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综合一区二区_国产人妖一区二区_91精品国产色综合_91成人福利在线_亚洲成人手机在线_亚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_久久久久国产免费免费_欧美 国产 日本_欧美videofree性高清杂交_www.免费av_中文字幕色av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自偷自拍熟女另类

教案吧 > 學科教案 > 化學教案 >

高中教案化學

時間: 新華 化學教案

編寫教案的過程也是教師學習和成長的過程,優秀的教案能夠促進教師專業成長。寫高中教案化學有什么要注意的呢?這里給大家帶來高中教案化學,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中教案化學篇1

教材分析

鈉的化合物很多,本節教材在初中已介紹過的氫氧化鈉和氯化鈉等的基礎上,主要介紹過氧化鈉、碳酸鈉和碳酸氫鈉。

對于過氧化鈉,重點介紹它與水的反應,及與二氧化碳的反應。同時,還簡單介紹了過氧化鈉的用途。其中過氧化鈉與二氧化碳的反應是本節的難點。

對于碳酸鈉和碳酸氫鈉,重點介紹它們與鹽酸的反應,以及它們的熱穩定性。同時,通過對它們的熱穩定性不同的介紹,使學生進一步了解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的鑒別方法。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的性質及其鑒別方法,同時也是本節的重點。

本節教材與第一節教材相類似,本節教材也很重視實驗教學。例如,教材中對過氧化鈉、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的介紹,都是先通過實驗給學生以感性知識,然后再通過對實驗現象的觀察和分析,引導學生共同得出有關結論。這樣編寫方式有利于學生參與教學過程,使他們能主動學習。教材最后的家庭小實驗,具有探索和設計實驗的性質,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培養能力。

在介紹碳酸鈉和碳酸氫鈉與鹽酸的反應及它們的熱穩定性時,采用了對比的方法,這樣編寫,可使學生在比較中學習,對所學知識留下深刻的印象,有利于理解、記憶知識,也有利于他們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

教材也重視知識在實際中的運用及化學史的教育。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知識來解決一些簡單的化學問題。對學生進行化學史方面的教育及愛國主義教育。

教法建議

1.加強實驗教學。可將一些演示實驗做適當的改進,如〔實驗2-5〕可改為邊講邊做實驗。可補充Na2O2與CO2反應的實驗,把蘸有Na2O2的棉團放入盛有CO2的燒杯中,觀察棉團的燃燒,使學生更好地理解這一反應及其應用。

還可以補充Na2O2漂白織物的實驗,以說明Na2O2的強氧化性。

Na2O2 的性質也可運用滴水著火這一引人入勝的實驗來引入。

2.運用對比的方法。對于Na2CO3和NaHCO3的性質,可在學生觀察和實驗的基礎上,讓學生填寫表格。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使他們積極參與。在活動中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及訓練學生科學的方法。

3.緊密聯系實際。

教學要盡可能地把性質和用途自然地聯系起來。對NaHCO3的一些用途所依據的化學原理(如制玻璃、制皂),可向學生說明在后面的課程里將會學到。

4.閱讀材料“侯氏制堿法”是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好素材。指導學生認真閱讀,或參考有關我國純堿工業發展的史料,宣揚侯德榜先生的愛國主義精神。也可指導學生查閱相關資料,利用綜合實踐活動課進行侯氏制堿法講座。

教學設計示例

課題:鈉的化合物

重點:碳酸鈉與碳酸氫鈉的性質及其鑒別方法

難點:過氧化鈉與二氧化碳的反應

教學過程

[提問]鈉與非金屬反應,如Cl2、S、O2等分別生成什么物質?而引入新課

1.鈉的氧化物

(1)展示Na2O、Na2O2樣品,讓學生觀察后總結出二者的物理性質。

(2)演示課本第32頁[實驗2一5]把水滴入盛有Na2O2、Na2O固體的兩只試管中,用帶火星的木條放在試管口,檢驗生成氣體(圖2-6)。

演示[實驗 2-6]用棉花包住約0.2g Na2O2粉末,放在石棉網上,在棉花上滴加幾滴水(圖2-7)。觀察發生的現象。讓學生通過觀察現象分析出鈉的氧化物的化學性質。

①Na2O、Na2O2與水反應

2Na2O2+2H2O=4NaOH + O2↑(放出氧氣)

Na2O+H2O=2NaOH(不放出氧氣)

②Na2O2、Na2O與CO2作用

2Na2O2+2CO2=2Na2CO3 + O2↑(放出氧氣)

Na2O+CO2=Na2CO3(不放出氧氣)

[討論]

①Na2O2是否是堿性氧化物

②Na2O2是否是強氧化劑

學生根據所學知識可得出結論:

Na2O2與水作用除生成NaOH還有氧氣生成,與二氧化碳反應除生成Na2CO3外也還有氧氣,所以Na2O2不是堿性氧化物,由于與某些物質作用產生氧氣,所以是強氧化劑。

[補充實驗]Na2O2溶于水后

①作有色織物的漂白實驗,有色織物褪色。

②將酚酞試液滴入該溶液,酚酞開始變紅,又很快褪色。

[結論]過氧化鈉有漂白作用,本質是發生了氧化還原反應。

(3)指導學生閱讀課文了解Na2O2的用途

授課過程中始終要求對比的形式進行比較氧化物的聯系與區別

2.鈉的其他重要化合物

碳酸鈉和碳酸氫鈉

①展示Na2CO3 、NaHCO3樣品,做溶解性實驗。

演示實驗第32頁[實驗2-7][實驗2-8]

a.Na2CO3 、NaHCO3與鹽酸反應,比較反應速率快慢

b.Na2CO3 、NaHCO3、CO的熱穩定性實驗

通過觀察到的現象,將二者的性質總結列表。

②讓學生回憶將過量CO2通入澄清石灰水時的反應現象及有關化學方程式:

CO2+CaCO3+H2O= Ca(HCO3)2

[提問]:當碳酸鈉和碳酸氫鈉外因條件變化時,二者可否相互轉化?

提示Na2CO3也具有和CaCO3相似的性質:

Na2CO3+CO2+H2O= 2NaHCO3

碳酸氫鈉也具有Ca(HCO3)2相似的性質:

③“侯氏制堿法”及碳酸鈉、碳酸氫鈉存在、制取用途等可由學生閱讀課文后總結得出。

總結、擴展:

(1)總結

通過列表對比學習:鈉的氧化物;碳酸鈉和碳酸氫鈉;以及連線法表示鈉及其重要化合物的相互轉化,可使學生更直觀地掌握元素、化合物知識,及用對立統一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掌握物質之間的相互轉化關系。

(2)擴展

根據Na2O2的性質可知Na2O2與CO2 、H2O反應,則可增加可燃燒氣體(如CH4、 H2、 CO……)與Na2O2共存于密閉容器,電火花點燃時反應以及酸式碳酸鹽與Na2O2共熱時的反應,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

根據Na2CO3和NaHCO3的相互轉化,不僅可掌握碳酸鹽、碳酸氫鹽相互轉化的一般規律,同時要指出Na2CO3和NaHCO3在固態時和溶液中要用不同的檢驗方法,在固態時,可用加熱法,在溶液中則需選用BaCl2溶液和CaCl2溶液,而決不能用Ca(OH)2溶液或Ba(OH)2溶液。

布置作業:

1.補充作業

(1)向飽和Na2CO3溶液中通過量的CO2的現象及原因是什么?

(2)有一部分被氧化的鈉塊(氧化部分生成Na2O和Na2O2)5g,與水完全反應,生成氣體1.12L(標準狀況),將這些氣體引燃后冷卻到標準狀況,剩余氣體為0.0336L,求鈉塊中單質鈉、氧化鈉、過氧化鈉各多少克?

(3)由Na2CO3·nH2O與NaHCO3組成的混合物28.2g,放入坩堝中充分加熱至質量不變時,將殘留固體用足量的鹽酸溶解可產生標準狀況的氣體3.36L;若將28.2g原混合物與鹽酸反應則放出標準狀況下氣體4.48L,由此計算:①殘留固體質量,②n值,③NaHCO3質量

(4)今向100g 8%的NaOH溶液中通入CO2,生成的鹽的質量為13.7g時,通入多少克CO2?

(5)200℃時,11.6g CO2和H2O的混合氣體與足量Na2O2充分反應后,固體質量增加3.6g,求混合氣體的平均分子量。

高中教案化學篇2

一、教材分析

1、地位

《甲烷》內容選擇于人教版高一化學(必修2)第三章第一節,這一節是學生在中學階段第一次接觸有機物結構和性質的有關內容,有機化學是化學學科的重要分支,烴是一切有機物的主體,而甲烷作為烷烴的第一個最簡單的分子,學生對他的理解將直接影響到今后對各種有機物的理解,因此本節內容對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有機物的學習方法有重要的作用。

2、教學目標

(1)了解甲烷的電子式、結構式的寫法,并掌握甲烷分子的正四面體結構及其對性質的影響。

(2)掌握甲烷的重要化學性質,著重強調取代反應。

(3)通過對物質立體構形的理解使學生逐漸培養形象思維的能力,培養學生關心社會環境、能源等問題的意識。

3、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甲烷的結構特點和甲烷的取代反應。

難點:主要是學生有機物立體結構模型的建立,具體體現在如何將甲烷和烷烴的結構特點、有機物的成鍵特點從實物模型轉換為學生頭腦中的思維模型,幫助學生從化學鍵的層面認識甲烷的結構和取代反應。

二、學生分析

關于甲烷,學生在初中化學中已經學習了甲烷的燃燒反應和一些主要的用途。教材在介紹這些知識時,非常注重與學生已有知識的聯系,采取各種不同的方式引導學生積極地思維,幫助學生進行理解。另外,結構式只表示出了甲烷分子中各原子的結構方式,而不能真實地反映出甲烷分子的立體結構,學生將會產生甲烷分子是平面型分子的錯誤認識。而對分子的立體結構的認識有直接影響著學生對有機分子結構的了解,并最終影響他們對有機物分子化學性質的了解和學習。因此,要培養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讓學生在三維空間中對有機物分子有個真正的了解,并在此基礎上學習其化學性質。

三、教學方法和學習方法

1、以學生為主體的引導探索法

使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不僅注意觀察,同時還啟發了學生積極思維,運用已學過的知識與技能,去探索新的概念和規律,培養了學生良好的科學態度。

2、多媒體教學法

由于甲烷分子的正四體結構和甲烷的取代反應機理很抽象,對初學有機物的學生來說很難理解,是本節課的難點。故用計算機的多媒體動畫進行直觀分析,輔以直觀教具(模型、折紙)克服了理解上的抽象性,化解了難點。實驗錄像的播放有助于全體學生觀看到實驗現象。

3、本節課教給學生一種思考問題的方法,通過創設問題、討論問題、從而解決問題,加深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培養和發展他們的思維能力。

四、教學設計

1、引入

通過一段生活錄像引入,從日常實際生活出發,使學生初步了解有機物,復習通過燃燒產物來確定所含元素的實驗,進入最簡單的烴——甲烷的學習

2、探索甲烷的結構

[課堂探究練習1]已知甲烷僅由碳、氫兩種元素組成,其中質量分數c%=75%,H%=25%。請同學們推出甲烷的化學式。

[課堂探究練習2]畫出碳原子的原子結構示意圖,推測甲烷分子的結構,空間構型又可能有哪幾種情況?

