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综合一区二区_国产人妖一区二区_91精品国产色综合_91成人福利在线_亚洲成人手机在线_亚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_久久久久国产免费免费_欧美 国产 日本_欧美videofree性高清杂交_www.免费av_中文字幕色av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自偷自拍熟女另类

教案吧 > 學科教案 > 物理教案 >

高一物理教案課件

時間: 新華 物理教案

教案可以幫助教師預測教學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并制定相應的解決方案,從而更好地應對突發情況。高一物理教案課件怎樣寫才正確?接下來給大家整理高一物理教案課件,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一物理教案課件篇1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知道什么是慣性系和非慣性系;

(2)知道牛頓運動定律在慣性系中成立;

(3)知道什么是慣性力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情感目標:培養學生辯證的科學思想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1)教材首先引入了《關于兩種世界體系的對話》中一段在船艙里觀察到現象的描述,并通過對它的分析和實例對比引入了慣性參考系和非慣性參考系的概念指出了常用到的慣性參考系

(2)通過對實例的進一步分析,引入了在非慣性參考系中存在的慣性力及其規律,并在升降機實例中簡單應用

教法建議

(1)本節屬于選學內容,請教師根據自己學生的實際情況掌握深度和層次

(2)在授課時采用舉實例讓學生分析,發現問題:運動和力的關系出現矛盾的現象從而再引導學生分析發生矛盾的癥結所在,和解決矛盾的方法讓學生學習知識的同時,學會辯證的科學思想

教學設計示例

教學重點:慣性系和非慣性系、慣性力

教學難點:慣性力

示例:

一、慣性系和非慣性系

1、發現問題:

舉例1:如圖1所示,小車靜止,小球靜止于小車內光滑的水平桌面上當小車相對于地面以加速度做直線運動時,從地面上觀察,小球如何運動?從小車上觀察,小球如何運動?

分析:從地面上觀察,小球相對于地面保持靜止從小車上觀察,小球將逆著小車的運動方向運動,最后從桌子上掉下來因為小球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外力作用,所以小球相對于小車的運動不符合牛頓第一定律

舉例2:如圖2所示,用彈簧將小球固定于小車內的光滑水平桌面上,當小車恒定加速度做直線運動時,從地面上觀察,小球如何運動?從小車上觀察,小球如何運動?彈簧處于什么狀態?

分析:從地面上觀察,小球將做與小車同向的加速運動小車上觀察,小球將相對于小車靜止彈簧處于伸長狀態因為小球在水平方向上受彈力作用,所以小球相對于小車的靜止不符合牛頓第二定律

2、分析問題:

提出想法:當實驗和理論發生矛盾時,可能是實驗現象觀察有誤;可能是理論錯誤或理論存在一定的適用條件

分析問題:實驗現象觀察正確理論在很多的實際應用中被證明是正確的因而可能是理論存在一定的適用條件

矛盾的癥結出在:相對于誰來觀察現象,即參考系是誰

閱讀書P65伽利略在《關于兩種世界體系的對話》中的一段話

3、引入慣性系和非慣性系

(1)慣性系:牛頓運動定律成立的參考系

研究地面上物體運動,地面通常可認為是慣性系,相對于地面作勻速直線運動的參考系也是慣性系

研究行星公轉時,太陽可認為是慣性系

(2)非慣性系:牛頓運動定律不成立的參考系

例如:前面例子中提到的小車,它相對于地面存在加速度,是非慣性系

二、非慣性系和慣性力

解決問題:在直線加速的非慣性系中引入一個力,使物體的&39;受力滿足牛頓運動定律,這個力就是慣性力例如在上述例1中,若設想由一個力作用在小球上,其方向與小車相對于地面的加速度的方向相反,其大小等于(是小車質量),則小球相對于小車的運動與其受力情況相符同理可以分析例題2,這里不再贅述

1、慣性力:在做直線加速運動的非慣性系中,質點受到的與非慣性系的加速度方向相反,且大小等于質點質量與非慣性系加速度大小的乘積的力,稱為慣性力

2、注意:慣性力不是物體間的相互作用力,不存在施力物,也不存在反作用力。而且只有在非慣性系中才有慣性力

3、例題:見典型例題

探究活動

1、組織部分學生繼續深入研究該課題

2、開有關相對論的科普講座,引發學生研究興趣

高一物理教案課件篇2

一、教材內容

分析平拋運動的規律是前一節運動的合成與分解的具體應用,是以后電磁場中帶電粒子做“類平拋運動”的處理方法,因此這一節很重要。教材主要通過實驗及頻閃照片來說明平拋在水平方向做勻速直線運動,在豎直方向做自由落體運動。學生通過實驗很容易體會到平拋與自由落體的等時性,但很難得出豎直方向就是自由落體。另外頻閃照片只有豎直方向的比較,沒有水平方向的比較,學生不容易得出結論。這是本節課的難點所在。本節課重點是明確平拋運動可以用兩個簡單的直線運動來等效代替,掌握平拋運動的規律。難點是利用平拋運動規律說明運動軌跡,解決飛機投彈等實際問題。由于本節課內容較多,所以利用平拋運動規律說明運動軌跡,即課本“多學一點”和“課題研究”內容,留給學生課后思考、研究。

二、教學思路設計

(一)教學目標設計知識與技能

1、理解平拋運動是兩個直線運動的合成:水平方向的勻速直線運動,豎直方向的自由落體運動。

2、掌握平拋運動的規律,會處理簡單的問題。

3、應用平拋規律解決飛機投彈等實際問題。

過程與方法

1、通過實驗和課件完成由感性到理性的認識,培養觀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2、發揮數學工具作用,提高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3、通過平拋運動的研究方法的學習,使學生能夠綜合運用已學知識,來探究新問題的研究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平拋的理論推證和實驗證明,滲透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

2、通過對平拋運動的研究,使學生了解到復雜的物理現象可以用簡單的公式反映。體現了物理公式的簡單美。

(二)教學設備準備教材實驗裝置,教學網站,多媒體設備,頻閃照相機,玩具弓箭。

(三)學習者目前狀態和任務分析知識方面:知道什么是平拋運動,理解曲線運動是直線運動的合成。方法方面:知道怎樣求合運動和分運動。情感方面:有對上一節內容應用的愿望,即對平拋運動的規律進行研究的&39;愿望。通過本節學習主要讓學生在原有基礎上掌握平拋運動的規律,明確平拋運動可以用兩個簡單的直線運動來等效代替。利用平拋運動規律說明運動軌跡,應用平拋規律解決飛機投彈等實際問題,更為重要的是掌握平拋運動的分解方法。

(四)教學流程設計創設情境、引出問題(師)→搜集信息、討論解決(師生共同)→比較思路、知識總結(生)→結合案例、分析鞏固(生)。

三、教學過程設計教學事件媒體教學建議

1.創設情境、引出問題

2、搜集信息、討論解決

3.比較思路、知識總結

4.結合案例、分析鞏固

作業:研究作業選做作業書面作業電腦投影(師)演示實驗(師)電腦投影(生)黑板演示(生)電腦投影(師)電腦投影(生)電腦投影

情境一:請你來當飛行員網上找到此動畫,此動畫通過對飛機和輪船速度的設定,算出飛機在何處丟炸彈可將輪船炸掉,教師操作將輪船炸掉。師問:要想投得很準,彈無虛發,必須算出飛機離目標的水平距離,怎么算?為什么要這么算?由于飛機投下的炸彈做平拋運動,因此,要解決這樣的問題必須對平拋運動進行研究。

情境二:課本圖1—9演示實驗師演示:課本圖1—9實驗,用小錘擊打彈性鋼片,鋼球A沿水平方向飛出,做平拋運動;同時鋼球B被放開,做自由落體運動。并把兩球的運動用投影儀投影到大屏幕上。

師問:你們看到什么現象?能得出什么結論?請猜想平拋運動水平方向和豎直方向的運動各有什么特點?猜想與假設:在同學們集體討論基礎上老師給出伽利略假設,平拋運動是由水平方向的勻速直線運動和豎直方向的自由落體運動合成的。師進一步問:我們如何來驗證這一假設呢?要驗證首先必須得到這一運動,如何得到呢?請同學們看課本頻閃照片圖1—10。

信息:在電腦屏幕上投影頻閃照片圖1—10師解釋:此圖是以間隔1/30s拍攝的頻閃照片,即每隔1/30s暴光一次,拍攝小球一個位置,得出一系列位置即此圖。現在我們來對剛才演示實驗進行拍攝。師拿出頻閃照相機進行拍攝,拍攝完畢。師提出要求:現在請同學們根據前面對運動研究的方法,對此圖進行研究,并把測量結果填入課本P12表中,看看水平方向和豎直方向的運動各有什么特點?請對照書上的三個問題來進行。測量時請注意小球位置如何取?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測量、記錄、研究、討論。

