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综合一区二区_国产人妖一区二区_91精品国产色综合_91成人福利在线_亚洲成人手机在线_亚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_久久久久国产免费免费_欧美 国产 日本_欧美videofree性高清杂交_www.免费av_中文字幕色av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自偷自拍熟女另类

教案吧 > 學科教案 > 物理教案 >

初二物理教案免費下載

時間: 新華 物理教案

編寫教案有助于教師規范教學流程,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避免隨意性和盲目性。如何才能寫出優秀的初二物理教案免費下載?這里給大家分享初二物理教案免費下載供大家參考。

初二物理教案免費下載篇1

教學目標:1、知識和技能:理解凸透鏡的成像規律。

2、過程和方法:能在探究活動中,初步獲得提出問題的能力。

通過探究活動,體驗科學探究的全過程和方法。

重、難點:1、試驗的過程。2、總結凸透鏡成像的規律。

教學器材:透鏡、光屏、蠟燭、刻度尺

教學課時:2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前提測評:

1、凸透鏡、凹透鏡對光各有什么作用?

2、什么是焦點?什么叫焦距?光心有什么特點?

二、導學達標:

引入課題:

照相機:可以成縮小、倒立的實像

凸透鏡投影儀:可以成倒立、放大的實像

放大鏡:成正立、放大的虛像

思考:是什么原因影響了凸透鏡所成的像?

1、演示試驗:

物距:物體到透鏡的距離,用U表示。

像距:像到透鏡的距離,用V表示。

焦距:用f表示

2倍焦距:用2f表示

注意事項:A、蠟燭、透鏡、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B、調節光屏找出最清晰的像。

結果:距離不同成的像不同

像與距離有什么關系?

2、學生試驗:試驗過程如課本示

A、要找出放大、縮小的區域B、要找出倒立、正立的區域C:要找出不成像的區域。

試驗結果填入課本表格,并進行總結

3、凸透鏡成像的規律

(對照電腦模擬)

物距像距倒、正大、小虛、實

u>2f

u=2f

f

u

4、凸透鏡成像的原理:(作圖法)

實像:真實光線匯聚而成的像,可以出現在光屏上。

虛像:討論其特點

討論:平面鏡成的是實像還是虛像?

達標練習:完成物理套餐中的本節內容。

小結:根據板書,總結本節內容,明確重、難點。

課后活動:完成課本練習。

寫出凸透鏡成像時各種的規律。

初二物理教案免費下載篇2

教學目標

《聲音的產生與傳播》教學設計

1、知道聲音是由振動產生的。

2、知道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知道聲音在不同介質的傳播速度不同。

3、能分析一些常見的聲現象。

重難點

(重)1、學生對聲音的產生與傳播過程的探究。

(難)2、設計探究的實驗。

3、聲現象的分析、解釋。

教學過程

活動流程

教學內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備注

創設情境導入課題

知識補充

一、導入新課

讓學生觀察課本第12頁圖片,讓同學說說有什么現象?它們有什么共同特征?

二、進行新課

1.聲音的產生

(1)教材所給的四幅圖,從不同的方面給出了聲音產生的情況,讓學生發現物體發聲時的共同特征。

(2)實驗探究,總結發聲體的共同特征。

方案一:讓學生用橡皮筋做實驗。兩人一組,一人將橡皮筋拉長,另一人用手撥動橡皮筋,觀察橡皮筋:

①能聽到什么?同時注意觀察此時橡皮筋處于什么狀態?

②當震動停止的時候,還能聽到聲音嗎?

方案二:讓學生用刻度尺做實驗。使刻度尺三分之二伸出桌面,一手將其另三分之一緊壓在桌邊,另一手撥動伸出端,讓學生觀察尺子振動情況:

①聽到什么?此時的尺子處于什么狀態?

②當振動停止的時候,還能聽到聲音嗎?

(討論)閱讀課本P13想想議議,教師解釋:

蟬的發聲器官在腹部,它是以振動鼓膜的方式發聲,再經過其他部位的共鳴,便能將聲音傳播到很遠。所以,蟬的發音既不是翅膀的振動發聲也不是腹部摩擦發聲。

物體振動發聲的現象真是太多了,同學們能列舉出生活及自然界中一些神奇的發聲現象嗎?

A、吹口琴的聲音,是由于氣流的沖擊,琴內的彈簧片發生振動發出的.

B、悠揚的薩克斯聲是由于氣流通過管時,使管內空氣柱振動而發出的.

C、吹口哨聲是口腔內空氣振動產生的.

D、炎熱的夏天,響亮的蟬鳴是蟬的發音肌收縮時,引起發音膜的振動而產生的.

E、氣球爆炸聲是氣球膜的振動引起周圍空氣的振動而產生的.

F、聲勢浩大的瀑布聲是水撞擊石頭,引起空氣的振動發出聲音.

(3)知識小反饋

①人在說話唱歌時,用手放在喉嚨附近,便可以感到喉嚨在;打鼓時用手輕觸鼓面,也可以感覺鼓面在;用手按住鼓面,使鼓面停止振動,發生也就了,這些事實證明聲音使由物體的而產生的,振動停止,發聲。

2.聲音的傳播

(1)情景設置:觀看教材圖1.1-5宇航員在太空用無線電波交談,教師提出問題:你知道宇航員之間是通過什么進行交談的?它們為什么不能直接進行交談呢?聲音的傳播有什么條件嗎?

(2)探究活動:

①(固體傳聲實驗)用課桌做實驗,一只耳朵貼在桌子上,另一只耳朵堵上。另一個同學在桌子的&39;一端敲打桌子。

②同學閱讀p15“想想議議”并距離回答。

(3)聲波

既然聲音能在固體、液體、氣體中傳播,那么同學知道聲音在這些介質中是怎么傳播的嗎?閱讀P15內容。

(4)知識小反饋

②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聲音可以在空氣中傳播

B、聲音可以在鋼軌中傳播

C、聲音可以在海水中傳播

D、聲音可以在真空中傳播

3.聲速

(1)情景設置當你面對著障礙物大喊一聲,過一會兒能夠聽到你的聲音,你知道這是什么原因嗎?

其實,聲音的傳播需要時間的,我把聲音在每秒內傳播的距離叫做聲速,聲速描述聲音們傳播的快慢。

閱讀課本p15“小資料”,并比較聲音在固體、液體、和氣體中的傳播速度。

(2)聲速公式:v=s/t。其中v表示聲速單位是/s(讀作米每秒);s表示距離,單位是(米);t表示時間,單位是s(秒)

完成p16“想想做做”

(3)知識小反饋

①、敲一根長長的鐵管,能聽到幾次響聲?分別是從那里傳來的?

②小明對著高山大喊了一聲,經過3秒后聽到了自己的回聲,則小明離大山的距離大約是多少?(v=340/s)

4、本節知識小補充

(1)回聲

回聲是由于聲音在傳播過程中遇到障礙物發生反射形成的,人耳能區分回聲和原聲的時間間隔為0.1秒。

計算:能聽到回聲的最短距離是多少?

已知:v=340/s,t=0.1s

求:s

解:s=vt/2=340/s×0.1s/2s=17

答:能聽到回聲的最短距離是17。

(2)雷電

打雷和閃電同時發生,我們總是先看見閃電,后聽到雷聲,為什么?光速比聲速快

對學生活動結果進行點評

板書設計

第一章聲現象

第一節聲音的產生與傳播

一、聲音的產生

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

二、聲音的傳播

1.聲音靠介質傳播,真空不能傳聲

介質:能夠傳播聲音的物質。

2.聲音在所有介質中都以聲波形式傳播

3.聲速

(1)聲音在每秒內傳播的距離叫做聲速。

(2)聲速公式:v=s/t。其中v表示聲速單位是/s(讀作米每秒);s表示距離,單位是(米);t表示時間,單位是s(秒)

(3)聲音在固體、液體中比在氣體中傳播得快

(4)15℃時空氣中的聲速為340/s。

4.回聲人耳能區分回聲和原聲的時間間隔為0.1秒;能聽到回聲的最短距離是17。

教學小結

小結本節內容,明確目標,強調重、難點

作業設計

1.“動手動腦學物理”中的1、3、4、5.

2.完成配套練習冊中相應的內容。

初二物理教案免費下載篇3

教學目標

1、理解并掌握二力平衡的條件。

2、經過舉例理解并掌握二力平衡的條件。

3、形成從實際現象中分析并獲得物理規律的推理意識。

教學設想重點:

掌握二力平衡的條件。

難點:

理解并掌握二力平衡的條件。

教法:

實驗探究式教學準備小車木板鉤碼

教學過程

一、課題引入

小聰和小明在光滑的冰面上沿同一直線去拉靜止的小車,在下列情況下,小車將怎樣運動呢?

1.小聰和小明都向右拉小車,小車將向__方向運動。

2.小聰比小明用力小,小聰向左拉,小明向右拉,小車將向__方向運動。

3.小聰和小明用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拉小車,小車所受的合力為__,靜止的小車將__。

從而引入二力平衡課題。

二、講授新課

定義:同時作用在物體上的兩個力,若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線上,我們就說這兩個力為一對平衡力,稱為二力平衡。

上題第3題中,小聰和小明對小車的拉力是一對平衡力,可以看出小車原來靜止,在平衡力的作用下,小車仍然保持靜止狀態,因此平衡力不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

二力平衡的現象到處可見,下圖中的船舶和汽車有平衡力的作用,請同學們找出它們所受的平衡力,請同學們找出平時生活當中的二力平衡的事例。如在空中勻速下降的降落傘、靜止在地面的課桌等。

由事例可以看出,若同時作用在物體上只有兩個力,且此二力平衡,因合力為零,就等效于物體上沒有外力的作用。

在一般情況下,物體會同時受到幾個力的作用,若這幾個力的作用效果相互抵消,即合力為零,就稱這幾個力為平衡力,等效于物體上沒有受到外力的作用。

三、小結

本節課我們學習了二力平衡的概念,通過伽利略的理想實驗和同學們的探究實驗,體驗到了在實驗的基礎上進行合理推理的實驗方法的作用,大家完成課后練習,幫助自己更好地理解本節課所學內容。

四、作業布置

課堂作業:學習指導用書

家庭作業:補充習題板書設計:二力平衡

平衡狀態:物體在幾個力的作用下保持靜止或做勻速直線運動。

二力平衡:物體在兩個力的作用下處于平衡狀態。

二力平衡條件:作用在同一物體上的兩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線上。

初二物理教案免費下載篇4

知識目標

(1)知道功率的概念。(2)結合實例理解功率的概念。(3)了解功率在實際中的應用。

能力目標

通過觀察和聯系生活實際了解功率的物理意義。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具有對科學的求知欲,樂于探索自然現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學道理,有將科學技術應用于日常生活、社會實踐的意識。

重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做功率的物理意義;能用公式p=w/t解答相關的問題。

教學難點:理解功率實際上是表示能量轉化快人教版八年級物理教案第十一章功和機械能第2節功率慢的物理量。

教學具準備

課件

教法

講授法

教學過程

復備

11.2-1復習:

課件展示:

1、力學里的功包括兩個必要的因素是什么?