由于學生在有關物質結構方面知識的局限性,因此在學習甲烷分子的結構時,首先在課前布置學生認真預習教材,并要求學生做實踐活動,即自己動手制作甲烷分子的結構模型,然后課堂上再拿出甲烷分子的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介紹甲烷分子的立體結構。使學生在對比之中,對甲烷的正四面體結構有一個比較清楚的認識。

3、實驗探究化學性質

在學生解甲烷物理性質的基礎上,將重點放在甲烷的化學性質上。回應前面所講的“結構決定性質”,接著引導學生通過結構理解甲烷的有關化學性質:

(1)甲烷的可燃性決定了它有什么用途呢?有什么優點呢?寫反應方程式,介紹爆炸極限問題,以甲烷作能源為例講解科學與社會的關系,滲透環保、能源問題。關心社會,并讓學生思考礦井生產為了避免瓦斯爆炸應該采取的安全措施是什么?介紹新農村沼氣池情況。可以補充演示甲烷通入高錳酸鉀溶液的反應。

(2)甲烷的取代反應是本節的一個難點,也是學生第一次接觸有機反應類型,對于實驗的處理,由于教材上演示實驗現象不利于后排學生觀察,播放實驗錄

像:(取代反應實驗:用排飽和食鹽水法將甲烷和氯氣依次收集在100ml的量筒中,其中甲烷20ml,氯氣80ml,光照。)在實驗的基礎上,先使學生有一個甲烷分子中氫原子能被其他原子取代的印象,然后再通過給出甲烷與氯氣反應的幾步方程式,向學生說明甲烷分子中的氫原子不僅一個能夠被取代,而且全部可以被取代,進而講清取代反應的確切涵義。結合球棍模型和電腦模擬,幫助學生理解取代反應的實質。通過電腦模擬,把抽象的內容形象化,學生學習興趣大,對取代反應的實質的理解也更深刻,對學生不明白的地方還可以反復播放。明確取代反應和置換反應的區別。

(3)簡介甲烷的熱分解反應,結合性質總結甲烷的用途。

4、練習鞏固

利用多媒體投影練習內容,讓學生當堂練習,根據學生反饋的信息,教師及時進行點評。

高中教案化學篇3

[教學設計說明]

通過第一節“元素與物質的分類”的學習使學生能用化學的眼光看清這個物質的世界,第二節進一步學習這六類物質中最重要的三種“電解質:酸、堿、鹽”并能書寫離子方程式;酸、堿、鹽之間大多是復分解反應(無化合價變化);

第三節研究氧化還原反應是根據反應物在化學反應中的表現(元素的化合價有變化)而將反應物分為氧化劑和還原劑,是研究物質性質的又一新角度,同時也為后面“化學反應的利用——原電池”奠定基礎.

因此根據本節教材承上啟下的作用而設計的教學思路是:

(1)鞏固和加強元素化合價知識,使學生充分感知化合價變化是“物質世界”相互轉化中最普遍和最有利用價值的化學變化;同時也是對初中化學薄弱環節一個及時的補充和提高;

(2)從新的角度歸納“物質的分類及其化學反應”的特點,使學生明確物質世界中兩大類反應:“復分解反應”和“氧化還原反應”的本質區別,認識“物質世界”的復雜性(有無數變化)與簡單性(只二大類反應)、個性(有電子轉移、無電子轉移)與共性(有新物質生成)的對立統一。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通過對多個化學反應的分析、歸納,采取“概念形成”的方法使學生能從化合價的變化的角度認識并建立氧化還原反應的概念。

(2)通過實驗事實和思考,初步理解氧化還原反應的本質是電子轉移,并認清電子轉移與化合價升降的相關關系。

(3)聯系生活、生產實際,初步了解氧化還原反應對人類社會的利弊。

●能力目標:

1.培養學生由點及面的學習能力:通過氧氣作為氧化劑的代表,一種典型物質的性質可以代表一類物質的性質;這一學習方法在以后的同族元素性質的學習中要得到廣泛的應用,日常生活中“窺一斑而知全貌”是一種重要的學習策略。

2.培養學生利用實驗的探究能力:化合價的變化是氧化還原反應的外在特征與表現,其內在的本質原因應通過實驗來探究分析,在實驗中電流計指針的偏轉可以有力的證明電子的轉移是反應內在的原因。

3.培養學生課堂學習的自我總結能力: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差是一種普遍的現象,課堂的最后讓五名學生分別充當氧化劑、還原劑、氧化產物、還原產物、氧化還原反應來上臺自我表述與總結,是本節課設計的一個亮點,生生互動的參與達到最佳學習效果。

●情感目標:培養學生用對立統一的觀點分析事物的意識。

[教學重點/難點/關鍵]

(1)重點是理解并建立氧化還原反應的概念,會用“雙線橋”法標明電子的方向及數目。組織好課堂總結的擬人化表演。

(2)難點是使學生能從化合價的變化,認識并建立氧化還原反應的概念,理解氧化還原反應各種概念之間的聯系。掌握氧化性、還原性的內涵,能自我總結出兩組概念的對立統一網絡。

(3)關鍵是引導并做好幾個實驗探究出物質的氧化性和還原性的實質達到良好的效果。

實驗準備:

[教學過程]

教學設計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課題引入

[投影與實物]

1.旺旺雪餅----干燥劑

(主要成分:生石灰)

2.月餅---脫氧劑實物展示

(主要成分---還原鐵粉)

3.脫氧劑介紹:幻燈片

防止氧氣氧化

學生知道干燥劑

但不知道脫氧劑

比較新穎,興趣大.

概念形成

(由點及面能力)

1.最常見的氧化劑是誰?

2.氧氣在化學反應(鈉、鐵、硫、磷)中的共同特點。

3.氧化劑概念:(板書)學生能答出:氧氣

學生上板書寫化學方程式

討論:化合價均降低

知識引伸

知識遷移

(對立統一思想)1.常見的氧化劑還有哪些?

化合價變化特點?舉例:

H2+CuO=Cu+H2O

2.什么叫還原劑?

常見的還原劑有哪些?

學生討論并筆記

判斷氧化劑

學生回答

知識網絡的構成

(對立統一能力)

[重點]1.實驗演示:

銅→氧化銅→銅

2.概念聯系:

氧化劑——被還原——發生

還原反應——生成還原產物

還原劑——被氧化——發生

氧化反應——生成氧化產物

知識網絡構成:

化合價降低

氧化劑+還原劑=

深化理解

氧化劑和還原劑概念

思考并討論:

氧化劑為何是被還原?

(是被還原劑還原)

還原劑為何是被氧化?

(是被氧化劑氧化)

學生筆記:

還原產物+氧化產物

化合價升高

活動探究:

氧化還原反應的實質

1.反應特征:化合價有升降,且還原劑化合價升高總數和氧化劑化合價降低的總數相等

2.為什么化合價會有升有降?

怎樣用實驗證明你的觀點?

3.實驗演示:

Zn+CuSO4=Cu+ZnSO4

電流計指針偏轉

4.氧化還原反應的實質:

有電子轉移學生筆記

學生交流并總結:電子是帶負電的,得電子化合價降低,失電子升高.

學生探究:電子得失形成回路則形成電流,電流針有現象.

學生討論與總結:

實質是有電子轉移

1.雙線橋表示電子轉移的方向和數目:略

H2+CuO=Cu+H2O

Zn+CuSO4=Cu+ZnSO4

學生練習

活動表演

與課堂總結

(激發學習興趣,

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1.要求五名學生(拿展板):

各自表述物質及反應的特點

(學生甲):氧化劑

(學生乙)還原劑

(學生丙)還原產物

(學生丁)氧化產物

(學生戊)氧化還原反應

2.組織學生上臺表演

并補充說明

3.投影與總結表揚

學生小組討論

推薦小組代表上臺表演:

(甲)我是氧化劑,具有氧化性,在反應中化合價降低(因為我得電子),我會被還原劑還原,發生還原反應,生成還原產物;

(乙)我是還原劑,具有還原性,在反應中化合價升高(因為我失電子),我會被氧化劑氧化,發生氧化反應,生成氧化產物;

(丁)我是還原產物,是氧化劑被還原后的產物(化合價降低后的產物);

(戊)我是氧化產物,是還原劑被氧化后的產物(化合價升高后的產物)。

(丙)我是氧化還原反應,我的特征是有化合價的升降,且升與降的總數相等;我的實質是發生了電子的轉移,且得與失的電子總數相等。

[課后反思]

1.本節課的引入與概念形成是很成功的,知識網絡的構成給學生的印象深刻,達到預期的效果,雙線橋的練習略顯“單薄”(準備是下節課的重點),最后學生的擬人化總結與表演非常成功,課堂氣氛達到高潮.

2.有一個班在表演中,一名學生這樣說:“我是還原劑,在反應中化合價升高,因為我失電子.我的老婆是氧化劑,我的兒子是氧化產物.”弄得全班同學哄堂大笑,那個氧化產物的同學氣憤的不行,但也是一臉的無奈.當時我也很吃驚,評價比較形象,但不適合中學生.

高中教案化學篇4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目標

使學生理解物質的量濃度的概念,讓學生會運用物質的量濃度的概念進行簡單的計算并學會配制物質的量濃度的方法和技能。

能力培養目標

從概念的應用中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科學思想目標

通過對物質的量濃度概念的學習和溶液的配制,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學習自然科學的思想。

科學品質目標

培養學生學習自然科學的學習興趣以及嚴謹求實的學習態度。

科學方法目標

通過實驗的教學培養學生仔細觀察實驗現象,發現問題的本質以及獨立探討解決問題的方法。

重點,難點:

物質的量濃度的概念,物質的量濃度的配制

教具準備:

容量瓶、天平、燒杯、玻璃棒、膠頭滴管、試劑瓶、藥匙、小黑板、氯化鈉

教學方法:

設疑、啟發、實驗、講解等

教學過程設計:

[導入新課]

初中化學課中我們已經學過溶質的質量分數概念,溶質的質量分數是指溶液中溶質質量占溶液質量的百分數,我們都知道,它不涉及溶液的體積。但是,化工生產和科學實驗中往往是量取溶液的體積,而很少稱量溶液的質量。此外,在進行有關化學反應計算時,利用前幾節課所學的物質的量計算很方便。所以,我們很有必要引入一種新的表示溶液濃度的方法———只要我們量取一定體積的溶液,就可知道所取溶液中含有多少摩爾的物質。根據這個設想,人們就找到了“物質的量濃度”這種新的表示溶液濃度的方法。這種方法可用單位體積溶液所含溶質的物質的量來表示。所以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物質的量濃度。

[講述]

首先,我想和大家一起完成課本23頁的活動探究小實驗。課本中給出的是配制0.5L,0.2molNaCl溶液,在做實驗之前,我先給大家介紹一種新的儀器。大家看,我手里拿的是容量瓶,先介紹它的構造:容量瓶是細頸、梨行的平底玻璃瓶,瓶口配有磨口玻璃塞或塑料塞。

容量瓶上標有溫度和容積,瓶頸處標有刻度線,表示在所指溫度下,瓶內液體的凹液面與容量瓶頸部的刻度線相切時,溶液體積恰好與瓶上標注的體積相等

容量瓶的規格實驗室里常用的容量瓶有100ml,200ml,500ml,1000ml

容量瓶突出的特點:

1常用于配制一定體積的濃度準確的溶液

2是一種精確量器

3不能用于溶解或稀釋,也不能用于保存溶液,即配制好的溶液要立即轉移到細口試劑瓶中。

為了避免溶質在溶解或稀釋時因吸熱、放熱而影響容量瓶的容積,溶質應該首先在燒杯中溶解或稀釋,待溶液溫度達到室溫后,再將其轉移至容量瓶中。

介紹完了儀器后,我們再回到實驗中。

[設問]同學們想一想,配制溶液的第一步應該做什么?

[學生]計算所需溶質的量

[板書]1計算

[講述]好,我們來一起計算一下所需NaCl的質量,由前幾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0。2molNaCl的質量為0。2molx58.5g/mol=11。7g我們已經算出NaCl的質量為11.7g,那么我們用什么來稱取NaCl的質量呢?

[學生]托盤天平

[板書]2稱量

[講述]對,因此第2步就應是用托盤天平稱取NaCl11.7g

[講述]我們在初中已經學會了它的使用,今天我請一位同學來稱量一下,看看同學們對托盤天平的使用是否掌握。

請一位同學上講臺稱量(在同學稱量時老師邊說托盤天平的使用注意事項)大家再想想,如果溶質是液體,它用什么來量取?

[學生]量筒。

[講述]對,如果所取的溶質為液體時我們應用量筒來量取。稱量好之后,我們將它倒入燒杯中加蒸餾水溶解(大家注意一下,因為我們今天所配制的溶液為500ml,所以所加水不能超過500ml

[板書]3溶解

[演示]溶解過程

[設問]溶質溶解后能否馬上轉入容量瓶中呢?

[講述]是的,不能。因為我剛才給大家介紹了容量瓶的使用注意事項,容量瓶上標有溫度,為了避免溶質在溶解或稀釋時因吸熱,放熱而影響容量瓶的&39;容積,應待恢復室溫后轉移至容量瓶。

[板書]4轉移

[講述]把小燒杯里的溶液往容量瓶中轉移時應注意,由于容量瓶的瓶口較細,為了避免溶液灑出,應用玻璃棒引流

[演示]把小燒杯里的溶液沿玻璃棒轉移至容量瓶中

[設問]大家再想一想,現在這個燒杯和玻璃棒是否需要處理?

[講述]目的是為保證溶質盡可能的全部轉移至容量瓶中,我們應用蒸餾水洗滌玻璃棒和小燒杯2——3次。將洗滌后的溶液全部轉移到容量瓶中

[板書]5洗滌(目的是盡可能將溶質全部轉移到容量瓶)

[講述]當往容量瓶中加蒸餾水距刻度線1——2CM處應停止,為避免加水的體積過多,應改用膠頭滴管加至刻度線,這個操作叫做定容。

[板書]6定容(目的是確保向容量瓶中加水不超過瓶頸上的刻度線)

[演示]定容

[設問]定容時如果不小心水加多了,能否用膠頭滴管取出多余的溶液呢?