師取幾組數據投影到屏幕上,請小組代表回答結果后總結。師總結:通過同學們的研究討論,可知小球在相等時間內水平方向前進的距離是相等的,得到平拋運動的水平分運動是勻速直線運動,豎直方向的位移與時間的二次方成正比,說明平拋運動的豎直分運動是自由落體運動。師:既然平拋運動可分解為水平方向的勻速直線運動和豎直方向的自由落體運動,我們就可以分別算出平拋物體在任一時刻t的位置坐標x和y以及任一時刻t的水平分速度vx和豎直分速度vy,如何求平拋運動的物體在任意時刻的位移和速度?請同學們利用我們上一節所學知識來求一求。生板演:速度:Vx=V0,Vy=gt合速度大小:,方向:tanθ=位移:x=vot,y=合位移大小:s=,方向:tanα=

比較:把上圖與學生板演結果進行比較得出結論如上面公式。案例一:飛機投彈:回到情境一的網絡動畫,請學生上來當飛行員,學生通過對電腦鼠標操作進行投彈表演。師提出問題:現在大家是否知道飛行員怎樣才能準確地命中目標?生討論后得出結論:根據飛機高度求出炸彈在空中運動時間t=,再算出飛行員離目標的水平距離S=V0t=V0即可。

師問:現在同學們看看能否完成課本中的案例分析。生閱讀課本并進行分析、計算。案例二:射箭師一邊手拿玩具弓箭做出要射出去的姿勢一邊說:同學們:看誰能把箭射得最遠?怎樣才能把箭射得最遠?請同學們課后進行分析研究,要求設計方案并操作驗證。(對學生進行分組,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下節課評析)電腦屏幕重新回到上分解圖,師對照圖提出問題:平拋運動的軌跡方程是什么?它的物理意義是什么?怎么由位移公式得到?它說明了什么?請結合課本P14的課題研究對你的結果進行驗證。(此作業請學生選做)課后作業:課本P141、2、3三題。

四、板書設計:

研究平拋運動的規律1.平拋運動的規律合運動水平分運動豎直分運動形式:平拋運動勻速直線運動自由落體運動速度:,tanθ=Vx=V0Vy=gt位移:s=,tanα=x=vot,y=2.炸彈在空中運動時間t=,飛行員離目標的水平距離S=V0t=V0。

五、教學設計反思

本教學設計緊緊圍繞課本,讓教圍繞著學生的學展開。教師通過電腦動畫、演示實驗、拍攝頻閃照片、發射玩具弓箭等情境的創設、引出一系列問題,學生在問題驅動下,在教師引導下,通過搜集信息、分析數據、比較思路總結出平拋運動的規律,最后結合案例分析應用這一知識,使知識得到鞏固和提高。可以看出整個教學過程是以學生主動探求為主線,以教師點撥、概括為支點,在同學們力所能及的范圍內,盡量讓他們自己動手、動腦,通過學生的自主討論、分析研究,讓他們自己去發現規律,認識規律,讓他們體驗成功的樂趣,感受和諧的課堂氛圍,從而培養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和主動參與、勇于實踐的精神,逐步培養學生良好的科學態度和科學探究能力。

高一物理教案課件篇3

初中物理教學注重讓學生經歷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認識過程。學生通過從自然、生活到物理的認識過程,就能揭示隱藏其中的物理規律,并將所學應用于生產生活實際中的科學。

首先對于學生而言,學生是主體,教師的觀念應該改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個人認為傳統的教育方法已經不太適用,我們應該讓學生大膽的去猜想,不能對于學生的猜想不加考慮的一票否決,當有學生問到:房屋究竟是靜止的還是運動的?人站在車里向上扔東西東西會怎么樣物體為什么下落而不向上掉?閃電和雷聲是同時發生的為什么卻是先看到閃電后聽到雷聲?如果當初牛頓沒有在蘋果樹下看書或者牛頓坐在榴蓮樹下看書等等。這些問題的提出無疑是學生的.創新思想,學生的思想很活躍,他們所提出的問題是我們教師所不及的,當我們所講到這些知識的時候的答案也就一目了然的呈現出來,對于學生提出的答案當他們知道答案后印象非常深刻,這樣不斷的質疑不斷的提出問題是科學探究的開端。物理可以解釋生活中的一些現象,學生可以從生活中去找到問題也可以從生活中找到答案。

高一物理教案課件篇4

1.3運動快慢的描述-速度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理解速度的概念。知道速度是表示運動快慢的物理量,知道它的定義、公式、符號和單位,知道它是矢量。

2、理解平均速度,知道瞬時速度的概念。

3、知道速度和速率以及它們的區別。

二、能力目標

1、比值定義法是物理學中經常采用的方法,學生在學生過程中掌握用物理工具描述物理量之間的關系的方法。

2、培養學生的遷移類推能力,抽象思維能力。

三、德育目標

由簡單的問題逐步把思維遷移到復雜方向,培養學生認識事物的規律,由簡單到復雜。

教學重點

平均速度與瞬時速度的概念及其區別

教學難點

怎樣由平均速度引出瞬時速度

教學方法

類比推理法

教學用具

有關物理知識的投影片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質點的各式各樣的運動,快慢程度不一樣,那如何比較運動的快慢呢?

二、新課教學

(一)用投影片出示本節課的學習目標:

1、知道速度是描述運動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

2、理解平均速度的概念,知道平均不是速度的平均值。

3、知道瞬時速度是描述運動物體在某一時刻(或經過某一位置時)的速度,知道瞬時速度的大小等于同一時刻的瞬時速率。

(二)學生目標完成過程

1、速度

提問:運動會上,比較哪位運動員跑的快,用什么方法?

學生:同樣長短的位移,看誰用的時間少。

提問:如果運動的時間相等,又如何比較快慢呢?

學生:那比較誰通過的位移大。

老師:那運動物體所走的位移,所用的時間都不一樣,又如何比較其快慢呢?

學生:單位時間內的位移來比較,就找到了比較的統一標準。

師:對,這就是用來表示快慢的物理量速度,在初中時同學就接觸過這個概念,那同學回憶一下,比較一下有哪些地方有了側重,有所加深。

板書:速度是表示運動的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位移s跟發生這段位移所用時間t的比值。用v=s/t表示。

由速度的定義式中可看出,v的單位由位移和時間共同決定,國際單位制中是米每秒,符號為m/s或ms1,常用單位還有km/h、cm/s等,而且速度是既具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即矢量。

板書:

速度的方向就是物體運動的方向。

2、平均速度

在勻速直線運動中,在任何相等的時間里位移都是相等的,那v=s/t是恒定的。那么如果是變速直線運動,在相等的時間里位移不相等,那又如何白色物體運動的快慢呢?那么就用在某段位移的平均快慢即平均速度來表示。

例:百米運動員,10s時間里跑完100m,那么他1s平均跑多少呢?

學生馬上會回答:每秒平均跑10m。

師:對,這就是運動員完成這100m的&39;平均快慢速度。

板書:

說明:對于百米運動員,誰也說不來他在哪1秒破了10米,有的1秒鐘跑10米多,有的1秒鐘跑不到10米,但它等效于運動員自始至終用10m/s的速度勻速跑完全程。所以就用這平均速度來粗略表示其快慢程度。但這個=10m/s只代表這100米內(或10秒內)的平均速度,而不代表他前50米的平均速度,也不表示后50米或其他某段的平均速度。

例:一輛自行車在第一個5秒內的位移為10米,第二個5秒內的位移為15米,第三個5秒內的位移為12米,請分別求出它在每個5秒內的平均速度以及這15秒內的平均速度。

學生計算得出:

由此更應該知道平均速度應指明是哪段時間內的平均速度。

3、瞬時速度

如果要精確地描述變速直線運動的快慢,應怎樣描述呢?那就必須知道某一時刻(或經過某一位置)時運動的快慢程度,這就是瞬時速度。

板書:瞬時速度:運動的物體在(經過)某一時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

比如:騎摩托車時或駕駛汽車時的速度表顯示,若認為以某一速度開始做勻速運動,也就是它前一段到達此時的瞬時速度。

在直線運動中,瞬時速度的方向即物體在這一位置的運動方向,所以瞬時速度是矢量。通常我們只強調其大小,把瞬時速度的大小叫瞬時速率,簡稱為速率,是標量。

4、鞏固訓練:(出示投影片)

一物體從甲地到乙地,總位移為2s,前一s內平均速度為v1,第二s內平均開速度為v2,求這個物體在從甲地到乙地的平均速度。

師生共評:有的同學答案為這是錯誤的。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值,要嚴格按照平均速度的定義來求,用這段總位移與這段位移所用的時間的比值,也就只表示這段位移內的平均速度。

三、小結

1、速度的概念及物理意義;

2、平均速度的概念及物理意義;

3、瞬時速度的概念及物理意義;

4、速度的大小稱為速率。

拓展:

本節課后有閱讀材料,怎樣理解瞬時速度,同學們有興趣的話,請看一下,這里運用了物理的極限思想,有助于你對瞬時速度的理解。

四、作業P26練習三3、4、5

五、板書設計

【總結】20__年已經到來,高中的同學也即將進入一系列的寒假春節,小編在此特意收集了寒假有關的文章供讀者閱讀。

高一物理教案課件篇5

一、學習目標

通過重現重大發現的歷史過程,親臨其境探究伽利略對自由落體運動研究的實驗,學習其科學思維方法和巧妙的實驗構思。

二、學習過程

(一)、綿延兩千年的錯誤

亞里士多德的觀點:物體越重,下落越快。

交流與討論:為什么會有錯誤的認識呢?