2、計算功的公式和國際單位制中功的單位是什么?

11.2-2引入:

我們怎樣比較做人教版八年級物理教案第十一章功和機械能第2節功率功的&39;快慢,做功不但有一個多少的問題,還有一個做功快慢的問題。如體重相同的甲、乙兩同學人教版八年級物理教案第十一章功和機械能第2節功率,人教版八年級物理教案第十一章功和機械能第2節功率甲慢慢從一樓走到五樓,乙快速從一樓跑到五樓,盡管兩人做的功一樣多,但甲需較長時間,做功慢;乙需時間較短,做功快。比較做功快慢就像比較物體運動的快慢一樣,可以采用:

a.做同樣的功,比較做功時間的長短;b.在相同的時間內比較做功的多少。

師:今天我們來學習比較做功的快慢。

11.2-3新課教學:

閱讀課本65-66頁,鉤出重點知識,在不懂之處打上問號。

物理學上常采用b情況,一般都取“單位時間”。就是功與做功所用時間之比叫功率。他在數值上等于單位時間內所做的功。很顯然功率是表示物體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課件展示:

一、功率

物理意義:它是用來表示物體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定義:功與做功所用時間之比叫功率。

功率公式:人教版八年級物理教案第十一章功和機械能第2節功率

w-功-焦耳(j),t-時間-秒(s),p-功率-瓦特(w);

單位:國際單位是瓦特,簡稱瓦,符號w。1w=1j/s常用單位:千瓦,符號kw.

換算:1kw=103w1mw=106w

課件展示:介紹瓦特單位的由來。

(出示問題)舉例說明功率的物理意義。

1.功率70w表示什么意思?

2.功率70w和450w功率哪個大?哪個做功快?為什么?

(圖片展示)一些運動的物體和機械的功率。

隨堂練習

1、功率表示做功的_____,功率越大表示做功越____。功率的大小由____和___共同決定。2、試判斷(p=w/t)a做功越多功率越大()b功率小,表示做功少。()c做功時間越短,則功率越大()d做功快,則功率大()

初二物理教案免費下載篇5

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物理《二力平衡》教案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①知道平衡狀態是指物體處于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

②知道物體處于平衡狀態時所受力的叫平衡力,最簡單的平衡情況是二力平衡;

③理解二力平衡條件;

④能利用平衡條件解決簡單的平衡問題.

2.過程與方法

學會從分析一個物體上受到幾個力到能知道這幾個力的平衡關系。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①具有對科學的求知欲,樂于探索自然現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學道理,有將科學技術應用于日常生活、社會實踐的意識.

②通過探究與交流,使學生有將自己的見解公開并與他人討論的愿望,認識交流合作的重要性,有主動與他人合作的精神.

教學重難點

重點:二力平衡條件

難點:1.二力平衡中的“二力同線”問題2.勻速直線運動時二力平衡的條件

教學工具

2把彈簧秤,一塊輕質塑料片(片上有幾個洞),一把剪刀。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提問:慣性定律的內容是什么?能不能反過來說,凡是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的物體都沒有受到外力呢?

列舉:在平直公路上勻速行駛的汽車、靜止在路邊的人、在空中勻速下降的跳傘運動員。

提問:他們是否受到力的作用?

二.新課教學

1.力的平衡

讓學生充分發表自己平時生活中觀察到的物理現象,舉出身邊一兩個受力物體的實例,分析它們的受力情況及運動狀態,在黑板上畫出物體所受力的示意圖。(比如放在桌子上不動的墨水瓶,掛在天花板上不動的電燈勻速運動的小車等)

在學生討論的基礎上,展示其所舉的實例,利用這些例子使學生認識到:當一個物體受幾個力作用時,也能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從而得出“力的平衡”的概念,指出這時作用在物體上的各個力的效果互相平衡,或者說幾個力互相平衡。

一、力的平衡

物體在受到幾個力的作用時,如果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我們就說這幾個力平衡”,這時物體處于平衡狀態。

在幾個力平衡中,二力平衡是最簡單的,我們來研究二力平衡的情況。.com

2.二力平衡的條件

物體受到兩個力的作用時,如果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我們就說這兩個力平衡。

仍從同學所舉的例子中找出實例,使學生認識到物體在兩個力的作用下,并不一定就能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那么,物體受到兩個力的作用,要使物體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這兩個力要滿足什么條件?

[實驗]:用兩把彈簧秤拉扯桌上的塑料片,想一想怎樣拉才能使塑料片保持靜止不動?

歸納小結塑料片靜止必須滿足的條件。

這兩個力可能出現的幾種情形(二力大小不相等、二力方向不相反、二力不在一條直線上)并動態顯示最終的結果(均不能保持靜止狀態):

對第四種情形(二力不在同一物體上)進行點撥:將塑料片從中剪斷,變成兩部分,這兩部分能靜止嗎?

結論:物體在二力作用下保持靜止狀態的條件是這兩個力必須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線上。

[演示實驗]:手在繩端用力F拉彈簧秤和物塊,使之靜止,觀察彈簧秤的示數。然后用力拉彈簧秤和物塊使之勻速上升,觀察彈簧秤的示數,并比較兩次彈簧秤示數的大小。

分析物塊受的兩個力的大小、兩個力的方向、兩個力是否在一條直線上。

通過上述演示實驗,歸納:物體在二力作用下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的條件也是這兩個力必須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線上。

得出二力平衡條件。

二、二力平衡的條件

作用在一個物體上的兩個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線上,這兩個力就彼此平衡。

將條件歸納成口決:“同物、等大、反向、同線”。

歸納:處于平衡狀態的物體所受力的合力為零。

“彼此平衡的兩個力的合力為零”

3.二力平衡條件的應用

力的平衡在日常生活中有許多實際應用,應會根據二力平衡的條件來判斷物體所受的兩個力是否平衡;或根據平衡狀態找出平衡力,利用二力平衡條件求其中一個力。

三、二力平衡條件的應用

1.利用二力平衡的條件來判斷兩個力是否平衡。

2.利用二力平衡的條件可求其中一個力的大小和方向。

3.反饋練習

1.物體在受到幾個力作用時,如果保持或狀態,這幾個力就相互平衡。

2.汽車在斜坡上所受到的重力和斜坡的支持力(填“是”或“不是”)平衡的力。

3.每方十人拔河時,某時刻繩子靜止不動,這時這二十個人拉繩子的合力是。

4.一個物體受到的重力是500牛頓,靜止在水平桌面上,桌面對物體的支持力大小是牛頓,方向是,重力和支持力的施力物體分別是和。

5.在平直公路上勻速向東行駛的汽車重為5000牛,受到的牽引力是200牛。那么,汽車受到的阻力是牛,方向是。

6.質量為2千克的物體,靜止懸掛在繩子上,繩子對物體的拉力是多少牛?若提拉物體使它勻速向上運動時,拉力又是多少?(g=9.8牛/千克)

7.如下圖所示,物重6牛,彈簧秤豎直向上拉,示數為4牛,水平地面給物體的支持力是多大?

二力平衡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知道平衡狀態是指物體處于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

2.知道物體處于平衡狀態時所受力的叫平衡力,最簡單的平衡情況是二力平衡;

3.理解二力平衡條件;

4.能利用平衡條件解決簡單的平衡問題。

過程與方法

1.學會從分析一個物體上受到幾個力到能知道這幾個力的平衡關系。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具有對科學的求知欲,樂于探索自然現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學道理,有將科學技術應用于日常生活、社會實踐的意識。

2.通過探究與交流,使學生有將自己的見解公開并與他人討論的愿望,認識交流合作的重要性,有主動與他人合作的精神。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二力平衡的條件及應用

【教學難點】1.二力平衡中的“二力同線”問題;2.勻速直線運動時二力平衡的條件。

教學工具

滑輪、硬紙片、鉤碼、細繩、剪子

教學過程

一、復習提問

1.牛頓第一定律的內容是什么?

2.什么叫慣性?物體在什么情況下有慣性?

二、引入新課

教師:牛頓第一定律告訴我們,物體在不受外力的時候總要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但是一切物體都受到力的作用,物體保持靜止或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的情況也是普遍存在的。那么這二者之間有什么聯系呢?

三、力的平衡

教師:請大家思考,你見過的哪些物體受到力的作用并保持靜止狀態?

(學生思考并回答)

教室內的吊燈受到重力和拉力,吊燈保持靜止。放在地上的水桶受重力和地面對它的支持力,水桶靜止。課桌受到重力,書本對它向下壓的力和地面的支持力,課桌靜止。

教師:物體受到力的作用,物體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的情況也能見到。一列火車在一段平直的軌道上勻速行駛,火車受重力、支持力、水平向前的牽引力和向后的阻力。

教師:物體在受到幾個力作用時,如果物體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我們就說這幾個力相互平衡。

根據這個觀點,我們可以從吊燈的靜止狀態可知吊燈受到的重力和拉力相互平衡。

教師:請大家按照這樣的說法敘述上述各例中的物體的運動狀態及它們個自受到的力之間的關系。

(學生敘述)

四、二力平衡的條件

教師:二力平衡的情況最簡單,我們先研究這種情況。

教師演示課本實驗并講解這個木塊受兩個拉力。

當兩個拉力大小不等時,木塊不能保持靜止。這兩個力不能平衡。

(演示)

當兩個力大小相等,力的方向互成角度時,木塊也不能保持靜止。這兩個力不能平衡。

(演示)

當兩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互相平行時,木塊也不能保持靜止。這兩個力不能平衡。

(演示)

教師提問:要使木塊靜止,這兩個力應該滿足哪些條件?

