| 国产成人综合网| 亚洲精品在线网址| 欧美激情第1页| 亚洲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久久亚洲精品石原莉奈| 欧美男女爱爱视频| 亚洲日本成人网| 91热门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福利久久精品| 亚洲国产美女搞黄色| 国产极品在线播放| 美女网站视频黄色| 青青a在线精品免费观看| 欧美日韩国产综合新一区| 性感美女视频一二三| 在线视频观看一区二区| 成人精品久久久| 亚洲成人a**站| 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黄色av小说在线观看| 亚洲高清av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国产精品日本在线| 欧美日韩国产电影|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乱码| 日本熟女毛茸茸| 亚洲精品久久久久久一区二区| 视频直播国产精品| 欧美日韩电影一区| 中文字幕 自拍| 欧美精品二区三区四区免费看视频 | 日本伊人色综合网| 91麻豆制片厂| 青青草精品毛片| 亚洲成人久久一区| 国产精品情趣视频| 国产福利小视频| 日韩片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美女久久7777777| 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在线| 少妇特黄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播放第一页| 男人操女人下面视频| 亚洲天堂2018av| 国产永久免费网站| 欧美一级片在线免费观看| 日产精品久久久一区二区| 97人人干人人| 欧美国产视频一区二区| 在线电影院国产精品| 欧美疯狂做受xxxx富婆| 久久精品水蜜桃av综合天堂| 91国产精品一区| 日韩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 水野朝阳av一区二区三区| 天堂蜜桃91精品| 国产成人免费视频网站| 国产精品婷婷午夜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网站| 精品欧美aⅴ在线网站| 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一卡二卡三卡国产欧美| 中文字幕日韩在线观看| 精品网站999www| 91成人免费观看网站| 99久久国产免费免费| 在线观看精品视频| 污视频网站观看| 国产午夜视频在线播放| 神马午夜在线观看| 国产999精品久久| 色妞www精品视频| 中文字幕日韩有码| 91精品久久久久久| 日本在线观看a| 日本网站免费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午夜福利在线观看| 国产小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日韩精品免费专区| 欧美性xxxx| 欧美另类交人妖| 欧美在线日韩精品| 丰满大乳奶做爰ⅹxx视频| 久久国产乱子伦精品|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无码人妻| 国产亚洲精品久|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院品网| 日本精品久久中文字幕佐佐木| 久久精品无码中文字幕|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久草热8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精品99久久久**| 国产成人精品免高潮费视频| 日韩a∨精品日韩在线观看| 久久免费视频6| 国产日韩欧美亚洲| 俺去了亚洲欧美日韩| 久久国产精品-国产精品| 成人小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亚洲 小说 欧美 激情 另类| 国产激情精品久久久第一区二区 | 国产精品国模大尺度视频| 日韩国产欧美精品在线| 亚洲av综合色区| 日韩高清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搡老女人一区二区三区视频tv| 欧美一级特黄a| 久久久蜜桃精品| 亚洲一区在线观看网站| 日韩有码在线电影| 欧美大尺度做爰床戏| 久久精品电影| 自拍偷拍亚洲在线| 国产ts在线观看| 国产日产欧美一区| 国产在线拍偷自揄拍精品| 超碰在线免费av| 亚洲三区在线播放| 精品视频一区在线视频| 人妻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熟妇人妻中文av无码|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欧美日韩第二页| 91黄色小视频| 欧美一区二区在线免费播放| 日韩**中文字幕毛片| 国产高清视频网站| 精品在线视频观看| 夜夜嗨av一区二区三区网页| 中日韩午夜理伦电影免费| 成人免费视频网址| www.日本在线播放| 国产色视频在线播放| 少妇被躁爽到高潮无码文| 日韩亚洲在线视频| 久久亚洲二区| 欧美丰满高潮xxxx喷水动漫| 亚洲91精品在线| 日韩国产一级片| 99久久伊人网影院| 国产欧美日韩一区| 日韩成人精品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av| 无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香蕉在线观看| 国产在线视频你懂的| 最近2019年日本中文免费字幕| 美女久久久久久久久| 欧美主播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精品久久久| 久久天天做天天爱综合色| 免费观看亚洲视频| 久久国产精品99精品国产| 欧美大奶子在线|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aⅴ | 日韩免费av网站| 97色伦亚洲国产| 亚洲三级黄色片| 青青草成人激情在线| 