[講述]不能,因為此時溶液中溶劑便多,溶液濃度低于所要配制的溶液的濃度,所以,定容失敗了,只好重來。在定容時還要注意凹液面下緣和刻度線相切,眼睛視線與刻度線呈水平,切忌俯視或仰視。

[演示]定容完后,應把容量瓶瓶塞塞上,用食指摁住瓶塞,另一只手托住瓶底,把容量瓶反復反轉,使溶液混合均勻,這一過程叫搖勻

[板書]7搖勻

[演示]最后,我們將已配好的溶液倒入試劑瓶,貼上標簽

[板書]8貼標簽

[設問]定容時俯視或仰視刻度線,對溶液的濃度有何影響?

[講述]俯視刻度偏小濃度偏大

仰視刻度偏大濃度偏小

[講述]配制完溶液后,我們再回到課前我給大家所提出的新的表示溶液濃度的方法———物質的量濃度,它是用單位體積溶液所含的溶質的物質的量表示,例如,上述實驗所配制的溶液所含溶質的物質的量為,也就是說,1L這樣的溶液里含有0.4molNaCl,所以溶液的組成可表示為0.4mol/l。像這樣,以單位體積溶液所含溶質B的物質的量來表示溶液組成的物理量,叫做溶質B的物質的量濃度。用表示,常用的單位為由定義可知,在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溶液中,溶質B的物質的量、溶液的體積和溶質的物質的量濃度之間存在以下關系

[板書]物質的量濃度=溶質的物質的量/溶液的體積

[講述]大家注意一下,這里分母上是溶液體積,而不是溶劑體積。分子上是用物質的量表示,而不是摩爾質量。為了鞏固一下概念,我們來做道練習題。

[小黑板]用5molNaOH配成500ml溶液,其濃度為________mol/l,取5ml該溶液,其濃度_______mol/l

高中教案化學篇5

第一單元

第3課時氧化還原反應

一、學習目標

1.學會從化合價升降和電子轉移的角度來分析、理解氧化還原反應。

2.學會用“雙線橋”法分析化合價升降、電子得失,并判斷反應中的氧化劑和還原劑。

3.理解氧化還原反應的本質。

4.辨析氧化還原反應和四種基本反應類型之間的關系,并用韋恩圖表示之,培養比較、類比、歸納和演繹的能力。

5.理解氧化反應和還原反應、得電子和失電子之間相互依存、相互對立的關系。

二、教學重點及難點

重點:氧化還原反應。

難點:氧化還原反應中化合價變化與電子得失的關系,氧化劑、還原劑的判斷。

三、設計思路

由復習氯氣主要化學性質所涉及的化學反應引入,結合專題1中的氧化還原反應和非氧化還原反應對這些反應進行判斷,從而分析氧化還原反應和非氧化還原反應的本質區別,并從電子轉移等角度進行系統分析,再升華到構建氧化還原反應和四種基本反應類型之間關系的概念。

四、教學過程

[情景引入]由復習上節課氯氣有關反應引入本節課的研究主題。先由學生書寫氯氣與鈉、鐵、氫氣和水,次氯酸分解、此氯酸鈣和二氧化碳、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練習]學生自己書寫方程式,并留待后面的學習繼續使用。

[過渡]我們結合在第一章中學過的氧化還原反應的定義,來判斷一下這些化學反應應屬于氧化還原反應,還是非氧化還原反應。。

[媒體]

2Na+Cl2=2NaCl

2Fe+3Cl22FeCl3

H2+Cl22HCl

Cl2+H2OHCl+HClO

Ca(ClO)2+CO2+H2O=CaCl2+2HClO

2HClOO2↑+2HCl

[練習]學生自己進行判斷,或可小組討論、分析。

[敘述]現在請大家在氯氣與鈉反應的方程式上,標出化合價發生改變的元素,在反應前后的化合價。

[思考與討論]學生解決下列問題:

1.元素的化合價是由什么決定的呢?

2.元素的化合價在何種情況下會發生變化?

3.在同一個化學反應中,元素化合價升高和降低的數目有何關系?

4.在同一個化學反應中,元素得電子數和失電子數有何關系?

[敘述]講述如何用“雙線橋”法表示上面所得到的信息。

[板書]

[敘述]氧化還原反應是有電子轉移的反應。

氧化還原反應的方程式的系數是與反應過程中得失電子的數目相關的。

在氧化還原反應中,失去電子的物質叫做還原劑,還原劑發生氧化反應,表現還原性。可以這樣記憶:還原劑化合價升高、失電子、具有還原性,被氧化。

[思考與討論]辨析在2Na+Cl2=2NaCl的反應中,氧化劑和還原劑分別是什么?

怎樣判斷元素在氧化還原反應中是被氧化還是被還原呢?

[板書]

還原劑氧化劑

有還原性有氧化性

被氧化被還原

[思考與討論]

1.元素處于不同的化合價在氧化還原反應中可能表現哪些性質?并以氯元素的不同價態的代表物質進行分析。

2.氧化還原反應與四種基本類型反應的關系如何呢?用圖形方式表示它們之間的關系。

3.分析一下前面的幾個反應中電子的轉移情況,找出每個反應的氧化劑和還原劑。

高中教案化學篇6

一、說教材:

1、本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初中教材中介紹過制取O2時要加MnO2加快速率;高中教材中也介紹過制HCl時,濃H2SO4和固體NaCl要在強熱500—600°C時才能大大加快反應產生HCl的速率,而本課題內容是在此基礎上進一步鞏固和加深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從而利用這些知識解決生活、生產實際中的具體問題,學生通過本節知識的掌握,更加深刻理解知識之間的內容聯系,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

2、教學目標:

(1)通過實驗與分析,認識濃度、溫度、壓強、催化劑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

(2)通過課堂演示實驗培養學生觀察實驗、記錄實驗現象、分析實驗,從而得出結論的能力,給學生留下“實驗是研究化學的基礎”的深刻印象。培養學生善于發現問題,并能及時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實驗中自我保護能力,培養學生動手動腦,分析判斷能力和歸納總結知識的能力。

3、教學重點:

濃度、溫度、壓強和催化劑等條件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

二、說學情

高二年級學生已具備了一定的化學基礎知識:通過改變一些化學反應的條件可以加快或減緩反映的速率。具備了一定的實驗操作能力,觀察分析歸納能力,并且采取實驗手段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三、說教法:

針對本節內容的特點,我準備采取教師引導、學生自己歸納總結的方法進行教學,具體如下:

1、利用實驗的手段,對比的方法,使學生認識濃度、溫度、壓強和催化劑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

2、從影響反應速率的因素出發,解決生活、生產實際中的具體問題。

四、說學法: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學生通過直觀生動的實驗來學習,才能留下深刻的印象,也最具有說服力。教學時,我注意及時創設問題情景,引導學生對實驗現象進行分析,同時利用這些富于啟發性的問題,活躍學生思維,學會或增強分析總結問題的能力。

在學習化學反應速率時,使學生認識濃度、溫度、壓強和催化劑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引導學生尋找知識間的相互聯系,掌握科學有效的記憶方法,提高識記的效果。

五、說教學過程:

1、復習引入新課:

(1)、化學反應的表達方式和有關計算等;

(2)、化學反應對工業生產和生活實際的影響。

2、影響反應速率的主要因素:反應物的性質

對于同一反應物,外界條件不同,反應速率亦不同

3、

(1)、演示實驗:

/LNa2S2O3

/LH2SO4

/LNa2S2O3

/LH2SO4

設置問題情景:哪組反應速率快,從哪方面能看出?

進行討論分析后得出結論:a先出現沉淀,b后出現沉淀,可見在其他條件不變下,增加反應物的濃度,可以增大反應速率。

(2)、演示實驗:

//LNa2S2O3

//LH2SO4

水浴加熱后混合反應不加熱混合反應

經討論分析后得出結論:a先出現沉淀,b后出現沉淀,可見在其他條件不變下,混合物溫度升高,化學反應速率加快。并且我還會講到當溫度升高10°C,反應速率通常增大到原來的2~4倍,從而激起學生的求知欲,以便在以后的實驗課中通過實驗來加以驗證。

(3)、根據PV=nRT,一定溫度下,一定量氣體的體積與所受到的壓強成反比,即與濃度成正比。

得出結論:對于氣體參加的反應,增強壓強,反應速率加快;

對于固體、液體或溶液反應,壓強改變,反應速率不變。

(4)、演示實驗:

%H2O2,加少量%H2O2,不加MnO2

得出結論:a產生大量氣泡,b產生少量氣泡。可見適當使用催化劑,能加快反應速率。

問題:除以上四點外,還有哪些因素對化學反應速率也有影響?

學生討論回答后,老師總結:光、超聲波、激光、放射線、電磁波、反應物顆粒大小、擴散速率等對反應速率的理解。

4、聯系實際,加深理解:

通過聯系生產、生活實際,利用改變反應速率解決具體問題,啟發學生思考,從而加深對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理解

5、課后作業:

六、說板書

1、主板書:濃度、溫度、壓強、催化劑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

2、副板書:演示實驗內容及反應現象。簡略其他因素。

高中教案化學篇7

教材分析:

本節是以對弱電解質的電離知識點的初步認識后,學生來獨立完成課后習題后的講解課。

學情分析:高二班的同學,自學能力較差,需要多次反復練習知識點,學生才能反應過來。學生沒有養成一個預習的習慣,因此教學過程中應該給予時間學生好好地閱讀教材。教師不能一味嚼,我們作為一個教師,應該以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為主,培養他們的學習能力。

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

1、學會書寫電離方程式,學會判斷強弱電解質;

2、正確理解導電能力與電離能力。

過程與方法

1、學生自覺地修改答案,并且學會與同學進行交流得出正確的解題思路

2、在教師的引導下,學會審題與思考題目的題意,達到駕馭題目的目的。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題目的相互交流得出答案,培養學生溝通與交流的能力;

2、通過教師正確的指導,學生的課堂回饋,達到最佳的教學相長的狀態。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強弱電解質

難點:利用化學平衡理解弱電解質在水溶液中的電離,并書寫電離方程式

教學手段:

多媒體教學、黑板

教學方法:

問思式、講練結合。

教學進程(不夠可附頁):設計意圖、偶發事件及處理、思考等

1.小測5in

書寫《學評》p78,學生活動2的4個表達式。

2.進入例題分析p79(由淺及深)

師:你們先前后討論一下昨天晚上安排的練習題哪里不會的,不懂再舉手問我。最后我再總結一下。

生:積極參與討論,并且發現很多的問題。

8in后

師:好,回過頭來。我們這一章這一節的內容中,提出了電解質的分類——強弱電解質。什么是強/弱電解質?書上是怎么定義的?

生:(翻書)在水溶液或者熔融狀態下能夠完全電離的是強電解質;在水溶液和熔融狀態下都不能完全電離的就是弱電解質。

師:那好,給你一個物質,你怎么判斷什么是強/弱電解質?

生:強酸強堿鹽都是強電解質;弱酸弱堿水就是弱電解質。

師:非常好,利用化學平衡的知識,我們就能把這兩種電解質的電離平衡寫出來了。值得注意的是,弱電解質的電離是怎么啊?

生:可逆的

師:對。既然這是一個化學平衡,那么就肯定會有一個化學平衡常數,我們在這里稱為“電離平衡常數”,其實其意義是一樣的,都是用來判斷電離的限度的。而且也遵循上一章學習的書寫平衡常數的一些規則。

師:大家回憶一下上一章的內容,什么會影響化學平衡的移動?

生:溫度、濃度、壓強、溫度、催化劑。

師:非常好,這里的電離平衡也會受以上條件的影響而平衡移動嗎?

師:壓強會對它有影響嗎?

生:(遲疑)

師:大家想一想,弱電解質的電離平衡多數存在于溶液中,因此壓強的變化對溶液的體積和濃度的影響大嗎?很顯然是不夠大的,同學們應該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再根據勒夏特列原理來分析平衡移動。

生:學生們恍然大悟

師:好了,我們來講題目吧,有什么問題的?

