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東師大版九年級歷史教案
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面向大多數學生,同時注意培養優秀生和提高后進生,使全體學生都得到發展。感謝您的閱讀,以下是小編帶來的華東師大版九年級歷史教案內容,希望能幫助到您!
華東師大版九年級歷史教案(精選篇1)
課程標準:?講述黃繼光、邱少云等英雄事跡,體會志愿軍戰士的愛國主義和革命英雄主義精神。?
二、教材內容分析:
《最可愛的人》是中國歷史八年級下冊第2課,主要介紹抗美援朝戰爭的基本史實。新中國成立后的這場戰爭關系到國家安危,美國不甘心在中國的失敗,妄圖將新生的人民政權扼殺在搖籃中。面對美帝國主義的瘋狂挑釁,新中國派出志愿軍抗美援朝,在全國人民支持下,志愿軍以大無畏的革命精神,頑強戰斗,擊退了美國侵略軍,涌現出了一系列英雄人物,黃繼光、邱少云是其中杰出的代表。?
三、教學目標:?
1、了解和掌握美帝國主義侵略朝鮮,美國對中國人民的挑釁,中國人民志愿軍出兵朝鮮,發起大規模戰役,黃繼光、邱少云的英雄事跡,中朝人民反侵略戰爭的勝利。
2、通過指導學生閱讀《朝鮮戰爭示意圖》,認識“三八線”的位置及朝鮮戰爭的經過,培養學生的讀圖、識圖能力。
3、通過對戰斗英雄黃繼光、邱少云等英勇事跡的生動描述,使學生初步理解志愿軍高度的愛國主義、革命英雄主義精神,認識中國人民志愿軍赴朝參戰是為了抗美援朝,保家衛國。?
四、教學重點、難點:?重點:抗美援朝戰爭的經過。
難點:中國政府派志愿軍出兵朝鮮的原因。?
教學流程:?
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展示:近十年來世界上比較典型的戰爭沖突圖片:美國阿富汗戰爭、?年伊拉克戰爭、利比亞沖突?
戰爭為什么頻頻不休?其根本目的就是為了獲得更多的利益,包括政治的、經濟的等領域。這節課讓我們一起回到六十多年前,了解新中國剛剛成立時所面臨的一場關系國家命運的戰爭----抗美援朝戰爭,體會戰爭給新政權帶來的的危機,感受中國人民志愿軍的愛國主義和革命英雄主義精神。?
(二)教師引領,合作探究:?第一章:半島風云------朝鮮突變?展示:1950年6月---11月的朝鮮態勢變化圖。?
圖一: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的朝鮮以“三八線”為界線分裂成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和大韓民國。?1950年6月朝鮮內戰爆發,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派兵進攻大韓民國。?
圖二:1950年9月,大韓民國戰場上節節敗退,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占領朝鮮半島的絕大部分領土。?
圖三:1950年美國帶領下的“聯合國軍”幫助大韓民國,越過三八線并占領朝鮮半島絕大多數領土,改變了原來的半島格局。
“聯合國軍”改變了朝鮮半島原來的格局,對中國有沒有影響??
第二章:美帝挑釁------毅然出兵
展示:?“我們不出兵,讓敵人壓至鴨綠江邊,國內國際反動氣焰增高,則對各方都不利,首先是對東北更不利,整個東北邊防軍將被吸住,南滿電力將被控制。?總之,我們認為應當參戰,必須參戰,參戰利益極大,不參戰損害極大。”?---毛澤東?
剛剛從戰爭廢墟上建立起來的新中國百廢待興,面對世界超級大國---美國的挑釁能不出兵嗎,為什么??美國的一系列軍事行動嚴重威脅到新中國的安全,為打破這一不利局面就必須采取相應措施。你知道采取了哪些重要措施?抗美援朝,保家衛國。同學們總結中國出兵的概況。?
第三章:戰場博弈------打出國威?
自主學習抗美援朝戰爭經過,對照地圖指出鴨綠江、三八線,志愿軍入朝作戰路線,重要戰役地點,講述抗美援朝經過。?
播放:影片《上甘嶺》片段?
介紹志愿軍英雄事跡,包括邱少云、黃繼光。?
展示:邱少云、黃繼光圖片
志愿軍身上有哪些高尚的品格,被祖國人民譽為什么??
中國人民志愿軍在抗美援朝戰爭中,發揚了高度的愛國主義、國際主義和革命英雄主義精神,被譽為“最可愛的人”。
(三)課堂總結,拓展延伸:?第四章:嶄新時代------啟示后人?