(二)、邏輯的力量

伽利略是怎樣論證亞里士多德觀點是錯誤的?

(三)、猜想與假說

(四)、實驗驗證

閱讀:伽利略斜面實驗的情況

討論與交流:感受伽利略的探究過程,體會其科學方法

設計實驗:研究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的位移和時間的關系,并設計表格記錄實驗數據。

(五)、伽利略的科學方法

三、反思總結

伽利略的科學方法。

①問題的提出。

②提出假設,邏輯推理。

③利用數學和邏輯進行推理,然后實驗驗證。

④對假說進行修正和推廣。

四。當堂檢測

1.某物體從某一較高處自由下落,第1s內的位移是_______m,第2s末的速度是______m/s,前3s內的&39;平均速度是_________m/s(g取10m/s2)。5,20,15

2.小球做自由落體運動,它在前ns內通過的位移與前(n+1)s內通過的位移之比是_____________。n2/(n+1)2

3.一物體從高處A點自由下落,經B點到達C點,已知B點的速度是C點速度的3/4,BC間距離是7m,則AC間距離是__________m(g取10m/s2)。16

4.一物體從高H處自由下落,當其下落x時,物體的速度恰好是著地時速度的一半,由它下落的位移x=__________H/4

5.關于自由落體運動的加速度g,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B)

A.重的物體的g值大

B.同一地點,輕重物體的g值一樣大

C.g值在地球上任何地方都一樣大

D.g值在赤道處大于在北極處

6.一個鐵釘與一個小棉花團同時從同一高處下落,總是鐵釘先落地,這是因為(C)

A.鐵釘比棉花團重

B.鐵釘比棉花團密度大

C.棉花團的加速度比重力加速度小得多

D.鐵釘的重力加速度比棉花團的大

7.甲物體的重力是乙物體重力的3倍,它們從同一高度處同時自由下落,由下列說法正確的是(C)

A.甲比乙先著地

B.甲比乙的加速度大

C.甲、乙同時著地

D.無法確定誰先著地

8.自由下落的物體,自起點開始依次下落相等高度所用的時間之比是(D)

A.1/2B.1/3C.1/4D.(+1):1

9.自由落體運動的v-t圖象應是圖2-4-4中的(B)

10.一個物體從20m高的地方下落,到達地面時的速度是多大?落到地面用了多長時間?(取g=10m/s2)20m/s,2s

課后練習與提高

1、氣球以4m/s的速度勻速豎直上升,它上升到217m高處時,一重物由氣球里掉落,則重物要經過多長時間才能落到地面?到達地面時的速度是多少?(不計空氣阻力,g=10m/s2)。7.0s,66m/s

2.如圖2-4-5所示,把一直桿AB自然下垂地懸掛在天花板上,放開后直桿做自由落體運動,已知直桿通過A點下方3.2m處一點C歷時0.5s,求直桿的長度是多少?(不計空氣阻力,g=10m/s2)。2.75m

高一物理教案課件篇6

新課改提倡學生探究學習,自主學習,通過交流與合作,經歷知識的獲取過程。本節課本著新課改的思想,努力做到以學生為中心,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在教學內容的設計方面,注重以問題引導思維,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思考與討論、交流與合作的空間;注重學生親身體驗,面向全體學生,提高每一位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

實際教學過程中,有以下幾點需要注意:

一、在知識處理上:

牛頓第一定律是牛頓物理學的基石,是否理解這一物理規律,會直接影響學生對這一章的學習,而且會影響整個高中物理課程中力學部分甚至電學部分的學習。學生在初中階段已經學過牛頓第一定律的內容,對本節的知識有了大致的了解,高中又一次學習,應在原有的&39;基礎上,進一步深化和提高對相關問題的認識。所以本節課的重點之一是:對牛頓第一定律的理解,特別要強調“物體不受力,原來運動的將做勻速直線運動,原來靜止的,將永遠保持靜止”。并由此得出力和運動的關系,即“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第二個重點是對慣性的理解,特別是一切物體在任何情況下都具有慣性。慣性現象一定要做實驗再配合講解。

二、在能力培養上:

1、借助伽利略理想實驗,注重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初中物理教學以直觀教學為主,知識的獲得是建立在形象思維的基礎之上;而高中,物理知識的獲得是建立在抽象思維的基礎之上,高中物理教學要求從形象思維過渡到抽象思維。所以在教學中,先讓學生做伽利略的實驗,建立形象思維;后說明伽利略實驗的整個過程,都是在假設斜面光滑沒有摩擦的前提下進行的,而絕對光滑的斜面是不存在的,進而引導學生進行抽象思維。

2、對學生觀察、實驗和分析總結能力的培養:學生先觀察伽利略實驗,然后有我引導學生分析,總結。

三、在學習方法的養成上:

在教學中我采用循序漸進、螺旋式上升的原則,使學生易于接受,是從生產生活實例引出力和運動有密切關系,在教師提出問題,學生作出猜想后,我讓學生自主、合作利用身邊的物品設計自己的實驗方案,并把實驗方案匯報交流,從中選出最佳方案,再以動畫展示斜面小車實驗過程,給學生以啟示,引導學生發現實驗的技術關鍵,最后學生動手實驗探究。

四、對重難點的處理:

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我認為是理想斜面實驗的探究推理過程、對牛頓第一定律的理解;所以在教學中,我花了大量時間讓學生設計和完成實驗,目的就是為了學生有直觀感受,然后上升到理論高度。難點是力和運動的關系,慣性和質量的關系。在教學中,采用“沖突法”,讓學生的一些感官經驗和課堂上的理論相沖突,從而得出印象深刻的正確結論。

五、本節內容蘊含了大量價值觀素材,必須加以充分利用。

幾點問題:

一是時間分配問題。對于課堂每一個環節的時間把控有一定困難,特別是設計實驗(斜面小車)部分,針對不同班級學生能力情況,學生素質高低,應有不同的預案。基礎較差的班級需要對學生提出預習的要求,以便學生能在課堂上跟上節奏。

二是教學內容的取舍,以及素材的選擇。根據新課程要求,本節內容安排為一課時,因此在內容上不能要求面面俱到,素材也要精心篩選,部分內容可以交由學生課后處理。但由于學生能力參差不齊,若要每個學生都掌握得很好就比較困難,所以還需要有一定的課后輔導工作要做。

高一物理教案課件篇7

一、引入新課

演示實驗:讓物塊在旋轉的平臺上盡可能做勻速圓周運動。

教師:物塊為什么可以做勻速圓周運動?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這個問題。

(設計意圖:從實驗引入,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活躍課堂氣氛。)

二、新課教學

向心力

1.向心力的概念

學生:在教師引導下對物塊進行受力分析:物塊受到重力、摩擦力與支持力。

教師:物塊所受到的合力是什么?

學生:重力與支持力相互抵消,合力就是摩擦力。

教師:這個合力具有怎樣的特點?

學生:思考并回答:方向指向圓周運動的圓心。

教師:得出向心力的定義:做勻速圓周運動的物體受到的指向圓心的合力。

(做好新舊知識的銜接,使概念的得出自然、流暢。)

2.感受向心力

學生:學生手拉著細繩的一端,使帶細繩的鋼球在水平面內盡可能做勻速圓周運動。

教師:鋼球在水平面內盡可能做勻速圓周運動,什么力使鋼球做圓周運動?