欧美韩日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国内外免费激情视频|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 日韩欧美国产综合| 95视频在线观看| 一本大道久久a久久精二百| 免费看毛片的网站| 伊人亚洲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一区二区视频免费| 91中文字幕在线| 亚洲国产成人私人影院tom|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乱码无线| 亚洲精品视频久久| 99在线小视频| 日韩欧美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久久777国产线看观看精品|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在线| 91理论片午午论夜理片久久| 一级特黄aaa| 亚洲成人蜜桃| 在线观看欧美黄色| 成年人视频免费| 欧美精品欧美精品| 精品美女永久免费视频| 国模大尺度视频| 欧美激情va永久在线播放| 从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风韵丰满熟妇啪啪区老熟熟女| 欧美成人午夜激情在线| 97久久精品人人澡人人爽| 国产人妻精品午夜福利免费| 欧美激情一区二区三区高清视频| 国产在线精品不卡| 性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久久午夜夜伦鲁鲁| 白白色免费视频| 麻豆av福利av久久av| 欧美一区中文字幕| 国精产品一区一区二区三区mba| 91欧美激情另类亚洲|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 中文字幕欧美人妻精品| 全黄性性激高免费视频| 欧美高跟鞋交xxxxxhd| 亚洲一区免费观看| 少妇精品高潮欲妇又嫩中文字幕 | 懂色av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在线视频91| 亚洲日韩欧美一区二区在线| 亚洲精品男人天堂| 日韩高清第一页| 亚洲综合一区二区不卡| 精品久久国产老人久久综合| 国产成人免费视频网站| 中文字幕影音先锋| ww国产内射精品后入国产| 国产精品夜色7777狼人| 91麻豆国产福利精品| 日韩免费不卡视频| 国产一区二区在线视频播放| 国产成人久久久| 国产视频在线一区二区| 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丁香六月婷婷综合| 伊人久久婷婷色综合98网| 亚洲va欧美va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影院亚瑟 | 精品国产sm最大网站免费看| 国产成人精品www牛牛影视| 日韩免费视频网站| 99日在线视频| koreanbj精品视频一区| 日韩精品另类天天更新| 亚洲韩国青草视频| 在线免费看黄视频| 91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国产麻豆免费观看| 在线免费av网| 粉嫩av懂色av蜜臀av分享| 欧美老少配视频| 亚洲精品国产成人久久av盗摄 | 亚洲美女高潮久久久| 日本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精品一区二区成人免费视频| 国产日韩第一页| 国产区欧美区日韩区|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你懂得| 国产一区二区不卡视频| 欧美日韩一区在线播放| 免费成人深夜夜行网站视频| 日韩伦理在线免费观看| 中文字幕无码不卡免费视频| 特种兵之深入敌后| 四虎永久免费影院| 欧美日韩在线国产| 国产女人高潮的av毛片| www.日本在线观看| 成人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国产精品情趣视频| 国产探花在线免费观看|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欧美| 日韩福利电影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一区二区| 91国在线观看| 欧美乱大交xxxxx| 91在线网站视频| 精品视频在线观看一区| 丰满岳乱妇一区二区| 成人在线免费看视频| 另类小说综合欧美亚洲| 国产精品色婷婷久久58| 欧美成人一级视频| 国产xxx69麻豆国语对白| 国产系列第一页| 熟女丰满老熟女熟妇| 夜夜狠狠擅视频| 国产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免费视| 在线播放国产精品二区一二区四区| 欧美极品少妇全裸体| 欧美少妇一区| 国产激情视频网站| 成人久久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日产精品1区| 韩国中文字幕hd久久精品| 中文在线字幕av| 成年人视频在线免费看| 9i精品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免费网站| 日韩精品在线观看一区| 国产欧美日韩一区| 亚洲色图 激情小说| 久久99精品国产.久久久久久| 色偷偷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美女无圣光视频|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熟女影院| 国产污片在线观看| 2019国产精品| 亚洲另类图片色|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国产一区二区久久精品|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午夜| 日韩成人毛片视频| 久久你懂得1024| 8050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 99视频精品免费| 日本不卡在线视频| 亚洲欧美制服第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