同學們學習本課后,你認為抗美援朝中國取得勝利的原因是什么??。
1、祖國人民的大力支持
2、志愿軍戰士和朝鮮軍民的英勇善戰
3、黨的英明決策、彭德懷的英明指揮
4、中朝人民的并肩戰斗
5、抗美援朝的正義性等?抗美援朝戰爭對中國有何影響??抗美援朝是一場偉大的反侵略的正義斗爭,鞏固了新中國人民政權,提高了國際地位。中國人民志愿軍在全國人民支持下取得戰爭的勝利,他們身上愛國主義、國際主義、革命英雄主義精神永遠值得學習,他們是中國的脊梁,正是他們的精神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的中華兒女。
今天我們偉大的祖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習近平總書記為我們的社會主義建設提出了新的目標,你知道是什么嗎?實踐中國夢的目標。
習近平總書記說:夢想源于現實,又高于現實,中國夢的實現,任重而道遠。青年學生是祖國的希望,中國夢的實現要靠青年。最后讓我們在《少年中國說》結束本節課。?
播放:《少年中國說》朗誦片段?
六、課堂檢測:?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保和平,衛祖國,就是保家鄉!?
材料二?:?歷史的事實早已告訴我們,朝鮮的存亡與中國的安危是密切關聯的。唇亡則齒寒,戶破則堂危。中國人民支援朝鮮人民的抗美戰爭不只是道義上的責任,而且和我國全體人民的切身利益密切地關聯著,是為自衛的必要性所決定的。??請回答:???
根據材料,你認為“跨過鴨綠江”的目的是什么???
中國參戰軍隊的名稱是什么?司令員是誰??
(3)舉出這場戰爭中涌現出的英雄人物,你從中感受到什么精神???
(4)綜合所學知識,你認為抗美援朝戰爭對新中國產生了哪些影響?
七、板書設計
第2課??
最可愛的人?第一章:半島風云------朝鮮突變?第二章:美帝挑釁------毅然出兵?第三章:戰場博弈------打出國威?第四章:嶄新時代------啟示后人
華東師大版九年級歷史教案(精選篇2)
第 1 課 祖國境內的遠古居民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
(1)了解人類歷史的起源;(2)掌握我國主要的遠古居民元謀猿人、北京人和山頂洞人的生產、生活情況、距今年代,氏族生活的特點。(3)培養學生的讀圖和識圖能力、比較分析歷史事物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目標:總結出我國主要的遠古居民的代表,讀懂圖表、文字材料并從中總結規律。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1)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起源地之一,增強民族自豪感。(2)正確認識人類歷史的起源。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我國最早的人類、北京人和山頂洞人的生活和生產狀況
難點:遠古居民的生存方式
[教法、學法]應用多媒體課件,運用啟發式和問題目標教學法。
[教學手段]多媒體課件
[課時]1課時
[課型]新授課
[教具]地圖冊、我國原始人類相關多媒體、考古新發現圖
板書設計:
第1課祖國境內的遠古居民
一、元謀猿人:最早、170萬年
二、北京人:時間:70---20萬年
生活方式:群居生活
發展水平:用天然火
三、山頂洞人:時間:1.8萬年
生活方式:氏族生活、工具進步
發展水平:人工取火
[授課過程]
教學內容
教法、學法
導入新課:
1、我國最早的人類
元謀人距今170萬年中國最早的人類
多媒體展示女媧造人的民間故事,詢問學生:誰能講一講民間故事女媧造人的傳說,以此導入。可問學生:西方人類起源的傳說。
展示多媒體圖片:閱讀教材第一段,同學們得到了哪些歷史信息?材料中提到了什么人、什么時間、什么證據?
鼓動學生爭先回答,根據實際情況決定是集體回答還是單人回答。
簡單介紹考古的一些知識,如化石、定年方法等。
教學內容
教法、學法
2、北京人
發現時間:1929年
發現地點:北京西南周口店
生存年代:20—70萬年
體貌特征:手腳分工明顯、殘留猿的某些特征
生活狀況:群居生活
生產水平:能制造和使用工具,使用天然火
3、山頂洞人:
時間:1.8萬年
生活方式:氏族生活、工具進步
發展水平:人工取火
小結:總結本節課學習的三個遠古居民的代表。
鞏固練習:(見課件)
作業:(見課件)
多媒體展示北京人頭部復原圖和思考題:讀課文找一找北京人發現的時間、地點、生存年代、體貌特征。
學生共同回答時間、地點、年代,分組討論根據頭部復原圖得出的體貌特征。
多媒體展示北京人生活想象圖和閱讀要求:北京人過怎樣的生活?為什么?要求學生分組討論。
多媒體展示問題:想象一下,北京人的一天是怎樣生活的?提示可以按時間順序,也可以按衣、食、住、行的順序。
多媒體展示問題:想一想,北京人是怎樣得到火的?
