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综合一区二区_国产人妖一区二区_91精品国产色综合_91成人福利在线_亚洲成人手机在线_亚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_久久久久国产免费免费_欧美 国产 日本_欧美videofree性高清杂交_www.免费av_中文字幕色av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自偷自拍熟女另类

教案吧 > 學科教案 > 物理教案 >

初二物理教案模板范文

時間: 新華 物理教案

教案可以幫助教師有計劃地安排教學內容和方法,確保課堂上教學活動的有序進行,避免出現混亂和無效性。寫好初二物理教案模板范文是有技巧的,接下來給大家分享初二物理教案模板范文,方便大家學習。

初二物理教案模板范文篇1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知道什么是杠桿;

(2)理解支點、阻力、阻力臂、動力、動力臂。

過程與方法:通過舉例認識杠桿,會分析杠桿的幾個概念。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體驗科學探究的樂趣,了解杠桿在生活中的應用。

教學重點:認識杠桿。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通過浮力的學習,同學們已經知道了阿基米德是古希臘偉大的科學家,他在物理學方面的主要貢獻有兩項:浮力問題與杠桿平衡問題。阿基米德有句名言:“給我一個支點,我可以撬動地球。”

置疑:阿基米德說這句話的根據是什么?你認為這可能嗎?

阿基米德用來撬動地球的工具就是杠桿,也就是這節課要研究的問題。

二、杠桿

1、認識杠桿

要求學生觀察書上圖12-2-3:生活中的常見的杠桿。

要求學生舉出其他生活中的杠桿。

進行討論,找出圖中杠桿的共同特征——都繞一固定點轉動。

教師出示羊角錘,分析使用時有一固定點。

要求學生分析其余杠桿的固定點。

得到杠桿概念:在力的作用下,能繞某一固定點轉動的硬桿,叫杠桿。

“硬桿”指在力作用下不易發生形變的受力的桿狀物體,可以是直的也可是彎的,形狀也可以是各種各樣,可是方的、圓的等。

要求學生再舉其他例子。

例如:用來擰螺母的扳手可以使我們輕易地將螺母擰緊或擰松。

訂書機可以很方便地把紙裝訂在一起。

2、與杠桿有關的概念

首先認識杠桿的幾個概念

支點(O):杠桿繞著轉動的固定點。

動力(F1):使杠桿轉動的力。

阻力(F2):阻礙杠桿轉動的力。

動力臂(L1):支點到動力作用線的距離。

阻力臂(L2):支點到阻力作用線的距離

力臂是支點到力的作用線的距離,作力臂的步驟:(1)找準支點;(2)沿力的方向作出力的作用線;(3)從支點向力的作用線畫垂線;(4)標出力臂。

教師舉杠桿撬球的例子分析五個概念。

畫出杠桿撬球中的各種物理量。

支點是杠桿繞著轉動的固定點,在分析支點時,我們可以假想杠桿發生轉動,杠桿圍繞哪一點轉動,哪一點就是支點。如圖所示,我們假設杠桿在動力作用下做逆時針轉動,其中O點是不動的,所以O點就是支點。

力的作用線就是從力在杠桿上的作用點起,沿力的方向所畫的直線,如圖所示,動力的作用線是從A點起沿F1方向的直線。

從支點O向動力F1的作用線所畫的垂線就是動力臂L1,從支點O向阻力F2的作用線所畫的垂線就是阻力臂L2了。畫力臂實際上就是作一個點到一條線的垂線,只要把平面幾何中作“點到直線的距離”的方法遷移過來,就不難解決力臂作法這一難點。

必須明確:力臂是支點到力的作用線的垂直距離,而不是支點到力的作用點的距離,如圖所示中,不能把OA和OB作為動力臂和阻力臂。

例題:在黑板上畫出各杠桿的示意圖,畫出它們的支點、動力和阻力。

如:鍘刀、瓶蓋起子、獨輪車、鐵鍬等。

由4名學生分別畫出它們的動力臂和阻力臂,巡回指導,最后進行講評。

可選擇分析一些實際杠桿,如:抽水機、汽車剎車踏板、胳膊、縫紉機踏板等。

三、課堂小結

認識杠桿,并介紹了杠桿的幾個重要概念,學會分析生活中的杠桿。

四、實踐活動

注意觀察生活中有哪些杠桿,試著分析它們的支點、動力、阻力、動力臂、阻力臂。

五、板書:

第一節杠桿(一)

杠桿:1、杠桿:在力的作用下,能繞某一固定點轉動的硬桿,叫杠桿。

2、杠桿的幾個概念:

支點(O):杠桿繞著轉動的固定點。

動力(F1):使杠桿轉動的力。

阻力(F2):阻礙杠桿轉動的力。

動力臂(L1):支點到動力作用線的距離。

阻力臂(L2):支點到阻力作用線的距離。

初二物理教案模板范文篇2

一、課程分析

1.本節課使用的教材是《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物理(必修1)(人民教育出版社)》,教學的內容是第二章第5節關于自由落體運動的內容。

2.教學內容(教學重點、難點、關鍵)

(1)自由落體運動的研究歷程中體現出來的科學研究方法。

(2)對自由落體運動規律的實驗探究過程。

(3)運用自由落體運動的規律解決簡單問題。

二、學情分析

1、學生在剛學完勻變速直線運動的規律后,急需一次真正的實踐去更深刻的理解勻變速直線運動的規律,而對自由落體運動的研究,恰恰適應了學生的這一要求,在本節課的學習中,要讓學生的認識有進一步的提高。

2、本節課從人類對自由落體運動的認識歷史引入,重點介紹亞里士多德、伽利略的研究方法,強調對自由落體運動的理解,以期學生對自由落體運動有全面、清楚的認識。

3、兩位科學家在研究自由落體運動中做出了杰出的貢獻,講課時展示他們的研究成果及對他們的評價,這樣既可以培養學生熱愛科學的思想,又可以活躍課堂氣氛。

三、設計理念

本節課從生活實踐出發,結合學生在實際生活中的觀察,初步了解自由落體運動,并通過對兩位科學家對自由落體運動的研究,結合伽利略的理想實驗,得出自由落體運動的特點。接著,通過實驗讓學生自主探究自由落體運動所遵循的規律。通過學生對自由落體運動規律的理解加以訓練,讓學生初步接受自由落體運動的規律,最后,在學生深入了解和掌握了自由落體運動的規律后,通過回扣課堂游戲,使學生對自由落體運動的規律加以鞏固和提高。

四、學習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研究并認識自由落體運動的特點和規律。

(2)理解自由落體運動的特點和規律;并會運用自由落體運動的特點和規律解答相關問題。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觀察演示實驗,概括出自由落體運動的特點,培養學生觀察,分析能力。

(2)利用已知的直線運動規律來研究自由落體運動。

3、情感態度價值觀:

(1)培養學生仔細觀察、認真思考、積極參與、勇于探索的精神。

(2)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和實事求是的科學作風。

五、教學過程設計

(一)新課引入

設計思路: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有意識地創設情境,通過提出一些與課文有關的富有啟發性的問題,將學生引入情境之中,容易激發起學習的動機,培養學習興趣。通過合理創設情境,不僅能起到組織教學的作用,而且能使學生明確學習目標,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師:同學們,咱們班哪位同學反應比較快?請到講臺上來。

生:(推薦一位同學)。

師:我們看這位同學能不能抓住這片鐵片。(向學生展示長度約為3.5cm的鐵片)

師生共同完成這一游戲。

師:同學們,這位同學能抓住這片鐵片嗎?

生:不能。

師:為什么不能抓住呢?我們在學習了自由落體運動之后,同學們就知道其中的奧秘了。

設計思路:創設問題情境就是在講授內容和學生求知心理之間制造一種“不協調”,將學生引入一種與物理問題有關的情境中,造成一種懸念,使學生產生向往、探索的欲望,處于欲擺不能的狀態。創設問題情境時應注意:問題要小而具體、新穎有趣、有適當的難度;有啟發性,要善于將所要解決的課題寓于學生實際掌握的知識基礎之中,造成心理上的懸念。懸念解除之時,也就是正遷移實現之時。

【板書】課題:第三節自由落體運動

(二)新課研究:

設計思路:在教學中,教師應運用物理本身的魅力激發學生求知的欲望和情感,同時,教師本身以飽滿的熱情、強烈的求知欲、熱愛物理學科的情趣,帶領學生去探索物理世界的奧秘,就會對學生的學習興趣產生巨大影響。

師:同學們,物理規律的研究總是來源于生活,有服務于生活。為了更深入的研究自由落體運動的規律,我們也需要從生活實踐出發,來討論幾個問題。

提出問題:在日常生活中,重的物體和輕的物體誰下落的更快一些呢?

生:重的物體下落的快一些。

師:我們通過幾個小實驗一起驗證一下同學們的結論是否正確。

設計學生實驗1:紙片和硬幣從相同的高度同時下落,看誰下落的快?

學生做實驗,并觀察實驗現象,得到結論:重的硬幣要比輕的紙片下落的快。

教師演示牛頓管實驗,讓學生再次驗證自己的結論。

師:兩千多年前,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也持有這一觀點,在人類還處于懵懂時期的時候,亞里士多德就對這一現象作出研究,這本身就值得我們尊敬。但這個觀點是否正確呢?我們還是通過實驗來驗證。

設計學生實驗2:將紙片團成紙團,再和硬幣從相同的高度同時下落,看誰下落的快?

教師強調,紙團和紙片的質量是相同的。

學生做實驗,并觀察實驗現象,得到結論:重的硬幣要和輕的紙團下落的幾乎一樣快。

提出問題:為什么會得到相互矛盾的結論?