生:(……)

著重幫助她們理解勒夏特列原理的應用和知道平衡常數只與溫度有關。

板書設計:

物質的導電性只與其自由移動的離子有關,即在溶液中與濃度有關。

教學反思:

學習不能夠僅僅地只靠教師的教,學生也需要理解課本的設計意圖來學會自主學習。教師只會教師不可能教好一名學生的,只有教會他們怎么學,思路怎么開拓才可以達到教學相長的目的。

高中教案化學篇8

一、教學內容

教學重點:1、引入物質的量的必要性

2、物質的量及其單位摩爾。

3、阿伏伽德羅常數及其應用。

4、物質的量、阿伏伽德羅常數、粒子數之間的關系。

教學難點:物質的量及其單位摩爾,兩個基本公式的應用。

課時安排:約15~20分鐘

二、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認識摩爾是物質的量的基本單位,認識到物質的量與微觀粒子之間的關系;掌握摩爾質量的概念。

2、理解提出摩爾這一概念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懂得阿伏加德羅常數的涵義。

3、掌握物質的量、摩爾質量、物質的質量之間的關系。能用于進行簡單的化學計算。

過程與方法:

1.培養邏輯推理、抽象概括能力。

2.培養計算能力,并通過計算更好地理解概念和運用、鞏固概念。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對概念的透徹理解,培養嚴謹、認真的學習態度,體會定量研究的方法對研究和學習化學的重要作用。

三教學過程設計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在講解今天的內容之前,老師先考考大家對以前所學知識的掌握程度!

請問物質是由什么組成的啊?

學生答:分子、原子、離子等微粒。

嗯,是這樣的!物質就是由分子、原子或離子等微觀粒子組成的。

那么這些粒子之間有什么共同點呢?

學生答:都很小,都在不停地運動…

對!它們都很小!

我們知道,物質之間發生的化學反應都是分子、原子或離子之間按一定的數目關系進行的。但是這些微粒都太小,顯然我們是不能一個一個將它們取出來進行反應吧!

那大家告訴我,在實驗室里我們是怎樣取用物質來進行化學反應的啊?

學生答:天平稱固體的質量,量筒量液體的體積。

嗯,雖然我們說物質之間發生的化學反應都是微利之間按一定比例進行的。但實際操作過程中我們是稱取一定質量(g)或者量取一定體積(mL)的化學物質來進行我們需要的化學反應的。在這里我們可以看出微觀粒子的數目和物質宏觀的質量或者體積之間是存在著一定的聯系的。

今天我們大家就一起來探討它們之間的這種聯系!

板書課題:物質的量

嗯,老師現在遇到了一個小麻煩,現在老師的粉筆用完了,所以呢,只有再買一些。可是粉筆好小啊,一支支的數好麻煩啊!同學們有沒有什么好的建議呢?

學生答:買一盒、買一箱、、、、、

看來同學們都很留心生活啊!如果我們用盒子把粉筆裝起來,那就方便多了。

我們之前說我們不能取用分子、原子等微粒來進行化學反應是因為它們都太小了!那我們可不可以也用一個“盒子”將它們按一定數目的集合體的形式“裝”起來呢?

其實早就有人想到這個“盒子”了!國際科學界是用“物質的量”來“裝”這些微粒的。

物質的量它是一個物理量,就像同為物理量的質量一樣,它也是有符號和單位的。

回憶所學知識,思考并回答老師的問題,緊跟思路,漸漸進入課題

緊跟課堂節奏,思考老師的問題,興趣提升

意識到微觀粒子時需要集團概念的

通過對物質組成,分子等微觀粒子共性的回顧,讓學生懂的在研究微觀粒子時“集團意識”的重要性。

通過實例,使學生認識到分組達到了使問題簡化的目的。

過渡到物質的量的概念

板書:一、基本概念

1、物質的量

(1)是一個物理量;(2)符號:n;(3)單位:摩爾(mol)(4)表示含有一定數目粒子的集體

(5)注意:

“物質的量”是一個統一、不可分割的整體,不能增加也不能減少。不能把它理解為“物質的質量”或“物質的數量”。

摩爾作為物質的量的單位,這一單位只適用于微觀粒子(如分子,原子,離子,電子,質子等),不適用于宏觀物質。

[問]能否說1mol小麥約含有6.02×1023個麥粒?

物質的量描述的對象是粒子的集體,但沒有限定是何種粒子集體,因此,我們在使用摩爾表示物質的量時,要用化學式指明粒子的種類。例:1molNa+或n(Na+)=1mol

[練習]判斷下列說法是否正確

(A)1摩爾氧

(B)1.5摩爾O2

(D)摩爾是7個基本物理量之一

(E)0.5摩大米

那這個“盒子”里到底裝了多少個微觀粒子呢?

國際上規定,1mol粒子集合體所含的粒子數與0.012kg12C中所含的碳原子數相同,約為6.02×1023個。

并且也給這個數值起了一個好聽的名字——阿伏伽德羅常數

板書:2、阿伏伽德羅常數

定義:1mol任何粒子的粒子數;符號:NA;單位:mol-1。約為6.02×1023mol-1

跟進老師的節奏,結合預習開始學習物質的量及阿伏伽德羅常數的相關知識;

正式過渡,讓學生以良好的狀態進入課題;

通過上面的學習,相信大家對物質的量及阿伏伽德羅常數已經有了一個初步的認識,下面老師又有問題了,請問1molFe含有多少個鐵原子?那2molFe呢?

請問你們是怎樣得到2molFe中鐵原子的個數的呢?

很好!這樣我們就得到了物質的量n、阿伏伽德羅常數NA與粒子數(N)之間的關系了:

N=n×NA即:n=N/NA

板書:二、基本公式

N=n×NAn=N/N

強化練習:

1、1molH2所含氫氣分子的個數6.02×1023;

2、2molO2含1.204×1024個氧分子;

好,來給大家簡單說說NA≈6.02×1023mol-1的這個數字究竟有多大?

將1分硬幣排列成1mol,可來回地球與太陽之間400億次。

科學研究是永無止境的!在我們有了物質的量這個物理量以后,我們發現了一些有趣的現象和規律。

思考并回答:1molFe含有6.02×1023個鐵原子;2molFe含1.204×1024個鐵原子。

回答:2×6.02×1023就得到2molFe中鐵原子的個數

跟進思路,思考問題,強化記憶

通過實際練習得出物質的量、阿伏伽德羅常數與粒子數之間的關系,使學生易于接受、記憶深刻;

通過練習達到鞏固知識的目的

通過實例使學生印象深刻,對阿伏伽德羅常數有一定的認識

請同學們看教材12頁,

1molH2O的質量是18g,約含有6.02×1023個水分子;

0.5molH2O的質量是9g,約含有3.01×1023個水分子;

1molAl的質量是27g,約含有6.02×1023個鋁原子;

2molAl的質量是54g,約含有1.204×1024個鋁原子;

數學是很奇妙的,數據中常常會體現出一些規律!那么在這些數據中你們發現了什么呢?

提示:當它們的物質的量都為1mol時它們的粒子數之間有什么共同點呢?當它們的質量以克為單位時,1mol的粒子的質量與他們的相對原子質量或者相對分子質量在數值上又有什么關系呢?

總結:

1、1mol任何粒子集合體都含有6.02×1023個粒子;

2、1mol任何粒子或物質的質量以克為單位時,其數值都與該粒子的相對原子質量或者相對分子質量相等。

在這里科學界又達成了共識!將單位物質的量的物質所具有的質量叫做摩爾質量。摩爾質量在數值上等于物質的相對原子質量或者是相對分子質量。

板書:3、摩爾質量

定義:單位物質的量的物質所具有的質量;符號:M;單位:g/mol(g.mol-1)

練習:

Mg的摩爾質量是24g/mol;

CO2的摩爾質量是44g/mol;

H2SO4的摩爾質量是98g/mol;

那么:我們接著探討上面數據中的規律,表中顯示1mol的Al質量為27g,2molAl的質量是54g,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知道Al的摩爾質量是27g/mol。我們從這里就得到了物質的量(n)、質量(m)和摩爾質量(M)之間的關系:

m=n×M也即:n=m/M

板書:n=m/Mn=m/M

我們說:學以致用!

那么我們能用今天所學習的知識來解決怎樣的問題呢?現在老師這里剛好有一瓶“380mL的農夫山泉”我們怎樣才能通過計算知道里面有多少個水分子呢?

知道了它的體積,我們可以通過密度求得它的質量為300g,那么物質的質量和它所含的微粒個數之間是通過什么紐帶來聯系的呢?(通過公式,提示學生運用物質的量)

解:m=ρ×V=1g/mL×380mL=380g

M=18g/mol

n=m/M=380g÷18g/mol=21.1mol

N=n×NA=21.1mol×6.02×1023mol-1=1.27×1025

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可以算出一瓶水里面含有多少水分子,假如現在老師手里的是一瓶純凈的氣體呢?我們有怎樣求算其中的微粒數目呢?下次課我們就一起學習怎樣解決這個問題。希望大家課后積極地預習和思考。

緊跟課堂節奏,認真分析,教材12頁的材料,得出結論;緊跟老師的提問得到摩爾質量的概念;

認真聽講,分析題目,得出答案;

認真分析,得出答案;分析規律;

思考老師提出的問題,回憶課堂知識,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

通過教材實例,讓學生理解摩爾質量的概念;

通過題目使學生對摩爾質量的概念有一定的掌握;

通過學生親自參與得出結論,加深記憶;使學生獲得一定的成就感;

聯系生活,通過生活中的實例,引起學生的興趣。回顧課堂,達到加深學生記憶的效果

六、板書設計

一、基本概念二、基本公式

含義

符號

1、N=n×NA

單位(符號)

1、物質的量

含一定數目粒子的集體

n

2、n=m/M

摩爾(mol)

2、阿伏加德羅常數

1mol任何粒子的粒子數

NA

mol-1

3、摩爾質量

單位物質的量的物質所具有的質量

M

g/mol(g.mol-1)

七、教學反思

高中教案化學篇9

高一化學離子反應達標測試題

一、選擇題

1.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SO2能溶于水,水溶液能導電,所以SO2是電解質

B.NaCl溶液能導電是因為溶液中有自由移動的Na+和Cl-

C.H2SO4在電流作用下在水中電離出H+和SO2-4

D.向醋酸溶液中加入少量氫氧化鈉溶液,由于發生中和反應,溶液的導電能力降低

【解析】SO2通入水中生成H2SO3后溶液導電,H2SO3是電解質,SO2不是電解質。NaCl溶液中有能自由移動的Na+和Cl-,這些離子的定向移動可以導電;H2SO4在水溶液中,在水分子的作用下電離出H+和SO2-4,它的電離不需要通電;醋酸是弱酸,不完全電離,溶液中的離子濃度小,與氫氧化鈉反應后,生成醋酸鈉,鈉鹽是可溶鹽,溶液中的離子濃度增大,溶液的導電性增強。

【答案】B

2.離子方程式CO2-3+2H+===CO2↑+H2O表示()

A.碳酸鹽與鹽酸之間的反應

B.一切碳酸鹽與一切酸之間的反應

C.可溶性碳酸鹽與強酸之間的反應

D.可溶性碳酸鹽與一切酸之間的反應

【解析】可溶性碳酸鹽可拆成CO2-3形式。

【答案】C

3.下列離子方程式中,不能用離子反應方程式Ba2++SO2-4===BaSO4↓來表示的是()

A.Ba(NO3)2+H2SO4===BaSO4↓+2HNO3

B.BaCl2+Na2SO4===BaSO4↓+2NaCl

C.BaCO3+H2SO4===BaSO4+H2O+CO2↑

D.BaCl2+H2SO4===BaSO4↓+2HCl

【解析】A、B、D選項中Ba(NO3)2、H2SO4、HNO3、BaCl2、Na2SO4、NaCl、HCl都是易溶、易電離的物質,應拆成離子形式,最后相應未參加離子反應的離子符號刪去;C項BaCO3、BaSO4為難溶物,寫化學式,其正確的離子方程式為:BaCO3+2H++SO2-4===BaSO4↓+CO2↑+H2O。

【答案】C

4.下列離子方程式的書寫正確的是()

A.鋁與鹽酸反應:Al+6H+===Al3++3H2↑

B.足量CO2通入NaOH溶液中:

CO2+2OH-===CO2-3+H2O

C.澄清石灰水與鹽酸反應:Ca(OH)2+2H+===2H2O+Ca2+

D.碳酸鈉與氯化鈣混合:CO2-3+Ca2+===CaCO3↓

【解析】A項中離子所帶電荷不相等;B項中產物應為HCO-3;C項中澄清的石灰水應寫離子形式。

【答案】D

5.下列電離方程式錯誤的是()