問:讀第5頁小字,你能得出什么結論?
多媒體展示:我國遠古人類主要遺址的分布圖。說明了什么問題?學生回答。
讀第5頁最后一段,找出山頂洞人的生存年代和體貌特征。學生回答。
多媒體展示:山頂洞人的頭部復原圖和北京人的頭部復原圖,比較兩種居民的差別。
讀第6頁第一、二段,多媒體展示:山頂洞人的生活復原圖及其使用的骨針和裝飾品。分析山頂洞人的生產和生活情況。學生回答。
多媒體展示問題:動腦筋,海蚶是生活在海里的。在山頂洞人人的洞-中發現海蚶殼說明了什么問題?你是怎樣看的?學生分組討論后回答。
多媒體展示:本節課的主要知識點。以此為本節課的板書設計。在展示的過程中,要求學生共同回答。
多媒體展示:設計的練習題,可以采取分組搶答的形式。
多媒體展示,鼓勵學生自己動手。
華東師大版九年級歷史教案(精選篇3)
學習目標:
1、了解唐玄宗用人和節儉的史實;盛世經濟在農業、手工業和商業方面的繁榮概況。
2、理解“開元之治”與“開元盛世”之間的內在聯系。
3、運用相關知識分析唐太宗和唐玄宗在治國措施和結果上的共同之處。
重點難點:盛世經濟的繁榮;農業工具的改進。
學法指導:“讀、議、展、點、練”相結合。
學習過程
一、自主學習:熟讀教材,自主完成下列各題,并把有關內容標注在課本上
(一)“開元之治”
1.改革措施(1)任用等人當宰相。(2)重視地方
(3)崇尚節儉,不用物品
2.改革成效:使開元年間的政局為之一新,史稱“
(二)盛世經濟的繁榮
1.農業(1):大型水利工程共修建多處。
(2):技術有很大發展。
(3):有許多新品種。
(4):生產在江南農業中占有重要地位。
(5):創制新的生產工具和。
2.手工業(1)絲織品:花色品種很多,絲織技術。
(2)陶瓷業:越窯最為有名,界工藝的珍品。
3.商業(1)大都市有、和
(2)長安城內分為,分別是
(3)長安既是當時的大都市。
4.開元盛世(1)時間:統治前期。
(2)概況:充實,唐朝進入時期。
二、合作交流:根據下列問題分組討論,教師深入學生,適時點撥。
1、材料分析
“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請回答:
(1)、這是唐朝那位詩人的詩句?
(2)、“開元”是指哪位皇帝的年號?當時出現的繁榮景象在歷稱為什么?
(3)、“開元之治”與“開元盛世”是一種什么樣的關系?
2、假如你是唐朝的一名導游,當你領一個旅游團到達長安時,你是怎樣向游客介紹長安的情況的?(就是寫一篇介紹長安的導游詞)
三、探究展示:根據學生展示情況適時進行點撥。
小結:唐朝建立以后,經過貞觀之治、武周統治,到唐玄宗的開元盛世達到鼎盛,安史之亂后,唐朝衰落。
四、課后檢測:
1.在舊金山、紐約等地,人們把華僑、華人聚居的地方稱作“唐人街”,可見唐朝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唐玄宗統治前期,唐朝進入全盛時期,歷稱為()
A.文景之治B.開皇之治C.開元盛世D.康乾盛世
2.唐玄宗命人燒毀宮內一批珠玉錦繡,意在表明()
A、這些錦繡已經不可再用B.自皇帝始崇尚節儉,致力發展的決心
C、唐朝此后對絲織業進行限制D.皇帝以后決不穿絲織品
3.種茶、制茶、飲茶的發源地是()
A、中國B、日本C、朝鮮D、印度
4.創新是一個民族發展的靈魂,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做出了不少的創造發明,其中唐朝時期創制的農業生產工具是()
A.耬車B.翻車C.水排D.曲轅犁
5.唐朝陶瓷制品中,以黃、綠、青三種顏色加以裝飾且聞名于世的藝術珍品是()
A、越窯的青瓷B、邢窯的白瓷C、唐三彩D、景德鎮瓷器,
6.如果你是電視劇《唐玄宗》的導演,結合歷史的發展劇情中你不會設置的場景是()
A、茶坊里飲茶的場景B、田野里用曲轅犁耕田的場景
C、大戶人家擺設著唐三彩D、后堂掛著“開元之治”匾額
7.下列關于唐朝長安的敘述,錯誤的是()
