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综合一区二区_国产人妖一区二区_91精品国产色综合_91成人福利在线_亚洲成人手机在线_亚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_久久久久国产免费免费_欧美 国产 日本_欧美videofree性高清杂交_www.免费av_中文字幕色av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自偷自拍熟女另类

教案吧 > 學科教案 > 化學教案 >

最新化學教案

時間: 新華 化學教案

好的教案可以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造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下面是一些最新化學教案免費閱讀下載,希望對大家寫最新化學教案有用。

最新化學教案篇1

化學鍵與晶體結構

一.理解離子鍵、共價鍵的涵義,了解化學鍵、金屬鍵和鍵的極性。

1.相鄰的原子之間強烈的相互作用叫做化學鍵。在稀有氣體的單原子分子中不存在化學鍵。

2.陰、陽離子間通過靜電作用所形成的化學鍵叫做離子鍵。活潑金屬跟活潑非金屬化合時,都形成離子鍵。通過離子鍵形成的化合物均是離子化合物,包括強堿、多數鹽和典型的金屬氧化物。離子化合物在熔融狀態時都易導電。

3.原子間通過共用電子對(電子云重疊)所形成的化學鍵叫做共價鍵。非金屬元素的原子間形成的化學鍵都是共價鍵。其中:同種非金屬元素的原子間形成的共價鍵是非極性共價鍵;不同非金屬元素的原子間形成的共價鍵是極性鍵。原子間通過共價鍵形成的化合物是共價化合物,包括酸(無水)、氣態氫化物、非金屬氧化物、多數有機物和少數鹽(如AlCl3)。共價化合物在熔融狀態時都不(或很難)導電。

4.在銨鹽、強堿、多數含氧酸鹽和金屬過氧化物中既存在離子鍵,又存在共價鍵。

5.金屬晶體中金屬離子與自由電子之間的較強作用叫做金屬鍵。

二.理解電子式與結構式的表達方法。

1.可用電子式來表示:①原子,如:Na?;②離子,如:[:O:]2?;③原子團,如:[:O:H]?;④分子或化合物的結構;⑤分子或化合物的形成過程。

2.結構式是用一根短線表示一對共用電子對的化學式。

三.了解分子構型,理解分子的極性和穩定性。

1.常見分子構型:雙原子分子、CO2、C2H2(鍵角180?)都是直線形分子;H2O(鍵角104.5?)是角形分子;NH3(鍵角107?18&39;)是三角錐形分子;CH4(鍵角109?28&39;)是正四面體分子;苯分子(鍵角120?)是平面正六邊形分子。

2.非極性分子:電荷分布對稱的分子。包括:A型單原子分子(如He、Ne);A2型雙原子分子,(如H2、N2);AxBy型多原子分子中鍵的極性相互抵消的分子(如CO2、CS2、BF3、CH4、CCl4、C2H4、C2H2、C6H6)。對于ABn型多原子分子中A原子最外層電子都已成鍵的分子(如SO3、PCl5、SF6、IF7)。

3.極性分子:電荷分布不對稱的分子。包括:AB型雙原子分子(如HCl、CO);AxBy型多原子分子中鍵的極性不能互相抵消的分子(如H2O、NH3、SO2、CH3F)。

4.分子的穩定性:與鍵長、鍵能有關,一般鍵長越長、鍵能越大,鍵越牢固,含有該鍵的分子越穩定。

四.了解分子間作用力,理解氫鍵。

1.分子間作用力隨分子極性、相對分子質量的增大而增大。

2.對于組成和結構相似的物質,相對分子質量越大,分子間作用力越大,物質的熔點、沸點也越高;但分子間形成氫鍵時,分子間作用力增大,熔、沸點反常偏高。水分子間、乙醇分子間、乙醇與水分子間都存在氫鍵。

3.非極性分子的溶質一般能溶于非極性溶劑;極性溶質一般能溶于極性溶劑(即“相似相溶”規律)。若溶質分子與溶劑分子間能形成氫鍵,則會增大溶質的溶解度。

五.理解四種晶體類型的結構特點及物理性質特點。

1.離子晶體是陰、陽離子間通過離子鍵結合而成的晶體(即所有的離子化合物)。硬度較大,熔、沸點較高,固態時不導電,受熱熔化或溶于水時易導電。注意:在離子晶體中不存在單個的小分子。NaCl晶體是簡單立方結構;CsCl晶體是體心立方結構。

2.分子晶體是分子間以分子間作用力結合而成的晶體〔即非金屬的單質(除原子晶體外)、氧化物(除原子晶體外)、氫化物、含氧酸、多數有機物〕。硬度較小,熔、沸點較低,固態和熔融狀態時都不導電。注意:干冰是面心立方結構。

3.原子晶體是原子間以共價鍵結合而成的空間網狀結構晶體〔即金剛石、晶體硅、石英或水晶(SiO2)、金剛砂(SiC)〕。硬度很大,熔、沸點高,一般不導電,難溶于常見的溶劑。注意:金剛石和SiO2晶體都是正四面體結構。

4.金屬晶體是通過金屬離子與自由電子之間的較強作用(即金屬鍵)形成的晶體(即金屬單質和合金)。硬度一般較大,熔、沸點一般較高,具有良好的導電性、導熱性和延展性。注意:在金屬晶體中不存在陰離子。

5.晶體熔、沸點高低規律是:①不同類型的晶體:多數是原子晶體>多數離子晶體(或多數金屬晶體)>分子晶體。②原子晶體:成鍵原子半徑之和小的鍵長短,鍵能大,熔、沸點高。③離子晶體:一般來說,離子電荷數越多、半徑越小,離子鍵越強,熔、沸點越高。④金屬晶體:金屬離子電荷數越多、半徑越小,金屬鍵越強,熔、沸點越高;但合金的熔、沸點低于其組成的金屬。⑤分子晶體:組成和結構相似的物質,式量越大,分子間作用力越大,熔、沸點越高;但分子間形成氫鍵時,分子間作用力增大,熔、沸點反常偏高;在烷烴的同分異構體中,一般來說,支鏈數越少,熔、沸點越高;在含苯環的同分異構體中,沸點“鄰位>間位>對位”。此外,還可由常溫下的狀態進行比較。

六.注意培養對原子、分子、化學鍵、晶體結構的三維空間想像及信息處理能力。

七.典型試題。

1.關于化學鍵的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A.離子化合物可能含有共價鍵B.共價化合物可能含有離子鍵

C.離子化合物中只含有離子鍵D.共價化合物中不含離子鍵

2.下列電子式的書寫正確的是H

A.:N:::N:B.H+[:O:]2?H+C.Na+[:Cl:]?D.H:N:H

3.下列分子的結構中,原子的最外層電子不能都滿足8電子穩定結構的是

A.CO2B.PCl3C.CCl4D.NO2

4.已知SO3、BF3、CCl4、PCl5、SF6都是非極性分子,而H2S、NH3、NO2、SF4、BrF5都是極性分子,由此可推出ABn型分子屬于非極性分子的經驗規律是

A.ABn型分子中A、B均不含氫原子

B.A的相對原子質量必小于B的相對原子質量

C.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

D.分子中A原子最外層電子都已成鍵

5.下列各組物質的晶體中,化學鍵類型相同、晶體類型也相同的是

A.SO2和SiO2B.CO2和H2SC.NaCl和HClD.CCl4和KI

6.下列各組物質中,按熔點由低到高排列正確的是

A.CO2、KCl、SiO2B.O2、I2、Hg

C.Na、K、RbD.SiC、NaCl、SO2

八.拓展練習。

1.下列各組物質中,都既含有離子鍵,又含有共價鍵的是

A.HClO、NaClOB.NH3?H2O、NH4ClC.KOH、K2O2D.H2SO4、KHSO4

2.下列各組指定原子序數的元素,不能形成AB2型共價化合物的是

A.6、8B.16、8C.12,9D.7,8

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共價化合物中可能含有離子鍵

B.只含有極性鍵的分子一定是極性分子

C.雙原子單質分子中的共價鍵一定是非極性鍵

D.非金屬原子間不可能形成離子化合物

4.下列各組分子中,都屬于含極性鍵的非極性分子的是

A.CO2、H2SB.C2H2、CH4C.CHCl3、C2H4D.NH3、HCl

5.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同主族金屬的原子半徑越大熔點越高B.稀有氣體原子序數越大沸點越高

C.分子間作用力越弱的物質熔點越低D.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徑越小越易失電子

6.下列有關晶體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A.在金剛石中,有共價鍵形成的最小的碳原子環上有6個碳原子

B.在氯化鈉晶體中,每個Na+周圍距離最近且相等的Na+共有6個

C.在干冰晶體中,每個CO2分子與12個CO2分子緊鄰

D.在石墨晶體中,每一層內碳原子數與碳碳鍵數之比為2:3

7.下列電子式中錯誤的是HH

A.Na+B.[:O:H]?C.H:N:HD.H:C::O:

8.CaC2和MgC2都是能跟水反應的離子化合物,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A.的電子式是[:C??C:]2?

B.CaC2和MgC2中各元素都達到稀有氣體的穩定結構

C.CaC2在水中以Ca2+和形式存在

D.MgC2的熔點很低,可能在100℃以下

9.根據“相似相溶”的溶解規律,NH4Cl可溶解在下列哪一種溶劑中

A.苯B.乙醚C.液氨D.四氯化碳

10.下列分子結構中,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不能都滿足8電子穩定結構的是

A.CCl4B.PCl5C.PCl3D.BeCl2

11.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滿足最外層8電子結構的是

A.COCl2B.SF6C.XeF2D.BF3

12.能說明BF3分子中4個原子在同一平面上的理由是

A.BF3是非極性分子B.B-F鍵是非極性鍵

C.3個B-F鍵長度相等D.3個B-F鍵的夾角為120?