學生:對鋼球進行受力分析,發現拉力使鋼球做圓周運動。

(設計意圖:利用常見的小實驗,讓學生親身體驗,增強學生對向心力的感性認識。)

教師:也就是說,鋼球受到的拉力充當圓周運動的向心力。大家動手實驗并猜想:拉力的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

學生:動手體驗并猜想:拉力的大小可能與鋼球的質量m、線速度的v、角速度

高一物理教案課件篇8

一、基本情況:

我上課的九年級五個班,物理考試應參考人數262人,實際參考261人,缺考1人本次考試使用縣教科統一命制試卷,期中考試閱卷結束后,本人對本班學生試卷進行了全面統計分析,并形成以下分析報告。90分以上的有30人,70-89分段的有19人,60以上的有50人,40-59分段22人,20-39分段127人,1-19分段80人,沒有零分學生。優秀率11.5%,及格率是19.2%。

二、試卷結構分析

(一)試卷特點

試卷主要由4種題型構成:試卷整體由選擇題、填空題、實驗題,計算題四大板塊組成。考察的知識點:填空題(22分),選擇題(55分),實驗與作圖(17分),計算題(6分)。這次選擇題和填空題的題型增大了考查面,理解性的題目給學生提供了較大的答題空間。

(二)對命題的分析

試題主要來源于課本,難度比較低,試題的命制反映著課改的方向,傳遞著課改的理念。重視基礎,考察能力,這是命題中的重點。但是實驗作圖題與計算題出的不太合理,一個類型的題出了好幾道。

本次期末考試試卷共有四個大部分:

第一部分是知識運用,共有7個填空題題,題目從易到難,從基礎知識到實際運用題層層遞進。

第二部分是基礎知識,共有11個選擇題題。覆蓋到了這兩個月所學的內容。

第三部分是試驗和作圖題,共有4個小題,主要是按電路圖連接實際物體和根據電路畫電路圖,這五個小題重復即只有串聯電路沒有并聯電路。

第四部分是計算題以中等學生為目標提出來的。這里題也重復,第一題出了計算吸熱量,第二題應該出電阻。

三、考試數據分析:

1、填空題:共12個填空占20%。這些都是很基礎的知識,這道題的分量占30%,有75名學生得了12分以上,大部分學生的成績不太理想,連一半的分都沒拿上,原因在于平時我對學生要求不高。忽略了一部分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有些同學在記理論知識上沒有下夠功夫,導致很簡單的題都答不上。

2、選擇題:11小題占50%,只有9名學生得滿分。9年級的學生有個別學生基礎較差,平時他們對礎知識的掌握情況不是很好,不愛學習,沒學習動力加上做題不認真,不細心,考試時出了很多錯。

3、實驗和作圖:共5小題占20%。這道題是我們平時練習課經常練習的,還有最基本的最簡單的電路圖且只有串聯電路,因此大部分學生得了滿分,有5名學生沒有得分。

4、計算題共一小題占10%,這道題只有53個學得了滿分,35個學生得零分。大部分同學只得到了一般的分。這道題是失分最多的&39;一道題,原因是,這方面的做題練習少,上課有些同學沒幾筆記,沒動手跟著老師做題,所以導致學生失分嚴重的情況。

這次考試后,我要認真反思,尋找自身和學生身上存在的問題。從成績上來看優秀率和平均分偏低,由此暴露出我在教學上的不足,我知道處于優秀線和及格線的學生提升最有潛力。處于及格線一下學生是下階段教學的關鍵和難點。在摸清學生分布狀況的前提下,有針對性的進行培優補差,總結經驗,找出教學中的問題,為下一階段的教學工作制定對策,力求在教學中把分層教學落到實處。同時為今后的學習明確了重點和方向。

以后的教學工作中我要重視基礎知識的教學,注意聯系實際,注意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實驗課教學效率。以后的教學中,一定要使出現的題目多變、多做實驗,讓學生的成績有一個新的飛躍。

高一物理教案課件篇9

教學目標

基本知識目標

1、知道力是物體間的相互作用,在具體問題中能夠區分施力物體和受力物體;

2、知道力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一矢量,在解決具體問題時能夠畫出力的圖示和力的示意圖;

3、知道力的兩種不同的分類;

能力目標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了解對某個力進行分析的線索和方法.

情感目標

在講解這部分內容時,要逐步深入,幫助學生在初中知識學習的基礎上,適應高中物理的學習.

教學建議

一、基本知識技能

1、理解力的概念:

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不僅有大小還有方向,大 小、方向、作用點是力的三要素.

2、力的圖示與力的示意圖:

3、要會從性質和效果兩個方面區分力.

二、教學重點難點分析

(一)、對于力是一個物體對另一個物體的作用,要準確把握這一概念,需要注意三點:

1、力的物質性(力不能脫離物體而存在);

2、力的相互性;

3、力的矢量性;

(二)、力的圖示是本節的難點.

(三)、力的分類需要注意的是:

1、兩種分類;

2、性質不同的力效果可以相同,效果相同的力性質可以不同.

教法建議:

一、關于講解“什么是力”的教法建議

力是普遍存在的,但力又是抽象的,力無法直接“看到”,只能通過力的效果間接地“看到”力的存在.有些情況下,力的效果也很難用眼直接觀察到,只能憑我們去觀察、分析力的效果才能認識力的存在.在講解時,可以讓學生注意身邊的事情,想一下力的作用效果。對一些不易觀察的力的作用效果,能否找到辦法觀察到.

二、關于講解力的圖示的教法建議

力的圖示是物理學中的一種語言,是矢量的表示方法,能科學形象的對矢量進行表述,所以教學中要讓學生很快的熟悉用圖示的方法來表示物理的含義,并且能夠熟練的應用.由于初始學習,對質點的概念并不是很清楚,在課堂上講解有關概念時,除了要求將作用點畫在力的實際作用點處,對于不確知力的作用點,可以用一個點代表物體,但不對學生說明“質點” 概念.

教學過程設計方案

一、提問:什么是力?

教師通過對初中內容復習、討論的基礎上,總結出力的概念: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

教師通過實驗演示:如用彈簧拉動鉤碼,或者拍打桌子等實驗現象展示力的效果以引導學生總結力的概念,并在此基礎上指出力不能離開物體而獨立存在.指出了力的物質性.

提問:下列實例,哪個物體對哪個物體施加了力?

(1)、馬拉車,馬對車的拉力.

(2)、桌子對課本的支持力.

總結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有施力物體就有受力物體,有力作用,同時出現兩個物體.

強調:在研究物體受力時,有時不一定指明施力物體,但施力物體一定存在.

二、提問、力是有大小的,力的大小用什么來測量?在國際單位制中,力的單位是什么?

教師總結:力的測量:力的測量用測力計.實驗室里常用彈簧秤來測量力的大小.

力的單位:在國際單位制中,力的單位是牛頓,符號:N.

三、提問:僅僅用力的大小,能否確定一個力:

演示壓縮、拉伸彈簧,演示推門的動作.主要引導學生說出力是有方向的,并在此基礎上,讓學生體會并得出力的三要素來.

教師總結: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和作用點.

四、提問:如何表示力?

先由教師與學生一起討論,然后教師小結.

力的表示:力的圖示和力的示意圖.

力的圖示:用一條有標度的有向線段表示力的大小,箭頭方向表示力的方向,線段起點表示力的作用點.

講解例題:用20N的推力沿水平方向推一正方形物體向右勻速運動.用力的圖示表示出推力.

教師邊畫邊講解.注意說明:

1、選擇不同標度(單位),力的圖示線段的長短可以不同;

2、標度的選取要利于作圖

通過作圖練習、教師指導讓學生掌握力的圖示作圖規范.

力的示意圖:用一條無標度的有向線段表示力的三要素.

讓學生體會力的示意圖與力的圖示的不同.

五、力的作用效果:

回憶初中的知識,提問:力的作用效果是什么?

力的作用效果:使物體發生形變;使物體運動狀態改變.

六、力的分類:

教師總結力的分類,強調高中階段按照力的性質劃分,在力學范圍內常見的力有重力、彈力、摩擦力.

按性質命名的力:重力、彈力、摩擦力、分子力、電力、磁力等等;

按效果命名的力:拉力、壓力、動力、阻力、支持力、壓力等等;

在力學范圍內,按力的性質劃分的常見的力有:重力、彈力、摩擦力.

高一物理教案課件篇10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理解速度的概念。知道速度是表示運動快慢的物理量,知道它的定義、公式、符號和單位,知道它是矢量。

2、理解平均速度,知道瞬時速度的概念。

3、知道速度和速率以及它們的區別。

二、能力目標

1、比值定義法是物理學中經常采用的方法,學生在學生過程中掌握用物理工具描述物理量之間的關系的方法。

2、培養學生的遷移類推能力,抽象思維能力。

三、德育目標

由簡單的問題逐步把思維遷移到復雜方向,培養學生認識事物的規律,由簡單到復雜。

教學重點

平均速度與瞬時速度的概念及其區別

教學難點

怎樣由平均速度引出瞬時速度

教學方法

類比推理法

教學用具

有關物理知識的投影片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質點的各式各樣的運動,快慢程度不一樣,那如何比較運動的快慢呢?