學生思考

師:對表面現象的觀察有時會得出錯誤的結論,我們要用透過現象看本質的研究方法去研究問題。三百多年以前,伽利略就是用這樣的方法否定了亞里士多德的觀點。

設計思路:教學中應注意新舊知識異同的比較,通過對比,能透過表面現象,看清不同的物理本質。在對比過程中,學生始終處于主動積極、探索進取狀態,引起有意注意,促成思維交鋒,這樣對完善舊知識,自覺完成從舊知識到達新知識的遷移,并鞏固新知識,都極為有利,不然,就公式論公式,該對比不對比,不僅不會促進遷移,反而會造成負遷移。心理學研究表明:對比抗干擾,加強對易混知識的比較,找準分化點,利于排除干擾,加深對某些相關概念的認識和理解,促使易混知識在學生頭腦中徹底分化。

設計學生實驗3:將硬幣放在紙片上面組合成一體,和另一相同的紙片從相同的高度同時下落,看誰下落的快?

學生做實驗,并觀察實驗現象,得到結論:重的硬幣和紙片的結合體要比輕的紙團下落慢。

提出問題:同學們,現在我想讓兩者下落的幾乎一樣快,應該怎樣做?

學生討論并提出實驗方案。

生:讓紙片包住硬幣并團成紙團。

師:同學們實際做一下看看。

學生做實驗,并觀察實驗現象。

教師提出問題:我們做的上述幾個實驗,為什么會得出不同的結論?

生:有空氣阻力的影響。

師:如果我們忽略空氣阻力的影響,同學們猜一下,會出現什么情況?

教師演示牛頓管實驗,讓學生驗證自己的猜想。

設計思路: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布魯納曾說:掌握一般概念和原理是通向普遍遷移的大道。因此,我們在組織教材時,應把基本概念和規律放在首位,突出教材的系統性和規律性。通過上述幾個學生實驗,讓學生充分體驗學習的快樂,體驗實驗探究在物理規律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同時也活躍課堂氣氛,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

【板書】

1、自由落體運動:物體只在重力作用下從靜止開始下落的運動稱為自由落體運動。

師:那么,自由落體運動到底是一種什么樣的運動呢?他遵循什么樣的規律呢?現在我們通過實驗來探究自由落體運動的規律。

教師介紹實驗器材,并簡單的介紹實驗過程和步驟,引導學生進行分組實驗。

實驗探究過程:(單位:cm數據均保留到小數點后兩位)

s1

s2

s3

s4

s5

s6

s

δs

δs平均值

a

2、注:δs=s1—s2=s3—s4=s5–s6=at2

學生進行分組實驗,并通過對紙帶的分析和數據的處理,探究自由落體運動的特點和規律。

設計思路:物理課堂教學過程中,很多的教學內容都能引起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教師要以良好的契機為抓手,立足于誘導學生的學習興趣。

【板書】

2、自由落體運動的特點: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

師:自由落體運動是勻加速直線運動,那么它的加速度是多大呢?我們還是通過實驗進行探究。

學生通過對紙帶的分析和數據的處理,探究自由落體運動的加速度。

根據實驗結果得出自由落體運動加速度記為:g

在不同的緯度和高度時,g值是不一樣的,緯度越高g越大,高度越高g越小,在正常情況下

在要求不是很高的情況下,取g=10m/s2。

【板書】

3、自由落體運動加速度:

師:由勻變速直線運動的運動規律可知自由落體運動的規律為:

3、自由落體運動的規律:,

設計思路:人的每一個認識活動都含有一定的認知結構,它是人類認識客觀事物在主觀上的反映。建構認知結構,是中學物理教學的中心環節。促進新、舊知識的交互作用,對于完善認知結構,使認知結構系統化、綜合化、整體化具有重要作用。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積極地把新概念或規律與自己認知結構中原有的適當概念相聯系,把新概念、規律納入原有概念、規律中,同時使新概念、規律與原有的有關概念、規律進一步分化和融匯貫通,組成一個整體結構。

例題、一塊石頭從離地面20m高的樓頂自由落下,經過多長時間石頭落到地面?石頭到達地面時的速度有多大?(忽略空氣阻力,g取10m/s2)

解析:設經過時間t石頭落到地面,速度為v,由自由落體運動的規律得:

代入數值,解得:

設計思路:通過例題,讓學生充分理解自由落體運動的特點和規律,并體驗勝利的喜悅。

師:同學們,現在我們回到開課時的小游戲,同學們為什么抓不到鐵片呢?人的反應時間很難達到0.1s這么短的時間,那么,同學們計算一下,在0.1s內做自由落體運動的物體下落的高度是多少呢?

學生認真計算,并給出答案:在0.1s內做自由落體運動的物體下落的高度是4.9cm。

師:(展示鐵片)這片鐵片的長度只有3.5cm。所以,同學們是抓不到的。

設計思路:物理教學中,教師應運用物理本身的魅力激發學生求知的欲望和情感,教師要從教學效果出發,通過精心設計,將最新的教學理念融入到每節課的教學過程中,注意廣泛收集物理學科最新成果,結合教學內容,巧妙地包裝,隆重地介紹,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興趣。

師:本節課的最后,請同學們把課本翻到第53頁,利用課本上提供的方法,測量一下你的反應時間。

設計思路:讓學生充分體會物理規律在日常生活中的妙用,并通過他們自己測量的反應時間回扣抓鐵片的過程,是本節課的教學更加完美。

(四)小結

本節課我們學習了

1、什么是自由落體運動

2、自由落體運動的特點和規律

3、自由落體加速度

(五)《自由落體運動》教學設計

②實驗探究,激發學生深入學習的動力

③實驗探究自由落體運動的特點和規律

④實驗探究自由落體加速度

⑤回扣課堂小游戲,解疑

⑥激發學生興趣,測量自己的反應時間

①課堂質疑,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六)板書設計

第三節自由落體運動

1、自由落體運動

物體不受其他因素影響,只在重力作用下從靜止開始下落的運動稱為自由落體運動。

2、自由落體運動的特點

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

3、自由落體加速度

4、自由落體運動的規律

六、教后反思

1、在物理教學中,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打好基礎、培養能力和教師加強必要的指導,是促進知識順利遷移所不可少的前提。所以教師在采用行之有效的教法、認真研究學生的學法,進行物理教學改革的同時,認真學習知識遷移規律,并考慮影響知識遷移的各種因素,定能提高教學效果。

2、新課程強調學習方式的改變,倡導以“主動、探究、合作”為主要特征的學習方式。

3、“實驗啟發式”綜合教學模式是我們學科的老師在教學實踐中總結出來的模式,已在實踐中收到一定效果,當然也有待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不斷地完善,使之變得更科學。

4、本節課探究自由落體運動的規律,從歷史上的研究過程入手,所以本節課的思路比較開闊,轉折比較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注意內容的銜接。

5、本節課的演示實驗比較多,做好演示實驗,有利于幫助學生理解自由落體運動的特點,在本節課的教學中,這一點尤為重要。

初二物理教案模板范文篇3

通過實驗,認識浮力。

探究浮力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

理解阿基米德原理。

【學習目標】

1.感受浮力的存在及方向。

2.經歷探究浮力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

3.會運用阿基米德原理。

4.養成嚴謹的科學態度和協作精神。

【學習重難點】

1.探究浮力與哪些因素有關。

2.應用阿基米德原理。

【評價目標】

1.通過演示實驗一、二達成目標1.

2.通過實驗二和實驗三達成目標2和4.

3.通過達標測試達成目標3.

【學習過程】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

一.創設情境,設疑激趣

放映幻燈片,提問,并板書課題。觀看、思考、回答通過觀看圖片:死海中的人

可以仰面看書;輪船在水中航線

航行;節日放飛的氣球等,

引出課題。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任務一:感受浮力

實驗一:讓學生將乒乓球按入水中,松手。

提醒學生注意觀察到得現象,并設疑:乒乓球為什么會浮上來?

再設疑:乒乓球靜止時受幾個力得作用?

點評學生的受力分析情況并適時給予鼓勵。

總結:乒乓球除了受到重力外,還受到浮力得作用。且浮力得方向是豎直向上。實驗二:讓學生將鐵塊放入水中,松手、設疑:鐵塊受浮力嗎?

當調動起學生的求知欲望時,引導學生做課本上的實驗,并提出實驗要求。

巡回指導。

學生報告數據時板畫物體受力示意圖。

提出問題:為什么在空氣中鐵塊拉彈簧測力計的力大?而同一個鐵塊浸入水中時拉彈簧測力計的力卻小了?

聽取學生匯報,給予適當的補充說明,得出結論,并板書浮力大小的表達式及浮力的方向。

通過觀察、思考,發表自己的觀點。

組織語言敘述:乒乓球受力情況,并上黑板畫出離得示觀察鐵塊的運動情況。

引起認知上的沖突。

學生通過回答,爭論,對需要探究的問題更明確。

根據要求進行實驗,并記錄數據。

比較數據:思考,討論,發表自己的觀點。

意圖。通過實驗感受浮力。

任務二:經歷探究浮力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

提問:浮力跟什么因素有關?耐心聽取學生的猜想,并對各種猜想提出疑問,最后達成共識。

引導學生做實驗去驗證。(為學生提供實驗器材)

巡回指導。

聽取學生匯報。引導學生學會評估。

而后得出結論。并點出這一結論2000多年前阿基米德就得出來了。它不僅適用于液體也適用于氣體帶著疑問思考。

發表自己的觀點。

根據要求進行實驗操作,認真觀察實驗現象,記錄實驗數據,通過探究實驗,思考,回答。

通過實驗理解阿基米德原理。

任務三:應用阿基米德原理。

出示題目,讓學生限時完成。

(教師巡視。)完成后讓學生展示答案并理由。

1.用彈簧秤在空氣中稱一鐵塊,測得重20牛,當把這個鐵塊的一部分浸在水中時,彈簧秤的讀數為16牛,這時鐵塊受到的浮力是牛,若將鐵塊全部浸沒在水中,鐵塊受到的`浮力是10牛,這時彈簧秤的讀數為牛。

2.一個燒杯裝滿水,將一個體積為120厘米3的物體放入燒杯中,溢出的水重為1牛,此物體所受的浮力是。

3.掛在彈簧測力計上的鐵塊重7.9N,當它全部浸沒在水中時,測力計的示數為6.9N,鐵塊受到的浮力是N,如果鐵塊剛好有一半體積露出水面,鐵塊受到的浮力________N,測力計的示數________N。4.質量是395克的鐵塊全部浸入水中,它受到的浮力是多大?如果把這個鐵球放入水銀中,它受到的浮力又是多大?(已知ρ鐵=7、9×103千克/米3)。