(學生回答)

我們使這兩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條直線上,重復剛才的實驗。

(演示)

我們發現木塊處于靜止狀態,此時,這兩個力是平衡的。

(演示)

可見,兩個力的平衡必須滿足以下四個條件:兩個力作用在一個物體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條直線上。

根據同一條直線上力的合成的法則可知,當兩個力彼此平衡時,物體受到的合力是0。

五、二力平衡條件的應用

二力平衡條件的應用可以從兩方面去掌握。

1.根據物體處于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可以分析出作用在物體上的力的大小和方向。

例題:質量是50千克的人站在水平地面上,畫出人受力的圖示。

人受重力G和地面的支持力N。人處于靜止狀態,所以重力G和支持力N是平衡的。那么這兩個力一定滿足二力平衡的條件,即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在一條直線上。

根據人的質量,計算出人的重力G。G=mg=50千克×10牛/千克=500牛頓。方向豎直向下。支持力N=500牛頓,方向豎直向上。(圖示略)

2.根據物體的受力情況判斷物體的運動狀態。

物體不受力,應保持勻速直線運動或保持靜止狀態。物體受一個力,運動狀態發生改變,這是力產生的效果。物體受平衡力時,應保持靜止或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靜止的物體受平衡力時,仍然保持靜止;運動的物體受平衡力時,仍然保持勻速直線運動。

例如,火車在平直的軌道上行駛。在豎直方向上重力和支持力平衡,如果牽引力大于阻力,火車將加速;如果牽引力小于阻力,火車將減速;牽引力和阻力相等時,水平方向二力平衡,火車勻速直線前進。

課后小結

力和運動的關系可以粗略地概括如下。

維持運動不需要力的作用,因為物體有慣性,只有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時才需要力。但是物體在平衡力的作用下,運動狀態不會改變。

物體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的條件是什么呢?從理論上說,物體不受力或受平衡力時就可以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而實際上物體是沒有不受力的,所以物體受平衡力時就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

初二物理教案免費下載篇6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初步了解做功與能量變化的關系。

2、知道做功的兩個要素,理解功的概念,正確應用功的公式計算。

3、知道功是標量,正確理解正功和負功的本質含義。

4、知道總功的兩種計算方法。過程與方法:

1、通過推導功的公式,讓學生體會由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的研究方法,培養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和科學論證能力。

2、通過求解分力做功、總功和變力做功等問題,讓學生在熟練掌握公式的同時,初步接受“微元法”處理問題的思想。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分析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現象,讓學生體會物理與生活、生產、科技的密切聯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工作、學習都要講效率,“正功”“負功”可以促使學生的勤奮向上思想意識,合作式學習可以培養學生善于發表見解的意識和與他人交流的愿望。

二、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明確引入功的物理定義,掌握功的概念和功的計算公式。

難點:

1、理解功的公式的使用條件,體會處理變力功的思想方法。

2、理解正功與負功的含義,體會功是標量。

三、課前準備

PPt課件、小鋼球、紙巾

四、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在上課之前我請同學們和我一起完成一個小實驗,有請兩位同學。教師將小鋼球放在紙巾上,小鋼球靜止。教師將小鋼球舉高,請同學們觀察小鋼球落下后紙巾有無損壞。

通過這個實驗,同學們受到什么啟發?

被舉高的物理具有穿過紙張的能力,也就是具有了能量。

實際上人們在研究能量的過程中往往涉及到做功,這節課我們來看第七章第二節功。

(二)功的定義

1、功的兩個要素

在剛才的例子當中,同學們說我將小球舉高了,我對小球做了功,你是怎么知道的?因為我對小球有力,并且向上移動了一段距離。那么,在生活當中你還能不能舉出做功的例子?

對學生所舉例子進行分析,都有兩點值得注意,一個是存在力的作用,還有就是一定要發生一段位移。顯然這是做功不可缺少的兩個因素。那么有力有位移,這個力就一定對物體做功嗎?顯然不是,而應該在力的方向上存在位移。那么我們就得到了做功的兩個要素:力和力方向上的位移。

2、功的定義式剛才的這些例子當中,都存在做功過程,那么究竟力對物體做了多少功?你能不能計算出來?實際上在初中我們已經知道了,當力和位移同方向時功的計算。(展示ppt),一個質量為m的物體,受到力F的作用并向前移動了s,這個力對物體做的功W=Fs。如果情況變化一下,力F與s不在一條直線上,你會不會求這個力所做的功呢?請同學們嘗試著回答。

方法有兩個,一是分解力,二是分解位移。無論哪種方法,得到的結果都是一樣的,W=Fscosa。有了這個公式,我請同學們幫我計算一個問題。我現在用100N的力水平踢一個足球,踢了一腳之后足球水平向前滾動了50m,求我對球做的功等于多少?請同學們回答。

顯然這個情況不能用這個公式計算,要想腳對球一直存在作用力,那你這個腳得跟著球向前走50m。所以應用公式要注意:(1)F、s要對應,即在s中要一直都有力的作用

再請同學們觀察這個表達式,你還注意到了什么?引出cosa有正有負,那么功是標量還是矢量?是標量那功的正負表示什么呢?實際功的正負既不表示方向,也不表示大小。如果力對物體做了正功,表示這個力是個動力,如果是負功則是阻力。(換句話說,如果力做了正功,那表示有能量轉移到這個物體上來,反之做了負功就表示有能量從這個物體中轉移出去。)

那在我們的例子當中,這些力是什么樣的力?細心觀察你會發現都是恒力,這個公式僅適用于恒力做功,變力做功不能用它。當然如果在過程中物體受到階段性變化的力,每個階段都是恒力,那自然我們可以將過程分段處理,每一段又都變成恒力了,最后再把各個階段所做的功代數求和即可。

(三)合力的功

如果在某一個過程中物體受到多個力的作用,那么這些力的合力做了多少功又怎么求呢?請同學們回答。方法有兩個:

1、先求各個力的功,再取代數和。

2、先求合力,再求合力所做的功。比如,光滑水平面上有一個物體受到水平面內相互垂直的兩個力,物體發生5m的位移,求各個力做的功、合力所做的功?

(四)幾種可以轉化成恒力的變力做功問題

這是我們這節課介紹的有關恒力做功的計算方法,實際上除了剛才所說的階段性的變力可以轉化成恒力來計算做功,還有兩種情況我們也可以處理。當力與速度始終同向,而速度方向不斷變化時,你會不會計算這個力所做的功呢?引導學生學會用微分的方法處理。

另外如果力方向不變,大小隨位移線性變化,我們也可以處理。比如一個彈簧處于原長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一端固定。用一個力緩慢地拉物體,那么這個力做了多少功呢?在學習勻變速直線運動時,如果初速度是零,末速度是v,它和速度是v/2的勻速直線運動是等效的,我們就用這個平均速度替換掉了這個變化的速度。現在你能不能受到這個例子的啟發?我們也可以用一個平均的力替換掉這個變化的力,我們說這是方向不變,大小隨位移線性變化的力,它的平均值剛好我們會求,那么這個例子中拉力和彈簧的彈力所做的功就等于kx/2與x的乘積。

五、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們從特殊的情況入手,得到了一般情況下恒力做功的定義式,知道了合力做功的計算方法以及幾種能夠轉變成恒力的變力做功的計算方法,初步體會到了做功與能量變化之間的關系。在接下來的學習中我們會進一步的探討兩者之間的關系。

六、板書設計

7.2功

一功的定義

二合力的功

1功的兩個要素

1先求各個力的功,再取代數和力和力方向上的位移

初二物理教案免費下載篇7

光的折射

教學目標:1、知識和技能

了解光的折射的現象。

了解光從空氣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質時的偏折規律。

了解光在發生折射時,光路的可逆性。

2、過程和方法

通過觀察,認識折射現象。

體驗由折射引起的錯覺。

3、情感、態度、價值觀

初步領略折射現象的美妙,獲得對自然現象的熱愛、親近的情感。

重、難點:掌握光的折射規律的內容。利用試驗、現象探究光的折射規律。

教學器材:激光源、透鏡、水、紙、角度測量器

教學課時:2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前提測評:

1、影的形成、日食、月食等現象,說明光是沿傳播的。

2、光在傳播的過程中,如果遇到另一種介質,就會在介質表

面發生,其反射角入射角。

二、導學達標:

引入課題:①現象:筷子折了、圖像通過玻璃后變形了?是什么原因?

②光的直線傳播……均勻介質,如果介質不均勻,光的傳播不是直線嗎?同學們猜一猜

進行新課:

1、試驗:一束光從空氣斜射入水中時,光線向哪個方向偏折?

(先讓學生猜想:光線會往哪邊折?)

結果:

2、光的折射規律:

(1)、折射光線、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個平面內。

(2)、折射光線、入射光線分居在法線的兩側。

(3)、光從空氣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質中時,折射光線向法線偏折。

結果:在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光從其他介質斜射入空氣中時,折射光線遠離法線偏折。

光垂直界面射入時,傳播方向不改變。

4、有關現象:

(1)、池底變淺:做圖說明

(2)、筷子彎折:做圖說明

(3)、海市唇樓:做圖說明

(4)、漁民刺魚:做圖說明:

(5)、通過透明物質看物體,都是折射現象,成的都是虛像

三、達標練習:完成物理套餐中的本節內容。

小結:根據板書,總結本節內容,明確重、難點。

課后活動:

完成課本練習。

光的折射現象在生活中的實例(200字以上)

教學后記:

折射的三種情況要清晰,能做圖。

折射現象的解釋:教師應先示范

初二物理教案免費下載篇8

聲音的特性

學習目標:

1、知道聲音的三個特性

2、知道什么是頻率?頻率的應用。

3、利用實驗去探索影響聲音特性的原因。

重、難點:

(重)1、人耳怎樣聽到聲音的?