A.NaHCO3===Na++H++CO2-3

B.NaHSO4===Na++H++SO2-4

C.MgCl2===Mg2++Cl-2

D.Ba(OH)2===Ba2++2OH-

【解析】A中HCO-3為弱酸根離子,在溶液中只有很少一部分發生電離,不能拆成H+與CO2-3,應寫為NaHCO3===Na++HCO-3。而NaHSO4中的HSO-4在水溶液中能完全電離成H+與SO2-4,故B正確,A錯誤。C中MgCl2應寫為MgCl2===Mg2++2Cl-,C錯誤,D正確。

【答案】ACXkb1.com

6.下列各組離子,在無色透明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K+、H+、Cl-、SO2-4B.Na+、H+、SO2-3、Cl-

C.Na+、Cu2+、SO2-4、OH-D.H+、K+、HCO-3、Cl-

【解析】B項H+與SO2-3生成H2SO3,而H2SO3不穩定易分解為SO2和H2O,故不能大量共存。C項Cu2+在水溶液中呈藍色,不符合“無色”的要求,且它能與OH-生成Cu(OH)2沉淀,故也不能大量共存。D項H+能和HCO-3生成H2CO3,而H2CO3易分解成CO2與H2O也不能大量共存。

【答案】A

7.下列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正確的是()

A.鋅片插入硝酸銀溶液中:Zn+Ag+===Zn2++Ag

B.碳酸氫鈣溶液加到醋酸中:Ca(HCO3)2+2CH3COOH===Ca2++2CH3COO-+2CO2↑+2H2O

C.少量金屬鈉加到冷水中:Na+2H2O===Na++OH-+H2↑

D.氫氧化銅加到鹽酸中:Cu(OH)2+2H+===Cu2++2H2O

【解析】A項電荷不守恒;B項Ca(HCO3)2易溶于水,應拆成離子形成;C項原子個數不守恒,應為2Na+2H2O===2Na++2OH-+H2↑。

【答案】D

8.在如右圖所示電解質溶液的導電性裝置中,若向某一電解質溶液中逐滴加入另一種溶液時,則燈光由亮變暗至熄滅后逐漸變亮的是()

A.鹽酸中逐滴加入食鹽溶液

B.醋酸中逐滴加入氫氧化鈉溶液

C.飽和石灰水中不斷通入CO2

D.醋酸中逐滴加入氨水

【解析】燈光的明暗變化與溶液的導電性強弱有關。燈泡由亮變暗至熄滅說明溶液中的離子濃度逐漸下降;又逐漸變亮,說明溶液中離子濃度又逐漸增大。在鹽酸中加入食鹽溶液,離子濃度基本沒有變化。醋酸中加入氫氧化鈉溶液,生成的醋酸鈉是強電解質,溶液中離子的濃度增大,燈光變亮;當氫氧化鈉加到一定量時,離子濃度基本不變,燈光的明暗程度也基本不變化。C正確。醋酸中加入氨水,由于生成醋酸銨,所以燈泡先變亮;再加氨水,燈泡又逐漸變暗。

【答案】C

二、非選擇題

9.向澄清的石灰水不斷通入二氧化碳直至過量時,溶液先變渾濁,后變澄清,有關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在飽和Na2CO3溶液中不斷通入二氧化碳,將有晶體析出,該晶體是________,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析出晶體的原因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

【答案】Ca2++CO2+2OH-===CaCO3↓+H2O,CaCO3+H2O+CO2===Ca2++2HCO-3NaHCO3Na2CO3+CO2+H2O===2NaHCO3↓反應生成的NaHCO3的質量比Na2CO3的質量大溶劑水的量減少NaHCO3的溶解度比Na2CO3的小

10.(濟南市高三質檢)用一種試劑除去下列各物質中的雜質(括號內為雜質),并寫出離子方程式。

(1)BaCl2(HCl)試劑________,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O2(HCl)試劑________,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O2(CO2)試劑________,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SO2-4(CO2-3)試劑________,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分析被提純物與雜質的組成與性質特點。

【答案】(1)BaCO3BaCO3+2H+===Ba2++H2O+CO2↑

(2)飽和NaHCO3溶液HCO-3+H+===H2O+CO2↑

(3)NaOH溶液2OH-+CO2===CO2-3+H2O

(4)稀硫酸CO2-3+2H+===H2O+CO2↑

11.完成離子反應,然后改寫成化學反應方程式。

________+Ag+===________+Ag;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e2O3+________===Fe3++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aCO3+________===CO2↑+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類題目主要考查由離子方程式逆推化學方程式。首先結合電荷守恒、物料守恒關系,結合反應物,生成物特點補充離子方程式,再改寫成化學方程式。如(1)中應選擇比Ag活潑金屬Cu、Zn等,但Na不可取,因為其活潑性太強。

【答案】Cu+2Ag+===Cu2++2Ag

Cu+2AgNO3===Cu(NO3)2+2Ag

Fe2O3+6H+===2Fe3++3H2O

Fe2O3+6HCl===2FeCl3+3H2O

CaCO3+2H+===CO2↑+Ca2++H2O

CaCO3+2HCl===CaCl2+H2O+CO2↑(若其他合理答案亦可)

12.(能力提高)某無色透明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Ag+、Mg2+、Cu2+、Fe3+中的幾種,請填寫下列空白:

(1)不做任何實驗就可以肯定原溶液中不存在的離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取少量原溶液,加入過量稀鹽酸,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過量的稀硝酸,沉淀不消失。說明原溶液中,肯定存在的離子是________,有關的離子方程式為

____________________。

(3)取(2)中的濾液,加入過量的稀氨水(NH3?H2O),出現白色沉淀,說明原溶液中肯定有________,有關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原溶液可能大量存在的陰離子是下列的()

A.Cl-B.NO-3

C.CO2-3D.OH-xkb1.com

【解析】無色透明溶液中,肯定不存在帶顏色的離子:Cu2+(藍色)、Fe3+(黃色);與鹽酸反應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沉淀,應該是Ag+的性質,在Ag+全部被沉淀完全后,再加稀氨水(一元弱堿),又出現白色沉淀,說明有Mg2+,白色沉淀為Mg(OH)2。

【答案】(1)Cu2+、Fe3+(2)Ag+Ag++Cl-===AgCl↓

(3)Mg2+Mg2++2NH3?H2O===Mg(OH)2↓+2NH+4

(4)B

高中教案化學篇10

一、教學目標

1.認識酸性溶液和堿性溶液,知道生活中常見物質的酸堿性;

2.學會用酸堿指示劑判斷溶液的酸堿性;

3.學會運用觀察、對比實驗等方法獲取信息并進行規范的表達重點學會檢驗溶液的酸堿性,初步對溶液進行分類難點學會檢驗溶液的酸堿性,初步對溶液進行分類教學準備一自主預學,學生完成自主預學的內容,學生自主交流,預學成果,教師適當點評。

二、合作探學

1.完成教材的活動與探究,填空:

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的物質有,我們把這些物質表現的性質稱為。

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藍的物質有,我們把這些物質表現的性質稱為。

不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色的物質有,這些物質表現的性質為。

2.將酚酞滴入上述物質中,記錄現象。

思考:酚酞呈現的顏色和溶液的酸堿性有什么關系?

3.酸堿指示劑的種類及其顯色情況

4.可以檢驗溶液酸堿性的物質及有關現象:

5.討論下列問題:

(1)能不能用無色酚酞試液證明二氧化碳溶于水后有碳酸生成?

(2)某溶液滴入無色酚酞試液后不變色,該溶液一定顯酸性嗎?

(3)如何用石蕊試紙檢測CO2和HCl氣體溶于水后的酸堿性?

(4)閱讀教材“酸堿指示劑的發現”,你有什么體會?

(5)閱讀教材“自制酸堿指示劑”,回答下列問題:

①將花瓣研碎的目的是什么?其中使用酒精起什么作用?過濾的目的是什么?

②第(2)步驟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③植物汁液符合什么條件才能作為酸堿指示劑?

(6)閱讀教材“花的顏色”,回答下列問題:

①不同的花為什么顏色不同?

②同一朵花在開放的不同時期為什么呈現不同的顏色?

三、點撥導學

酸性

中性

堿性

紫色石蕊試液

無色酚酞試液

紅色石蕊試紙

藍色石蕊試紙

四、檢測練學十分鐘,當堂反饋

五、課后訓練

高中教案化學篇11

學習目標:

1、理解強、弱電解質的概念;

2、能描述弱電解質在水溶液中的電離平衡,正確書寫電離方程式;

3、能理解一定條下弱電解質的電離平衡移動;

4、了解酸堿電離理論。

學習重點:

電離平衡的建立以及電離平衡的移動

學習難點:

外界條對電離平衡的影響

學習過程:

一、電解質有強弱之分

教材,判斷下列問題的正誤。

1、強電解質在水溶液中能電離,弱電解質不能。

2、強電解質溶解度大,弱電解質的溶解度小。

3、強電解質的電離過程是不可逆過程,強電解質在水溶液中完全以水合離子形式存在。

4、強電解質中的化學鍵是離子鍵或極性鍵,如NaCl中含離子鍵,HCl中含極性鍵,強電解質中無非極性鍵。

5、書寫離子方程式時,強電解質寫成離子符號。弱電解質寫成化學式。

6、NH3溶于水能導電,并不能說明NH3是電解質,更不能說明NH3是強電解質。

思考:1、怎樣證明一份溶液是電解質溶液還是非電解質溶液?電解質與非電解質的本質區別是什么?

思考:2、通過實驗3—1知道,相同濃度的鹽酸與醋酸溶液其PH不同。PH不同說明什么?你分析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是什么?

高中教案化學篇12

一、說教材

《氧化還原反應》是高中化學必修一第二章《化學物質及其變化》中的第三節。因為在中學階段的基本概念、基礎理論知識中,《氧化還原反應》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貫穿于中學化學教材的始終,是中學化學教學的重點和難點之一。在中學化學中要學習許多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識,凡涉及元素價態變化的反應都是氧化還原反應。只有讓學生掌握氧化還原反應的基本概念,才能使他們理解這些反應的實質。學生對本節教材掌握的好壞直接影響著其以后對化學的學習。

這部分內容既復習了初中的基本類型反應及氧化反應、還原反應的重要知識并以此為鋪墊展開對氧化還原反應的較深層次的學習,又還將是今后聯系元素化合物知識的重要紐帶。

氧化還原反應像原子結構、元素周期律等內容一樣,歷來是進行辯證唯物主義教育的好教材。氧化和還原是一對典型的矛盾,它們既對立,又統一,既是相反的,又是相互依存的,有氧化反應發生必然有還原反應發生,它們絕對不可能孤立存在,而是統一在氧化還原反應中。化學中的對立統一現象到處可見,通過認真引導,就可以使學生逐步理解對立統一規律在自然現象里的體現。反過來,這又會幫助學生用正確的觀點和方法學習化學知識,對學生形成科學的世界觀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和意義。

二、說學情

學生在初中階段已經學習過不同種類的化學反應,學習過大量的化學反應,知道化合反應、分解反應、置換反應和復分解反應等反應類型。但是沒有形成氧化還原反應的概念,無法分析比如一氧化碳和氧化鐵的反應類。初三化學教材對氧化還原反應的知識介紹比較簡單,即“物質跟氧發生的反應屬于氧化反應,生成物是氧化劑。氧氣是一種常見的氧化劑。”和“含氧化合物里的氧被奪去的反應叫做還原反應。”對于氧化還原反應的知識不夠全面、不夠本質。

三、說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1)了解氧化還原反應、元素化合價的變化、原子之間的電子轉移三者之間的關系,從本質上認識氧化還原反應。

(2)了解氧化劑、還原劑;氧化性、還原性;被氧化、被還原;氧化反應、還原反應;氧化產物、還原產物五對概念:

【過程與方法目標】

(1)通過氧化還原反應概念的演變,由表及里培養思維的深刻性、由此及彼培養思維的邏輯性,學會用發展的眼光、科學的態度、勇于探索的品質學習化學。

通過對氧化還原反應的學習與研究,進一步理解科學探究的意義,

(2)通過小組討論、代表匯報的形式使表達能力得到培養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感知事物的現象與本質的關系,對立統一的觀點。

四、說重點、難點

重點:用化合價升降和電子轉移的觀點理解氧化還原反應;掌握氧化還原反應的概念

難點:用化合價升降和電子轉移的觀點分析氧化還原反應

五、說教法

采用“問題引導—深入探究”的教學模式,并采用多媒體輔助教學。以氧化還原反應這一系統概念的建立為主線,從得氧失氧的原始特征到化合價升降的表面現象再到電子轉移的本質原因層層推進,逐步深入;并以基本類型反應與氧化還原反應的關系、氧化劑與還原劑、氧化產物與還原產物等為輔線來充實基本概念;同時加以一定量的應用、練習來鞏固、深化和發展概念。

六、說學法

注重指導學生勤于思考、表達完整、學會交流、善于總結、學會比較記憶等方法。

七、說教學過程

課程導入

多媒體演示鎂條在空氣中燃燒實驗、氫氣還原氧化銅的實驗,請學生寫出反應方程式①2Mg+O2=2MgO;②H2+CuO=Cu+H2O提問此反應屬于什么反應類型?氧化和還原反應是分別獨立進行的嗎?

