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生物教案
編寫教案可以幫助教師更好地掌握教學內容,規劃教學流程,增強教學自信心。寫七年級生物教案要注意什么?這里給大家提供七年級生物教案下載,供大家參考。
七年級生物教案篇1
一、指導思想
根據學校工作計劃和教學工作計劃,繼續深入貫徹《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精神,深化教育改革,堅持面向全體,面向每一個學生的教育方針;堅持為每一個學生的生存就業和終身發展奠基的辦學思想。以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為重點,積極營造良好的教學與學習氛圍,全面貫徹新課改的要求,提高教育教學質量。通過課堂教學和課外實踐活動的學習,使學生能夠對生物學知識有更深刻的理解,能夠對今后的學習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夠在探究能力、學習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方面有更多的發展;能夠在責任感、合作精神和創新意識等方面得到提高;能夠擁有較高的應試能力,考出好的成績。
二、教材和學生情況分析
教材結合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及特點,構建突出人與生物圈的知識體系,設計了許多系列化、多樣化、可行性高的探究活動,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培養學生的協作探究的科研精神。刪除了部分死記硬背的內容,以靈活應用的知識點為主。在時代性,增加與科技社會相結合的知識,注重反映生物科學的新進展,大大拓展了學生的知識面。
學生剛步入初中,面對繁多復雜的學科,在學習方法和應對上不免有些不適應,甚至出現不知所措的情況。所以,要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指導學習方法。
三、教學的措施和方法
1、生物學作為進入初中階段后的一門新學科,學生對其比較陌生,加上內容多識記為主,所以應該注重班級學生成績的平衡發展,特別關注生物學困生的學習發展。
對學困生,要真正了解他們對生物學習的態度,分析學習不好的原因,個別找來談心,上課隨時關注他們的反應,看他們是否參與到學習中,是否對生物有興趣,鼓勵他們多回答問題,對于他們的變化做好記錄。課外走進他們的生活,帶領他們去了解一些實際性的生物問題,從而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2、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精心設計導語;運用生動的語言;加強情感教育;精心誘導、強化教學。
3、繼續深入學習有關的教育理論和轉變教育觀念,在繼承傳統教育優勢的基礎上力爭使自己的課堂教學有所創新和提高。
4、探究符合新課標的課堂教學模式,并注意及時收集和整理相關的資料和模式。爭取呈現全新的課堂教學模式,學習和應用現代教學手段和技術并運用到課堂教學中,提高課時效率和教學質量。積極參加校本教研,充分利用“班班通”資源設計好教案,寫好教學反思。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采用多種不同的教學策略和方法,達成課程目標。
5、為探究性學習創設情景。例如,提供相關的圖文信息資料、數據;或呈現生物標本、模型、生活環境;或從學生的生活經驗、經歷中提出探究性的問題;或從社會關注的與生物學有關的熱點問題切入等等。組織好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并提高其質量,引導學生分工合作,樂于交流。鼓勵學生學會觀察、思考、提問,并在提出假設的基礎上進行探究性方案的設計和實施。重視探究性報告的撰寫和交流。培養學生通過文字描述、數字表格、示意圖、曲線圖等方式完成報告,并組織交流探究的過程和結果。
四、教學要求
1、重點提高學生的應試能力,實際動手能力,分析能力。
2、在教學中要注意落實《生物課程標準》提出的課程理念:面向全體學生,實現因材施教,促進每個學生的充分發展;努力提高學生們的生物科學素養,教學目標、內容和評價都應有利于提高每個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
3、教學中要使學生在知識、能力、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方面有所發展,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和體驗各種科學探究活動。
4、在傳授知識的同時要特別注意科學研究方法的培養。要注意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要通過組織學生參加各種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力爭創造條件盡可能多開教材中提出的調查、技能訓練、練習、探究和資料分析活動。
5、教學中要注意合理選擇和組合好直觀教具與現代教學手段的應用。
6、組織好生物課外興趣小組活動,能夠對有特殊興趣的學生進行個別指導。
總之,在新學期中,我會努力以新的教學理念、教學原則、教學策略和方法去引導教育學生。創造性地開展教學,由傳授者轉變為促進者,由管理者轉變為引導者,從而切切實實地提高教育質量,取得新的成績。