5.一個鋁球重4、5牛,體積為0、5分米3,如果把這個球浸沒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多大?靜止時它受到的浮力又是多大按時完成題目。說出題目答案并理由學以致用

三、歸納總結,說出收獲

這節課你學會了什么?大膽敘述自己的收獲

培養學生的歸納總結并表達能力。

五、布置作業,鞏固升華

課后3、4、6.選作:5認真完成作業。發散思維,張揚個性。

初二物理教案模板范文篇4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機能:

1,理解做功的兩個必要因素。能從生產、生活的實例中,判斷哪些力做功,哪些力不做功。

2,理解功的計算公式:W=FS中各符號代表的物理意義、各自的單位;并能用來進行簡單的計算。

3,理解功的概念,知道使用任何機械都不能省功。

(二)過程與方法:

1,組織學生通過對實例的分析、討論總結出做功的兩個必要因素。

2,利用對生活中具體事例的分析,加強對功的概念的理解。

3,通過觀察和實驗了解功的物理意義。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學生對抽象概念的學習方法,讓學生初步了解科學概念跟生活術語的區別。培養學生樹立將科學技術應用于日常生活、社會實踐的意識;結合教材聯系生活中的實際事例,培養學生樂于探索自然現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學道理的興趣。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功的概念。

教學難點:理解并會計算功。

三,教具準備:

彈簧測力計,斜面,小車,木塊,刻度尺,雞蛋

四,教學步驟:

(一),引入課題。以創設問題情境導入新課。一上課便向學生播放關于盤山公路,供輪椅通行的斜坡的動畫引導學生思考,提出“有沒有既省力又省距離的機械?”這一問題,造成懸念,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再給學生舉例進一步引入課題,當我們提著一桶水在水平方向前進了一段距離時,因為我們用了力,我們說自己在“工作“。然而在物理學中功的概念是怎么定義的?怎樣才叫做功?又怎樣計算做功的多少?這就是本節課要學習和研究的內容。

(二),新概念“功”的導入。(體現重點)當你舉高物體時,你就應用儲存在體內的化學能,使物體的位置升高了。在物理學中,就說力對物體做了功。舉起相同的高度,物體的重力越大,舉起它所需要的力也就越大,力做的功也就越多;對于同樣重的物體,舉起的高度越大,力做的功也就越多。那么“什么是功?”

在物理學中,把力與物體在力的方向上通過的距離的乘積稱為機械功,簡稱功。

如果我們用W表示功,F表示力,S表示物體在力的方向上通過的距離。

然后請同學根據自己的理解在黑板上寫下三者之間的關系表達式。再請同學對其進行評論是否正確。教師再對其進行規范教導。W=F·S并指出在國際單位制中,力的單位是牛(N),距離的單位是米(m),則功的單位就是牛·米(N·m).為了紀念英國物理學家焦耳對物理學的貢獻,人們將功的單位命名為“焦耳”,簡稱“焦”,用J表示1J=1N·m

1J的功大致等于從地上拿起一個約50g的雞蛋,并把它舉過頭頂,在此過程中你對雞蛋做的功大約為1J。教師在說的過程中進行演示,然后讓學生親自體驗感受1J功的概念。

(三),做功了嗎?(突破重點,體現難點)課件展示四幅動畫分別為(a)女孩將一箱書搬起來(b)學生背著書包在水平道路上勻速行走(c)司機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汽車還是紋絲不動(d)足球被踢后,在草坪上滾動了一段距離

教師對其進行解說:

1,物體沒有受到力的作用,但因為慣性通過一段路程,如在光滑的,水平冰面上,一物體由于慣性做勻速直線運動。(F=0,W=0)

2,物體受到力,但沒有移動距離,即通過的距離為零。如一人用很大的力推一輛汽車,汽車沒移動。(S=0,W=0)

3,物體受到力的作用,也移動了距離,但移動的距離不是在力的方向上移動的。如圖(b)。(W=0)

然后讓同學討論四幅畫中哪些做功了,哪些沒有?為什么?發表討論后的結果。

教師總結概括,歸納根據功的概念可知,對物體做功有兩個必要條件:一是對物體要有力的作用;二是物體要在力的方向上通過一定的距離。

為加深學生對力與功之間關系的及力對物體做功概念的理解,課件展示例題:小明將質量為10kg的水桶從離井口三米的深處勻速提到井口,如圖所示。在這個過程中,小明對水桶做功了嗎?若做了,做了多少功?

讓學生自己思考,然后請同學進行分析,講解。再由教師進行詳細講解。

(四),活動實驗,測量提升物體所做的功。(突破難點)讓學生自己設計實驗:(首先由教師講解注意事項,實驗步驟,再由學生設計動手操作)

1,在斜面上拉小車的實驗,并計算在自己的實驗中拉力對小車所做的功,

2,在豎直方向上勻速提升小車,使小車上升一定高度,測量并計算拉力所做的功。(實驗過程中,教師對個別學生進行指導)將兩種測量結果記錄在自己設計的表格中,分析得到的數據,看看利用斜面是否省力,是否省功。最后分析討論由他們總結和發現規律,得出結論。老師在作進一步的講解和總結。

(五),關注生活中的物理現象。再次向學生展示引入課題是播放的動畫,引導學生思考,供輪椅上下的斜坡,在物理學中我們常稱為斜面,也是一種簡單的機械,這樣可以省力,體現了社會對殘疾人的關懷;盤旋公路也利用了同樣的道理。研究表明利用簡單機械可以省力但要費距離,或者可以省距離但要費力,即使用任何機械都不省功。

(六)小結及作業安排。這節課我們認識了功,功是力和力的方向上移動的距離的乘積。也學會了計算功。知道了使用任何機械都不省功。

作業設計:

1,一個質量為80g的皮球從高處下落了5m,重力對其做了多少功?

2,若你的教室在三樓,試估算你從一樓走到三樓要做多少功?

3,年8月11日,在北京奧運會女子舉重58kg級比賽中,中國名將陳艷青以抓舉106kg,挺舉138kg和總成績244kg的優異成績獲得金牌,刷新了她自己保持的挺舉和總成績兩項奧運會記錄。試估算出陳艷青在成功抓舉的過程中對杠鈴所做的功?

五,板書設計;

1,功:概念:在物理學中,把力與物體在力的方向上通過的距離的乘積稱為機械功,簡稱功

2,力學中的功包含的兩個必要因素:一是對物體要有力的作用;二是物體要在力的方向上通過一定的距離。

3,功的計算:W=F·S1J=1N·m

4,力對物體做功注意事項,力,距離,功各自的國際單位制單位。

5,功的原理,使用任何機械都不省功。

初二物理教案模板范文篇5

一、浮力”

二、進行新課:

1.什么是浮力?

(1)演示實驗:放入水中的木塊放手后,木塊從水里浮上來,最后浮在水面上靜止不動。

提問:在水里浮上來和浮在水面上的木塊受幾個力的作用?施力物體是什么?力的方向如何?

學生回答后小結:從水里浮上來的木塊受到豎直向下的重力,施力物體是地球。還受到豎直向上的浮力,施力物體是水。上浮過程中木塊受非平衡力的作用,浮力大于重力。木塊浮在水面靜止不動時,受到豎直向下的重力和豎直向上的浮力。木塊在平衡力的作用下保持靜止狀態。可見,從水里浮上來的物體和浮在水面上的物體都受到浮力。

(2)演示實驗:把石塊放入水中,放手后石塊在水中下沉,并且一直沉到水底。

提問:下沉的石塊受浮力作用嗎?

教師指出,為研究這個問題,同學們分組完成課本12-2的實驗。(兩人一組進行實驗)

要求:①明確實驗目的是判斷浸沒在水中和酒精中的石塊是否受到浮力,以及浮力的大小和方向。

②石塊要用細線拴牢。讀取石塊浸沒在水中彈簧秤的讀數時,石塊不要觸及杯底或杯壁。

學生實驗時,教師巡回指導。

實驗完畢,組織討論,教師總結。

①掛在彈簧秤上的石塊在空氣中靜止不動,受幾個力的作用?方向如何?施力物體是什么?這幾個力的關系是怎樣的?說出石塊在空氣中重多少牛。

小結:石塊受到豎直向下的重力和豎直向上的拉力。重力的施力物體是地球,拉力的施力物體是細線。二力的關系是彼此平衡。此時彈簧秤的示數就是石塊所受的重力。

②掛在彈簧秤上的石塊浸沒在水中的讀數是多少牛?此時,浸沒在水中的靜止石塊受到幾個力的作用?各力的方向如何?施力物體是多少?這幾個力的關系如何?兩次彈簧秤的讀數之差說明了什么?

小結:石塊此時受到三個力的作用,一個是豎直向下的重力,施力物體是地球;一個是豎直向上的拉力,施力物體細線;另一個是豎直向上的浮力,施力物體是水。石塊靜止不動說明:石塊受到的重力=石塊受到的拉力+石塊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由于石塊浸沒在水中時受到拉力的大小就是此時彈簧秤的讀數。所以石塊受到的重力=石塊在水中秤的讀數+浮力。彈簧秤兩次讀數的差就是浸沒在水中的石塊受到的浮力。浮力=石塊重-石塊在水中秤的讀數(也可叫做石塊在水中時的視重)。以上實驗,說明浸入水中的石塊也受到浮力。

教師總結講解時,邊講邊畫出石塊受力分析圖(見圖12-1)。

總結、板書:

1.什么是浮力

(1)浸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的液體向上托的力叫做浮力。

(2)一切浸在液體里的物體都受到豎直向上的浮力。

(3)浮力=物體重-物體在液體中的彈簧秤讀數。F浮=G-F&39;

2.浮力產生的原因

(1)提問:浸沒在水中的正方形木塊,放手后豎直向上浮,它為什么不向左或向右,向前或向后運動?