(學生隨意發揮:Mg得到氧發生氧化反應、化合反應,CuO失去氧發生還原反應、置換反應。氧化反應和還原反應同時存在,同時發生,它們是對立統一,不能分開的。)

提問③2Na+Cl2=2NaCl是否為氧化—還原反應?(學生認為不是,事實上這個反應是氧化還原反應。)

在這個過程中,以實驗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通過提問,討論等形式,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學生思維中的矛盾點,引出氧化還原反應進一步的認識,同時也進行“對立統一”的辨證唯物主義觀點教育。)

提示學生從化合價角度分析①②③三個反應的共同點,學生經過討論、分析、尋找規律,得出結論:元素化合價有升降。

新課講授

通過引導同學分析①②③三個化學反應,得出氧化還原反應的概念:凡是有化合價升降的反應就是氧化還原反應。氧化還原反應的特征:元素化合價有升降。

化學變化的實質是原子這間的重新組合,我們知道,元素化合價的升降與電子轉移密切相關,氧化還原反應中,粒子間發生重新組合,元素的化合價發生變化,必然與原子結構有密切的聯系?這種聯系是什么?

同學們帶著問題觀看多媒體動畫模擬氯化鈉和氯化氫的形成過程。

觀看結束后,請同學寫出這兩個化學反應方程式,并標明元素的化合價變化。提問為什么氧化還原反應前后元素化合價會發生變化?其本質原因是什么?

同學們討論,并在教師的引導下得出氧化還原反應的本質:有電子轉移(得失電子或共用電子對偏移),培養學生由表及里的邏輯性思維。

同學們總結出在氧化還原反應中,元素化合價發生變化,在反應中反應物被氧化或被還原。引出氧化劑、還原劑概念的講述:在反應中,氧化劑是得到電子的或電子對偏向的物質,本身具有氧化性,反應后化合價降低;還原劑是失去電子的或電子對偏離的物質,本身具有還原性,反應后化合價升高。整個反應過程電子從還原劑轉移到氧化劑。

高中教案化學篇13

高一化學離子反應教案

離子反應考點要求:

1.離子共存問題是高考中的常見題型,是每年必考的題型。今后命題的發展趨勢是:

(1)增加限制條件,如強酸性、無色透明、堿性、pH、甲基橙呈紅色、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等;

(2)定性中有定量,如“由水電離出的c(H+)=1×10-4mol·L-1的溶液中……”。

2.離子方程式的正誤書寫也是歷年高考必出的試題。從命題的內容看,存在著三種特點:

(1)所考查的化學反應均為中學化學教材中的基本反應;錯因大都屬于化學式能否拆分、處理不當、電荷未配平、產物不合理和漏掉部分反應等;有量的限止的離子方程的書寫或正誤判斷也是近幾年考查的重點內容,也是這部分的難點。

(2)所涉及的化學反應類型以復分解反應為主,而溶液中的氧化還原反應約占15%;

(3)一些重要的離子反應方程式,在歷年考卷中多次重復。如Na與H20的反應、Fe與鹽酸或稀H2S04的反應自1992年以來分別考過多次。

(4)考查離子方程式的目的主要是了解學生使用化學用語的準確程度和熟練程度,具有一定的綜合性,預計今后的考題還會保留。

重點、難點:

離子共存,離子方程式的正誤判斷是本節的重點內容;有量限止的離子方程式的書寫或判斷正誤是本節的難點

基本概念:

1、離子反應、電解質、非電解質、離子方程式

(1)離子反應

定義:有離子參加的反應。

類型:

n離子互換的非氧化還原反應:當有難溶物(如CaCO3難電離物(如H20、弱酸、弱堿)以及揮發性物質(如HCl)生成時離子反應可以發生。

n離子間的氧化還原反應:取決于氧化劑和還原劑的相對強弱,氧化劑和還原劑越強,離子反應越完全

n注意點:離子反應不一定都能用離子方程式表示。

n如實驗室制氨氣(NH4)2SO4+Ca(OH)2稢aSO4+2NH3↑+2H2O

H2S氣體的檢驗Pb(AC)2+H2S=PbS↓+2HAc(注:Pb(AC)2可溶于水的鹽的弱電解質)

(2)電解質、非電解質、強、弱電解質

l電解質:在水溶液里或熔化狀態下能夠導電的化合物。

l非電解質:在水溶液和熔化狀態都不導電的化合物。

l強電解質:在水溶液里全部電離成離子的電解質。

l弱電解質:在水溶液里只有一部分分子電離成離子的電解質

l強電解質與弱電解質的注意點

①電解質的強弱與其在水溶液中的電離程度有關,與其溶解度的大小無關。例如:難溶的BaS04、CaS03等和微溶的Ca(OH)2等在水中溶解的`部分是完全電離的,故是強電解質。而易溶于水的CH3COOH、H3P04等在水中只有部分電離,故歸為弱電解質。

②電解質溶液的導電能力的強弱只與自由移動的離子濃度及離子所帶的電荷數有關,而與電解質的強弱沒有必然的聯系。例如:一定濃度的弱酸溶液的導電能力也可能比較稀的強酸溶液強。

③強電解質包括:強酸(如HCl、HN03、H2S04)、強堿(如NaOH、KOH、Ba(OH)2)和大多數鹽(如NaCl、MgCl2、K2S04、NH4C1)及所有的離子化合物;弱電解質包括:弱酸(如CH3COOH)、弱堿(如NH3·H20)、中強酸(如H3PO4),注意:水也是弱電解質。

④共價化合物在水中才能電離,熔融狀態下不電離

舉例:KHSO4在水中的電離式和熔融狀態下電離式是不同的。

(3)離子方程式:

定義:用實際參加反應的離子符號表示離子反應的式子

使用環境:離子程式在水溶液或熔融狀態下才可用離子方程式表示

2、離子方程式的書寫

(1)離子反應是在溶液中或熔融狀態時進行時反應,凡非溶液中進行的反應一般不能寫離子方程式,即沒有自由移動離子參加的反應,不能寫離子方程式。如NH4Cl固體和Ca(OH):固體混合加熱,雖然也有離子和離子反應,但不能寫成離子方程式,只能寫化學方程式。即:

2NH4Cl(固)+Ca(OH)2(固)稢aCl2+2H2O+2NH3↑

(2)單質、氧化物在離子方程式中一律寫化學式;弱酸(HF、H2S、HCl0、H2S03等)、弱堿(如NH3·H20)等難電離的物質必須寫化學式;難溶于水的物質(如CaC03、BaS03、FeS、PbS、BaS04,Fe(OH)3等)必須寫化學式。如:

CO2+2OH-=CO32-+H2OCaC03+2H+=CO2↑+H20+Ca2+

(3)多元弱酸的酸式鹽的酸根離子在離子方程式中不能拆開寫。如NaHS03溶液和稀硫酸反應:HSO3-+H+=SO2↑+H2O

(4)對于微溶物的處理有三種情況;

①在生成物中有微溶物析出時,微溶物用化學式表示。如Na2S04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2Ag++SO42-=Ag2S04↓

②當反應物里有微溶物處于溶液狀態(稀溶液),應寫成離子的形式。如C02氣體通人澄清石灰水中:CO2+Ca2++2OH-=CaCO3↓+H2O

③當反應物里有微溶物處于懸濁液或固態時,應寫成化學式。如在石灰乳中加入Na2C03溶液:Ca(OH)2+CO32-=CaCO3↓+H2O。

(5)操作順序或反應物相對量不同時離子方程式不同,例如少量燒堿滴人Ca(HC03)2溶液,有

Ca2++HCO3-+OH-=CaCO3↓+H2O

少量Ca(HC03)2溶液滴人燒堿溶液(此時NaOH過量),有

Ca2++2OH-+2HCO3-=CaCO3↓+CO32-+2H2O

1.離子共存問題

(1)“不共存”情況歸納

①離子之間相互結合呈沉淀析出時不能大量共存。如形成BaS04、CaS04、H2Si03、Ca(OH)2、MgS03、MgC03、PbCl2、H2S04、Ag2S04等。

②離子之間相互結合呈氣體逸出時不能大量共存,如:H+與S2-、HCO3-、SO32-、HSO3-和OH-與NH4+等,由于逸出H2S、C02、S02、NH3等氣體或S2-變成HS-,CO32-變成HCO3-而不能大量共存。

③離子之間相互結合成弱電解質時不能大量共存。如:H+與CH3COO-、OH-、PO43-等離子,由于生成CH3COOH、H20、HPO42-、H2PO4-、H3P04而不能大量共存。

④離子之間發生雙水解析出沉淀或逸出氣體時不能大量共存,如Al3+與AlO2-、Fe3+與HCO3-、Al3+與HS-、S2-、HCO3-、CO32-等離子。

⑤離子之間發生氧化還原反應時不能大量共存,如:Fe3+與S2-、Fe3+與I-等。

⑥離子之間相互結合成絡離子時不能大量共存。如Fe3+與SCN-生成2+,Ag+、NH4+、OH-生成+,Fe3+與C6H5OH也絡合等

(2)離子在酸性或城性溶液中存在情況的歸納。

①某些弱堿金屑陽離子,如:Zn2+、Fe3+、Fe2+、Cu2+、Al3+、NH4+、Pb2+、Ag+等。在水溶液中發生水解,有OH-則促進水解生成弱堿或難溶的氫氧化物。故上述離子可和H+(在酸性溶液中)大量共存,不能與OH-(在堿性溶液中)共存。但有NO3-存在時的酸性溶液,Fe2+等還原性離子不與之共存。

②某些弱酸的酸式酸根離子,如HCO3-、HS-等可和酸發生反應,由于本身是酸式酸根,故又可與堿反應,故此類離子與H+和OH-都不能共存。

③某些弱酸的陰離子,如:CH3COO-、S2-、CO32-、PO43-、AlO2-、SO32-、ClO-、SiO32-—等離子在水溶液中發生水解,有H‘則促進其水解,生成難電離的弱酸或弱酸的酸式酸根離子。所以這些離子可和OH-(在堿性溶液中)大量共存,不能與H+(在酸性溶液中)大量共存。

④強酸的酸根離子和強堿的金屬陽離子,如:Cl-、Br-、I-、SO42-、NO3-、K+、Na+等離子,因為在水溶液中不發生水解,所以不論在酸性或堿性溶液中都可以大量共存。但SO42-與Ba2+不共存。

⑤某些絡離子,如+,它們的配位體能與H+結合成NH3++2H+=Ag++2NH4+,所以,它們只能存在于堿性溶液中,即可與OH-共存,而不能與H+共存。

分析:“共存”問題,還應考慮到題目附加條件的影響,如溶液的酸堿性、PH值、溶液顏色、水的電離情況等。

高中教案化學篇14

知識目標

1.使學生了解物質的量及其單位,了解物質的量與微觀粒子數之間的關系。

2.使學生了解學習物質的量這一物理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使學生了解阿伏加德羅常數的涵義。

4.使學生了解摩爾質量的概念。了解摩爾質量與相對原子質量、相對分子質量之間的關系。

5.使學生了解物質的量、摩爾質量、物質的質量之間的關系。掌握有關概念的計算。

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的邏輯推理、抽象概括的能力。

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并通過計算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概念和運用、鞏固概念。

情感目標

使學生認識到微觀和宏觀的相互轉化是研究化學的科學方法之一。培養學生尊重科學的思想。

強調解題規范化,單位使用準確,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本節內容主要介紹物質的量及其單位和摩爾質量。這是本節的重點和難點。特別是物質的量這個詞對于學生來說比較陌生、難以理解。容易和物質的質量混淆起來。因此教材首先從為什么學習這個物理量入手,指出它是聯系微觀粒子和宏觀物質的紐帶,在實際應用中有重要的意義,即引入這一物理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然后介紹物質的量及其單位,物質的量與物質的微粒數之間的關系。教師應注意不要隨意拓寬和加深有關內容,加大學生學習的困難。

關于摩爾質量,教材是從一些數據的分析,總結出摩爾質量和粒子的相對原子質量或相對分子質量的區別和聯系,自然引出摩爾質量的定義。有利于學生的理解。

本節還涉及了相關的計算內容。主要包括:物質的量、摩爾質量、微粒個數、物質的質量之間的計算。這類計算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有關化學計算的能力,還可以通過計算進一步強化、鞏固概念。