七年級生物教案篇2
寒來暑往間,我們又迎來了一個新的學期。為了更好的完成本學期教學工作。現將本學期工作做計劃如下:
一、指導思想
社會生活的信息化和經濟的全球化,使生物的重要性日益突出,生物已成為我國對外開放和進行國際交流的重要工具,在基礎教育階段中,生物教育也是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通過生物學習,激發學生的興趣,掌握知識,提高口語水平和交際能力,同時又能磨礪意志,陶冶情操,拓寬視野,發展個性。
二、重點工作
(一)合理安排教材,因材施教。
本學期我擔任四年級和六年級的生物教學任務。四年級班容量少,學生基礎比較好。為了今后更好的學習生物,在每堂課上完成教學任務的前提下滲透音標教學。前十周使學生能夠認讀48個音標,后8周在熟悉掌握音標的基礎上練習主動拼讀音標詞。六年級在原有的音標基礎上有所提高,練習書寫部分音標。
(二)落實教學常規,深化教育教學改革。
1.進一步落實“教學常規”和實施工作。學習常規,學習校內外先進典型,加強檢查督促,使學習常規、實施常規成為自覺行為。
2.繼續加強集體備課。集體備課是發揮群體優勢,提高備課質量的重要途
徑,也是落實教學常規,提高教學效率的必要措施。因此這學期要繼續加強集體備課,做到有計劃、有組織、有目標,有實效。
(二)重視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效率。
生物教學的主陣地是在課堂,因此要提高教學效率就必須重視課堂教學的研究。
1.激發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生物老師必須具備較為扎實的生物教學方面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能夠自如地駕馭教材和課堂教學過程,了解教材特點,并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因此,教師一開始就要給學生以正確、活潑、富有韻律感的語音、語調,加上豐富的面部表情、夸張的肢體語言帶領學生誦讀,重在激發學生的興趣,建立學生學習的信心,打好扎實的生物基礎。上課的內容應符合學生興趣,貼近生活,教師可以根據教材重新組合學生感興趣的內容,讓學生在生活中學習生物,在生活中運用生物。
2.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小學生物教學中,特別是詞匯和句型教學,枯燥的講解和機械的記憶單詞會使學生學起來毫無趣味。因此我們要根據兒童的年齡、心理、生理特點,采用游戲、謎語、歌曲、故事、簡筆畫、韻律詩等形式呈現單詞、句型。讓學生在游戲化的教學過程中享受到異乎尋常的樂趣,從而輕松掌握所學內容。另外,本學期重點還要在培養學生預習習慣上下工夫,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
3.鼓勵后進生。要想提高一個班級的整體成績,就必須消滅后進生。特別是近年來外地生增多,基礎參差不齊。因此要提倡鼓勵后進生,善待后進生,糾正后進生的錯誤觀念,讓他們知道自己能行,鼓勵他們去追求。在課堂上,要多用鼓勵性的語言,要掌握評價的藝術,保護后進生的自尊心,發現他們的優點與長處,讓他們盡情發揮。教師要耐心幫助他們,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去影響和感化他們,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三)加強業務和理論學習,逐步提高自身素質。
1.加強理論學習,本學期重點學習《生物課程標準》和《生物學習質量評價標準》等有關課程改革的材料,明確生物課程在基礎教育階段的任務,掌握新課改對學生和老師提出的新要求,要善于學習和思考,勤于研究和總結,不斷反思,不斷提高。
2.加快信息技術學習過程。學好電腦技術和網絡技術,能熟練運用基本信息技術,運用現代教學理論設計多媒體教學課件并運用于教學。
3.積極撰寫論文。通過理論學習,不斷反思、探索,并聯系自己的實際,認真撰寫教學論文,提高科研素質。
七年級生物教案篇3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識別人生長發育的各個時期。
2.舉例說出青春期生長發育的特點。
3.舉例說明青春期衛生行為和習慣的重要性。
4.關注青春期心理衛生。
(二)能力目標
1.通過學習青春期有關知識,提高學生自我認識的能力和行為控制能力。
2.通過對青春期性器官發育情況的調查資料的學習,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分析問題的能力。
(三)情感目標
1.使學生掌握人體各發育時期的特點,培養學生尊老愛幼的思想情感。
2.使學生掌握科學的性知識,正確對待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的巨大變化,初步形成正確的性道德觀,促使其身心健康發展。
教學重點:
1.識別人體生長發育各個時期的變化。
2.舉例說出青春期的性發育包括性器官發育和第二性征發育,說出青春期性發育的突出特征。
3.關注青春期生理和心理衛生方面的問題。
教學難點:
1.說出青春期性發育的突出特征。
2.說明做好青春期衛生與保健的重要性。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師:上節課我們學習了人體生殖系統各器官的結構和功能,知道了新生命是怎樣誕生的,你們是否還覺得人類的生殖活動很神秘呢?