A、在長安城里可遇到身著各式服裝的西域人B、長安城內街道兩邊有排水設施
C、長安是當時一座國際性的大都市D、在住宅區內有許多店鋪,商業繁榮
8.唐朝一位皇帝在統治前期勵精圖治,政績卓著,出現了“開元盛世’’的局面,這位皇帝是()
A、唐高祖B、唐太宗C、武則天D、唐玄宗
華東師大版九年級歷史教案(精選篇4)
教學目標
一、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學習,掌握先烈英雄業績,體會志愿軍被譽為“最可愛的人”,他們身上所蘊含的優秀品質,增強學英雄的信念,激發愛國主義情感和歷史使命感。
二、知識與能力
1.了解美國侵略朝鮮,美國對中國人民的挑釁,中國人民志愿軍出兵朝鮮的史實,討論分析“志愿軍出兵朝鮮的原因”,提高分析問題的能力,明確出兵是為了保家衛國,支援朝鮮,性質是反對侵略的正義戰爭。
2.掌握戰斗英雄黃繼光和邱少云的事跡,能生動講述,提高口頭表達能力,體會認同他們的優秀品質。
三、過程與方法
1、通過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的運用,增強感性認識。
2、通過分組討論和圖文轉換活動,提高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的興趣;通過發言,加強知識的理解和交流。
3、通過朗誦經典作品,講故事,學唱歌曲,進行情景體驗,加深對過去的理解。
4、通過閱讀課本,地圖,網上查詢,獲取有效信息,在歷史事實的基礎上思考歷史問題。
教學對象分析
了解學生的年齡特點,學習態度,原有基礎和存在問題,才可能進行針對性教學。本課教育對象為八年級學生。這個年齡段的學生自我意識迅速增強,他們有強烈的求知欲、表現欲,期待教師、同伴的贊許和認可。他們對歷史事件、歷史現象的分析理解能力日漸增強。但由于缺乏足夠的生活經歷,實踐經驗,其思維方式,思維角度不夠全面。這就要求教師能指導學生以多種形式掌握豐富的課程資源,巧妙設計問題,多角度引導探究。此外,隨著八年級課業的增多,升學壓力的增大,許多學生對歷史課學習主動性下降,已經不能主動去閱讀相關書籍,搜集有用的資料。基于此,在教學中,利用POWERPOINT平臺制作多媒體課件,提供豐富詳實的資料;教師適時點撥、啟發學生多角度思考認識歷史問題。
教學媒體設計
1.電教媒體的選擇
依據事實性教學原則,情景性教學原則,探究性教學原則,選擇計算機教學媒體。用POWERPOINT自制幻燈片13張,選擇文字,地圖,影視片斷等,形成完整課件。
2.電教媒體的應用
在《最可愛的人》課件中,充分調動視聽等感官的感受,可以在課堂45分鐘,提供給學生大容量的知識信息,還可有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利于啟迪思維,促使學生樂學,主動學。
教學過程設計
[導入新課]
[課件演示]魏巍的報告文學《誰是最可愛的人》節選,背景音樂。
[提問]作家魏巍以他的切身體會,告訴人們誰是“最可愛的人”?抗美援朝到底是怎么回事?志愿軍為什么被譽為“最可愛的人”?
[課件演示]出示課題及背景音樂。
[學習新課]
[課件演示]資料片《百年中國──抗美援朝戰爭》
[討論]中朝兩國唇齒相依,接到金日成的請求,毛澤東閉門思索三天三夜。在這種情況下,你認為不出兵可能會有哪幾種結果,利弊如何?出兵可能會有哪幾種結果,利弊如何?
[教師歸納小結]美國出兵侵略朝鮮,同為社會主義國家,唇齒相依,我們不能坐視弱小的鄰國受強國的欺凌;美國侵略軍直接嚴重威脅中國的安全;朝鮮政府請求中國出兵援助。
[課件演示]《中國人民志愿軍1-3次戰役示意圖》
[活動]同桌兩人一組,對照地圖,指出鴨綠江,三八線,志愿軍入朝路線,三次戰役進攻方向,講述抗美援朝經過。
[課件演示]《朝鮮停戰協定簽字》圖、停戰的相關文字資料
[討論]1、從材料中可以看出,美國人怎么看待這場戰爭的結果?2、抗美援朝戰爭對中國有什么影響?