復習液體內部壓強的特點,啟發學生答出:立方體木塊浸沒在水中,左右兩個側面和前后兩個側面相對應的部位,距液面的深度相同,水對它們的壓強相等。因而它的左右兩側面和前后兩側面,受到的壓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木塊不向前后、左右運動。以上講解可結合圖12-2進行。

(2)提問:浸沒在水中的立方體(木塊)上下表面所受水的壓強是否相等?哪個大?為什么?立方體上下表面受到的壓力如何計算?是否相等?哪個大?為什么?

啟發學生回答,教師總結并結合畫圖講解。說明浸沒在水中的立方體,由于上表面跟液面的深度小于下表面距液面的深度,所以它們受到水的壓強不同。下表面受到水的壓強大于上表面受到水的壓強。上下表面面積相等,所以下表面受到水的豎直向上的壓力大于上表面受到水的豎直向下的壓力(見圖12-2)。上下表面的壓力差就是浮力。

板書:“2.浮力產生的原因

(1)液體對物體向上和向下的壓力差就是液體對物體的浮力

即F浮=F&39;-F。

(2)物體在氣體中也受到浮力。”

物體在氣體中也受到浮力,可啟發學生舉例答出。

3.物體的浮沉

提問:既然一切浸入液體中的物體都受到液體對它豎直向上的浮力,為什么物體有的上浮、有的下沉、有的還可停留在液體中的任何地方?

演示:提示同學觀察物體在水中運動情況。

把鐵塊浸沒在水中,放手后鐵塊下沉。

把木塊浸沒在水中,放手后木塊上浮。

把裝有少量水并用膠蓋蓋嚴的小瓶(可用裝青霉素的小藥瓶,用注射器仔細調整瓶內水量或調整裝入的細砂,直至可懸浮在水中為止)浸沒在水中,放手后小瓶可懸浮在水中。

學生討論:浸沒在水中下沉的鐵塊、上浮的木塊、懸浮的小瓶各受到幾個力的作用?大小關系如何?說明力的方向。

教師結合實驗,邊講邊畫出浸沒在水中下沉的鐵塊、上浮的木塊和懸浮的小瓶受力分析示意圖,總結出浮沉條件。

讓學生觀察實驗:浸沒在水中的木塊放手后上浮,最后浮出水面,漂在水面不動。教師指出,木塊漂在水面上時,只有一部分浸入水中,叫做漂浮。漂浮在水面上的木塊受幾個力的作用?它們的關系如何?

學生回答,教師總結物體的浮沉條件并板書:

板書:“3.物體的浮沉

(4)漂浮:F浮=G——物體的一部分浸入液體中”

教師說明:

(1)物體上浮、下沉是運動過程,此時物體受非平衡力作用。下沉的結果是沉到液體底部,上浮的結果是浮出液面,最后漂浮在液面。

(2)漂浮與懸浮的共同點都是浮力等于重力,在平衡力的作用下靜止不動。但漂浮是物體在液面的平衡狀態,物體的一部分浸入液體中。懸浮是物體浸沒在液體內部的平衡狀態,整個物體浸沒在液體中。

(3)完成課本圖12-3中的填空題。

三、布置作業

1.完成本節課文練習1~5題。

2.思考題:本節后面的“想想議議”。

初二物理教案模板范文篇6

浮力的知識在力學中對學生來說是較難的一個知識點。

浮力知識點的考查變化類型很多,但考查的內容主要就在兩個方面,一是關于浮力的計算,二是關于浮力大小的判斷。

浮力大小的判斷,主要是依據兩個知識點:阿基米德原理和物體的浮沉條件(可別說不知道浮沉條件哦)。因此對阿基米德原理和物體浮沉條件的熟練掌握,是做這種類型題的基礎。在考試中我們要盡量將兩種方法對比,才能找到正確的答案。

例題1

兩手分別拿著一個小木塊和一個大石塊,把它們都浸沒到水中,同時松開手,小木塊上浮,大石塊下沉,受到浮力大的是()

A.小木塊B.大石塊C.一樣大D.不能確定

分析

很多學生在做這題時,都會這么思考:因為木塊上浮,所以木塊受到的浮力比它自身的重力大,而石塊下沉,石塊受到的浮力比它自身的重力小,所以木塊的浮力比石塊的浮力大。在這里其實學生就不知不覺地用到了物體的浮沉條件來判斷,但是這里木塊的重力和石塊的重力我們卻是不知道的,因此這樣理解這道題就錯了。這題應該用阿基米德原理來判斷:小木塊、大石塊其實已經隱含了一個體積大小的關系,而且小木塊還在上浮,大石塊下沉,所以大石塊排開水的體積要比小木塊多,所以是大石塊受到的浮力大。

例題2

一艘輪船在海上遭遇風暴沉沒,它從開始下沉到完全沒入水中前,所受到的浮力變化情況是()

A.增大B.不變C.減小D.無法判斷

分析

這道題的判斷就需要用到阿基米德原理,輪船下沉的過程中,其排開水的體積是在增大的,所以根據F浮=ρV排g可知,受到浮力變大。很多同學在做題的過程中,都認為輪船是漂浮的,所以浮力應該不變。這里運用物體的浮沉條件來判斷浮力的大小顯然就錯了。

例題3

一艘輪船從長江駛入東海,比較輪船在長江與東海里所受的浮力,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由于輪船始終浮在水面上,所以它受到的浮力不變

B.由于海水的密度大,所以輪船在海洋里受到的浮力大

C.由于輪船排開海水的體積小,所以它在海洋里受到的浮力小

D.由于輪船排開海水的體積大,所以它在海洋里受到的浮力大

分析

同樣是輪船浮在水面上的問題,這道題很明顯是輪船始終漂浮在水面上,所以前后兩次浮力都和輪船的重力相等,答案是A。這道題就不能用阿基米德原理來判斷,而應該用物體的浮沉條件來判斷浮力的大小。

例題4

“遠征號”潛水艇從長江某基地赴東海執行任務過程中()

A.潛水艇在海水中潛行時所受的浮力大于在江水中潛行時所受的浮力

B.潛水艇在海水中潛行時所受的浮力等于在江水中潛行時所受的浮力

C.潛水艇在海水中潛行時所受的重力小于在江水中潛行時所受的重力

D.潛水艇在海水中潛行時所受的重力等于在江水中潛行時所受的重力

分析

這道題在解題時,很多的學生就用到了物體的浮沉條件,因為潛水艇在長江水面下和東海海面下都是懸浮的,所以浮力和重力相等,而潛水艇的重力是不會變的,所以浮力也應該相等。浮力和重力相等,這個判斷是不錯的,但得出浮力相等的結論卻是錯誤的。因為潛水艇的原理和輪船是不同的,潛水艇是靠改變自身的重力來實現上浮和下沉的,也就是說潛水艇的重力是不斷發生變化的。所以這道題應該用阿基米德原理來判定:潛水艇在兩種液體中都處于懸浮狀態,所以排開液體的體積是相等的,而海水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所以在海面下時受到的浮力更大。

例題5

把質量相等的實心木球和實心鋁球浸沒于某種液體中,放手后,木球懸浮而鋁球下沉,靜止后它們所受浮力的大小關系是()

A.F木=F鋁B.F木F鋁D.無法確定

分析

木球和鋁球的質量是相等的,所以首先應想到的是利用物體的浮沉條件。木球是懸浮的,所以F木=G木,而鋁球是下沉的,所以F鋁F鋁。

通過對這些關于浮力大小判斷題目的分析,不難發現只要同學們熟練掌握了阿基米德原理和物體的浮沉條件,做這種題并不像我們想象中那么難,那么容易出錯

初二物理學習心得

死記硬背

要得!基本概念要清楚,基本規律要熟悉,基本方法要熟練。課文必須熟悉,知識點必須記得清楚。至少達到課本中的插圖在頭腦中有清晰的印象,不必要記得在多少多少面,但至少知道在左頁還是右頁,它是講關于什么知識點的,演示的是什么現象,得到的是什么結束,并能進行相關擴展領會。

獨立做作業

要獨立地(指不依賴他人),保質保量地做一些題。題目要有一定的數量,不能太少,更要有一定的質量,就是說要有一定的難度。任何人學習數理化不經過這一關是學不好的。獨立解題,可能有時慢一些,有時要走彎路,有時甚至解不出來,但這些都是正常的,是任何一個初學者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把不會的題目搞會,并進行知識擴展識記,會收獲頗豐。

要過程作圖

要對物理過程一清二楚,不管是理論過程,還是實踐過程,物理過程弄不清必然存在解題的隱患。題目不論難易都要盡量畫圖,有的畫草圖就可以了,有的要畫精確圖,要動用圓規、三角板、量角器等,以顯示幾何關系。畫圖能夠變抽象思維為形象思維,更精確地掌握物理過程。有了圖就能作狀態分析和動態分析,狀態分析是固定的、死的、間斷的,而動態分析是活的、連續的。

本次整理就到這里啦,祝大家在考試中能金榜題名!

初二物理教案模板范文篇7

《二力平衡》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依據生活經驗認識平衡力和平衡狀態,會判斷物體受到的力是否為平衡力。

2、經歷二力平衡的實驗探究過程,能歸納總結出結論。

3、會應用二力平衡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二力平衡的條件

三、教學過程:

(一)復習提問:牛頓第一定律的內容是什么?

(二)新課引入:是不是只用不受力的物體才能保持靜止或做勻速運動?舉例說明。

(三)進行新課:

1、平衡力和平衡狀態

實例分析:不同狀態下物體的受力情況(對媒體展示),指出這時作用該物體上的幾個力如果能保持物體運動狀態不變,我們就說幾個力互相平衡。物體受力平衡時最簡單的情況是受兩個力作用,只有兩個力作用時,就叫二力平衡。引導學生認識平衡狀態。

引出:物體受力作用時滿足什么條件才能保持平衡?

2.二力平衡條件

實驗探究:二力平衡的條件。

設計好實驗方案,組織學生分組進行實驗。引導學生觀察并思考下列問題,分析得出結論。

小車是否靜止?小車靜止時受到的兩個拉力的大小有什么關系?方向有什么關系?在細線的兩端懸掛質量不相同的&39;鉤碼,小車還能靜止嗎?