生:我覺得人的生殖過程是人體生命活動的一部分,很正常,不神秘。
師:我希望大家今天也能用一種正常的、科學的態度來學習,你們能做到嗎?
生:能。
師:有人說,新的生命是從母體出生時開始的,你贊成這種說法嗎?
生:不贊成,新的生命應該是從受精卵開始的。
師:人的生長發育是指從受精卵開始,一直到個體發育成熟的過程。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人的生長發育過程。
一、人的生長發育
師:我們通常所說的生長發育,主要是指從嬰兒出生到發育為成年人這一階段。同學們觀察教科書中圖8-7,想一想,人的生長發育分為幾個時期?
師:請同學們結合自己生長發育過程,想一想各個時期有什么特點?
生:嬰兒時期不會說話,不會走路,還要人抱,吃東西的時候要大人喂。
生:幼兒時期身體各部分都胖乎乎的,手和腳都是一節一節的走路愛摔跤,生活需要大人照顧。
生:青春期就是我們這個時期,反正變化挺大,具體的我也說不清楚。
生:我覺得青春期個頭長的特別快,身體各部分都在發育。
生:成年期很成熟。
師:大家的發言很精彩,能很好地抓住各發育時期的特點,那么你們能不能對各個時期的年齡進行劃分呢?
生:嬰兒期是0—1歲,幼兒期是2—6歲,是上托兒所的年齡,童年期是7-11歲,是上小學階段,青春期就是我們這個時候。
師:青春期是從12歲開始一直到23歲,人體各部分發育成熟后,進入成年期。
師:接下來我們進行一項活動。
(1)學生4人一組,每個同學將自己的各個時期照片拿出來,請另外三個同學猜是哪個時期。(可參考照片背面的年齡,判斷回答是否正確)
(2)將家中長輩各時期照片拿出來交流,分析成年期又分為哪幾個階段。
師:(對活動情況作出評價并小結):人的生長發育包括四個時期:嬰兒期、幼兒期、青春期和成年期。青春期以后人體發育成熟,人的身高、體重達到穩定水平,具備了繁殖后代的能力,神經系統發育完善,能有效地參與社會活動。那么通過上面的活動誰能告訴我成年期又分為哪幾個階段?
生:我認為成年期分為青年期、中年期和老年期。
師:老年階段有什么特點?
生:頭發花白,記憶力減退,行動緩慢,視力下降。
師:根據人的一生中各個階段的特點,我們在平時生活中應該注意什么問題?(培養學生尊老愛幼的思想情感)
二、青春期發育
師:同學們告別了童年時代,進入了青春期,身體正在發生巨大的變化,既有成長的喜悅,也會帶來一些煩惱,讓我們用科學的態度一齊來關注一下青春期的變化吧!這是“男生部分生殖器官發育趨勢圖”,(投影,指導學生看圖)你們能否試著從圖上說出獲得了哪些信息?
生:從出生到10歲以前,曲線基本上是平的,說明生殖器官質量增加不多。
生:從10歲開始,性器官質量明顯增加,說明青春期生殖器官發育迅速。
生:從圖上我還可以看出男生前列腺、睪丸發育的年齡比女生的要晚,說明男生的青春期比女生的要晚一些。
師:對學生的觀察能力、分析問題能力給予充分的肯定。師:青春期除了性器官的發育外,還出現了第二性征,第二性征是指除了兩性性器官以外的男女兩性的特征,(投影,指導學生觀察教科書中表8—1)請大家根據表格中的內容和自己的實際情況說出有哪些特征屬于男女生的.第二性征?