13.下列每組物質發生狀態變化所克服微粒間的相互作用屬同種類型的是

A.實驗和蔗糖熔化B.鈉和硫的熔化

C.碘和干冰的升華D.二氧化硅和氯化鈉熔化

14.有關晶體的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晶體中分子間作用力越大,分子越穩定B.原子晶體中共價鍵越強,熔點越高

C.冰熔化時水分子中共價鍵發生斷裂D.氯化鈉熔化時離子鍵未被破壞

15.據報道,近來發現了一種新的星際分子氰基辛炔,其結構式為:

H-C≡C-C≡C-C≡C-C≡C-C≡N。對該物質判斷正確的是

A.晶體的硬度與金剛石相當B.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

C.不能發生加成反應D.可由乙炔和含氮化合物加聚得到

16.下列過程中,共價鍵被破壞的是

A.碘升華B.溴蒸氣被木炭吸附

C.酒精溶于水D.HCl氣體溶于水

17.下列物質的沸點高低順序正確的是

A.金剛石>晶體硅>水晶>金剛砂B.CI4>CBr4>CCl4>CH4

C.正丙苯>鄰二甲苯>間二甲苯>對二甲苯D.金剛石>生鐵>純鐵>鈉

18.關于晶體的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晶體中只要有陰離子就一定有陽離子B.晶體中只要有陽離子就一定有陰離子

C.原子晶體的熔點一定比金屬晶體的高D.分子晶體的熔點一定比金屬晶體的低

19.已知食鹽的密度為2.2g/cm3。在食鹽晶體中,兩個距離最近的鈉離子中心間的距離最接近下面4個數值中的

A.3.0×10?8cmB.3.5×10?8cmC.4.0×10?8cmD.4.5×10?8cm

20.第28屆國際地質大會提供的資料顯示,海底有大量的天然氣水合物,可滿足人類1000年的能源需要。天然氣水合物是一種晶體,晶體中平均每46個水分子構建成8個籠,每個籠可容納1個CH4分子或1個游離H2O分子。根據上述信息,回答:

(1)下列關于天然氣水合物中兩種分子極性的描述正確的是

A.兩種都是極性分子B.CH4是極性分子,H2O是非極性分子

C.兩種都是非極性分子D.H2O是極性分子,CH4是非極性分子

(2)若晶體中每8個籠只有6個容納了CH4分子,另外2個籠被游離的H2O分子填充,則天然氣水合物的平均組成可表示為

A.CH4?14H2OB.CH4?8H2OC.CH4?(23/3)H2OD.CH4?6H2O

最新化學教案篇2

實驗:4-15:①將鋅片插入稀硫酸中報告實驗現象。

②將銅片插入稀硫酸中報告實驗現象。

③將與鐵鋅銅片相互接觸或用導線連接起來插入稀硫酸中報

告實驗現象。

④在③中把鋅片和銅片之間連上電流計,觀察其指針的變化。

結論:①鋅片能和稀硫酸迅速反應放出H2

②銅片不能和稀硫酸反應

③銅片上有氣體生成

④電流計的指針發生偏轉,說明在兩金屬片間有電流產生

結論:什么是原電池?(結論方式給出)它的.形成條件是什么?

原電池定義:把化學能轉化為電能的裝置叫做原電池.

形成條件: ①兩個電極

②電解質溶液

③形成閉合電路

討論:1、ZnH2SO4Cu形成裝置后有電流產生,鋅片上發生了什么

反應?銅片上發生了什么反應?(可以取鋅片周圍的溶液

用NaOH溶液鑒別;取銅片上生成的氣體檢驗。)

結論:在鋅片周圍有鋅離子生成;銅片上生成的是H2

討論:可能造成此現象的原因?倆金屬片上的反應式的書寫。

結論:在Zn上:ZnC2e-=Zn2+

在Cu上:2H++2e-=H2

Zn失去電子流出電子通過導線--Cu--電解質中的離子獲得電子

我們把:   流出電子的一電極叫負極;

電子流入的一極叫做正極

兩極反應的本質:還是氧化還原反應,只是分別在兩極進行了。

負極失電子 被氧化,發生氧化反應

正極得電子 被還原 發生還原反應

實驗:分別用兩個銅片和兩個鋅片做上述實驗④。

結論:兩種情況下電流計不發生偏轉,說明線路中無電流生成,銅

片上無氣體生成。即兩電極必須是活潑性不同的金屬與金屬

或金屬與非金屬(能導電)

最新化學教案篇3

教學模式

化學教學中的科學探究的教學模式

地位

作用

初中階段第一次接觸氣體的制法,對以后的學習有很重要的作用,有承上啟下的作用.

教學

目標

知識目標

1.     掌握實驗室制取氧氣的方法和反應原理.

2.     了解催化劑和催化作用的概念

3.     理解分解反應的定義極其化合反應的`區別.

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和觀察能力

德育目標

對學生進行美育教育

教學重點

實驗室制取氧氣的方法

教學難點

催化劑,催化作用

教學疑點

實驗室制取氧氣的原理

教學方法

演示.講解.討論,采取科學探究法

教材處理

1.     復習氧氣的性質,了解學生對已有知識的掌握程度

2.     利用科學探究法,通過演示實驗,引導,探求出實驗室制氧氣的方法,原理.

教學手段

利用計算機輔助教學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學生活動

教師活動

設計意圖

復習引入

討論上一節思考題,即如何檢驗一瓶無色氣體是氧氣

追問空氣中氮氣,二氧化碳,氧氣四瓶無色氣體如何鑒別

復習氧氣性質,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是學生學會物質檢驗于鑒別方法

演示實驗[2-6],[2-7][2-8]

觀察總結

演示

提出問題

引導學生分析總結

通過實驗,充分調動學生的探究積極性,培養學生的探究興趣

閱讀教材

閱讀思考,討論日常生活,生產中的催化劑和催化作用,從而強化催化劑定義中的關鍵詞

引導

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自覺性和積極性,突破難點

總結分析

討論實驗室制取氧氣的兩個文字表達式特征,歸納分解反應概念

點評評價準確進行分析把握概念的準確本質。

激發學生興趣,進而準確的把握概念的本質

小節

總結要點和方法

補充

培養學生概括總結能力,明確學習目標

板書

最新化學教案篇4

一、本章教材的編排特點和主線

1、主要內容

(1)認識“分類”這一科學方法對化學研究的作用。

(2)能根據物質的組成和性質對物質進行分類,并根據分類標準掌握溶液、膠體和濁液的特點。

(3)了解電解質的概念,知道酸、堿、鹽在溶液中能發生電離,能書寫其電離方程式。

(4)以是否有離子參加反應為標準對化學反應進行分類,了解離子反應的本質及其表示方法——離子方程式。

(5)以化學反應中是否有化合價的變化為標準對化學反應進行分類,了解氧化還原反應的本質,識別氧化劑和還原劑。

各部分內容之間的關系

分類方法的應用

2、內容結構

本章作為從學科內容方面使學生認識化學科學的起始章,是連接初中化學與高中化學的紐帶和橋梁,對于發展學生的科學素養,引導學生有效地進行高中階段的化學學習,具有非常重要的承前啟后的作用。

對大量繁雜的事物進行合理的分類是一種科學、方便的工作方法,它在學習和研究化學當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章的一條基本線索就是對化學物質及其變化的分類。在高中化學的第二章編排化學反應與物質分類,使學生對物質的分類、離子反應、氧化還原反應等知識的學習既源于初中又高于初中,既有利于初、高中知識的銜接,又有利于學生能夠運用科學過程和科學方法進行化學學習,立意更高些。

從化學物質的分類來看,純凈物的分類在初中已初步介紹過,這里主要是通過復習使學生的知識進一步系統化。溶液和濁液在初中雖然也涉及到,但沒有從分散系的角度對其進行分類,因此,分散系和液態分散系的分類、膠體及其主要性質是高中化學的新知識。膠體的性質表現在很多方面,這里只是從膠體與溶液區分的角度,涉及到膠體的丁達爾效應。

從化學反應的分類來看,本章涉及到化學反應分類的3個標準:(1)反應物和生成物的類別以及反應前后物質種類的多少,按此標準劃分,可將化學反應分為化合反應、分解反應、置換反應和復分解反應,這4種反應學生在初中已經學習過,這里主要是通過復習使學生進一步系統化;(2)反應中是否有離子參加——離子反應;(3)反應中是否有電子轉移——氧化還原反應。后兩種分類及相關的離子反應和氧化還原反應是高中的新知識,在高中化學學習中將大量涉及,所以是重要的基礎知識,是本章的重點內容。

3、內容呈現特點:

以分類的科學方法作為統領本章的主要線索。本章所涉及的主要教學內容在過去的中學化學教學體系是作為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訓練的知識載體,但現在只是作為基本概念,而且是從分類的角度了解概念的內涵和外延,因此相關知識在整個教材體系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具體的教學要求也不相同。

與第一章的編排相似,第二章的知識仍然非常重視與初中知識的銜接,化學物質的分類是從混合物和純凈物的知識入手,引入分散系、膠體等新的概念,而化學反應的分類則是在化合、分解、置換、復分解等4種基本反應類型的基礎上引申到離子反應和氧化還原反應,而且離子反應的概念建立在酸、堿、鹽的主要化學性質的知識基礎上,氧化還原反應在初中也從得失氧的角度初步認識了,所以,教材中的教學內容充分體現了新舊知識的聯系,也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

二、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1.能夠根據物質的組成和性質對物質進行分類。

2.知道膠體是一種常見的分散系,能夠根據分散質粒子的大小區分溶液、膠體和濁液,了解丁達爾效應。

3.了解電解質概念,知道酸、堿、鹽在溶液中能夠發生電離,能正確書寫強酸、強堿和可溶鹽的電離方程式。

4.通過實驗事實認識離子反應及其發生的條件,初步學會書寫離子方程式。

5.了解氧化還原反應的實質是電子的轉移,能通過化合價的升降,判斷氧化還原反應。

6.能識別常見的氧化劑和還原劑。

過程與方法1.通過對化學物質及化學反應分類方法的討論,認識分類法在化學研究的作用。

2.通過對丁達爾效應、溶液的導電性、離子反應等實驗現象的觀察和分析,初步體會從實驗現象分析上升到理論知識的理性思維過程。

3.在與同學討論分類法的過程中學會對日常生活知識進行提煉、升華,并應用于科學研究或學習過程。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1.感受分類等科學方法對于化學科學研究和化學學習的重要作用。

2.能正確認識氧化還原反應的價值。

3.通過氧化反應和還原反應的相互依存關系,初步樹立對立統一的辨證唯物主義觀點。

4.通過課堂討論活動學習與人合作與交流,共同研究、探討科學問題。

三、課時安排

第一節物質的分類(2課時)。

第二節離子反應(2課時)。

第三節氧化還原反應(2課時)。

復習(1課時)