把小車扭轉一下,使兩個力的作用線不在同一直線上,小車還能靜止嗎?重新平衡后,兩個力的方向有什么特點?

結論:作用在同一物體上的兩個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條直線上,這兩個力就彼此平衡。

3.二力平衡條件的應用

(1)由平衡力中的一個力確定另一個力;

(2)由物體的運動情況確定物體的受力情況,進而判斷各力間的關系;

(3)由物體的受力情況確定物體的運動情況。

四、小結:本節課我們學到了什么?

五、鞏固練習:

1、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書所受力中,屬于平衡力的是

A.書對桌面的壓力與書所受的重力;

B.書對桌面的壓力與桌面對書的支持力;

C.書所受的重力與桌面對書的支持力;

D.書對桌面的壓力加上書的重力與桌面對書的支持力.

2、起重機的鋼絲繩吊著重物,比較在重物靜止時,重物勻速上升時,重物勻速下降時鋼絲繩對重物的拉力大小,則()

A.重物勻速上升時,拉力最大

B.重物靜止時,拉力最大

C.重物勻速下降時,拉力最大

D.上述三種情況,拉力一樣大

六、布置作業:“動手動腦學物理”第1、2、3、4題。

初二物理教案模板范文篇8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會用刻度尺測量長度.

2,能正確記錄實驗數據.

能力目標:

1,觀察和實驗能力:初步了解物理實驗的基本過程;學會使用刻度尺測量物體的長度.

2,應用能力:解決實驗操作中所遇到的問題;思考實際現象中的問題.

情感目標:

1,教育學生愛護儀器設備,培養愛護公共財務的品德.

2,良好的實驗習慣.

3,記錄數據要如實,培養實事求是的精神.

教材分析

學生要先觀察所使用的刻度尺,清楚其零刻度線的位置、量程、最小刻度.應當讓學生養成好的測量習慣,使用測量儀器前應當觀察清楚.教材對減小誤差沒有做過多的要求,沒有要求學生在實驗中多次測量取平均值.所以在測量課本和作業本的長和寬時,只注意要在記錄結果時,估計一位,并注明單位.

測量細銅絲時,要強調緊密纏繞,測量的長度值除以圈數,就是細銅絲的直徑.測量硬幣的直徑時,要求學生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測量.

主要使學生在動手中學到知識,并強調實驗的過程和思考的過程.

教法建議

本節為學生第一次動手實驗的課程,應當遵守實驗室的規則,做實驗一般應注意的問題,養成嚴肅認真的實驗態度,記錄結果時,應當尊重實際,不能隨便改動數據,對于結果要有一定的分析能力.

教學設計示例

第二節實驗:用刻度尺測長度

【課題】實驗:用刻度尺測長度

【重點難點分析】會用刻度尺測量長度,正確讀數,用特殊方法測量長度.

【教學過程設計】

1,引入新課

介紹實驗室的規則,說明物理實驗應當注重實事求是的精神.有科學的實驗態度.

2,按照實驗步驟進行實驗

觀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線是否磨損;其量程是多少;最小刻度(分度值)是多少.結合上一節的內容,讓學生能敘述刻度尺的正確使用的方法和讀數的規則.

測量課本和作業本的長和寬,把數據記錄在表格中,注意注明單位,在讀數時,應當在準確值后面估計一位數值.

學生測量細銅絲的直徑時,應當注意把鐵絲緊密纏繞在鉛筆上,測量出總的長度,除以圈數,得到細銅絲的直徑.記錄數據后,應當提出問題讓學生思考:如何測量一篇紙張的厚度,然后總結這是用累積法測量,今后這種方法還會用到,在實際的生產和生活中,這種方法經常用到.

學生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測量硬幣的直徑,應當讓學生思考,看看是否能夠想出方法.之后,用板圖幫助說明,并在記錄完成后,啟發學生進一步思考如何測量錐體的高度,如何測量不規則物體的長度等等,有條件的學校可以用動畫來展示,也可以用圖片幫助學生想象,使學生能夠舉一反三.

教學設計示例

第二節實驗:用刻度尺測長度

【課題】實驗:用刻度尺測長度

【重點難點分析】會用刻度尺測量長度,正確讀數,用特殊方法測量長度.

【教學過程設計】

1,引入新課

介紹實驗室的規則,說明物理實驗應當注重實事求是的精神.有科學的實驗態度.

2,按照實驗步驟進行實驗

觀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線是否磨損;其量程是多少;最小刻度(分度值)是多少.結合上一節的內容,讓學生能敘述刻度尺的正確使用的方法和讀數的規則.

測量課本和作業本的長和寬,把數據記錄在表格中,注意注明單位,在讀數時,應當在準確值后面估計一位數值.

學生測量細銅絲的直徑時,應當注意把鐵絲緊密纏繞在鉛筆上,測量出總的長度,除以圈數,得到細銅絲的直徑.記錄數據后,應當提出問題讓學生思考:如何測量一篇紙張的厚度,然后總結這是用累積法測量,今后這種方法還會用到,在實際的生產和生活中,這種方法經常用到.

學生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測量硬幣的直徑,應當讓學生思考,看看是否能夠想出方法.之后,用板圖幫助說明,并在記錄完成后,啟發學生進一步思考如何測量錐體的高度,如何測量不規則物體的長度等等,有條件的學校可以用動畫來展示,也可以用圖片幫助學生想象,使學生能夠舉一反三.

有時間還可以引導學生思考:如何測量地圖上的一段鐵路的長度等,介紹替帶法等.

3,實驗表格設計(單位:cm)

作業本長

作業本寬

課本長

課本寬

線圈長度

線圈圈數

細銅絲的直徑

【板書設計】

探究活動

【課題】觀察各種測量長度的工具

【組織形式】學生小組

【輔導】

1、關于測量工具的歷史

2、各種類型的測量工具

3、測量工具的特點

4、來源提供:圖書館、網絡等

【評價】

1、自我評價

2、根據來源的豐富性和資料的豐富性評判

3、自我學習的過程評價

初二物理教案模板范文篇9

課時:1課時

教學要求:

1.理解大氣壓強的存在和大氣壓強產生的原因.能說出幾個證明大氣有壓強的事例.

2.會用大氣壓強解釋簡單的現象.

3.知道托里拆利實驗說明什么.知道大氣壓強的大小.

教具:橡皮碗一對,茶杯,硬紙片,大、小試管,水.

教學過程:

一、引入課題

現在我們學習大氣壓強的知識.先請同學們看兩個實驗.

演示課本圖11—2、11—3實驗.演示前說明做法.

讓學生討論:什么原因使兩個皮碗緊貼在一起拉不開呢?

什么原因使硬紙片不掉下來呢?

二、大氣壓強

分析上面實驗中現象的原因.皮碗周圍只有空氣,沒有別的物體,把皮碗緊壓在一起的力,只能是空氣產生的.

向上托住硬紙片不掉下來的力,也只能是空氣產生的.

上面的實驗證明,大氣對浸在它里面的物體有壓強.

人們很早就對大氣壓強進行研究了.讓學生閱讀課本中的馬德堡半球的故事.并討論原因.

講述大氣壓強產生的原因.

板書:一、大氣的壓強

1.大氣對浸在它里面的物體有壓強.大氣向各個方向都有壓強.

三、大氣壓強有多大

1.馬德堡半球實驗表明大氣壓強很大.

2.伽利略的學生托里拆利測出了大氣壓的值.

演示托里拆利實驗,邊做邊講.

讓學生注意觀察玻璃管倒立在水銀槽里后,水銀柱的變化:先下降,到一定高度后停止下降,這時水銀柱高約760mm.

讓學生思考并試著回答:

(1)水銀柱上方是真空還是空氣?

(2)是什么力量支持著水銀柱不落下來?

教師解釋水銀柱不落下來的原因.這個實驗表明水銀柱的壓強等于大氣壓強.

3.大氣壓強的值

引導學生回憶前章學過的計算液體壓強的方法,討論如何計算出760mm高水銀柱產生的壓強.

p=ρgh=13.6kg/m3×9.8N/kg×0.76m=1.01×105Pa.

用比喻使學生體會大氣壓強的大小:人的手掌面積約為50cm2,作用在手掌上的大氣壓力約等于500N,相當于一個質量50kg的同學站在手上.可見壓力是很大的.

板書:2.大氣壓強等于760mm高水銀柱產生的壓強,約為105Pa.

討論:大氣壓強能支持760mm高水銀柱,如果把玻璃管內的水銀換成水,大氣壓強能支持多高的水柱?

水銀密度是水的13.6倍,所以水柱的高度應為水銀柱高的13.6倍,13.6×760mm≈10m.

即大氣壓強約等于10m高(三層樓高)的水柱產生的壓強.

介紹大氣壓發現的歷史:抽水機為什么只能把水抽到10m.

討論:大氣壓為什么沒有把我們壓癟?

四、討論“想想議議”.先猜后演示.再討論原因,教師歸納、解釋.

五、布置作業

1.課本中本節練習題1、2.

2.課本中本章后的習題3.

3.閱讀章后的“大氣壓發現的歷史”.

初二物理教案模板范文篇10

教學準備

教學目標

1.1知識與技能:

1.認識光的折射現象。

2.掌握光從空氣射入水或其他介質時、光從水或其他介質射入空氣時的偏折規律。

3.會用折射原理解釋光的折射現象。

1.2過程與方法

4.通過對“光的折射規律”的探究,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5.經歷小魔術和小游戲,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

6.通過對光折射的分析,解釋生活中光學現象。

1.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7、在探究“光折射規律探究”的實驗中,讓學生領略物理現象的美妙與和諧,獲得“發現”成功的喜悅,培養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教學重難點

2.1教學重點光的折射規律

2.2教學難點用光的折射規律解釋生活中的現象

教學工具

多媒體、刻度尺、水、激光筆

教學過程

6.1引入新課

【師問】空碗出財寶(放在杯底剛好看不見的硬幣,加上水后又會看得見。)

【活動】叉魚比賽。

【師說】同學們對以上的現象一定很好奇,那么我們一起通過這節課“光的折射”的學習,就可以揭開它們的神秘面紗了。

【目的】實驗現象很奇妙,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6.2新知介紹

1、探究光的折射規律

1)

【活動一】在不透明的杯子里放一枚硬幣,把杯子端到可以看到硬幣的高度后慢慢上抬,直到剛好看不到杯內硬幣時,向杯內倒水,你能再次看到硬幣嗎?