[課件演示]邱少云、黃繼光的圖片,電影《英雄兒女》片段
[活動]英雄贊歌①說說最可愛的人,生動講述你所了解的英雄故事。②探討志愿軍身上有哪些高尚的品格?為什么會被譽為“最可愛的人”?③同唱一首歌《英雄贊歌》
課堂小結
[活動]個人分別做本課的知識結構圖,前后四人一組交流完善
[練習]教師點撥本課易錯之處。
華東師大版九年級歷史教案(精選篇5)
北伐戰爭
教學重點北伐戰爭的勝利進軍
教學難點北伐戰爭勝利進軍的原因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組織學生回顧前面幾節課學過的線索,討論回答問題:
1、為什么說辛亥革命沒有獲得成功?(革命的勝利果實被袁世凱所竊取)
2、五四運動有什么歷史作用?(五四運動為中共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礎和組織基礎,它屬于中共成立的重要原因,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
3、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有什么意義?(中共的成立是中國近代開天辟地的大事,中國革命的面貌從此煥然一新。)
承上啟下,教師講授:辛亥革命的勝利果實被袁世凱竊取后,孫中山為了挽救革命,同共產黨合作,繼續進行反對北洋軍閥的斗爭。后來終于形成國民國革命的高潮——北伐戰爭。(布置學生閱讀50——54頁全課內容,對重要的年代、人名、地名等做出醒目的閱讀標記,按小組交流個人看法,要求人人過關。)
組織學生學習和探究新課
黃埔軍校的建立
1、根據50頁“動腦筋”:孫中山為什么要創辦黃埔軍校?(他接受了辛亥革命勝利果實落入北洋軍閥手中的教訓,希望創造一支革命軍來挽救中國的危亡。)
2、革命軍與北洋軍有哪些區別?(啟發學生運用“導入框”和51頁小字部分提供的資料,從軍隊的任務和作用等方面進行思考。)
教師小結、過渡:袁世凱等人利用北洋軍隊作為自己獨裁專制的工具,繼續禍國殃民。所以,要想挽救國家危亡,就必須針鋒相對,動用槍桿子來解決問題。
北伐勝利進軍
1、北伐戰爭的目的是什么?(-北洋軍閥的統治,統一全國。)
2、北伐戰爭的對象有哪些人?(指導學生在51頁《北伐戰爭形勢示意圖》中找到張作霖、吳佩孚、孫傳芳的位置,畫圈作標記。)
3、北伐軍進攻路線上有哪些重要地名?指導學生在51頁《北伐戰爭形勢示意圖》中找到兩種箭頭所經過的地名,作出標記:
A.廣州→長沙→岳陽→汀泗橋→武昌→賀勝橋→九江、南昌→南京
B.廣州→南昌→南京
C.廣州→上海
4、北伐戰爭為什么能夠在不到半年內,從珠江流域打到長江流域?(有以下四個方面原因:A.作戰方針正確;B.國共兩黨緊密合作;C.[葉挺獨立團]共產黨員起了先鋒模范作用,廣大官兵浴血奮戰;D.共產黨領導下的工農群眾積極支持和緊密配合等。)
5、國民革命最終失敗的原因是什么?(在學生根據課本回答的基礎上,補充介紹黨內“右傾投降主義”錯誤[放棄領導權、一再妥協退讓、甚至壓制工農運動等]:
A.國民黨右派蔣介石、汪精衛等人背叛革命;
B.共產黨領導人陳獨秀犯了“右傾投降主義”錯誤,造成嚴重危害。)
南京國民政府的成立
1、南京國民政府具有什么性質?(反動的性質,代表著大地主大資產階級的利益)
2、蔣介石成立南京國民政府后,中國大地上同時并存著哪三個對抗的政權?(北京的北洋軍閥政府、武漢國民政府、南京國民政府)
教師指出:后來,武漢和上海的反動勢力匯合起來,對幼年時期的共產黨進行瘋狂鎮壓。在強大的敵人面前,許多共產黨人和革命積極分子慘遭屠殺。但是,英勇的共產黨人沒有被嚇倒,而是從地下爬起來,擦干身上的血跡,掩埋好同伴的尸體,重新投入戰斗。北伐戰爭的歷史昭示我們:國共兩黨真誠合作時,對于國家、民族和革命事業具有很大的好處;兩黨的合作被破壞時,對于國家、民族和革命事業都會產生負面作用。
鞏固小結
指導學生當堂完成課本第54頁選擇題:應選D(張作霖、孫傳芳、吳佩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