單元測驗(1課時)

測驗講評(1課時)

四、教學建議

第一節物質的分類(2課時)

基本的要求①能根據物質的組成和性質對物質進行分類;

②知道根據分散質粒子的大小,把分散系分為溶液、膠體和濁液;

③知道用丁達爾效應區分溶液和膠體。

彈性的要求①膠體的滲析;

②膠體的吸附作用。

暫不宜拓展①膠體的凝聚的方法;

②膠體布朗運動。

第一課時:簡單分類法及其應用。

(1)這節課的教學重點是化學物質及其變化的分類方法,教科書引入“簡單分類法及其應用”,其目的是使學生認識科學方法對于化學科學研究和化學學習的重要性,教學要源于生活,落在化學,建議用具體的化學物質和化學反應從不同角度進行分類。

例1:NaCl、HCl、CaCl2、CuO、H2O、Fe2O3等化合物,如果將它們以在通常狀況下的存在狀態為標準進行分類,可分為氣體、液體和固體三類;如果將它們以是含氧還是含氯的二元化合物為標準進行分類,可分為氧化物和氯化物兩類。

例2:按照物質的組成和性質,對純凈物進行分類,作出樹狀分類圖,然后選擇下列合適的物質填在物質類別上:O2、Cu、H2SO4、Ba(OH)2、KNO3、CO2、空氣、含鎂60%的MgO。

例3:對下列化學反應進行分類(可以從不同的角度進行分類:是否化合反應;反應物的特點;是否氧化還原反應等)

①硫在氧氣里燃燒;②紅磷在氧氣里燃燒;

③鐵絲在氧氣里燃燒④鋁箔在氧氣里燃燒;

⑤蠟燭在氧氣里燃燒。

(2)從化學物質的分類過渡到化學反應的分類,建議可適當補充單質、氧化物、酸、堿、鹽之間的相互轉化關系,雖然這個內容在“人教版”中沒有出現,但在“山東版”和“江蘇版”都有涉及。

第二課時:分散系及其分類,膠體。

(1)關于分散系的教學,首先要確定分類的標準,教科書已經列舉了按照分散劑和分散質所處的狀態,相互之間可以有9種組合方式,但沒有具體的實例,因此教學過程要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和列舉實例。

(2)關于膠體概念的教學,要把學生在初中學過的濁液、溶液的有關知識和日常生活中的有關事實、現象等聯系起來,建議先通過丁達爾效應把濁液、膠體、溶液區分開來,然后通過比較、討論,正確認識三種分散系的本質特征。

(3)關于膠體的性質,三個版本的教科書都提到了丁達爾效應,而其他性質只有“山東版”提到了電泳、聚沉、滲析等,而課標對膠體教學的要求是“知道膠體是一種常見的分散系”、在活動與探究建議方面提到了實驗“氫氧化鐵膠體的制備”,可見膠體的教學要求并不高,不宜隨意擴展、加深。第二節離子反應(2課時)

基本的要求①會寫:能夠正確書寫強酸、強堿和可溶性鹽的電離方程式;

②會看:看到離子方程式知道代表的是某一類的反應,并能舉例。如看到H++OH-=H2O知道代表的是強酸、強堿之間的反應;

③會判斷:能夠根據溶液中存在的離子判斷是否發生復分解反應,從而判斷溶液中離子能否大量共存;

④會檢驗:Cl-、SO42-、CO32-的檢驗方法。

彈性的要求①涉及強酸、強堿、鹽(包括難溶鹽)離子方程式的書寫(限于初中學過的方程式);

②離子的物質的量濃度。

發展的要求涉及醋酸、氨水等弱電解質以及碳酸氫根離子等酸式鹽的較為復雜的離子方程式。

不宜拓展①弱電解質的電離及相關知識;

②涉及量的關系的離子反應,如過量、不足量等。

第一課時:酸、堿、鹽在水溶液中的電離,離子反應和離子方程式的概念形成。

(1)雖然課標中并沒有涉及電解質的概念,但由于三個版本的教科書都提到了電解質和電離的概念,所以還是有必要讓學生理解相關的知識。對此,建議讓學生重溫初中做過的溶液導電性實驗,補充硝酸鉀加熱熔化后導電的實驗(硝酸鉀的熔點相對較低,放在蒸發皿中利用酒精噴燈加熱可熔化),使學生能正確認識電解質的概念。因教學時間有限,所以不宜在概念上過多糾纏。

(2)酸、堿、鹽在水溶液中的電離情況,是認識離子反應及其發生條件的關鍵,可從氯化鈉在水中的溶解和電離入手(可運用多媒體課件強化學生的理解),使學生學會電離方程式的書寫,進而理解酸、堿、鹽的本質。

(3)通過酸、堿、鹽在水溶液中的電離情況的討論,使學生了解到電解質在溶液里所起的反應實質是離子之間的反應后,可自然轉入離子反應的討論。注意用好教科書中的“實驗2-1”,把實驗與討論密切結合起來,初步形成離子反應和離子方程式的概念。

第二課時:簡單離子方程式的書寫,離子反應的應用。

(1)離子反應的本質與離子方程式的書寫是密切相關的,核心是離子反應的本質。教學中要充分用好“實驗2-2”,通過討論實驗所涉及的反應本質,得到離子互換反應的發生條件。特別注意的是,這里講的“發生條件”僅限于兩種電解質在溶液中相互交換離子的反應,而不是所有離子反應發生的條件。至于其它類型的離子反應,如氧化還原的離子反應,在此不宜擴充。而置換反應可在相關習題訓練中補充說明。

(2)今年“人教版”教科書與去年相比,增補了離子方程式的書寫步驟,但從三個版本的教科書來看,離子方程式只要求掌握只有可溶于水的強酸、強堿和鹽的復分解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的書寫,而課標對離子方程式的書寫也沒有具體的教學標準,所以這一部分的內容不宜擴展、加深,但教學中必須讓學生明確:離子方程式不僅可以表示某一個具體的化學反應,而且還可以表示同一類型的離子反應。

(3)在初中知識的基礎上,在討論離子反應的應用過程中,可有意識地利用Ag+與Cl-、Ba2+與SO42-、H+與OH-、H+與CO32-、Ca2+與CO32-等不共存的離子組,進一步強化離子反應的本質、離子互換反應的發生條件、離子方程式的書寫等知識的理解。

第三節氧化還原反應(2課時)

基本的要求①根據實驗事實了解氧化還原反應的本質是電子的轉移;

②舉例說明生產、生活中常見的氧化還原反應;

③熟記常見物質的化合價,并能通過化合價的升降,判斷氧化還原反應;

④通過具體實例識別氧化劑和還原劑。

彈性的要求①理解氧化、還原、氧化劑、還原劑的概念;

②學會用電子轉移的觀點判斷氧化還原反應,并能用箭頭標出電子轉移的方向和數目。

發展的要求簡單的氧化還原反應方程式的配平。

不宜拓展氧化還原反應的實質——電子守恒原理及其運用。

對于本節內容的課時分配,提供兩套方案供參考。

【方案一】

第一課時:根據化合價的升降判斷氧化還原反應,電子轉移與氧化還原反應的關系。

(1)化合價變化和電子轉移的關系是本節教學的關鍵,故在第一課時就要突出教學的重點——氧化還原反應的本質,則在第二課時的教學過程中可強化概念的理解。教學中可結合具體反應(如教科書上木炭還原氧化銅的反應及“思考與交流”環節中初中學過的反應),從得氧失氧、化合價升降到電子轉移,環環相扣,由表及里地揭示氧化還原反應的本質。

(2)充分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尤其是電子轉移過程,可用電腦動畫生動形象地展現出來,有利于學生理解電子得失與電子對偏移的區別,進一步掌握氧化還原反應的實質。“山東版”用原電池反應直觀揭示氧化還原反應本質的實驗方法和思路比較新穎,不妨嘗試一下,或在此基礎上進行修改,然后用于教學。

(3)“山東版”和“江蘇版”都介紹了用雙線橋法分析氧化還原反應,由于課標沒有要求,同時“人教版”也沒有介紹,不同學校可根據實際情況確定是否增加這一內容,建議A、B類學校可簡單介紹,有利于以后對所學的氧化還原反應進行分析。

第二課時:4種基本反應類型與氧化還原反應的關系(氧化劑和還原劑)

(1)教科書中“學與問”的環節要求找出4種基本反應類型與氧化還原反應的關系,教學中要注意回歸到分類方法的應用,與第一節的教學內容相呼應,突出整章書的重點是分類的標準,離子反應、氧化還原反應在必修模塊中都是作為化學反應的分類類型來介紹。至于相關的一些比較復雜的知識都將在相應的選修模塊中進一步學習。

(2)課標并沒有要求掌握氧化劑和還原劑的概念,但三個版本的教科書都對此有介紹,“山東版”還從價態的角度分析氧化劑和還原劑,并給出一些常見的氧化劑和還原劑。對此,建議還是簡要介紹氧化劑和還原劑的概念,但目的是鞏固氧化還原反應的本質,并且能通過具體實例識別氧化還原反應和氧化劑、還原劑。

【方案二】

第一課時:根據化合價的升降判斷氧化還原反應,4種基本反應類型與氧化還原反應的關系。

(1)注重與初三關于氧化反應、還原反應的知識銜接,充分利用教材的“思考與交流”環節,使學生對氧化還原反應的認識不斷深化,從化合價升降的特征認識氧化還原反應。

(2)對教材內容進行重組,將“學與問”環節放在本課時完成,目的是引導學生從氧化還原反應的特征——化合價升降分析4種基本反應類型與氧化還原反應的關系,及時對從化合價升降角度認識氧化還原反應的知識進行鞏固、升華,同時回歸分類方法的應用。

第二課時:從電子轉移的角度認識氧化還原反應(氧化劑和還原劑)。

(1)本課時是在上一課時的基礎上從電子轉移的角度給氧化還原反應下一個更本質的定義,使學生學會用電子轉移的觀點判斷氧化還原反應,理解氧化、還原、氧化劑、還原劑的概念。

(2)為了讓學生真正理解氧化還原反應的本質,可以利用兩個學生在初中就已經很熟悉的反應(金屬鈉和氯氣反應,氫氣和氯氣的反應)作為載體,引導學生分析反應物的組成、性質、發生變價的元素的原子結構,通過探究,使學生可以透徹地理解化合價的變化是由于得失電子或電子偏移引起的。通過NaCl和HCl形成的比較,讓學生理解氧化還原反應定義中描述的“電子轉移”包括電子得失和電子偏移。

(3)用“雙線橋法”分析氧化還原反應的化合價升降情況和電子轉移情況,不同學校可根據實際情況確定是否增加這一內容。

最新化學教案篇5

課題:藥品的取用

教學目標:

1.了解取用藥品的注意事項,學會正確取用藥品的基本操作.