二、新課教學

(一)用投影片出示本節課的學習目標:

1、知道速度是描述運動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

2、理解平均速度的概念,知道平均不是速度的平均值。

3、知道瞬時速度是描述運動物體在某一時刻(或經過某一位置時)的速度,知道瞬時速度的大小等于同一時刻的瞬時速率。

(二)學生目標完成過程

1、速度

提問:運動會上,比較哪位運動員跑的快,用什么方法?

學生:同樣長短的位移,看誰用的時間少。

提問:如果運動的時間相等,又如何比較快慢呢?

學生:那比較誰通過的位移大。

老師:那運動物體所走的位移,所用的時間都不一樣,又如何比較其快慢呢?

學生:單位時間內的位移來比較,就找到了比較的統一標準。

師:對,這就是用來表示快慢的物理量速度,在初中時同學就接觸過這個概念,那同學回憶一下,比較一下有哪些地方有了側重,有所加深。

板書:速度是表示運動的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位移s跟發生這段位移所用時間t的比值。用v=s/t表示。

由速度的定義式中可看出,v的單位由位移和時間共同決定,國際單位制中是米每秒,符號為m/s或ms1,常用單位還有km/h、cm/s等,而且速度是既具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即矢量。

板書:

速度的方向就是物體運動的方向。

2、平均速度

在勻速直線運動中,在任何相等的時間里位移都是相等的,那v=s/t是恒定的。那么如果是變速直線運動,在相等的時間里位移不相等,那又如何白色物體運動的快慢呢?那么就用在某段位移的平均快慢即平均速度來表示。

例:百米運動員,10s時間里跑完100m,那么他1s平均跑多少呢?

學生馬上會回答:每秒平均跑10m。

師:對,這就是運動員完成這100m的平均快慢速度。

板書:

說明:對于百米運動員,誰也說不來他在哪1秒破了10米,有的1秒鐘跑10米多,有的1秒鐘跑不到10米,但它等效于運動員自始至終用10m/s的速度勻速跑完全程。所以就用這平均速度來粗略表示其快慢程度。但這個=10m/s只代表這100米內(或10秒內)的平均速度,而不代表他前50米的平均速度,也不表示后50米或其他某段的平均速度。

例:一輛自行車在第一個5秒內的位移為10米,第二個5秒內的.位移為15米,第三個5秒內的位移為12米,請分別求出它在每個5秒內的平均速度以及這15秒內的平均速度。

學生計算得出:

由此更應該知道平均速度應指明是哪段時間內的平均速度。

3、瞬時速度

如果要精確地描述變速直線運動的快慢,應怎樣描述呢?那就必須知道某一時刻(或經過某一位置)時運動的快慢程度,這就是瞬時速度。

板書:瞬時速度:運動的物體在(經過)某一時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

比如:騎摩托車時或駕駛汽車時的速度表顯示,若認為以某一速度開始做勻速運動,也就是它前一段到達此時的瞬時速度。

在直線運動中,瞬時速度的方向即物體在這一位置的運動方向,所以瞬時速度是矢量。通常我們只強調其大小,把瞬時速度的大小叫瞬時速率,簡稱為速率,是標量。

4、鞏固訓練:(出示投影片)

一物體從甲地到乙地,總位移為2s,前一s內平均速度為v1,第二s內平均開速度為v2,求這個物體在從甲地到乙地的平均速度。

師生共評:有的同學答案為這是錯誤的。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值,要嚴格按照平均速度的定義來求,用這段總位移與這段位移所用的時間的比值,也就只表示這段位移內的平均速度。

三、小結

1、速度的概念及物理意義;

2、平均速度的概念及物理意義;

3、瞬時速度的概念及物理意義;

4、速度的大小稱為速率。

拓展:

本節課后有閱讀材料,怎樣理解瞬時速度,同學們有興趣的話,請看一下,這里運用了物理的極限思想,有助于你對瞬時速度的理解。

四、作業P26練習三3、4、5

五、板書設計

高一物理教案課件篇11

教學準備

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知道什么是形變和彈性形變

2、知道什么是彈力以及彈力產生的條件

3、知道壓力、支持力、繩的拉力都是彈力,并能判斷方向。

4、知道形變越大彈力越大、彈簧的彈力與形變量成正比。

過程與方法

1、從生活中常見的形變現象出發,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2、在探究形變的過程中,引導學生進一步探索形變與彈性之間的關系后,使學生了解探究彈力的實際意義,學會探究物理規律的一般方法。

3、通過觀察微小變化的實例,初步接觸“放大的方法”

情感、態度價值觀

1、在實驗中,培養其觀察、分析、歸納能力,尊重事實的科學探究精神。

2、積極參與觀察和實驗,認真討論體驗探索自然規律的艱辛和喜悅。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彈力概念的建立、彈力產生的條件、彈力方向的確定。

【教學難點】

彈力方向的確定。

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

引入新課

視頻播放:彎曲的竹竿使水中的木塊發生運動、拉弓射箭等情景。讓學生試著回答以上動作的完成有什么共同特點

新課教學

一.彈力的產生

動畫模擬彎曲的竹竿使水中的木塊發生運動、拉弓射箭等:同學們觀察動作的完成,總結什么是形變

形變:物體在力的作用下發生的形狀或體積改變

學生自己動手實驗拉橡皮筋:

(1)彈性形變:能恢復原來形狀的形變。

(2)塑性形變:不能恢復原來形狀的形變

(3)彈性限度:形變超過一定限度,物體形狀將不能完全恢復,這個限度叫做彈性限度.

[討論與交流]我用力推墻或壓桌面,那么墻和桌面也會發生形變嗎?

動畫模擬微小形變實驗:①按壓桌面②擠壓玻璃瓶。讓學生自習觀察,實驗說明了什么問題。

學生回答后教師總結:

(4)一切物體在力的作用下都會發生形變,只不過一些物體比較堅硬,雖發生形變,但形變量很小,眼睛根本觀察不到它的形變。

[猜想]:物體發生彈性形變后要恢復原狀,對與它接觸的物體會產生什么呢?

感受分析

師:我們現在一起來進行下面的操作:用手扯住橡皮筋的兩端,在彈性限度范圍內拉橡皮筋,使其發生形變。在操作的同時,用心體會一下手與彈簧或橡皮筋之間的相互作用。

師:根據力的定義,我們知道彈簧與左右手之間有力的作用,那同學們知道彈簧對左手的力是向哪個方向的?對右手的力又是向哪個方向的?

生:對左手的力向右手方向,對右手的力向左手方向。

師:為什么是這樣的方向呢?

生:我想是因為物體發生彈性形變后,由于要恢復原狀而把兩手向中間扯。

綜上:橡皮筋形變要恢復原狀而對與之接觸的物體產生的力的作用叫做彈力。

2、彈力:發生彈性形變的物體由于要恢復原來的形狀,對與它接觸的物體會發生力的作用,這種力叫做彈力

回顧開始時課件展示情景:讓學生分析并總結彈力產生的條件。

3、彈力產生的條件:

(1)、兩物體相互接觸。(接觸力)(2)、接觸處產生彈性形變。

二.幾種常見的彈力及方向

1、支持力和壓力的方向:垂直于接觸面

(1)、平面與平面接觸

例題1:分析A受到的彈力(A均處于靜止狀態)

(2)、點與面接觸

例2:分析物體A受到的彈力(A均處于靜止狀態)

(3)、曲面與曲面接觸

例3:分析球A所受到的彈力

2、繩的拉力方向:沿著繩而指向繩收縮的方向。

三.胡克定律

彈力的大小跟形變的大小有關,形變越大,彈力越大,形變消失,彈力隨著消失。

課后習題

布置作業

開放式問題(視頻播放:撐桿跳高、跳水);

提出問題:通過本節內容的學習,請同學們開放式地討論

①從形變與彈力知識去思考,撐桿跳高運動員跳得這么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②跳水運動員在空中滯空時間主要由哪方面決定?