(難)2、設計探究的實驗,清楚雙耳效應。

關鍵:指導學生分析實驗現象、總結結論。

教材分析:1、本節是了解性常識,而且比較簡單,學生基本上一看就懂,所以課堂教學基本上讓學生主動去完成,教師加以必要的糾正即可。其他時間可以討論上節課的練習。

教學過程:

前提測評:

1、聲音是由物體的產生的。

2、聲音的傳播需要,不能傳聲。

3、聲音在、體中比體中傳播的快。

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是。

導學達標:

引入課題:為什么我們可以區分不同物體發出的聲音?

1、音調:聲音的高低

試驗:研究音調與振動快慢的關系

課本如圖示

結果:振動越快,音調越高,振動越慢,音調越低。

結論:

(1)、頻率:物體一秒內振動的次數,頻率越高,音調越高,頻率越低,音調越低。

(2)、人的聽覺范圍:20Hz~20000Hz

學生閱讀課本圖示

2、響度:聲音的強弱

試驗:研究響度與振動幅度的關系

課本如圖示

結果:振幅越大,響度越大,振幅越小,響度越小。

結論:(1)、響度與振幅有關

(2)、響度與發聲體距聽者的距離有關

(3)、用dB表示聲音的強度,學生閱讀材料:

了解一些環境的響度。

3、音色:聲音的一個特征

音色表示什么?

三、小結:

小結本節內容,明確目標,強調重、難點

四、完成物理時習在線本章內容

五、教后記

本節內容比較多,應緊扣要求,在課堂上完成教學任務。

應讓學生在課后去分析較多的聲現象,并布置一定的思考題?

初二物理教案免費下載篇9

汽化和液化

教學目標:1、知道什么是汽化、液化。理解液化是汽化的逆過程。

2、了解沸騰現象,知道什么是沸點。

3、知道蒸發可以致冷。

過程和方法:通過探究活動了解液體沸騰時的溫度特點。

重、難點:1、蒸發、沸騰的相同點與不同點。2、分析一些常見的汽化、液化引起的現象。

教學器材:燒杯、水、溫度計、酒精燈、鐵架臺

教學課時:3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前提測評:。

1、物質從固態變為液態的過程叫_____,熱。物質從液態變為固態的過程叫_____。熱。

2、晶體熔化和凝固時的規律是什么?

3、晶體溫度在熔點和凝固點所處的狀態是什么?

二、導學達標:

引入課題:曬在太陽下的衣服一會兒就干了,衣服上的水那里去了?(學生猜想)

進行新課:

1、探究:水的沸騰

()……提出問題

()……設計試驗

如何進行、需要器材、注意事項、儀器安裝、酒精燈的使用等

()……進行試驗

數據記錄:

時間/min123456789

海波的溫度/℃

蠟的溫度/℃

利用數據作出圖像,學生探究、尋找規律,教師總結如下:

2、沸騰:

(1)、在液體內部和表面同時發生的劇烈的汽化現象。

(2)、液體要達到一定的溫度才沸騰,沸騰時溫度不變,液體沸騰的溫度叫沸點。

(3)、不同液體的沸點不同。(液體的沸點隨氣壓的增大而升高)

3、蒸發:

(1)在任何溫度下都能發生的汽化現象。

(2)蒸發只發生在液體的表面。

(3)、蒸發有吸熱致冷作用

4、沸騰與蒸發的相同點與不同點:(汽化的兩種方式)

5、液化(放熱):舉例說明:降低溫度可以使氣體液化(生活中水蒸氣遇冷會液化)

壓縮體積也可以使氣體液化(生活中的實例)

(1)、降低溫度與壓縮體積是氣體液化的兩種方法。

(2)、液化要放熱(水蒸氣燙傷更嚴重)

三、達標練習:完成物理套餐中的本節內容。

小結:根據板書,總結本節內容,明確重、難點。

課后活動:1、完成物理時習在線中課堂未完成的內容。2、課本后練習。

教學后記:液化、汽化現象在日常生活中比較常見,可以舉較多的例子進行分析

可以討論:吸熱、放熱是必要條件

初二物理教案免費下載篇10

教學內容為魯科版《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物理必修1》(年8月第3版)第三章第3節(第46頁至第53頁)。它是在學習“勻變速直線運動規律”之后編排的,是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特例。通過對自由落體運動的研究,使學生既了解一種具體的運動,又鞏固勻變速運動規律,也加強了課本知識與實際生活的聯系;通過研究物理問題的基本思路和科學方法的學習,為今后研究“豎直上拋運動”和“平拋物體的運動”打下良好的基礎。本課利用閃光照片來研究物體運動的方法,也將在后續課程中應用。因此,本節課是本章知識的復習課,是培養學生思維的研究課,是聯系生活的應用課,也是后繼學習的知識準備課。

本節教材有四個知識點。即:A.影響物體下落快慢的因素;B.自由落體運動的定義、性質及特點;C.自由落體運動的加速度g;D.自由落體運動的規律。

各知識點是按知識的形成過程有機結合的。即:從對落體運動表象的觀察,到深層的分析和研究,由淺入深、由表及里逐一展開。具體說:先觀察軌跡,再判斷運動快慢,進而分析運動的性質,確定運動加速度,最后明確運動規律。本節教材這樣編寫符合教育家贊科夫提出的“使學生理解學習過程”的原則,因此,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有必要遵循教材編寫意圖,按知識的形成過程進行教學。

學生學習情況分析

1、學生由于受日常經驗的影響,對物體的下落運動普遍存在重快輕慢的錯誤認識。本節課擬通過學生之間的辯論,使學生明確認識到:日常見到的現象是因為受空氣阻力的影響的緣故,從而有效地消除學生的從生活中得來的錯誤觀念,培養學生透過現象看到本質的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觀。

2、學生已學過“勻變速直線運動規律”的運動學知識,具備了一定的學習基礎,通過DIS傳感器直觀真實地得出自由落體運動的速度圖像后,由學生根據以前學過的圖像規律自行總結出自由落體運動的特點,利用“牛頓管實驗”中鐵片和羽毛同時落到底部的實驗現象引導學生根據已學知識推導出同一地點不同物體自由下落的加速度是相同的,得出自由落體加速度的概念,然后結合勻變速直線運動規律“水到渠成”地推導出自由落體運動的規律。

設計思想教學過程的優化設計關系到課堂教學的質量,教學目標的實驗、教學任務的完成都要通過教學過程來實施。本節課的主要教學思路如下:

A.由一則生活引入新課,明確課題;通過一個小的演示實驗研究物體下落的運動;

B.通過“辯論賽”的方式探究影響物體下落快慢的因素,然后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建立理想化過程,得出自由落體運動的概念;

C.利用DIS傳感器定量分析,得出自由落體運動的性質和特點。利用牛頓管實驗理論推導出同一地點不同物體的自由落體加速度是相同的;

D.用前面學過的勻變速直線運動的規律及自由落體運動的特點總結出自由落體運動的規律(公式);

E.在“迷人小實驗”中,利用總結出的公式計算出一般人的反應時間,與引入遙相呼應,進行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教育。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理解自由落體運動的實質及相關概念,掌握自由落體運動的規律。

2、過程與方法:通過演示實驗讓學生從觀察實驗中分析歸納出自由落體運動的特點,培養學生將形象思維轉化為抽象思維的能力,歸納概括出物理概念和物理規律的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

(1)通過實驗、觀察、推理、歸納等科學知識和方法,培養學生透過現象看本質的認識觀;

(2)通過對自由落體運動的學習,培養學生多層次考慮問題的辯證唯物主義思想;

(3)通過多媒體技術的應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追求科學真理的學習品質。

(4)讓學生感受到物理與科學和社會、生活的聯系,感受到科學的現實性。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樂于探索自然現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學道理,初步領略科學的美妙與和諧,體驗解決問題時的喜悅。培養學生合作意識與協作精神。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

認識自由落體運動是初速度為零、加速度為g的勻變速直線運動,并能應用勻變速直線運動的規律解決自由落體運動的問題.

難點:

(1)物體下落的快慢與物體所受重力大小無直接關系。

(2)同一地點自由落體運動中不同物體下落的加速度都為g。

教學過程設計

一、引入新課

同學們,在講新課之前,老師先給大家講一則生活見聞。老師有一次在街上看見一個江湖騙子在行騙,現在我將他的騙術再現一下:

這是一張百元鈔票,我捏住它的頂端,你用兩個手指放在鈔票的中部做好捏住鈔票的準備,但注意在我松手之前你手的任何部分都不能碰到鈔票,當看到我松手時,你就立刻去捏鈔票。

騙子說:“如果你能捏得住,百元鈔票歸你,如果捏不住,你只需給我五元錢”。

現在請三位反應敏捷的同學上臺來試試,看能否捏得住鈔票。

事實證明,絕大多數人都捏不到鈔票而被騙。要戳穿騙子的騙局,揭示其中的科學道理,學習完本節內容就知道了。

二、新課教學

[板書:第3節勻變速直線運動實例——自由落體運動]

師:現在我們來研究掛在細線下靜止的小球,小球受哪些力的.作用?

生:重力和拉力

師:如果把線剪斷,小球下落后受什么力作用?

生:重力和空氣阻力(較?。?/p>

師:那么,小球將在什么方向上運動?

生:沿豎直方向下落

演示:用火將繩子剪斷,小球下落。

這就是我們常見的物體自由下落的現象。將輕重不同的物體從同一高度同時靜止釋放,快慢相同嗎?(同學們七嘴八舌,主要有兩種看法:重的物體下落快、重的物體不一定下落快。)

[板書:一、科學探究1——輕重物體下落快慢相同嗎?]