【生答】能。

【活動二】將鉛筆插入水中,你會發現鉛筆發生了什么變化?

【生答】鉛筆斷了。

2、實驗設計

1)指導---觀察光的折射現象實驗

【師問】觀察光從空氣射入水中的傳播路徑,并把你看到的現象畫出來。

【師補充】

(要求畫圖記錄下觀察到的光進入水中的傳播途徑)學生可以看到光的偏折現象,告訴學生,這就是光的折射現象,若換成其他介質光也會發生偏折嗎?

【實驗過程】

將量角板平放在桌子上,玻璃磚的一條邊和量角器的底邊重合,讓光線從量角器的頂點入射,然后分別讀出入射角大小和折射角大小。改變入射角,重復操作試驗多次,記錄數據以便總結規律。

【實驗記錄】

【師問】采用類比法,結合光的反射規律來探究光的折射規律需研究哪些方面?

【生答】可以類比光的反射規律,從而注意光的折射需從哪些方面進行研究。

【目的】引出光的折射概念,加深學生對概念的理解。

3、光的折射

1)【師講解】光的折射定義:光從一種介質斜射入另一種介質時,傳播方向一般會發生變化,這種現象叫做光的折射。

【注意】折射現象的產生是光從一種透明物質斜射入另一種透明的物質時,在交界面處發生的。(同時也會發生反射)。

2)

圖1

【動手做一做】能在圖1中標出入射光線、折射光線、入射角、折射角.

3)【師講解】光折射現象

光的介質:能夠傳播光的物質,如空氣、水、玻璃、真空等

入射角:入射光線與法線的夾角

折射角:折射光線與法線的夾角

現象:光從空氣斜射入水中時,折射光線向法線方向偏折(即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4)【師歸納】光的折射規律

折射光線、入射光線分居法線兩側;

折射光線、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平面內;

光線從空氣斜射入其他介質中,折射光線向法線方向偏折,折射角<入射角。

5)

【師問】除此之外你還探究到哪些發生折射時光的特點?

【生答】

當入射角增大時,折射角也增大;當入射角減小時,折射角也減小;

當光線從空氣垂直射入水中時,光的傳播方向不變。

6)【師歸納】光的折射與反射的異同點。

相同點:①當光傳播到兩種介質的交界面時,一般要同時當生反射和折射。

②反射光線和折射光線都與對應的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平面上。

③反射光線、折射光線都和對應的入射光線分居法兩側,即反射光線與折射光線位于法線的同側。

④反射角和折射角都隨對應的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隨它的減小而減小。

⑤光在反射和折射時光路都是可逆的。

不同點:反射光線與對慶的入射光線在同種介質中,折射光線與對應的入射光線在不同介質中。

4、生活中的折射現象

1)【師講解】

彎曲的筷子:筷子反射的光線在水面處發生折射后進入眼睛

怎么樣才能叉到魚:水中魚的實際位置比看上去的要深.

大氣層的折射現象:太陽光經過大氣層到達地球,光線發生了彎折。

2)【師問】你還在哪些地方見過或知道光的折射現象?

【生答】

岸上的人看清澈的池水,覺得池底變淺了。

潛水員在水中看岸上的樹會覺得樹是變高了。

【師歸納】池底變淺,樹變高都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

初二物理教案模板范文篇11

平面鏡成像

教學目標:知識和技能:1、了解光平面鏡成像的特點。

2、了解平面鏡成虛像,了解虛像是怎樣形成的。

3、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鏡成像的現象。

4、初步了解圖面鏡和凹面鏡及其應用。

重、難點:1、利用試驗、現象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

2、平面鏡成像原理。

教學器材:蠟燭、平面鏡、紙、玻璃、球面鏡

教學課時:2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前提測評:

1、光是沿傳播的。2、什么是鏡面反射?什么是漫反射?

3、作圖

二、導學達標:

引入課題:①試驗:平面鏡可以成像,為什么?

②學生探討:平面鏡成的像有什么特點?

③討論:把鏡后面的水銀去掉,還能成像嗎?

進行新課:

1、學生試驗: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

器材:蠟燭、紙、玻璃、尺

步驟:①試驗裝置如何?步驟如何?

②要策什么數據?要注意什么問題?

③能得出什么結論?

2、平面鏡成像的特點:(1)、像和物體到鏡面的距離相等。

(2)、像與物體的大小相等。、

(3)、像與物的連線與鏡面垂直‘

現象:水面成像……(可詳細講解)

3、平面鏡成像原理:光的反射

(1)、平面鏡成的是虛像

(2)、討論:水銀面起什么作用?窗戶上的玻璃能否成像?如何成像?

4、球面鏡:

(1)、凸面鏡:可以使光線發散,可以開闊視野,常用作觀后鏡。成什么像?

(2)、凹面鏡:可以使光線會聚,常用作太陽灶、汽車頭燈……成什么像?

學生討論:球面鏡的應用

三、達標練習:完成物理時習在線中的本節內容。

小結:根據板書,總結本節內容,明確重、難點。

課后活動:

完成物理時習在線本節內容。

完成課本后習題。

寫出平面鏡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200字以上)

教學后記:

要補充必要的知識點:如距離、虛實、原理等。

初二物理教案模板范文篇12

課題:聲音的發生與傳播

課時:1課時

教學目的:1.知道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發生的,聲音的發生與傳播。

2.知道聲音傳播需要介質,聲音在不同介質中傳播的速度不同,熟記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

3.知道回聲現象和回聲測距離原理。

教學難點:回聲測距離的計算

教學重點:聲音的發生和傳播過程,聲速

教學方法:實驗演示、引導學生探索

教學用具:音叉一對、乒乓球、鐵架臺、透明塑料杯

教學過程:

一、引入

請一位學生朗讀課本p31帶?的文字,提問:同學門是不是都聽見了?他朗讀的聲音是怎么發出來的?他的聲音是怎樣鉆進每個人的耳朵的?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研究聲音的發生和傳播過程,學習聲現象的基本知識。

二、聲音的發生

我們每個人從出生起就聽到各種各樣的聲音,這些千千萬萬的聲音到底是怎樣發生的呢?

通過實驗和研究我們發現:一切發生的物體都在振動(解釋何為振動)

舉例:講話發聲是聲帶在振動、吹口哨、打雷是空氣在振動、打鼓時看到鼓皮在振動………

演示實驗驗證:音叉發聲,彈開乒乓球。

音叉發聲,濺起水花。

得到結論:一切發聲的物體都在振動。

提問:反過來,是不是一切振動的物體都在發聲呢?

學生討論,老師歸納總結:一切振動的物體都會發聲,只不過有些振動發出的聲音我們人耳聽不到。(聽不到的不一定是不存在的)

提問:振動就會發聲,發聲就一定有振動,那如果振動停止,聲音會怎樣呢?

手握音叉演示實驗說明:振動停止,發生也停止。

三、聲音的傳播

舉例:老師講課,每個同學都聽得見,聲音是怎樣傳到你們的耳朵的呢?

聲音能通過空氣傳播,物理教案《聲音的發生與傳播》。

演示實驗證實:音叉共鳴,另一音叉彈起乒乓球。

提問:除了空氣可以傳聲外,還有哪些物質可以傳聲?

學生討論、舉例,老師歸納:其他氣體、液體、還有固體都可以傳聲。

舉例說明:釣魚、潛水員喊話,鐵道游擊隊聽軌等等

學生實驗:將耳朵貼在桌面上,能聽到各種各樣的聲音。

我們把所有可以傳播聲音的物質(媒介)叫介質

氣體、液體、固體都是介質。

提問:如果沒有氣體,也沒有液體和固體,沒有介質,還能不能傳播聲音?

沒有介質不能傳聲,即真空不能傳聲。

請學生查看課本P33聲速表

得出結論:一般而言,聲音在固體中比在液體中傳播快,在液體中比在氣體中傳播快

(由分子密集程度決定)

找出15C時,空氣中聲速為:340m/s要求學生識記。

一般空氣中,如無另外說明,都認為聲速是340m/s。

練習題:鐵道游擊隊隊員臥軌聽火車,如離火車距離為s,問能聽到幾個聲音,聲音

之間間隔是多久?

四、回聲

回聲:聲音在傳播中遇到障礙物反射回來的現象。

老師講課,為什么沒有聽到回聲?

回聲存在并被聽到,只是人耳不能區分---和原聲時間間隔太短。

人耳區分原聲和回聲最小時間間隔為:0.1秒

組織學生計算聽到回聲的最短距離:

s=vt=340mL=s/2=17m

五、回聲的利用

1、測距離:L=vt/22、測深度:h=vt/2

六、思考題:一小車以40m/s速度向山腳行駛,在某地按了下喇叭,1s后聽到回聲,問小車按喇叭時離山腳多遠?

七、小結:作業:P43頁3題,4題.

七、板書設計:

第四章聲現象第一節聲音的發生和傳播

一.音的發生

1.一切發聲的物體都在振動。

2.振動停止,發聲也停止。

二.聲音傳播

1.聲音靠介質(任何氣體、液體和固體)傳播。

2.聲速(15℃)340m/s

3.聲速由大到小排列:固體、液體、氣體。

三.回聲

1.回聲是聲音在傳播中遇到障礙物反射回來的現象。(聽到回聲條件:0.1s以上,17米)

2.利用回聲測距離:s=1/2s總=1/2vt。

初二物理教案模板范文篇13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知道功率的概念及其物理意義

2、知道功率的公式、單位,

3、會計算簡單的功率問題。并對人和一些事物的功率數值有具體的概念,

過程與方法

1、從身邊生產和生活實際中,認識做功不但有多少之分,而且有快慢之別

2、通過類比把速度的知識遷移到比較做功快慢上來。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實驗探究,培養發散思維能力、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體會研究物理問題的方法。

二、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知道功率的概念、理解功率的物理意義和計算公式

教學難點:用功率公式解決實際問題、設計實驗估測人的功率

三、教具

體重計、秒表、刻度尺

四、學習過程

(一)、導入課題:

師:小明的教室在五樓,通常他上樓需1.5分鐘,有一次,他跑步只用了40秒,這兩種情況也何異同?