本節重點:物質的量及其單位

本節難點:物質的量的概念的引入、形成。

教法建議

1.在引入物質的量這一物理量時,可以從學生學習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入手,增強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理解物質的量是聯系微觀粒子和宏觀物質的橋梁,可以適當舉例說明。

2.物質的量是一個物理量的名稱。不能拆分。它和物質的質量雖一字之差,但截然不同。教學中應該注意對比,加以區別。

3.摩爾是物質的量的單位,但是這一概念對于學生來講很陌生也很抽象。再加上對高中化學的畏懼,無形中增加了學習的難點。因此教師應注意分散難點,多引入生活中常見的例子,引發學習興趣。

4.應讓學生準確把握物質的量、摩爾的定義,深入理解概念的內涵和外延。

(1)明確物質的量及其單位摩爾是以微觀粒子為計量對象的。

(2)明確粒子的含義。它可以是分子、原子、粒子、質子、中子、電子等單一粒子,也可以是這些粒子的特定組合。

(3)每一個物理量都有它的標準。科學上把0.012kg12C所含的原子數定為1mol作為物質的量的基準。1mol的任何粒子的粒子數叫做阿伏加德羅常數。因此阿伏加德羅常數的近似值為6.02×1023mol-1,在敘述和定義時要用“阿伏加德羅常數”,在計算時取數值“6.02×1023mol-1”。

5.關于摩爾質量。由于相對原子質量是以12C原子質量的作為標準,把0.012kg12C所含的碳原子數即阿伏加德羅常數作為物質的量的基準,就能夠把摩爾質量與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聯系起來。如一個氧原子質量是一個碳原子質量的倍,又1mol任何原子具有相同的原子數,所以1mol氧原子質量是1mol碳原子質量的倍,即。在數值上恰好等于氧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給物質的量的計算帶來方便。

6.有關物質的量的計算是本節的另一個重點。需要通過一定量的練習使學生加深、鞏固對概念的理解。理清物質的量與微粒個數、物質的質量之間的關系。

課題:第一節物質的量

第一課時

知識目標:

1.使學生了解物質的量及其單位,了解物質的量與微觀粒子數之間的關系。

2.使學生了解學習物質的量這一物理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使學生了解阿伏加德羅常數的涵義。

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的邏輯推理、抽象概括的能力。

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并通過計算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概念和運用、鞏固概念。

情感目標:

使學生認識到微觀和宏觀的相互轉化是研究化學的科學方法之一。培養學生尊重科學的思想。

調動學生參與概念的形成過程,積極主動學習。

調解題規范化,單位使用準確,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物質的量及其單位摩爾

教學難點:物質的量及其單位摩爾

教學方法:設疑-探究-得出結論

教學過程:

復習提問:“”方程式的含義是什么?

學生思考:方程式的含義有:宏觀上表示56份質量的鐵和32份質量的硫在加熱的條件下反應生成88份質量的硫化亞鐵。微觀上表示每一個鐵原子與一個硫原子反應生成一個硫化亞鐵分子。

導入:56g鐵含有多少鐵原子?20個鐵原子質量是多少克?

講述:看來需要引入一個新的物理量把宏觀可稱量的物質和微觀粒子聯系起來。提到物理量同學們不會感到陌生。你們學習過的物理量有哪些呢?

回答:質量、長度、溫度、電流等,它們的單位分別是千克、米、開、安(培)

投影:國際單位制的7個基本單位

物理量

單位名稱

長度

質量

千克

時間

電流

安[培]

熱力學溫度

開[爾文]

發光強度

坎[德拉]

物質的量

摩爾

講述:在定量地研究物質及其變化時,很需要把微粒(微觀)跟可稱量的物質(宏觀)聯系起來。怎樣建立這個聯系呢?科學上用“物質的量”這個物理量來描述。物質的量廣泛應用于科學研究、工農業生產等方面,特別是在中學化學里,有關物質的量的計算是化學計算的核心和基礎。這同初中化學計算以質量為基礎不同,是認知水平提高的表現。在今后的學習中,同學們應注意這一變化。

板書:第一節物質的量

提問:通過觀察和分析表格,你對物質的量的初步認識是什么?

回答:物質的量是一個物理量的名稱,摩爾是它的單位。

講述:“物質的量”是不可拆分的,也不能增減字。初次接觸說起來不順口,通過多次練習就行了。

板書:一、物質的量

1.意義:表示構成物質的微觀粒子多少的物理量。它表示一定數目粒子的集合體。

2.符號:n

引入:日常生活中用打表示12個。“打”就是一定數目的物品的集合體。宏觀是這樣,微觀也是這樣,用固定數目的集合體作為計量單位。科學上,物質的量用12g12C所含的碳原子這個粒子的集合體作為計量單位,它就是“摩爾”

閱讀:教材45頁

講述:1mol任何粒子的粒子數叫做阿伏加德羅常數。是為了紀念偉大的科學家阿伏加德羅。這個常數的符號是NA,通常用它的近似值6.02×1023mol-1。

板書:二、單位――摩爾

1.摩爾:物質的量的單位。符號:mol

2.阿伏加德羅常數:0.012kg12C所含的碳原子數,符號:NA,近似值6.02×1023mol-1。

1mol任何粒子含有阿伏加德羅常數個微粒。

講解:阿伏加德羅常數和6.02×1023是否可以劃等號呢?

不能。已知一個碳原子的質量是1.933×10-23g,可以求算出阿伏加德羅常數。

。因此注意近似值是6.02×1023mol-1。

提問:1mol小麥約含有6.02×1023個麥粒。這句話是否正確,為什么?

學生思考:各執己見。

結論:不正確。因為物質的量及其單位摩爾的使用范圍是微觀粒子。因此在使用中應指明粒子的名稱。6.02×1023是非常巨大的一個數值,所以宏觀物體不便用物質的量和摩爾。例如,地球上的人口總和是109數量級,如果要用物質的量來描述,將是10-14數量級那樣多摩爾,使用起來反而不方便。

板書:3.使用范圍:微觀粒子

投影:課堂練習

1.判斷下列說法是否正確,并說明理由。

(1)1mol氧

(2)0.25molCO2。

(3)摩爾是7個基本物理量之一。

(4)1mol是6.02×1023個微粒的粒子集合體。

(5)0.5molH2含有3.01×10

23個氫原子。

(6)3molNH3中含有3molN原子,9molH原子。

答案:

(1)錯誤。沒有指明微粒的種類。改成1molO,1molO2,都是正確的。因此使用摩爾作單位時,所指粒子必須十分明確,且粒子的種類用化學式表示。

(2)正確。

(3)錯誤。物質的量是基本物理量之一。摩爾只是它的單位,不能把二者混為一談。

(4)錯誤。6.02×1023是阿伏加德

羅常數的近似值。二者不能簡單等同。

(5)錯誤。0.5molH2含有0.5×2=1molH原子,6.02×1023×1=6.02×1023個。

(6)正確。3molNH3中含有3×1=3molN原子,3×3=9molH原子。

投影:課堂練習

2.填空

(1)1molO中約含有___________個O;

(2)3molH2SO4中約含有__________個H2SO4,可電離出_________molH+

(3)4molO2含有____________molO原子,___________mol質子

(4)10molNa+中約含有___________個Na+

答案:(1)6.02×1023(2)3×6.02×1023,6mol(3)8mol,8×8=64mol(因為1molO原子中含有8mol質子)(4)10×6.02×1023(5)2mol

討論:通過上述練習同學們可以自己總結出物質的量、微粒個數和阿伏加德羅常數三者之間的關系。

板書:4.物質的量(n)微粒個數(N)和阿伏加德羅常數(NA)三者之間的關系。

小結:摩爾是物質的量的單位,1mol任何粒子的粒子數是阿伏加德羅常數,約為6.02×1023。物質的量與粒子個數之間的關系:

作業:教材P48一、二

高中教案化學篇15

一、說教材地位與作用

本章教材是新課標(人教版)高中化學的第二章第三節內容,是中學化學的重要理論之一,是整個中學化學的教學重點之一。

在高中階段學生對氧化還原的認識是一個分階段、螺旋上升的過程:

水平1: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學生認識氧化還原反應的本質和特征,氧化劑和還原劑、氧化性和還原性等基本概念;能夠分析哪些化學反應屬于氧化還原反應,指出氧化劑和還原劑,說出哪些物質具有氧化性或還原性,初步了解常見的氧化劑和還原劑;了解化合價與物質氧化性和還原性的關系。

水平2:在Na、Al、Fe、Cl、N、S等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識的學習中,學會研究物質氧化性或還原性的思路方法,初步體會到物質的氧化性或還原性存在強弱關系,如Cl2與Fe3+的氧化性強弱等;學生初步應用電子轉移守恒進行一些氧化還原反應的配平,如濃、稀硝酸與金屬銅的反應配平;學生能夠書寫簡單的氧化還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水平3:在周期表周期律的學習中,學生對物質氧化性和還原性的強弱建立規律性認識,如同周期和同主族元素得失電子能力的比較,并能夠從物質結構(原子結構)的角度預測分析物質的氧化性和還原性并對比強弱關系。

水平4:在電化學內容的學習中,學生對氧化還原反應的認識達到電子轉移的定量水平,對物質氧化性和還原性強弱的認識有進一步提高。在這里可以讓學生掌握氧化還原方程式的配平。

水平5:高三復習,達到應用氧化還原反應解決分析綜合實際問題的能力。如綜合應用物質的氧化性和還原性強弱,進行定量計算、物質制備、能量轉化、實驗設計等綜合問題,甚至還要跟其他相關的知識聯系共同解決問題。

可見本節內容在高中化學學習中有著至關重要的基礎作用,通過對本節教材的學習,為以后學習氧化還原反應規律的基礎。

二、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能夠利用化合價升降,判斷反應是否為氧化還原反應。

2能從化合價變化和電子轉移的角度認識氧化劑、還原劑及被氧化、被還原的概念;

3能列舉中學階段常用的氧化劑和還原劑。

4能夠對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氧化還原反應現象進行解釋說明

過程與方法

1通過對日常生活現象的分析,初步認識氧化還原反應廣泛存在于生活中;通過知識內容類比,學會判斷電子轉移和化合價升降的關系。

2通過參與探究活動,領悟氧化還原反應的本質和特征,培養學生善于思考、勇于解決問題的能力。

3通過材料對比方法獲取信息,培養學生對信息進行加工的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

1通過創設問題情景,使學生在主動參與活動的過程中并積極思維,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2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和合作精神,體驗探究過程,體驗知識生成的愉悅感。

本節內容的重點

用化合價升降的觀點以及電子轉移的觀點來認識氧化還原反應。

本節內容的難點

1用化合價升高和降低的觀點以及電子轉移的觀點來理解氧化還原反應。

2會用“雙線橋”來分析氧化還原反應。

三、學情分析

1學生剛進入高中不久有較高的學習積極性,心理狀態活躍,易于調動

2學生在初中學習的基礎上已初步了解原子結構的組成,并能用原子結構示意圖表示原子結構及離子結構

3經過前面的學習學生初步形成了簡單的分類思想,經過離子反應的學習對電解質在溶液中的形態理解的比較清楚

四、教學方法及策略

1概念教學通常是老師講授為主,平鋪直敘,課堂教學氛圍比較沉悶,學生興趣不高。為打破這種局面筆者從生活中常見的現象入手,以探究活動為主線,引導學生分析現象產生原因,主動建構氧化還原反應的概念。

2從學生比較熟悉的氯化鈉、氯化氫入手,讓學生從微粒的角度分析反應前后元素的形態是否發生了改變,引出氧化還原反應中原子狀態的變換,從而認清氧化還原反應中化合價變化的原因。

3利用課本插圖及動畫模擬作為輔助手段,幫助學生理解氧化還原反應中化合價變化的原因,突破難點。

五、教學過程

【創設情境】大家是否注意過一個現象:削了皮的蘋果在空氣中放置一段時間后,蘋果表面變成褐色;但市售的蘋果汁不變色,為什么呢?(展示市售蘋果汁的成分,提示其中的維生素C起到了防止蘋果汁變色的作用)

提示:在空氣中蘋果中的Fe2+被氧化成Fe3+而使蘋果變色,蘋果汁中加的Vc將Fe3+還原為Fe2+而防止變色。這里面涉及到我們這節課的重點——氧化還原反應。

【板書設計】§2—3氧化還原反應

【探究活動一】請學生寫出可以制取NaCl的化學反應方程式,并分析各反應中的化合價如何變化。

學生有的寫出來氫氧化鈉與鹽酸的反應,有的寫出了鈉與氯氣的反應……

學生完成后,引導學生從化合價變化的角度將這些化學反應分類:有化合價變化的反應和無化合價變化的反應。我們就將有化合價變化的化學反應叫做氧化還原反應。

重點分析鈉和氯氣反應中化合價的變化。

【探究活動二】請大家閱讀課本36頁,圖2—11,用自己的話描述氯化鈉形成過程中微粒的變化,分析形成氯化鈉的過程中化合價變化的原因,并歸納化合價與電子得失的關系。

【通過討論讓學生初步感知化合價變化與電子得失的關系,由于鈉和氯原子間電子的得失而使兩元素分別顯示+1、—1】

【活動三】若參加反應的物質中的元素都不容易得失電子化合價變化又是如何產生的?請大家看課本37頁第一段,然后觀看動畫氯化氫形成的過程及電子對的形成和偏移情況。

【小結】氧化還原反應中得到電子(或電子對偏向)的物質所含元素化合價降低,被還原,該物質即為氧化劑;失去電子(或電對偏離)的物質所含元素化合價升高,被氧化,該物質為還原劑。

【小結】有電子轉移的(得失或者偏移)的反應即為氧化還原反應。電子的轉移決定了了化合價的升降。

氧化還原反應的特征:有化合價的變化

氧化還原反應的本質:有電子轉移(得失或電子對的偏移)

【活動四,回扣情景】削了皮的蘋果在空氣中放置顏色變為褐色的過程中發生了什么變化?加入Vc起到了什么作用?