師:贊成重的物體下落快的同學請舉手,贊成重的物體下落不一定快的同學請舉手。究竟哪種說法正確呢?現在我們來舉行一次小小的辯論賽吧。請剛才舉手的同學們各選出三名代表,坐到講臺的兩側來。

坐在講臺左側的代表隊為正方,他們的觀點是:重的物體下落快。坐在講臺右側的代表隊為反方,他們的觀點是:重的物體下落不一定快。每隊的桌面上放有硬幣一枚、相同紙片兩張、相同體積的鐵球和鋁球各一個?,F在各隊先討論5分鐘,可以利用桌面的器材設計實驗來論證本方的觀點。

正方甲生:同學們請看,將硬幣與紙片同時由同一高度靜止釋放,硬幣比紙片下落得快,說明重的物體下落快。(鼓掌)

反方乙生:將紙片捏成團,然后與硬幣同時由同一高度靜止釋放,兩者幾乎同時落到桌面上。說明重的物體下落不一定快。(鼓掌)

正方丙生:你們怎么證明是同時到達呢?根本看不清楚,硬幣肯定會更快到達桌面的,只是太快了,我們眼睛區分不出來。

反方丁生:將鐵球和鋁球同時由同一高度靜止釋放,大家認真聽聽,落到桌面時,聲音只有一個(演示),說明兩球是同時落到桌面的,也即快慢一樣。

正方丙生:落到桌面的聲音并不清脆,有些混濁,也許是兩個時間間隔太短了,我們的耳朵區分不出來。

反方戊生:我們假設“較重的鐵球下落得快”是正確的,那么將鐵球和鋁球用線連在一起下落,跟鐵球單獨下落相比,誰下落得快?按正方觀點連在一起的兩球比鐵球重,應該比鐵球下落得快。但是鐵球和鋁球連在一起后,下落得慢的鋁球要對下落得快的鐵球起阻礙作用,所以兩球連在一起時,應該比單獨的鐵球下落得慢。由正方觀點推出了自相矛盾的兩個結論,所以說,正方觀點在邏輯上是站不住腳的,是錯誤的。(熱烈鼓掌)

正方同學面面相覷,啞口無言。

師:在剛才的激烈辯論中,正反雙方同學都能開動腦筋、積極思考,充分利用了桌面上的器材來論證已方的觀點,特別是反方戊生在實驗觀察效果不夠明顯的情況下,能利用我國古代“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邏輯思想,推翻了正方的觀點,更是值得稱贊的。現在我宣布反方同學獲勝。(鼓掌)

師:重的物體不一定比輕的物體下落得快。那么,物體自由下落快慢到底受什么因素影響呢?為什么紙片捏成團后,重量未變,但下落得快呢?

生:因為物體自由下落時,物體除了受重力作用以外,還受到空氣阻力的影響,紙片捏成團后,重力作用不變,而空氣阻力的影響變小,所以下落得快。

師:如果沒有空氣阻力作用的話,物體自由下落得情況會怎樣呢?我們通過實驗來觀察這一情況。

演示:牛頓管實驗。

師:輕重不同的羽毛和金屬片在沒有空氣的空間自由下落,它們不受空氣阻力作用,下落快慢相同;若在有空氣的空間下落,它們受到空氣阻力作用時,下落快慢就不相同了。綜合上述實驗,得出結論:

[板書:若無空氣阻力作用,不同物體自由下落運動快慢相同。]

師:物理學中,把物體只在重力作用下,從靜止開始下落的運動叫做自由落體運動。而在日常生活中,物體下落不可能不受空氣阻力作用,如果空氣阻力相對于重力而言很小可忽略不計的話,物體由靜止下落的運動就可看成是自由落體運動,例如:鐵片與金屬小球從靜止開始下落的運動等等。所以自由落體運動是一個理想化過程。通過理想化突出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從而使問題簡單化,這是物理學中常用到的一種研究問題的科學方法。

我們可以看到自由落體運動的物體速度越來越大,是作勻加速運動嗎?

[板書:二、科學探究2:自由落體運動的特點]

師:我們曾用什么方法研究并判斷勻變速直線運動呢?

生:當相鄰且相等時間內的位移之差Δs為定值時,小球作勻加速直線運動,且有Δs=aT2。

師:留跡法是研究物理規律的重要方法。例如頻閃照片、紙帶等。

課本第47頁的圖3—26是小球做自由落體運動的頻閃照片。限于時間關系,請大家在課后由該圖片上的數據判斷自由落體運動的性質并計算其加速度。

現在我們用一臺較為先進的儀器——DIS傳感器來研究自由落體運動的性質。

將重物和速度傳感器連在一起自由下落,通過電腦直接在大屏幕上顯示出其速度——時間圖像。圖像有什么特點,由圖像可以得到哪些結論呢?

生:自由落體運動的速度圖像為一條過原點的傾斜直線,說明了自由落體運動是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

[板書:1、自由落體運動是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

師:在同一地點將兩個不同的物體靜止釋放,不計空氣阻力,它們運動的加速度相同嗎?大家可以根據剛才我們做過的牛頓管實驗中羽毛和鐵片的運動情況進行理論推導。請一位同學上臺演板。

學生演板:

即不同物體自由下落的加速度是相同的。

師:在同一地點,一切物體在自由落體運動中的加速度都相同,這個加速度叫做自由落體加速度,又叫重力加速度,通常用g來表示。

[板書:2、自由落體運動的加速度a=g,方向豎直向下。]

師:請同學們閱讀課本第48頁的信息窗。由信息窗可以獲取哪些信息呢?

生:不同緯度重力加速度的值不同,緯度越高,重力加速度值越小。

師:很好,請坐。重力加速度的值不僅跟緯度有關,還跟高度等因素有關,這將在我們以后的學習中繼續學習。自由落體運動是v0=0,a=g的勻加度直線運動,我們能否利用以前學過的勻變速運動的公式推導出自由落體運動的公式呢?

生:能。

師:很好。式中的s我們也常用h來替代。

[板書:三、自由落體運動公式]

師:請大家根據課本第49頁“迷你實驗室”中提示的方法,兩人一組,互測對方的反應時間。(下臺詢問)絕大多數同學的反應時間在0.15—0.18s之間,而百元鈔票長為15.6cm,一半長7.8cm,將h=7.8cm代入公式可得t=0.13s,可惡的騙子就是利用這0.02—0.04s的差距騙取人民的錢財的。希望大家通過本課的學習能夠理解“占小便宜吃大虧”、“天上不會掉餡餅”的人生哲理。

師:0.02s讓騙子的詭計得逞;0.02s楊利偉叔叔駕駛“神舟五號”繞地球運行了約158m;雅典奧運會百米決賽賽場上蓋特林9秒85,奧比科維魯9秒86,格林9秒87。他們都只相差了0.01s,這是怎樣的差距?是從“金牌”到“銀牌”到“銅牌”的巨大落差,更是近在眼前卻難以逾越的無奈……。時間對于每個人來說都是寶貴的,同學們要珍惜屬于自己的分分秒秒,努力學習、快樂生活,將來成為一個對社會有貢獻的人。

課堂小結(1)我們運用了物理學中的理想化方法,從最簡單、最基本的情況入手,抓住影響運動的主要因素,去掉次要的非本質因素的干擾,建立了理想化的物理過程——自由落體運動,理想化是研究物理問題常用的方法之一,在后面的學習中我們還要用到。

(2)通過分析處理實驗數據,推出了自由落體加速度的概念,結合勻變速直線運動的規律推導出自由落體的運動規律,

(3)同學們要學會研究問題的方法而不僅僅是知識本身,知識的結論當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如何獲取知識和處理知識。

布置作業:

1、利用課本第47頁的圖3—26上的數據判斷自由落體運動的性質并計算其加速度。

2、閱讀課本第50頁至52頁,完成第53頁練習5、6。

3、查閱資料,了解重力加速度的測量有什么實際意義。

4、由實驗測出的重力加速度的值比當地實際的重力加速度的值小,試分析誤差來源。如何改進實驗可以減少誤差?

教學小結與反思

1、由一則生活見聞引出課題,較好地集中了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了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有效地調動了課堂氣氛。

2、通過實驗演示,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用火燒斷懸線,可避免剪刀剪斷懸線時對懸線橫切的不利影響,確保小球開始下落時初速為零。

3、通過“辯論賽”,引導學生動手、動腦、動嘴,自行設計實驗探究物理規律,很好地培養了學生團結協作、自主學習、勇于探索創新的精神,較好地訓練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讓學生充分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也使學生了解突出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的哲學思想,逐步幫助學生樹立起辯證唯物主義的認識論。

4、為了保證學生有充足計算時間,特把頻閃照片的數據分析和處理放在課后進行。課內則采用先進的DIS傳感器系統,直觀、真實、快捷地展示出自由落體運動的速度圖像,然后依據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物理研究方法,通過數據分析、歸納總結、類比遷移,由自己推導出自由落體的運動性質和規律。

5、最后的“迷你小實驗”與引入遙相呼應,及時對學生進行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教育,使學生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6、本節課科學探究所花時間較多,沒有安排隨堂訓練,擬在下節課補充一節習題課。

初二物理教案免費下載篇11

生活中的透鏡

教學目標:

1、知識和技能

了解透鏡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2、過程和方法

經歷制作模型照相機的過程,了解照相機的成像原理。

能簡單描述凸透鏡成實像與虛像的主要特征。

3、情感、態度、價值觀

通過模擬照相機的制作和使用,獲得成功的喜悅。

初步建立將科學技術應用于實際的意識。

重、難點:

照相機的原理。

凸透鏡成像的特征。

教學器材:

透鏡、紙片、放大鏡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前提測評:

凸透鏡、凹透鏡對光各有什么作用?

什么是焦點?什么叫焦距?

光心有什么特點?

二、導學達標:

引入課題:我們在生活中,有哪些儀器用到透鏡?

進行新課:

1、照相機:可以成縮小、倒立的實像

照相機的結構:鏡頭……凸透鏡

膠卷……

快門……

圖3.2-1示

2、活動:制作模型照相機(10分鐘)

3、投影儀:可以成倒立、放大的實像

結構:圖3.2-4示

4、放大鏡:成正立、放大的虛像

實際是一個凸透鏡

怎樣使用?

達標練習:完成物理套餐中的本節內容。

小結:根據板書,總結本節內容,明確重、難點。

課后活動:

完成課本練習。

寫出照相的一些技巧。

教學后記:

考慮二個問題:如何講解結構、原理時具體化?