生:男生長出了胡須、喉結(摸著自己的頸部),出現了遺精現象。
生:女生的第二性征是乳房開始發育,出現了月經現象。
師:青春期第二性征的發育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生:我想是由雌性激素和雄性激素引起的。
師:(總結)青春期發育過程中最突出的特點是生殖器官的生長發育和第二性征的發育,由于此時雄性激素或雌性激素分泌量的增加,出現了男女第二性征。經過了青春期的發育,女生會顯得體態豐滿,嫵媚動人,男生則是肌肉發達,英俊瀟灑,因此青春期是人生的“花樣年華”,這個時期大家將要迎接自身生理和心理的一系列巨變,要準備迎候激情的撞擊,要體驗到神秘的性意識的萌動,要體察到自我的覺醒,要發現一個不同于往昔的情感世界和智慧世界。面對青春期的來臨,你準備好了嗎?你想關注自己在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變化嗎?你有什么疑惑不解的問題嗎?讓我們一起加入下面的討論,你有什么看法和見解都可以大膽的說出來。(教師通過討論可更加了解學生,與此同時,也可給學生創造一種難得的互相了解、交流的機會)
師:請同學們自學課本中青春期衛生一段,認真體會。
(投影)男女生進入青春期后各自會出現什么生理現象?
生:(略)
師:當你出現首次月經或遺精時,是否告訴你的父母?你父母是什么態度?
生:父母會說:“你已經長大了?!?/p>
生:父母說:“長大了都會這樣?!碑斘覇査麄優槭裁磿羞@種現象時,他們說我也不太清楚(父母不好意思說、不知道該怎么說)……
生:我不好意思告訴父母。
師:平時大家要注意和父母多交流、多溝通,可以把你學到的知識講給父母聽,在與父母交流的過程中你會得到更多的知識。
師:當你出現首次遺精或月經時,你是什么感覺?
生:我覺得煩躁不安,很不好意思,很倒霉。
生:我不同意,我認為這是我們發育成熟的標志,我會感到很自豪。(大家鼓掌對這種回答表示贊同)
師:你將如何與異性朋友交往?
生:我覺得和異性交往可以取長補短,互相學習,我會和他保持正常的朋友關系。
生:我可以和異性朋友一起參加集體活動,但不會單獨交往。
生:男女生之間要互相尊重、互相鼓勵,要關心愛護女同學。
師:青春期我們在飲食衛生上要注意什么問題?
生:青春期正是長身體的時候,要加強營養。
生:不偏食、挑食,營養要全面。
師:進入青春期后,在神經系統和激素的作用下,身體的生長發育速度加快,代謝旺盛,因此,人體對蛋白質、糖類、脂肪、維生素等的需求量都相應增加,同學們一定要保證青春期營養的充足、全面和合理,才能使生長潛力得到充分發揮,使身體正常發育和體格健壯。
師:青春期的青少年在穿著打扮上要注意什么問題?
生:樸素大方,要像中學生的樣子。
生:女生不要穿高跟鞋。
生:穿緊身衣褲,會影響生長發育。
師:不僅如此,男生穿緊身褲會因局部溫度過高影響精子的形成,影響以后的生殖;男女生會因高溫、高濕的環境誘發生殖系統炎癥。
因此,做好青春期的衛生保健,保持一種健康、向上的心態對我們以后的生活起決定性的作用,同學們還有什么問題下課以后可以和同學交流,向老師和家長咨詢!
七年級生物教案篇4
【學習目標】
1、描述花的主要結構。
2、描述傳粉和受精的過程,養成愛花的良好習慣。
【學習過程】
一、課前檢測:
1、根的生長靠根尖細胞的__增加細胞的數量和細胞體積的增大。根生長最快的是區。
2、萬千枝條及其綠葉,都是由發育成的。
3、生物體生長發育的基礎是細胞的、、。
4、植物的生長需要最多的無機鹽是含、、的無機鹽。
二、自主學習,教師點撥:
(一)、花的結構。
認真閱讀教材102頁完成下列各題。
1、認真填寫名稱。
2、觀察花的結構,按照由外到內,由下到上的順序,發現它由、、、、組成。
3、雄蕊包括、組成。
4、雌蕊包括、、三部分。
5、花粉在里,卵細胞在,精子在里。
6、花的結構中最重要的是,包括和。
(二)、傳粉和受精。(閱讀教材103頁完成下列問題)
1、開花結果。
2、花粉從花藥落到雌蕊柱頭上的過程叫。
3、受精的過程:當花粉落到柱頭上后,受到的刺激,開始萌發長出,其內含有
花粉管穿過、進入子房,到達,花粉管末端破裂釋放出來,與里面的結合,成為。這就是。
三、梳理知識體系。
1、花的主要結構
2、受精指與結合形成的過程。
四、拓展延伸
為什么說花蕊是花的主要部分?