2.培養學生認真、細致的良好習慣。

3.培養學生實驗操作能力.

重點:固體藥品與液體藥品的取用方法

難點:滴管的使用方法。

教學方法:講解、實驗

實驗準備:固體藥品、液體藥品、藥匙、鑷子、小紙槽、滴瓶、膠頭滴管、

教學過程:

1.講解要注意的事項;

三不原則;

節約藥品原則;

用剩藥品的處理方法。

2.操作原理(教師邊講解邊演示):

取用粉末狀固體的正確方法;

取用塊狀固體的正確方法;

取用液體藥品的正確方法;

用量筒量取一定體積液體的正確方法;

最新化學教案篇6

一、教學目標

1.了解化學能與熱能的相互轉化;了解吸熱反應、放熱反應以及化學反應在提供熱量上的重要作用;

2.通過討論交流,加強分析、綜合的思維能力;

3.體驗科學探究的樂趣,樹立節約能源的意識。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化學能與熱能的相互轉化。

【難點】

通過測定反應中的溫度變化,理解化學能與熱能的相互轉化。

三、教學過程

環節一:導入新課

【提出問題】展示“自熱飯盒”的圖片,觀察一下自熱飯盒與普通飯盒有什么不同之處?

【學生回答】有一個“加熱包”。

【教師引導】這個小小的加熱包就是利用了化學反應來提供熱能。其實在我們生活中經常會利用化學反應來提供能量,那今天就讓我們共同來學習《化學能與熱能》這節課的內容。

環節二:新課講授

【教師提問】回憶之前所做的化學實驗,想一想化學反應中能量變化的主要表現形式是什么呢?

【學生回答】化學反應中能量變化的主要表現形式:熱量變化,即吸熱或放熱。

【教師引導】能否根據反應過程中的熱量變化可將化學反應進行分類?

【學生回答】根據反應過程中的熱量變化可將化學反應分為放熱反應和吸熱反應。

【教師總結】放熱反應即指反應過程中放出熱量的反應,吸熱反應即指反應過程中吸收熱量的反應。

【過渡】接下來我們用實驗的方式感受一下吸熱反應和放熱反應。

實驗1:

【演示實驗】在一支試管中加入2~3mL6mol/L的鹽酸,再插入用砂紙打磨光的鋁條,觀察現象,并用溫度計測量溶液溫度的變化。

【學生思考】為什么要用砂紙打磨鋁片?(因為鋁片表面有氧化膜,打磨鋁片能夠除去表面的氧化膜。)

【描述現象】有氣泡產生,溫度計的示數上升,這是因為酸遇活潑金屬反應生成氫氣和鹽,反應放熱。

實驗2:

【演示實驗】如圖所示

【小組討論】

為什么要將八水合氫氧化鋇晶體磨成粉末?為什么混合后要立即用玻璃棒攪拌?反應后有什么氣體產生?(磨成粉末、玻璃棒快速攪拌混合物是為了使反應迅速反應完全;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產生,該氣體能使濕潤的紫色石蕊試紙變藍說明有NH3生成)

【描述現象,得出結論】

1.將晶體混合后立即用玻璃棒快速攪拌混合物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產生,該氣體能使濕潤的紫色石蕊試紙變藍說明有NH3生成。

2.用手觸摸燒杯下部感覺燒杯變涼,說明反應吸熱。

3.將粘有玻璃片的燒杯放在盛有熱水的燒杯上一會兒再拿起,玻璃片脫離燒杯底部,冰融化。

4.反應完后移走燒杯上的多孔塑料片,觀察反應物,混合物成糊狀有水生成。

【結論】用化學方程式表示上述反應:Ba(OH)2·8H2O+2NH4Cl=BaCl2+2NH3↑+10H2O

實驗3:

【學生實驗】進行酸堿中和反應的實驗,設置怎樣的實驗能夠測定中和反應是放熱還是吸熱?

【學生回答】可以設置三組實驗

①HNO3溶液和NaOH溶液混合;

②HCl溶液和NaOH溶液混合;

③HCl溶液和KOH溶液混合,分別測試混合前后的溫度。

【觀察現象】測試反應后的溫度都高于反應前的溫度。

【教師展示】三個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和離子方程式分為:

HNO3+NaOH=NaNO3+H2O;H++OH-=H2O

HCl+NaOH=NaCl+H2O;H++OH-=H2O

HCl+KOH=KCl+H2O;H++OH-=H2O

【教師引導】觀察三個反應的化學反應方程式和離子方程式,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處?能夠得出什么結論?

【學生總結】由此可見,三個反應的化學方程式雖然不同,反應物也不同,但是它們的反應本質相同,都是H+與OH-離子反應生成水的反應,屬于中和反應,其離子方程式都是:H++OH-=H2O。所以,可得出結論中和反應都放熱。

【提出問題】如果三個反應中H+和OH-離子的量都相等,則生成水的量也相等,那么放出的熱量是否也相等呢?

【學生實驗】分別測試混合前后的溫度:①1mol/L50mLHNO3溶液和1mol/L50mLNaOH溶液混合;②1mol/L50mLHCl溶液和1mol/L50mLNaOH溶液混合;③)1mol/L50mLHCl溶液和1mol/L50mLKOH溶液混合。

【教師引導】測定三組實驗前后溫度變化時,應該注意些什么?

【學生回答】三組實驗所處條件要相同,如使用的儀器、外界環境中溫度和壓強要相同;三組實驗酸和堿的用量要相同,以保證生成水的量相同;控制相同的反應時間。

【觀察現象】測試三組實驗溫度上升的幅度接近。

【學生總結】只要反應中H+和OH-離子的量都相等,生成水的量相等,所以放出的熱量也相等。

【教師補充】所以酸堿發生中和反應生成1molH2O時所釋放的熱量稱為中和熱。

環節三:鞏固提升

結合生活實際,談談化學能與熱能相互轉化的意義是什么?

環節四:小結作業

【小結】師生互動總結本節課的主要內容,即熱量變化是化學反應中的主要表現形式,有些化學反應表現為向環境放出熱量,有些化學反應表現出向環境吸熱。

【作業】查閱資料,總結常見的吸熱反應與放熱反應。

四、板書設計

最新化學教案篇7

課標要求

1、了解化學反應中能量轉化的原因和常見的能量轉化形式

2、了解反應熱和焓變的含義

3、認識熱化學方程式的意義并能正確書寫熱化學方程式

要點精講

1、焓變與反應熱

(1)化學反應的外觀特征

化學反應的實質是舊化學鍵斷裂和新化學鍵生成,從外觀上看,所有的化學反應都伴隨著能量的釋放或吸收、發光、變色、放出氣體、生成沉淀等現象的發生。能量的變化通常表現為熱量的變化,但是化學反應的能量變化還可以以其他形式的能量變化體現出來,如光能、電能等。

(2)反應熱的定義

當化學反應在一定的溫度下進行時,反應所釋放或吸收的熱量稱為反應在此溫度下的熱效應,簡稱為反應熱。通常用符號Q表示。

反應熱產生的原因:由于在化學反應過程中,當反應物分子內的化學鍵斷裂時,需要克服原子間的相互作用,這需要吸收能量;當原子重新結合成生成物分子,即新化學鍵形成時,又要釋放能量。生成物分子形成時所釋放的總能量與反應物分子化學鍵斷裂時所吸收的總能量的差即為該反應的反應熱。

(3)焓變的定義

對于在等壓條件下進行的化學反應,如果反應中物質的能量變化全部轉化為熱能(同時可能伴隨著反應體系體積的改變),而沒有轉化為電能、光能等其他形式的能,則該反應的反應熱就等于反應前后物質的焓的改變,稱為焓變,符號ΔΗ。

ΔΗ=Η(反應產物)—Η(反應物)

為反應產物的總焓與反應物總焓之差,稱為反應焓變。如果生成物的焓大于反應物的焓,說明反應物具有的總能量小于產物具有的總能量,需要吸收外界的能量才能生成生成物,反應必須吸熱才能進行。即當Η(生成物)>Η(反應物),ΔΗ>0,反應為吸熱反應。

如果生成物的焓小于反應物的焓,說明反應物具有的總能量大于產物具有的總能量,需要釋放一部分的能量給外界才能生成生成物,反應必須放熱才能進行。即當Η(生成物)<Η(反應物),ΔΗ<0,反應為放熱反應。

(4)反應熱和焓變的區別與聯系

2、熱化學方程式

(1)定義

把一個化學反應中物質的變和能量的變化同時表示出來的學方程式,叫熱化學方程式。

(2)表示意義

不僅表明了化學反應中的物質化,也表明了化學反應中的焓變。

(3)書寫熱化學方程式須注意的幾點

①只能寫在標有反應物和生成物狀態的化學方程式的右邊。

若為放熱反應,ΔΗ為“-”;若為吸熱反應,ΔΗ為“+”。ΔΗ的單位一般為kJ·mol-1。

②焓變ΔΗ與測定條件(溫度、壓強等)有關。因此書寫熱化學方程式時應注明ΔΗ的測定條件。

③熱化學方程式中各物質化學式前面的化學計量數僅表示該物質的物質的量,并不表示物質的分子數或原子數。因此化學計量數可以是整數,也可以是分數。

④反應物和產物的聚集狀態不同,焓變ΔΗ不同。因此,必須注明物質的聚集狀態才能完整地體現出熱化學方程式的意義。氣體用“g”,液體用“l”,固體用“s”,溶液用“aq”。熱化學方程式中不用“↑”和“↓”。若涉及同素異形體,要注明同素異形體的名稱。