如何連接凸透鏡的成像規律?

初二物理教案免費下載篇12

(一)教學目的

知道分子動理論的初步知識。

(二)教具

量筒,硫酸銅溶液,燒杯,細長玻璃管等。

(三)重點難點

重點:分子動力論的基本內容

難點:對分子間作用力的理解

(四)教學過程

1.全章導言

自然界存在著各種熱現象:物體溫度的變化,物質狀態的變化,物體熱脹冷縮的現象等。這些熱現象的解釋,都涉及到熱現象的本質是什么?這也是人類長期探索的問題,直到17世紀和18世紀期間,人們才開始認識到熱現象是由物質內部大量微粒的運動引起的,這種認識逐漸發展成為一種科學理論棗分子動理論。到19世紀建立了能量的概念,人們又逐漸認識到與熱現象相聯系的能量棗內能。用分子動理論和內能的觀點,可以解釋很多熱現象,這一章我們就學習分子動理論和內能的初步知識。

2.引入新課

我們生活在物質世界中,我們的周圍充滿著物質:水、空氣、石頭、金屬、動物、植物等都是物質。而對于物質是怎樣構成的,這一古老課題,很早就有過種種猜測,有的主張萬物之源是“氣”,有的主張萬物之源是“火”。公元前5世紀墨子提出的物質的最小單位是“端”,公元前4世紀古希臘的德漠克利特認為宇宙萬物,是由大小和質量不同的,不可入的,運動不息的原子組成。此后經過近20__年的探索,直到17世紀末,才科學地認識到物質是由分子組成的。

3.進行新課

(1)分子和分子運動

①物質是由分子組成的,分子是極小的微粒。如果把分子看做球形,它的直徑約10-10米,這是一個極小的長度,不僅肉眼看不到,即使用現代的顯微鏡也看不清分子。由于分子極小,所以物體含分子數目大得驚人。通常情況下,1厘米3空氣里大約有2.7×1019個分子,如果人數數的速度能達到每秒數100億個,要數完這個數,也得用80多年。

②構成物質的分子永不停息地運動著。由于分子太小,目前尚無法直接觀察分子的行為,但我們可以從宏觀的實驗現象,來判斷分子的行為。

演示實驗:擴散現象

出示事先裝有二氧化氮(或溴氣)氣體的廣口瓶。說明瓶內紅棕色的氣體是二氧化氮。再出示一只空的廣口瓶,其實瓶內裝滿了空氣。將裝有二氧化氮的瓶子向空瓶傾倒,這時看到紅棕色氣體流入空瓶,開始先沉到瓶底。此現象說明二氧化氮的密度大于空氣的密度。

另取一只“空”瓶,按課本圖2梍1所示,將其倒扣在裝有二氧化氮氣體的瓶子上。這時要強調:裝有密度較大的二氧化氮氣體的瓶子在下,裝有空氣的瓶子在上,抽掉玻璃隔板,二氧化氮氣體不會流進空氣瓶內。現在我抽掉隔板,沒有出現二氧化氮氣體流動的現象,我們停一會兒再來觀察瓶內出現的現象。

在等候期間,組織學生自己做墨水擴散實驗:同學們課桌上的燒杯里盛有清水,大家不要振動桌子,保持清水平靜。請大家向清水里慢慢的滴入一滴墨水,觀察墨水的變化情況。滴入的墨水將下沉,在清水中留下了清晰的墨跡,過一段時間墨跡的輪廓變模糊,墨跡變淡,周圍的水色變墨。

組織學生觀察前面已做的氣體擴散實驗。此時空氣瓶出現了紅棕色,下面紅棕色的二氧化氮瓶中顏色變淡。實驗現象表明,二氧化氮氣體進入了空氣,空氣進入了二氧化氮氣體中。像這樣,不同的物體在互相接觸時,彼此進入對方的現象,叫做擴散。

擴散現象也可以發生在液體之間。請大家再觀察一下剛才大家滴入清水的墨水,已經沒有明顯的墨跡了,整杯水都變黑些了,說明墨水和水也發生了擴散。為了說明液體的擴散現象,我們再來做個實驗。(按照課本圖2-3液體的擴散實驗演示)現在我們看到無色的清水和藍色的硫酸銅溶液之間有明顯的界面,要觀察到擴散現象需要較長的時間。為了節省課堂時間,幾天前我就做了同樣的實驗,請大家看幾天前的實驗。(出示提前二天、四天、六天做的實驗樣本)這些實驗告訴我們,靜放的時間越長,界面變得越模糊不清,彼此進入對方越深。

分子運動論

固體之間也會發生擴散現象。將鉛片和金片緊壓在一起,放置5年后再將它們分開,可以看到它們相滲入約1毫米。其實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觀察到過固體的擴散。煤矸石有的原來就是石炭巖,由于長期地跟煤擠壓在一起,它的內部也變黑了。

大量事實說明氣體、液體、固體都有擴散現象,即使在日常生活中大家也能找到許多事例。例如,某同學擦點清涼油,周圍同學就能聞到清涼油味。

擴散現象表明:一切物體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無規則的運動。只有分子不停地運動才能相互進入對方。同時也說明分子不是緊密地擠在一起,而是彼此間存有間隙。

(2)分子間的作用力

固體、液體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且分子間又有間隙,為什么分子不會飛散開,反而聚合在一起呢?引導學生猜想,這可能是分子間存在著吸引力,這個猜想是否正確呢?需要我們用實驗來證實。

演示實驗:分子引力實驗

出示演示分子引力的兩個鉛圓柱。隨意將它們對在一起,這時兩鉛塊并沒有表現出吸引力。實驗似乎得到分子間沒有引力的結果,但是我們不要輕易地放棄我們的猜想,應再進一步分析原因。大家都知道磁鐵能夠吸引鐵釘,(邊講邊演示)但把鐵釘遠離磁鐵,這時磁鐵不能吸起鐵釘(演示),這是為什么?(距離太遠)。剛才兩鉛塊沒有表現出吸引力,是不是也是因為分子間的距離不夠近呢?那么我們想法讓兩鉛塊靠的更近些。(再做實驗時,用小刀將兩鉛塊表面刮光亮,然后用力將兩鉛塊擠壓在一起)

實驗結果兩鉛塊能吸引在一起,并能負重達500克以上。這表明分子之間的吸引力,這種吸引力只有在分子靠得很近時,才能表現出來。一般分子距離要小于10-9米時才能表現出引力。

在實際生產中,人們早就利用分子間有吸引力,來進行金屬焊接了。一般焊接是靠溶化金屬,從而使分子間的距離足夠近,金屬冷卻后就焊接到一起。近代還有爆破焊接技術,它是將金屬表面清潔后靠在一起,然后靠爆炸產生的巨大壓力,將兩金屬壓接在一起。

液體分子之間也存在吸引力。課本圖2梍18的小實驗就說明液體分子間的吸引力。

實驗證實了我們關于分子引力的猜想。我們再進一步思考,又會發現新的矛盾:分子之間有間隙,分子之間又有引力,這兩者是矛盾的,分子想互吸引最終應該相互靠緊,而不應該有間隙。既然分子間有間隙,物體應該很容易壓縮,但事實卻是固體、液體極難壓縮。我們只有根據事實,深化我們的認識,事實表明我們對分子的認識還不夠全面,還有沒認識到的方面。

原來分子之間還存在斥力。分子之間既有引力,又有斥力,會不會兩種力總是相互抵消呢?當然不會,只有在特定的距離r時,分子間的引力不等于斥力,這個距離r就是通常的分子間隙的距離,大約是10-10米。當分子距離小于r時,斥力和引力都增大,但斥力增大得快,分子間表現為斥力。當分子間距離增大時,斥力和引力都減小,但斥力減小得更快、分子間表現為引力。當分子距離再增大,分子引力繼續減小,當分子距離大于10r時,分子間的作用力將變得十分微弱,可以忽略了。

有了對分子間存在斥力的認識,前面所說的矛盾也就迎刃而解了。

3.小結

通過實驗和思考,我們已經對分子和分子的運動有了初步認識,現在我們共同回顧一下,看看我們已經有了哪些認識。

1.物質是由分子組成的,分子是構成物質的微粒,直徑大約是10-10米。

2.分子永不停息地無規則運動著。

3.分子之間有間隙。

4.分子之間存在作用力,相互作用力有兩種,即引力和斥力。

以上幾點,就是分子動理論的基本要點,利用這些要點,能夠解釋很多熱現象。

板書設計:

分子動力論的初步知識

1.物質是由分子組成的,分子是構成物質的微粒,直徑大約是10-10米。

2.分子永不停息地無規則運動著。

3.分子之間有間隙。

4.分子之間存在作用力,相互作用力有兩種,即引力和斥力。

初二物理教案免費下載篇13

一、教學目標

1、認識大氣壓強,會計算一個大氣壓強的大小。

2、通過實驗了解大氣壓強存在的事實并理解生活中人們對大氣壓強的運用,提升邏輯思維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3、將生活與物理學科聯系,提升學習物理的興趣,養成動手和認真探究的科學精神。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驗證大氣壓強的存在,了解大氣壓強測量的原理。

【難點】理解托里拆利實驗原理。

三、教學過程

環節一:新課導入

實驗:表演魔術“能飛的液體”。用杯子盛滿一杯水,將塑料片蓋在水杯子上,將杯子翻轉,杯口朝下,杯中水懸空在杯中。提出問題:為什么水不會落下,什么力托住了水?大氣是否和液體一樣也能產生壓強呢?讓學生帶著疑問走進課堂。

環節二:新課講授

1、驗證大氣壓強的存在

從生活實際出發

提出問題:貼在墻上的粘鉤受到壓力為什么不脫落?