生:他做的功______,所用的時間,他做功快慢_______(選填是否相同)。

師:這說明了做功不但有多少的問題,還有快慢的問題,那么如何比較做功的快慢呢?想一想能否與比較物體運動的快慢方法作類比,

生:比較物體運動快慢一般有兩種方法:一種是相同路程比_______,一般賽跑都是用這種方法(裁判員的方法);還可用另一種方法,是相同時間比______(觀眾的方法),物理學上常采用后一種方法。

師:同樣比較做功的快慢也可依此采用兩種方法。

生:做功相同的情況下比,或者相同時間的情況下比。

師:物理學中,則采用后一種方法來表示做功的快慢,并引入了一個新的物理量-----功率。

(二)、新課學習:

一)、功率:

師:請同學們參照書本P65認識功率,

生:完成下列填空

1、定義:_叫功率。

2、計算公式:W=,t=

3_(符號表示___),人們它叫做___,簡稱__,符號表示___。在工程技術中常用單位是____、_____。它們之間的進率是。

練一練:(1)單位換算:5W=___J/s。3Kw=___w,0.5MW=____W。

師:討論:

1、功率大的物體一定做功多。

2、功率大的物體一定花的時間少。

3、做功的多的物體一定功率大。

4、功率大物體一定做功快。

5、做功多的物體一定做功快。

生:功率是表示________________物理量,功率大表示物體做功,功率小表示物體做功。功率不是表示做功的多少。所以功與功率是完全不同的兩個物理量。

生:練習

1、如前面題目,若小明的體重為500N,每層樓高為3m,則他兩次上樓所做的功分別是________和________,兩次做功的功率分別是_______和________。

2、兩臺起重機的功率之比是1:3,如果它們完成的功相同,則它們完成這些功所用的時間之比是;在相同時間里完成的功之比為_________。

師:閱讀課本P66第二自然段,了解一些物體的功率。

二)、估測上樓的功率:

師:上學時我們都要從底樓登上三樓,在此過程中誰的功率最大呢?下面就來研究。

生:思考

1、猜一猜:我們班上哪個同學上樓的功率大?你做出猜想時考慮了哪些因素?

2想一想:如何比較同學上樓的功率?可以有哪些不同的方案?

如果要求估測出功率的大小,需要測量哪些數據?應用什么測量工具?并設計出表格

師:實驗操作如下,請一個同學從一樓登到三樓,測出這個同學的質量m,量出樓的高度(一樓到三樓)h,記下這個同學兩次登樓所用的時間t,并把有關數據填在下表中。

算一算:根據P算出登樓時的功率。

生:思考,如何估測跳臺階或引體向上時人的功率嗎?應如何測量呢?

(三)、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學到了什么?你還有哪些疑難問題?有什么體會?(請你寫下來)

(四)、作業:

1、完成課本P661、2、3、4.

2、功率的另一種形式表示。我們可通過以下例子來分析:一輛汽車做勻速直線運動。

sW牽引力F、速率v和功率P之間有什么關系?用公式P=、W=Fs、v=推導出來,

P=_____(注:把功率公式中W和t替換掉,最終用F和V來表示功率)。從此公式來看,在功率保持一定,加大物體的速度必定會使動力(拉力)減少。在分析一些有關運動的物體(包括機器)的功率時,應用此變形式比較簡捷。

初二物理教案模板范文篇14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使學生借助已有知識:理解滑輪的原理,知道滑輪的作用。

過程與方法:

由問題的提出、猜測、經過實驗探究,使學生親身經歷物理問題的研究過程。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體驗科學探究的樂趣,學習科學的探究方法,從而領悟科學的思想和精神,培養抽象思維和論證問題的能力。通過對實驗數據的收集,培養嚴肅認真的操作態度及科學分析實驗數據的能力。

教學重點:定滑輪、動滑輪的作用。

教學器材:定滑輪、繩子、鉤碼、彈簧測力計

分組實驗器具:動滑輪、繩子、鉤碼、彈簧測力計、鐵架臺、刻度板

教學方法:采用實驗探究、討論歸納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提問

1.杠桿有哪三種?各有什么特點?舉例說明。

2.剪鐵用的剪刀和鑷子是省力杠桿還是費力杠桿?

教師出示實物并進行演示,并畫出這兩個杠桿的示意圖。要求學生正確畫出它們的力臂,講清道理,說明結論。

剪鐵用剪刀和鑷子兩杠桿示意圖如圖所示。

二、新課引入

教師先舉一個滑輪的實例,再要求學生舉滑輪的例子,根據使用時滑輪的不同情況進行分類(即按定滑輪和動滑輪分類)。

提問它們的特點是什么,由此給出定義:滑輪是一個周邊有槽、并可以繞軸轉動的輪子。

教師給出滑輪的分類。

滑輪有兩種:定滑輪和動滑輪。使用時滑輪的位置固定不變的叫做定滑輪,使用時滑輪的位置跟被拉動的物體一起運動的叫做動滑輪。

再舉些滑輪實例,可連接錄像。

1、定滑輪

觀察定滑輪。定滑輪工作時,它的軸固定不動。

舉例:如旗桿頂部的裝置為定滑輪。

(2)提問:使用定滑輪有什么特點?演示實驗:

①稱量鉤碼的重力;

②演示如圖所示的實驗,勻速拉動彈簧測力計,物體上升,拉力的方向改變,但彈簧測力計的示數不變,特點是G=F。使用定滑輪吊起物體時,可以改變力的作用方向,達到操作方便的目的。

提問:使用定滑輪不能省力,那么能否省距離?能否省功?

按照下圖進行演示。使學生清楚地看到:“動力作用點移動的距離s與物體上升高度h相等,使用定滑輪不能省力,也不能省距離。”由此得出使用定滑輪不能省功。

2、動滑輪

(1)教師邊講邊演示動滑輪提升重物。

要求學生討論分析,此時提起重物使用的滑輪與剛才演示實驗使用的定滑輪有何不同點?

教師在學生討論后小結:動滑輪工作時,軸和重物一起移動。另外用力方向也不同,用定滑輪時拉力方向是向下的,使用動滑輪提升重物時拉力的方向是向上的。

(2)提問:使用動滑輪有什么好處?動滑輪中繩的拉力和做功情況怎樣?(3)組織學生實驗,按課本實驗探究,參照下圖進行實驗。

由于研究定滑輪時教師已演示過實驗,學生可以自己設計出實驗步驟。

說明:重物用2個鉤碼表示,有利于分析數據。用彈簧秤測出鉤碼重。讀取彈簧秤的示數時,跨過動滑輪的兩條繩要豎直、平行。

學生實驗,教師巡回指導。學生實驗完畢后,教師請幾組學生分別將自己的一組數據填到教材中的表格中,分析學生數據。

(4)總結:

使用動滑輪提升鉤碼,彈簧秤的示數約是鉤碼重的二分之一。

兩根繩子吊著重物和滑輪,這兩根繩子的力之和約等于鉤碼的重力,符合平衡力的原理。

動力作用點移動的距離s是物體上升高度H的2倍。

使用動滑輪不能省功。

說明:在提升鉤碼的過程中也把動滑輪提升起來了,當鉤碼重遠大于動滑輪重時,動滑輪才可忽略不計,從而得出使用動滑輪可以省一半力的結論。

三、課堂小結:認識定滑輪、動滑輪。

四、實踐活動建議:“發展空間”中的“我的設計”。

初二物理教案模板范文篇15

教學目的:

1、知識;通過實驗測定,使學生理解質量守恒定律的原因。

2、能力:初步培養學生應用實驗方法來定量研究問題和分析問題的能力。

3、思想教育:培養學生由感性到理性,由個別到一般的認識方法。

重點難點:

對質量守恒定律涵義的理解和運用。

教學方法:

實驗探討法。

教學用具:

儀器:托盤天平、燒杯、試管、錐形瓶、玻璃棒、酒精燈等。

藥品:白磷、NaOH溶液、NaCl溶液、CuSO4溶液、AgNO3溶液、Na2SO4溶液、BaCl2溶液、FeCl3、溶液等。

教學過程

問題引入:化學反應前、后物質的種類發生了變化,那么,化學反應前、后物質的總質量是否發生變化?是增加?是減少?還是不變呢?下面讓我們通過實驗來研究一下

學生首先思考、讓學生產生學習興趣。

教師演示實驗:

(1)白磷燃燒前、后質量的測定。

(2)硫酸銅溶液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前、后質量的測定

稱量記錄:

反應前的總質量(錐形瓶+空氣+白磷)是?克。反應后的總質量是?克。

實驗小結:反應前物質的總質量與反應后物質的總質量的關系是相等的關系。

通過實驗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記錄實驗的方法

問題討論:化學反應前、后物質的質量總和相等的結論是否具有普遍的意義?