⑤熱化學方程式是表示反應已完成的量。

由于ΔΗ與反應完成的物質的量有關,所以方程式中化學式前面的化學計量數必須與ΔΗ相對應,如果化學計量數加倍,則ΔΗ也要加倍。當反應向逆向進行時,其焓變與正反應的焓變數值相等,符號相反。

(4)熱化學方程式與化學方程式的比較

3、中和反應反應熱的測定

(1)實驗原理

將兩種反應物加入儀器內并使之迅速混合,測量反應前后溶液溫度的變化值,即可根據溶液的熱容C,利用下式計算出反應釋放或吸收的熱量Q。

Q=-C(T2-T1)

式中:C表示體系的熱容;T1、T2分別表示反應前和反應后體系的溫度。

(2)實驗注意事項:

①作為量熱器的儀器裝置,其保溫隔熱的效果一定要好。

②鹽酸和NaOH溶液濃度的配制須準確,且NaOH溶液的濃度須大于鹽酸的濃度。為了使測得的中和熱更準確,所用鹽酸和NaOH的濃度宜小不宜大,如果濃度偏大,則溶液中陰陽離子間相互牽制作用就大,電離度就會減少,這樣酸堿中和時產生的熱量勢必要用去一部分來補償未電離分子的離解熱,造成較大的誤差。

③宜用有0.1分度值的溫度計,且測量時盡可能讀準,并估讀到小數點后第二位。溫度計的水銀球部分要完全浸沒在溶液中,而且要穩定一段時間后再讀數,以提高所測溫度的

精度。

(3)實驗結論

所測得的三次中和反應的反應熱相同。

(4)實驗分析

以上溶液中所發生的反應均為H++OH-=H2O。由于三次實驗中所用溶液的體積相同,溶液中H+和OH-的濃度也是相同的,因此三個反應的反應熱也是相同的。

4、中和熱

(1)定義:在稀溶液中,酸與堿發生中和反應生成1molH2O(l)時所釋放的熱量為中和熱。中和熱是反應熱的一種形式。

(2)注意:中和熱不包括離子在水溶液中的生成熱、物質的溶解熱、電解質電離的吸收熱等。中和反應的實質是H+與OH-化合生成H2O,若反應過程中有其他物質生成,這部分反應熱也不在中和熱內。

5、放熱反應與吸熱反應的比較

本節知識樹

二、燃燒熱能源

課標要求

1、掌握燃燒熱的概念

2、了解資源、能源是當今社會的重要熱點問題

3、常識性了解使用化石燃料的利弊及新能源的開發

要點精講

1、燃燒熱

(1)概念:25℃,101kPa時,1mol純物質完全燃燒生成穩定的化合物時所放出的熱量,叫做該物質的燃燒熱,單位為kJ·mol-1。如果是1g物質完全燃燒的反應熱,就叫做該物質的熱值。

(2)對燃燒熱的理解

①燃燒熱是反應熱的一種,并且燃燒反應一定是放熱反應,其ΔΗ為“-”或ΔΗ<0。

②25℃,101kPa時,可燃物完全燃燒時,必須生成穩定的化合物。如果該物質在燃燒時能生成多種燃燒產物,則應該生成不能再燃燒的物質。如C完全燃燒應生成CO2(g),而生成CO(g)屬于不完全燃燒,所以C的燃燒熱應該是生成CO2時的熱效應。

(3)表示燃燒熱的熱化學方程式書寫

燃燒熱是以員1mol物質完全燃燒所放出的熱量來定義的,因此在書寫表示燃燒熱的熱化學方程式時,應以燃燒1mol物質為標準,來配平其余物質的化學計量數,故在其熱化學方程

式中常出現分數。

(4)研究物質燃燒熱的意義

了解化學反應完成時產生熱量的多少,以便更好地控制反應條件,充分利用能源。

2、能源

能提供能量的自然資源,叫做能源。能量之間的相互轉化關系如下:

(1)能源的分類

①一次能源與二次能源

從自然界直接取得的自然能源叫一次能源,如原煤、原油、流過水壩的水等;一次能源經過加工轉換后獲得的能源稱為二次能源,如各種石油制品、煤氣、蒸氣、電力、氫能、沼氣等。

②常規能源與新能源在一定歷史時期和科學技術水平下,已被人們廣泛利用的能源稱為常規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氣、水能等。人類采用先進的方法剛開始加以利用的古老能源以及利用先進技術新發展的能源都是新能源,如核聚變能、風能、太陽能、海洋能等。

③可再生能源與非再生能源可連續再生、永遠利用的一次能源稱為可再生能源,如水力、風能等;經過億萬年形成的、短期內無法恢復的能源,稱為非再生能源,如石油、煤、天然氣等。

(2)人類對能源利用的三個時代

①柴草能源時代:草木、人力、畜力、大陽、風和水的動力等。

②化石能源時代:煤、石油、天然氣。

③多能源時代:核能、太陽能、氫能等。

(3)燃料充分燃燒的條件

①要有足夠的空氣

②燃料與空氣要有足夠大的接觸面

注意:足夠的空氣不是越多越好,而是通入量要適當,否則過量的空氣會帶走部分熱量,造成浪費。擴大燃料與空氣的接觸面,工業上常采用固體燃料粉碎或液體燃料以霧狀噴出的方法,從而提高燃料燃燒的效率。

(4)我國目前的能源利用狀況

目前主要能源是化石燃料,它們蘊藏有限且不能再生,終將枯竭,且從開采、運輸、加工到終端的利用效率都很低。我們目前使用的最多的燃料,仍是化石燃料,它們都是古代動植物遺體埋在地下經過長時間復雜變化形成的,除含有C、H等元素外,還有少量S、N等元素,它們燃燒產生SO2、氮的氧化物,對環境造成污染,形成酸雨。此外,煤的不充分燃燒,還產生CO,既造成浪費,也造成污染。

(5)解決能源危機的方法:節約能源;開發新能源。

3、有關燃燒熱的計算

(1)計算公式:Q放=n(可燃物)×ΔΗ

(2)含義:一定量的可燃物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等于可燃物的物質的量乘以該物質的燃燒熱。

(3)應用:“熱量值與熱化學方程式中各物質的化學計量數(應相對應)成正比”進行有關計算。

(4)應用:“總過程的反應熱值等于各分過程反應熱之和”進行有關計算。

4、燃燒熱和中和熱的比較

本節知識樹

三、化學反應熱的計算

課標要求

1、從能量守恒角度理解并掌握蓋斯定律

2、能正確運用蓋斯定律解決具體問題

3、學會化學反應熱的有關計算

要點精講

1、蓋斯定律

(1)蓋斯定律的內容

化學反應的焓變只與反應體系的始態(各反應物)和終態(各生成物)有關,而與反應的途徑無關。如果一個反應可以分幾步進行,則各分步反應的反應焓變之和與該反應一步完成時的焓變是相同的,這就是蓋斯定律。

(2)特點

①反應熱效應只與始態、終態有關,與過程無關。

②反應熱總值一定。

(3)意義

有些反應很慢,有些反應不容易直接發生,有些反應的產品不純(有副反應發生),給測定反應熱造成了困難。應用蓋斯定律,可以間接地把它們的反應熱計算出來。

2、反應熱的計算

(1)依據

①熱化學方程式與數學上的方程式相似,可以移項(同時改變正、負號);各項的系數(包括ΔΗ的數值)可以同時擴大或縮小相同的倍數。

②根據蓋斯定律,可以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熱化學方程式(包括其ΔΗ)相加或相減,從而得到一個新的熱化學方程式。

③可燃物完全燃燒產生的熱量=可燃物的物質的量×燃燒熱。

注:計算反應熱的關鍵是設計合理的反應過程,正確進行已知方程式和反應熱的加減合并。

(2)計算方法

列出方程或方程組計算求解。

①明確解題模式:審題→分析→求解。

②有關熱化學方程式及有關單位書寫正確。

③計算準確。

(3)進行反應熱計算的注意事項:

①反應熱數值與各物質的化學計量數成正比,因此熱化學方程式中各物質的化學計量數改變時,其反應熱數值需同時做相同倍數的改變。

②熱化學方程式中的反應熱,是指反應按所給形式完全進行時的反應熱。

③正、逆反應的反應熱數值相等,符號相反。

④用某種物質的燃燒熱計算反應放出的總熱量時,注意該物質一定要滿足完全燃燒且生成穩定的氧化物這一條件。

最新化學教案篇8

一、教材分析

《化學平衡》處于化學反應原理模塊第二章的第三節,其它三節依次為:化學反應速率、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化學反應進行的方向。先速率后平衡的順序體現了科學家研究化學反應快慢、利用化學反應限度的基本思路,即:先從動力學的角度研究反應速率,再從熱力學的角度研究反應的限度,因此反應限度的研究是科學研究的非常關鍵一步。二、學生情況分析1、學生的認識發展分析

學生在高一必修階段,通過化學反應速率和反應限度的學習對可逆反應形成了初步感性認識。在選修階段,通過對化學平衡這部分內容的學習初步意識到有些反應在一定溫度下是不能完全發生的,存在反應限度。通過對數據指標的分析,使學生形成對反應限度的定性、定量的認識,能夠定量計算化學反應限度(K)。平衡常數是反應限度的最根本的表現,對于某一個具體反應來說,平衡常數與反應限度確實是一一對應的關系,這使學生從定性到定量的認識一個反應在一定條件(溫度)下的平衡常數只有一個,但是平衡轉化率可以有多種,對應不同的平衡狀態。

2、學生認識障礙點分析

學生認識障礙點主要在于“化學平衡狀態”及“化學反應限度”兩個核心概念的理解上。學生對平衡問題的典型錯誤理解:一是不理解平衡建立的標志問題。第二,不能將反應限度看成化學反應進行程度的量化指標,不能從定性和定量角度認識平衡狀態與反應限度的關系,因此學生認為“化學平衡常數”比較難于理解。