五、鞏固檢測
1、一朵花的結構中,從外到內依次是:①花瓣②花萼③雌蕊④雄蕊()
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C、②③①④D、③④①②
2、花的主要部分是()
A花冠B花托C雄蕊和雌蕊D花萼
3、被子植物的卵細胞存在于下列哪一個結構中()
A花粉B花粉管C柱頭D胚珠
4、受精后,子房發育成,胚珠發育成,子房壁發育成。
5、當摘除了一朵花的哪部分,這朵花肯定不能發育成果實?()
A雄蕊B雌蕊C花瓣D花藥
6、一朵豆角花里有6個胚珠,若6個胚珠都能發育成種子,至少需要花粉()個,精子()個。
A1個B3個C6個D12個
7、從花粉萌發到進入子房前,精子存在于()
A柱頭上B花藥中C花粉管中D胚珠中
七年級生物教案篇5
教學目標
1、識別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統的基本結構,說明各部分結構的功能;
2、描述人的生殖過程,說明胚胎發育的營養供應方式,說出出生后發育的分期。
教學重難點
1、人生殖系統的結構和功能;
2、新生命的孕育過程。新生命的孕育過程(難點)。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
觀察桃花的結構,果實和種子的形成,引出有性生殖的概念
1、有性生殖
(1)例如桃樹是由果實中的種子來繁殖后代,種子中的胚是由兩性生殖細胞結合成受精卵而發育的。這種由受精卵發育成新個體的生殖方式就屬于有性生殖。
(2)針對桃樹等通過種子產生新一代的方式,結合種子結構的基本知識,知道種子中的胚是由受精卵發育而來,而受精卵則是兩性生殖細胞結合的結果。
(3)組織學生觀察植物無性生殖的圖片,鼓勵學生歸納出無性生殖的概念。
2、無性生殖
椒草用葉繁殖、馬鈴薯用塊莖繁殖,像這種不經過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由母體直接產生新個體的生殖方式為無性生殖。
3、無性生殖的應用
(1)在生產實踐中,人們經常利用植物的無性生殖來栽培農作物和園林植物。
常見的方式有:扦插和嫁接等。
(2)嫁接:蘋果、黎、桃等果樹是利用嫁接的方法來繁育優良品種的。
如甘薯、葡萄、菊、月季的栽培常用扦插的方法;
4、植物無性生殖的條件
環境條件:光照、水分、溫度、濕度等
展示植物嫁接的錄像或圖片,讓學生認真觀察,描述嫁接的一般方法和注意事項,體會影響嫁接成活率的關鍵因素是什么?
5、組織學生如何開展植物的扦插繁殖,選擇什么樣的扦插材料能夠提高扦插的成活率,扦插材料提前應做哪些處理?
6、質疑:植物的無性繁殖在生產實踐中有什么作用?
二、互動探究合作求解
1、春季,在用楊樹枝條進行扦插繁殖時,把枝條上所有的芽去掉,這樣是否影響成活?為什么?