板書

板書設計

彈力

1、形變

(1)概念:物體的形狀或體積改變

(2)分類:彈性形變;塑性形變

2、彈力

(1)定義:發生彈性形變的物體由于要恢復原來的形狀,對與它接觸的物體會發生力的作用,這種力叫做彈力

(2)產生的條件:兩物體相互接觸、接觸處產生彈性形變。

(3)彈力的方向:支持力和壓力的方向:垂直于接觸面;繩的拉力方向沿著繩而指向繩收縮的方向。

高一物理教案課件篇12

一、教學內容分析:

《普通高中課程標準物理教科書教學設計--恒力做功與物體動能變化的關系物理2(必修)》(司南版)第二章第一節動能的改變2.恒力做功與動能改變的關系。

動能定理是力學中最重要的規律之一,它的應用貫穿于以后的許多章節,通過實驗探究恒力做功與物體動能變化的關系,是對動能定理的初步研究,是學習整章內容的重要的前期準備,這部分知識的學習讓學生從一個新的角度思考問題,即開始培養學生從功和能相互聯系的角度定量分析解決力學問題。所以本節要求學生通過做功轉化成其它能量的數學描述。為培養學生綜合分析問題打下基礎。

二、學生學習情況分析:

初中時學生已學過了動能的初步知識,這為本節教學奠定了一定的基礎。在此基礎上,進一步了解物體的動能與物體的質量和速度的定量關系,為實驗探究外力做功與物體動能變化的定量關系做好鋪墊。另外,通過“必修1”的學習,學生已經掌握了實驗探究的一些科學研究方法,經歷了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實驗研究過程等相關知識

三、設計思想:

“課堂探究教學”并不在于讓學生在課堂解決多少實際問題,而是通過研究訓練,幫助學生逐步學會發現問題、熟悉研究過程、模仿研究方法,提高合作能力和實踐習慣。

本課時采用“問題—討論—分組實驗—交流歸納”的教學過程。從生活中實例發現問題,激發學生思考討論,進而確定實驗方案并進行分組實驗,得出結論。在教學中要的是體現學生自主學習的教育觀念,引導學生進行實驗探究,使學生在知識獲取的同時建立一種成就感,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全課教學流程如下:

四、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掌握動能的概念,實驗探究外力(恒力)做功與動能的變化數值關系。初步認識動能定理。

2.過程與方法:通過實驗探究,讓學生經歷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探究的主要方法。鍛煉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培養學生對實驗原理和方法的遷移能力和利用已知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在探究過程中大膽發表自己對問題的看法,并與他人相互交流討論。培養學生實事求是、嚴謹認真的科學態度。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五、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建立動能的概念,實驗探究外力做功與物體動能變化的定量關系,為理論推導動能定理奠定實驗基礎。

難點:實驗探究外力(重力)做功與物體動能變化的定量關系。

六、教學方法:

采用實驗探究教學法,讓學生在實驗探究的過程中,對動能定理有個初步的認識。

七、主要教學過程:

1、建立場景,導入學習。

生活實例演示:讓一小球做自由落體運動。

問(1):小球的速度如何變化?動能如何變化?

生活實例:列車離站加速行駛時,速度越來越大,即動能越來越大:汽車剎車后,速度越來越小,即動能越來越小。

問(2):什么原因導致物體的動能發生變化?(重力做功)

[這個簡單的小實驗調動學生,復習鞏固動能定義,同時從情境中引入問題,比較符合高一學生認識過程,激發進一步探究的興趣,]

2、提出問題

為了研究方便,以自由落體運動中的重力做功為例,研究重力所做的功與物體動能改變量之間的定量關系。你能否根據已有的知識對這種關系作出猜想,并設計一個實驗來驗證你的猜想?

3、討論設計實驗方案[這一環節是這節課的關鍵,學生能做好這一環節,后面的探究就順理成章了,所以教師在讓學生積極思考,討論的同時,應該適時的給他們一定的指導和點撥。最后討論出的方案可能有好幾個,現列舉兩個最容易討論出,并行之有效的方案]

方案A:研究做自由落體運動的物體重力做功和物體動能變化的關系

這個方案比較簡單,學生在前面生活實例演示和根據“必修1”的學習,已經經歷并掌握了自由落體運動——一種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實驗研究過程很容易想到,實驗裝置圖如下:(教師事先備用,直接展示。)

方案B:課本上介紹的方案這個方案,學生在實際操作時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難,教師引導學生思考:怎樣確保小車在運動過程中受恒定的外力作用(實驗條件)?怎樣平衡小車在斜面上所受的摩擦力,使小車只受拉力的恒力作用(判斷平衡依據)?教師要引導學生排出難點。(這里我們就讓學生明白:教材上給出的方案不一定就是最簡單的)

[使學生易于對實驗方案的優劣進行理解,從而進一步鼓勵學生開拓思路,不要拘泥于一種方案。學生的探究過程可能會有一些困難,此時教師可適當作一些指導,留給學生更多的思考空間,體現出學生是學習的讓人。]

結合討論后的方案,確定可能用到的實驗器材:

小車、電火花計時器、刻度尺、紙帶、細繩、木板、砝碼、定滑輪、鐵架臺、夾子等。

4、學生分組實驗,記錄并分析數據

根據之前的討論,學生自主選擇實驗方案,確定實驗步驟,(建議每個方案都要有人)進行分組實驗,教師巡視給與適時的指導和點撥。

[學生通過自己實驗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進一步體現把課堂交給學生的教學思想,讓學生明確在課題已經確定的情況下應如何逐步通過實驗對課題研究。]

不論選擇哪一方案,實驗數據處理都是對紙帶分析,在紙帶上取兩個合適的點(如上圖中紙帶上的B點和D點),用刻度尺測出這兩點間的距離SBD,用求平均速度的方法求出打點計時器打B、E兩點時,重錘的速度VB和VD,(提示學生勻變速直線運動物體在一段時間內的平均速度等于這段時間中點時刻的速度教學設計--恒力做功與物體動能變化的關系)。

力F/N位移S/m功W=FS(J)B點速度VB(m/s)D點速度VD(m/s)動能的變化ΔEK(J)第1次第2次

由實驗數據得出結論:

在誤差允許的范圍內,恒力所做的功等于物體動能變化的大小。

[這時,教師呈現各代表小組的表格,要求學生分析總結,結論由學生自己總結得出,這樣有助于加深印象,教師只是在學生總結的基礎上,規范其文字的表述。]

5、評估與交流

小組間相互交流,了解其他組的實驗情況,在實驗結果上和其它組是否一致?試分析影響實驗結果的可能因素,對實驗過程中好的方面和不妥有待改進的地方,進行評估。先讓每個小組推薦一兩個代表對自己小組進行評估、總結,教師可以在學生發言前設置下面幾個問題:

(1)、在實驗結論數據中,功W和動能的改變ΔEK是否一致?

(2)、在實驗過程中,你們認為影響實驗結果的可能因素是什么?又如何減少實驗過程誤差的?

(3)、實驗裝置可有改進的地方?

[培養學生虛心向他人學習,正確聽取、采納他人意見的好習慣,達到相互學習,共同促進的作用。]

教師歸納:大量更為精確實驗表明,能量轉化可以用做功來量度。如合外力做總功等于動能的變化。

八、課后作業

1、用數學表達式描述恒力做功和動能改變的關系(動能定理)。

2、理論推導:請根據牛頓運動定律和運動學知識從理論上推導動能定理。

九、教學反思

“物理課堂實驗探究課”,目的是讓學生經歷動能定理的實驗研究過程,體會實驗在發現自然規律中的作用,這就是體現了“過程與方法”的培養目標。在本節課中,通過學生動手實驗探究恒力(重力)做功數量,進一步分析物體動能的改變數值,從而建立功和能量變化之間的定量關系,讓學生主動參與、全面感受到實驗探究的全過程,培養了學生觀察、分析、歸納等各項綜合本質。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學習是比教師單純教授知識更有效,思維訓練也更加深刻,學生得到的不僅有知識,還包括解決問題的方法和策略,獨立思考的認知技能和實際操作能力等。

高一物理教案課件篇13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簡介

這節課要探究的內容比較豐富,在運動的合成與分解的基礎上,給出了什么叫平拋運動,提出了探究的問題:探究平拋運動的特點。探究的過程既有實驗現象的觀察。又有分析、推理的過程,還將實驗現象與分析、推理結合起來,探究出平拋運動在水平方向和豎直方向的運動規律。

(二)教學目標

⑴知識與技能

1.知道平拋運動的特點和規律。

2.知道平拋運動形成的&39;條件。

3.理解平拋運動是勻變速運動,其加速度為g。

4.會用平拋運動解答有關問題。

⑵過程與方法

1.利用已知的直線規律來研究復雜的曲線運動,滲透物理學“化曲為直”“化繁為簡”的方法及“等效代換”“正交分解”的思想方法。

2.平拋物體探究實驗中突出了“實驗的精髓在于控制”的思想。

⑶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實際情景培養學生關注物理、關注生活的意識,并且培養學生在生活中應用物理知識的意識;使學生愛物理、愛生活。