學生思考后,師生共同歸納實驗事實,總結實驗規律。即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于反應后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這就是我們這節課要學習的知識,質量守恒定律。

58267 午夜激情视频网| 97超视频免费观看| 91久久国产自产拍夜夜嗨| www.蜜桃av.com| 91网站在线看| 亚洲欧美激情一区| 国产成人在线影院 | 成人黄色大片在线免费观看| 久热精品在线|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免费| 国产精品视频看看| 亚洲精品自在久久| 久久久视频6r| 精品国产91洋老外米糕| 激情五月少妇a| 亚洲丝袜一区在线| 久久精品视频网| 国产精品区二区三区日本|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 成人h在线播放| 国产又大又黄的视频| 97热精品视频官网| 成人av网址在线观看| 人人干视频在线| 国内外成人在线| 精品综合久久久| 亚洲色图制服丝袜| 男人和女人啪啪网站| 日韩欧美www| 高清免费成人av| 又黄又色的网站| 国产四区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美女| 欧美三级资源在线| 成人av在线网| 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琪琪一区二区三区| 一起草最新网址|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金桔影视 | 琪琪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涩| 欧美一卡二卡在线| 亚洲天堂视频网站| 国产精品91av| av网站手机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国产精品污|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婷婷| 在线日韩精品视频| 日韩av在线资源| 欧美性欧美巨大黑白大战| 日韩一区二区免费电影| 国产一区二区视频在线| 黄色污在线观看| 亚洲xxxx做受欧美| 日本福利一区二区| 久久久久在线视频| 天天综合狠狠精品| 精品丝袜一区二区三区| 美女高潮久久久| 性猛交╳xxx乱大交| 日韩亚洲一区在线播放| 亚洲v国产v| 色婷婷**av毛片一区| 美美哒免费高清在线观看视频一区二区 | 日本视频一区二区不卡| 欧美日韩亚洲视频| 黄频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aaa视频| 狠狠久久综合婷婷不卡| 亚洲 日韩 国产第一| 欧美激情2020午夜免费观看|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免费精品|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字免| 美女福利视频一区| 日韩av电影中文字幕| 亚洲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色大人视频| 日韩在线不卡一区| 在线免费看污网站| 亚洲网中文字幕| 成人黄色一级大片| 亚洲午夜久久久久久久久红桃| 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 | 欧美日韩在线视频播放| 国产精品自产拍| 天堂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五月婷婷免费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777人妖 | 一区二区的视频| 日日骚欧美日韩| 香蕉久久国产av一区二区| 国产xxxx孕妇| 成人免费看片98| 免费一级黄色大片| 中文字幕+乱码+中文| 成人午夜福利视频| 久久久国产精品午夜一区ai换脸| 97国产精品久久久| 国产精品嫩草影院精东| 免费的成人av| 国产一二三精品| 中文字幕中文乱码欧美一区二区| 欧美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大尺度激情区在线播放| av激情久久| 欧美一级在线看| 波多野结衣家庭教师在线观看| 精品人妻aV中文字幕乱码色欲| 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亚洲mv在线观看| 操日韩av在线电影| 日韩欧美在线一区二区| 欧美熟妇精品一区二区| 最近中文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精品国产人成亚洲区| 高清av免费一区中文字幕| 999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手机在线视频| √…a在线天堂一区| 午夜美女久久久久爽久久| 99久久久国产精品|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久| 91视频国产精品| 爽爽爽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强伦一区二区| 色噜噜狠狠一区二区三区果冻| 国产精品大陆在线观看| 黄大色黄女片18第一次| 国产又粗又猛又黄| 一个色综合网站|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 国模吧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不卡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私人影院| 欧美人交a欧美精品| 免费日韩视频在线观看| 精品久久人妻av中文字幕| 国产成人免费视频网站|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久久婷婷| 999国内精品视频在线| 中国特级黄色大片|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 菠萝蜜影院一区二区免费| 人人妻人人添人人爽欧美一区| 久久人妻免费视频| 亚洲情趣在线观看| 亚洲深夜福利视频| 精品1区2区| 久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不卡|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免费播放| 亚洲r级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av免费在线观看|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品在线视频 | 91精品福利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美女在线精品免费观看| 日本网站在线播放| 欧美老年两性高潮| 无码熟妇人妻av| 午夜影院在线视频| 精品国产依人香蕉在线精品| 麻豆av免费看| 亚洲免费视频中文字幕| 国产免费一区二区| 中文字字幕在线中文乱码| 精品国产三级a在线观看| 男人操女人免费| 成人少妇影院yyyy| 99视频精品全部免费在线| 欧美影院午夜播放| 免费av一区二区三区| 天天看天天摸天天操| 亚洲国产另类久久精品| 亚洲午夜无码av毛片久久| 国产精品91xxx| 欧美精品久久| 高h调教冰块play男男双性文| 亚洲欧洲激情在线| 欧美一级免费播放| 成人看片黄a免费看在线| 青娱乐一区二区| 国产999精品久久久久久绿帽| 国产乱淫av片杨贵妃| 国产精品一级黄| 在线视频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亚洲视频| 国产精品激情av电影在线观看 | 久草网站在线观看| 姝姝窝人体www聚色窝| 少妇又色又爽又黄的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悠悠久久琪琪| 亚洲码无人客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 | 26uuu成人| 久久免费的精品国产v∧| 中文字幕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a级精品国产片在线观看| 日韩精品电影网站| 国产凹凸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欧美精品一区三区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午夜麻豆| 一区二区国产日产| 亚洲精品美腿丝袜| 三上悠亚 电影| 亚洲精品一区二三区不卡| 久草手机在线观看| 人体精品一二三区|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久成人app| 国产aⅴ夜夜欢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伊人成人网| 91久久精品久久国产性色也91| 激情六月婷婷综合| 国产96在线 | 亚洲| 欧美激情在线看| www..com日韩|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影院老司| 五月花丁香婷婷| 黑人巨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免费| 中文字幕免费视频|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免费看| 在线观看日产精品| 国产一级一级片| 97成人在线视频| 国产一级精品在线| japanese在线播放| 日韩欧美在线1卡| 精品国产免费人成电影在线观...| 日韩中文字幕在线视频观看| 快she精品国产999| 欧美劲爆第一页| 摸摸摸bbb毛毛毛片| 欧美日韩激情网| 麻豆tv在线播放| 激情五月婷婷综合| 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观看视| 日本黄色激情视频| 欧美一区二区在线不卡| 三年中国国语在线播放免费| 欧美福利视频在线| 午夜视频福利在线| 久久久久久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第一福利视频| 日韩电影免费一区| 成人性生交免费看| 日本高清+成人网在线观看| 亚洲va天堂va国产va久| 色窝窝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人网站| 国产精品无码av无码| 色婷婷av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无码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影片| 欧洲精品亚洲精品| 精品捆绑美女sm三区| 国产 日韩 欧美 综合| 亚洲欧美丝袜| 精品精品欲导航| 国产成人免费网站| 久草手机视频在线观看| 东北少妇不带套对白| 91av在线免费观看| 欧美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日本在线播放视频| 国产自产在线视频一区|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久久亚洲区 | 欧美视频一二三区| 日韩精品国产精品| www.17c.com喷水少妇|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国产精品污| 亚洲国产天堂久久综合网| 成人中文字幕在线| 亚洲一二三四五六区| 97在线国产视频| 成人美女av在线直播| 亚洲欧美日韩第一区| 亚洲国产精品欧美一二99| 日韩精品电影在线| 久久久久久无码精品大片| 少妇人妻大乳在线视频| 成人女人免费毛片| 久操成人在线视频| 欧美亚洲综合一区| 久久午夜免费电影| www夜片内射视频日韩精品成人| 青青草成人免费视频| 区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欧美喷潮久久久xxxxx| 国产精品理论片| 日韩电影免费在线观看网站| chinese国产精品| 免费人成视频在线| 在线免费看视频| 伊人久久久久久久久| 日韩高清在线播放| 欧美激情精品在线| 中文字幕av一区中文字幕天堂| 欧美日韩情趣电影|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动漫| 成人性生交大合|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熟妇| 爱爱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一女三黑人理论片在线| 婷婷丁香激情网| 欧美日韩在线精品| 日韩一区二区久久久| 精品剧情在线观看| 欧美高清dvd| 亚洲综合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日产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韩国视频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成人区在线观看| 国产77777| 男男成人高潮片免费网站| 日本不卡的三区四区五区| 蜜臀久久99精品久久久| 丰满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波多野结衣高清视频| 国产美女免费视频| 日韩va欧美va亚洲va久久| 99re热视频这里只精品| 亚洲欧洲日韩女同| 欧美日韩国产成人在线免费| 91国偷自产一区二区三区的观看方式| 国产激情视频一区| 插插插亚洲综合网| 在线视频欧美日韩精品|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9999| 好吊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欧美激情视频在线观看| 两个人的视频www国产精品| 国语自产精品视频在线看抢先版图片 | 欧美激情国内偷拍| 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 视色,视色影院,视色影库,视色网 日韩精品福利片午夜免费观看 | 国产精品100| 性高潮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啪精品午夜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亚| 久久激情视频| av高清久久久| 亚洲国产视频一区二区|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二区二区91| 久久综合中文色婷婷| 在线观看国产一级片| 永久免费看片直接| 亚洲成a人片77777精品| 久久久久久久综合| 日韩你懂的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www| 激情六月丁香婷婷|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av| 国产91精品露脸国语对白| 欧美剧情片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日韩久久久久| 日韩无套无码精品| 国产男人搡女人免费视频| 中文字幕成人av| 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五月天激情图片| 欧美激情精品久久| 菠萝蜜视频在线观看一区|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久久久久| 国产美女精品视频| 国产chinesehd精品露脸|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国|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图文区| 色偷偷av亚洲男人的天堂|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看| 九九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精品免费视频一区| 欧美成人精品在线播放| 国产免费黄色av| 99久久久国产精品无码网爆| 欧美激情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久久天天躁夜夜躁狠狠躁2022| a天堂资源在线观看| 欧美男人亚洲天堂| 一区二区在线观看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激情久久久| 97香蕉碰碰人妻国产欧美|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精品 |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 97av视频在线| 欧产日产国产精品98| 久久众筹精品私拍模特| 亚州欧美日韩中文视频| 在线视频观看一区二区| www.欧美亚洲| 青青久久av北条麻妃黑人| 免费的av网站| 国产欧美视频在线观看| 午夜免费日韩视频| 日韩人妻无码精品综合区|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蜜月| 2022国产精品|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色戒| 日韩一区二区三| 欧美变态另类刺激| 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视频| 91wwwcom在线观看| 日本在线一级片| 福利一区福利二区微拍刺激| 天天爽天天狠久久久| 视频在线在亚洲| 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吃药| 国产探花视频在线播放| 一区二区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激情片在线观看| 国产一区二区网址| 亚洲va男人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