三、指導思想與理論依據

本教學設計首先依據《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對化學平衡的要求:知道化學反應的可逆性及其限度,能描述化學平衡建立的過程,認識化學平衡移動規律;知道化學平衡常數和轉化率的涵義,能進行化學平衡常數和轉化率的計算。依據《化學反應原理》模塊的功能定位,發展學生的“定量觀”“微粒觀”“動態觀”,引入化學平衡常數的學習,對學生判斷化學平衡移動方向帶來了科學的依據,從而明確了教學設計的核心目標:從定量的角度建立學生對化學反應限度的認識。在此基礎上,本設計又對化學平衡常數的功能與價值,以及學生認識發展的特點進行了分析,通過數據的分析與計算,使學生對化學平衡能夠有一個更深刻的認識,進而確定了“向數字尋求幫助讓數據支撐結論”教學設計的思路。

四、基于上述分析確定本設計的知識線索、學生認知線索、問題線索、情景

五、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

①知道化學反應存在限度問題,能認識到一個反應同一溫度下的不同的化學平衡狀態只有一個反應限度。

②了解化學平衡常數,通過數據分析建立對平衡常數的認識過程。

③培養學生分析數據、歸納結論,語言表達與綜合計算能力。

過程與方法:

①通過分析建立平衡狀態以及各種反應限度的有關數據,使學生認識到一個反應在同一溫度下可有不同的化學平衡狀態,但其平衡常數只有一個,即各物質的濃度關系只有一個。

②充分發揮數據的功能,讓數據分析支撐認識的發展。③通過平衡常數的討論,使學生初步認識到其價值在于:預測在一定條件下可逆反應能夠進行的程度,從而更合理地分配研究資源。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①通過對化學平衡常數認識過程的討論使學生初步了解掌握反應限度的重要意義以及化學理論研究的重要意義。②培養學生嚴謹的學習態度和思維習慣。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了解定量描述化學平衡狀態的方法——化學平衡常數教學難點:從不同化學平衡狀態出發建立化學反應限度的認識

六、教學流程示意

七、教學過程

最新化學教案篇9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使學生了解金屬的物理性質,了解常見合金的成分性能和用途。

2.能力目標:

通過情景設置,使學生具有較強的問題意識,能夠發現和提出有探究價值的化學問題。通過學生動手實驗,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指導學生用實驗的方法認識事物的性質,培養學生科學的認知方法。

二,教學重點

1、金屬材料的物理性質

2、物質性質與用途的關系

三,教學難點

1、培養學生運用探究方法得出相關結論的能力

四,教學方法

采用實驗探究法:按照問題—實驗—觀察—分析—結論的程序實行探究式討論教學。五,實驗準備

藥品:鐵片、銅片、鋁片、黃銅、銅

儀器:干電池、小燈泡、導線、酒精燈、火柴、砂紙

六,課時安排

1課時

七,教學內容

1,【引入】

展示生活中常見的金屬制品,得出:人類的生活離不開金屬材料的結論。2,【新授課】

人類使用金屬材料的小知識

1.人類最早使用的金屬材料—青銅(銅錫合金)

2.現在應用最多的金屬—鐵

3.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世界上金屬產量第二位—鋁

最新化學教案篇10

【學習目標】

1.認識水的組成,會分析水的電解實驗。

2.理解并區分單質、化合物和氧化物

【重點難點】

1.水的電解實驗

2.區分單質、化合物和氧化物

【使用說明】

1.請大家仔細閱讀課本第三單元課題,努力識記概念,然后合起課本,獨立完成學案(展示時要求脫稿)

2.自學完后進行實驗,實驗過程中將實驗部分完成

3.將預習中出現的問題和學案中出現的問題用紅筆標注,以備集中討論解決水是地球上最普遍、最常見的物質之一,生命的孕育和維系需要水,各種生物體內都含有水,你能你說出水的那些物理性質?水是純凈物還是混合物?是有一種元素組成的嗎?

【自學指導】

一、結合課本P46-47回答下列問題

1.水的電解實驗:

實驗現象①通電后,兩極上都有_________;

②與電源負極相連的試管內氣體體積____,與電源正極相連的試管內產生的氣體體積___,體積比大約是____。反應的文字表達式

產物檢驗①正極上產生的氣體能_____________________,證明是_____;

②負極上產生的氣體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________。

實驗結論①水是由______和_______元素組成的;②化學變化前后________不變。

2.思考與討論:

(1)實驗前在水中加少量硫酸或氫氧化鈉的目的是什么?

(2)實驗開始時產生的氫氣和氧氣的體積比大于2:1,請分析可能的原因?

3.知識鏈接:

氫氣是一種____、_____、________的氣體,密度_______。氫氣在空氣中燃燒時,產生____火焰,文字表達式____________。混有一定量空氣或氧氣的氫氣遇明火會發生爆炸,點燃氫氣前必須_____________,試管口___,用拇指堵住集滿氫氣的試管靠近火焰,移開拇指,發出____________表明氫氣不純,聲音_____表示氫氣較純。

最新化學教案篇11

教學目標:

1.了解物質的分散現象。

2.理解溶液的概念,能說出溶劑和溶質。

3.了解物質的溶解性概念以及影響溶解性大小的因素。

4.初步分清懸濁液和乳濁液。

5.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作風,發展學生思維能力。

重點難點:

溶液的概念、特點。

會辨認溶質和溶劑,能正確分辨溶解與熔化的不同。

學習目標:

1.能說出幾種生活中的分散現象。

2.背出溶液的概念、乳濁液和溶液,并舉出常見實例各兩則。

一、物質在水中的分散

懸濁液、乳濁液的區分:

通過高錳酸鉀中加水,食鹽中加水,蔗糖中加水以及泥土(粉筆灰)中加入水中,食用油加入水中得到如下結論:

如果物質以細小的固體顆粒分散在水中,則形成懸濁液。

如果物質以小液滴分散在水中,則形成乳濁液。

物質的溶解:物質以分子或離子的形式均勻分散到另一種物質中的過程稱之為物質的溶解。溶液:物質溶解后形成均一、穩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注】新名詞:

乳化:把兩種互不相溶的液體形成乳濁液的現象稱為乳化。

教學過程:

設問:海水為什么是咸的?黃河為什么是渾濁的?醫院里用的碘酒是怎樣制成的?

學生閱讀課本,歸納:上述三個例子都是一種物質(或幾種物質),分散到另一種物質里的分散現象。

新課講授:閱讀P153活動與探究

1.懸濁液、乳濁液、溶液。

閱讀實驗:在1~4號大試管中分別加入少量的泥土、植物油、食鹽和酒精。振蕩后觀察四種物質在水中的分散現象。

泥土:變渾濁懸浮固體不顆粒(分層)

植物油:牛奶狀渾濁分散著液體不止液滴(分層)

食鹽:透明液體(穩定)

酒精:透明液體(穩定)

繼續觀察:靜置一段時間后,試管中情況。

引出概念:1.固體小顆粒分散在液體里形成的混合物叫懸濁液。

舉出實例:渾濁的黃河水;固體農藥(西維因);石灰漿及墻體涂料。

引出概念:2.一種液體小液滴分散在另一不相溶的液體里形成的混合物叫乳濁液。舉出實例:植物油分散在水中;石油原油;橡膠樹的乳膠等。

歸納:懸濁液和乳濁液統稱濁液。

思考:通過上面實驗,你可以得出濁液有什么特點?(渾濁不透明,會分層)

引出概念:3.一個或幾種物質分散到另一種物質里而形成的均一,穩定的混合和溶液。舉出實例:生理鹽水、糖水、碘酒。

配制溶液:學生練習用碘和酒精配制碘酒溶液。

分析思考:溶液與濁液相比,有何特點?

歸納:溶液的特點是:均一、穩定的、久置不分層。

鞏固新課(方法:練習反饋)

二、水溶液的某些性質

當某些物質在水中溶解時生成自由移動的離子,這樣的水溶液能夠導電。例如:食鹽溶液,稀硫酸,而蔗糖水溶液則不能導電。

學習目標:

1、復述溶解含義,區分熔化和溶解。

2、會判斷溶質和溶劑,正確說出溶液的名稱。

3、記住溶解性的含義,說出物質溶解性的大小,首先由溶質和溶劑的性制裁決定的,溫度等外界因素也有重要影響。

教學過程:復習引入

教師設問:什么叫溶液?主要有什么特點?

閱讀課本P160溶質和溶劑相關內容。

思考問題:

1、什么叫溶解?與溶化是否一樣?

2、什么叫溶質和溶劑?溶液有哪兩部分組成?

講授新課:1、關于溶質、溶劑(方法:分析講解)

閱讀實驗:課本P160,藥匙取0.1克以下的高錳酸鉀晶體,放在500毫升燒杯中,注入200-300毫升水,并不斷攪拌,形成色彩鮮艷的溶液。

分析:上述實驗叫什么過程,其中溶質是什么?溶劑又是什么?

思考:是否只有固體才能當溶質,水才能當溶劑嗎?

歸納:溶質:固體、液體或氣體

(1)溶液的組成溶劑:通常為液體

(2)溶液的名稱

不指明溶劑叫某水溶液

水以外其他某液體作溶劑時叫某溶液。

關于物質的溶解性:

問題引入:

(1)沾有機油的衣物用水往往不易洗掉污物,而用汽油洗卻很快有效,這是什么原因?

(2)為什么蔗糖加在熱水中比加在冷水中溶解得多且快?

引出概念:

物質的溶解性——一種物質在另一種物質里溶解能力的大小。

分析歸納:物質的溶解性的大小,首先是由溶制和溶劑的性質決定的,溫度等外界因素也有重要影響。

最新化學教案篇12

課題3利用化學方程式的簡單計算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在正確書寫化學方程式的基礎上,進行簡單的計算。

(2)認識定量研究對于化學科學發展的重大作用。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多練習的方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2)通過由易到難的題組和一題多解的訓練,開闊思路,提高解題技巧,培養思維能力,加深對化學知識的認識和理解。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培養學生按照化學特點進行思維及審題、分析、計算能力。

(2)通過有關化學方程式的含義的分析及計算,培養學生學以致用,聯系實際的學風。

(3)認識到定量和定性研究物質及變化規律是相輔相成的,質和量是統一的辯證觀點。

二、教學重點

1.由一種反應物(或生成物)的質量求生成物(或反應物)的質量。

2.根據化學方程式計算的書寫格式要規范化。

三、教學難點:訓練和培養學生按照化學特點去思維的科學方法。

四、課時安排2課時

五、教學過程

[引入新課]根據化學方程式所表示的含義,可以知道反應物與生成物之間存在數量關系。而研究物質的化學變化常涉及到量的計算,例如,用一定量的原料最多可以生產出多少產品?制備一定量的產品最少需要多少原料?等等。通過這些計算,可以加強生產的計劃性。并有利于合理地利用資源,而這些計算的進行都需要根據化學方程式。本節就是從“量”的角度來研究化學方程式的汁算的。

[板書]課題3利用化學方程式的簡單計算

[教師]前面我們學過根據化學式的簡單計算,今天我們進步學習根據化學方程式的計算。如何利用化學方程式進行計算呢?計算時有哪些步驟和方法呢?請看例題1。

[投影]展示例題1

[例題1]加熱分解6g高錳酸鉀,可以得到多少克氧氣?