鼓勵學生大膽思考,猜想各種原因。

猜想一:用力擠壓粘鉤使得粘鉤粘住不會下落。

猜想二:粘鉤上沾水,使得粘性增加,粘鉤不會下落。

猜想三:大氣壓力壓住粘鉤,使其無法下落。

再由教師做出猜想驗證的范例:如果大氣壓強是使粘鉤不掉落的原因,使用逆向思維,設計實驗,如果把塑料吸盤戳個小孔,空氣通過小孔進入吸盤和光滑的墻面之間,內外壓強相等,吸盤便不會再貼在光滑的墻面上。同樣,組織學生思考,如果在倒置的水杯杯底開一個小洞,杯中的水是否還能懸空?從而直觀而深刻的感受大氣壓強的存在。

2、實驗探究:大氣會不會如同液體一樣,對氣體內部各個方向都有壓強?

演示實驗:將塑料瓶裝滿水,并在底部扎幾個小孔,打開瓶蓋,水會順著小孔流出。關上瓶蓋,水不再流出,提問學生為什么?是什么力堵住了水孔?

演示實驗:將塑料瓶裝滿水,并在瓶壁上扎上高度不一方向不同的小孔,打開瓶蓋,水會順著小孔流出。關上瓶蓋,水不再流出,提問學生為什么?是什么力堵住了水孔?

得出結論:大氣如同液體一樣,對氣體內部各個方向都有壓強。

3、測量大氣壓強

觀看馬德堡半球實驗的視頻,讓學生多感官的感知大氣壓強,從實驗現象中產生疑問:大氣壓強如此大,為什么平時感覺它不大呢?為測量大氣壓強埋下伏筆。

組織學生小組討論:如何測量大氣壓強,說明測量思路。鼓勵學生大膽思考。

演示托里拆利實驗(播放錄像)。

提出問題:

(1)剛開始為什么水銀柱下降?

答:水銀柱受重力,大氣壓支撐不了那么高水銀柱。

(2)水銀柱下降后,玻璃管剩余的空間是什么狀態?

答:真空。

(3)為什么玻璃管中的水銀沒有全部落到水銀槽中?

答:是什么力量支撐著它?大氣壓強支撐起水銀柱。

(4)大氣壓強的數值是多少?

初二物理教案免費下載篇14

(一)教學目的

1.認識大氣壓強的存在。

2.了解托里拆利實驗的原理。

(二)教學重點大氣壓強的確定。

(三)教學過程

一、引入

我們學習了壓強。固體能產生壓強,液體能產生壓強,那么氣體能不能產生壓強呢?請大家看書第121頁(兩分鐘)

1.實驗。我們居住的地球周周被空氣層包圍,空氣層的厚度有幾千千米。包圍地球的空氣層叫大氣層,我們生活在大氣層的底層。我們通過實驗來觀察大氣層里的空氣所產生的壓強。這是一個茶杯,裝滿水,杯子里還有空氣嗎?用一個硬紙片蓋住杯口,輕輕的把茶杯倒過來,大家看,硬紙片為什么不落下去?(配合板圖)小紙片一定受到了來自大氣層中的空氣對它的壓強。

2.實驗。這是一個中醫針灸科用的小瓷罐。這是一個煮熟的去皮雞蛋。把雞蛋放在罐口,將將落不下去。現在把一塊棉花用水粘在罐的內壁用火柴將棉花點燃后立即把雞蛋放在罐口,注意觀警有什么現象?(配合板圖)雞蛋進入罐內。雞蛋一定受到很大的壓強才被壓進去。這個壓強是大氣中的空氣的壓強。

3.實驗。一個大試管,管內裝水。把這個小試管放在大試管的水中,小試管內沒有水。用食指托住小試管,將大試管倒過來,注意觀察小試管如何?小試管上升。(配合板圖)。此實驗說明大氣層中存在著壓強。

二、大氣壓強

以上的幾個實驗說明了大氣層中存在著壓強。再做一個著名的實驗——馬德堡半球的實驗證明大氣壓強的存在。

1.馬德堡半球實驗。這是兩個金屬半球,合攏后很容易拉開?,F在把閥門打開,把兩半球內的空氣抽出去一部分(抽氣),再將閥門關閉,現在請兩位大力士來拉拉看(學生操作)這個實驗就是著名的馬德堡半球實驗,它有力地證明了大氣對浸在它里面的物體有壓強。在公元1654年的最初實驗時,用十六匹馬才把半球拉開。我們這個實驗由于半球小,真空度不高,拉開它不必用十六匹馬,但是已經足以證明了大氣中存在著壓強。

2.大氣層對浸在它里面的物體的壓強叫大氣壓強,簡稱大氣壓或氣壓。地球周周的萬物無不在大氣層之中,它們都受到大氣壓強。諸如馬德堡半球拉不開,雞蛋進入罐內,小試管的上升,小紙片的不落都是大氣壓強的作用。

三、大氣壓強的大小

1.實驗。試管內裝滿水,用食指堵住開口,倒立在水銀槽內(配合板圖),水不流出。請大家考慮水為什么不流出?(提問,學生回答)水不流出是因為大氣壓強的緣故。但是試管內的水也產生壓強,水不流出不僅是由于存在大氣壓強,而且大氣壓強大于管內水柱產生的壓強。那么大氣壓強到底有多大?這個問題早在著名的馬德堡半球實驗之前就由伽利略的學生托里拆利解決了。

2.托里拆利實驗。取一根大約一米長、一端封閉一端開口的玻璃管,灌滿水銀。(邊講邊做)管內沒有空氣。用食指堵在開口,倒立在水銀槽內,P130圖11—5注意觀察現象。我們先看到管內水銀下降,繼而又靜止不動了(配合板圖)請問,水銀為什么下降?(學生回答)大氣有壓強,但是水銀也有壓強,水銀的壓強大于大氣壓強,所以下降。那么現在為什么靜止而不再繼續下降?(學生回答)大氣壓強等于水銀柱的壓強。所以欲知現在的大氣壓強,就需要計算這個水銀柱產生的壓強。根據上一章液體壓強的計算方法,設水銀柱下有一個水平的小的平面,通過測量水銀柱的高,計算水銀柱的質量和重力,利用壓強的公式

(操作)。(實際測量結果不一定是760毫米,但是仍可以認為水銀柱的壓強是105帕斯卡)。

可見,大氣壓強的值等于105帕斯卡,即等于__×毫米水銀柱產生的壓強。

這個實驗就是托里拆利實驗,它是用來測定大氣壓的值。

3.實驗?,F在將玻璃管稍稍上提,觀察水銀柱的高度,結果是不變的?,F在將玻璃傾斜,注意,水銀面上的真空體積如何變化?(學生回答)管內水銀柱的長度如何變化?(學生回答)。當傾斜時,管內水銀面上方的真空體積減小,水銀柱變長,但是水銀柱的高度如何?(測量,并在板圖上畫出)很顯然,管內水銀柱的高度不變。

4.提問,學生討論。請大家討論,如果由于天氣的變化引起了大氣壓強的增大或減小,托里拆利實驗的水銀柱高度怎樣變化?(學生討論后回答)大氣壓強增大,管內水銀柱的高度增大;大氣壓強減小,管內水銀柱下降。所以這個實驗中水銀柱的高度隨大氣壓而變,這就為我們測量大氣壓提供了方便。今后學習氣壓計就是這個道理。

四、總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兩個內容。第一個是通過大量的實驗,尤其是著名的馬德堡半球的實驗充分認識到大氣壓強的存在。第二個是解決了大氣壓強的測量。托里拆利實驗說明,大氣壓強的值等于實驗中管內水銀柱產生的壓強。

五、作業

課后請大家注意觀察生活中哪些地方或設備是利用大氣壓強的原理,每人舉三個例子。

P.1311、2、3。

初二物理教案免費下載篇15

知識目標:

1.知道勻速直線運動速度的定義、公式.

2.知道速度的單位“米/秒”和“千米/秒”及換算關系.

3.變速運動和變速運動的平均速度.

能力目標:

1.思維能力:從日常生活中比較物體運動快慢來建立速度的概念,并思考比較快慢的兩種方法.

2.應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應用于實踐,并初步了解物理計算的解題思路和規則.

情感目標:

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規范解題步驟,養成認真細致的學習習慣.

教學建議

"機械運動"教材分析

教材首先通過三個問題使學生領會要比較運動的快慢必須同時考慮運動的時間和通過的路程這兩個因素.在此基礎上直尺速度的定義.在實驗設計中,由學生自行提供三個玩具通過測量時間和路程計算速度,并給出了速度的公式.

教材用實際示例來建立學生一般物體運動速度的大小的觀念,并給出了速度的單位,米/秒是國際主單位,而常用單位還有千米/時,并分析它們之間的換算關系.

平均速度的概念還是由實踐建立的,因為實際的需求而產生的變速運動和其平均速度,平均速度的公式沒有作強調,仍沿用速度的公式,只是其符號的意義發生了變化.最后由想想議議來使學生知道一些物理量是比值物理量.

"機械運動"教法建議

速度的概念,應當從一個實際問題入手,為了能區別物體的運動快慢應當如何處理,可以分學生小組討論得出,教師總結兩種方法.快慢用物理量速度表示,進而引出了速度的概念,在此基礎上用學生提供的玩具來實際測量速度,并給出了速度的公式.速度公式也可以由學生根據實驗的結論得出.

速度的單位,應當聯系實際,提供大量的圖片,展示不同的物體運動的一般速度,建立速度的物理圖景,并提供一些視頻資料,展示現代科技的發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關于速度單位換算,應當在長度的換算的基礎上,用同樣的等量代換的方法明確兩個單位的換算,并讓學生記住兩個單位的換算關系.

平均速度,上一節內容是勻速直線運動,本節讓學生思考實際情況,實際的運動都不是勻速的,但是我們需要作粗略的計算,所以引進了平均速度,讓學生自行思考出這個思路.在此基礎上用具體的例題來形成學生的解題規范.