(三)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平拋物體運動的特點和規律。

難點:平拋運動規律的得出過程。

二、學情分析

深入的了解學生是上好課的關鍵,我對學生的基本情況分析如下:

⑴高一學生已經具備較好的物理實驗能力、分析問題能力、歸納實驗現象的能力。

⑵學生剛學習過直線運動規律,對直線運動的分析方法記憶猶新;并在上一節中剛學過運動合成與分解的知識,對這一分析曲線運動的方法并不陌生,這為本節課在方法上鋪平了道路;

三、教法與學法

為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地位,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主要采取以下的教學方法和學法。

教法:探究式教學法和情景創設教學法

學法:以學生合作學習和探究性學習為主,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四、教學過程設計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魚”,教是為了不教,根據本課題的特點和學生的基本情況我作如下的教學設計。

高一物理教案課件篇14

一、教學目的:

1.知道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2.理解功率的概念,能運用功率的公式P=W/t進行有關計算。

3.正確理解公式P=FVcosα的意義,知道什么是瞬時功率,什么是平均功率,并能用來解釋現象和進行計算。

二、重點難點

1.理解功率的概念是本節的重點。

2.瞬時功率和平均功率計算是本節的難點。

3.機車起動問題是本節課對學生的一個能力培養點。

三、教學方法講授、討論、練習。

四、教具

五、教學過程:

引入新課:上節課學習了功的概念及其計算。現在我們研究下面兩個問題。

(1)質量為2kg的物體在4N的水平拉力F1作用下沿F1的方向以2m/s的速度勻速前進16m.在此過程中,有幾個力對物體做功,各做功多少?此過程用多長時間?

(2)質量為2kg的物體靜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在F2=4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前進16m。在此過程中,有幾個力對物體做功?各做功多少?此過程用多長時間?(學生自己解答,教師小結。)

中拉力做功:W11=F1S=64J;阻力做功:W12=-F1S=-64J;時間:t1=s/V=8s.

可見,力對物體做功多少,只由F、S及它們間夾角決定,與物體是否還受其它力、物體是勻速運動還是變速運動無關。再比較一下,F1、F2做功一樣多,但所用時間不同。說明力對物體做功還有一個快慢問題。本節課學習做功快慢的描述問題。

板書課題:

第二節功率

進行新課:

(一)力對物體做功快慢的比較。

分析以下事例,歸納出做功快慢的比較方法:

運動的快慢用表示;速度變化快慢用表示,我們把描述力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定義為功率,這是物理學中的一個重要概念。

(二)功率的概念

1.定義:功跟完成這些功所用時間的比值叫做功率。定義式:P=W/t

2.單位:國際單位為瓦(W),常用“千瓦”(KW)作功率單位。1W=1J/S,1KW=1000W。

3.功率的物理意義:功率是描述力對物體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功率大的做功快。不論在什么條件下,只要明確了功W和所用時間t,就可求出相應的功率。以上幾個功率就是鋼繩拉力對重物做功的功率,A起重機的功率PA=8KW,B起重機的功率PB=12KW,C起重機的功率PC=32KW。C做功最快,A做功最慢。

4.功率是標量。由于功有正負,相應的功率也有正負。功率的正負不表示大小,只表示做功的性質,即動力的功率為正,阻力的功率為負,計算時不帶符號,只計絕對值。

根據W=FScosα和V=S/t,可得P=Fvcosα。若F、S同向,可簡化為P=FV。

5.功率的另一表達式:P=FvcosαF--對物體做功的力V--物體運動的速度a--F與V的夾角。

(三)平均功率和瞬時功率

1.平均功率:描述力在一段時間內做功的快慢,用P=W/t計算,若用P=Fvcosα,V為t時間內的平均速度。平均功率是針對一段時間或一個過程而言的,因此在計算平均功率時一定要弄清是哪段時間或哪一個過程的平均功率。

2.瞬時功率:描述力在某一時刻做功的快慢,只能用P=Fvcosα,V--某時刻的速度。瞬時功率是針對某時刻或某位置的,因此在計算瞬時功率時一定要弄清是哪個時刻或哪個位置的功率。

例題1:已知質量為m的物體從高處自由下落,經時間t,在t時間內重力對物體做功的平均功率為;在t時刻重力對物體做功的瞬時功率為。

解析:在t內,物體下落的高度h=,重力對物體所做的功W=,所以在t內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為;在t時刻重力做功的瞬時功率為.

3.對公式P=FV的討論。

(1)當功率P一定時,即做功的力越大,其速度就越小。當汽車發動機功率一定時,要增大牽引力,就要減小速度。故汽車上坡時,用換擋的辦法減小速度來得到較大的牽引力。

(2)當速度V一定時,即做功的力越大,它的功率也越大。汽車從平路到上坡,若要保持速度不變,必須加大油門,增大發動機功率來得到較大的牽引力。

(3)當力F一定時,即速度越大,功率越大。起重機吊同一物體以不同速度勻速上升,輸出功率不等,速度越大,起重機輸出功率越大。

例題2:飛機、輪船運動時受到的阻力并不恒定,當速度很大時,阻力和速度的平方成正比,這時要把飛機、輪船的速度增大到原來的2倍,發動機的輸出功率要增大到原來的:

A.2倍;B.4倍;C.6倍;D.8倍.

解析:飛機、輪船達到速度時牽引力F與阻力f相等,即F=f,而f=KV2,所以發動機的輸出功率P=FV=KV3,要把速度增大到原來的2倍,發動機的輸出功率要增大到原來的8倍.

(四)額定功率和實際功率

額定功率指機器正常工作時的輸出功率,也就是機器銘牌上的標稱值。實際功率是指機器工作中實際輸出的功率。機器不一定都在額定功率下工作。實際功率總是小于或等于額定功率。

高一物理教案課件篇15

教材首先明確提出向心力是按效果命名的力,任何一個力或幾個力的合力只要它的作用效果是使物體產生向心加速度,它就是物體所受的向心力,接著詳細介紹了火車轉彎和汽車過拱橋兩個常見的實際問題。后面又附有思考與討論,開拓學生的思維。