[分析]這道題是已知反應物的質量來求生成物的質量,即已知原料的質量求產品的質量。我們一起來看課本中的解題步驟。

[講解并板書]

解:設加熱分解6g高錳酸鉀,可以得到氧氣的質量為x。

2KMnO4K2MnO4+MnO2+O2↑

2×15832

x==0.6g。

答:加熱分解6g高錳酸鉀,可以得到0.6g氧氣。

[思考]根據剛才對例題1的閱讀和講解說出根據化學方程式計算的解題步驟分為幾步?

[教師總結并板書]

1.根據化學方程式計算的解題步驟

(1)設未知量;

(2)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并配平;

(3)寫出相關物質的相對分子質量和已知量、未知量;

(4)列出比例式,求解;

(5)簡明地寫出答案。

[講解并補充]剛才同學們總結出了根據化學方程式計算的步驟和方法,接下來我就一些問題進行補充。

(1)設未知量時一定要注意質量單位,已知量和未知量單位不一致的,一定要進行單位換算。單位必須一致才能計算。

[追問]此計算題該如何進行呢?請同學們先試著做一做。

(學生練習,教師巡視,發現步驟和格式上的錯誤及時糾正)

解:設需要氯氣的質量為x,生成氯化氫氣體的質量為y。

(2)寫出方程式一定要注意配平,而且要注意方程式的完整,反應條件、氣體和沉淀的符號要注意標明,不完整的方程式計算時是要扣分的。

(3)相關物質的相對分子質量寫在相應化學式的下面,一定要注意用相對分子質量乘以化

學式前面的系數,已知量和未知量寫在相應相對分子質量的下邊。

(4)比例式有兩種列法,可以橫列也可以縱列。例題1中采用的是縱列,即;

還可以采用橫列,即2×158:32=6g:x。一般情況下采用縱列比較好,因為有時題中所給的質量數字會和相對分子質量有某種關系,從而使得計算簡單。如用158g高錳酸鉀加熱分解,可以制得多少克氧氣?采用縱列法得計算非常簡便。

計算結果的小數位保留按題中要求進行,若題中沒有要求,又得不到整數時,一般保留一位小數,如例題1中就是。

[教師]在實際運算過程中,我們往往需要把過程再簡化些,具體格式可以參照下面的例題2。

[例題2]工業上高溫煅燒石灰石(CaCO3)可制得生石灰(CaO)和二氧化碳,如果要制取10t氧化鈣,需要碳酸鈣多少噸?

解:設需要碳酸鈣的質量為x。

CaCO3CaO+CO2↑

10056

x10t

x==18t。

答:需要碳酸鈣18t。

[教師]根據上述兩例可知,已知反應物的質量可以求生成物的質量,已知生成物的質量也可求出反應物的質量,那么,假如已知一種反應物的質量可不可以求另一種反應物的質量,或者已知一種生成物的質量可不可以求另一種生成物的質量呢?

我們一起來看P100的課堂練習。

[投影]展示課堂練習

[課堂練習]氫氣在氯氣中燃燒生成氯化氫氣體,燃燒100g氫氣需要氯氣多少克?生成

氯化氫氣體多少克?

[提問]題中是已知什么求什么?(反應物或者生成物)

[學生分析、討論]

[回答]已知一種反應物的質量求另一種反應物的質量和生成物的質量。

H2+Cl22HCl

27173

100gxy

答:需要氯氣3550g,生成氯化氫氣體3650g。

[講解](1)因為此題有兩問,所以一個未知數設為x,另一個未知數設為y。

(2)仍和前面例題一樣,寫出并配平化學方程式,列出有關物質的相對分子質量、已知量、未知量,并寫在相應化學式的下面。

(3)不管有幾個未知數,列比例式和前面例題一樣。根據已知量求出一個未知量,另一個未知量可以根據已知量求出,也可以根據求出的未知量來求。如此題中氯化氫氣體的質量也可以這樣求出:=

代入x=3550g,

=,

解得y=3650g。

[總結]由此可知,已知一種反應物的質量可以計算另一種反應物的質量,同理,已知一種生成物的質量也可以計算另一種生成物的質量。可見根據化學方程式計算共有四種類型。

[板書]2.化學方程式計算的四種類型:

①已知反應物的質量求生成物的質量;

②已知生成物的質量求反應物的質量;

③已知一種反應物的質量求另一種反應物的質量;

④已知一種生成物的質量求另一種生成物的質量。

[提問]通過前面例題的講解,大家總結一下根據化學方程式計算的要領是什么?關鍵是什么?

[學生思考]

[教師總結并板書]

3.化學方程式計算的三個要領和三個關鍵。

三個要領:①步驟要完整;

②格式要規范;

③得數要準確。

三個關鍵:①準確書寫化學式;

②化學方程式要配平;

③準確計算相對分子質量。

[教師]根據前面的例題和理論知識,請同學們進行練習。

[投影]展示下列練習

[練習]1.用氫氣還原氧化銅,要得到6.4g銅,需要多少克氧化銅?

2.5.6g鐵跟足量的稀硫酸起反應,可制得氫氣多少克?(Fe+H2SO4====FeSO4+H2↑)

3.12g鎂與足量稀鹽酸起反應,可制得氯化鎂和氫氣各多少克?(Mg+2HCl====MgCl2+H2↑)

[學生練習]

[注意事項]

①化學方程式反映的是純物質問的質量關系,因此遇到不純物,要先把不純的反應物或生成物的質量換算成純物質的質量,才能代入化學方程式進行計算。

②計算中注意單位統一(必須是質量單位,如果是體積,須根據密度換算)。

[小結]通過本節內容學習,我們知道了根據化學方程式計算的過程、步驟、方法,同時也懂得了化學計算題是從“量”的方面來反映物質及其變化的規律,它與側重于從性質角度去研究和理解物質及其變化規律是相輔相成的。所以說化學計算題包括化學和數學兩個因素,兩個因素同時考慮,才能得到正確的答案。

[布置作業]習題5、6、7、8

板書設計

課題3利用化學方程式的簡單計算

1.根據化學方程式計算的解題步驟:

①根據題意設未知數;

②寫出化學方程式;

③求有關物質質量比,寫出已知量、未知量;

③列比例式,求解;

④簡明寫出答案。

2.根據化學方程式計算的四種類型:

①已知反應物的質量求生成物的質量;

②已知生成物的質量求反應物的質量;

③已知一種反應物的質量求另一種反應物的質量;

④已知一種生成物的質量求另一種生成物的質量。

3.根據化學方程式計算的三個要領和三個關鍵

三個要領:①步驟要完整;②格式要規范;③得數要準確。

三個關鍵:①準確書寫化學式;②化學方程式要配平;③準確計算相對分子質量。

考題回顧

1.(2003年天津市中考題)已知在反應3A+2B====2C+D中,反應物A、B的質量比為

3:4,當反應生成C和D的質量共140g時,消耗B的質量為__________g。

2.(2003年四川省中考題)煅燒含碳酸鈣80%的石灰石100t,生成二氧化碳多少噸?若石灰石中的雜質全部進入生石灰中,可得到這樣的生石灰多少噸?

最新化學教案篇13

《氧氣的制法》化學教案

知識目標

1.掌握實驗室制取氧氣的方法和反應原理.

2.了解催化劑和催化作用的概念

3.理解分解反應的定義極其化合反應的`區別.

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和觀察能力

德育目標

對學生進行美育教育

教學重點

實驗室制取氧氣的方法

教學難點

催化劑,催化作用

教學疑點

實驗室制取氧氣的原理

教學方法

演示.講解.討論,采取科學探究法

教材處理

1.復習氧氣的性質,了解學生對已有知識的掌握程度

2.利用科學探究法,通過演示實驗,引導,探求出實驗室制氧氣的方法,原理.

教學手段

利用計算機輔助教學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學生活動

教師活動

設計意圖

復習引入

討論上一節思考題,即如何檢驗一瓶無色氣體是氧氣

追問空氣中氮氣,二氧化碳,氧氣四瓶無色氣體如何鑒別

復習氧氣性質,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是學生學會物質檢驗于鑒別方法

演示實驗[2-6],[2-7][2-8]