67805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无码久久| 久久久99精品免费观看| 99精品人妻少妇一区二区 | 日韩av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一区二区欧美在线|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91丝袜美腿高跟国产极品老师 | 亚洲成人tv网| 成人听书哪个软件好| 国产精品怡红院| 欧美日韩偷拍视频|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 精品少妇在线视频| 国产免费一区视频观看免费 | 日本高清不卡三区| 亚洲欧洲视频在线| 中文字幕中文在线不卡住| 蜜桃视频第一区免费观看| 69xxxx国产| 色欲一区二区三区精品a片| 亚洲精品免费一区亚洲精品免费精品一区| 亚洲开发第一视频在线播放| 成人精品久久久| 欧美黑人极品猛少妇色xxxxx| 亚洲二区中文字幕| 欧亚洲嫩模精品一区三区| 国产精品盗摄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精品高清在线| 久久国产成人午夜av影院| 国产探花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高潮女人毛茸茸| 欧美在线观看你懂的| 国产无套精品一区二区|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影音先锋国产在线| 久久免费在线观看视频| 成人激情五月天| 这里只有精品在线观看视频| 四季av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精品视频久久| 国产女人18毛片| 国产系列第一页| 亚洲激情一区二区| 欧美日韩亚洲在线| 久久riav| 日本成人三级| 亚洲不卡1区| 亚洲欧洲精品在线| 亚洲欧洲一区二区福利| 一区二区不卡在线观看| 亚洲欧洲在线一区| 国产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精品麻豆av| 国产嫩草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超碰97网站| 久久国产日韩欧美| 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久久久伦| 欧美精品免费观看二区| 久久天天狠狠|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图色在线| 97国产在线播放| 亚洲欧美自偷自拍另类| 中文字幕成人免费视频|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一区| 在线国产视频一区| 在线免费观看亚洲视频| 国产精品黄色大片| 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香港一级纯黄大片| 成人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亚洲а∨天堂免在线| 久久爱另类一区二区小说| 国产精品亚洲视频| 99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av毛片精品| 亚洲综合色婷婷| 欧美日韩视频在线一区二区| 日韩视频免费观看高清完整版|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av| 久久夜精品香蕉| 日韩免费在线看| 精品免费视频123区| 秋霞在线一区二区| 人妻无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人妻熟女人妻a片| 538精品视频| 成年人视频免费| 日韩精品亚洲专区| 欧美激情一区二区三区蜜桃视频 | 农村妇女精品一二区| 日韩成人精品在线| 日本少妇bbwbbw精品| 91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性色| 91精品国产色综合久久| 欧美日韩在线免费| 337p亚洲精品色噜噜狠狠| 国产视频丨精品|在线观看| 国产十六处破外女视频| 国产精品一线二线三线| 日韩你懂的电影在线观看| 国产污视频在线看|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 你懂得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中文字幕在线| av资源站一区| 国产成人久久久久| 日本香蕉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成人在线视频| 福利一区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av免费在线观看| 日韩在线一级片|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第一av网站| 成人午夜视频在线| 性色av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操人视频免费看| 亚洲一区二三| 精品国产91亚洲一区二区三区www 精品国产_亚洲人成在线 | av观看久久| 国产 日韩 欧美大片| 亚洲熟妇一区二区三区| 自拍偷拍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 日韩av在线影院| 日韩欧美在线字幕| 国产午夜精品福利|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在线| 久久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精品专区在线| 在线国产99| 日本福利视频一区|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优| 2014国产精品| 欧美在线999| 丁香六月天婷婷|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 国产精品激情自拍| 国产va免费精品高清在线| 国产精品久久久一区| 91九色蝌蚪成人| 久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50度灰在线观看| 日本一本中文字幕|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69堂| 极品蜜桃臀肥臀-x88av| 在线观看你懂的视频| 精品人伦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网在线免费看| 欧美12av| a级黄色片免费| 欧美女同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乱视频| 国产成人无码aa精品一区| 欧美精品一二三四区| 亚洲风情第一页| 国产精品久久看| 欧美一卡二卡三卡| 国产精品美女网站| 精品少妇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内射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一区二区国产| 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狠狠久久五月精品中文字幕|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91夜夜揉人人捏人人添红杏| 国产成人久久婷婷精品流白浆| 欧美丰满老妇熟乱xxxxyyy| 亚洲精品无遮挡| 丁香六月综合激情| 99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蜜臀| 欧美性猛交xxx| 综合av色偷偷网| 欧美激情性做爰免费视频| 国产日韩欧美在线播放| 日韩av电影免费在线| 黑森林精品导航| 欧美日韩亚洲国产另类| 好吊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普通话三级| 欧美日韩另类一区| 欧美在线xxx| 美国av在线播放| 亚洲成人77777| 日本黄色免费观看| 成人啪啪18免费游戏链接| 国产无套内射又大又猛又粗又爽| 国产成人精品av在线观|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www| 91精品国产色综合久久不卡蜜臀 | 少妇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国产馆在线真实露脸 | 99精品久久久久久| 精品少妇一区二区三区日产乱码 | 欧美亚一区二区| 日韩美女主播视频| 91av在线免费播放| 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麻豆网站| 色婷婷av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动漫3d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热在线视频| 午夜福利理论片在线观看| 色八戒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一区二区丝袜| 在线黄色免费网站| 国产美女一区二区| 日韩av一卡二卡| 日日噜噜夜夜狠狠久久丁香五月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日韩一级在线视频 | 亚洲欧美综合一区| 久久久神马电影| 在线免费观看成人| 亚洲区免费视频| 久久成人国产精品入口| 天堂在线视频网站| 精东粉嫩av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国内精品伊人久久久久av一坑| 亚洲va国产天堂va久久en| 一个色在线综合|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 男女激情免费视频|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 | 久久精品一区| 福利在线小视频|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久久久漫画| 免费网站在线高清观看| 成人福利视频网站| 欧美午夜电影在线播放|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久久奇米色影视|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精品2020| 91亚洲国产精品| 国产全是老熟女太爽了| 日日嗨av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亚洲免费电影在线|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影视| 国产女主播喷水高潮网红在线| 天堂一区二区在线免费观看| 欧美日韩加勒比精品一区| 欧美人在线视频| 欧美一级爱爱| 美日韩一二三区| 欧美韩国日本一区| 欧美va亚洲va香蕉在线 | 中文字幕无人区二| 国产女人18毛片18精品| 亚洲国产精品悠悠久久琪琪| www.com操| 日本美女视频一区二区| 欧美成人官网二区| 国产又黄又粗视频| 亚洲免费观看高清完整版在线观看熊| 99久久99| 国产一区二区免费在线| 欧洲成人在线观看| 欧美一区二区公司|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香蕉| 麻豆精品视频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精品成人免费电影| 久久夜色精品| 伊人色综合久久天天五月婷| 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原创| www.成人在线| 最好看的中文字幕| 婷婷久久综合九色国产成人| 污污污www精品国产网站| 91国产在线精品| 国产成a人亚洲精品| 视频在线精品一区| 一区二区三区精品在线| 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网站免费| 欧美成人bangbros| 亚洲第一网站在线观看| 99久热re在线精品996热视频| www.在线欧美| 色婷婷狠狠18禁久久| 中文字幕久久亚洲| 日本欧美一区二区| 天天爱天天操天天干| 伊人av综合网| 国模一区二区三区白浆| 欧美午夜aaaaaa免费视频| 亚洲美女黄色片| 久久久综合网| 奇米影视四色在线| 久久6精品影院| www.久久久久久久久| 污污免费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视频内| 亚洲免费视频成人| 国产亚洲自拍av| 黄色高清视频网站| 亚洲天堂日韩电影| 成人丝袜视频网| 波多野结衣喷潮|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色偷偷 | 精品无码免费视频| 自拍另类欧美| 色999日韩欧美国产| 国产偷国产偷亚洲高清人白洁| 少妇视频一区二区| 日韩免费三级| 色系列之999| 亚洲视频一二区| 日批视频免费观看| 在线免费黄色网| 91最新在线免费观看|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观看 | 日本熟妇人妻中出| 国产欧美久久一区二区| 宅男在线国产精品| 成人精品gif动图一区| 午夜少妇久久久久久久久| 超碰10000| 亚洲tv在线观看| 亚洲日本欧美中文幕| 亚洲人妖av一区二区| 久久一二三区| 国产真实夫妇交换视频| 午夜一级免费视频| 亚洲欧美日韩另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久久精品亚洲人| 亚洲一区二区在线免费看| 国产精品主播直播| 7799精品视频天天看| 最新在线黄色网址| 99re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区一区二区三含羞草| 永久555www成人免费| 在线视频国内自拍亚洲视频| 久久综合色婷婷| 天堂v在线观看| 成人黄色三级视频| 我要看一级黄色录像| 制服下的诱惑暮生| 成人免费a级片| 欧美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va国产va天堂va久久|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免费| 亚洲美腿欧美激情另类| 欧美日韩一区视频| 婷婷久久综合九色国产成人 | 久草成人在线视频| 久久偷拍免费视频| 国产午夜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超碰超碰在线观看| 日韩 欧美 高清| 男人亚洲天堂网| 91av资源网| 青青草原成人网| 男人和女人啪啪网站| 女人帮男人橹视频播放|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免费观看| 亚洲欧美99|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亚洲精品自在在线观看| 日韩av高清在线播放| 色乱码一区二区三在线看| 欧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做爰高潮hd色即是空| 国产免费内射又粗又爽密桃视频 | 日韩在线视频中文字幕| x99av成人免费| 欧美精品激情在线| 2018日韩中文字幕| 国产美女高潮久久白浆| 999日本视频| 亚洲春色在线| 国产免费人做人爱午夜视频| 天天干天天操天天做| 欧美性猛交乱大交|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成人婷婷| 精品少妇爆乳无码av无码专区| 天天射天天干天天| 蜜臀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宅男 | 一级黄色电影片| 亚洲精品理论片| 最新日韩免费视频| 国产欧美日韩成人| 国产凹凸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自拍视频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在线影视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亚洲精品久久久久久777| 日本人成精品视频在线| 日韩视频专区| 亚欧精品在线视频| 毛片毛片女人毛片毛片| 日本特黄久久久高潮| 欧美经典一区二区| 亚洲成成品网站| 成人国产精品色哟哟| 天堂av免费看| 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成人| 天天干天天插天天操|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 亚洲欧美中文日韩在线| 成人黄色在线免费观看| 99sesese| 一区二区三区黄| 综合色中文字幕| 欧美日本在线视频中文字字幕| 日韩视频精品| 丝袜美腿小色网| 99re热视频精品| 久久精品亚洲精品| 国产午夜福利视频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