61993 日韩欧美激情视频| 日韩中文字幕亚洲| 日本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午夜无码鲁丝片午夜精品| 日韩av.com| 免费cad大片在线观看| 成人国产在线激情| 久久久综合av| 最近2019年中文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色婷婷久久久久swag精品| 国产日产亚洲精品系列| 国产美女视频91| 人妻中文字幕一区| 又骚又黄的视频| 潘金莲一级黄色片| 亚洲精品午夜视频| 中国老熟女重囗味hdxx| 久久无码高潮喷水| 亚洲五月六月|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视频在线播放| 97人人澡人人爽| 国产精品无av码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成人| 亚洲天堂av女优| 日韩av在线免费观看一区| 日韩午夜在线影院| 欧美日韩另类一区| 91福利精品第一导航|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高清精品免费观看| 国产日韩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91影院在线免费观看| 97久久超碰精品国产| 国产成人在线网站| 国产99一区视频免费| 国产一区中文字幕| 国产一区三区三区| 国产一区二区久久|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国产| 国产麻豆精品theporn| 国产综合成人久久大片91| 蜜桃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午夜小视频在线播放| 日韩精品久久理论片| 免费视频一区二区| 激情综合色丁香一区二区| 激情图区综合网| 国产激情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亚洲一区二区一| 成人精品国产福利| 久久久电影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韩日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中文字幕亚洲成人| 一本大道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 日韩欧美在线一区| 日韩午夜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精品va在线观看| 精品国模在线视频| 性欧美视频videos6一9|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免费看| 91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青草色艺| 五月天亚洲综合| 日本一区午夜艳熟免费| 亚洲免费一级视频| 日本xxx在线播放| 欧美日韩成人免费观看| 性色av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刘亦菲久久免费一区二区| 国产资源精品在线观看| 中文一区二区完整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va韩国va欧美va| 精品少妇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日韩专区在线播放| 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一区| 夜夜爽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女不卡| 黄色动漫网站入口| 中文字幕xxx| 欧美在线观看不卡| 久久福利视频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国产精品国产专区不蜜 | 在线亚洲精品福利网址导航| 亚洲第一级黄色片| 97国产真实伦对白精彩视频8| 波多野结衣精品久久| 永久免费网站视频在线观看| 永久看看免费大片| 欧美精品一二三四区| 视频在线观看一区| 亚洲人成亚洲人成在线观看图片| 精品少妇一区二区三区日产乱码| 97成人精品区在线播放| 色一情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在线能看的av网站| 五月天综合激情| 韩国三级在线一区| 亚洲高清视频在线| 日韩在线中文字幕| 国产欧美一区二区视频| 黄色aaa级片| 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久久久久| 日本不卡视频一二三区| 亚洲综合成人网| 深夜福利日韩在线看|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av福利| www.日日操| 日韩av免费网址|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综合| 天天爽夜夜爽夜夜爽精品视频|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直播 | 欧美一区二区视频免费观看| 青草成人免费视频| 国产美女在线一区| 麻豆一区产品精品蜜桃的特点| 日韩av电影天堂| 欧美色另类天堂2015| 69国产精品成人在线播放| 在线视频不卡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国产一区黑色丝袜| 免费观看黄一级视频| 洋洋成人永久网站入口| 久久69精品久久久久久国产越南| 亚洲精品中字| 亚洲欧洲综合网|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不卡| 欧美日韩国产免费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人人做人人爽| 日日干夜夜操s8| 99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成人| 亚洲人成伊人成综合网小说| 久久91亚洲精品中文字幕奶水 | 国产99久久久欧美黑人| av免费在线播放网站| 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潮喷在线 | 欧美激情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一区二区黄| 公共露出暴露狂另类av| 日本三级2019| 中文字幕字幕中文在线中不卡视频| 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爽蜜月| 97碰在线视频| 最新国产中文字幕| 亚洲第一成人在线| 国产一区二区视频在线观看| 永久免费未满蜜桃| 精品一区二区在线看| 亚洲国产精品大全| 吴梦梦av在线|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欧美专区| 国产精品大陆在线观看| 欧产日产国产精品98| 狠狠色2019综合网| 国产亚洲视频中文字幕视频| 国产午夜福利100集发布| 国产精品久久婷婷| 欧美日产国产精品| 日韩精品久久一区| 在线视频精品免费| 欧美日韩国产乱码电影| 日本公妇乱淫免费视频一区三区| 日韩大片免费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91久久久| 国产另类自拍| 国产又黄又粗又爽| 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综合网| 老牛影视免费一区二区| 日韩手机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精品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一级视频在线观看| 一区二区三区欧美| 久久五月天婷婷|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50| 欧美日韩免费不卡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精品www| 中国女人一级一次看片| 欧美高清你懂得| 青青青青在线视频| 肉肉av福利一精品导航| 爱福利视频一区| 在线中文字日产幕| 成人av网站在线观看免费| 日本欧美中文字幕| 538任你躁在线精品视频网站| 红桃视频成人在线观看| 一级做a爰片久久| 手机在线精品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69国产精品亚洲| 香蕉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欧美在线观看| 日韩在线电影一区| 成人午夜免费福利|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久久筱田步美| 日韩精品国产一区| 亚洲伦在线观看| 先锋影音欧美| 午夜视频在线播放| 久久久爽爽爽美女图片| 亚洲欧美精品久久| 欧美三级蜜桃2在线观看| 青青草综合在线| 国产成人av资源| 91网站在线免费观看| 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精| 亚洲国产精品网站| 超碰男人的天堂| 午夜不卡av免费| 欧美性久久久久| 2022国产精品视频| 久久久一本精品99久久精品| 全部免费毛片在线播放一个| 午夜精品在线观看| 97人妻一区二区精品视频| 亚洲日本aⅴ片在线观看香蕉| 亚洲永久无码7777kkk| 欧美日韩亚洲91| 国产精品亚洲二区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福利网站| 亚洲成人第一| 国产成人av在线影院|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9999apgf | 老司机精品久久| 国产精品视频免费观看www| 这里只有精品免费视频| 欧美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99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精品一区二区| 可以直接看的黄色网址|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按摩观|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人| 欧美一区二区日韩| 成年人网站免费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av| 色先锋久久av资源部| 欧美一级xxxx| 在线观看av一区二区| 两女双腿交缠激烈磨豆腐| 图片区小说区国产精品视频| 不卡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大豆网| www.日日操| 亚洲大型综合色站| 国产毛片久久久久久| 欧美午夜影院一区| 久久成人激情视频| 国产丝袜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久久福利| 久久不射热爱视频精品| 中文字幕码精品视频网站| 91干在线观看| 丝袜美腿亚洲综合| 久久久福利视频| 久久日一线二线三线suv| 成人精品高清在线|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人妻在线视频 | 91麻豆制片厂| 亚洲欧美视频在线| 精品国产乱码一区二区| 俺去了亚洲欧美日韩| 懂色av蜜臀av粉嫩av喷吹| 欧美在线一区二区三区四| 视频一区二区免费| 蜜桃麻豆91| 久久精品免视看| 麻豆传传媒久久久爱| 欧美性猛交xxxx免费看久久久| 91丨porny丨对白| 日韩激情视频在线播放| 高清乱码免费看污| 国产女精品视频网站免费| 精品在线免费视频| 欧日韩免费视频| 91福利视频在线| 无码人中文字幕| 欧美黄色片视频| 巨乳诱惑日韩免费av| 日韩欧美亚洲精品| 亚洲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看污片网站| 色综合久久88| 日本午夜一本久久久综合| 国产树林野战在线播放| 欧美日韩在线影院| 欧美丰满熟妇bbbbbb| 8050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 久久丁香综合五月国产三级网站| 毛片av在线播放| 欧美卡1卡2卡| 日本妇乱大交xxxxx| 久久久久成人精品免费播放动漫| 亚洲日韩欧美一区二区在线| 国产高潮呻吟久久| 97成人在线视频| 91丝袜呻吟高潮美腿白嫩在线观看| 国产又大又黄又猛| 中日韩美女免费视频网址在线观看 | 一二三区视频在线观看| 丝袜亚洲欧美日韩综合| 日韩成人av影视| 国产黄页在线观看| 精品网站999www| 久久久久99| 凹凸日日摸日日碰夜夜爽1| 亚洲欧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囯产精品一品二区三区| 国产91在线亚洲| 亚洲国产福利在线| 久久婷婷激情| 香蕉视频网站入口| 国产亚洲欧美另类中文| 奇米色777欧美一区二区| 另类小说第一页| 久热精品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丰满亚洲少妇av| 中文字幕丰满孑伦无码专区| 国产精品亚洲аv天堂网| 亚洲精品国产无天堂网2021| 久久国产精品二区| 蜜桃av久久久亚洲精品| 欧美性欧美巨大黑白大战|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在线观看| 国产特级淫片高清视频| 亚洲一区二区国产| 成人激情午夜影院| 久久精品在线观看视频| 国模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51久久夜色精品国产麻豆| 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综合网站| 日韩国产小视频| 亚洲欧洲视频在线| 99视频有精品| 免费麻豆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欧美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欧美黄色影院| 久久99国产精品麻豆| 在线观看国产网站| 亚洲综合日韩在线| 欧美一级在线观看| 久久99精品国产麻豆不卡| 加勒比综合在线| 欧美日韩综合精品| 亚洲免费电影在线观看| 成人av电影免费在线播放|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成人漫画| 日本高清不卡三区| 日韩亚洲欧美成人| 亚洲码国产岛国毛片在线| 97人妻人人澡人人爽人人精品| 午夜免费高清视频| 国产精品高精视频免费| 色视频一区二区| 蜜桃久久久久久| 波多野结衣欲乱| 亚洲色图都市激情| 91国自产精品中文字幕亚洲| 欧美性黄网官网| 另类专区欧美蜜桃臀第一页| 毛片久久久久久| 免费极品av一视觉盛宴| 午夜精品美女自拍福到在线| 欧美性xxxx在线播放| 蜜臀精品久久久久久蜜臀| 91视频青青草| 蜜臀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有码在线视频| 欧美日韩国产bt| 久久毛片高清国产| 99久久婷婷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啪av永久无码精品放毛片| 欧洲精品国产| 久久久久国色av免费观看性色 | 欧美三日本三级少妇99| 日韩在线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搜索| 亚洲激情自拍图|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品在线视频 |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国产亚洲精品久久久久久| 亚洲第一成人在线| 国产精品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在线免费看视频| 日本在线不卡一区二区| 伊人精品久久久久7777| 91高潮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久久久久久| 亚洲精选一二三| 国产麻豆视频精品| 一级片免费网站|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在线| 9久久9毛片又大又硬又粗| 国产伊人精品在线| 色婷婷久久av|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小说|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视频网页| 亚洲色大成网站www| 91av在线免费视频| 毛片网站免费观看| 久草精品在线播放| 日韩三级电影网站| 成人写真福利网| 欧美激情图片区| 亚洲精品一区中文字幕乱码| 色综合咪咪久久| 亚洲情趣在线观看| 成人午夜电影久久影院| 丝袜亚洲另类丝袜在线| 91九色蝌蚪91por成人| 久草视频中文在线| 三区四区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