【我們如何用電子轉移觀點分析氧化還原反應?】

六、板書設計

§2—3氧化還原反應

一、氧化還原反應

特征:有化合價變化

本質:有電子轉移(得失或偏移)

60154 乳色吐息在线观看| 97视频在线观看播放| 91在线国产福利| 99热这里只有精品3|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精| 欧美专区第二页| 国产精品一色哟哟| 欧美色精品在线视频| 国产成人在线免费| 亚洲三级中文字幕| 精品人妻少妇AV无码专区| 国产极品美女高潮无套嗷嗷叫酒店| 污片免费在线观看| 捷克做爰xxxⅹ性视频| av网站在线观看不卡| aaa免费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 av一区二区在线看| 国产日韩精品综合网站| 日本中文字幕不卡免费| 久久av资源网站| 亚洲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精品亚洲aⅴ在线观看|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婷婷香蕉 | av黄色免费网站| 精品伦一区二区三区| 三日本三级少妇三级99| 污视频免费在线观看网站| 六月丁香婷婷在线| 中文字幕第88页| 污网站免费在线| www.cao超碰| 日本美女视频一区| 日本泡妞xxxx免费视频软件| 制服丝袜av在线| 黄瓜视频污在线观看| 国产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 成人黄色a级片| 亚洲怡红院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片| 中文字幕在线播| 国产精品久久久午夜夜伦鲁鲁| 艳妇乳肉豪妇荡乳av| 国产精品伦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成人电影| 久久精品国产**网站演员| 成人少妇影院yyyy| 国产精品区一区二区三| 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 在线观看三级视频欧美|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国产一区二区免费|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9| 国产精品三级久久久久久电影| 成人免费在线网址| 欧洲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 免费观看中文字幕| 天天综合网日韩| 性欧美18—19sex性高清| 久久免费手机视频| 国产成人一级片| 黄色一级大片在线免费看国产一| 极品尤物av久久免费看| 黄色片网站免费| 免费一级片在线观看| 怡红院男人的天堂| 久久99热99| 日韩理论片网站| 538prom精品视频线放| 最近2019中文字幕一页二页| 国产精品xxx视频| 奇米精品在线| 国产无色aaa| 久久国产高清视频| 亚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91在线视频观看| 欧美日韩性视频在线| 亚洲热线99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影视 | 亚洲午夜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mv日韩mv国产| 高清亚洲成在人网站天堂| 激情伦成人综合小说| 国产乱子夫妻xx黑人xyx真爽| 国模私拍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乱码在线观看|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影院在线午夜| 自拍偷拍国产精品| 欧美大胆一级视频| 7777精品久久久久久| 久久综合毛片| 中文字幕无码毛片免费看| 国产一级特黄aaa大片| 日韩影院免费视频| 亚洲一卡二卡三卡四卡无卡久久 | 亚洲专区区免费| 色一情一乱一伦| 国产suv一区二区三区88区| 五月婷婷另类国产| xvideos亚洲人网站| 亚洲最大福利视频网| 可以免费在线看黄的网站| 91在线播放观看| 免费看欧美女人艹b| 亚洲成人在线网站| 九九视频直播综合网| 亚洲午夜在线观看| 手机看片福利视频| 日本女优在线视频一区二区 | 成人高清在线视频| 欧美日韩国产a|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 色综合久久久久无码专区| 波多野结衣在线网址| 国内精品国产三级国产a久久| 欧美视频精品在线| 国产精品美女www| 男人的天堂日韩| 一区二区乱子伦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国产自产拍高清av王其| 在线国产精品播放| 精品国产无码在线| 丁香花五月激情| 高清在线成人网| 亚洲的天堂在线中文字幕| 久久久精彩视频| brazzers精品成人一区| 蜜桃久久久久久|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免费| 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中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精品一二区|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免费| 奇米精品在线| 国产在线观看99| 国产精品理论在线观看| 欧美极度另类性三渗透| 成年人在线观看视频免费| 一区二区日韩视频| 在线亚洲精品福利网址导航| 亚洲精品女av网站| xxxxxx黄色| 国内久久婷婷综合| 少妇精69xxtheporn| 91黄色在线看| 一区二区视频网站| 欧美性猛交xxxx富婆| 成人有码在线视频| 国产人妻大战黑人20p| 成人精品高清在线| 欧美情侣性视频| 一本一道久久a久久综合蜜桃| 免费激情视频网站| 日韩欧美国产麻豆| 加勒比海盗1在线观看免费国语版| 六月丁香婷婷综合| 欧美日韩在线视频一区| 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爽电影| 精品人妻在线播放| 欧美日韩国产在线看| 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 国产高潮流白浆| 亚洲va在线va天堂| 欧美极品一区二区| 波多野结衣网站| 在线成人高清不卡| 久久观看最新视频| 国产v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99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波多野结衣与黑人| 欧美一级淫片aaaaaa| 亚洲香蕉伊综合在人在线视看| 久久久久狠狠高潮亚洲精品| 免费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国产亚洲喷潮| 91香蕉国产线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久久综合色一本| 97精品国产97久久久久久春色| 亚洲观看黄色网|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影院亚瑟| 成人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国产午夜免费视频| 欧美日韩亚洲综合一区| 欧妇女乱妇女乱视频| 亚洲欧美日本在线观看| 视频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97香蕉碰碰人妻国产欧美| 国产精品白丝在线| 久久久福利视频| 亚洲av无码乱码国产麻豆| 亚洲日本aⅴ片在线观看香蕉| 亚洲一区二区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久一二三区| 精品日韩欧美| 久久精品女人天堂| 欧美怡红院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激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欧洲另类一二三四区| 男人天堂1024| 97久久精品人人澡人人爽| 999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综合激情网五月| 亚洲欧美色视频| 欧美猛交ⅹxxx乱大交视频| 手机毛片在线观看| 欧美亚男人的天堂|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69堂| 国产片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深深色噜噜狠狠yyy| 久久婷婷影院| 国产精自产拍久久久久久| 9i精品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夜晚福利在线观看| 亚洲а∨天堂久久精品2021| 欧美亚洲高清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九九热免费精品视频| 亚洲欧美怡红院| 中文网丁香综合网| 99精品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日韩一区二区电影在线观看|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视频| 成人精品久久av网站| 精品国产亚洲一区二区麻豆| 欧美激情一区二区三区成人| 五月婷婷激情网| 中文字幕久久精品| 精品在线视频观看| 中文字幕欧美日韩精品| 欧美国产在线看| 在线观看中文字幕亚洲| 九九在线观看视频| 色系列之999| 日韩精品在线免费视频| 久久久成人精品| 亚洲精品男人的天堂| 精品国内亚洲在观看18黄 | 在线成人中文字幕| 日韩av手机在线免费观看| 精品av综合导航| 内射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成人在线| 波多野结衣mp4| 欧美亚洲成人xxx| 国产乱淫av片免费| 成人黄色大片在线免费观看| 无码国产精品96久久久久|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香蕉| 蜜臀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精品一卡二卡三卡四卡日本乱码| 国产91丝袜在线观看|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亚洲二区三区|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视频视频| 欧美成人xxxxx| 欧美性一二三区| 日本 欧美 国产| 欧美成人精品一区二区| 中文在线免费看视频| 国产精品成人va在线观看| 日韩高清中文字幕一区| 亚洲欧洲另类精品久久综合| 日韩久久一区二区| 成年人性生活视频| 精品亚洲夜色av98在线观看| 黄色片中文字幕| 国产主播在线一区| 不卡的电视剧免费网站有什么| 777久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性生交大片免网| 肉色超薄丝袜脚交69xx图片| 久久久久北条麻妃免费看| 人妻精品一区一区三区蜜桃91|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播放 | 乱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乱码av中文一区二区| 青青国产在线视频| 成人激情视频在线播放|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97婷婷| 欧美日韩亚洲自拍| 亚洲精品av在线| 国产三级精品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成人免费在线播放视频| 国产ts在线播放| 97婷婷涩涩精品一区| 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夜一区| 日本www在线视频| 欧美本精品男人aⅴ天堂| 在线亚洲欧美日韩| 欧美深深色噜噜狠狠yyy|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精品在线| 四虎影视1304t| 国产精品永久在线| 欧美激情一区在线观看| 女同性恋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 av一二三不卡影片| 中国黄色片视频| 7m第一福利500精品视频| 99视频一区二区| 欧美大片免费播放器| 欧美贵妇videos办公室| 高清久久久久久| www.啪啪.com| 91av视频在线| 国产精品免费丝袜| 国产67194| 激情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高潮白浆女日韩av免费看| 天堂在线免费观看视频| 热舞福利精品大尺度视频| 欧美中文字幕一区| 亚洲一区二区天堂| 性高湖久久久久久久久aaaaa| 日韩精品在线免费| 久久精品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视频在线免费| 国产毛片一区二区| 中文字幕精品视频在线| 国产精品流白浆视频| 亚洲永久精品大片| 国产精品自拍第一页| av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观看| 亚洲精品资源在线| 丁香婷婷综合激情五月色|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蜜桃在线| 国产成人亚洲欧美| 91精品国产91综合久久蜜臀| 久久激情一区| 黑森林av导航| 91精品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狠狠躁的推荐| 国产欧美日韩成人| 国产午夜大地久久| 国内精品400部情侣激情| 欧美韩国日本不卡| 69成人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www在线观看| 久久99久久99精品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视频一二三区| 国产精品免费精品一区| www在线观看免费| 欧美日韩成人精品| 亚洲欧美偷拍卡通变态| 亚洲视频久久久| 69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成人黄色网免费| 日韩欧美一级二级三级久久久| 精品制服美女丁香| 黄色录像免费观看| 国产一二三四五| 欧美—级a级欧美特级ar全黄|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国产精品| 国产日韩精品suv| 国产精品熟妇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欧美大片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黄色免费电影|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久久av| 国产成人无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国产| 亚洲高清色综合| 欧美经典一区二区| 国产又爽又黄免费软件| 亚洲色偷偷色噜噜狠狠99网| 欧美午夜精品理论片a级大开眼界| 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观看视| 国产精品美女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一区二区 亚洲| 国产又粗又长又爽| 国产 国语对白 露脸| 97在线观看免费高清|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久久久久| av成人免费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精品在线观看| 国产又粗又长又爽| 中国成人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人成电影| 亚洲欧美日韩成人| 红桃视频成人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影视网| 一区二区视频网站| 国产精品成人无码免费| 国产视频一视频二| 国产麻豆日韩| 高清欧美性猛交xxxx| 日韩女优av电影| 专区另类欧美日韩| 日韩黄色在线观看| www.日韩一区| 五月激情四射婷婷| 亚洲 欧美 另类人妖| 日本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91精品在线播放| 亚洲码在线观看| 日韩欧美亚洲成人| 久久久99精品久久| 日韩高清国产一区在线| 91午夜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呦小j女精品视频| 欧美极品欧美精品欧美| 免费日韩av电影| 91爱视频在线| 在线视频欧美性高潮| 欧美一区二区黄色| 精品福利在线视频| 欧美高清在线一区| 国产精品性做久久久久久| 国产成人手机在线| 制服丝袜在线一区| 日韩乱码在线观看| 国产jizz18女人高潮|