2、馬鈴薯通常是用它的塊莖來繁殖的,農民在種植馬鈴薯時,先把塊莖用草木灰肥沾一下,然后再埋入土壤里,請想一下農民這樣做的道理。
三、強化訓練當堂達標
1、由受精卵發育成新個體的生殖方式叫_________;不經過兩性生殖細胞結合,由母體發育成新個體的生殖方式叫_________。
2、植物的組織培養是利用________________的原理,使植物組織在人工控制的條件下,通過細胞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快速發育成新植株的高新技術手段。
3、生命在生物圈中的延續和發展,最基本的環節是生物通過_________,世代相續,生生不息。
四、小結
五、作業設計
《練習冊》
七年級生物教案篇6
實驗目的
探究綠色植物的葉片在光下進行光合作用時,可以產生淀粉。
背景資料
葉綠體中的葉綠素,是葉片呈現綠色的主要原因。葉綠體是綠色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沒有葉綠體,綠色植物就不能進行光合作用。
教學目標
1.知道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
2.運用實驗的方法檢驗綠葉在光下制造淀粉。
重點難點
重點:知道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
難點:運用實驗的方法檢驗綠葉在光下制造淀粉。
實驗關鍵
讓學生嘗試設計實驗,并掌握一定的實驗操作技能。
實驗器材
盆栽天竺葵、酒精、碘液、大燒杯、小燒杯、酒精燈、培養皿、石棉、鑷子、火柴、三腳架、黑紙片、曲別針。
教學過程
1.導入
師:俗話說: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動物也是如此。那么人和動物的最根本的食物從何而來?難道綠色植物就不需要食物嗎?非也。綠色植物每天也需要一定的營養,它不僅能自己供給自己食物,而且同時還給地球上其他幾乎所有生物制造了食物,養活著我們??梢赃@樣說:沒有綠色植物,就沒有地球上其他的生物,包括我們自己在內??梢?,綠色植物在生物圈中占有多么重要的地位。那么,究竟綠色植物是怎樣制造有機物的?制造的有機物是什么?我們能不能用實驗來探究一下?
2.實驗:綠葉在光下制造有機物
師:昨天讓大家按P119實驗步驟1、2操作的盆栽天竺葵,做了沒有?
生:做了。
師:好,今天大家按小組繼續將昨天的實驗按實驗步驟3、4、5進行操作,小組各成員間要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同時要注意安全。
生:完成實驗。
學生甲摘下葉片,去掉遮光的紙片,并把葉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燒杯中。
學生乙將酒精倒入小燒杯中。
學生丙準備酒精燈,并點燃酒精燈。
學生丁準備清水,并漂洗葉片。
學生戊滴加碘液。
師:通過實驗及觀察到的現象,下邊大家來共同討論在實驗過程中遇到的一些問題及細節。教師同時用投影打出小組討論提綱:
1.為什么把盆栽的天竺葵在實驗之前要在黑暗處放一晝夜?
2.為什么要用黑紙片把葉片的一部分遮蓋起來?
3.為什么把葉片放在酒精中并隔水加熱?其目的是什么?
4.加碘液的目的是什么?用來什么成分?其結果說明什么?
生:小組討論,并選出代表回答問題。
小組1回答問題1:實驗前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在暗處是為了讓天竺葵在黑暗中把葉片中的淀粉全部轉運和消耗,這樣實驗中用碘液檢驗的淀粉只可能是葉片在實驗過程中制造的,而不可能是葉片在實驗前貯存的。
小組2回答問題2:用黑紙片把葉片的一部分遮蓋起來是為了與其他葉片作對照??纯凑展獾?部位和不照光的部位是不是都能制造淀粉。
小組3回答問題3:把葉片放在酒精中并隔水加熱,是因為酒精的沸點比水低,如果直接放在火上加熱,不僅酒精蒸發得太快,造成浪費,而且溶解葉綠素的效果也不太好,尤其易引燃酒精發生危險。這一步驟的目的是使葉片中的色素溶解于酒精中,起到脫色的作用,便于淀粉的顏色觀察。
小組4回答問題4:向葉片中加碘液是因為碘液遇淀粉可變成藍色,故可用碘液來葉片中是否能生成有機物淀粉。通過實驗可知:葉片的見光部分遇到碘液變成了藍色,而遮光部分未變藍色,說明葉片見光部分產生了有機物淀粉。
(各小組可相互補充、完善)
3.課堂
師:通過實驗我們可以得到什么結論?
生:結論1:葉片的見光部分產生了有機物——淀粉。
結論2:光是綠色植物制造有機物不可缺少的條件。
作業布置
完成實驗手冊。
板書設計
探究綠葉在光下制造有機物
結論1:葉片的見光部分產生了有機物——淀粉。
結論2:光是綠色植物制造有機物不可缺少的條件。
教后反思
1.先講大的步驟,再分述小的原理效果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