觀察總結

演示

提出問題

引導學生分析總結

通過實驗,充分調動學生的探究積極性,培養學生的探究興趣

閱讀教材

閱讀思考,討論日常生活,生產中的催化劑和催化作用,從而強化催化劑定義中的關鍵詞

引導

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自覺性和積極性,突破難點

總結分析

討論實驗室制取氧氣的兩個文字表達式特征,歸納分解反應概念

點評評價準確進行分析把握概念的準確本質,化學教案-氧氣的制法,化學教案《化學教案-氧氣的制法》。

激發學生興趣,進而準確的把握概念的本質

64575 成人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国产日产欧美精品| 国产精品色在线观看| 你懂的网站在线| 国产精品白嫩白嫩大学美女| 又色又爽又黄18网站| 国产最新免费视频| 亚洲电影一二三区| 97超碰人人模人人爽人人看| 久久久这里只有精品视频| 欧美成人精品1314www| 天天色综合天天| 国产欧美一区二区精品仙草咪| 免费成人在线视频观看| 精品国产99久久久久久宅男i| 国产稀缺真实呦乱在线| 国产一二三四区在线| 色综合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波多| 成人在线观看你懂的| 亚洲午夜精品国产| 亚洲va欧美va国产综合久久| 欧美亚洲在线观看| 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 亚洲精品中文字| 亚洲国产高清福利视频| 欧美日韩国产免费| 欧美在线free| 在线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四| 精品国产精品自拍| 亚洲一区二区美女| 亚洲成人精品在线观看| 亚洲久草在线视频| 亚洲美女少妇撒尿|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普通话三级 | 粉嫩老牛aⅴ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日韩欧美在线观看视频| 麻豆精品久久久| 潘金莲一级黄色片| 日本污视频网站| 久久午夜精品视频| 少妇太紧太爽又黄又硬又爽小说| 欧美日本乱大交xxxxx| 一本之道在线视频|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在线 | 中文文字幕一区二区三三| 国产亚洲欧美精品久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伦子伦免费视频| 久精品免费视频| 97免费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天堂| 成人有码在线播放|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照片| 国产v亚洲v天堂无码| 极品校花啪啪激情久久| 水蜜桃亚洲一二三四在线| 国产精品88久久久久久妇女| 欧美日韩在线一| 无套内谢丰满少妇中文字幕| 一色道久久88加勒比一| 国产亚洲精品成人| 99国产在线播放| 老司机一区二区| ww亚洲ww在线观看国产| 精品国产免费观看| www.污视频| 国产激情偷乱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欧美一区二区在线| 欧美制服丝袜第一页| 亚洲的天堂在线中文字幕| 久久中国妇女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亚洲第一区| 欧美日韩在线观看一区| 日韩激情免费视频| 久久久久9999| 久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 久久久亚洲人| www.av视频在线观看| www.日韩一区| 久久超碰97中文字幕| 久久久久亚洲蜜桃| 91国模大尺度私拍在线视频| 亚洲欧美在线一区| 国产精品夜间视频香蕉| 26uuu成人| 亚洲一区二区在线免费| 日韩精品在线观看免费| 另类小说综合欧美亚洲| 一区二区在线电影| 亚洲视频专区在线| 91麻豆国产精品| 欧美亚洲国产成人| 欧美日韩在线观看免费| 午夜视频www|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不卡视频| 国产视频精品va久久久久久| 国产日韩综合一区二区性色av| 欧美h视频在线观看| 人妻av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无码白浆高潮| 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爽人人 | 亚洲第一中文av| 欧美成人精品欧美一级私黄| 久久久久久色| 精品国产福利视频| 久久久久久久久爱| 男同互操gay射视频在线看| 韩国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精品久久在线观看| 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久久嫩草精品久久久久| 8x8x8国产精品| 国产91在线播放| 精品久久一二三|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精| 日韩福利电影在线| 色国产精品一区在线观看|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 男人天堂网站在线| www.色小姐com| 成人免费观看av| 精品91自产拍在线观看一区| 福利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中国特级黄色片| 刘亦菲毛片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美日韩系列|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免费精品| 水蜜桃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欧美综合7777色婷婷| 韩国av一区二区| 欧美r级电影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 日韩成人av影院| 性高潮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欧美影院精品一区| 亚洲影院色无极综合| 少妇一级淫免费观看| 日韩电影免费一区| 欧美一区二区精美| 欧美视频观看一区| 久久久99精品| 国产精品私房写真福利视频| 欧美极品在线播放| 一级黄色片国产| 无码国产精品96久久久久| 在线观看91av| 色播五月综合| 99久久精品国产亚洲| 亚洲视频免费在线| 欧洲日韩成人av| 这里只有精品在线观看视频| 国内精品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激情av| 亚洲精品成人av| 91传媒免费视频| 日韩xxx视频| 91极品美女在线| 九九九九精品| 99视频在线看| 欧美视频在线免费看| 精品一区二区不卡| 国产www在线| 欧美日韩国产精品| 久久久久久久久一区二区| 91美女免费看| 欧美日韩一级视频| 亚洲天堂av免费在线观看| 国产又爽又黄免费软件| 日韩午夜三级在线| 青青草视频在线免费播放| 天天干天天色天天| 亚洲欧美国产制服动漫| 一本久道综合色婷婷五月| 蜜臀av性久久久久蜜臀aⅴ流畅| 亚洲欧美中文日韩在线v日本| 女人和拘做爰正片视频| 石原莉奈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在线精品播放av| zjzjzjzjzj亚洲女人| www国产成人| 成人在线中文字幕| 黑鬼狂亚洲人videos| 亚洲国产精品视频| 色999日韩自偷自拍美女| 国产美女明星三级做爰| 亚洲精品999| 182午夜视频| 久久日一线二线三线suv| 91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精88v| 国产主播在线观看| 欧美色爱综合网| 人妻熟妇乱又伦精品视频| 免费不卡在线视频| 国语自产精品视频在线看抢先版图片| 精品少妇人妻一区二区黑料社区| 亚洲最色的网站|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v一区| 三级小视频在线观看| 日韩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制服丝袜在线| 欧美视频xxxx| 日韩免费高清av| 五月婷婷丁香色| 国产日产亚洲精品系列| 国产乱人伦精品一区二区| 91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亚洲视频777| 一级黄色片网址| 欧美乱妇一区二区三区不卡视频| 成人羞羞国产免费网站| a美女胸又www黄视频久久| 91中文字精品一区二区| 99riav国产| 7777免费精品视频| 亚洲欧美自拍视频| 一区二区三区黄色| 91香蕉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欧美精品 国产精品| 日本一二三四区视频| 性久久久久久久| 国产最新免费视频| 亚洲欧美另类综合偷拍| 久久99国产精品一区| 国产91色综合久久免费分享| 国产精品免费一区二区| 亚洲人成色777777老人头| 国产精品∨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 亚洲黄网在线观看| 欧美激情一级二级| 天堂网一区二区| 久久99国产综合精品女同| 日韩精品视频播放| 色婷婷av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www.99re7.com| 亚洲天堂中文字幕| 永久免费精品视频网站| 成人成人成人在线视频| 日本日本精品二区免费|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日韩成人| 2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 日本高清不卡一区二区三| 成人免费毛片高清视频| 一区二区不卡视频| 国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日韩日韩日韩日韩日韩| 一区二区三区色| 奇米影视四色在线| 欧美日韩中文精品| 中文字幕av观看| 精品成a人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在线2021| 久久伊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中国一级片黄色一级片黄| 日本精品在线视频| 五月天福利视频|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播放| av中文字幕亚洲| 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免费| 色综合天天综合网天天狠天天| 久久久久亚洲无码| 国产亚洲视频中文字幕视频|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不卡视频| 国产精品小说在线| 国产精品一区免费视频| 欧美a级免费视频| 欧美日韩中国免费专区在线看| 中文字幕在线永久| 亚洲美女性视频| 制服丝袜在线一区| 欧美二区三区91| 蜜桃av免费观看| 欧美日韩国产va另类| 日韩中文字幕综合| 亚洲激情电影在线| 五月婷婷综合网| 性生交大片免费全黄| 97国产成人精品视频| 精一区二区三区| 1024av视频| 日韩一区二区电影网| 日本在线播放视频|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成人性视频免费网站| 99精品人妻少妇一区二区 | 国产三级黄色片| 久久久亚洲精品视频| 日韩一区精品字幕| 日韩精品―中文字幕| 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国产一级特黄a高潮片| 国产91免费看片| 99久久免费国产| 日本中文字幕有码| 日日狠狠久久偷偷四色综合免费 | 国产精品香蕉视屏|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黑人 | 日韩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一区二区在线免费视频| 久久久91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综合在线观看| 在线色欧美三级视频| 久久一区二区三区超碰国产精品| 久久免费一级片| 日韩亚洲欧美综合|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www.四虎在线观看| 这里只有精品66|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影院| 欧美男人的天堂| 欧美人伦禁忌dvd放荡欲情| 在线视频精品免费| 亚洲高清不卡一区| 日韩视频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亚洲免费一级片| 天天爽人人爽夜夜爽| 久久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专区| 国产麻豆精品95视频| caopor在线| 国产精品欧美日韩久久| 依依成人综合视频| 69国产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不卡中文字幕在线| 日韩精品在线视频| 国模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国产aⅴ一区二区三区东京热| 国产91|九色| 亚洲资源在线观看| www.久久久久久久| 野外做受又硬又粗又大视频√| 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 黄色片视频免费| 警花观音坐莲激情销魂小说| 精品亚洲男同gayvideo网站| 九九视频精品免费| 天天干天天操天天拍| 国产日韩二区| 精品日韩成人av| 国产乱码精品一品二品| 性猛交娇小69hd| 日韩高清av电影| 亚洲人成在线观看| 久久影院午夜片一区| 久久av高潮av无码av喷吹| 亚洲欧美国产一本综合首页| 91丨porny丨在线| 久久久全国免费视频| 亚洲精品少妇一区二区| 最新的欧美黄色| 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久久久免费高清视频| 久久精品99国产| 国产精品三级久久久久久电影| 一本色道综合亚洲| 免费在线视频一区| 黄色激情小视频| 久久久久久久久网| 久久人人看视频| 日韩欧美国产激情| 日本aⅴ亚洲精品中文乱码|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在线| 欧美专区一二三| 久久综合电影一区| 午夜精品123|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播放| 国产一区二区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三上悠亚免费在线观看| 97人人做人人爱| 欧美一区二区网站| 久久综合一区二区| 亚洲字幕av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亚洲综合在线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自拍首页| 夜夜嗨av色综合久久久综合网| 亚洲激情中文1区| 日本不卡123| 天堂中文在线网| 成人做爰69片免费| 日韩偷拍一区二区| 奇门遁甲1982国语版免费观看高清| 欧美人狂配大交3d怪物一区| 91丨国产丨九色丨pron| a级片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1000部啪视频| 欧美交换配乱吟粗大25p| 国产精品一二区| 中文字幕欧美日韩在线| 午夜精彩视频在线观看不卡| 国产电影精品久久禁18| 最新中文字幕在线观看视频| 超碰男人的天堂| 欧美视频第一区| 久久久久久久久一区| 亚州国产精品久久久| 欧美一级国产精品| 亚洲婷婷国产精品电影人久久| 蜜臀av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免费看一级视频| www.av天天| 成 人 黄 色 小说网站 s色| 午夜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文| 亚洲欧洲日韩在线| 麻豆视频一区二区| 性高潮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一二三区在线观看| 亚洲三级视频网站| 日本高清xxxx| 欧美日韩电影一区二区| 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人妖 | 免费在线一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